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7

angela颖宝贝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大连理工外审延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gelwhere?

已采纳
一般最多一年。如果考生有计划考研的话,是可以暂时延期领取毕业证,继续使用你的学号。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想要延期拿证的话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考生要尽快完成学业,领取毕业证。
116 评论

张小电1301

262 评论

DoughnutTOP

一个研究生,还是985高校的研究生,竟然在一夜之间,就离开人世。在他的遗书里,有一些无奈和苦恼。他对不能按时毕业很焦虑,有人说他是因为不愿意放弃研究生头衔而自杀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他不能按时毕业不是最后的稻草,而是他无法改变现状的困扰他为了逃避就业,选择了在这所著名高校里成长,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面临的问题,一个是论文,一个是就业。他在文章中曾说道,一切都要推倒重来,这对即将毕业的他,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他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不知道,就开始自我否定,甚至可能是脑子。还在文章里说导师的授课质量很差,差到酸奶没吃完放垃圾桶一周的地步。这个比喻很形象,但他忘记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的这种情绪,被导师捕捉到了。他的毕业论文,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的梦想是考上公务员,但他的内容要推倒重来,这样他都能忍了,还有什么忍不了的呢?这是某些人的疑问。“不经历人苦,莫劝人为善”,这话说得不错。他看到的结果是数据上的偏差,忘记了另外一件是,就是这个机器设备是不是可能出问题了?他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他看到数据的不同,就感觉心态崩了。这种情况,有人有同感,其中包括我。我在参加一个考试的时候,看着这些题目,都复习过。但是,就是一点也想不起来怎么做,无论是思路还是数字。看着旁边的人奋笔疾书的样子,就感觉自己的心,在一点点碎裂,落下。结果,可想而知。他在文章里是很幽默,但是,也是这种幽默,充斥着很多的无力感。先是说自己脑子有问题,接着就是他的行为有问题(刷短视频),之后就上升到对自我认知出现偏差。他自认为笨,辜负家人的期望。这种无力感让他心中演练了很多遍离开这个世界,这说明一个问题,他在给自己做心理上的建设,让自己确认,自己的离开是因为笨。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的离开,对这个世界而言,是减轻负担。他为何会有这么多苍白无力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无法按时毕业带来的焦虑吧。有人说,选择死亡是最窝囊的事情,因为你抛弃了生养你的父母。这些人是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痛苦,就在这里指责别人。谁都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手画脚,因为不需要负责任。但这位研究生正经历着苦难,他对这个毕业论文,很看重。因为没有这个毕业论文,他无法跟家人交代,更无法面对之后的人生。但他的论文还在修改中,因为实验的结果,让他大为头疼。他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只能查找自己的原因。对于这样的现实,他选择了逃避。他在文章最后写道:希望自己下辈子能成为一只猫,哪怕是流浪猫。这应该是他最后的愿望了,他没有说太多,通过文字,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绝望。有些年轻人对未来的期望,远远高于现实,00后一些大学生,竟然认为毕业后就可以月薪过万,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毕业后十年将年薪百万。这些年轻人是过于乐观了,而这位研究生则是过于悲观了。他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才选择了这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二、头衔很重要,但他没有办法按时毕业,让他很绝望他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绝望,他忘记了父母含辛茹苦养了他二十多年。要是他能记得,就不会那么快决定离开。虽然这种自我否定,在他脑海里演练了很多次。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很多人有这样的观点,那种人很轴,很容易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不知道这个研究生是不是。要是的话,他的性格,应该有点偏执。有人说,就算是真的,他已经离开了,就不要在他家人的伤口上撒盐了。这个话,有道理。不过,他的离开,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绝望。为何有绝望的想法?他一开始就说,就业环境不好,他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就在大学里住了三年,时间很快过去了。毕业的时候,就要写毕业论文。现在大学的毕业论文,可不是翟天临那个时候了。要求严格不说,还要求查重率,超过了学校要求就不会过关。他之前做的实验,要重新来一遍。这是让他烦心的事情之一。他的目的是早点结束,就可以考公务员了。但是,实验的数据出问题了,他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去问导师,这是他烦心的事情之二。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出的认知,是他脑子有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他将延迟毕业,那就是一个废物。废物怎么处理?离开啊!那好吧。得出这样的结论,得有多绝望。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延迟毕业。延迟毕业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家人的不理解和自我认知降低,他无法面对这样的结果。他的家人可能没有想到,他身上的压力得有多大,他是家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一直很优秀,都成习惯了。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但压力却在他的心中成长。心中的压力像山一样大,还一直告诉他:你要一直这样优秀,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期望,朋友的希冀。但是,他却不愿意要这样的大山,他想玩一会,放松一下。刷刷短视频什么的。他也想跟别人一样,拥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他连研究生毕业都做不到,这对他而言,压力实在太大了。要是真的这样,他将“无颜见江东父老”。他采取的方式是离开,不是离开家乡,而是离开这个世界。有人说,其实人和人,到最后的区别,就是这一个一个坎儿,你能不能熬过去,过去了你就不一样了。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位研究生,却过不去这个坎了。他从小优秀惯了,研究生却无法毕业了,他接受不了。也无处排解这个压力,他绝望了。之后就采取了自认为最佳的解脱方式——自挂了事。三、他认为无法毕业,是因为他笨。这个压力,来自于周围人他自己在最后表示,希望做一只猫,哪怕是流浪猫。他的内心希望自己不被束缚,流浪成为他的希望。可见他在焦虑的时候,得有多无助。他不敢告诉家人,因为家人无法理解他的感受。父母会认为,你为何不能毕业?就算不能毕业,可以回来。李雪琴的妈妈曾经告诉她,世界的起点也是终点,实在不行就回铁岭。对于一个北大毕业的人,这样无疑是做了逃兵。这位研究生也是很优秀的,他要是跟李雪琴那样回到了家乡,就成为周围人的笑话了。他不愿意,所以他的压力不小。李雪琴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压力也很大。之后,她就回到国内了。要是这位研究生能和李雪琴交流一下,说不定压力会小一些。但是,他选择了自己承担。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可能是他没有想到找李雪琴这样的人交流。他的压力无处排解,只能在自我否定中一遍一遍重播,最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是父母的希望,他在邻居眼里,肯定是一位优秀的人。他能考上985这样的高校,本身就说明学习实力很强。学习实力强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能力,但也只是能力的一种。周围邻居可能会以偏概全,就如同一白遮百丑是一个道理。这对他而言,这是很大的压力。不仅仅是周围邻居,还有周围同学,也给他不小的压力。他们和他一样优秀,他们在学习中的实力也很强,他在遗书中写着将白天的时间让给同学做实验,而晚上他来。这说明一个问题,他不合群。周围同学可以白天做实验,甚至可以合作。而他只能选择在晚上,一个人看数据,看不可思议的结果,听着心碎的声音。这些,无形中给他很大的压力,让他无法破解,也不知道原因所在。他在学习中也有压力,他认为导师的能力太差,不愿意跟导师交流 ,这个压力,会更大。他觉得自己的学业无望了,因为导师教得差,他无法毕业了。无法毕业就无法满足周围人希望的眼神,还有父母殷切的期盼。当然也就无法找到好的工作,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有人说,大不了就回到家里啃老。我同事的闺女,中央美院毕业的,就在家里学习,准备考公务员,已经考了三年,不知道之后会不会考上。要是这位研究生能跟我同事家闺女一样想,也就不会走这条路了。写在最后:优秀的人很多,他是其中一个;抑郁的人很多,他是其中一个。优秀且抑郁的人很多,他也是其中一个。有些人,通过心理疏导,逃过一劫。他没有逃过自己的心结,结果,他离开了 。他的离开,给他父母带来的伤痛,抹不掉。他的离开,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学习成绩优秀,只是优秀的一种;还有一种优秀,就是承担责任。罗永浩就是这样优秀的人,他负债累累,但没有逃避。大家觉得面对压力和困难,应该逃避还是直面?

175 评论

百合妖妖1990

大连理工研究生自缢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研究生乃至学生群体的心理应该受到更加重视和关怀。从他留下的遗书中可以感受他深深的无奈、自嘲与自责,这是他放弃生命的原因,也是当代学生群体乃至当代社会人的压力所在。一、大连理工研究生绝望自缢该学生在遗书中称由于自己对自己的实验实在是太不满意所以不如放弃,放弃实验,也放弃自己。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总是令人惋惜痛惜的,大好年华结束自己的生命总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大连理工研究生的自缢相必很多跟他一样的研究生或者学生更加有体会。其实,该研究生是对实验不满意,更是对自己不满意。他的遗书中提到自己的实验和作业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老师说他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他一次又一次地提到自己“根笨,很蠢”,所以从来没有取得成功;他认为自己不适合做一名人,来世希望成为一只猫。在自缢的那一刻这个学生一定是充满着深深的悲痛的,人永远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即便再凌然大义在生命终止的那一刻那种悲痛感也会油然而生。但是现实实在是让自缢者无法再活下去,他们有心结,有着极其严重巨大的心结,这个心结是别人给的,也是自己给的,是他们放弃生命的原因。二、该明研究生的遗书体现着深深的无奈这名研究生的遗书的语言似乎显得些许轻松甚至于有些诙谐,但这恰恰体现着他深深的无奈,字里行间是无可奈何。从通篇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五个字“生活的压力”。因为疫情行业不景气等外部原因他努力考上研究生,为了暂避进入社会的压力,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等待他的是另一番修罗场。学习的压力同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想获得一个优秀的实验成果,想有真才实学,想获得导师的认可。但是这一切他都没有得到过,甚至只得到了老师的谩骂。他开始质疑自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资质、愚笨不堪,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终于放弃了自己。他在遗书中自嘲,自责,真实的他抑郁、绝望。他的同学和朋友们都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平时对身边的人关心,人也喜欢笑喜欢搞怪,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会以自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像他们从没有看到他黑夜里哭泣的身影一样,或许在很久之前的某一天,那个看似搞怪的大男孩心中已经早就没了太阳。三、大连理工研究生自缢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当代学生群体的压力其实已经大得过度了,从幼儿园学生开始上七八门课但小学生背着比自己都重的书包再到中学生每天五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再到大学生研究生的徒劳无果,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受教育方式越来越机械化,学习能力也越来越无用刻板。家庭和社会一直在给学生施加压力,社会就业压力,家庭要求压力,还有面子压力。家长希望通过孩子的优异成绩增加自己的面子,老师希望通过学生的优异成绩满足自己桃李满天下的功勋,以至于孩子和学生的心理被完全忽视。这种忽视也导致了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些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排忧解难,但是有些人不能,我们难道要坐视不理吗任其自生自灭吗?当然不能!有人说为了一个实验成果就自缢至于吗?没有人会喜欢死亡,也没有人对放弃生命这件事求之不得,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个研究生的自杀不是因为实验不成功,而是因为生活没有了希望。压垮他的不是实验失败,而是失败之后的无助、外界的羞辱和自我的否定。这也警告家庭与社会一定要重视起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要只一味地要求好成绩高标准,一个健康的人远比一个一百分来得重要。一个孩子的离开是一个家庭的灾难,一个青年的离开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在这个先进的新时代青年们本应该是放飞理想积极进取的,却不是成功的机器。

172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连理工大学外审比例

    知道吗,专硕的论文到底怎么审。

    壬生京三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盲审

    据学术堂了解,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  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

    微微的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外审时间

    知道吗,专硕的论文到底怎么审。

    翻滚的小鱼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大连理工外审结果

    初步调查结果就是因为天气原因下雪了,道路结冰,导致路面滑,然后就发生了校园的一起安全事故,该学生去世,警察也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地火燎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外审比例

    专业硕士也送外审

    纽约纽约k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