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9

davidzeng168
首页 > 期刊论文 > 情报学报系统维护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夏夏110

已采纳

万方智搜是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学术资源检索与获取平台,致力于通过专业的检索及知识挖掘技术,帮助用户精准发现、获取与沉淀学术精华,让用户更加愉悦的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同时,万方智搜携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科睿唯安、WILEY、Taylor & Francis等50余家世界著名出版商共建知识服务基石,共促开放科学服务,优化学术价值生态,助力科研创新发展。万方智搜收录了包括期刊、学位、会议科技报告、专利、标准、科技成果、法规、地方志、视频等10余种资源类型在内的3亿多篇中外文学术文献,全面覆盖各学科、各行业。在此基础之上,万方智搜通过深度知识加工及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2千万余条专家和机构数据、3亿多条文献引证数据、1万多本期刊数据等多种数据类型。基于海量高品质知识资源和知识发现技术,万方智搜为用户提供专业文献检索、多途径全文获取、云端文献管理及多维度学术分析等功能,全面服务于用户的科研创新。第二部分 使用说明一、文献检索1.统一检索万方智搜首页的检索框即为统一检索的输入框,实现多种资源类型、多种来源的一站式检索和发现,同时,它还可对用户输入的检索词进行实体识别,便于引导用户更快捷的获取知识及学者、机构等科研实体的信息。在统一检索的输入框内,用户可以选择想要限定的检索字段,目前共有5个可检索字段: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和摘要。用户可以单击检索字段进行限定检索,也可以直接在检索框内输入检索式进行检索。例如,用户想检索题名包含“青蒿素”的文献,用户可以单击“题名”字段检索,检索式为:(题名:青蒿素)。除此之外,用户也可以自主输入检索式检索,例如:(标题:青蒿素)、(题目:青蒿素)、(题:青蒿素)、(篇名:青蒿素)、(t:青蒿素) (title:青蒿素)。万方智搜默认用户直接输入的检索词为模糊检索,用户可以通过双引号“”(英文符号)来限定检索词为精确索。例如,用户想要“信息资源检索”方面的文献,检索式为:(信息资源检索),即为模糊检索,检索式为:(“信息资源检索”)为精确检索。另外用户也可以在检索框内使用者not、and、or对检索词进行逻辑匹配检索,其中and可以用空格代替,逻辑优先级关系为 not > and > or。例如,用户想要“信息检索”和“本体”方面的文献,检索式为:(信息检索 and 本体)或(信息检索 空格 本体)。2. 智能识别智能检索指的是用户输入检索词,系统可以识别检索词的实体类型,智能提示用户是否要查找该实体。例如,在检索框里,输入检索式:张建国,系统识别张建国属于学者,因而优先展示作者张建国发表的文献,并提供所有同名学者的名片供用户选择。例如,在检索框里,输入检索式:情报学报,系统识别情报学报为期刊名称,提示用户是否要查看《情报学报》这本刊。3. 结果中检索在检索结果页面,还可以对该检索结果进行二次检索。二次检索可以对检索字段进行限定检索。二次检索的检索字段根据不同的资源会有所不同,主要有标题、作者、关键词、起始年、结束年。例如,在检索框里,输入检索式:信息,得到如下检索结果。对检索结果进行二次检索,限定标题为:资源管理。点击“结果中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精简,得到如下检索结果。4. 分类检索万方智搜为用户提供了不同资源类型的检索,包括期刊、学位、会议、专利、科技报告、地方志等资源。用户可以通过单击检索框上部的资源类型进行检索范围切换。万方智搜可检索篇级文献,也可以检索期刊母体、会议、志书。期刊检索可以实现期刊论文检索和期刊检索,输入检索词或限定字段并输入检索词,点击搜论文按钮,实现对期刊论文的检索;输入刊名、刊号,点击搜期刊,实现对期刊母体的检索。如下图所示为期刊资源的检索页面。5. 高级检索万方智搜检索框的右侧有高级检索的入口,单击进入高级检索界面。高级检索支持多个检索类型、多个检索字段和条件之间的逻辑组配检索,方便用户构建复杂检索表达式。在高级检索界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想要检索的资源类型。系统通过以下检索条件,帮助用户提升检索的准确率。或者 ,表示添加或者减少检索条件; “与”、“或”和“非”,表示限定检索条件,优先级为:非>与>或;主题、作者、作者单位等,表示检索的限定条件。发表时间和更新时间,表示限定的文献发表时间和万方智搜更新的时间。精确,表示系统对于用户输入的检索词拆分进行检索。例如,输入信息管理学院,检索仅包含 “信息管理学院”的文献;模糊,表示系统对于用户输入的检索词拆分进行检索。例如,输入信息管理学院,检索不仅包含 “信息管理学院”的文献,还包含信息系统管理学院的文献;6. 专业检索万方智搜检索框的右侧有高级检索的入口,单击进入高级检索界面,然后选择专业检索。专业检索是所有检索方式里面比较复杂的一种检索方法。需要用户自己输入检索式来检索,并且确保所输入的检索式语法正确,这样才能检索到想要的结果。每个资源的专业检索字段都不一样,详细的字段可以单击“展开”进行选择。用户如果对自己想要检索的检索词不确定,可以使用“推荐检索词”功能,输入一些语句,单击搜索相关推荐词,得到规范的检索词。例如检索主题为推荐,发表在情报学报上的期刊文献,检索式为“主题:(推荐) or 刊名:(情报学报)”,专业检索得到如下检索结果。7. 作者发文检索作者发文检索是通过输入作者姓名和作者单位等字段来精确查找相关作者的学术成果。用户可以选择想要检索的资源类型,通过或者 添加或者减少检索条件,通过“与”、“或”和“非”限定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可以检索第一作者,并且能够同时检索多个作者的成果。8. 智能检索高级检索添加了智能检索的功能,智能检索包括中英文扩展和主题词扩展。中英文扩展指的是对检索词进行中文英文的扩展检索,扩大检索范围;主题词扩展指的是基于主题词表,对检索词扩展同义词和下位词,帮助用户保证查准率的条件下,扩大检索范围,提升检索的查全率。9.检索历史万方智搜提供对用户的检索行为的记录即检索历史。检索框的右侧有检索历史的入口,单击进入检索历史界面。在检索历史界面,可以导出检索历史,包括检索式、检索结果数量、检索时间等。未登录状态下,用户没有清除缓存或清空检索历史,最多保存50条检索记录。在个人用户登录状态下,系统默认保存30天内最近500条检索记录,便于用户快捷的检索获取文献。另外,用户也可以在检索历史页面,单击检索式进行重新检索。二、文献导航资源导航分为资源类型导航和数据库导航。从首页“数字图书馆”模块即可进入。1. 资源类型导航展示万方收录的资源类型及相关资源的更新情况介绍。例如,点击上图中的期刊,可进入期刊资源的导航页,首先呈现的是该资源的介绍,以及本周更新期刊推荐。左侧为期刊的学科分类导航,中间部分为刊首字母、核心收录、收录地区、出版周期、优先出版的期刊导航。可对过创刊时间、影响因子、被引次数、更新日期排序。点击期刊,进入期刊详情页。2. 数据库导航展示万方智搜收录的数据资源,包括万方来源的数据库,以及第三方合作的45个数据库。三、检索结果1.结果展示:详情式/列表式检索结果页中通过设置每页显示条数,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切换,每页显示20、30或50条。列表式只展示标题、作者、来源、时间等简要信息。2. 结果排序万方智搜提供对检索结果的多维度排序,除了传统的相关度、出版时间、被引频次指标外,我们还提供了下载量等排序指标。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提供了不同的排序指标。例如,针对专利资源,我们提供了专利的申请时间、公开时间等排序指标。针对科技报告资源,我们提供了编制时间排序等排序指标。针对成果资源,我们提供了成果级别、公布年份等排序指标。3. 结果筛选在检索结果页面,通过资源类型、出版时间、语种、来源数据库等限定条件进一步缩小检索结果范围。例如,期刊的检索结果页面下,可以通过出版时间、学科分类、核心收录、语种、来源数据库、刊名、出版状态、作者、机构等限定对期刊论文进行筛选。除此之外,系统还可为用户提供一键筛选 “核心期刊论文”的功能。4. 结果限定用户可通过“获取范围”的分面来对结果获取范围进行限定,包括原文链接、有全文的资源、原文传递的资源、国外出版物。“只看第一作者”限定可在检索作者时限制显示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文献。5. 结果操作系统通过严密的嵌接用户检索发现的过程,提供针对文献的多种便捷操作,包括对单篇操作或批量操作、下载、导出、分享、收藏等。对于单篇文献,用户可在检索结果页进行在线阅读、下载、导出、收藏、分享操作。用户点击“导出”按钮,可根据需要导出不同的文献格式。例如导出规范的基于国家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以及导出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工具格式。对于多篇文献,用户可全选、清除、导出操作,实现多篇文献的统一操作管理。6. 智能扩展从所属范畴、同义词、上下位词、优选术语等维度出发,以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检索词的知识关系。范畴指检索词所属的学科或领域,同义词指与检索词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上位术语指概念上外延更广的词,下位术语指概念上内涵更窄的词,优选术语指概念优先选择的术语。用户可自由浏览或点击,以此获取更符合需求的准确结果。

158 评论

听话呵呵

在民国和红色政权共存的年代出现了分支~~~

269 评论

优异空间

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 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 中国学者们认为: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情报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至今仍在发展完善中。因此,它不像一些基础学科那样,有着严格而且统一的学科定义。例如苏联是世界上较早提出情报学概念的国家,以Α.И.米哈依洛夫教授为代表的苏联情报学家认为:“情报学是研究科学情报及其交流全过程的学科。它研究科学情报的构成和共同特性,研究其交流全过程的规律性。”60年代末,美国情报学会主席J.雅荷达曾指出,“情报学是一门研究情报的特性与活动,管理情报过程的手段,以及为保证情报的有效利用所必需的加工技术的学科”。德国的情报专家则把情报学称之为情报文献学,视其为研究情报和文献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和工作方法的学科。“世界科学情报系统”(UNISIST) 的专家给情报学规定了这样的定义:“情报学是一门研究情报的性质和特点、影响情报流通的因素以及有效查取和利用情报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情报工作者对情报学开展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并且认为它在世界上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尽管其定义尚无严格的统一表述,但都包括了以下共同点: ① 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情报。 ② 情报学研究科学情报的产生、内涵、表征、传播、流通等自身特性和规律,以及有效加工、传播和利用科学情报的技术与手段。 ③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演进,情报学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信息化社会的强大支柱之一。情报科学家把情报学的社会重要性总结为:可使人们有效地传播已积累的知识;不断地使人们及时吸收并应用新知识防止情报知识自身的老化;通过情报的贮存与检索,唤起人们对知识的记忆;通过对情报知识的有效利用,强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情报学的历史 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情报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它们的情报活动、情报工作和情报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现代情报学理论与活动主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C.E.香农的“信息论”、N.维纳的“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分别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情报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4个阶段: 孕育与形成阶段(40年代中至40年代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使情报学有了诞生的社会需求和基础。以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为主的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需要处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西方国家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大大增加;计算机问世并被利用于文献加工领域;新的学术思想活跃以及新的学科不断诞生。这些因素成了孕育与形成情报学的强大力量。情报学最初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V.布什和S.C.布拉德福奠定的。前者于1945年发表了“诚若所思”一文,首次提出了机械化检索文献缩微品的设想;后者于1948年发表了“文献工作内容的改进和扩展”一文,强调了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文献工作到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必须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结合铸成了文献工作向情报学的历史性转移。这一时期,情报学发展的最重要国际活动是1948年英国皇家学会召开了国际科学情报会议。 初期发展阶段(50年代) 在这一阶段情报学已初步形成了研究体系和内容:情报组织,情报贮存与检索设备,机器翻译和情报需求。美国人M.陶伯、C.N.莫尔斯、A.肯特、H.P.卢恩等人相继研究出单元词索引、叙词索引、组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以及定题情报服务的原理或装置,给情报检索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人布拉德福和B.C.维克里于50年代前后分别对文献分布理论、R.A.费尔桑对分类检索理论、C.W.克莱弗登对检索系统性能的评价问题分别作了研究。 1957年是这一阶段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美国科学家C.柴瑞宣布在美国把各种各样的交流研究与活动统一于情报学。同年,在美国,情报手工检索开始越来越多地转为计算机检索系统。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性质自此开始越来越有力地显露出来。 中国情报学起步稍晚,始于50年代。1956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学情报研究所,标志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开始。1957年出版了《 科学情报工作 》杂志( 后改名“科技情报工作”) 介绍国内外情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引起学者们探讨情报工作理论的兴趣,是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开端。1958年,该所归国家科委领导,改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既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服务,又面向全国各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及厂矿企业。同年,丁柯等人为了整理情报资料的需要,研究、引进并编译了国际十进分类法,这是情报部门研究情报理论的早期活动。1958年召开了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广、快、精、准”指导方针。1958年中国已开始出现情报述评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情报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还于1958年创办了中国科技情报大学,后并入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情报专业。 发展与壮大阶段(60~70年代中期) 就国外先进工业化社会而言,情报学在这一时期已成为一门成熟的而且仍然在不断发展的独立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 内容、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 系统与网络实体、 同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程度都变得更为广泛、严格和复杂。1979年由英国、 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和苏联6国情报学家所举行的亚特兰大“情报科学研究计划圆桌会议”称这一阶段为情报学的实用研究阶段,重点在于发展适用性情报技术,支持国家情报系统的建立,支持和加强专业化情报服务系统,解决情报用户与情报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问题。例如1961年美国化学文摘社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化学题录”的自动编排。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建立了计算机化的 RECON情报检索系统。1964 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成了 MEDLARS 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并于 1971 年将该系统联机化。197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发展公司的ORBIT、1976年书目检索服务社(BRS) 的联机检索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它们在用户与数据库之间架设桥梁,促使联机系统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理论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如美国的E.加菲尔德发明引文索引并于1961年试编成了《科学引文索引》。D.J.de S.普赖斯侧重从历史与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科学情报,于1961、1963年分别出版了《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与《小科学、大科学》两书,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作了奠基性工作,并提出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定律与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的普赖斯指数。米哈依洛夫等人于1965、1968、1976年分别出版了《科学情报原理》、《情报学基础》、《科学交流与情报学》 3本书,大大丰富了情报学理论。1970年美国T.萨拉塞维克编出了《情报科学导论》,用文集形式系统介绍了美英学者对于情报交流与情报技术的一些观点。G.索尔顿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了用加权词方法的自动标引方案试验。上述研究与实践标志着情报学在60~70年代已进入了它的发展与壮大时期。它是以情报技术的发展与联机情报系统的建立为特征的。 在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发展和壮大的这一时期,中国的情报学只在60年代初期经历了短暂的发展。1962年袁翰青与曹昌等10多位学者编写了“科技情报工作讲义”,为创立中国的情报学理论作了可贵的尝试。60年代初期有关文摘的大讨论和分类法还是主题法的大讨论,经过争鸣,肯定了自编文摘的方向,加深了对两种方法优缺点与应用范围的认识,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同期,还建立健全了中国情报刊物体系,提出了3大类,9小类的理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了情报方法研究室,购置了布尔检索机,进行机械检索与计算机自动翻译等的试验与研究。这是中国有计划地研究情报学的开始。在情报交流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情报网站,通过召集会议,出版刊物,举办培训班等开展情报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发达国家情报系统的作用。 因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影响,1966年至70年代初,中国情报学研究陷于停顿。 提高与充实阶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情报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大大拓宽和提高。情报学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社会视为人类信息化社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情报学重点面向国家和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及网络的“设计与开发”,情报学基础理论, 情报学与信息化社会。 在基础理论方面,英国B.C.布鲁克斯发表了《情报科学基础》连载论文,提出情报学要研究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的观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情报科学技术处制订了加强情报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情报技术与系统的计划。肯特开始研究情报传递的经济学。F.W.兰开斯特“无纸社会”的观点,F.马克卢普开始研究“以科学/学术交流为基础的综合数据库”,为未来的情报系统与技术提供必需的理论结构。与此同时,跨越国界的情报联机检索系统发展迅速;CD-ROM技术、光盘技术、电子出版物、电子邮政在信息存取和传播中广泛应用。情报科学面临着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到来的挑战,从而进入了全面提高与充实的发展阶段。 1978年以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情报学也进入了繁荣的局面。 1978 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成立,1982年《情报学报》创刊。到1990年底该学会共举办学术讨论会59次,收到论文4904篇。各省市区、各部委科技情报学会(分会)先后相继成立。《情报科学》、《情报学刊》、《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杂志陆续出版,使情报学研究十分活跃。1978 年后, 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情报学方面的专业,并编出了“情报学”、“情报学概论”与“科技情报工作概论”等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材或专著,培养了不少毕业生与研究生。不少科技情报所与大专院校已设立情报学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在情报政策、情报需求、情报产业、情报教育等课题研究中获得了一定成果。中国情报学从一开始发展就注意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情报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1978年第一次翻译出版了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图书《情报学浅说》;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合作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情报检索培训班;1984年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首先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立。已在近50个城市中配备终端110余台,检索课题已超过3万个。各级情报机构已配备大中小型计算机70余台,微型机1000多台,从事情报检索系统与数据库开发应用服务与维护的人员达4000人以上。中国科技情报系统已自建各类数据库300多个;引进国外文献数据库达到50多种,累计已提供3万余个课题的检索服务。随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情报学在中国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已开始跟上国际情报学发展的步伐。其标志是: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研究方法开始定量化;有了近千人的研究队伍和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了专门的学术机构、专著和刊物,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相应的科系或专业,培养了自己的研究生。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情报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生命力很强的交叉学科正在中国学术界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图书情报工作和情报学报

    G25,35图书馆学,情报学1.中国图书馆学报2.图书情报工作3.大学图书馆学报4.情报学报5.图书馆杂志6.情报科学7.图书馆建设8.图书馆9.情报杂志10.

    罗成or房谋杜断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系统科学学报官网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报数学科学理论的发展必定是形式日益简单化,内容日益复杂化。数

    a4160663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系统科学学报投稿

    (一)论著《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的新范式——具身模仿论述评》获2009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经验的描述——意动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5

    豪门小慧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农业工程学报系统维护

    可能的原因:1.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在线系统正在维护,2.网站更新内容。3.网站服务器出现故障,也有可能你自己的网速太差。开学提前几天去,问你导员,挂科了

    Meow儿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学生入学报名系统

    小学报名系统登录网址操作方法: 1、首先浏览器中搜索“(地区)小学报名系统”,以北京为例。 2、下面点击“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 3、进入主界面后,我们

    rachelliu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