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5

~*诗情画意*~
首页 > 期刊论文 > 高考满分驳论文范文欣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之语城

已采纳

2019 全国1 卷满分作文例文一篇     真题回放   2019 年全国一卷作文题目如下:   “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 洒扫庭内”,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一、题面逐句分析     “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 (本句的关键点是“财富的源泉”。这主要说的是物质层面。)     “夙兴夜寐, 洒扫庭内”,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 传统,主要说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这是全部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点。同学们,这是语文考试,你的阅卷人是语文老师和中文系大学生和硕士生。所以重点不是在前面说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而是要说精神财富。大家一定要紧紧记住这一句。 这是材料第一个层次,总结是劳动可以创造物质和精神上的价值。 )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 反面观点来了,注意这里的“不理解”,这是所有反面观点的总结。而考生现在要做的,就是说清楚对劳动的理解。 )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 反面观点一,将劳动和学习对立。这个观点好破解,因为我们的学习目的就是劳动。 )   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 反面观点二,将科技与劳动对立。这个不好破解,因为科技的确可以大幅度减少劳动量。怎么办?再次回到我们的题目第一个层次, )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这里的观点是用金钱去让别人做,很多同学往往在这个观点上想不通。因为我们平时就是花钱让别人帮我们做事情,例如我们回不了家吃饭,或者回家时间赶不上做饭。吃饭,只能饭店买饭;上学、上班因为赶时间而只能打的出行。因为很多人都做过这个事情,甚至有的人还经常这么做,所以其不合理的地方,我们是不容易想到的。但是仔细想一下,“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原来,这个观点里面的陷阱在前两句,之所以不劳动不是因为迫切地需要,而仅仅是为了躲避“苦”和“累”。现在真相大白了,不是花钱让别人去做事情不好,而是为了逃避劳动的辛苦而随意花钱让别人做事情不好。)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 这里又是一个总结,前面三种观点的核心问题是对劳动的“不尊重”。结合上面一开始提到的原因“不理解”,我们可以整理出一个思路:有些人不尊重劳动,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劳动的意义。 )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 “这”指代的是前面三种不尊重、不理解劳动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是出题人对考生布置的任务。这一句提示我们考生在文章中是应当对前面三种反面观点全部或一两条进行批驳的。 )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 “复兴中学”,这个提示已经很明确了。我们的文章最后的一定要归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演讲稿”的文体问题。结合去年的书信体,前年的三选一命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命题人一直想在作文命题形式上求新。其实演讲稿和书信体,两者的格式形式是差不多的,都是要有抬头有固定结尾的。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练笔中,大家最好有意识地多使用一下这种特殊格式。最后还有一个提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很多同学是由疑惑的。这到底是给我们的文章固定了一个标题,还是仅仅对我们的文章结尾中心思想的一个限定?在考场上,纠结于这个问题的同学不在少数。然而,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出题人的真实意图是后者。因为原文是“倡议大家”,这个倡议是一种软性的提法,是一个口号。当然如果你害怕跑题,那么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为题目。这会不会影响考生的作文分数呢?在真实的阅卷场景下,是不会过分影响的。大约同一个文章,因为题目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数波动一般不会超过2分。大家要对阅卷人有信心。甚至在不少省份,阅卷要求上有“不得以标题代替批阅文章内容”这一条要求的。 )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 略 )   二.标杆文随评 下面是广东省考试院发布的2019年高考标杆作文之一。 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题目紧扣“劳动”和“复兴”两个关键词) □广东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以上是“演讲稿”的文体要求。)   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 (a 是b ,这是先给自己的议论定一个战场范围,回答劳动是什么的问题。 不过,眼熟么?“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这是题目中的文字。作者干了个啥?他就是换了个说法,他将“源泉”,具体化为“推动车轮”。) 劳动,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这几乎是原话照抄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田地中精耕细作创造了绵亘不绝的文明古国奇迹,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已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基因。 (“精耕细作”对应财富,“耕读传家”对应传统。聪明的你肯定看出来了,这两句是对题目头两句话的详细展开。)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 (这一句背下来吧,这是一个万能句子。其核心意思就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四十年改革开放,无数国人点滴劳动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国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富强的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人的辛勤劳动。) 农民劳动让我们端紧饭碗,工人的汗水是高楼大厦的每一块砖瓦,科研工作者使大国重器频频惊艳世界! (举例子,分三个方面来说:农民、工人和科研工作者。) 没有劳动绝不会有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 (眼熟么?对了。全文第二段文章的中心句:“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再次重复。 这一段是对题目中“复兴中学”的照应和展开。到这里,我们发现作者的做法是什么呢?对了,就是将题目中的中心句展开,丰富细节。有的同学会说,这也太容易了吧!当然——不容易了。这种展开是要有想象力作为基础,平时的语言积累作为工具的。 总结一下,开头提出观点: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物质财富的代表是“精耕细作”;创造精神财富的代表是“耕读传家”。紧接着点出劳动是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并且举出农民、工人和科研工作者作为例证,支持自己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观点。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把题目的中心观点展开,丰富细节。 一般同学写到这里,大概已经词穷,不知道该写什么了。这怎么办?)   反观周围,不理解不愿意劳动的现象令人忧心忡忡。 (既然正向展开已经到了极限,那么就开始反向讨论。而且,这位聪明的作者直接抓住了题目里面的关键词“不理解”和“不愿意”。并且明确了态度,“忧心忡忡”,对这些现象持否定态度。)   学习忙,劳动占时间? (这是第一个反面论点。) 同学们,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 (这里作者找到的理由是:我们应该全面发展。) 在劳动中我们锻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素质得以提高。 (这是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 (第二个反面观点。) 诚然,科技进步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整日无所事事,人工智能也有许多无法完成的任务,体现人类智慧的脑力劳动依然重要,那些流传百世的文学经典,那些沁人心脾的阳春白雪是机器人永难创造的财富。 (作者也遇到了驳论的困难。如果直接否定科技进步的意义,很明显是不行的。所以作者先承认科技进步的意义,然后说科技进步的局限。目前的科技在很多领域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尤其是在艺术创作的领域。) “用进废退”,假如人人都不劳动,人类的机能难免逐步退化,未来的世界难以想象。 (在提出科技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一个更加极端的假设,推论出人类无劳动则机能退化的荒唐未来。) 劳动苦,花钱请人干? (第三个反面观点。) 的确,劳动难免辛苦,可也是我们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劳动成果取得时的快乐也是花钱买不了的啊! (写到这里,作者以发展自我作为破解敌对观点的关键。这与第一个反面观点的破局点是一样的,都是要让我们自己全面发展。 小小总结一下,本部分中作者通过对三个观点的逐个批驳,从反面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对于劳动与学习的对立,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破;对于科技与劳动的对立,用科技的局限性和“用进退废”来破解;对劳动与苦和累的对立,依然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破。 这一部分是最能够体现作者功力的,作者通过这一部分的驳论,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命题人布置的任务。 大总结一下,文章第二段开始进入正文,先回答了劳动是什么的问题。然后举例说劳动为什么是双源泉。之后,说为什么劳动与学习、科技、享受不矛盾。 对了,这一部分就是“为什么”的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劳动对国家进步,个人发展的作用,都是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于人于国,害莫大焉! (前半句是总结上面错误观点的错误之处。不劳动对国家进步,承接的是第二个观点导致的依赖科技而无人劳动。后面是承接的不劳动对个人发展的制约,最后一句是对怕苦和怕累的总结。这里其实是有改进余地的。完全可以改成:这都是忽视了劳动对个人的发展,对国家的进步,对人类的演进的重大意义,都是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 在此我诚挚希望大家能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前面先给劳动定义为双源泉,回答了劳动是什么。然后分析了为什么劳动会使双源泉,也回答了将劳动与学习与科技与苦累对立观点的错误的,这是为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了。既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劳动? 还记得题目要求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口号么?这里是回答为什么要“热爱劳动”。) 劳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日常生活中我们打扫干净环境共建美丽校园是劳动,参与社会实践去孤儿院看望孩子,在家里做些家务活,甚至是捡起地上的纸片,都是劳动。 (打扫校园,看望孩子,做家务,捡垃圾。作者给我们的提出的怎么办的解决方案都很有现实操作性,非常接地气。) 让我们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风气! (发出号召,回应题目中的“从我做起”)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勤劳双手共筑盛世,让复兴中学肩挑复兴大任! (最后作者又点到题目中的提示“复兴中学”这个点,紧紧扣着命题人的思路。)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套路。)   三、套路总结 回头看这篇文章,我们发现作者用什么高深的手法了么? 并没有。作者的套路特别简单,就是紧紧扣住题目的逻辑和顺序,添枝加叶。   回看原题: “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 洒扫庭内”,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其逻辑是: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有人不理解,不愿意劳动——表现是将劳动与学习、科技、享受对立——这是不尊重劳动(为什么)——我们应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目的是为了“复兴”(怎么办)   回看标杆文: 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广东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劳动,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田地中精耕细作创造了绵亘不绝的文明古国奇迹,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已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基因。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四十年改革开放,无数国人点滴劳动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国力显著提升。农民劳动让我们端紧饭碗,工人的汗水是高楼大厦的每一块砖瓦,科研工作者使大国重器频频惊艳世界!没有劳动绝不会有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 反观周围,不理解不愿意劳动的现象令人忧心忡忡。 学习忙,劳动占时间?同学们,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在劳动中我们锻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素质得以提高。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诚然,科技进步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整日无所事事,人工智能也有许多无法完成的任务,体现人类智慧的脑力劳动依然重要,那些流传百世的文学经典,那些沁人心脾的阳春白雪是机器人永难创造的财富。“用进废退”,假如人人都不劳动,人类的机能难免逐步退化,未来的世界难以想象。劳动苦,花钱请人干?的确,劳动难免辛苦,可也是我们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劳动成果取得时的快乐也是花钱买不了的啊! 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劳动对国家进步,个人发展的作用,都是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于人于国,害莫大焉!在此我诚挚希望大家能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日常生活中我们打扫干净环境共建美丽校园是劳动,参与社会实践去孤儿院看望孩子,在家里做些家务活,甚至是捡起地上的纸片,都是劳动。让我们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风气!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勤劳双手共筑盛世,让复兴中学肩挑复兴大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其逻辑是: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劳动是“精耕细作”和“耕读传家”——劳动是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工农研的贡献——有人不理解不愿意——个人发展要劳动,科技局限需劳动,自我快乐必劳动——不劳动害人害国(为什么)——我们应该爱劳动:扫校园、看孩子、做家务、捡纸片——劳动复兴国家。(怎么办)   两面比较一下。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有人不理解,不愿意劳动——表现是将劳动与学习、科技、享受对立——这是不尊重劳动(为什么)——我们应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目的是为了“复兴”(怎么办)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劳动是“精耕细作”和“耕读传家”——劳动是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工农研的贡献】——有人不理解不愿意——个人【发展】要劳动,科技【局限】需劳动,自我【快乐】必劳动——不劳动害人害国(为什么)——我们应该爱劳动:【扫校园、看孩子、做家务、捡纸片】——劳动复兴国家。(怎么办)

192 评论

Chris大王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121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考满分议论文格式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显然对 议论文 写作教学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无论是议论文阅读还是议论文写作都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优秀议论文800字三段式

    王生饮啖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音乐浸满式欣赏教学的研究论文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king独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申论文范文欣赏

    **同学已经完成培养方案中的各项要求,考试成绩合格现申请论文答辩。本论题为……。内容共分为几部分……。论题的意义……。现论文已经全部完成,摘要的英语翻译意思符合

    南宫亦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历年高考满分议论文

    作文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会让我们参考高分作文写法,为此我用心整理了《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文(精选6篇

    不说客套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欣赏2019

    高考作文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分数直接关系语文的成败。下面是我整理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人和人的相

    朱迪迪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