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shan786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口腔医学论文题目
1、 基于创新创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2、 实习分享会及日志在口腔医学生实习中的实施
3、 计算机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4、 欢迎关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5、 案例情境教学对高职口腔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6、 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地区口腔医学专业的 留学 生 教育
7、 口腔医学生牙体形态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8、 PRF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9、 口腔医学生在D55和D65光源下比色效果的对比研究
10、 黄芪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尿源性干细胞及其在口腔医学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2、 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13、 能力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
14、 浅析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现状
15、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16、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教学应用的探讨
17、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考核中的应用
18、 3D打印用光敏树脂材料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19、 专业认证背景下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 口腔医学生卫生法学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1、 影像学技术在口腔医学教学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2、 《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23、 口腔医学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分析
24、 PBL教学法在八年制学员 儿童 口腔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25、 将诊所管理课程纳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探讨
26、 网络新技术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7、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28、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
29、 如何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美学素养
30、 OSCE在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31、 鱼骨图结合PDCA循环持续改进口腔医学PBL教学质量
32、 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腔医学美学案例式教学探索
33、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34、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35、 《上海口腔医学》20x-20x年载文分析
36、 情景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7、 异质化导师机制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模式探索
38、 离体牙在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评析
39、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探究
40、 国内外口腔医学课程设置分析——基于社会需求的维度
41、 miR-21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42、 浅析研究生助教制度在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推行与作用
43、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 毕业 生跟踪调查与思考
44、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与 反思
45、 形成性评价在武汉市某医院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46、 口腔医学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质量诊改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
47、 MBBS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效果分析
48、 “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49、 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0、 微课在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
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 种植 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
3、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4、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
5、产前暴露于纳米氧化锌对大鼠子代脑发育及成年期行为学特性的影响
6、我国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7、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IL-1β影响的研究
8、8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分析
9、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新观点
10、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髁突应力分布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1、T-Scan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
12、正畸治疗对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13、成人正颌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14、不同牙面处理 方法 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15、自锁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排齐牙列的对比研究
16、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
17、锥形束CT对下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18、F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和质量研究
19、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课程教学发展策略
20、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考核中多站式考试的设计及效果评价研究
21、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光滑念珠菌力学性质的影响
22、乳牙根中1/3折保守治疗的应用研究
23、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24、整合牙颌模型三维重构及其应用研究
25、江西省口腔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26、玻璃纤维桩不同粘接方法粘接强度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7、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
28、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9、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组织工程研究
30、张应力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3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初步研究
32、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
33、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
34、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
35、自制铸钛包埋材料铸造工艺与铸钛修复体铸造精度的研究
36、口腔修复学教学及临床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建立
37、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全口义齿钛基托的实验研究
38、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及其抗龋性能研究
39、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
优秀 医学英语 论文题目
1、TED医学演讲视频在研究生医学英语翻转课程中的应用
2、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3、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4、医学院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初探
5、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医学 英语阅读 翻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6、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7、浅析医学英语在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8、医学检验本科生 专业英语 教学体会
9、构建学习策略教学,提升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0、医学体系下不同层次医学生 英语学习 需求调查及研究
11、医学英语书面语语料库的构建原则及其应用
12、文体学视角的医学英语词汇特点与教学实践
13、关于医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14、高校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积极图式联想方法
15、基于“双向融合”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6、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
17、医学 英语听力 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18、医学学术 英语口语 课程构建的探索
19、基于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医学生 英语写作 教学设计个案研究
20、学术会议翻译互动式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21、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策略探索
22、心理词汇与医学英语词汇教学
23、牡丹江地区医学生英语水平及其与就业相关度的调查
24、案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25、EGP与ESP有效衔接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6、医学英语课程培养医学生伦理素养的模式探究
27、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28、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流行病学英语备课探讨
29、基于图式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30、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哲学思维
31、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之体会
32、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研究
33、医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医学翻译中的问题
34、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常见的学习策略
35、多媒体在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36、跨 文化 理念下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
37、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38、网络日志在医学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应用
39、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汉医学词汇的语义对比
40、培养医学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41、以英语新闻健康报导为内容依托的医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探索
42、高等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
4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44、叙事医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践行构想
45、针对医学体系不同层次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的差异化研究
46、浅析公共英语与医学英语的互相渗透
47、医学英语的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48、焦虑心理因素在医学五专生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49、听说结合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英语提高探索
50、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
★ 口腔医疗管理论文
★ 关于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口腔医学的专科生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技术论文(2)
★ 口腔医学职称论文(2)
吃货kumiko
大一医学生论文
作为一名学习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知道怎么样书写自己的专业论文吗?以下是我整理好的大一医学生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目的 探讨STA局部麻醉(局麻)仪在儿童乳磨牙深龋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40例(80颗)7~10岁的就诊的儿童龋病患儿, 左右侧均有龋坏的第一或第二乳磨牙,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一侧使用STA无痛局麻仪进行术前浸润麻醉(实验组), 另一侧使用传统的注射器进行麻醉(对照组), 注射后5 min时进行去腐备洞常规充填治疗。比较两组麻醉过程中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轻度疼痛占65.0%, 中度疼痛占32.5%, 重度疼痛占2.5%;对照组患儿轻度疼痛占7.5%, 中度疼痛占70.0%, 重度疼痛22.5%,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5 min后物起效, 治疗术中两组患儿多数未感受疼痛。结论 对儿童龋病患儿进行术前麻醉时, STA无痛局麻仪可更好的缓解疼痛, 效果显著。
【关键词】 STA局麻仪;深龋;牙科畏惧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35
大部分患有口腔疾病的儿童在就诊时均有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 DF)表现, 具体指在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焦虑、紧张、恐惧的状态, 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程度降低、烦躁不安、哭闹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1]。只有消除患儿的畏惧情绪, 与医生有效配合, 才能完成诊疗工作。引起牙科畏惧症的原因不仅是治疗过程中牙钻的噪音, 更主要的因素是治疗中的疼痛, 为缓解深龋治疗时儿童难以忍受的痛觉, 国内外提倡术前对患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无痛治疗是保证儿童口腔疾病得以顺利诊治的关键。美国Milestone公司的STA口腔局部麻醉仪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的仪器, 理论上具有减弱或缓解注射疼痛的作用。为探讨其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 本研究对两种术前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对比, 旨在找出更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沈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7~10岁龋病患儿40例, 左右侧均有龋坏的第一或第二乳磨牙, 患牙共80颗,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一侧使用STA无痛局麻仪进行术前浸润麻醉(实验组), 另一侧使用传统的注射器进行麻醉(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家长知情同意并配合接受实验, 患儿具备疼痛判断能力;②每例患儿均同时患有2个同名不同侧的乳磨牙深龋;龋坏深度达到牙本质深层, 但无自发痛病史, 无根尖周病变;
③两侧龋坏深度大致相同;④患儿无其他系统性疾病。
1. 2 材料和器械 STA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仪及配套手柄和针头(Milestone公司, 美国)、金属卡局式注射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碧兰公司, 法国)、高速及低速手机(NSK, 日本)。
1. 3 方法 术前常规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明确告知, 接诊时注意态度要亲切和蔼, 减少儿童的畏惧心理。对诊断明确的患牙, 探诊的动作要轻巧,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疼痛产生假阳性的结果。实验组使用STA局麻仪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对照组使用金属卡局式注射器进行局部麻醉, 两组均缓慢注射, 且进针位置大致相同。局麻药都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 商品名为碧兰。5 min后麻药完全起效, 两组患牙进行常规去腐备洞, 均用Dycal垫底护髓, 再将Fuji IX玻璃离子严密充填于龋洞内, 去除咬合高点。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双盲法, 操作均由同一有资历医生完成, 记录者也由同一助手完成。分别记录两组注射麻药时的疼痛程度和传统牙钻去腐备洞时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不同注射方法的疼痛程度, 测量标尺用10 cm线段表示, 0~10间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 即VAS值, 1~3为轻度疼痛, 4~6为中度疼痛, 7~10为重度疼痛[2]。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轻度疼痛占65.0%, 中度疼痛占32.5%, 重度疼痛占2.5%;对照组患儿轻度疼痛占7.5%, 中度疼痛占70.0%, 重度疼痛22.5%, 勺榛级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5 min后物起效, 治疗术中两组患儿多数未感受疼痛。
3 讨论
现阶段, 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就诊率却不高, 除家长的卫生保健意识没得到相应提高, 患儿配合程度较差也是主要因素之一[3, 4]。儿童的心理干预及行为管理固然是有效预防牙科畏惧症的手段, 但切实缓解治疗疼痛才是让儿童配合治疗的根本方法, 用局部药物麻醉控制疼痛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5]。
随着牙科器械的不断革新, STA局麻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主机、脚踏控制器及一次性的Wand手持注射针3个部分组成, 注射速度有STA、Normal和Turbo三种模式[3]。首先由针尖渗出少量麻药至进针点的.黏膜表面, 减少疼痛感, 刺入组织后采用STA模式给药, 通过计算机控制药液的输出量, 减少软组织的胀痛感, 使整个注射过程保持无痛状态[6-7]。与传统的注射麻药方式不同, 大大减少了单位时间内进入组织的液体量, 减小对进针点周围组织的压力刺激, 避免患者的心理恐惧和不适感[8, 9]。
STA麻醉仪都能起到很好的缓解疼痛效果, 保证儿童口腔疾病的顺利诊治。本实验选择患儿为7~10岁儿童, 原因是学龄儿童比低龄者更能准确表达出治疗的真实感受, 术前, 医护人员均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予以充分的交谈解释, 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保证诊治工作顺利开展。但尽管如此, 本实验组的中度疼痛患儿比其他研究稍多, 可能是由于实验对象均为儿童, 表达不甚清楚准确, 在恐惧情感的支配下仍然表达有痛觉, 不排除有假阳性的结果。两组患儿因为使用同一种麻醉剂, 剂量由患儿体重决定, 且麻药充分起效后进行去腐操作, 治疗时的疼痛感无差别。与其他学者研究一致 [10]。
综上所述, STA局麻仪在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广阔前景, 儿童口腔科医生应该将新的诊疗器械和综合心理干预的方法相结合, 不断探索适合儿童特点的治疗方法, 为更多患儿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芳, 王非, 王彦铃. 根管治疗患者牙科恐惧症的调查分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5(4):375-377.
[2] 荣刚, 姚声. 无痛麻醉仪在缓解磨牙牙髓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效果分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2(6):351-352.
[3] 杨霞, 侯锐, 许广杰, 等. STA无痛麻醉仪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特点.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 8(7):442-446.
[4] 费继新. STA口腔局部麻醉仪在去髓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中外健康文摘, 2013(25):186.
[5] 康媛媛, 孙妍, 张英. STA麻醉仪用于牙科畏惧症临床意义研究.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6(2):100-101.
[6] 孙欢, 吴杨, 王莉, 等. STA无痛注射仪在口腔局部浸润麻醉中的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3):467-469.
[7] 杨静. STA麻醉仪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4, 23(22):1921-1922.
[8] 张欣. STA无痛麻醉仪微创拔牙与传统拔牙比较临床体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9):674-675.
[9] 杨霞, 侯锐, 尚磊, 等. STA无痛麻醉仪在老年牙周病患者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5(2):88-91.
[10] 吴昊, 朱丽雷. STA 麻醉系统在牙周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临床研究, 2015(6):1113-1114.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康复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辑部 邮 编:710032 联系人:麻明歌
临床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口腔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口腔护理的中西医
给一个邮箱,把PDF文档发给你。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和文献。如有需要,还可指定题目。我在学校住,很容易下载
我国的牙周病发病率很高,定期洗牙则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到目前为止,国人的洗牙意识还很薄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广定期洗牙。如果你还从未听说过洗牙‘请赶紧到牙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