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9

眼角落下的泪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0度空间的鱼

已采纳
知网涨价确实伤害了科研环境知网“异化”了,从帮助知识传播的平台变成了靠垄断知识从而压榨知识分子的平台,吃相太难看。 学者论文发表后,都会被上传到知网,而各大高校使用知网却需额外付费,这是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对知网不满的主要原因。学者论文无论被下载、引用次数多少,几无受益。4月17日,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续订费近千万,且连年上涨。4月18日,知网回应:消息不属实。从内部的邮件来看,将于4月20日停止使用知网,使用万方、维普代替知网。目前,有中科院在读学生表示,用科技云登录知网,有的文章下不了了。到底贵不贵,中国政府采购网信息显示,国内不少高校、科研机构仍在采购知网,其费用也被清楚地标示了出来。其实,科研机构对于知网价格太贵的抱怨早已有之,中科院并非首次发声。早在2016年3月31日,北大图书馆发布公告消息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根据北大图书馆后续发布的消息进展,并未看到停用的消息,而是「全力与对方谈判」,争取更合适的价格。与此同时,北大还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其它数据库资源,维普、万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与中国知网功能类似。到底值不值?除了机构采购,个人购买情况如何呢?笔者注册个人用户,就AI主题去中国知网搜索论文,随便点击一篇今年发表在《管理工程学报》的论文,按页计费,这篇论文14页,共7元。伴随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速度加快,中国学者的视野更加放眼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因此,众多的科研人员尤其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更加依赖于国际学术资源。当然,最核心的质疑,恐怕是针对中文学术期刊质量,而这是中国知网的主要内容来源。中国众多期刊正是在与数据库的合作中繁荣起来的。期刊不仅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赚取版面费,还可通过为数据库提供资源赚取知识费用。然而,学术考评往往以提供知网检索作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当下兴起的学术检测,知网数据库更是重要的查重比对数据库。这样高额的查重检测,美其名曰科研诚信管理,实际上却给毕业学子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一篇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每查一次耗去数百元。前有89岁中南财经大学退休教授起诉知网收录自己100多篇论文,不仅未经同意,更没收到报酬。后有中科院因千万续订费用而停用知网。这段时间的知网,再次被推到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
358 评论

张小电1301

94 评论

沐小宁橙紫儿

NSSD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的英文缩写。该网站提供了众多的期刊搜索。期刊数据库建设以“公益、开放、协同、权威”为定位,以整合学术期刊数据资源,推进学术资源的公益使用、开放共享,推进学术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推进科研成果普及转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目标。计划两年时间,完成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十二五”末,初步建成一个国家级、公益性、开放型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重要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要求我们进一步整合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资源,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扭转学术期刊数据库商业化趋势。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从而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

258 评论

维尼蜜罐

国家级、开放型、公益性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平台,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重要的子库之一。NSSD数据库目前已收录中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术期刊2000多种,核心期刊600余种,已上线论文超过700多万篇。回溯到创刊号的期刊有600多种,最早回溯到1921年。数据库提供人性化、多样化的功能服务,免费在线阅读和全文下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国家期刊库NSSD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建的国家级、开放型、公益性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平台,具体责任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13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