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兰卅麻
根据新的核心期刊目录查询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是核心期刊,是CSCD核心和科技核心,属于双核心期刊。期刊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月刊,创办于1989年,总出版文献量:8048篇、总下载次数:1319634次、总被引次数:53995次。
顺其自然0012
近日,一则捐赠粪便的新闻引起热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公开招募25岁以下、身体健康、三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的志愿者,并且承诺,每次成功捐赠可获取200元的补助。那么,粪便捐赠有什么用呢?这要从肠道菌群开始说起。
刚出生的婴儿,其肠道是洁净的,完全没有细菌。之后,随着婴儿进食等活动,环境中的细菌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有的细菌“一经而过”,也有的细菌最终在胃部和肠部定居下来。对于后一种,我们称之为常住菌。
以大肠为例,大肠内寄居着500多种细菌,囊括50多个属。其中,双歧杆菌属、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占到了肠道总菌量的99%。[1]这些细菌一方面会死亡或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也会繁殖、重新定居,还会因饮食、年龄、生活习惯等,产生波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常住菌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细菌在肠道定植,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刺激,对于婴幼儿,这种刺激有利于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对于成年人,则能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其次,肠道的总面积有限,常住菌“盖好房子”,其他入侵细菌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常住菌不仅可以通过生存竞争,抢占代谢、繁殖所需要的养分,恶化入侵病原体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和杀菌素,杀死病原体。有学者发现,在正常情况下,需要10万个鼠伤寒杆菌才能令小鼠感染伤寒,假如先用链霉素抑制鼠的肠道菌群,则仅需10个鼠伤寒杆菌活菌就能引起小鼠死亡。[2]
再次,肠道菌群还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生产许多生物酶,参与糖、脂、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正因为肠道菌群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旦肠道菌群失调,就有可能引起疾病;倘若某种疾病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必然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乃至治好又犯,不断反复。
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 difficile infection,CDI)为例,近年来 ,CDI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呈显著增高趋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可以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临床上常出现腹泻、伪膜性肠炎等症状。传统上,常用抗生素治疗CDI。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疗效日益不佳,复发率在15%~26%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提出了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的概念。从健康人群的粪便之中,通过搅拌、过滤、离心等手段,得到几乎无色无味的粪菌液;再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镜、结肠镜、灌肠等途径,将菌液输送至病人体内。希望这些正常的菌群能够重新在病人体内定值,恢复患者肠道的微生态,令患者重获健康。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看,粪菌移植的有效率较高,如Anderson等学者的综述显示,粪菌移植可以使63%的患者出现临床缓解,76%的患者可以停用炎症性肠病药物,并且消化系统的症状减少;而副作用则减低,一般仅出现发热、腹部压痛等轻微症状。[3]
当然在目前,粪菌移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长期随访资料、大规模对照研究较少。所以,诸位读者如果条件合适,不妨去捐献粪便试试,既能帮助科研,令患者受益,又能获取一定的金钱和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吴仲文, 李兰娟, 马伟杭, 等. 肠道菌群正常参考值的检测[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1, 13(6): 314-315.
2. 尹军霞, 林德荣. 肠道菌群与疾病[J]. 生物学通报, 2004, 39(3): 26-28.
3. 杨云生, 王子恺. 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 2014, 19(1): 1-5.
sophialili
谣言:
蒜含有一种叫大蒜素的物质,因此带有特殊且强烈的味道。由于大蒜素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可以清除肠胃中的有毒物质,特别是能杀死诱发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一位肿瘤科医师说:“即使把大蒜素稀释10万倍,依然能秒杀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等。”
辟谣:
停留在胃部的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炎甚至胃癌发生的“肇事敌军”。近来网上有传言称,吃大蒜可以杀死幽门螺旋杆菌。那么,大蒜究竟是不是我们护胃的“盟友”呢?吃多少大蒜才可以彻底杀死“敌军”呢?大蒜食疗法是不是未来的医学之光?
一、胃炎元凶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已知能够在人胃中存活的唯一细菌。它成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猕猴、大鼠、犬等动物和人类的胃液都是强酸性(胃液PH正常值0.9~1.8)【1】。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在胃强酸性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生长。在研究胃溃疡病理标本时,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螺旋状物体的存在,但没人敢相信这是一种细菌。一直以来,胃溃疡的病因都被解释为压力和辛辣食物等因素的刺激。直至1984年,澳大利亚年轻的内科医生马歇尔成功的分离这个螺旋状细菌,在受到质疑后喝下了幽门螺旋杆菌培养液,5天后即出现了胃炎症状。随后,他用胃镜证实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这个导致胃溃疡的真正元凶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幽门螺旋杆菌之所以能在胃中存活,是“聪明”地利用了自身螺旋状结构,钻过胃黏膜表面的黏液【2】,寄生在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对中性的环境中。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侵袭。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人们才认识到幽门螺旋杆菌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这种“聪明”的细菌是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的元凶。胃溃疡多见于老年人,多为餐后上腹痛。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多为饥饿痛和空腹痛。
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并非意味着患有胃炎
部分人在出生6个月后便携带上了幽门螺旋杆菌,除非用抗生素根除,这种细菌会伴随人们一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约有8亿。携带率虽然很高,但并不是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就会患胃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更不等于患胃癌。据统计,世界上50%的人群携带幽门螺旋杆菌,有些地区甚至有80%的人携带这种细菌。然而在这些携带者中,只有10%的携带者患上了消化性溃疡,只有1%左右的携带者会患上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只会让少数人患病,并不是每一个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都会出现胃炎,大部分时候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和人和平共处。但在老年人,抵抗力差、营养不良的人群中,它会变成“肇事细菌”。据调查,只有1%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群会患胃癌,而这1%大多来自溃疡病患者。【3】胃溃疡发生后,创面边缘的胃黏膜受到胃酸的刺激,不断被破坏。这时机体接收到信号,增生以对其进行修复。但再生的幼稚细胞容易受到诱变因素的影响,最终分化为癌细胞。
三、“大蒜”不等于“大蒜素”
“大蒜素”是大蒜中一种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具有消炎、降血压、防癌、抗病毒等功效,对多种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4】。但“大蒜素”并不能“秒杀”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经临床数据统计,细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一周,真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四周才会有效【5】。
大蒜中含有对人健康有益的大蒜素,图源:图虫创意
“大蒜”和“大蒜素”并不能划等号。一个完整大蒜中的大蒜素含量极低,在煮沸5分钟以上就会完全分解。将生大蒜切碎后放置空气中15分钟,大蒜中的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与氧气结合可产生极少量的大蒜素。科学研究发现,吃大蒜素可以让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恢复得更快,但也只是辅助作用。想通过大蒜素完全代替胃炎治疗药和抗生素是不现实的。即使经历千辛万苦吃到了“大蒜素”,它也只是起到消炎、减慢菌群生长和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概率的作用。而且,大蒜素具有刺激性,大量食用会对胃肠道和眼睛造成刺激。很多患者盲目食用生大蒜后视力下降,正是这个原因。
四、如何正确与幽门螺旋杆菌说“拜拜”
强调一下,其实幽门螺旋杆菌没有那么可怕,不要引起无谓的恐慌。没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萎缩糜烂、反复发作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家族史、被确诊为胃MALT淋巴瘤的患者,没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患者,即使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无需过分担心。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人群携带率高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经常被消灭后又复发。不要觉得身边人没有胃炎症状就是安全的。实行分餐,聚餐时使用公筷,是把幽门螺旋杆菌拒绝在门外的有效手段。当然,餐具的卫生也很重要。
2、保护自己的胃,管住自己的嘴。避免吃刺激性食物,胃壁是很脆弱的,经不住硬、辣、冷、烫食物的轮番攻击。
3、定期体检,必要时做胃镜监测。临床最常见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式是碳14呼气试验,可以快速轻松地了解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作祟。另外,有胃溃疡表现时,要辅助胃镜检查,确诊发生了胃溃疡,要及时治疗,避免其恶化。
4、按剂量吃药。经检查需要服药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疗程和剂量服药。如果吃药偷懒了,或者觉得症状减轻就不再继续服药,下一次的胃炎发作只会更严重、更难治。
参考文献:
【1】田雪飞,范学工,《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年,30卷2期,第107109页
【2】徐智民,潘令嘉等,《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年,3期,第1-4页
【3】国学养生知识,2019-10-31
【4】谷万里,《大蒜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2008年,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
【5】李明原,《大蒜素的用途与功效》,2013年,第二届“科技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
辟谣专家:陈书蕊【中】,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博士
复核专家:陆修远【中】,日本大阪大学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直接看几篇前人发表的格式就好了这里是他们报社的要求行文格式(2010年1月修订)写作内容:关于稿件中的内容,作者可以在本刊网站下载PDF文件或每期发行的期刊,直
你好,《微生态学杂志》这本期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核实不到,但是《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生态学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
不明觉历,不知道要什么效果
我国环境科学域期刊有:环境工程学报、环境保护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等。 《环境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环境工程类学术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