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科学报告
国家地理科学报告
1) 撰稿人应在写稿前广泛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引用的文献,以保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文章要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语言精练。观测、实验、统计数据应包括新近的资料。
(2) 来稿(包括图、表及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个版面(10 000字)。稿件请用WORD文件,论文格式请参照本刊最新期刊格式。
(3) 内容摘要100~200字左右, 关键词3 ~ 7 个,包括:研究专业、研究要素、研究方法、研究地区。
(4) 论文的1、2、3级标题分别按1,1.1,1.1.1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5) 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的中英文名称和编号。
(6) 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t”等。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的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7) 表格格式为三线格 (在Word软件中选: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简明1)。表格标题为中英对照,在表格上居中。
(8) 插图一般不超过5幅,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底图绘制,有审图证明的亦可。插图标题为中英对照。在插图下居中。
(9) 参考文献 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引用他人的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注明出处。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 如J. C. Smith 文献著录为 Smith, J. C. 为便于国际检索机构和读者查阅,中文和非英文参考文献应译成英文。(先英文,后其他语种文。)排列顺序为:
1) 专著: 作者(列前3名). 书名. 版次(首版不录).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2) 文集: 作者(列前3名). 文题. 见(In): 编著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 期刊: 作者(列前3名). 论文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
什么原因导致美国淡水贻贝正在消失甚至有可能彻底灭绝?
在地球上,世界各地都分布有不同的生物,并且群体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而随着生态系统的改变,我们可以说看到越来越多的生物逐步消失或灭绝,并且这个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很多科学家都指出,人类地球可能在进行新一轮的生物大灭绝,是真的来了吗?当然具体还得看整个物种数据,根据联合国科学报告指出,如今数百万种的生物正在受到人类的威胁消失之中,所以整体的物种数量是在不断的下降减少,灭绝生物可能是越来越多了。
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科学报告指出,美国又一生物爆发出危机,那就是在克林奇河的贻贝(Epioblasma capsaeformis),如今已经是濒危物种了,这引发了不少科学家的担心,如果再这样快速的减少,那么很大概率会出现该物种的地方性灭绝。而更糟糕的是,它不仅是在当地蔓延之中,还在不断地往美国其他地区发生蔓延,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正在减少,因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好。
淡水贻贝到底减少了多少?
当然一般情况而言,我们不会说某个生物会快速进行灭绝,但是从USFWS给出的调查数据来看,该生物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消失或减少的情况。生物学家Richard和Rose Agbalog表示,贻贝曾经是克林奇河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甚至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但是自从2016年以来,也就是3年之中,克林奇河最丰富的贻贝物种之一——“牡蛎贻贝”的数量就暴跌了90%以上,其中该河里的30种淡水贻贝直接减少了一半。
通过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牡蛎贻贝已经是克林奇(Clinch)大陆上水域之中,濒危水生生物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通过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29种濒危贻贝和19种脆弱鱼类出现。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生物减少问题,不然也不会导致贻贝和鱼类同时出现减少偏弱的趋势,但是奇怪的是,克林奇河的水看起来干净,并看不出来污染导致了生物的减少和消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气候变化导致淡水贻贝减少?
很明显,要是从水污染来说的话,淡水贻贝的消失不可能了,因为监测了克林奇河的水资源,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而接下来的一步怀疑,是指向到气候的一个变化,在上面我们也说了,自从2016年以来,该生物一直在减少。而根据《国家地理》杂志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时候,同样也发生了大规模的贻贝死亡,而到了2018年的时候,逐步扩散到了其他种类,并且还蔓延到了美国的弗吉尼亚州。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除了淡水贻贝之外,还有Cumberland鹿皮贝壳,单峰骆驼珠,裂珍珠珠,鸟翼珠铃等生物出现死亡的情况,而生态学家们的初步结论,那就是说由于严重干旱导致贻贝死亡的情况,其他生物也是同样如此,但是这个结果并没有说服很多人,生态学家理查德(Richard)和阿格巴洛(Agbalog)再次进行了调查,通过除了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数据中,可能找到了答案。根据报告指出,除了美国,他们还获得到了26个欧洲国家贻贝报告数据。在其中,他们发现了各种贻贝种群之中,特别是淡水贻贝种群下降最多,达到了90%。除此之外,外来入侵物种和寄主鱼类数量也出现了下降,而给出的新解,可能是因为生物“病毒”问题。
“病毒”引起的淡水贻贝减少?
生物学家给出的这个猜测性结果,是通过生病的贻贝种群与健康的贻贝种群进行对比的出来的,大体的分析出了它们存在的一些不同之处,但是具体是什么“病毒”导致的,还是无法进行确定出来,生物学家从死贻贝进行了DNA测序组织的提取,以鉴定潜在的病原体或某种压力引起的微生物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使淡水贻贝引发“死亡”因素,但是如今还是没有确定出来一个根本原因。
生物学家在2019年的时候,同样去了同一个地点进行原因查明,通过新一轮的调查结果表明,依然是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贻贝的数量已经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了,从以前的6万只现在只有2000至3000只,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今不管是什么造成淡水贻贝大规模死亡,毫无疑问的是,没有贻贝的河流会对河流沿岸的居民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
当贻贝死亡时,它们的分解也会激发短暂的河水污染,随后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同时会加大整个河流在生物死亡之后的单方面污染,并且如今生物学家们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不仅仅是贻贝,淡水质量总体也呈下降趋势。这对该地区的生物或者是未来该地区的一个生态系统变化,是令人非常担忧的,所以我们也希望生物科学家们早点找到根源,以免导致该地的生物灭绝。
每月超3000只蝙蝠被捕杀,生物大灭绝进行中?
在科学中,生物的种类很多,但是我们也看到时不时的会出现一部分关于“生物灭绝”的情况,因为在人类的催动之下,地球的生态环境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之中,从而引发生物生存的区域减少,食物链出现问题,加上人类的捕杀,自然而然生物唯一的选择就只有“灭绝”。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科学报道称,在玻利维亚出现了一个令人感到“震惊”的消息。
科学报告称,在这里有一种生物是最为“危险”的,因为随时都可能能面临到捕杀的情况,这里的人就如“吸血鬼”。科学报道显示,每月在玻利维亚都有成千上万的蝙蝠血液被“出售”,据说可以帮助治疗癫痫和其他疾病。所以说这里的人也算是比较疯狂了,《国家地理》杂志称,这里人的就是购买它们的新鲜“蝙蝠血”食用。
蝙蝠专家Luis F. Aguirre解释称,这种信念几乎已经在社会中根深蒂固,在过去的20年中,他一直致力于保护动物,成为玻利维亚蝙蝠保护计划的负责人,但是始终大家对变化都存在误解,所以说也算是已经无法挽救了吧,在2010年的科学报告中显示,在玻利维亚城市之中,这样的情况很多,每月就有超过3000只蝙蝠被售出,也就是被捕杀了,物种多种多样已经被破坏,在这些“蝙蝠血”之中,包括了果蝠,吃昆虫的蝙蝠和吸血蝙蝠。
从这个事情,科学家们其实也可以看出来,在玻利维亚,蝙蝠被保护的情况是十分的低。根据Aguirre称,无论是在洞穴或者是森林区域,都可以遇到蝙蝠的踪迹,他们就像是捕捉蝴蝶一样的去捕捉蝙蝠。国家地理探险家也表示,最大的威胁仍然是栖息地的破坏和干扰,这些蝙蝠的生存之地也是面临危机,其实如果真的这样下去的话,蝙蝠在该区域甚至是可能面临灭绝。
其实根据这份科学报告显示,人类对生物的影响确实比较大。除了这个区域之外,在地球其他区域可能也存在类似的时间,生物的稀缺度出现除了地球自身的环境变化之外,估计就是人类的影响了。而如今的地球气候变化也在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美国科学家表示,地球的变暖可能会影响新的“生物大灭绝”出现,预计到2300年,它可以达到大濒死极端的35%到50%之间。
科学家们也通过模拟的实验给出了结论,如果海洋温度上升约10℃(度),将会出现大约80%的氧气损失,这个时候估计生物已经出现大灭绝了吧,生物无法呼吸,包括我们人类可能也会受到氧气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是一样的对待的。地球的环境需要人类来改变,这已经不是一个“儿戏”了,世界气象组织也是多次发出警告,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同时再对人类影响之中。谢谢大家阅读!
国家地理2010十大奇特新物种有哪些?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国家地理杂志评出2010年十种最怪的新发现的动物物种,其中包括吃木头的鲶鱼、外形犹如尤达大师的蝙蝠,能够自我克隆的蜥蜴以及会打喷嚏的塌鼻猴。
1.暴君水蛭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4月报道,暴君水蛭(Tyrannosaurus rex,与暴龙的英文名相同)这种新物种是在秘鲁亚马逊河流域发现的,它们是丛林中的水蛭之王。暴君水蛭的身长可达到3英寸(约合7厘米),长有巨大的牙齿,这一点与暴龙类似。研究论文合著者、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无脊椎动物园馆长马克·西达尔表示:“这种新发现的水蛭生殖器相当小。”鉴于这些因素,编辑将暴君水蛭请上2010年十大最怪异新物种排行榜。
2.紫章鱼
7月在加拿大大西洋沿海进行的一次深海考察发现了11种潜在新物种,这只未经证实的紫章鱼便是其中之一。根据研究人员的博客,此次深海远征之旅为期20天,揭示了原始而怪异的环境下冷水珊瑚与其他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
3.打喷嚏的塌鼻猴
环保人士10月表示,这只新种猴子是在缅甸发现的,它长着塌鼻子,下雨的时候雨水会流入鼻孔,导致它忍不住要打喷嚏。照片中的猴子便是会打喷嚏的塌鼻猴,它是唯一一个经过科学观察的塌鼻猴标本。在研究人员发现它时,当地猎人已经把它杀死,不久后,它的肉也被吃掉。
4.忍者蛞蝓
科学家4月表示,目前只在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发现这种新近被描述的长尾蛞蝓踪影。它们的尾巴长度是头部的3倍。这种新物种会向配偶射出由碳酸钙构成的“爱情之箭”,“箭头”含有激素,因此被昵称为“忍者蛞蝓”。科学家认为这种与丘比特类似的行为可能提高它们的繁殖成功率。
5.尤达蝙蝠
这只长着管状鼻子的果蝠被网民形象地称之为“尤达蝙蝠”,照片一经公布便在互联网上引发轰动。科学家10月宣布,2009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的两次科学考察共发现200种物种,尤达蝙蝠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在此前的科学考察中也曾发现尤达蝙蝠,但当时并未将其视为一种新物种,甚至没有对其进行命名。与其他果蝠有所不同的是,尤达蝙蝠会传播所吃水果的籽。对于其所在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这种蝙蝠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食木鲶
照片在水下拍摄,展现了一种新发现的带甲食木鲶鱼。这种鲶鱼是2006年在亚马逊雨林发现的,以秘鲁桑塔阿纳河中的倒树为食。其他吸口带甲鲶鱼利用它们独特的牙齿从没入水中的木头表面啃掉有机物质。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9月报道,这种新发现的食木鲶鱼尚未命名,是已知十几种能够消化木头的鲶鱼种群之一。
7.辛普森蟾蜍
在9月于哥伦比亚西部搜寻迷失的两栖物种时,科学家偶然发现了3个全新物种,其中就包括图片中的这只喙状鼻蟾蜍。此次科学考察的领导人罗宾·摩尔在11月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它的鼻子又尖又长,好似喙,让我们联想到动画电视剧集《辛普森一家》中的恶棍伯恩斯先生。”
8.自克隆蜥蜴
科学家于11月宣布了一项令人吃惊的发现,越南菜谱上的一种流行食物(蜥蜴)居然是科学界此前并不知晓的一个新物种。这种新发现的蜥蜴学名“Leiolepis ngovantrii”,是一种非比寻常的爬行动物。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11月报道,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都是雌性,能够通过克隆繁育下一代,并不需要雄性蜥蜴参与。
9.鱿鱼蠕虫
这个新物种长有基于刚毛的桨状结构,用于游泳,头上则长有触角。面对这样一个怪异的物种,参与海洋生物普查的研究人员困惑不已,只能简单地将其称之为“鱿鱼蠕虫”。鱿鱼蠕虫是远程遥控潜水器2007年在西里伯斯海水下大约1.7英里(约合2.8公里)处发现的。这种动物身长4英寸(约合10厘米),是多毛目环节蠕虫中一个新家族的首位成员。
10.粉红色长手鱼
一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展现了一条粉红色长手鱼。这种鱼用鳍“走路”,而不是游泳,可漫步于海床之上。5月,科学家公布了针对长手鱼家族的科学评估报告,报告共描述了9种新命名的物种,粉红长手鱼便是其中之一。这种鱼身长4英寸(约合10厘米),目前只发现了4条,均是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周围地区发现的。
地理调查报告怎么写
我这里有一份调查报告格式和要做的内容,你可以参考下吧!
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三、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著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11.参考文献 [Page]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从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圆括号括起,且在文中引用处用右上角标注明,要求各项内容齐全。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中国人和外国人名一律采用姓名前后著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用缩写,并省略“.”。
上一篇:外文期刊平台wi
下一篇:学术期刊发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