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5

遥遥望沙飞
首页 > 期刊论文 > 查理芒格投资策略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峰之晶

已采纳

如何致富?许多年轻的人都问我们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聪明的问题:你看见某个有钱的老头,然后问他:我要怎样才能变得像你一样呢? 正确的答案是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人生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难题,非常棘手的难题。我认为有三点有助于应付这些困难:(1)期望别太高。(2)拥有幽默感。(3)让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爱之中。最重要的是,要适应生活的变化。 年轻人该如何做投资? 1,寻找一些罕见的错误定价的机会 上天并没有赐予人类在所有时刻掌握所有事情的本领。但如果人们努力在世界上寻找定错价格的赌注,上天有时会让他们找得到。聪明人在发现这样的机会之后会狠狠地下注。他们碰到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就是这么简单。成为赢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机会。 在投资管理界,几乎没有人这么做。我们是这么做的——我说的我们是巴菲特和芒格。其他人也有这么做的。但大多数人头脑里面有许多疯狂的想法。他们不是等待可以全力出击的良机,而是认为只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聘请更多商学院的学生,就能够在商场上战无不胜。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完全是神经病。 你需要看准多少次呢?我认为你们一生中不需要看准很多次。只要看看伯克希尔·哈撒韦及其累积起来的数千亿美元就知道了,那些钱大部分是由十个最好的机会带来的。而那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沃伦比我能干多了,而且非常自律——毕生努力取得的成绩。我并不是说他只看准了十次,我想说的是大部分的钱是从十个机会来的。 当沃伦在商学院讲课时,他说:“我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这张卡片上有 20 格,所以你只能有 20 次打卡的机会——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你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他说:“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你才会真正慎重地考虑你做的事情,你将不得不花大笔资金在你真正想投资的项目上。这样你的表现将会好得多。” 在股票市场中,尽管罕见的错误定价的机会的确是很少,但你还是会发现一些定价过低的赚钱机会。比如有人确实不会把商品价格定到市场能够轻易接受的高位。你们要是发现这样的情况,那就像在马路上看到钱一样——前提是你们有勇气相信自己的判断。当然,那是 1973 年到 1974 年间的事情。那次股灾跟 1932 年的很像。那可能是 40 年一遇的大熊市。那次投资,截止1994年为我们赚了 50 倍的收益。如果我是你们,我可不敢指望你们这辈子能够得到像 1973 年到 1974 年的《华盛顿邮报》那么好的投资项目。 2,在伟大公司早期发现他们,买入并长期持有 本杰明·格雷厄姆经典概念的问题在于,人们逐渐变得聪明起来,那些显而易见的便宜股票消失了。你们要是带着盖格探测器在废墟上寻找,它将不再发出响声。 实际上,他们开始用另一种方法来定义便宜股票。他们不断地改变定义,以便能够继续原来的做法。他们这么做效果居然也很好,可见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理论体系是非常优秀的。当然,他的理论最厉害的部分是“市场先生”的概念。格雷厄姆并不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他把市场当成一个每天都来找你的躁狂抑郁症患者。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经典做法,我们不可能拥有现在的业绩。那是因为格雷厄姆并没有尝试去做我们做过的事情。例如,格雷厄姆甚至不愿意跟企业的管理人员交谈。 我们起初是格雷厄姆的信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慢慢地,我们培养起了更好的眼光。我们发现,有的股票虽然价格是其账面价值的两三倍,但仍然是非常便宜的,因为该公司的市场地位隐含着成长惯性,它的某个管理人员可能非常优秀,或者整个管理体系非常出色等等。一旦我们突破了格雷厄姆的局限性,用那些可能会吓坏格雷厄姆的定量方法来寻找便宜的股票,我们就开始考虑那些更为优质的企业。 顺便说一声,伯克希尔·哈撒韦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大部分来自这些更为优质的企业。最早的两三亿美元的资产是我们用盖格探测器四处搜索赚来的,但绝大多数钱来自那些伟大的企业。 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如果某家企业 40 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 6%,你在这 40 年间持有它的股票,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跟 6%有太大的差别——即使你最早购买时该股票的价格比其账面价值低很多。相反地,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是 18%,那么即使你当时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它的股票,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观。 所以窍门就在于买进那些优质企业。这也就买进了你可以设想其惯性成长效应的规模优势。 你们要怎样买入这些伟大公司的股票呢?有一种方法是及早发现这些伟大的企业,在它们规模很小的时候就买进它们的股票。例如,在山姆·沃尔顿第一次公开募股的时候买进沃尔玛。许多人都努力想要这么做。这种方法非常有诱惑性。如果我是年轻人,我也会这么做的。 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人来说,要是配以自律,投资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办法。等到优秀企业明显壮大之后,想要再参股就很困难了,因为竞争非常激烈。 理想的情况是——我们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你买入的伟大企业正好有一位伟大的管理者,因为管理人员很重要。例如,通用电气的管理者是杰克·韦尔奇,而不是那个掌管西屋电气的家伙,这就造成了极大的不同。所以管理人员也很重要。 所以你们偶尔会有机会可以投资一家有着优秀管理者的优秀企业。当然啦,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如果有了这些机会却不好好把握,那你们就犯了大错。 然而一般来说,把赌注押在企业的质量上比押在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更为妥当。换句话说,如果你们必须作选择的话,要把赌注押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上,而不是押在管理者的智慧上。 对于个人而言,做到长期持有几家伟大公司的股票而什么都不用做的地步有许多巨大的优势:你付给交易员的费用更少,听到的废话也更少,如果这种方法生效,税务系统每年会给你 1%到 3%的额外回报。 这种投资哲学危险吗? 是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有风险。由于投资伟大的公司能够赚钱的道理太过明显,所以它有时被做过头了。在 1950 年代的大牛市,每个人都知道哪些公司是优秀的。所以这些公司的市盈率飞涨到 50 倍、60 倍、70倍。就像 IBM 从浪尖掉落那样,许多公司也好景不再。因此,虚高的股价导致了巨大的投资灾难。你们必须时刻注意这种危险。 所以风险是存在的。没有什么顺理成章和轻而易举的事。但如果你们能够找到某个价格公道的伟大公司的股票,买进它,然后坐下来,这种方法将会非常非常有效——尤其是对个人投资者而言。 在成长股票模式中,有这样一个子模式:在你们的一生当中,你们能够找到少数几家企业,它们的管理者仅通过提高价格就能极大地提升利润——然而他们还没有这么做。所以他们拥有尚未利用的提价能力。人们不用动脑筋也知道这是好股票。 迪斯尼就是这样的。带你们的孙子去迪斯尼乐园玩是非常独特的体验。你们不会经常去。全国有许许多多的人口。迪斯尼发现它可以把门票的价格提高很多,而游客的人数依然会稳定增长。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沃伦和我很早就提高了喜诗糖果的价格。当然,我们投资了可口可乐——它也有一些尚未利用的提价能力。可口可乐也有出色的管理人员。除了提高价格之外,可口可乐的高层郭思达(Goizueta)和柯欧孚(Keough)还做了其他许多事情。那是很完美的投资。 再谈谈另外一个模型:吉列和可口可乐都生产价格相当低廉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占有巨大的市场优势。就吉列而言,他们的技术仍然是领先的。当然,和微型芯片相比,剃须刀的技术相当简单。但它的竞争对手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剃须刀改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吉列在许多国家的剃须刀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90%。 政府职员保险公司(GEIGO)是个非常有趣的模型。它是你们应该记住的大概 100 种模型之外的一种。他们不得不砍掉所有愚蠢的业务,回到原来那极其出色的老本行。如果你们仔细思考,就会明白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型。并且它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应用。 至于政府职员保险公司,它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很多钱。它是一家很棒的企业,有一些可以轻易砍掉的愚蠢业务。政府职员保险公司聘请了一些性格和智力都很杰出的人,他们对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是一个你们想要寻找的模型。 你们在一生中也许能够找到一种、两种或三种这样绝好的模型。至于足够好到能用得上的模型,你们也许能够找到 20 种或者 30 种。 年轻人应该过怎样的人生? 如果你在生活中惟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买股票发财,那么这是一种失败的生活。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 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于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避免染上艾滋病、在路口和火车抢道以及吸毒。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避免邪恶之人,尤其是那些性感诱人的异性。如果因为你的特立独行而在周围人中不受欢迎……那你就随他们去吧。 向沃伦和查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不在于人们能够了解大量关于如何在长时间内让金钱以很高的复利增长的知识——尽管这当然是一种很不错的额外收获——而是在于通过听取他们的教导,人们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性、世界的现状、如何理性思考,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更好地过上一种正直、幸福、善良的生活(提示:这三种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101 评论

lovelymandy

一、常识就是平常人所没有的常识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每日期刊》(Daily Journal )能够小有成就,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一直在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       大家都知道,所谓常识,就是一些平常人没有的常识。当我们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他具备了平常人所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大量高智商的人进入投资领域之后,他们都在想方设法要比普通人做得更好。由于有许多高智商的人蜂拥而至,让投资领域形成了一处罕见的景象,于是,怪事发生了。加州曾经有一家非常大的投资咨询公司,为了超过其他同行,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他们是这么想的:我们手下有这么多的青年才俊,他们个个都是沃顿、哈佛等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为了搞懂公司、搞懂市场趋势、搞懂一切,他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拼命工作。公司觉得,只要让这些青年才俊每人都拿出他认为最好的一个投资机会,然后把所有这些最好的机会都集中起来,形成组合,我们必然能遥遥领先指数啊。     这家投资公司的人之所以觉得这样的点子能够行得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教育太次了。他们满怀信心地付诸行动,结果却毫无悬念地一败涂地。接着,他们又试了一次,又是一败涂地。他们试了第三次,仍然是失败的。为什么会这样?       几百年前,炼金的术士们都在幻想把铅变成金子。他们想得很美,觉得买来大量的铅,施一下魔法,就能把铅变成金子,就能发大财了。       刚才说的这家投资公司,其实并没比几百年前的炼金术士高明到哪去,它不过是妄想把铅变成金子的现代翻版,根本成不了。本来我可以把这个道理讲给他们的,可他们从来也没问过我啊!     让人值得深思的是,这家投资公司集中了全球各地的精英,甚至包括许多来自中国的高智商精英,中国人的平均智商比其他国家的人略高一些。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点子看起来能行得通,为什么在实践中却行不通呢?你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你们都接受过高等学府的教育,我敢说,在座的人当中,没几个人真能把这件事儿解释清楚。借此机会,我想给大家上一课。       你们怎么能不知道呢?投资领域可是美国的一个重要行业。在这么重要的一个行业里,出现了如此惨重的失败,我们应该能给出一个解释的啊!       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了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即使你把这个问题拿到某一所高等学府的金融系,让那里的教授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也答不对。我想把这个问题留给你们思考,因为我想让你们感到困惑。     其实,这个问题,你们应该能答上来。从上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即使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要保持理智也特别的不容易。人们有太多太多错误的想法,都是不可能行得通的。错误的想法为什么行不通?你们却讲不出来原因。       如果你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实应该能一眼看透。我理解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指你知道什么时候教授是错的,而且知道什么才是对的。       教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谁都能做得到。关键在于,你要学会分辨教授们讲的东西,它们哪些对,哪些错,这才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       二、一生抓住少数几个机会,就够了!       回到投资的话题,我觉的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你主动选股,并且妄想无所不知,你仍然跑不赢指数。      无论是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是在Daily Journal,我们一直都比市场平均水平做得好。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怎么做到这样的呢?我们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很简单,我们追求做得更少。       我们从来没有天真地以为把一批青年才俊招进公司来,就能做到无所不知,无论是对汤罐头、航空航天,还是对公用事业什么的,都能比别人懂得更多。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妄想过。我们从来没以为自己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能获取到真正有用的信息。我们不把自己装成无所不知。     我们始终很清楚,只要我们特别用功,我们能准确地找到少数几个机会,有这少数几个机会足够了。只求找到少数几个机会,我们这样去预期更合乎情理。       假如你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家投资咨询机构一样,你去问沃伦·巴菲特同样的问题:“告诉我,你今年最看好的投资机会?”       然后,你买入沃伦找到的那个最好的投资机会,你肯定能赚翻了。沃伦不可能妄想无所不知,他告诉你的只会是一两只股票。投资咨询机构往往雄心勃勃,而沃伦更知道去克制自己。       我的太姥爷,也就是我妈妈的爷爷,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太姥爷是一位拓荒者,他来到爱荷华州的时候,身无分文,但年轻,身体好。他参加了与印第安人打的那场黑鹰战争,在战争中当了上尉。后来,他在爱荷华州定居下来。每次,出现土地非常廉价的机会时,他就非常有头脑地出手,而且是大笔的买入。       最后,他成了那个小镇上最有钱的人,还拥有银行。他受人尊敬,有一个大家庭,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他在爱荷华州刚刚定居的时候,一英亩土地还不到一美元,他一直住在爱荷华州,亲眼看到了富足的现代文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兴起。我太姥爷说,他赶上了好时候,一辈子活到90岁,感谢老天给了他几个大的机会。       他这一生幸福又长寿,主要是因为当老天给他的那几个机会来临时,他抓住了。每年夏天,当孙辈的孩子们围绕在他的膝下时,我太姥爷总是一遍一遍地讲述这个故事。我妈妈对钱不感兴趣,但是她记住了我太姥爷讲的这些故事,并且讲给了我听。我和我妈妈不一样,我知道我太姥爷做得了不起。       所以说,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一个道理:那些重大的机会、属于我的机会,只要少数几个就行。关键要让自己做好准备,当那少数几个机会来临的时候,我把它们抓住了。       大型投资咨询机构里的那些人,他们可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自以为,他们研究一百万个东西,就能搞懂一百万个东西。     玩好投资这个游戏也是如此,关键在于那少数几次机会。你确实能看出来一个机会比其他一般的机会都要好,而且你很清楚,自己比别人知道的更多。像我说的这么做,只要抓住这样的少数几个机会,一生就足够了。       沃伦经常说:“一个人,居住在一座欣欣向荣的小城里,他有这座小城里三家最好的公司的股份,这么分散还不够吗?”       只要这三家公司都是拔尖的,绝对够分散的了。广为流传的凯利公式可以告诉我们,在自己占有胜算的时候,要明白在每笔交易上应该押下多少筹码。你的胜算越大,成功的概率越高,你下的注就应该越大。       三、在有鱼的地方钓鱼,切记!       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请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我们很多人去了鳕鱼已被钓光了的地方,却还想着钓上鳕鱼来。在竞争极为激烈的环境中,你再怎么努力都没用。在投资领域,即使出现很小的机会,也有人在跟踪。       有一次,我参加密歇根大学的投资委员会会议,会上有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来自伦敦。这位投资者在伦敦是怎么投资的呢?他看中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上市的公司很少,只能找到几个在粉单市场上上市的银行,于是他买入了这些银行的股票,能买的量很少。       非洲的穷人总是把钱放在家里、后来他们逐渐改变了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钱存入银行,这位投资者也越来越赚钱。最后,他赚到很多钱。当初,没人投资非洲的小银行,只有他自己。可惜,这个小小的利基很快就被填上了。       作为基金经理,投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小银行,为客户赚了钱,下一个投资机会上哪儿找去?利基填平是很快的。       一个在伦敦的基金经理都能去买非洲的小银行的股票,你说赚钱的利基还能剩下多少呢?投资太难了。       四、走正道,路越走越宽!       在现代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的人专门拉别人下水,教别人频繁地交易股票。在我看来,这和教唆年轻人吸食海洛因没有什么两样。简直蠢到家了,一个已经赚到钱的人,怎么能以教唆别人炒股发财为生?       电视也是个神奇的地方,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见,有人说“我手里这本书可以教会你每年赚3倍,你只要付邮费就能得到这本书。”一个人,突然发现了每年能赚3倍的秘诀,他怎么可能还在网上卖书?太可笑了!我说的这一幕是现代商业的写照。人们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还自认为自己是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我再讲个小故事,也是关于现代生活的,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这个故事发生在从前,有个人,他有一匹好马。这是一匹骏马,步履轻盈、毛发光亮。这匹马什么都好,就有一个毛病。有时候,它会突然变得脾气暴躁、性情顽劣,有谁要是当时骑着它,非得被它摔得断胳膊断腿不可。       于是,这个人去问兽医:“我该怎么治治这匹马呢?”兽医说:“很简单,我有办法。”这个人说:“那么,请您快告诉我答案吧。”兽医说:“你在这匹马表现很好的时候,把它卖掉。”       总的来说,沃伦和我,我们两个人从来没有为了赚钱,而去忽悠傻子从我们手里接货。我们赚钱,靠的是在买的时候赚。如果我们卖的是狗屎,我们绝不会把狗屎说成包治关节炎。       我觉得,别去人,还是像我们这么活着比较好。在现实中,总是有。就说那些江湖吧,他们蒙人的伎俩多着呢。总有利用人性的弱点去牟利。我们必须增加自己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远离种种欺诈。       彼得·考夫曼和我说过很多次,他说:“如果知道做老实人能赚多少钱,他们肯定都不当了。”沃伦也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走正道,路越走越宽。”此言不虚。       五、慢一点,我们不在乎       有些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却真的让人很受用。Daily Journal做的是难做的生意,为法院等政府部门服务,这样的工作不好做,需要自动化。别人想占法院等政府部门的便宜,我们却没有。我们只是一家小公司,我们做得很辛苦,然而我们也逐渐占领了很多市场。       速度虽然慢,但前景是光明的。有钱的好处在于,慢一点儿,我们也不在乎。那么,我们是怎么变有钱的呢?我们记住了我太姥爷的话,机会只有少数几个,当一个机会来临时,我们要扑过去,把它抓住。想一想,你们的人生是不是这样?       再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1970年代,我犯了个错误,有一笔该做的投资,我却没做。没犯这个错的话,芒格家族的财富应该是现在的两倍,现在想想,我犯那个错太傻了。       我错过了那个机会,否则我的资产是现在的两倍。生活就是这样,错过一两个机会,也是难免的。       六、找对象,要找比自己优秀的       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人,他们找到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伴侣,他们做出了明智的决定,也是幸运的决定。我觉的,能够找到比自己优秀的伴侣,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在年轻的时候,许多人是无意间找到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伴侣。       其实,未必要碰运气,你可以有意识地去追求。很多人身上贴着醒目的标签,上面写着“危险,危险,切勿靠近!”,然而还是有人迎着往前冲。(现场大笑)不应该啊!你们笑归笑,这绝对是后果很严重的错误。       七、人老成这样了,为啥还能开心?       在我们这个董事会里,大家一起做特立独行的事,共度人生的坎坷,算是够奇葩的了,毕竟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盖瑞·威尔科克斯 (Gary Wilcox) 算是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了。我们是个很独特的董事会。这个案例也值得各位思考。       你们看看我,岁数这么大了,老成这样了,还活得很开心。怎么做到的呢?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如果你们愿意听,我再讲两个小故事。下面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但是它很启发人。       有一个年轻人去拜访莫扎特。他说:“我想写交响乐。”莫扎特问:“你多大了?”年轻人说:“我23岁。”莫扎特说:“你太年轻了,写不了交响乐。”年轻人说:“可是,莫扎特,你不是10岁就开始写交响乐了吗?”       莫扎特说:“没错,可我那时候并没四处问别人该怎么写。”       还有一个关于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一肚子愤懑,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莫扎特怎么会活成了这样呢?他做了两件事,谁做了这两件事都足以陷入痛苦。莫扎特不知道量入为出,在金钱上挥霍无度,这是第一件。第二件,他内心充满了嫉妒和抱怨。谁要是挥霍无度,还充满嫉妒和抱怨,他一定能活得又苦又惨,并且早早离开人间。想活的苦,想死的早,请学莫扎特。       那个年轻人请教莫扎特如何写交响乐,从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你们也能学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有的东西,有的人永远也学不会;有的人天生就比你强,你再怎么努力,也总有人比你更强。我的心态是:“那又怎样?”请问我们在现场的这些人,有哪一个人非得站上世界之巅不可的吗?没那个必要。       帝王将相修了那么多规模庞大的陵墓,我总觉得很可笑。难道他们是为了让后世的人去羡慕自己?让后世的人在走过他们的陵墓时,希望能住进去?(现场笑声)       总之,我们一路走来,很享受其中的过程,最后也做得很好。你可以自己去研究一下,在Daily Journal公司,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历史上,一共做了多少个重大决定。那些重大的决定,平均算下来,每年没几个。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始终留在这个游戏里,盯住了,在稀有的机会出现时,别让它溜走,要知道每个普通人能分到的机会并不多。       八、如何低成本地从错误中爬出来?       赚钱的秘诀是节约支出、生活简朴。沃伦和我,我们年轻没钱的时候,我们都是省着花钱,把钱攒下来去做投资,然后坚持一辈子,最后变得很富足。这个道理谁都能懂。     在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怎么才能不付出过高的代价,从错误中爬出来?从错误中爬出来,我们做到了。       伯克希尔哈撒韦,它最开始的生意是什么?穷途末路的百货商店、穷途末路的新英格兰纺织公司、穷途末路的印花票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从这些烂生意里爬出来的。好在我们当初买得非常便宜,它虽然是一手烂牌,我们还是打得很好。最后伯克希尔能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换了一条路,改成了买好生意。我们能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善于解决难题,而是因为我们善于远离难题,我们只是找简单的事做。       对于Daily Journal公司,我们刚买的时候,它的生意很好做。现在Daily Journal做的软件生意,很难做。公司的老同事都还健在,在种种机缘巧合下,新的软件生意做得还可以。这个生意有潜力,我们也愿意做下去。       报纸已经走向衰落,有几家报纸能像 Daily Journal一样,账上躺着数亿美元的股票,还经营着有前途的新生意?我们是最后的莫西干人。       九、提问环节:       问:您有一条金句,我特别喜欢。您说过,您在招聘的时候,一个人智商130,但他认为自己的智商是120;另一个人智商150,但他认为自己的智商是170,您说您会选择前者,因为后者能把你搞死。       芒格:这说的不是埃隆·马斯克吗?我当然要选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不选那些自不量力的人。我自己会这样选,但我也学到了一个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和霍华德·阿曼森学的。他讲过这样一句话:“千万别低估高估自己的人。”     高估自己的自大狂,偶尔竟然能成大事,这是现代生活中让人很不爽的一部分,我已经学会适应了。自大狂偶尔能成为大赢家,但我不愿有一群自大狂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会选择谨慎的人。       问:您说,好机会虽然好,但是如果做过了,就要吃大苦头。如何不完全错过,又不做过头?如何才能避免进场太晚?如何判断好机会已经过头了?       芒格:把问题彻底想明白,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你已经说了,这是个矛盾:好机会,刚开始进场的时候,潜力十足;好机会,做过了头,危机四伏。你的脑子里需要清醒地绷着这根弦,它是什么机会,是什么类型的,要自己去分。对这个问题,你已经解决了一半,不需要我帮你。既要看到潜力,又要看到危机。你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问:在伯克希尔致股东的信中,您也写了伯克希尔的过去和未来,您讲到了伯克希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几个原则。我的问题是,伯克希尔作为一家控股公司,遵守了一些原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优异的记录,为什么其他公司不和伯克希尔学?       芒格: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不来。例如,像宝洁这样的大公司,它的固有文化、它的官僚作风,早已根深蒂固,你说怎么能把宝洁变得像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样?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分到“太难”一类。太难了,已经不可救药了。       人们还是没意识到官僚主义的危害有多大。伯克希尔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原因之一在于总部根本没几个人。伯克希尔没官僚主义的毛病,我们有几位内部审计员,总部有时候派他们出去巡查。总的来说,我们没官僚主义的毛病。没有官僚主义,上层的管理者又头脑清晰,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       问:我的问题是关于长期利率和复利的。过去几年,利率一直很低,很难找到实现长期复利的策略。除了投资伯克希尔、价值投资、指数投资,请问能以高复利长期投资的机会在哪里?       芒格:你问我如何实现理想化的高复利,我的建议是,降低你的预期。我觉得,在一段时间里应该很难。让预期符合实际,对你有好处,那样会让你不至于抓狂。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从几百年以来最严重的那场大萧条到现在,不计算通货膨胀,投资股票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是10%,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大概是7%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7%和10%能拉开巨大的差距。我们就算实际收益率是每年7%。取得这个收益率的时机非常完美,恰好是在大萧条之后开始,并且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从现在开始投资,实际收益率完全可能只有3%或2%。未来,人们投资的年化收益率是5%,通货膨胀是3%,这样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出现。真出现了这种情况,正确的心态告诉自己:“即使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也能活得很好。”我们这些老年人生活的那个年代,哪有你们将来的生活条件好,你们有什么可郁闷的?       除了正确的心态,如果将来投资变得更难了,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呢?答案很简单,因为难度提高了,你应该更努力。可能你努力了一辈子,最后超过了5%,得到的是6%,所以你应该高兴。       问:在分析一家公司时,您更看重投资收益率这样的定量指标,还是品牌优势、管理层素质这样的定性因素?       芒格:我们关注定性因素,我们也关注其他因素。总的来说,在具体情况下,什么因素重要,我们就关注什么因素。至于什么因素重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总是遵守常识-平常人所没有的常识。我刚才讲了,把很多东西扔到“太难”的一堆里,这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之一。       问:我还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处于这一人生阶段时,我想请教您,您是怎么找到自己的能力圈的?       芒格: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连边界在哪都不知道,怎么能算是能力圈?没那个能力,却以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错。我觉得,你得始终对比自己能做到什么、别人能做到什么,你需要始终坚定地保持理性,特别是别自己自己。       从我一生的阅历来看,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项特质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我觉得像沃伦和我这样的人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也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我们生下来就具备了投资成功所需的性格。我没办法让你回到娘胎中重生。       问:今天,有很多问题都是在问您长寿、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芒格:这个很好回答,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嫉妒,不抱怨,不过度消费;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始终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交靠谱的人,做本分的事……都是些简单的道理,也都是些老掉牙的道理。做到了它们,就会一生受益。谢谢大家!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百色芒果促销策略研究论文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也在不断的发展着,我们坐在家中,通过手机就可以知道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情。在最近我们可以了解到芒果的价格下降了,对于爱吃芒果的

    niftynift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股票金融投资策略研究报告论文

    自己找资料自己写 建议你看看中国牛市这本书 好像是罗杰斯写的

    温暖三月502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疫苗行业投资策略研究论文

    疫情之下疫苗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疫苗批签发量整体呈波动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冠疫苗成为2020年市场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但实际上,除了新冠疫苗,国内

    墨小客s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非银金融最新投资策略研究论文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调控巨集观经济的执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业的安全、高效、稳健执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执行起著决定性作

    多啦X梦52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个人投资理财策略论文

    投资理财陷阱潜规则之一:免费荐股有陷阱【潜规则表现】市民赵女士反映,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免费推荐股票的热线电话,于是打了过去,接线员为她热情推荐了几只股票,还建议

    JACK赵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