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5

阿菈VinU菟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外国议论文事例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哈超man

已采纳
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2、孙中山(1866-1925),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村亨村的普通农民家庭由于他后来在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焦”所以又叫孙中山他在少年时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1894年,中山甲午战争爆发,在民族危难中,他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同年冬,孙中山在香山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亲自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在1911年武昌起义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1924年1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作为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他领导了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开拓了道路;他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共和国,他是辉煌的历史里程碑;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他指定的政纲不愧为正规的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他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而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华侨中,创建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主张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在广州和日本横滨等地也建立了兴中会组织1895年和1900年,他领导兴中会并联络会党发动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为了在中国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目的,孙中山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和准备工作,并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展开了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孙中山明确指出: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充分表现了他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推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积极开展宣传组织工作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以《民报》为阵地,同保皇派就中国要民主共和制度,还是要君主立宪制度;走革命道路,还是走改良道路等重大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大论战通过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在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同时,孙中山发动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在全国各地也发生了许多群众自发的反封建斗争这些起义和斗争,猛烈地冲击着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中部总会推动下,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得到广泛响应,全国很多省份相继宣布脱离清朝政府,拥护共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陷于土崩瓦解之中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捷报后,于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响应武昌起义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领导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法令但是,清政府中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面指使部下联名通电,反对共和;一面又施放拥护共和的烟幕,迷惑革命党人在中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软弱的资产阶级被迫妥协让步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孔子哲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放于利而行,多怨3、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智商:190 少年牛顿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它的家庭处境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牛顿的成就】力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①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②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通常可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③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三个非常简单的物体运动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定律的内容伽利略曾提出过,后来R笛卡儿作过形式上的改进,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内容第三定律的内容则是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结果之后得出的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他在1665~1666年开始考虑这个问题1679年,R·胡克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出,引力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高处抛体的轨道为椭圆,假设地球有缝,抛体将回到原处,而不是像牛顿所设想的轨道是趋向地心的螺旋线牛顿没有回信,但采用了胡克的见解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他说:流体部分之间由于缺乏润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与流体部分之间分离速度成比例现在把符合这一规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水和空气,不符合这一规律的称为非牛顿流体 在给出平板在气流中所受阻力时,牛顿对气体采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与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一般地说并不正确,但由于牛顿的权威地位,后人曾长期奉为信条20世纪,T·卡门在总结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时曾风趣地说,牛顿使飞机晚一个世纪上天关于声的速度,牛顿正确地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力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但由于他把声传播当作等温过程,结果与实际不符,后来P-S拉普拉斯从绝热过程考虑,修正了牛顿的声速公式
349 评论

张小电1301

258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国人写的议论文

    太傻

    大大的熨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励志议论文800字事例

    高中议论文:品味励志人生  滚滚红尘,不仅爱恨情仇;金戈铁马,换来几生豪迈?品味励志人生,荡气回肠。“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小崔崔shini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外国议论文名篇

    毕淑敏《教养的证据》

    princefrank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议论文写事的议论文

    人们常说:“自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这句话很有道理,只要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天底下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摆在我们面前的名人有哪一个人一

    jack99hu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抄袭事件议论文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

    永远幸福66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