纳殇誰鯟
今天打开邮件收到一篇SCI论文的录用通知,这也是我到目前为止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发表的第10篇SCI论文。记得第一篇SCI论文是发表于2013年,花了6年的时间使自己SCI论文的数量达到10篇。从数量上来说算是低产了,因为有人一年发表及录用的文章就达到30篇;从质量上来说,也是很平庸,没有CCF推荐的A类期刊论文,只有4篇B类期刊论文,3篇C类期刊论文;不过唯一值得让我自豪的就是发表这些论文没有花费一分钱。提起SCI论文,我是属于后知后觉型,因为别人大谈特谈时,我却对它一无所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博士毕业只要求发两篇EI期刊就行。等到后来自己能够发SCI期刊时,发现自己又落伍了,因为这时流行的是SCI期刊的分区以及影响因子。等到自己好不容易意识到这个问题,结果又落伍,这时又开始流行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尽管自己永远赶不上SCI论文的变化趋势,但从科研工作写作SCI论文的过程中可以反映自己的心境。这个心境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CCF推荐的期刊和会议都是国外的,为了扩大影响力。国内期刊质量上跟国外的比还有些差距。
百度文库中有列出,您可以点开链接看看。提供:早检测
理科专业中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都是可以检索的。 sci期刊是主要的形
今天打开邮件收到一篇SCI论文的录用通知,这也是我到目前为止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发表的第10篇SCI论文。记得第一篇SCI论文是发表于2013年,花了6年的时间
ccfa类期刊是顶会顶刊。不同人对“顶级会议”的定义不同。比方说graphics,大牛觉得除了SIG其他全是垃圾,一般人可能觉得能发个Eurographics就
优质论文问答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