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1

『刻骨銘心』%
首页 > 期刊论文 > 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危害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儿依依

已采纳

通过视频,了解互联网的发展,

135 评论

jessica-qn

这也是我在网上帮你找的,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一、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二、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三、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网络的影响 一 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 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宏扬民族精神。 2、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要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发展需求。另外,还要着重加强对青少年 的社会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培养一批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会用电脑,38.4%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工作 者队伍网络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和互联网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5、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大多数青少年网站没有新鲜感、时代感,显得比较呆板,不容易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我们要尽快建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时,要加强青少年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现象,走“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轨道。

对于绝大多数网络游戏迷来说,游戏只是游戏。但是,玩网络游戏上瘾,甚至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相区分的程度,就是一种病态。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在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达到9%以上;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在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的今天网络成了最大的推手。数年前当网络游戏开始风靡的时候,就有人惊呼“电子海洛因”正在毒害着我们的青少年。在独生子女居多的今天,每一个网瘾少年的背后是几个家庭的苦难。当那些网络游戏的开发商和网吧老板在数着白花花的银子的时候,岂知那是多少家庭的血汗?谁又去在乎上面浸着多少网瘾少年的父母无奈的眼泪?某些专家称,将网络成瘾纳入到精神疾病范畴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规定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确定一个疾病要同时具备以下两条: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社会功能受损。而精神疾病的特征是个体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并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我们是把网络成瘾纳入到“精神疾病”范畴,并不是有些人说的“精神病”范畴。前者是一个疾病分类学的科学概念,而后者是老百姓对其不全面的通俗理解。需要指出的是,精神疾病一般分为轻型与重型两大类。轻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力,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神经症。重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表现没有自知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能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对于网络成瘾患者是否属于精神疾病的判定,一定要依据《标准》由医生来执行。为了更好地帮助网络成瘾患者告别网瘾、健康回归社会,2008年11月8日,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在京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这一标准的通过结束了我国医学界长期以来无科学规范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历史,为今后临床医学在网络成瘾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走进网络世界学习知识、享受乐趣,也有许多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深感忧虑。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是全社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中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其中,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过分迷恋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健康是有害的,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游戏屏幕声画并茂,鲜艳的色彩对眼睛的刺激,容易患上色弱、怕光、近视等眼疾;其机身携带的辐射容易造成大脑疲劳,还会影响睡眠,严重地导致休克。另外,长时间保持一种坐姿,容易造成脊椎骨损伤、压迫内脏等一系列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百害无一利的不良影响。有的孩子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整日沉湎于网络中。上课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不惜逃学,整日泡在网吧,荒废学业,辜负了家长对孩子们的满腔期望。 “上网成瘾的青少年,社会功能极度缺失。”从事网络成瘾治疗的北京军区总医院陶然主任担忧地说:“更可怕的是一旦他们道德失范、人格扭曲,很可能走上恶性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朱尔澄常委呼吁:学校、家庭、社会要齐抓共管,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和成长氛围,让健康之花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绽放。我呼吁大家在网络的世界里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未来社会的和谐。

159 评论

ysatispaco

最佳答案 回答1问题可以修改下下 刚写好的! 论文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影响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进入学生的生活必然对其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运用网络、健康地成长是现今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网络是人类高科技的结晶,他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对现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一)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还可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这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二)网络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兴趣点,网络满足了青少年对信息的需求。网络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在网络上,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三)网络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网络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三)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使青少年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甚至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从而减弱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三、减少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几点建议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及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接收能力。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地方是网吧,有的网吧为谋取更多的利益,允许青少年进入一些不健康网站,执法机关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进行安全合格检查,净化网络环境。 (二)建设一批适合青少年的网站。 许多网站的信息良莠不齐。应建立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绿色网站。这样可以避免不良信息带来的思想污染,也可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在网上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参与,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三)发挥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机构的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博物馆等公益性科普活动场所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每个青少年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满足广大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从而使青少年减少去网吧的时间和机会。 除以上几点外,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做好引导与教育工作;社会应加强对网络危害性方面因素的宣传和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互联网对青少年积极、消极的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尽可能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使青少年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柳明、袁真,创新教育与实践全书[M].内蒙古: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6 评论

王嘉卿WJQ

浅析互联网对中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周伟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国互联网起步较慢,但近年来发展势头极其迅猛。在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上网人数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上网人数占初中生的36%。你"e"了没有成为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似乎已成为他们的"新宠"。 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它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它的迅猛发展能够给中学生带来巨大而无形的积极因素: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它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包括学习观念、效率观念、成才意识、竞争意识等;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诸多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中学生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征途和更广阔的求知空间,对他们个人素质的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互联网平等性的特征打破了年龄、区域、国界界限,经受网络平等性熏陶的中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自然会增强平等待人、待己的观念;互联网以它丰富的信息拓宽中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目前,互联网正以它获取知识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成为中学生获取种种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互联网有助于中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对于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掌握一定技术的中学生来说,这一技能无疑会为他们以后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洞悉不断发展的科技时,我们不难发现,科技从未成为过"中间"力量,它往往充当一把"双刃剑"的角色,在给我们创造无限美好未来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种种负面的影响。有人说:"如果爱你的孩子,就教会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天堂;如果恨你的孩子,就放纵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地狱。"诚然,网络的发展为中学生的交流、学习、成才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然而当一些中学生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中的游戏和聊天中,互联网无形中对其学业、健康和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人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对于未成年来说,互联网无疑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学生存在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上的中学生出现道德弱化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以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中,不少人在汹涌而来的不良信息、思想面前逐渐迷失生活、道德和信仰的方向。据调查:有31.4%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由于网络的隐秘性,在没有外界道德的约束下,中学生易在网上迷失自我,以"我自由,我快乐"的原则支配个人的欲望,随心所欲。 2、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很多中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由于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有些中学生出现了逃避现实的倾向,甚至会排斥与家长、教师的正常交流,养成孤僻的性格,最终导致在人际交往中的严重心理障碍,为此不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更重要的是造成人格发展障碍。 3、互联网上色情信息的传播对网上中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丰富多彩吸引中学生上网,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淫秽、色情、暴力等丑恶的内容在网上屡见不鲜。据调查:34.6%的青少年网民承认自己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有4.9%的承认经常会看,实际数字可能远远大于此。处于青春萌动的中学生,自制力较弱,抵御网络糟粕能力较差,往往因为好奇或是冲动而不断寻找类似的黄色信息,彻夜流连于网吧,从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4、 互联网上眼花缭乱的游戏、赌博象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中学生。他们在寻求紧张刺激、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同时,更有甚者将暴力游戏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世界陷入虚幻和无约束状态。网上聊天和"网恋"目前已成为网络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从网络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互联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主体,他们将与网络一起成长,成为新的"网络时代"。因此如何应对互联网对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尽快在中学生中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是摆在我们中学教师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对此做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堵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关键在于疏导和引导,让孩子在对待、使用网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针对中学生特点,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及网络文明教育。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识别能力差,必须加大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受垃圾思想、言谈、信息的污染,充分认识到网络世界也需要用道德来规范。作为中学生更要讲公德讲文明,做一个自重、自律的网络使用者。 2、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中学生的心理成长,提高中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教育他们分清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不同,正确面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鼓励中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冲击,在使用、利用网络的同时不能脱离正常的现实人际交往。 3、打破传统的监管方式。学校可以与家长联系,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上网,"互教互学"。有研究表明:经成人指导的儿童比未经过指导的儿童更有主动性,更能熟练地获得和理解信息的内容。学校和家长应帮助中学生充分利用媒介解决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作为父母和老师应该了解孩子经常可能使用的网站并与孩子达成协商:一方面与孩子达成不上色情网站的协议,引导他们多去信息健康、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网站。另一方面主动对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 4、建立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新观念。中学生对接触、了解互联网的强烈要求,更需要学校这块教育阵地的正确引导,学校在真正开展"减负"工作的同时,应多开展学生乐于参与并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学校可以创办由专业老师负责监管的,可供学生集中上网的校园网吧,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轻轻松松地娱乐学习;学校还可以开展班级网页设计等活动,鼓励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正确使用计算机知识,尽可能多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懂得互联网与学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主体,面对互联网的文化冲击和挑战,学校和家长应共同面对,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更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而敬而远之。在正确加以引导的同时,更要拓宽网络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网络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健康的网上e代"。

141 评论

相关问答

  • 互联网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论文

    (1)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的判

    乐调人生百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互联网生物研究论文

    谁一个、、论文不才交么……生物信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生物信息是指生物体中包含的全部信息,如基因组信息、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等。生物信息对生物

    天秤座da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研究报告手机对人体的危害论文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看待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可以围绕着有利也有弊,但是主要从弊端的角度来写,最后总结,需要理性使用手机,正文: 中学生使用手机固然便

    简单已逝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过度包装的危害及对策研究论文

    1:过度包装只是会造成包装材料成本、包装使用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成本的增加。(转自 li_cw9013)2;过度包装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过度使用。3:过度包装使用

    danyanpimmwo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熬夜的危害论文

    熬夜视力会下降。多数人熬夜是在看书、写字、看手机、iPad,眼睛会处于非常疲劳状态。现在建议学生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不

    ysatispaco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