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啊老猫
池际尚归国后,长期担任繁重的社会工作,但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她的研究选题,一直处于当时的学科前沿,与地质科学的整体发展步伐完全相吻合,与矿产资源紧密结合,因此,学术上能取得突出成就。在构造岩石学、变质岩石学与流变学方面的成就及贡献池际尚在这一领域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她在美国发表的4篇论文和1977年发表的《构造岩岩组分析入门》一文中。构造岩石学(StructuralPetrology)是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Geology)与岩石学(Petrology)之间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岩组分析(PetrofabricAnalysis)可看作构造岩石学的同义语,30.40年代,这一领域的学术代表在西方主要是B.Sander和E.Cloos,在前苏联有A.A.Полканов和Е.А.Елисеев。池际尚发表的《Wissahickon片岩与花岗岩化作用的构造岩石学》一文的最主要贡献有:改正了E.Cloos等人对S2定义为流劈理或轴面劈理的传统观点,论证了S2是沿着拖曳褶曲的皱纹细褶(crenulation)的一翼滑动和重结晶的结果;提供了一个范例,通过岩组分析,把变质作用、花岗岩化作用与区域构造形成演化史有机地结合起来;基于质量平衡原理对片岩的花岗岩化作用建立了两个精细的化学反应式;详细地划分了变形结构面S1.S2.S3.S4及其形成演化史,绘制了一张表现组构要素的构造图(structuremap)。这一论文是池际尚博士论文的核心部分,它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而且从现代构造地质学来看,亦是具有很高水平的论文。构造岩石学的研究虽然在50年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遗憾的是,它仅限于岩石学家来研究,构造地质学家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精力还用于研究宏观的变形构造。直至70年代构造地质学家才重视变形结构面S1.S2.S3.S4……的识别及其形成演化史的研究,称为构造序列分析,它已成为现代构造分析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像池际尚这样的表现组构要素的构造图在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成果中亦是不多见的,至今这种构造填图仍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另外3篇关于大理岩变形实验的论文,是她的博士后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由于池际尚在祖国解放后立即由美国返回北京,许多成果已没有可能整理成论文发表。岩石变形实验完全是一项开拓性的前沿研究。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是岩石圈研究,它已从主要针对地表的研究走向深部的研究,岩石的流变学(Rheology)已成为研究岩石圈的一个重要方向,岩石变形实验已成为当前研究岩石圈流变学的最重要支柱之一。池际尚应邀于1977年发表的《构造岩岩组分析入门》论文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写成的,同时池际尚还专门培养这一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专门编写了详细的讲义,并亲自给研究生和教师、研究人员讲课,为中国构造岩石学与流变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岩石热力学研究是现代岩石学的重要支柱之一,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化学反应式,池际尚在博士论文中建立的化学反应式及其方法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1950年起池际尚在清华大学讲授费德洛夫法和岩石学,在岩石学课中介绍了许多成因岩石学的新资料,如岩浆物化体系与结构解释、花岗岩化作用等。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亲自讲授岩石学,并自编讲义。1961年青岛会议之后,她亲自抓构造地质、岩矿和古生物地层等3个理科教学计划的修订,成为地质系本科教育的蓝本。池际尚领导大家创建岩石学教学与研究系统,她总是首先走在第一线,完成一件工作后留给年轻人去继续,她又继续去创建另一项工作。例如,她对晶体光学与岩浆岩岩石学均进行示范教学,至今中国这方面的教材仍沿用池际尚当时授课的框架;她是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第一任队长,至今周口店一直是北京地址学院的一个重要的实习基地,侵入岩体的工作方法、岩浆分异与同化作用的野外识别、接触变质分带研究等都是她在这里教授给年轻教员的。费德洛夫旋转台在当时是一项十分先进的测试仪器,它对于提高矿物鉴定的精确度,了解固溶体矿物系列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极大的实用意义和理论意义,可是当时许多教员都不会进行测试。池际尚亲自写讲义,亲自授课并带实习课,教研室仅有12台仪器,想学的教员多,只好分两班分别上课。这一新技术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直至现今岩组分析工作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岩浆岩岩石学》(1959年版)是中国第一本岩浆岩岩石学的教材,由池际尚主编并撰写的前言与第一章绪论对了解建国初期岩石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有关岩石学发展史部分特别值得反复研读,池际尚所谈的3个问题:历史上,偏光显微镜的出现是岩石学发展史中一个大转折点,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几十年内,相当多的岩石学家过于偏爱显微镜,以致出现了脱离地质的纯显微镜描述的倾向,把岩石学引向了歧路,其中以罗森布施为代表,后来得到了“碎片”岩石学家的讽刺称号,池际尚特别写出这一点,在当时是要告诫年轻的地质工作者,不要只有岩石概念,而忽视岩体的概念,不去从地质体观点出发研究岩浆岩体和构成岩体的岩石,这一告诫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相当一部分年轻地质工作者已出现了类似“碎片岩石学”的只注重室内工作、忽视野外工作的偏向,这正是许多老年地质工作者所担忧的;强调岩石学工作要结合中国实际,为寻找矿产资源作出贡献,这对今天的岩石学工作者仍是十分重要的;池际尚指出了今后岩浆岩岩石学发展的几个方向,即地质研究方向、化学研究方向、矿物研究方向、物理化学和实验方向,以及工艺岩石学方向,并指出前3个方向仍处在积累资料阶段,尚需向区域岩石学方向发展,以进行更高阶段的理论综合。中国物理化学和实验方向的工作尚待开展,这一工作必须提到日程上来。池际尚的一生正是按照她所主张的“重视地质体”、“重视矿产资源”、“重视前沿研究”,言传身教地领导着大家从事岩石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由此创建了岩石学国家重点学科点。 60年代初池际尚领导专题科研队,开展对北京西山八达岭一带燕山期花岗岩的研究。这是一个大面积花岗岩的连续出露区,如何进行填图与研究,是当时国内外的一个难题。按传统惯例,把它作为一个均一的地质体处理(地质上称为“岩基”),在地质图上是一片红色。加之,当时在国内从事地质工作的主体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青年,他们更不知道在这样的地区应如何进行填图与研究工作。池际尚带领大家在野外从如何识别和圈出单个侵入体开始,进行岩浆侵入期次的划分。明确提出“旋回、阶、期、次、岩体”五级划分的方案,进而建立了侵入岩标准序列。证明了“岩基”不是一个均一的地质体,而是一个由按一定规律依次侵入形成的“杂岩体”。在地质图上应从一片红色改变为多种颜色的小区镶嵌在一起具有时代、构造含义的构图。1962年在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年会上,池际尚宣读了《燕山西段南口花岗岩(主要涉及岩浆分异作用、风化作用和成矿专属性)》论文,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同源岩浆系列与深部和就地岩浆分异同化作用,从理论高度解释了本区侵入岩多样性的原因,并讨论了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论文得到高度评价,并被地质学会推荐代表中国参加前苏联全苏岩石学会议,受到前苏联地质界的高度评价。这一开创性的研究不仅为当时国内花岗岩地区的填图与研究工作树立了范例,而且其学术思想在当时亦具国际领先水平。由于种种原因,池际尚没有时间把侵入岩标准序列的新概念及其他有关岩石成因的论述整理成文正式发表。她在未公开发表的内部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侵入岩标准序列的新概念。这在白志民(1991年)等的《八达岭花岗杂岩》专著第7页中有一个极为简单的介绍。这种研究花岗岩的新思路,与当前国内、外盛行的由著名的英国地质学家W.S.Pitcher教授提出的划分花岗岩体的单元和超单元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可见,池际尚关于侵入岩标准序列新概念的提出比W.S.Pitcher教授要早十多年。在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与金刚石研究方面的成就及贡献中国于1962年开始寻找原生金刚石矿,1965年中国地质工作者继贵州之后又在山东蒙阴找到了原生金刚石矿。为了指导全国金刚石找矿工作,地质部宋应副部长亲自委任池际尚去山东蒙阴组织并主持613科研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总结找矿标志与规律,同时举办培训班指导二十几个省市寻找金刚石。池际尚提出了“对比思想”,专门成立研究组进行国内外金伯利岩与金刚石对比工作;总结了金刚石伴生矿物的组合和特征,作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总结了控制金伯利岩与金刚石分布的地质构造特征;提出了中国金伯利岩的分类命名、填图单位及岩石特征,该分类命名方案一直延用至今,同时还提出了识别金伯利岩含金刚石性的T·A公式(T·A=TiO2+Al2O3+K2O+Na2O+P2O5,当T·A=4~6?5时为富矿;T·A=6?5~9?5时为较富的贫矿;T·A》9?5时基本无矿)。指出含矿金伯利岩的产状,除岩筒外,呈脉状产出的也可能含有高品位的金刚石,拓宽了找金刚石的远景范围。当年跟随池际尚在山东工作的年轻地质工作者,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寻找金刚石的骨干队伍。随后在辽宁复县等地又发现了金伯利岩与金刚石。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该项研究中断,池际尚亦没有可能把这项研究的丰富成果整理成文,项目进行过程中虽曾写过的许多简报等,由于散失,难以寻找亦无法收集发表。70年代中期,国家开展第二轮金刚石找矿工作时,基于高温高压实验新成果与岩石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池际尚又从金伯利岩岩浆不同的温压上升机制对保存金刚石与金刚石石墨化的制约,提出研究深部岩石圈的新思路以指导找矿。这是当今地球科学的前沿之一,亦是金刚石及其母岩成因的关键科学问题。池际尚学术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对前沿研究的敏感性又一次放射出光芒。她提出的地幔及其与寻找金刚石的关系,在当时中国广大地质工作者中还是鲜为人知的。她在全国许多省区进行金伯利岩与金刚石找矿工作的现场进行考察指导,并利用多种会议讲述和宣传她的思想,为第二轮寻找金刚石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80年代中期,在澳大利亚发现了第二类含金刚石的母岩——钾镁煌斑岩。尽管此时她已近70高龄,她仍努力探索,在全国有关生产、科研、教学单位讲解这种新的金刚石母岩,结合中国实际指导寻找钾镁煌斑岩的工作。80年代后期先后在中国发现了钾镁煌斑岩,为寻找金刚石开辟了新远景。她直接领导下的科研集体完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新一轮全国寻找金刚石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其中,关于华北和全国金刚石的专著已于1996年正式出版并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70年代后期,板块构造理论日趋成熟,在地学领域产生了许多新思路和新学科生长点。国际地学界在完成了上地幔研究计划与地球动力学计划之后,80年代又转入探讨大陆岩石圈。中国在这方面落后了约20年。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池际尚组织和领导科研集体,在结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瞄准上述学科领域的前沿,先后开展了许多大型课题研究,如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与上地幔,西部三江与西藏特提斯造山带火山岩、花岗岩、蛇绿岩与成矿作用,下扬子中生代火山岩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华北、扬子与中国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与金刚石,华北含磷岩体岩石学与磷灰石矿床的构造岩浆控矿研究,华北中生代火山岩、花岗岩类与成矿作用,苏鲁含柯石英榴辉岩类与石榴石橄榄岩类的超高压变质作用等等。她要求大家的研究成果和测试数据要经得起检查,要求必须深入学科前沿去探索,要求每一项科研成果或论文要有新的认识。她以宽阔的胸怀,鼓励和支持她的助手和学生超越自己擅长的学科方向去开拓新领域,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池际尚一生坚持前沿研究与找矿事业结合,招收的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一直是“岩浆岩与成矿”。《池际尚论文选集》中收入的《岩浆作用与岩浆岩概念》一文是池际尚当时对中国在岩浆岩研究方面的最新总结与展望。
双双鱼儿
13
在古代的地质记录中,岩崩的描述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保存潜力很低。在苏格兰西北部的Clachtoll,有一块与中元古代Stoer群的基底角砾岩相伴生的新太古代刘易斯片麻岩的巨型碎屑岩(100m 60m 15m),估计质量为243kt。与下伏基底片麻岩相比,巨型块体中的片理在次垂直轴上偏离了约90 ,并且被充满Stoer组红色砂岩的裂隙网络切割。巨块体顶部的层状碎屑裂隙填充物符合埋藏期间的被动沉积标准。侧面和底部的沉积物填充裂缝显示出与强力注入相一致的特征。该团队通过数值计算认为与裂谷相关的地震震动导致大块岩石落在未固结湿沉积物上的距离不超过15米。在冲击作用下,基底块体下含水砂层的超压和液化足以导致水压释放并向上注入泥浆。此外,不对称分布的结构记录了块体减速和停止时的内部变形。巨块与年轻的Stac Fada撞击事件无关,它代表了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陆地岩崩特征之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0–184.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天奇
14 北美中大陆裂谷内大型德卢斯杂岩的快速侵位
德卢斯杂岩(美国明尼苏达州)是地球上最大的基性侵入杂岩之一。前人认为,约在1109 ~ 1084 Ma期间,劳伦大陆内部中大陆裂谷的岩浆作用和伸展活动使德卢斯杂岩侵位。相比于典型的由上涌的地幔柱减压熔融形成的大火成岩省的持续时间,德卢斯杂岩岩浆活动的持续时间更长,岩浆作用间隔也更长。但德卢斯杂岩的斜长岩和层状岩单元的高精度 206 Pb/ 238 U锆石年龄限制了这些单元在1096 Ma 左右,约1 m.y.(持续时间500 260 k.y.)的时间内快速侵位。岩石单元的古地磁数据与劳伦大陆的视极移路径对比结果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年代学确定大火成岩省的活动时间很短,代表快速的侵位过程,支持了岩石圈伸展与异常热上涌的地幔共存的假说。快速的岩浆脉动作用发生在板块纬向运动20 后,晚于最初的岩浆作用至少10万年。该研究提出了这样的可能,即上涌的地幔柱与移动的劳伦大陆岩石圈底部相遇,并通过“upside-down drainage”作用流向中大陆裂谷局部变薄的岩石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85–189.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5 大陆根的形成
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新证据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矿物结构,其仅限于古老大陆克拉通下的厚地幔岩石圈内,为形成地球地质 历史 中这些突出而有影响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橄榄石是地球上地幔的主要矿物,其弹性特性沿其三个晶体轴各不相同,并且塑性变形过程中单个橄榄石颗粒的优先排列会影响地震波传播的整体性质。面波层析成像显示,在地球的大部分区域,地幔岩石圈的变形使橄榄石晶体定向,其快轴位于水平面,但在克拉通大陆岩石圈根部约150 km处的深度居中,快速晶体学轴优先垂直对齐。由于克拉通根部的粘度很高,这种结构很可能是克拉通形成时的痕迹。上地幔石榴石-橄榄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表明,克拉通地幔根因密度降低而趋于稳定,密度的降低是因为熔体的抽离发生在比抓取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更浅的深度。从面波层析成像推断的矿物结构表明,融化-亏损事件后的水平缩短使亏损带向下形成较厚的大陆根,通过纯剪切在垂直方向拉伸了亏损物质,并使橄榄石快速结晶学轴成为垂向排列。地震学手段发现的这种在约150 km深度处的矿物结构是形成克拉通根的缩短事件的证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0-194.
译者
CUGB@唐演
16 论克拉通的破坏趋势
该研究表明,由于沿克拉通边缘的地幔流的作用,俯冲板块可能导致岩石圈移动。这个过程会雕刻和重塑克拉通,影响岩石圈整体稳定性。该研究利用三维地球动力学模拟探究了俯冲驱动的定向流与不同形状的克拉通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边缘形状不仅控制着克拉通周围流动通道的形成,而且控制着克拉通的破坏潜力。模拟结果表明,所有克拉通形态都有助于形成流动通道,但平直边缘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最强,边缘逐渐加厚的克拉通抗变形能力较弱。边缘形状的控制下,克拉通岩石圈沿着其边缘逐步消解,直到形成更稳定的平直边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195–200.
译者
南京大学@陈博洋
17
高压矿物记录了通常难以保存在地壳的地质过程。莱氏石是锆石的一种可淬火的多型矿物,其形成在冲击压力大于20GPa的条件下。然而,不管是经验的、实验的还是理论上对其形成形成的具体机制均存在争议。该文作者研究了35Ma前的切萨皮克湾撞击事件的远端溅射毯中一颗锆石中锆石—莱氏石的相变过程,发现莱氏石经历了多阶段的生长并且大约89%的锆石相变为莱氏石。该颗粒中存在两类莱氏石:(1)呈面状平行排列,且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暗黑色,及(2)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呈树枝状生长的莱氏石。前人文献中对前者已有过报道,而还未见有报道过树枝状莱氏石。作者进一步地提出了在大于40GPa的条件下莱氏石的两阶段生长模型:首先,在冲击压缩阶段,剪切应力导致层状莱氏石的形成,之后在高压下通过重结晶作用形成树枝状莱氏石。在淬火之前,树枝状的莱氏石从片理面开始生长,并替换临近的被破坏的而呈非晶态或中间态的锆石。该文研究结果为陨石撞击过程中微秒尺度下的高压多型转变所伴随的微结构演化对莱氏石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此外,作者基于莱氏石的形成条件提出树枝状的莱氏或许可以作为远端溅射毯的标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201-205.
https://doi.org/10.1130/G47860.1.
译者
小爪爪
18
地幔柱和洋脊相互作用形成岩浆持续喷发时间最长的大火成岩省
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通常由一次或多次持续1-5 Ma的短时岩浆脉冲(火山活动)形成。该团队对Kerguelen(凯尔盖朗)大火成岩省主要建造期的火山岩(白垩纪Kerguelen的南部和中部,Elan Bank和Broken Ridge)开展Ar-Ar定年分析,获得25组 40 Ar/ 39 Ar坪年龄。定年结果显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的火山活动大约从ca.122 Ma持续至90 Ma,活动时间超过32 Ma,表明Kerguelen大火成岩省记录了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岩浆通量的侵位事件,并且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火山活动持续最长的大火成岩省。该研究认为Kerguelen大火成岩省与其他火山活动持续时间短或经历多次喷发事件的大火成岩省不同,Kerguelen大火成岩省是通过地幔柱和洋中脊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通过洋中脊的跳跃,慢速扩张及迁移,将岩浆产物从喷发中心转移出去,并导致长期持续的岩浆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06-210.
https:// doi.org/10.1130/G47850.
译者
NJU@哈哈宇
19
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Ubehebe火山口干火成碎屑沉积物的软沉积变形
软沉积变形构造在细粒火成碎屑沉积物中较为常见,并且经常伴随其他特征一起指示沉积物处在潮湿和具有粘性的状态下。Ubehebe爆发火山锥的火山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的沉积物是通过多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这些爆发有的直接来自火山碎屑涌动,也有作为局部颗粒流从陡坡上再活化的新鲜、富含细灰的沉积物。除了软沉积变形构造本身外,没有其他湿沉积的现象。该团对的结论是,变形是孔隙-气体压力和干内聚力的升高情况下新鲜的细粒沉积物失稳的结果。仅软沉积变形不足以确定是否母源火山碎屑岩流含有液态水并导致地层湿沉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0)49(2), 211-215.
译者
中国地质大学@徐睿
20 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
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Mojave Desert)1992年里氏震级7.3级Landers地震和1999年里氏震级7.1级Hector矿地震发生至今,两次地震的震后变形得到广泛研究,硬地壳上覆在低速的地幔软流圈的模型受到了公认。然而,该团队新近发现,这两次地震后的近场地震后瞬变比之前认为的持续时间更长,这需要对震后模型进行修正。该团队基于修正后的震后瞬变的新模拟结果表明:(1)莫哈维地区下地壳的有效黏度在年际尺度上约为2 10 20 Pa·s,(瞬态粘度约为2 10 19 Pa·s),也就是说仅仅只是下覆地幔软流圈的5倍;(2)上地幔的瞬态黏度随时间而增加,这为频率相关的流变学(如Andrade或拓展的Burgers流变学)提供了新的大地测量学证据。第一年的瞬态流变学推断与2019年7月两次莫哈维地震事件以北180公里的Ridgecrest里氏震级6.4级和7.1级地震的瞬态流变学非常一致。该建模结果支持东加利福尼亚剪切带(太平洋-北美板块边界的一部分)的焦糖奶油流变结构模型,其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在年际尺度均表现出延展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16-221.
译者
南京大学@吉姆·雷诺
21 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的重要作用
当热液流体与周缘海水混合时便会形成海底热液矿床,通常我们认为其中的硫化物矿物沉淀是非生物成因的。基于在冲绳海槽中部(中国东海)的Izena Hole和Iheya North Knoll的大洋钻探,Tatsuo Nozaki等使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测定黄铁矿颗粒中的δ 34 S,结果表明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与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关系密切。在硫化物形成过程中,黄铁矿结构依次从草莓状变化到胶状最后发展为自形结构。草莓状黄铁矿中δ 34 S具有很高的负值(低至–38.9‰),而在胶状和自形结构黄铁矿中δ 34 S却向正值有规律的递增。硫同位素在海水硫酸盐(+ 21.2‰)和草莓状黄铁矿(–38.9‰)之间的分馏程度高达–60‰,这在开放系统中只能通过微生物硫酸盐还原来实现。由于草莓状黄铁矿通常被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所代替,因此草莓状黄铁矿可能是形成其他硫化物矿物的原始物质(核)。该研究得出结论,含有微生物还原硫的草莓状黄铁矿在海底硫化物矿化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49(2), 222–227.
译者
CAGS@张瑜
22 罗迪尼亚-冈瓦纳转变中华南地块从印度地块破碎分离
印度西北部和华南的拉伸纪晚期至寒武纪沉积地层为其古地理关联建模提供了重要证据,包括它们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转化为冈瓦那超大陆过程中的斜接及随后的分离。这两个地区拉伸纪晚期的沉积单元岩石地层和碎屑锆石U-Pb-Hf-O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都指出了(有着)共同的物源。800-700 Ma华南和印度西北部的锆石δ 18 O同位素值在从上地幔成分转变为亚地幔成分时的大幅下降以及锆石ε Hf(t) 值同时期的增加,表明了共同经历了新元古代拉伸岩浆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的时间一致。沉积物源在成冰纪发生了显著变化。印度西北部边缘新元古代剩余的沉积物包括大量以古老锆石年龄为主、来自印度克拉通内部的碎屑。反而,华南扬子地区同时期的沉积单元以新元古代锆石为主。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强调了罗迪尼亚超大陆构型中印度西北部和华南(扬子和华夏地区)之间密切的古地理关联,并验证了它们在成冰纪通过大陆裂谷而分离。印度西北部发育被动大陆边缘,而华南地块则沿冈瓦那边缘部分裂解、旋转并向印度东北部和西澳大利亚右行迁移,以至于华夏地块仍然在接受来自冈瓦纳大陆的碎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2021)49(2),228–232.
译者
袁梦
23 劳亚大陆东缘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碎屑锆石组成
沿劳亚大陆东部边缘,从纽芬兰(加拿大)到阿拉巴马(美国)八个地区的最新碎屑锆石U-Pb数据汇编显示,其沿走向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仅存在微小的局部变化。这些样品来自亲劳亚大陆的沉积岩和变沉积岩,时代跨度从新元古代-二叠纪。前寒武纪的碎屑锆石以约2.7 Ga的次要种群和约1.9-0.9 Ga的主要种群(峰值约为1.2-1.0 Ga)为特征。其碎屑锆石来自劳亚大陆太古宙地壳(约2.7 Ga)、古元古代造山带(约1.9-1.6 Ga)、Granite-Rhyolite省(约1.5-1.4 Ga),以及Elzevir地体和Grenville省(约1.3-0.9 Ga)。中元古代锆石种群的多寡取决于与不同物源区的距离,包括约1.5-1.4 Ga的Granite-Rhyolite省、约1245-1225 Ma的Elzevir地体和约1.2-0.9 Ga的Grenville省。中奥陶世锆石的数量沿走向而变化,其取决于Taconic造山带的输入,但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最多。由于碎屑锆石年龄沿走向的一致性, 7534个协和的碎屑锆石U-Pb数据的汇编可用于未来的U-Pb碎屑锆石研究,作为劳亚大陆东缘的物源指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献来源&原文链接
Geology, (2021) 49 (2),233–237
译者
哥斯达黎加的61
编辑&校对:覃华清
蛇纹玉和透闪石
从晶体到气候:“黄金标准”时间线将洪水玄武岩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 巨大的哥伦比亚河洪水玄武岩与古代全球变暖有何关联想象一下,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座巨大的火山喷发,
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其中主要论文有:1、《中国地方风物传说结构试论》,载《民间文艺季刊》1986年第3期。2、《藏族犬图腾浅谈》,载《西藏研究》1988年第2
1. 张智宇,杜杨松,张静,庞振山,李大鹏,贾鹏飞,安徽贵池铜山岩体SHRIMP锆石U-Pb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地质论评,2011,57(1):印刷中
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与控制研究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结构优化设计与选型温度变化对钢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现浇空心楼盖等代刚度和破坏形式的实验研究有限元法在连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