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粉浅蓝
借鉴宋代造园思想营造现代城市园林论文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发育成熟的境地,宋代园林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是成熟时期,这个时代崇文尚雅,文化成就斐然可观,受到宋时期山水画境界的影响,此时期的园林也达到了“可游、可行、可望、可居”的理想境界,使得园林突破了秦汉以来的“园”“囿”概念,也改变了中唐时期的别墅、山庄的完全迎合自然的模式。宋代园林注重天人合一,不仅从视觉上满足审美的需要,而且注重生活环境的优化,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热衷于园林。与此同时,园林语言在这个阶段也达到了近乎完善的程度,元明清园林脉络便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
中国园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交流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其高潮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其他国家园林艺术创作与发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而宋代则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时期,此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越,使得造园水平达到了新得高度。宋代造园艺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文人士大夫也参与到造园中,是园林具有表达文化内涵和进行艺术交流的特殊功能。
宋代园林的分类
宋代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城市公共园林、辽金园林,在这些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士流园林全面地“文人化”,文人园林大为兴盛,同时也较多的影响了皇家园林。
(1)皇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规模和气魄虽然远不如唐代,但其规划设计的精致则过之。园林的内容更多的接近私家园林,功能更加生活化。如宋徽宗亲自参预的“寿山艮岳”为之典范。因其在宫城东北面,按八卦的方位,以“艮”名之。与筑山同时凿池引水,有建造亭阁楼观,栽植奇花异树。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不断经营,到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终于简称这座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在造园艺术方面的成就却远迈前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皇家园林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
宋代园林不仅在造园思想上有所创新,在园林空间元素的布置也有其独特方法。如宋徽宗亲自参与的“寿山艮岳”,其要素大致分为筑山、置石、理水、植物配置、建筑。
筑山:如摹拟凤凰山便是一种象征性的做法,其重要在于它的独特构思和精心经营。做到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做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所谓“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拱扶,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材料完全按照图纸的要求精挑细选。当时所造之景同样也留下了众多生动的文字:“得紫石如削,面径数仞,因而为山,贴山卓立。山阴置木柜,绝顶处开深池。车驾临幸,则驱水工登其顶,开闸注水而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置石中太湖石峰的特置手法在园林和绘画中都普遍运用。
理水:园内具有完整的水系 ,几乎包罗内陆全部水体的形态:河、湖、沼、溪、涧、瀑、潭等的缩影。水系与山系配合而成山嵌水抱的姿势,这种态势是大自然界山水成景的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也符合于堪舆学说的上好风水的条件。植物配置品种多样,同包括多种树木,栽植方法大气,漫山遍冈,沿溪傍陇,连绵不断,甚至有种在栏栅下面,石缝里的,几乎到处都被花木淹没。植物的配置方法有孤植,丛植,混交,大量的`则是成片栽植。另外,艮岳里还有饲养动物的场所,俨然天然动物园。园内“亭堂楼馆,不可殚纪”,集中为大约40处,包含了当时全部的建筑形式,其功能作为重要的点景建筑物的同时也提供观景的场所。建筑发挥了重要的成景作用,但就园林整体而言还是从属于自然景观,此园概括自然界山水风物之灵秀,能于小中见大,移地扩基的情况是超乎想象的。
(2)私家园林即文人园林。宋代文人园林风格特点大致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首先,简远即影象简约而意境深远,这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与概括,也是创作方法趋向写意的表象特征。将景物造出留有余地的局面,结合题字,造出主人所想达到的诗化意境;其次,正如宋代的山水画意境,虚实相接,起伏跌宕,园林总体虚处大于实处,造园诸要素特别是建筑布局之着眼于疏,园林景观着眼与开朗;园林中雅致多见于植物和叠石的配置,大量栽植菊花、梅花,绘画也加入其中,建筑以亭为主,宋代文人一向追求曲水杯亭,景点的提名也是为了激发游览者对景物的联想
Tequila1114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开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 Shi Mingzheng. 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Infrastructure. Public Works, and Social Change inthe Chinese Capital. 1900-1928. 1993.
专著:
[1]吴良 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声乐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学好声乐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声乐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民间音发展趋势》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
林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还是对
园林的系统化设计内容摘要:关键词:园林设计是系统化的工作,其中包括多个独立的系统设计,传统的方法是将园林设计分为软景和硬景设计。这些都是依照园林外部的表现形式进
“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口号在电影史学界提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激烈论辩后,仍是众声喧哗,新的言说似乎仍在策论阶段而无有架构;随着社会上“电影热”的普遍升温,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