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147303
1、《中国南传佛教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文库”,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2、《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3、《云南上座部佛教》(赖永海主编:15 卷本《中国佛教史》(参与写作第1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2012年3月获得第三届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2013年4月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普贤与中国文化》(编著,副主编),中华书局,2006年11月5、《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甘肃裕固族调查》(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6、《佛教与云南民族文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7、《红土地》(编著,任副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8、《佛经文学粹编》(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9、《佛教文学精编》(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 1.主持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宗教定点调研项目”:“四川宗教女性信教群体新特点”课题(2012年)。2.主持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四川宗教文化格局”项目(2012年)。3.主持中国社科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 “云南宗教与女性研究”项目,2012年--2013年。4.主持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我国周边国家——东南亚佛教研究”项目,2012年--2015年。5.参与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佛教文学通史》项目,负责《南传佛教文学通史》项目(2012年--2013年)。6.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国情调研课题“山东民间信仰对基层妇女的影响”(2011年11月)7.完成国家开发银行证券公司:MD国家规划咨询项目,负责社会综合类课题。(2011年9月—12月)8.完成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之子课题“基于可持续发展视野的南传佛教组织与社会参与”。(2011年--2012年)9.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国情调研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对基层妇女的影响”(2010年9月)10.完成云南省委统战部 委托项目《云南民族、宗教和谐与发展战略研究》,负责南传佛教部分(2009年)11.完成国家委托“基督教专项调研”课题--贵州毕节地区大方县基督教调研 (2009年9月)12. 完成国家委托项目 “基督教专项调研”课题--云南临沧地区基督教调研(2008年11月)13.完成国家委托项目 “基督教专项调研”课题--云南怒江基督教现状调研(2008年12月)1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云南临沧南传上座部佛教现状调研”(2007年8月—2011年12月)15.参与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世界佛教通史”,(2007年---2012年),负责分卷《东南亚佛教史》16.参与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世界佛教通史”,(2007年---2012年),负责《中国南传佛教史》17. 完成南京大学“中国佛教史”重大研究项目之子项目---《中国南传佛教史》(2007年—2008年)18.参与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负责南传佛教部分(2006年---2010年)19.参与完成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国情调研”项目:转型时期的浙江民间信仰(2006年—2007年)20.完成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共处的历程和经验”子课题--南传佛教与傣族社会节日习俗之变迁 (2006年7月---2007年11月)21.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基金项目: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研究(2005 ---2007年)22.主持完成委托项目:普贤信仰与中国文化研究(2004---2006年)23.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宗教艺术史”课题的“中国南传佛教艺术史”部分(2004年---2007年)24.主持完成云南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之子项目---甘肃裕固族村寨调研 (2003—2004年)25.主持完成美国伊利诺大学弗里曼基金(FREEMAN FELLOWSHIP)亚洲龙文化与佛教之关系研究2002年)26.参与完成云南省政府重点研究项目:云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之子课题“佛教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2001年)27.主持完成国家教委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课题:佛教与云南民族文学(2001年)
屈小兔.
《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8期转载)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观的初建及其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试论孙犁小说的意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读朱淑贞诗词札记二则》 《天津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人民日报》1988年4月3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88年第6期、《文史知识》1989年第2期转载 )《李清照的自我艺术形象与古代妇女文学》 《天津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89年第6期转载)《光明.黑暗.怎么办》 《读书》1991年第1期《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的感伤传统》《文学遗产》1991年第4期《灵魂苏醒的歌唱――论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2年第6期转载)《醒世之文,坦诚之心――评孙犁〈芸斋小说〉》 《孙犁作品评论续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丁玲小说对妇女人生道路的探索》《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3年第5期转载)《论陈衡哲及其创作》 《南开学报》199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3年第7期转载;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推荐论文目录》)《中国女性现代精神的高扬――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南开学报》1993年第6期《论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 《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论庐隐及其创作》 《庐隐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女性人生与文学》 收入《女性与持续发展》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年《论冯沅君的小说创作》 《南开学报》1995年第2期《当代纪实文学中的妇女问题》 《文学自由谈》1995年第3期,收入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 中国论文选》,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 《南开学报》1996年第3期《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选择》 《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有斜阳处有春愁--沈祖棻及其创作》 《程千帆沈祖棻学记》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8年第5期转载;收入《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张爱玲的女性观及其前期创作》 《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3期《当代文坛新景观―― 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 《升华与超越》(第1辑)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 《南开学报》1999年第2期《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开展多学科妇女学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 《南开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1年第11期转载)《谈女性文学的基础性建设》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2年第5期转载)《女性写作与文化生存》《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文艺理论》2002年第5期转载)《女性视角与文学》 《百花洲》2002年第5期《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6期转载;收入《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多姿的飞翔--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 《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略论》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女性:思想舞动三月》(访谈录) 《中国妇女报》2004年3月23日《“与男共舞”的理论演进》 《社会科学报》2004年4月8日《两性问题断想》 《中国女性文化》2004年第4期《试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性别策略》《南开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7期转载)《关于高校女性文学课程建设的理论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2期(收入《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妇女研究论丛》(2005-2009)集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五四”传统与新时期女性文学》《江汉论坛》2005年第7期《不谈“身体”》 《百花洲》2005年第5期《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收入《2005北大文选:批评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胸襟 视角 心态——近十年女性文学研究反思》《天津师大学报》2006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9期转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爱情书写与现代启蒙叙述》《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周易>的家庭观念及其影响论略》 《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摘要)《新时期女性文学与现代国家意识》 《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摘要)《博客上的女性写作与女性形象》 《上海文化》2006年第6期《论北美华文文学“离散”内涵的演变——以女性创作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7期转载)《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文史哲》2007年第2期《“人”的主体性启蒙与女性的自我追求》《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性别视野中的“小女人散文”批评话语》(台北)《中国现代文学》2007年第2期《自恋与自审间的灵魂历险》《江汉论坛》2007年第3期《性别批评的构建及其基本特征》 《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文艺理论》2008年第3期转载)《海派文学中的尤物叙事》《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漫谈女性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1期《当身体不再成为“武器”——“80后”部分女作家身体书写初探》《天津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当代女性小说中的流产叙事》 《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沉郁悲怆 凝重苍凉——评张洁〈无字〉》 《名作欣赏》2008年第3期《关于<女性文学教程>编写的思考》 《中国女性文化》第9辑 2008年《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概念》《文艺理论与研究》 2008年第4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2期转载)《“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南开学报》200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2期转载;译文收入《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打开语文教育的一扇新窗——尝试将性别视角引入大学语文教育》,《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西绪弗斯式的悖谬——张洁新时期创作中的女性观》《东方丛刊》2009年第1期《〈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日常化情欲的指归——论早期新海派文本的题旨转换》 《南开学报》2009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1期转载)《追寻与建构:现代女性文学史书写》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8月11日《现代女性文学史写作的最初实践》 《中国女性文化》2009年第2期《茅盾女作家论的性别因素》《东岳论丛》2009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7期转载)《晚清“女国民”话语中的性别想象》《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女人作为“人”与女人作为“女”:现代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性别意识》,谭国根、叶少娴编《性别、话语与文学中的自我: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的议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0年《<周易>与<礼记>家庭观念之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及其本土实践》,《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舒芜的妇女观及其性别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5期《近三十年“城乡交叉地带叙事”中的“新才子佳人模式”》 《南开学报》2011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转载)《民族﹒性别﹒历史叙事——重读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 《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转载)《萧红与百年中国文学》 《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3期《性别文化与文学研究》 《华夏文化论坛》第六辑, 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8月《史铁生的女性观及其〈务虚笔记〉》,《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问题与挑战:女性文学学科建设之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2年第2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6期转载)《“性别”:在“文化政治”的视野中》,《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第6期;【译文】《论嵇康的自我——关于嵇康的生活和思想》 [日] 福永光司著,乔以钢译,刘柏青、张连第主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古典文学专辑)第5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妇女生活》杂志社《老年春秋》杂志社
你去找找把!!!
1981试论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想 扬州师院学报1981.4.1983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 学术月刊1983.7.“艺术起源于劳动”是科学的命题 复旦学报19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农业大学主办,为双月刊,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版。
1、《中国南传佛教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文库”,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2、《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