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41

勿忘归途
首页 > 论文问答 > 学术论文数据库垄断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妳是在誇我咩

已采纳
知网一家独大,其实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经常查阅资料的小伙伴们知道,知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创建于1999年6月。其实,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目前,经过多年建设,知网已经集成了国内5400多种期刊、540多种报纸、国内有关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以及行业年鉴、行业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等大量数据信息及相关资料,知网已建成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知识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动态更新、个性服务、专业性和简便实用等特点。       知网作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能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单位,硕博研究生要想毕业,必须将论文上传知网并自我查重。因此,每年毕业季,小伙伴们少不了上知网,对毕业论文进行查重。       其实,为了防止学术抄袭,各高校都规定了论文的重复率红线。为了不触碰红线影响毕业,这些学生小伙伴们都会提前上知网进行自查,费用不菲。小伙伴们知道,知网的建设,其实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创立之初,其前身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曾被作为国家标准下发执行,这就奠定了知网的权威性。后期,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要求本科及研究生,对毕业论文进行检测等政策规定,更加坐实了知网在国内一家独大的地位,也使知网能够从源头上垄断学术论文的来源。       目前,虽然也有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但知网与它们相比,仍然是一家独大,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家重视知识网站建设的政策效应,使知网的学术资源集合成为可能,而有关部门关于对毕业论文进行查重的要求,形成了知网查重服务市场,使知网一家独大。       总之,在国家政策红利支持下所形成的垄断资源及垄断地位,确定了知网一家独大地位。我认为,知网在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也应践行其“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的初衷,在普惠性等方面给予重视。
349 评论

张小电1301

219 评论

Jingelababy今

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因为会造成市场出现很大的波动,而且对于其他竞争者来说也不公平。

273 评论

whippedcream

这个知识分享网站上面的论文都属于原创,而且它的价值非常高,才会成为垄断生意。

133 评论

布鲁凡迪克思琪

“学术界苦知网久矣!”对于国内的高校师生与科研人员来说,知网是做学术研究绕不开的基础工具,但近年来,中国知网凭借其在学术界的垄断地位“坐地起价”,已因频繁涨价多次遭高校抵制。其商业模式,到底是一种知识付费,还是学术垄断?报价年年涨 毛利率超50%据网传消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内部邮件中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总费用达到千万级别,该数据库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这已经不是知网第一次陷入负面舆论。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原因均为知网收费涨幅过高。武汉理工大学曾统计,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六年间报价涨幅更是高达86%,年平均涨幅为98%。不过,在停用一段时间后,多数高校仍恢复了与知网的合作,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据公开资料,CNKI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在这一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易辰(化名)毕业于悉尼大学传媒实践专业,她告诉记者,在国内写论文想要查询到详尽的文献资料,只能使用知网,老师也会在开题时提醒在知网上多看文献;但在国外不同,不同学校都会有自己的文献库,基本上可以满足平时作业论文的需求,如果学校文献库没有,也可以跳转外部链接,到JSTOR eBooks、ProQuest Ebook Central这些平台进行付费查阅下载,选择面很广。屡次卷入争议的知网,到底是何来头?官网显示,中国知网是清华大学下属的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公司。据同方股份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旗下公司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为9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万元,毛利率达3%。“两头通吃”盈利模式遭诟病记者发现,知网高达50%毛利率的背后,是其作者用户“两头通吃”的盈利模式。知网作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能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单位,硕博研究生要想毕业,必须将论文上传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不端检测平台”进行查重。在该平台上,从论文初稿到定稿,查重价格从每篇78元到588元不等。而一旦使用该平台查重,就意味着论文被知网自动收录,其他用户想要阅读需付费下载,常规的期刊资源价格是5元/页,硕士学位论文5元/本,博士学位论文5元/本。值得关注的是,论文作者并不能共享这些收益。知网于2016年发布领取学位论文稿酬的通告,提到如果论文被收录,博士论文可领取400元充值卡、100元现金稿酬。可以看到,知网收录论文资源的成本极低,甚至作者为查重上传还要付费,同时用户下载文献的成本却很高,且收益由知网独享。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张教授认为,知网提供论文查重、资源一站式搜索、学术成果电子化这些信息服务,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后来不断地收取巨额技术费用,感觉就变味了,尤其让人诟病的是向大学生收取文献下载和论文查重的费用。当下,国内的高校师生已经对知网养成牢固的使用习惯,就连上交毕业论文,学校也会要求在最后附上知网的查重报告。除非找到知网的优质替代,或有更多的平台出现,否则很难撼动知网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就需要国家牵头,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等多部门合作,利用财政经费搭建一个线上‘国家图书馆’,供所有人免费或低成本使用,除了使学术科研更便捷优惠,也能使每位学者的学术成果得到更好的版权保护。”张教授表示。

317 评论

silvia147852

我个人觉得知网这种垄断的情况非常的不合适,本身每一个知识创造者的权利我们都应该保护,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将知识过高标价。知网的存在不是为了方便广大的学者们?他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否违背了她最初的立意。

165 评论

小妮子--Amy

知网即中国知网,或常被称为“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没有其它数据库能出其右。知网汇聚了数量庞大的学术期刊、专利、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等资源,是目前中国文献数据最全面的网上数字资源库,拥有超过2亿篇的文献总量,对任何论文写作者来说,是无法回避的信息检索和查重工具,被称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扩展资料知网“垄断学术资源”“定价过高”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因为雄厚的实力,让知网有着强势的议价权。早在201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曾发出通知,说“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与知网的续订谈判还在进行中,服务有可能中断。连北京大学都遇到“价格危机”,可想其它高校的情况。中国知网是为响应世界银行提出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概念而设立,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为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提供数据资源和工具,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和公益性。但如今看来,基础设施却似乎过度强调了其盈利一面。财报显示,2017年知网的毛利率为23%,2018年上半年为83%。而一般企业的毛利率能超过30%就已经很了不起。一边是对稿费、版权费用并不敏感的论文作者、编辑部,一边是为了完成论文而嗷嗷待哺的学生、学校,由此形成的剪刀差,让知网获得了不少利润。

308 评论

姩姩洧悇

因为知网订购费用特别高,相关学业已经停用,我认为成为垄断生意主要是相关部门监管不严格,以及知识分享市场没有形成,才导致这一局面的发生。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术论文数据库垄断

    知网一家独大,其实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经常查阅资料的小伙伴们知道,知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创建于1999年6月。其实,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

    勿忘归途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数据垄断的论文

    大数据带来的隐患:数据垄断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受众面对海量信息,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但借助来自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所提供的丰富数据资源(例如用

    queenwend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数据垄断的论文

    据消息,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刘权表示,现在区块链里面的通信技术是点对点、P2P,而传统互联网传输模式是先输入运营,再解析到IP地址,登录到设备,再登录系统,最后

    stella5944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学术论文版权垄断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本性的百年大计,而知识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有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学术研究在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来说,有一种根本性的奠定

    Macchiato~0704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垄断与反垄断的论文

    请耐心等待!

    夜雨初晴99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