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jia1988
我最喜欢的音乐家---莫扎特从小,在爸爸的熏陶下,我喜欢上了古典音乐。在众多的音乐家的作品里,我最喜欢听的是莫扎特的音乐,他也是我最佩服,最景仰的一位音乐家。莫扎特1756年出生,1791年去世。短暂的一生丝毫不影响他为世界留下辉煌的音乐遗产,而这份遗产直到今天依旧熠熠生辉。莫扎特是音乐神童。3岁能弹奏钢琴,4岁拉小提琴,6岁开始作曲,同时他开始离家,踏上音乐训练之路。在他35年的生命中,有14年在到处旅行,他拜访当时每一位重要的音乐家,聆听各种各样的曲调,创作结构严谨,旋律优美,风格明朗的音乐。按理,莫扎特这位稀世奇才本应过着富裕,优闲的生活,但是他痛恨当时整个社会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风气,不甘同流合污,致使其后半生在贫穷,疾病中度过。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他创作了一生最伟大的几部作品。那典雅、舞蹈性的《第39交响曲》;幽远、诗意极浓的《第40交响曲》;宏伟、英武的《第41交响曲》;“天鹅之歌”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听着这些曲子,你能想象这些天籁之音都是在莫扎特重病缠身,穷苦聊倒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吗?!爸爸说欣赏莫扎特的音乐既容易又艰难。容易的是他的音乐优雅;艰难的是他的音乐深刻而微妙。我并不懂这些意思,我只从他的音乐中听出了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听出了他带给人们舒缓,和谐的精神良药。在我学习上遇到挫折时,我听莫扎特,会激励我重新振作;在我取得成绩时,我听莫扎特,会让我激动的心情平复,重头在来!
依钱钱512
贝多芬,您是我的榜样说起贝多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喜爱音乐,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贝多芬,你是我的榜样作文600字。他因一次意外,将右耳失去听觉,但他却从不放弃,甚至说他比以前更热爱音乐。过了一段时间,他已经完全失去听觉,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再同心不过了。他不愿与外界接触,不愿与别人交谈,只是有时去大自然走走,用心来听大自然的声音。回到家继续专注于他的音乐,沉浸于他的音乐世界。屋子里摆放着许多东西,杂乱无章。他很孤独,整天与音乐交流、谈心,音乐是他表达心理想法的唯一方式,但他孤独中却不失骄傲,他沥尽心血,演奏出了一直世界名曲——《命运交响曲》。曲子开头是雄浑激昂的、壮观的,中间缓缓低沉,甚至进入了低谷,接着又高昂起来,就像从低谷,接着又高昂起来,就像是从低谷中看到了希望,被人拉进充满希望的世界。接着旋律跌宕起伏,整颗心随着音乐一起快慢,贝多芬是用心弹得,听众是用心听的。慢慢,我仿佛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心情……他的眼神像谭水,深不可测,如此的神秘,似乎透漏着什么、用眼神告诉我们什么…他坚强乐观,与命运斗争到底,不低头于不公平的命运,他孤傲,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脆弱,一直坚强着,他忧郁却坚强,严肃却善良,专注音乐、奉献于音乐…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使人不钦佩他!贝多芬,您是我的榜样,您虽然已不在世,但您的音乐力量是无穷的,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您用歌曲告诉我们:音乐是您不朽的灵魂!!
甜甜的今天
“我最喜爱的10位作曲家”在2006年6月写了“贝多芬”以后,时隔两年一直没有再写。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难字上。西方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数不胜数,要选出10位确实不容易,尤其是随着我欣赏曲目的日益广泛、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的日益提高,这个“难”字就更成为了“难上难”了!更要命的是,我当初不仅冒昧地列出了10位,而且还打算给他们排位,这让我更是犹豫了730天而下不了笔(除了当初贸然写了“第一位:贝多芬”以外)!今天,我突然有了完成这个“难题”的冲动,不过我自己给自己降低了难度——消了对了这10位巨匠的排名。 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公元1685~公元1750)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爱森纳赫。天赐良机,他生在一个音乐天赋受到重视、音乐成就受到鼓励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乾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1750年,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不过总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不如弗朗兹·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萧邦)那样驰名。并不是巴赫所有的雇主都能赏识他的才能。莱比锡教会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乐家”,只是他们未能雇上最初认定的两位人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让巴赫担任歌咏班领唱一职!但在几年以前,他要辞去魏玛公爵庭中的风琴手和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另谋新职,公爵对此耿耿于怀,结果将他投入狱中。巴赫度过了三个多星期的铁窗生活,公爵终于慈悲大发,将他释放(左图,子建收藏:席夫版巴赫十二平均律)。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夭折。翌年他鸾凤再续,可是他的第二个妻子非但不能帮助抚养头七个孩子,反而又给他生了十三个。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这的确是一个音乐天才之家!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音乐大体上无人问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极为欣赏巴赫的天赋)。新的音乐风格在发展,巴赫的“旧式”乐曲一时声消音灭。但是1800年以后,人们对巴赫乐曲重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的声誉和名望与日俱增。在今天这个非宗教的时代里,巴赫远比他在世期间的名望更高。一位两百年前在风格和主题方面都被认为是旧式的作曲家,今天却受到了广泛的颂扬。 一般认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方法)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大多数学习严肃音乐的学生感到,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比大多数其他作曲家那些更易理解的作品具有更加无穷的魅力。许多偶尔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认为他是阳春白雪,但是应该指出他的追随者并非少数几个音乐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都要畅销。从长远观点来看,巴赫或贝多芬的作品远比一位风靡一时的“流行”作曲家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听
毕业致谢词300字 艰苦的大学生活快要结束了,毕业前都要进行最后的毕业,毕业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准备毕业才更能顺利通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
我最喜欢的音乐家---莫扎特从小,在爸爸的熏陶下,我喜欢上了古典音乐。在众多的音乐家的作品里,我最喜欢听的是莫扎特的音乐,他也是我最佩服,最景仰的一位音乐家。莫
... 有一个女孩子一个人独自在一个城市里生活,因为孤独和寂寞,她很希望有一个朋友来陪伴自己. 后来有一天她在街头偶遇她大学的一个同学,她觉得很开心,她们经
教学论文的三种类型及其写作方法如果从内容的角度对目前常见的教学论文进行分类( 不包括课堂实录、案例设计、叙事类手记、教育散文等)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方法
1、音乐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学会享受音乐便是迈出了享受美的第一步。曾经我以为音乐就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