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婕倩风恬
在20世纪的英国诗坛上,在北爱尔兰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现代英语作家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叶芝诞生了。他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斯莱咯郡度过童年,少年时天性敏感羞怯。青年时期步入诗界,暮年时期,他紧紧拥抱爱尔兰民族传统,创造性地吸收国内外优秀诗作,以理性和感性高度融化,象征手法和写实手法巧妙嫁接,写下了流芳千古诗篇,成为影响深远的一代宗师。叶芝的时代,正是英国诗歌界经历了沧桑变迁的时代-----如后期浪漫。唯美派,象征派,现代派。他兼收并蓄,每个时期都有优秀的爱情诗歌,并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读叶芝的爱情诗歌,能感受到人生与人心净化的天路历程,从中我们能读出他与众不同的特征-----那便是于梦幻中见真情,于悲苦中真情,于真情中见深刻的哲学思考。悖论是诗之高峰。新批评派人物艾伦•泰特(Allen Tate)和 I•.A•瑞恰兹 (I•A•Richards) 提出并由新批评派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Brooks) 详细阐释,他认为“只有在诗作中使用悖论,诗人方能表达他的真理”“凡是经得起悖论检验得起诗作,就是好诗,否则不是好诗”。①中英诗歌中悖论比比皆是。如“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杜牧)。“于无声处闻惊雷”(鲁迅)。“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William Shakespeare)。“To live a life half-dead ,a living death”(John Million)。诗歌与哲学关系密切。雪莱说:“诗从来就是与欢愉相伴,诗中的智慧总是同欢愉揉合在一起。”②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说:“诗始于欢乐,终于智慧”。③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诗歌与哲学为邻”。④而叶芝更大胆地提出:“哲学是个危险的主题”。⑤但他的诗歌不可避免地向哲学靠近。对于他来说诗歌的内容比外形的价值大。他认为诗如果不表现高于它自身的东西便毫无价值可言。他开始从日常生活主题转向哲学主题。叶芝说:“歌德说过,诗人需要哲学,但他必须使之保持在他的作品之外”。而他却情不自禁地把哲学揉进他的作品中。 现以《库尔的野天鹅》试论他的诗歌中悖论哲学。 一、天鹅-----虚伪地高洁古往今来,天鹅是优美娴雅的姿态和安详凝重的举止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高贵和纯真的象征。古人常有优美的诗歌歌颂它的志向高洁,托物言志者颇多。叶芝对天鹅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我却从中读出他对天鹅的鄙夷和虚伪地高洁之批判。波德莱尔把“天鹅写成一则城市(巴黎)衰老的寓言。”⑥ 墨西哥诗人安里克•共莎莱丝•马丁内丝厌倦了“这种只会炫耀自己的优雅,但不能感受事物的灵魂和大自然的风情”的动物,写出了《扭断天鹅的脖颈》这一惊人之作。叶芝对天鹅的淫荡可从其《丽达与天鹅》中找到他厌恶地描写。这首诗中所讲的故事源自希腊神话。传说中丽达是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妻子,她美貌绝伦,众神之王宙斯也不禁爱上了她。宙斯化身天鹅与丽达幽会,丽达怀孕后生下两个漂亮的女儿,一个取名为海伦,一个取名为克吕泰涅斯特拉。后来,这两位绝色美女把希腊世界搅了个底朝天:有夫之妇海伦与特洛伊王子的私奔,导致了一场为期10年的“城楼焚毁与败壁颓垣”的特洛伊战争,而克吕泰涅斯特拉为了惩罚丈夫阿迦门农的弑女行为,与情人合伙谋杀了屠城归来的希腊联军的最高统帅。叶芝对宙斯借作高洁的天鹅去实施他的淫荡进行一番丑陋的描绘: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手指啊,被惊呆了/哪还有能力 从松开的腿间推开那白羽的荣耀? /身体呀,翻倒在雪白的灯心草里/ 感到的唯有其中那奇异的心跳!”(飞白译)。 回到叶芝库尔的庄园,他是否也在做一个宙斯那情爱交欢的梦呢,化做一个所谓地高洁的天鹅依偎在他梦寐以求的情人旁边。不是,因为他的情人(事实上根本就不是)早已嫁作他人妇。诗人也只好无奈在天鹅的前边加上一个“野”字。此情不关风和月。我们既能读出他的失望,也能品味他对爱情的痛苦,有诗为证: “决不要,决不要献上整颗心,/ 因为在那些狂热的女人眼中,/ 如果爱情是想当然,/就仿佛不值得一想,/她们从未想过 /爱情会在一个到另一个的亲吻中消失,/ 因为每一件可爱的事/都只是 短暂的、梦幻的、亲切的欢心。/ 决不要,决不要直接献上心,/ 因为那些女人,尽管巧嘴多伶俐, /掏出她们的心,只是为了游戏。/ 但是到底谁能玩得够精彩,/ 如果是因为爱情又哑又聋又瞎?/ 他这样做的,现在把代价认清, /因为他献出而又丧失了整颗心。” (裘小龙 译)二、59----欢乐地孤寂《库尔的天鹅》的原文节选如下:“晚秋林色美,林荫道正干,十月暮色里,碧水映蓝天,天鹅五十九,戏水乱石间。初数天鹅起,已度十九年,天鹅忽飞游,数数尚未完,振翅声嗖嗖,环飞复盘旋。……”(柳士军 译) 诗人叶芝坐在库尔的庄园里,看着飞翔自如的天鹅,轻轻地数着:一只,二只,……,五十九只。我们能想象他的那份见到天鹅的欢乐,更能体味他的那份孤寂。诗人真能数清湖面上的五十九只天鹅吗?我生于乡野,长于乡野,年青时,在冬天也数过田野的觅食的大鸟,我从来就没有数清那有限的几十只鸟。诗歌中的数字一般表达的是语言的非真实性。英诗例如:“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o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彭斯) (我会回来的,我的爱人,即使万里相隔!) “万里”只是突出距离之遥远,强调诗人对爱情的忠贞。又如:“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华兹华丝) (只见万千无穷,随风偃仰舞无穷)“万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欢乐的心情。而五十九只天鹅,正是诗人心中孤寂的表现,一种象征。众所周知,天鹅以雌雄恩爱著称,一朝相爱,永生相随。诗人的第五十九只天鹅是形影相悼,茕茕孑立,孤影自怜。这不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吗?诗人年轻时遇到一位姑娘,那是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她时年二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茅德•冈不仅美貌非凡,苗条动人。 叶芝对于茅德•冈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叶芝这样描写过他第一次见到茅德•冈的情形:“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叶芝深深的爱恋着她,但又因为她在他的心目中形成的高贵形象而感到无望,年轻的叶芝觉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尽管恋情煎熬着他,但他尚未对她进行表白。叶芝对于茅德•冈爱情无望的痛苦和不幸,促使叶芝写下很多针对于茅德•冈的诗歌来,茅德•冈不断激发叶芝的创作灵感;有时是激情的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的时候是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也许庄园畔的诗人正在他心灵的湖面寻找他第六十只“天鹅”------茅德•冈,能与她“心有灵犀一点通”。唉,长相思,在庄园,秋风送爽林色美,天鹅漫舞影正单,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抬头望天空长叹,长相思,摧心肝。诗人失去了爱情,却获得优美的诗篇-----一行行无法企及的实现的梦的文字;一排排清纯的泪呈现了无限的欢乐的孤寂。欢乐属于天鹅,孤寂却留给诗人。三、比翼双飞-----幸福的悲伤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苦剧最能加强我们的快感”。⑦艾伦•坡认为诗之目的是追求快感,诗给人以刺激,打动读者,催人泪下。因此,“悲苦是诗的最恰当的基调”。⑧叶芝用“富有质感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色彩明朗,音调高亢,但包含很多层次的复杂的意义”。在《库尔的天鹅》一诗中,他正是用质感的形象-----天鹅来表达他抽象的哲学-----幸福的悲哀。再读《库尔的天鹅》.原文: “双双不知倦,心情永不老,欢游清流中,或飞入云霄,飞游随所欲,相亲乐陶陶。美妙天鹅群,悠游碧水间,有朝我醒来,天鹅如不见。何处营其巢?何湖娱人眼?”(关山 译)。 这是十九年后的诗人思考。湖面上的天鹅悠闲自若,仪态万千,怡然自乐。诗人感叹道:“天鹅何其美,我心反悲哀,初闻展翅声,步发尚轻快,天鹅翔如昔,景物已全改。” 看到雌雄相爱的天鹅 ,想到不能与心爱的人结为连理,诗人内心产生一种难名的悲哀,一切都变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三分的惆怅,七分的悲伤。诗人“总是在描写自己的生活”,但他从不“直截了当”。他的诗“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也不象人们用早餐时一席漫不经心胡话,而是一种再生的思考,有预期的目的,有其完整地意义。”叶芝在《库尔的天鹅 》中的思考与沉思使他的诗歌中悖论哲学日臻成熟。此诗中有一种生活内涵的感触,有一种对爱情真谛的发现,有一种哲理情思的燃烧,带给读者一种情感冲击波,那就是爱情的甜美中蕴涵残酷地悲伤。叶芝的悖论诗学,是他用“诗节来进行犁地耕田/把诅咒改造成葡萄乐园/出于苦难里一阵狂喜/歌唱人类的不尽如意。”⑨ 一个美丽的国度,一位不朽的诗魂。爱尔兰可以没有风笛,但爱尔兰决不能没有叶芝。叶芝不朽!叶芝的诗歌不朽!参考文献:① 刘保安.西方文学术语[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② Richter,The Critical Tradition[M]。Boston:St。Martins Press,Inc。1989.③ Greenberg,Robert Frost:An Introduction [M]。Newyork:Holt,1961.④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 [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69.⑤傅浩, 二十世纪英语诗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⑥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9,.P102-103.⑦亚里斯多德,诗学〔M〕. 罗念生.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⑧盛宁, 二十世纪美国文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⑨张曼仪,现代英美诗100首,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P-219.
醇香麦芽糖
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亲密的友谊,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外国或中国的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舞蹈艺术中舞蹈本身的进展和音乐的进展紧密联系。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就有诗、舞、乐一体以及 “舞者,乐之容也”的论断,春秋时期音乐与舞蹈统称“乐舞”,在现代既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只是音乐的回声”的说法, 也有认为“舞蹈是一切艺术的基础”、“舞蹈是艺术的祖先”等观点。从起源来看,舞蹈应早于音乐,而音乐自从舞蹈中产生之后便和舞蹈结成了最亲密的友谊,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灵魂。它们像是血肉相连的分不开的伙伴,相互配合,共同编织出美妙的艺术花朵。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舞蹈与音乐加以阐述:一、从舞蹈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舞蹈是音乐的源头据史载,人类尚未产生语言的时候,就会用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就会利用动作形象传达和交流某种信息,因此,舞蹈便成了他们传授劳动生产,操练战斗本领,锻炼身体,乃至寻找配偶而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手段。美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类在语言表达不十分发达的时候,舞蹈是一种以手势讲话的艺术。”那么,由此推断,舞蹈的产生比音乐的产生应早一些。因为有了人的直立行走,为了便于完成人类最初级的交流,就有了舞蹈产生的基础条件,所以,手舞足蹈可以被看作是人类最早的文化艺术的象征,这也应了“舞蹈的冲动几乎与人类同时产生”这一科学论证原始社会中的原始舞蹈,最初就是借人体动作打拍子的,现在的民间舞中还常见到这种遗迹,比如西班牙踢踏舞踏地有声,俄罗斯舞中有手拍靴子的动作,至于蹬地、鼓掌更是多见。至今福建泉州人闹元宵时还要跳《拍胸舞》男子赤膊光脚,头扎草绳,手拍胸膛、腋窝、膝盖和大腿,蹲下跳起,极其热烈,节奏明快、舞容粗犷,把一种极其古老的舞蹈展现在人们面前原始人舞蹈时,也曾把一些能应节作响的东西系在身上,以作伴奏。这也有遗风可寻,如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跳传统舞时,或脚系一种能摇响的荚果,或手持一种椰果制成的响器(现已制成交响乐队中所使用的沙球) 。南斯拉夫民间的《哑舞》,也是利用戴在手脚上的饰物摇动作响来协调舞步,而印度舞系上脚铃打拍子,可说是这种原始方式的高度发展吧。原始舞蹈后来有了真正的伴奏,即有节奏地敲击石、木伴舞。我国古书上说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 ,就形象地再现了击、拊石器,造成强弱参差的节奏,为拟兽舞伴奏的情景。这种原始音乐,只有节奏而没有旋律。美国的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杰出的音乐史家和舞蹈家克尔特·萨哈斯所著的《世界舞蹈史》中说道:今人十分不解的一件事实就是:作为一种高级艺术的舞蹈,在史前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了。还在文明的初期,它就达到了其他艺术和科学所无法比拟的完美水平。在那个时期,人们过着野蛮的群居生活,人们所创造的雕塑和建筑还是极原始的,诗歌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然而却创造出了使所有人类学家都感到吃惊的,难度较大而又很完美的舞蹈艺术! 他们在这个时期创造的音乐如果脱离了这种舞蹈,那就听上去什么也不是,只有伴随着这种舞蹈这种音乐才显得动听”。由此可见,音乐是从给舞蹈打拍子中产生的,舞蹈乃音乐之源。二、从音乐和历史发展来看,音乐成为了舞蹈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推演和舞蹈事业的发展,音乐在为多彩的舞蹈伴奏中从单调走向丰富,并最终摆脱了附属的地位而独立地发展。有了它可以烘托舞蹈气氛,舞蹈者可以借助音乐的刺激产生对舞蹈的更多感受。所以当音乐高度发展后,它又回过头来提携了舞蹈,使舞蹈更趋于抒情化、抽象化。比如被选为“20 世纪经典舞蹈作品”的舞蹈《萋萋长亭》,它表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离愁别绪、缠绵悱恻的爱情双人舞,体现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主题思想。而这个舞蹈音乐却选用了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 的二胡协奏曲《二泉映月》,全曲表现的是在当时社会背景条件下阿炳内心独白“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控诉。曲中充满了一种忧郁、愤懑的情调和大丈夫宁折不弯的气度[3 ]。我们在欣赏完舞蹈后,感到在阿炳的二胡协奏曲《二泉映月》名曲的伴奏下,你会被舞台上“夫妻”(舞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真挚爱情与离别交织场景故事情节所感染。《二泉映月》音乐之所以能成为该舞蹈作品中的一个合成部分,它的生命力在于音乐形象渗透到了舞蹈形象之中,使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巧妙的融合。当代舞蹈家吴晓邦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的表现出来。”他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他还指出:“就一个无伴奏的舞蹈,既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4]。”这就深刻地指出了舞蹈与音乐的唇齿相依的关系。虽然在时间上舞蹈应早于音乐的产生,但实际上两者的相辅相成、互相映衬的事实使得它们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例如,有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致力于创作不用音乐伴奏的作品,但还是用走踢踏,通过脚铃、手铃来随着身体的动作而发出有节奏的音响,来替代音乐伴奏。从广义上说,这种有节奏的音响,就是音乐的基本因素。我国舞蹈家王曼力等编导表现张志新烈士在狱中斗争生活的舞蹈《无声的歌》[5 ], 就是一个无音乐伴奏的舞蹈作品,但是它采用了风声、水声、镣铐声、鞭打声等音响效果来伴奏,其实这种音响的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音乐,因为它有节奏,有律动,有音高,有音色。可见,随着时间的推演发展,舞蹈和音乐已经不能分离,音乐成为舞蹈所不可缺少的灵魂。当然,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的。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音乐进行修改。三、从具体的艺术实践来看,舞蹈与音乐呈相互结合的趋势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原始舞蹈之所以一开始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节奏。节奏是构成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舞蹈虽然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但不是所有生活中的动作都能成为舞蹈动作,只有那些经过提炼、加工变成有规律的、有节奏的动作,才能构成舞蹈动作,才能具有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特殊艺术功能。正因为节奏的形成是以人的意志和感情为依据的,所以,舞蹈中人体动作的起伏跌宕、动作线条的流畅曲折等等,才能以其触动人心弦的律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将其蕴含的感情传导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并引导他们参与艺术审美活动。由此可见,节奏是提炼和组织生活作为艺术动作的基础,节奏是结构舞蹈动作的纽带,也是舞蹈作品整体布局的贯穿线。 “音乐也是如此,节奏、节拍也是音乐整体的骨架。”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是在音乐律动配合下,通过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能量的大小,来深刻细致地体现人物内心的情绪波动的,所以,节奏是构成人体动作与音乐旋律结合的天然基础。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地要求音乐来配合,因此历代各种有节奏的集体劳动都有劳动号子。当然,能够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音乐本来便于同其它艺术相结合,例如同戏剧、电影、诗歌等等,但是最容易而且必须结合在一起的还是舞蹈,原因也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其次是抒情性。音乐和舞蹈都长于抒情这一共同具有的特性,使得它们能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类各种情绪和情感做出深刻而细微的体现。当然他们并不象文学那样便于交代事物的缘由始末和繁杂的生活细节,而她们在抒情方面的特长,又是文学作品所不能代替的,这使他们同文学并立于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中,成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缺少的精神食粮。舞蹈是通过高度提炼了的人体动作这一艺术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舞蹈形象的塑造同样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和音乐不同的只是舞蹈是以直观的方式,直接地将艺术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通过对形象的直观感知,引起自身的情绪激动和思维活动。音乐和舞蹈当它们独立存在的时候,各自用自己的艺术手段去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当它们由于自己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使彼此的结合成为必需而产生新的艺术形式的时候,音乐和舞蹈的紧密配合,互相补充,共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了。在舞剧、舞蹈中,音乐和舞蹈有着塑造同一个艺术形象的共同的目的和任务,在通常情形下,舞蹈形象的鲜明性、感人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音乐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描绘。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例如,现代舞蹈《哈达献给解放军》的创编过程就是典型的例证。编导首先确定了“歌颂军民鱼水情”的主题,再通过修建“希望小学”这一热门题材,选择以藏族的 “锅庄”和“弦子”为主要的动作素材,塑造了一个藏族小姑娘和一群解放军战士的形象。从主要动作形象的设计看。编导在作品中突出“情”方面无疑是典型而有新意的,然而突出“情”这个新意往往只有肢体语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优美而动情的音乐的配合。作曲家根据舞蹈编导提供的作品素材、内容对音乐进行创作。如:“·1 ·3 ·2 ·1 6| 5 - - - | - - -”舞蹈中这段具有藏族弦子风格的主题音乐贯穿舞蹈始终,这个主题音乐一会儿轻柔似水,表现了藏族小姑娘为解放军端茶、倒水、献哈达和热爱亲人解放军的人物性格,一会儿又铿锵有力,展示了解放军不分昼夜为修建“希望小学”的劳动情绪。看似简单的音乐,由于它的不断再现,使观众从音乐中领略了到藏汉军民间鱼水情深的主题,音乐形象因此更为丰满,舞蹈形象更为动人。该作品之所以获得较高的评价,除了编导独具匠心的构思以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对舞蹈气氛的烘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从以上舞蹈创作方式可以看出,舞蹈属于“看”的范畴,不“看”就无所谓欣赏舞蹈,除此之外它还需要用“听”来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通过“听”来扩展舞蹈欣赏空间,调节情绪。当然,音乐虽然有其独立的表现空间,我们却不能因为“听”而过分强调音乐的作用,否则会使舞蹈中的舞蹈形象脱离人物形象而使舞蹈失去应有的价值,我们应该明白人们不会为欣赏音乐而到舞蹈演出场所这一简单的道理。因此,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正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舞蹈和音乐的统一,是不同表现方式的统一,视觉和听觉的统一、形体和幻象的统一,而且从总的发展过程来看,舞蹈和音乐可相互表现、相互促进,如上述的舞蹈可以解释音乐,音乐则可以为舞蹈展示氛围,加强风格特点,激励情绪,推进情节等。 参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ebb98a52915f804d2b16c1f3
鄙视投机者
乐陶陶的意思:形容快乐陶醉的样子。
读音:[lè táo táo]。
出处: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曲:“他恋着篷窗下风致佳,舵楼中景物饶,棹歌声里乐陶陶。”
近义词:喜洋洋、喜滋滋、笑嘻嘻、乐滋滋、乐呵呵、乐融融。
反义词:气冲冲。
乐陶陶的造句如下:
1、还劲头十足地约我写论文,回国开讲座,其乐陶陶。
2、秋菊朵朵迎风绽,悠悠清香沁心脾;赏菊品茶乐逍遥,出门郊游乐陶陶;遍插茱萸寄思念,登高远眺送祝福;祝愿亲朋身安康,事事如意享幸福!
3、平安夜,要平安,平平安安过圣诞;驯鹿跑,鹿铃敲,快快乐乐烦恼抛;钟声鸣,笑脸迎,合家欢乐万事兴;雪花飘,心情好,愿您圣诞乐陶陶!
4、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乐陶陶造句。
5、阳光照,花儿笑,飞来一只周末鸟,唧唧喳喳枝头叫。头上顶着成功,脚上挂着逍遥,披着快乐羽毛,衔着好运来到,直接飞进你的怀抱,愿你周末乐陶陶。
6、鸟儿叫,花儿笑,劳动节已来到;微风吹,艳阳照,工作烦恼全抛掉;柳絮飘,枝叶茂,平淡生活换新貌;短信到,祝福绕,愿你五一假期乐陶陶。
有关紫砂茶壶的古时候参考文献,最开始常见于北宋仁宗时举人梅尧臣《宛陵集》中的这两首诗。其卷十五《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里有“石头冷泉留早味,紫泥新产品泛春
五柳先生传。根据查询今日头条得知,陶渊明人物形象参考文献有五柳先生传,作品多展示陶渊明豪放洒脱、自然纯真的个性,对完美无缺社会理想的追求。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田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陶器的出现已有了八千多年的历史,在东汉晚期,瓷器已相当成熟,从而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陶瓷艺术教学论文,供
15.怎样描写雪 雪景是美丽的。“下雪了!”孩子们把下雪作为好消息来报告。大人们也会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走到窗前,观赏大自然的恩赐物——雪。尤其是南方,雪景难以
现代陶瓷艺术的市场和价值的浅议艺术论文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