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6

微笑面对一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教育与地方发展的历史小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沉默的玫瑰

已采纳

教育与东莞发展 翻开历史文献我们会发现,东莞是个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的城市,虽然那时的东莞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和如此庞大的人口,但已经有了明显的文化趋势,因此东莞是个不断发展的重镇。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东莞有一个小市镇发展到了现在的百万级人口大市,东莞的教育也随之 提高。 众所周知,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教育。因此东莞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这点东莞做到了,作为有名的侨乡以及有众多外商企业的进驻,是东莞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珠三角的市场广阔,广东省的劳动力丰富,以及由众多搞笑聚集在南方,科技实力日益上升,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公路高铁、航空海运等多种立体交通网的不断完善,是东莞在几年内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外向的高速发展的工业城市。有了这些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东莞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的文明源于长期的积累,当代的文明源于时代的发展。虽然东莞有先天的优势:文明积累和经济条件,但也有后天不足:落后的治安和大量农民的涌入使总体的文明质量降低。因此,我们要汲取经验,发挥先天优势,继续发展经济;也要弥补不足,把城市安全搞上去,把社会的总体文化水平提上去,这样东莞才能能为一个现代化的优秀城市。

274 评论

小玩子2603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本文整理了关于教育的议论文,欢迎阅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家的身份值得人们敬重,他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传承下去,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教育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教育这条漫长的路,一不小心我们就会犯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击垮我们前面走的所有路,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扎实的基础,才能走的更远。就好比登山,登山者需要小心谨慎地走完每一个小路,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丈深渊。一步一个脚印对于登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登山者登山前做的每一件事,比如锻炼出一身适合登山的体质,准备好登山所需的每一个物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登上顶峰,登上胜利得彼岸。所以,教育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教育需要一个好老师来引导我们。雅思贝尔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好的老师去教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好的老师能把我们引领到好的环境去学习,他所传授的知识也能带给我们启发。传闻孔子有3000多名弟子,他们受到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启发。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将他的弟子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弟子的成就自然也不会太差。

教育需要我们心灵平静的去学习。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感,你会感受到知识的美好。心平气和的去学习,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你会发现你学的东西比平常要多。如果一味地追求成绩而心浮气躁,想通过捷径得到学习的方法,那是不可能的。心不平静下来,你永远都学不进去,也不可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当你专心致志,想要真正学好一样东西时,你会发现,学习这个东西会很简单。而你心浮气躁去学习,还想获得成功,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与其烦躁的学习,不如把心静下来,再去学。你会学的很好。学习就是这样,所以教育需要我们心灵平静的去学习,而非心浮气躁。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想着快点做完一件事,而且做另一件事。忽略事物间的过程,教育这件事很难,也很简单,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雅思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也就是说,教育并非单纯地传授知识,它更是一代代人行为品格养成、认知观念确立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长远的投资。

近年来,高学历高知识教师陆续选择初高中就业,有些人认为此举大材小用实为可惜,可事实却不尽然。

老师是学生各种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是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正如孩子们脚下柔软肥沃的土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了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我们之所以需要优质教师,不是为了让他们更加严谨地照本宣科,也不是用硕士与博士的光环打造出一所金牌学校。我们只是为了让每一双好奇的眼睛博览浩瀚的天空与璀璨的群星,让每一双灵敏的手足感受坚实的土地与渺远的苍穹。在和风细雨的养育中,稚嫩的小手变成了宽厚的手掌,天真的想法演化出睿智的思考,曾经的学生已在不知不觉间继承了那些不起眼的光辉品质,他们已是国之栋梁。

你或许会说,精英人才就业于科研系统,又何尝不是有效的投资?但我以为,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一位位科学家,更是一个勤学善思人才辈出的民族。

我们或许可以让一个科研岗位暂时空缺,甚至可以暂时接受一位院士的隐去,他们就像参天古木枝杈上的一根枝条,只要树根不断,终有再生的一天,只要教育这潭活水源源不断,枯树朽木也可涅槃重生。你看到的是高材生委身初高中的遗憾,似乎是优质资源从学术界流失的可悲可叹,我却看到了孩子们汲取知识后的餍足与幸福,还有教育事业中正冉冉升起的万丈之光。

国防军事的强悍是我们坚不可摧的外壳,教育的精良却能给你薪尽火传的自信与希望。所谓长远投资,是一个改变孩子们命运轨迹的契机,是推动国家发展最本质的动力。我们无法于短暂的时间内窥见这场改变的结局,但我们愿意抓住这宝贵的机会,试着燃起一簇小小的火苗,给我们的民族一个美丽的畅想。所以高学历就职基础教育何谈“大材小用”。

愿青葱翠竹拔节参天,愿星星之火终致燎原,愿泱泱大国人才济济,愿教育的灵魂恒久不散。

180 评论

robert8727500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缺口大且流动性强,幼儿往返交通及疾病预防等安全问题,不稳定的师幼比导致幼儿园的课程安排随意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从政府层面应开拓多渠道,对农村幼儿园加大资源投入,各级相关部门应努力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各界要给予农村学前 教育 更多关怀,同时幼儿园要注重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土壤。

本文对“农村”的界定,指不包含县(镇)的乡(镇)和村。本文主要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黑龙江某地区8所公办农村幼儿园和2所民办农村幼儿园在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和问题并积极寻找发展出路。据该地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得知,该地区国民经济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幼儿园在园人数同比增加351人。

随着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发展停滞,与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打破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困境,因地制宜地探索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出路,对改善农村学前幼儿的生存发展环境,推进当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曲折,长期处于困境中。伴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备受各界的关注,对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的思考将有助于找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

1。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缺口大、流动性强

农村幼儿园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最薄弱的部分,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村地区地理位置闭塞、经济条件落后、生活环境艰苦,低薪资、身份不明确和高付出的状况使农村幼儿园很难留住老师。很少有接受过专业学前教育的高素质人才选择从事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而在任的农村幼儿教师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一般会选择跳槽,这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存在很大的缺口和流动性。

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这类教师被称为“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该地区在2011至2013年期间向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大规模输送幼儿园转岗教师,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公办幼儿园转岗教师总人数占该地区公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95%,但由于转岗教师在转岗前均未从事过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入职后陆续出现不适应的状况,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的兴趣。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队伍里,大多数为初中或高中学历,他们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这些“非专业”的教师对于幼儿的教育完全属于保姆看护式教育。某园园长在访谈时提到:“我们村人少,还在山区,全村只有我这一家幼儿园。现在招不来专业的老师,我就找了家里的亲戚来当一段时间的老师了。”在农村,这种办园者临时找熟人顶岗的现象极为普遍。

2。农村幼儿园在幼儿交通往返安全和疾病预防方面存在隐患

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问题关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由于当地的部分幼儿园地处远离城区的偏远山区,自身地形复杂以及季节变化致使交通不便,使幼儿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农村幼儿园大多集中在乡镇所在地或乡村中心,较远村屯的幼儿需要每天乘“家庭送子车”来到幼儿园,一些远距离、跨地区招生的幼儿每天乘坐自己联络的专车往返,车辆安全无法保证,车辆超载的情况时常存在。部分民办幼儿园没配备专门的保安人员、保健医生和保育人员,部分幼儿园的保健医生和保育人员没有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甚至不了解科学的保教知识,幼儿园内每日的晨检也只是流于形式。

3。不稳定的师幼比导致农村幼儿园课程安排随意

据调查发现,农村地区的幼儿园生源波动显著,调查的地区近几年来的生源由稳定不变向波动减少的方向发展。农村幼儿生源受当地季节气象、家庭经济和农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不稳定的师幼比直接导致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设置随意,幼儿园的教师教案形同虚设。部分教师表示生源的不稳定将使幼儿园的活动不能正常组织进行,某公办幼儿园教师说:“每年的11月份几乎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了,只剩那么一两个,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为了保证本园的生源,部分幼儿园开始迎合家长的“多学知识”心理,开始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偏重“识拼音、识字、写字、做加减法”等“小学化”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单纯认知技能的训练。部分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比较随意,而幼儿园室内的活动区角的设置形同虚设。由于教师自身缺乏艺术方面的技能,幼儿园里的艺术活动自动被调整为其他方面的内容,这无疑剥夺了幼儿学习多方面知识的权利,使幼儿失去了享受艺术活动的机会。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

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对于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国家应开拓渠道,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

在有限的公共教育投入经费里,被分配到农村的教育经费少之又少,资金不足致使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举步维艰。某园园长说:“经费不足,我们难以运转……我们没有培训经费,教师培训工作难开展。”长期经济匮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影响幼儿园教育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影响幼儿生源的稳定与师幼比例的协调,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

自2010年以来,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但由于长期对学前教育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及政府应承担的主导责任认识不够,造成学前教育的历史欠账太多,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国家应多渠道、多角度对农村学前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学前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在政策上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待遇,保障农村幼儿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2。政府应努力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为克服地域障碍,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民办幼儿园应运而生,这些长期缺乏政府管理与资金支持的幼儿园教育功能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依靠政府对幼儿园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政府部门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对各级各类农村幼儿园加强管理并完善质量评价机制,为幼儿园努力配置优质资源,合理调整师幼数量关系,根据人口分布,合理进行幼儿园结构布局调整,综合考虑师幼比例与实际需求,积极建立示范园对农村幼儿园的帮扶制度。要将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提升上来,完善幼儿园的质量安全评估体系,建议政府为存在交通隐患的幼儿园配“送子车”来保障幼儿园的幼儿往返安全。同时,还要打造农村学前教育的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指导作用,建立以市区政府办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集体及学校办园为主体与公民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市、县、镇、村个体化的农村幼儿园网络,密切结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增设农村幼儿园的帮扶项目。

3。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需要社会力量来给予更多支援和关怀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重在建立社会、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新闻媒体要更多地宣传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进步的表现,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共青团、妇联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群团组织和社区要更加广泛地开展一些针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调动农村幼儿园发展的积极性;幼儿园也要同外界力量进行配合,可以主动开办家长学校来配合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的工作;学前教育专业人士可以组成社会爱心团体,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去,给予幼儿园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

4。农村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的土壤

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农村幼儿园管理、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幼儿园要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条件和环境。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多层次、全方位地在园内的实际工作中为教师铺设广阔的发展道路,要为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将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到实处。

26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题目

    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论文,要具有研究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等

    我是朱珠宝宝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教育历史发展的论文开题报告

    发展学前 教育 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许多国家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事业,通过加大投入

    你自己觉得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教育历史小论文范文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政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与政治学科整合势在必行。下面是我为

    rayyeung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历史教学的小论文

    历史教学在生源薄弱学校的发展如何也值得历史一线教师探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忽

    无锡小呆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论文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是通过学习诗歌与儿歌接受启蒙教育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很小便在母亲指导 下接受诗歌启蒙。他从五六岁开始学诗,到了九岁,已经能够“谙识声韵”

    樱花龙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