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0

赤脚医师
首页 > 期刊论文 > 以崇洋媚外为主题的驳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如果蛋蛋愿意

已采纳

一 网络的正面影响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二 网络的负面影响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上网青年的各种“症状”第一,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第二,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只是我们观察到,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青年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胀”症在互联网这一无人管理的区域内,青年人能够以己为中心,以己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地在游戏中扮演各类角色、自主地设计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现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 但我们也为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

84 评论

shiyeyouyou

第7节:“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这也是该篇驳论文的中心论点。 运用脑髓:有主见放出眼光:有辨别自己来拿:主动获取(这也是“拿来主义”的内涵,与“送来”跟“送给”最大的区别)

283 评论

Annaso安娜

崇洋媚外,是一个骂人的词。崇洋,也就是说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自己甘认自己什么都不行;媚外,那就是把洋人当爹嘛,洋人是爹,所有的洋人都是爹,他们只有大爹小爹之分,心甘情愿的要孝敬洋爹。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一个骂人的词,就很难成为立论,也就没有正论和驳论。想想看,谁愿意明面上说自己崇洋媚外啊,即使是打心底里把洋人当爹,嘴巴上也不会说出来。如果写驳论,相当于竖一个空靶子,自个儿在那里玩射箭,也可以说是无的放矢。

126 评论

克利玛碴

如果站在地球村的角度上来说的话还是可以过。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是东方文明古国,有几千年文化底蕴,我们的每一个节日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他们的出现不是随意的指定,而是根人与自然和四季变化来来确立的。很多人说我们的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体现,现在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但我想说的是真的只是跟农作有关吗?我们的身体跟四季的变化跟自然没有联系吗?所有的物种同吸一口气,同样感受阳光雨露,同样感受着节气对我们身体的指引。所以,我个人认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与自然同步,过好我们的节日。

109 评论

马秋云123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含义:我们要有主见,有思考,主动的去拿。

2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崇洋媚外驳论文范文

    《拿来主义》中,作者表明观点的句子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其含义是独立思考,鉴别精华与糟粕,独立自主地选择。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

    berber1215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驳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

    キーちゃん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以中外民俗为主题的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 ——风水文化和风水建筑风水一说被大多数人视为无稽之谈。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水之说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多数人也将其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

    luanqiq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自信为主题的驳论文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C罗C梅西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以崇洋媚外为主题的驳论文

    一 网络的正面影响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

    赤脚医师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