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职业学院学报
九江职业学院学报
《九江学院学报》(双月刊,ISSN 1673-4580,CN36-1285/C)创刊于1982年,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九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弘扬学术为宗旨,立足反映科研与教学成果,致力于学术精品的推解和交流,坚持开放式办刊理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精心建设品牌栏目,努力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繁荣学术研究。 《九江学院学报》立足地域文化研究,注重刊物特色建设,打造了一批诸如“陶渊明研究”、“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研究”、“鄱阳湖·庐山文化研究”等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的特色栏目。“陶渊明研究”专栏,自1984年开始创办,迄今已连续推出了77辑,发表文章342多篇,在陶学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学者的关注与好评,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组织了三届国际陶渊明学术研讨会,积极推进了有关陶渊明的学术研究。《文汇报》、《光明日报》、《江西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分别报道了《九江学院学报》“陶渊明研究”专栏的有关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该栏目被遴选为全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据不完全统计,该专栏有23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详细摘录。 编辑部现有专、兼职编辑6人,平均年龄43岁。其中硕士2人,具有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讲师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过硬的编辑队伍。学报坚持学者办刊、编辑—学者一体化的思路,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在编辑业务及学术研究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编辑部成员都有各自的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有的在科研方面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为严格稿件审查,成立编委会,聘请在各个学科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为编委会委员,对学报起着监督、指导和咨询作用,为本刊组稿、审稿。
2.获奖情况
《九江学院学报》1999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现为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3.学报制度
学报是高校最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是高校展示教学与科研成果并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学报编辑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其职责是: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努力贯彻“双百”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科研工作、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力求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师生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介绍国内外新成果、新思想、新方法,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三、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期刊质量要求和评估标准,全面保证学报的政治方向、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 四、鼓励学术创新,提倡良好的学术风气,培养和扶持学术新人,努力办出刊物的特色。 五、积极努力,为本校师生拓宽科研成果展示领域;面向社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科研发展服务。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工作计划,实行科学化管理。 七、履行办刊宗旨,认真做好文稿的技术加工和语言文字加工工作,全面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保证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八、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创优质学术期刊;树立经营观念,扩大发行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
4.特色栏目
陶渊明研究 黄庭坚研究
编辑本段二.自然科学版
1.学报简介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2.主要栏目
鄱阳湖生态研究 机械电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理科学 临床医学 护理学
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九江学院 主编:陈绵水 ISSN: CN:36-1297/N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政编码:332005
4.投稿须知
1 投稿须知 1.1 本刊注重发表具有创新价值和学术探讨价值的论文,优先发表观点有见地、选题填补空白的论文。 1.2 本刊在不改变作者观点的原则下,有权对稿件进行修改。稿件字数,自然科学3000~4000字,哲学社会科学5000~6000字。电脑打印稿请认真校对并备份软盘。所有来稿一律文责自负。自稿件投寄之日起3个月后未接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电话垂询。请勿一稿两投。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1.3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2 稿件要求 2.1 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地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2.2 作者姓名置于文题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如: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 2.3 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一般不超过2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列于文末。哲学社会科学版采用报道性摘要,指明原文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自然科学版采用结构式摘要写明原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2.4 关键词一般每篇可选3~8个,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2.5 简要介绍文章主要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其主要研究领域(或方向)等。 2.6 正文 (1)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层次不宜过多,—般不超过5级。层次序号哲学社会科学版采用“一、(一)、1、(1)、1)”;自然科学版采用“1,1.1,1.1.1,(1),1)”;文内序号用“①;②等”;注号用“[1],[2]等”。 (2)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3)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4)数字使用应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 (5)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与符号—律植字。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 (6)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表内数据—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7)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一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 (8)数学公式应简明、准确地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另行编排,主辅线须区分清楚。 2.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 (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沈明明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课题1 、主持完成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研究》;2 、主持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九江码头文化与现代九江建设研究》。论文1 、 《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伟大贡献》,《九江师专学报》1983年第3期;2、《狄德罗的无神论思想述评》,《厦门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3、《霍尔巴赫无神论思想述评》,入选《宗教与无神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4、《也谈对 “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的理解》,《九江师专学报》1985年第1、2期;5、《阶级分析法不宜简单化运用》,《九江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6、《试论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史的批判》,《九江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7、《人性理论的伟大变革》,《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8、《哲学观念的变革是搞好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厦门社联》1987年第2期;9、《洛克 “ 反省 ” 说再认识》,《求索》1986年第3期;10、《对 “ 客观性 ” 的再认识》,《福建论坛》1987年5期,《新华文摘》摘转;11、《永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态度》,入选《走历史必由之路》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2、《哲学基本问题再认识》,《学习月刊》1987年第12期;13、《亚里士多德哲学史观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14、《再论实践》,《福建论坛》1988年第2期;15、《马克思〈手稿〉中的 “ 社会 ” 范畴初探》,《九江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16、《评黑格尔论哲学史的对象》,《九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17、《康德 “ 客观性 ” 论证的启示》,《理论学习月刊》1988年第5期;18、《主体性面面观》,《哲学动态》1988年第6期;19、《五四,在中国世纪的转折点上 —— 新文化运动启示录》,《九江师专学报》1989年第2、3期;20、《认识中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的本质及其联系》,《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12期;21、《主观性和主体性》,《九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22、《论爱尔维修的无神论思想》,《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23、《实在性与客观性》,《九江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24、《康德论 “ 客观性 ” 》,《九江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25、 《哲学和 “ 荒谬 ” 》,《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26、 《哲学:人类精神世界的 “ 转向 ” : —— 科学与哲学关系再认识》,《福建论坛》2000年第6期;27、《 “ 物质 ” 定义再认识》,《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28、《教育:苏格拉底的启示》,《中国当代教育》2004年第1期;29、《 “ 新世界观 ” 的新视角 —— 再论马克思的 “ 社会 ” 范畴》,《福建论坛》2004年第4期;30、《 “ 以人为本 ” 的崭新视野 —— 重温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31、《哲学 “ 发展 ” 的特殊性》,《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3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应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3、《哲学发生初论》,《福建论坛》2006年第5期;34、《大学哲学素质教育初探》,《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5、《困境与对策:村民自治的一种思路》,《九江党刊》2007年第2期;36、《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教改实践》,《九江高等教育》2007年第5期;37、《哲学的社会功能之我见》,《福建论坛》2008年第4期;38、《水德:老子哲学思想的灵魂》,《福建论坛》2010年第3期。教材与著作1 、参 译:《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独著:《善待生命 善待自己》,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3、排名第一:《释放紧张——走出职场心理困境的智慧》,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4、独著:《有水一方:倚着码头读九江》,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5、独著:《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老子如是说》,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学年论文,基本写完了,但是最后需要10篇到15篇文献,主题是探讨微博的商业模式。
1.曹文. 微博客的大商机[J]. 互联网天地,2010(2)
2.韩笑,夏冰.微博营销:“湿”化生存[J]. 新闻世界,2010(8)
3.张晶. 微博业务备受青睐商业模式呈多元化趋势[J]. 世界电信,2010(8)
4.李林容,黎薇. 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 当代传播,2011(1)22-25
5.吕文龙. 微博的商业模式“心结”?[J]. 互联网周刊,2010(21)
6.梁赛楠. 微博客受众的媒介使用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0
7.刘昱璇. 微型博客盈利分析[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8.晏臻恺,彭娜. 微博盈利模式刍议[J]. 企业导报,2010(10)126-127
9.苗燕华,王丽. 新浪微博的未来盈利模式探讨[J]. 科技资讯,2011(8)
10.杨柳.微博时代的网络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0(11)
这是参考文献的目录,如果需要原文的话,留个邮箱,我可以打包发给你。
学前教育弹唱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
学前教育弹唱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
一、引言
幼儿歌曲的弹唱教学是幼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高职学前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存在部分学校忽视弹唱教学,造成学生无法应对、胜任工作的现象发生。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有部分高职学校通过增加课时量、选用合适教材、制定明确目标加以改进,但由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前专业弹唱教学的效果。本文在研究中就从笔者的工作经验入手,探讨了应该如何解决学前专业弹唱教学中的不足,为未来幼教的灵活开展打下稳定根基。
二、学前专业弹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过于注重乐理知识的讲授。在学前教育中,乐理知识是掌握节拍、节奏,开展高效弹唱教学的基础。但是部分教师将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上,严重忽视了对声乐演唱知识、演唱技能以及弹奏技能等知识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内化与弹唱水平的提高。[1]第二,缺乏充分的弹唱练习。由于学前专业注重的是幼儿教育知识、技巧的传授,很多教师对学生弹唱练习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将歌曲的编配弹出来即可,不注重音乐的细节。更未让学生做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这造成很多学生所弹唱的音乐都是断断续续、杂乱无章的。[2]第三,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要想学好弹唱,必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从而得到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目前高职学前专业的弹唱教育多是以课堂为中心,并没有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造成学生除了参加考试以外,并没有参与过其他形式的伴奏活动、歌曲谈场比赛,不具有任何丰富的经验。[3]第四,课堂教学缺乏变通性。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弹唱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注重变通性,这种变通体现在教师不能过于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在接受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打造高效性、动态性的课堂,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弹唱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机制、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变通性教学无法实现。
三、改善学前专业弹唱教学的对策
第一,曲目分析,针对教学。学前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充分的儿歌弹奏经验,这样才能为未来幼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弹唱教学中,教师不能选择过于复杂的音乐作品,而是应该结合实际使用需求,让学生尝试弹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分析儿歌作品,结合自己的认识畅谈弹奏的技巧、方法,让弹奏教学的整体效果更加深入。以《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进行弹奏练习之前,教师应该一边示范一边对这首歌曲进行分析:这首歌曲采用的是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皆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整体结构十分规整协调。在做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乐段特色与风格作出细致的解读。例如在对第一乐段的解读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该乐段以明亮的色彩为主,在其中自然地糅入了柔和的色调,弹唱起来有一种明朗亲切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第一乐句为全曲的核心,把握儿歌的主题思想,形成一气呵成的弹唱练习。而在第二乐段,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旋律的'重复与节奏的活泼,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把握歌曲中的思想内容,加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渲染。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指导教的经验,引导学生在把握幼儿声乐学习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儿歌作品进行弹唱,在歌曲分析中需以情感的感染与氛围的营造为关键,不宜过多插入复杂的结构与乐段分析。
第二,基础奠定,多元练习。学前专业弹唱教学活动的开展需奠定稳定的根基,只有打牢弹奏的基本功,强化手指、练习曲的训练,才能开展由浅及深的弹唱教学。对此,教师应该巧妙设计教学的内容与环节,合理安排乐理知识、技巧技能传授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讲解,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前弹唱教学。例如,在奠定钢琴弹奏基本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重点进行手指训练。这是因为很多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键盘,初学时会出现手指、手腕较为僵硬,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在弹奏时以“按、压”为主要方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先以欣赏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钢琴作品的美丽。随后,教师再以高抬指的手指练习开始,开展从音阶到琶音、到和弦等的基础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对钢琴的熟悉度。另外,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节奏上的技巧,让学生正确地了解儿歌弹唱中常用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等不同音符,并且加强对不同音符的组合运用,强调层次性的练习,夯实学生的弹奏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弹奏时能够准确把握技巧与概念,做到心理上的不紧张。
第三,小组授课,把握层次。目前学前专业弹唱教学依然是以一对多的教授、一对一的考核为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实际忽视了学生在弹唱水平上的差异,不利于开展针对性、高效性的弹唱教学。因此,教师应该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形式,选择相似程度的学生加入学习小组中,开展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小组;没有完全领悟弹唱方法、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小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学生小组。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观看音乐书记、音乐剧作品、多听节奏旋律鲜明的钢琴曲为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充实弹唱过程中的感染力;对于第二种学生小组,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具有趣味性的儿歌作品作为教学资源,从简单到容易,不断提高教学的难度,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加强练习,逐步提高他们的弹唱能力;对于第三种学生小组,教师应该以端正学习态度为关键,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及时关注他们的弹唱练习情况、存在的问题,逐步培养这类学生在弹唱上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以同样的要求、目标拘束不同小组的学生,而是肯定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展开分层达标的教学活动。
第四,互动评价,增强信心。学生之间的互听互评能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聆听与评价他人看到自身的不足,形成一种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积极学习氛围。在学生进行互相沟通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意见与想法,结合具体的弹唱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让学生的感悟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升华,提高互动评价的价值。互动评价互动的开展需要借助生动有趣的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模拟舞台”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歌曲演唱、小组比赛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台下的听众细心聆听弹唱的音准、节奏、技巧、情绪与情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能够调动诸多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主动参与,维持课堂氛围的积极向上。另外,教师还应该将这种互动评价延伸到课外练习中,让学生组成小组或者进行多人陪同练习,在练习之后进行评价,增强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共勉的能力。而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监督者,在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之后,可以通过征询陪练者的意见与想法,系统地把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不能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练习的问题。
第五,体验教学,注重实践。学前专业学生弹唱技能的培养必须落实在“教学”上,即教师不仅将弹唱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将这种能力与幼教紧密结合,以幼儿教育情境为背景,锻炼学生的实际教学经验,避免学生在授课中出现紧张、无从下手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特别创设“体验教学”模块,引导学生上台试讲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执教《拔萝卜》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模拟扮演“幼师”这一角色,自己设计教学的开场、教案与具体弹唱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有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先以故事“拔萝卜”为开场,借此来吸引幼儿的兴趣,随后再进行反复性的学唱活动;还有学生则设计了角色扮演环节,让幼儿扮演小白兔、老太婆、小姑娘、小黄狗等不同的角色,加入边玩边唱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简单的反复学唱更加有趣生动,能够让每个孩子主动加入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还有学生利用到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营造了丰富的课堂环境。
四、结束语
弹唱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技能之一,也是学前专业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竭尽全力、集中精神,掌握较高水平的弹与唱。但是在目前弹唱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素质水平与教学技能的局限、学生学习认识与弹唱练习的缺乏,对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教师应该提高对弹唱教学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的弹唱现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通过小组授课、互听互评、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弹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曾华青.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实践活动探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47-48.
[2]张加佳.如何对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进行琴法教学[J].新课程,2014(6):148-148.
[3]杜清林.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的培养[J].文艺生活,2011(9):206-207.
上一篇:看天下杂志免费看
下一篇:小说月刊期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