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6

大饼茄夹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东吴大学学位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以了bb

已采纳

胡经甫(1896-1972),昆虫学家。原籍广东三水,出生于上海市。191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从事生物学和昆虫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作出了重要贡献。所编著的《中国的石蝇》和《中国昆虫名录》为中国昆虫学巨著之一,记载昆虫25目、392科、4968属、20069种;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反细菌战调查,受到表彰。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Hu Jingfu(1896-1972) Native of Sanshui, Guangdong Provinc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ince 1955, Entomologist. Studied in America,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singhua College, 19l9.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昆虫学家。原名胡宗权,笔名胡烈。祖籍广东三水,生于上海。191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留校任助教兼研究生。1919年获硕士学位,任上海圣约翰大学生物系讲师。1919年考取清华学校专科,1920年公费留美,专攻昆虫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1922-1949年间,历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苏州东吴大学、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和北京博物学会会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委员。曾于1946年后兼任过清华大学校医。1933年与1941年曾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先后聘任为客座教授。1953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还长期任《北京博物杂志》总编辑。是中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编撰现代中国昆虫学巨著《中国昆虫名录》,记录了昆虫25目、392科、4968属、 20069种。抗美援朝战争中,积极参加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工作,获得国家颁发的爱国卫生模范奖状。由于科研工作成绩卓著,曾两次获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嘉奖,并于1964年荣立三等功。从1916年起先后发表有关水生植物学、无脊椎动物学和昆虫学等科学论文90多篇。专着有《无脊椎动物学讲义》、《实验指导》、《中国襀翅目昆虫志》。胡经甫(1896-1972):国立东南大学农学院教授(1922)胡经甫,1917年毕业于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兼读研究生,1919年获硕士学位。之后,他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担任讲师,不久通过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美国的考试。1920年秋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以20个月时间修完博士生课程,撰写了当时世界上最好水平的“襀翅目形态解剖及生活史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和自然科学SigmaXi金钥匙奖。1922年回国任国立东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次年回东吴大学生物系任教授。1926~1941年任燕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其间1933年去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昆虫系任客座教授一年。他在20、30年代曾被选为美国寄生虫学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科学会员、中华海产生物学会会长、中国动物学会会长等职。1941年再次出国讲学途中,因珍珠港事件羁留马尼拉,此时45岁的他立志学医,就读于菲律宾大学医学院,1945年回国后在重庆实习,获得了湘雅医学院毕业证书。1951年胡经甫应聘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任研究员,从事医学昆虫学的研究工作。1954年应中国科学院之聘,任中国动物图谱编辑委员会委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胡经甫在东吴大学生物系学习期间,接受了全面的专业训练,常野营露宿采集各种生物标本,并专修了动物学、植物学、藻类学、昆虫学、生物技术等课程,均取得良好成绩。他在毕业那年发表了“生物学与中国之关系”的评述性论文,表达了他立志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心愿。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在东吴大学学术季刊上发表了数篇论文。1922年,他的博士论文是一篇昆虫形态解剖学的力作。在这篇论文中,以叉襀属的代表种 Nemoural vallicularia为模式,从外部形态结构、内部解剖,全面地描绘了骨骼、神经、消化、循环、排泄、肌肉、呼吸、分泌、生殖等九大系统,其中对头胸骨片、口器、外生殖器的描述尤为详细。与此同时,他发现该种襀翅虫稚虫期9个月内,有22个龄期,并记述了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等行为特征以及幼虫的栖息、活动、取食、休眠、寿命乃至天敌和体外寄生虫等都做了详尽的记载。这项成果是把分类、形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结合起来系统研究的一个范例,在当时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回国后,胡经甫对中国襀翅目昆虫进行调查研究,1938年发表了名著《中国襀翅目昆虫志》一书,系统总结了中国的研究成果,描述了襀翅目昆虫5科、4亚科、32属和3亚属的139种。这不仅是中国襀翅目昆虫研究的里程碑,而且与他的博士论文一样,同是襀翅目昆虫研究的世界权威之作。胡经甫的巨著《中国昆虫名录》是他对中国昆虫学研究史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从1929年开始编写到1933年完成初稿,到1941年历经12个春秋全部(6卷4286页)陆续出版。其间他用一年时间,踏遍美、英、法、德、意、比与瑞士等国家的博物馆,查对标本与资料。该书首次以现代生物科学分类学的理论,对中国昆虫作了系统、全面整理,记载了见于我国的昆虫25目、392科,4968属,共20069种及其有关文献资料。后来胡经甫又参加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为填补我国医学昆虫学的一些空白领域作出了贡献。胡经甫在教学工作中也做出了卓著成绩。他先后在东大、东吴、燕大、康奈尔四所大学任教,为我国生物学界、医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富有吸引力。他编写的讲义,取材新颖,内容充实,很受学生欢迎。如他写的《无脊椎动物学》和《无脊椎动物实验》等,均被视为当时国内优秀的大学教材。

331 评论

huangduanhua

汪集旸,1935年10月11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吴江县严墓镇(今苏州吴江市铜罗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1932年东吴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杭州两浙盐务管理局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父母举家内迁,途经香港、海防等地进入昆明,住在父亲的工作单位云南盐务管理局宿舍所在的南强街上,离南屏、大光明两家电影院很近,因此放学回家的路上总要去看看电影院门口的广告,只要是新片就想去看。由于父亲就读的东吴大学是教会学校,英文较好,思想也比较开放,工薪家庭的经济虽不算富裕,但对子女的合理要求还是尽量满足的。因此只要有新片,汪集旸总是能向父母要到钱以一饱眼福,有时父亲下班后还主动带汪集旸去看新片,并讲解内容(原版英文片)。 1945年抗战胜利后,汪集旸又随机关迁回杭州,进了杭州市的一所私立学校宗文中学,念了不到三个月就得了一场伤寒症,险些把小命送掉。休学一年身体恢复后,进家乡最好的一所中学——育英中学(现名震泽中学)。1949年解放时,汪集旸正好初中毕业。1950年又举家从家乡迁往杭州,汪集旸考入了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简称‘杭高’)。‘杭高’是解放前江南四大名中之一(其他三所分别为: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苏州中学、扬州中学),具有优良的校风和学习空气。凡考入该校的无论是本市还是外地生都一律住校,吃一样的伙食,有统一的作息时间。一般早自习都大声朗读英文,晚自习做数理化习题。‘杭高’重理轻文的传统是很突出的,毕业生到北方就上清华大学,到南方就去上海交通大学,学医学文的为数极少。汪集旸在这种环境熏陶下也就由原来初中时的‘喜文’变为‘重理’,虽然汪集旸对生物学科一直很有兴趣,并且父亲也一直希望汪集旸学医。1952年由于高考生源不足,春季班提前毕业,汪集旸考取了北京地质学院。进入地质“黄埔一期”,奠定人生基石汪集旸舅父朱庭祜是中国最早学地质的十人之一,在中央地质研究所(北大地质培训班,三年制)与谢家荣、王竹泉老先生等人同班。解放初期他在浙江大学地质系执教,由于他在美国念研究生时看过一些大坝的工程地质,因此50年代初兴建新安江水库时他经常带学生去野外考察,每次回来都带回不少标本。当时汪集旸觉得挺好玩的,与很多学地质的人一样认为学地质可以游山玩水,加之当时要填三个志愿和十五所学校,也就将地质填上了。汪集旸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第一届入学的,后来那届老同学自封为‘地质黄埔’(北京地质学院)一期毕业生。因为北京地质学院是由中国地质界的精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的地质系组建而成的,教的都是名牌教授。汪集旸进入的水文工程地质系第一任系主任是袁见齐先生,第二任是杨遵仪先生,第三任是王大纯教授。一年级给上普通地质课的是郝诒纯教授,二年级地史古生物是尹赞勋先生讲的,三年级地貌第四纪是袁复礼老先生亲自上课。专业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没有现成教材,由王大纯、张咸恭一边翻译参考前苏联教材,一边给上课,真是十分辛苦。大学四年中,同学们普遍反映课程太多,负担太重。水文工程地质系四年中要学37门课,除地质类课程外还要学许多工程类科目,如机械制图、机器零件等,因为按前苏联的高校划分及培养目标,地质学院属工科类院校,其培养目标为工程师,因此必须学习很多工程科目。相反一些地质类基础课程如构造地质、岩矿等反倒削弱了。1956年大学毕业后,汪集旸即进了俄语专科学校(北京外语学院前身)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并于1958年底派往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副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地下水资源评价专家普罗特尼可夫教授。当时他正在从事一项工业利用溴、碘地下水资源的科研项目,因此汪集旸的论文也就围绕这一课题进行,并于1962年6月通过了题为《西西伯利亚自流水盆地溴、碘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同年7月回国。在前苏联学习的三年半时间里,除撰写论文外汪集旸还学到了不少做研究工作的方法。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汪集旸所在的水文地质教研室主任、国际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奥夫钦尼可夫教授的一番话,他说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能预知未来,而后者只能按现成的样子去做。他还说,带研究生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学游泳式的带法,即把学生放到游泳池中去,让他自己学习游泳,看他快要沉下去时才拨弄他一下,帮他一把;另一种是教小学生式的带法,即导师手把手地教学生,甚至连论文提纲导师都得帮助写好。他主张第一种带法,而不主张第二种带法,因为第一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工作能力强,有创造性;第二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恰似温室里的花朵,虽然好看,有时也能得高分,但不中用,经不起风雨,,见不得世面。汪集旸觉得奥夫钦尼可夫教授讲的很有道理,因此,汪集旸于1986年起带博士研究生后也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24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要求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现将2017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下文简称硕士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及答辩等相关事宜安排如下。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东华大学关于二○一七届

    Samantna5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广东工业大学学位论文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精度是不同的。任何一种加工方法,只要精心操作,细心调整,并选用合适的切削参

    L趣多多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2013

    因为他的论文写出来大多数人的心声,也让人觉得很真实,所以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rachelko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山东大学顾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答辩工作规范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对此项工作须给予高度重视。为

    paradisevit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东吴大学学位论文

    胡经甫(1896-1972),昆虫学家。原籍广东三水,出生于上海市。191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2年获美国康奈尔

    大饼茄夹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