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7

zhangchanli
首页 > 期刊论文 > 骨折熏蒸中药功效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杭椒牛柳

已采纳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物治疗分为中药外用和中药内服两种。因人而宜,辨证施治。 一,中药外用: 1,中药熏蒸:中药熏蒸将药力与热力结合,可透皮触骨,直达病灶,起活血化淤,疏通腠理,调气活血,通络镇痛的功效,药物多以活血化淤,散寒止疼和祛风除湿为主;研究表明温度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合适温度;推荐使用威灵仙1号方行熏蒸治疗。 2,中药贴敷:外用中药制剂贴敷于局部或穴位,在不断地刺激中缓解骨质疏松引发的疼痛和痉挛,提高骨密度,改善人体平衡功能。推荐威灵仙2号贴敷。 二,中药内服: 1,肾阳虚型: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温煦失职,骨髓生化无源,宜补肾壮阳,强筋健骨为主。补肾壮阳类中药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的作用。推荐右归丸,补肾保元汤,骨质疏松汤加减;中成药:续断壮骨胶囊,生骨胶囊,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2,脾肾阳虚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健,气血生化无源,则精亏随空,骨髓失养,四肢痿废,宜补益脾肾,强筋壮骨。研究表明,补肾兼顾健脾以温补养气血,有助于增强脏腑功能,增加肠道钙,磷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整体改善骨代谢。推荐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骨汤加减;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骨疏康胶囊,生骨胶囊,仙灵骨葆,金天格胶囊等。 3,肝肾阳虚型: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不足则精失所养肝肾精亏,宜滋补肝肾,填精壮骨。研究表明,补益肝肾类中药有助于维持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推荐十二味地黄汤,生骨汤加减;中成药:恒古骨伤愈合剂,生骨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4,血瘀气滞型:年老体衰或外伤闪挫,致气血运行不畅,骨失血养,宜理气活血,化淤止痛。研究表明,活血化淤类中药可改善骨组织的血流状态,促进骨骼代谢和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减轻疼痛等不适。推荐身痛逐瘀汤,参芪生骨汤加减。中成药:生骨胶囊,恒古骨伤愈合剂,断续壮骨胶囊等。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中西医结合,因人而宜,辨证施治,个体化,差异化治疗,只要坚持长期的,规范化的治疗,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疗效,我们治疗的目标是终身不发生骨折或不发生第二次骨折。

248 评论

仟木源家居

功效: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排毒养颜,促进血液循环。

苏氏透骨熏蒸适应症:

骨科疼痛类: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膨出、突出、滑脱、腰肌劳损、腰椎椎管狭窄、强制性脊柱炎、肩周炎、腱鞘炎、落枕、网球肘(肘关节损伤)腕关节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病、踝关节陈旧性损伤、股骨头坏死、肌腱炎、筋膜炎、扭伤、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急症期(24H)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亚健康类:除湿、体质偏寒、女性宫寒、痛经

中医骨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苏氏骨科历史背景: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小沽口渡过大运河南下起兵“靖难”,后来做了永乐皇帝。苏氏家族作为随军军医,治愈患者无数。后来苏氏家族在天津锦衣卫桥附近的胡同住了下来,形成了声名远播的苏家胡同。自此,苏氏家族骨科人才辈出:

永乐皇帝朱棣

苏氏家族仁心孝世,不慕虚名,是中国北方中医骨科的杰出代步,苏氏家族以天津地方志有记载开始记载世代传承:苏氏骨科第一代传人:苏吉言(1610—1666)。

第二代传人苏积善、苏积卫。

第三代传人苏老益,为皇家御医。

第四代传人苏海丰、苏炳瑞。

第五代传人苏益荪、苏筱丰。

第六代传人苏宝铭、苏宝恒、苏宝成。

第七代传人苏玉增、苏玉亭。

苏氏第三代传人苏老益,曾为皇家御医。苏家羊皮烫金膏药,为皇家贡品。民国时期,天津说唱艺人把苏老益高明的正骨手法,编成神奇的故事加以演唱。

咸丰皇帝

苏氏骨科第四代传人苏炳瑞,人称苏八先生。袁世凯特邀苏八先生为其治病,疗效甚佳。

民国上将军段祺瑞

民国时期,天津苏氏每年都要选派医术高超的苏家大夫前往张作霖在沈阳的大元帅府,为张作霖及其家人、奉军将领诊病。

苏氏骨科始第五代传人苏益荪   为苏老益嫡孙。国民革命军上将吴佩孚接受苏益荪治疗,感慨苏家医术精湛,亲书“叔侄双铎”巨匾,悬挂于苏家胡同12号院内。苏氏骨科始第六代传人苏宝成   为苏益孙之子。民国总统蒋介石接受苏宝成的治疗,药到病除,蒋介石亲书手谕,给苏氏骨科特殊的优待。

苏家教堂

苏氏家族群星璀璨,人才辈出,苏家胡同内3号大院,7号大院均为苏家后人,仅苏家胡同12号,堪称中国中医界的奇观:

苏宝和——留学法国,学习西方哲学,后改学神学,任修道院院长。

苏宝诚——国医大师施今墨的弟子,蒋介石、宋美龄私人医生,三德堂创始人,解放后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苏宝良——三德堂创始人

苏宝铭——原北京医科大学骨科教授,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兼骨科按摩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客籍研究员。

苏宝恒——天津骨科医院骨伤科主任,天津体育学院教授,中国中医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骨伤科学会学术部长,原天津市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整理编著《苏宝恒整骨手法》一书。

苏氏骨科,金杯、银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

在中国中医医药学领域中,苏氏正骨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中医骨伤科流派,在津门百姓中更是享有很高的声誉。原中国文联主席冯骥才先生的在他的著作《世俗奇人》中描写的苏七块,可谓活灵活现:

冯骥才    (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苏七块》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 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 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

苏氏第六代传人苏宝恒更是让著名作家邓友梅想起苏家胡同、苏氏骨科和自己儿时伤筋动骨的往事。

邓友梅

邓友梅,出生于天津。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他在自己的著作《无事忙杂记》有这样精彩的描述:

《锦衣卫桥卖膏药》

近读《今晚报》见一条新闻:苏宝恒整骨法通过审查。内容说:“苏氏整骨法在本市久享盛誉,其特色是整骨技术全面,手法简便。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少,骨折愈合迅速……”

这消息我看了很高兴。也许我不了解情况,头些年我一直为天津苏氏整骨没在全国创出名牌感到遗憾。报上没介绍这位苏宝恒医师是否锦衣卫桥苏家后人。但我估计是也离着不远。我五岁时进私塾,念过一本《天津杂字》。开头几句至今会背:“直隶省,天津卫,督察衙门保安队。有水局,有火会,急忙快跑消防队……”后边虽然大部都忘记,有两句却记得:“高台阶,华家门,冰窖胡同李善人。苏先生,都知道,锦衣卫桥卖膏药。”苏先生大名和华世奎、李善人并列,而且独占了一行!可见他在天津人中的声望地位。

我对苏氏整骨法的信服,不只来自这本书。小学四年级时我在课堂里跟同学打闹,从桌上摔到地下,左肘就变了形,痛得浑身打颤。家人立即坐“胶皮”带我奔锦衣卫桥。先还为不知道苏先生门牌犯难,怕找不到。到了锦衣卫桥一看,整个一条胡同少说得有六家门口都挂着个牌匾,上边都写“祖传整骨”。个个都姓苏,大字写着“苏寓”。大人们商量:“都是苏先生,进哪个门呢?”

拉胶皮的老头说:“进哪个门都一样,全会接骨。”

我们就进了最近的一家,那位苏先生年纪不过四十开外,看了看我的胳膊,叫我家人拉住我左手,胳膊弯起,他拿起一条擀面杖,套进肘内猛往外一拉,我刚叫一声:“疼”,他说:“好了,你要想哭就哭,千万别憋着。”说完替我贴上膏药,拿块木板给我托起,用围巾挂在脖子上。再也没有痛感,我想哭也没理由了。

……

400年薪火传承   46年平凡济世

苏玉增——中国中医骨伤科的修行者

苏氏骨科第七代传承人

原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开中医医院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骨伤科学会理事

《现代骨伤科学》编委

现任天津元和医院业务院长。

发表:

《苏氏熏蒸治疗外伤性颈椎病》、《孟氏骨折的研究》、《颈椎病的治疗》等。

苏玉增主任从事骨伤科工作47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开中医院任骨科主任期间,运用苏氏透骨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取得重大突破。

苏氏家族有一种给自己族人私密理疗的古法——“透骨熏蒸”,对各种骨病和其他慢性病治疗效果非常好。苏玉增主任仁心济世,希望把苏家这种疗法惠及给广大患者。

家学熏陶加之多年医疗临床实践, 苏玉增主任对“透骨熏蒸”从基础理论到药理、病理、组方、器械等逐一完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并把这种疗法命名为“苏氏透骨熏蒸”。

苏玉增主任在南开中医院任骨科主任期间,“苏氏透骨熏蒸”名满津门。他的骨科诊室从早六点开始,前来治疗的患者就排队等候,晚上六点才能下班,每天门诊患者高达三百多人,成为天津的一大景观,电视、报纸纷纷报道。

苏氏透骨熏蒸——苏玉增对苏氏骨科、对中国中医的伟大贡献

《黄帝内经·调经论》:“病在骨,淬针药熨。”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神医扁鹊用药熨疗法巧治虢国太子“尸厥”之疾,更是古代“药熨疗法”的经典案例。

凭借祖传秘方,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苏玉增主任把这种优秀的“药熨”古法以“苏氏透骨熏蒸”的现代医疗形式奉献给广大骨伤患者。

苏氏透骨熏蒸的原理是“借药之性,资火之神,寒随热化,邪随汗解”。通过药力和温补热源,对人体表面局部及经络穴位加热、用药,使人体血液循坏加快,代谢增强、毛孔扩张、疏通汗腺通道,开阻除痹,寒湿毒瘀快速排出,还能起到疏肝理气、滋阴壮阳、补肾培元、养心安神、营卫五脏、平衡阴阳的效果。

苏氏透骨熏蒸不采用手术、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好,见效快,40多年来,无数的骨伤患者无论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是强直性脊柱炎,绝大部分通过中医透骨熏蒸都可以逐渐实现康复,目前仅有两例建议手术治疗。

353 评论

太白小君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汽浴疗法”,是利用药物加水煮沸后所产生的药蒸汽熏蒸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 方法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药熏蒸配方,希望对你有用!

中药熏蒸配方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方:肉桂40g,威灵仙40 g,川芎40 g,丁公麟30g,马钱子30 g,羌活、独活各30 g,药酒:追风止痛酒(本院自制),白花蛇1条,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川芎10g,防风10 g,麻黄10 g,细辛10 g,制乳、没各10g鲜姜10片,60'白酒50 ml浸2周滤出备用。五虎除痹汤:全虫3 g,地龙15 g,娱松2条,僵蚕10 g,玄驹(黑蚂蚁)10g,桂枝15g,附片l0g.麻黄6 g,熟地20g,酒白芍30 g,当归15g,甘草10g组成。

中药熏蒸配方2: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药袋的方剂为川乌、草乌、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牛膝、杜仲、乳香、没药、当归、川芍12味药等。

中药熏蒸配方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中药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治疗,方剂为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伸筋草、秦艽、四叶参、丁香各30g,桂枝、木瓜、黄芪、石斛、姜半夏、丹参、姜黄各15g。

中药熏蒸配方4:关节疼痛--阴虚化热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们之灼热,僵直不利,活动受限,或身热而赤,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实有力。治则:育阴清热活络。组方:细生地15g,嫩桑枝30g,京知母12g,忍冬藤20g,伸筋草15g,地骨皮12g,川牛膝10g,土茯苓10g,生杜仲15g,盐黄柏15g,毛苍术15g,黑玄参10g,晚蚕砂10g,夜交藤15g。

中药熏蒸配方5:关节疼痛--痰队络脉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重着酸困,屈伸不利,局部肿胀,晨僵无力,肢体渐萎,舌淡,脉细涩。治则:姆痹涤痰祛癖。组方:威灵仙15g,清半夏12g,白芥子10g,嫩桑枝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细辛10g,苏木15g,红花15g,川牛膝15g,海风藤10g,制乳没各10g。

中药熏蒸配方6:关节疼痛--气滞血疡证

临床表现:阴雨天疼痛加剧,少气乏力,倦怠,面色无华,关节疼痛,如针锥刺人,痛有定处,伸屈不利,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舌黯或有痕斑,少苔,脉细弱或细涩。治则:益气活血化滞。组方:全当归20g,赤白芍15g,炒桃仁20g,牡丹皮20g,生姜15g,川军15g,苏木10g,红花10g,紫草10g,乳香15g,没药15g,乌药10g,秦艽20g,汉防己10g,雷公藤20g,狗脊10g。

中药熏蒸配方7:中药熏蒸腰腿痛

熏蒸中药组成麻黄9g、细辛3g、川芎12g、红花15g、生熟地12g、鸡血藤15g、伸筋草15g、杜仲12g、川断9g、土元3g、桑叶6g、菊花9g、知母6g、黄柏12g、桂枝9g、柴胡12g,用水1500ml浸泡原药,倒入熏蒸锅中,加热后熏蒸患处。

中药熏蒸配方8:治疗骨性关节炎

伸筋草20 g,透骨草20 g,木瓜20 g,桂枝20 g,鸡血藤20 g,牛膝20 g,红花20 g,川椒20 g寒湿痹阻者加乌头、细辛,气滞血疲者加乳香、没药,肝肾亏虚者加杜仲、狗脊。

中药熏蒸配方9:治疗骨痹

杜仲、川牛膝、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五加皮、海桐皮、当归、红花、肉桂、威灵仙、白芥子各等份,将上药按比例粉碎成粗粉并混匀,用时每次取药粉500g,加水10倍煎煮熏蒸。

中药熏蒸配方10:治疗痹痛

羌活30 g、桂枝15g、川芎40 g,当归30g、独活30 g、丹参30 g等为基础方,针对痹症的寒、热、央及体质强弱等分别用专方治之。

中药熏蒸配方11:中药熏蒸加牵引治疗颈椎病

熏蒸药物:桂枝 葛根 乳香 当归 川芎 川乌 草乌各15g 地鳖虫桃仁 红花 威灵仙各10g伸筋草 透骨草 鸡血藤各30g 三棱 莪术各10g,食醋10ml。

中药熏蒸配方12:中药熏蒸加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

熏蒸药物: 苏木、当归、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路路通各30 g,川椒20 g,地龙干、鹰虫、桂枝、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 g.

中药熏蒸配方13:治疗颈肩腰腿痛

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 桑寄生30g 、当归15g ,川芎15g、赤芍15g、苍术15g、威灵仙20 g、木瓜15g、仙灵脾15g、草乌l0g、独活30 g、川牛膝20 g、鸡血藤30 g. 滋 补肝肾 生地12g、丹皮10g ,LLI 药15g、山芋肉、15g、云菩12g、泽泻12g、旱莲草15g、女贞子15 g。

中药熏蒸配方14:治疗颈肩腰腿痛

选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如当归、川芍、红花、丹参、赤芍、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红藤、桑枝、牛膝、川乌、草乌等。风寒湿盛可酌加羌活、独活、秦芜、艾叶。每次一般选用6-10味药,每味药剂量l0g -3 0g..

治中药熏蒸配方15:疗慢性腰肌劳损

选用我科自拟方温通汤组成:红花、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川牛膝、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花椒、刘寄奴、五加皮、荆芥、防风,海桐皮,当归.威灵仙各等份将上药按比例粉碎成粗粉并混匀、用时首次取药粉500g,加水8一10倍煎煮熏蒸:以后每次加药粉50g,水适量,复煎,每用l0次重新换药1次

中药熏蒸配方16:中药熏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

方剂组成,透骨草20g、苏木10g、红花12g、牛膝10g、三棱12g,羲术12g、秦艽12g、麻黄12g、桂枝15g、丝瓜络20g,可随证加减:血癖型可加川芍、鸡血藤;风寒湿型可加细辛、小茴香;肾虚型可加杜仲、枸祀子。

中药熏蒸配方17: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桂枝、防风、伸筋草、透骨草、川乌、草乌各30g,红花、川芎、牛膝、红花各50g.

中药熏蒸配方18: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药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清瘀止痛、处方为:小茴香50g,炮姜20g,醋元胡15g,益母草20g,五灵脂15g,没药15g,当归15g,川芎20g,生蒲黄15g,肉桂15g,白花蛇舌草20g,败酱草20g上药水煎,将热药液置入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器熏下腹部.

中药熏蒸配方19:用于骨折后康复护理

上肢骨折患者方用:红花12g、羌活20 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透骨草20 g、荆芥10 g,姜黄15g、续断log、威灵仙12g、细辛10g、苏木l0g、五加皮15g、伸筋草20 g;下肢骨折患者方用:三棱15 g,获术l0g、威灵仙l0g、桑白皮10 g,木瓜15g、细辛10 g,海风藤12g、络石藤12g、透骨草20 g、刘寄奴10g、海桐皮15g、川牛膝20 g、伸筋草20 g。

171 评论

蓝色天机

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等。、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多方面。 用中药煎煮外治疾病的文字记载有: · 《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 《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 · 《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骆阮熏治痔疮;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 ·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亦记述了用苦参扬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妇人下部的药方与手法。 ·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岑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 · 唐宋时期,熏蒸获得较快发展。在熏蒸阴部,熏蒸足部的基础上,又提出熏眼,熏发等方法。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中药熏蒸疗法用于皇宫深院救治皇太后的中风重症,足可窥中药熏蒸疗法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之一斑。 ·元明清时期熏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趋成熟完善。 清代的《急救广生论》和《理论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尤其是《理论骈文》宏论之精辟、之辨证、之颠扑不破更是将中药外治从实践到理论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中融会贯通了外治宗师吴师机“余学外治十余年、逮亲验数万人,其治愈不胜计”的艰辛实践。 ·宫廷熏蒸由来已久。在唐代宫廷皇妃就用温泉、鲜花浴身。元代《御药院方》记载了皇帝、皇后的熏蒸药方及治疗关节痛、痔疮、阳痿、阴囊肿痛等多种熏蒸药方。尤其在清代,熏蒸在清宫方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慈禧光绪医方选仪》中就曾收载慈禧光绪常用熏蒸65首。其中熏身方20首,熏头方16首,熏面方3首,熏眼方15首,熏蒸四肢方7首,坐熏蒸方4首。可见熏蒸疗法在宫廷中的运用是受到了高度重视。 中药熏蒸广泛应用于: 1、 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 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 皮肤类疾病:鱼鳞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 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 妇科:痛经、闭经等。 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经络 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有效。 净血排毒 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及肝肾毒素,对各种水肿有特效。 清毒杀菌 可深入皮下组织,杀菌消毒,清除污垢,帮助去死皮,使肌肤美白。 清除疲劳 可使全身放松,缓解压力,心情愉快,恢复活力。 活化细胞 可使全身细胞活跃,有效改善体质,增强免疫能力。 强化机能 可刺激人体微循环系统,改善人体各种机能。 减肥瘦身 可帮助排汗,消除多余热量,燃烧多余脂肪,使身体苗条,凹凸有形。 美容除斑 可调节内分泌,预防妇科病,消除色斑。 改善睡眠 浴20分钟,相当于40分钟的剧烈运动,浴后可进入深度睡眠,醒后倍感轻松、精神。 预防冻疮 可改善四肢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症状,预防治疗冻伤。

239 评论

布丁的信仰

1、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它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2、好处:(1)中药熏蒸具有神经、经络的调节作用。它的热药效应,能使不协调的脏器功能得到有益调节,使人情绪放松,肌肉松弛,睡眠改善,身心舒畅,从生理到心理趋于协调平衡,同时选用名贵中药做熏蒸,还能达到养血、补气、安神的目的。(2)使人体在排汗的同时排放杂质。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而局部熏蒸能重点作用于痛外,快速缓解肌肉酸痛乏力,并且能防止身体水分大量的流失。(3)做中药薰蒸时,热能因子与雾化的中药离子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且能够净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弹性,防止疾病发生,改善面部肤色,缓解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乏力、头晕疾病等。(4)具有止痛作用。如:选用红花、当归、丹参等中草药做熏蒸,可作用于感受神经,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快清除疼痛部位代谢废物,从而减轻肩颈疼痛,腰痛,关节痛,痛经等各种寒湿性疼痛,肿胀,关节拘挛等。(5)熏蒸药物的有效成分,可对直接接触的肌肤部位产生药效,起到抑菌、消炎、杀虫止痒、消肿等作用,增强皮肤抵抗能力,有效防治皮肤毛囊炎、毛孔堵塞等。

309 评论

相关问答

  • 脚踝扭伤骨节中药熏蒸研究论文

    不知你开始时拍了X光没有,看有没有骨折,一般扭伤的治疗,开始是冷敷,三天后我改用热敷,及活血外用药,但大多不懂的都是开始就热敷及用外用活血药,以致于越弄越肿,就

    真龙木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药功效之美论文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

    梦叶草20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丙种球蛋白中药功效研究论文

    随着新冠感染高峰的来临,“丙种球蛋白”正被一些人当成新冠救命药疯狂抢购,多地出现抢购“丙种球蛋白”热,导致该药物一支难求、价格飞涨,价格从原本600元左右一支,

    氷之世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感冒药研究功效论文

    感冒药正确使用论文可以用合理使用感冒药。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感冒是常见病,但用药不当,会继发多种疾病。正确了解治疗感冒药物的成分,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治疗

    民辉窗帘布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骨拆熏蒸中药研究论文

    1、中药熏蒸的目的(1)美容减肥(2)防治高血压(3)改善睡眠质量(4)防治腿脚麻木(5)促进血液循环(6)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适应症(1)肩周炎(2)类风湿病

    sylviali110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