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天帝
《梁启超说佛》(梁启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梁启超说佛
作者:梁启超
豆瓣评分:7.2
出版社:九州
出版年份:2006-11
页数:484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的佛学巨著,是全面了解佛学文化的首选读本。本书包括中国佛法沿革说略,印度佛教与佛陀时代,佛教之初输入,佛教与西域,佛学经典等内容。本书见解独到,内容深刻,是研究佛学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粱氏在《地学研究》、《改造》、《哲学》、《东方杂志》、《清华周刊》、《图书馆学季刊》等处发表佛学论文,凡三十余篇。另有若干未刊手稿。《粱任公近著》第一辑收其中十二篇及附录一篇,由粱氏自己选定。此十二篇以后以单行本行世,名曰《中国佛教研究史》。《饮冰室合集》之“ 专集”第十四、十五册,收其中十八篇及附录十篇。此部分内容亦曾以单行本行世,名曰《佛学研究十八篇》。本书源于《佛学研究十八篇》。此版本被视为“粱启超晚年佛学代表作的汇编”,“梁启超撰写的《中国佛教史》的未定稿”及其相关研究之“心得”。全书以“常有所得”及“入焉而不深”,两特点并举,能于某一时间段“集中精力,尽抛其他”,故“常有所得”;却于另一时间段“移于他业,则又抛其前所治者”,故“入焉而不深”。
作者简介: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集政治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激情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他留下的1400余万字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史学、哲学、法学、社会经济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
萌萌小妹纸
这个值得商榷的。我的感觉是,梁启超学佛但未信佛,即将佛教当成一思想体系来研究学习,而非像佛弟子那样礼佛禅定等修行,所以未必去得了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以他为佛教宣扬的善举,必能得到巨大福报,即使在六道轮回里,也能降生天道人道的。 附录梁启超一生与佛教的缘分: 1891年,梁氏于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师事康有为,受康有为研究佛学的影响较深,但当年梁仅十九岁,人生经验尚浅,对佛教空、无常之说难有切实了解,是可想而知的。日后他回忆起这段经历,只能言道“余夙根浅薄,不能多受”。这时除了在他年轻的心中将公羊派经世之学和佛教普度众生思想结合起来,激发救国救民精神外,对佛学的了解当还有限。梁氏真正初尝佛学甘旨,略入堂奥,还是甲午战争后在京沪等地从事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与友人谭嗣同、夏曾佑、汪康年、孙宝瑄等讨论佛学与西学,颇感兴味。此段时期梁启超充满了发掘新知以拯救国难的使命感,拼命地补充他自认为在知识上的不足之处,不仅佛学,他还同时学习中外历史、拉丁文、算学等。这时他之所以对佛学感兴趣,主要的恐怕还是受到周围维新志士师友学佛风气的影响。但他因忙于维新事务,为世事所牵缠,几乎无暇读经、坐禅,对佛学研究还不深入。不过,他从1891年到1897年这六七年间的确在研习佛学方面下了功夫,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这使他得以在变法失败、亡命海外之后,从1899年开始发表一系列有关佛学的论文,逐渐形成自己相对成熟和理性的佛学思想体系。
长期单身的女性危害:首先是她自己的身体会变形,并显得苍老。再就是自己的生理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在退化。
“少年强则强,少年富则富.”那强有力的语句出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奋斗,去拼搏.从进京赶考的“公车上书”到变法图强的“百日维新
《梁启超说佛》(梁启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梁启超说佛 作者:梁启超 豆瓣评分:7.2 出版社:九州 出版年份:2006-11 页数:48
人类根据苍耳特性发明了魔术贴人类根据蝙蝠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人类根据鲸鱼储水特性发明的潜水艇人类根据打孔的饭勺发明了拉链人类根据鸟鸟类飞行机构原理发明的滑翔机人类
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原理。 管理实践的启示: 1、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