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12 09:35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你提供的这个刊号是国家承认的期刊,全国是承认的,你不必怀疑。从刊号就可以了解到该刊号是山西杂志刊号,而且可以国际发行的。没有必要查了,绝对都承认的。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的部门设置

党委部门  党委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党支部办公室 工会党建处团委统战部 工作方针做好为老同志服务工作 创和谐校园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自加压力 志在一流工作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离退休管理处工作职责一、认真贯彻中央和上级关于离退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校党政领导下,负责全校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二、熟悉和掌握离退休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业务,研究拟定我校离退休教职工管理服务的工作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贯彻实施。协调学校党政部门有关离退休职工工作政策的落实。三、做好离退休职工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完善阅文、重要会议活动、情况通报、走访等制度;健全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疗费保障机制、财政支持机制等制度。四、负责全校离退休职工的信息收集、汇总和数据系统管理工作,及时向学校反馈离退休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做好学校离退休职工“两场六室”活动场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六、做好各老年文体活动团体的组建、活动组织和后勤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学校各类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七、组织离退休智力人才积极参与社会和学校的相关工作,充分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做到老有所为。八、负责离退休职工查体、病人探视、家访以及丧事善后工作。九、认真做好特定节日(元旦、重阳节、春节)期间的离退休职工慰问活动以及相关工作。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行政部门  院办公室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1998 年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由内部交流转为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7016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41/G4),1999年第1期正式出刊。《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为 季刊 页码96页,属于文理合刊的学术性理论刊物,以刊登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为主, 旨在为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园地,提高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 主要栏目设有:理论探讨、教学与实践、继续教育、中小学 教育教学、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考试辅导等。经国务院新闻办、 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学报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全文收录, 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认定为来源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 加入中国学术期刊期刊网。.从2001年开始,《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实现了规范化编排,并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1颁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由于参加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执行了规范化编排,《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在学术理论界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术水平比较高的论文。《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所载论文已被国内较有影响的《人大复印资料》、《教育文摘》等报刊转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全国教育系统有了较大的知名度。 现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学术论坛之一。人事处 图书馆教务处 实验中心学生处 北京师范大学太原函授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心的五一路杏花岭街2号(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内),西邻太原市人民医院,东邻进山中学(太原六中)。自1985年建站以来,以规范、科学的管理,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借助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省特别是太原市培训了一大批教学骨干和教育行政干部。受到社会的赞誉。2002年在山西省教育厅对全省函授站工作的评估检查中,被授予“合格函授站”的称号,并连续十年被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先进函授站”的荣誉。干训处 后勤管理处教育处 保卫处科技处财务处

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论文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杰出的幼儿 教育 思想家和改革家,自由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
  《理想人: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摘要:玛丽亚?蒙台梭利从 儿童 身心特点出发,形成了其教育理念中的理想人。理想的儿童是“正常”的,教师是“科学家”般的指导者。这些理想假设对当今社会的教育和观念的改变仍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理想儿童 理想教师 蒙台梭利

  蒙氏开创“儿童之家”,进行教育观察和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她在生理心理学、形态人类学、医学和实验科学等理论的奠基下, 总结 卢梭等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及自身教育实践掌握的一手材料的支撑,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和教师观。

  一、理想儿童

  1.健全的人格

  儿童有自己“正在进行式”的独特人格,有自己发展的方式和遵守的规律。但成年人却因婴儿出生后的伶弱状态产生错误的认知――自认为是儿童的塑造者、恩人和拥有者。把帮助视为一种职责,把儿童当做自己的拥有物――试图胡乱干预儿童的自然生长,强行灌输自己的观念、意志,把儿童塞入成人的世界。当儿童开始意识到自我时,正处于个性形成和敏感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人的这些行为不仅阻碍、扭曲了儿童的自然天性,也使自己的人格悄悄潜入儿童之中,从而压抑甚至剥夺儿童尚未成熟的人格。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发展着的、具有无穷力量的存在。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儿童的这种“潜在生命力”朝着“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以帮助“潜在生命力”走向“正常化”,儿童成长“正常化”。

  2.身心健康,感觉正确

  在后天成长中,由于一些内外在因素,导致孩子发育迟缓或异常,造成身体畸形。在3岁至6岁这一阶段,成人应注意幼儿保健,必须用 体操 锻炼来保护儿童,其主要形式是练习走步。通过齐步行进操和自由游戏、搬运、开关门、穿脱衣、发音练习等保护和促进体格正常发育及肌肉协调。

  心理偏离正轨能影响身体功能的发挥,引起许多身体疾病和身体状态缺陷。例如,心理问题会导致儿童贪食,也会导致儿童拒绝吃东西,而饮食的失调会导致疾病。潜意识的心理紊乱会支配一个人的生理规律,只有当他脱离了让他不愉快的处境时,这些疾病和病态才会自动消失。所以,应将儿童安置在一个能使他们以正常的方式生活和自由活动的环境中,使其心理回归或维持正轨。

  感觉是探知、理解、适应外界的联络通道,与生活息息相关。感觉的合理发展是适应实际生活和社会的准备。在3岁到7岁这段感觉形成期,通过感觉训练能帮助感觉器官的发展,发现并纠正一些缺陷(如耳聋、眼睛近视等),提高感觉能力。

  3.自我教育

  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自我教育的可能性:有吸收力的心理和敏感期。儿童的成长受内部潜能的驱使,儿童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也非成人和外界环境随意塑造的蜡或泥,而是自我吸收创造。儿童具有一种自然的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人们没发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儿童这种巨大力量,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儿童,压抑其本性。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各种敏感期,这些敏感期使得儿童在特定时期有一种对某些事物的特殊感受力。儿童会对这些事物投入极关注和耐心,忽视其他事物。这种热情产生于儿童无意识的深处,但因此满足了其精神需要。儿童通过一个个敏感期,取得自己所需,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但成人总是在儿童关注状态下将其打断,或者颁布禁令禁止其关注。

  儿童既有吸收 文化 的本能,蒙台梭利进而说明了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让儿童自由“工作”,使儿童的潜在生命力在与外界的作用中进行自我建构、纠正、发展,促进儿童的自我教育即是儿童教育的目的。如果成人忽视儿童的自我教育,过分强调他人教育,难免会造成儿童的被动学习,依赖外界的推动、命令,丧失自律感和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消极的后果。因此,应保护儿童的主动性和吸收本能,改变传统的监管式、灌输式教育,为儿童创造满足其需要的适宜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与学习,进行自我教育。

  二、理想的教师

  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总是作为课堂的统治者、学生的监管者、资源的支配者,而将儿童当做需要培植灌溉的花木,将教育作为一种工作职责。所履行的职责只是灌输各种干巴零碎的知识,强制规定儿童的行为,实际上抑制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窒息了儿童的自我表现。教师应改称为“指导者”,因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儿童进行观察,及时加以指导,让儿童朝积极方向自由发展。

  1.科学家与
__
  蒙台梭利认为,应将科学家直接引入学校领域,同时把教师提高到科学家水平。这个科学家水平不仅指外部的机械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科学家精神――对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充满着热爱和忘我精神。即是说应更多地培养教师的科学家精神而非机械技巧,从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唤醒对于研究人的科学家般的热情和兴趣,及培养善于把儿童当做独特的个体来看待的能力。

  耶稣:“谁变得像一个孩子,谁就是最伟大的。”听到这种言论的信徒,为达到这种境界,充满尊敬和好奇的心情去细心观察孩子的种种表现。即使是这种观察者,也成不了新型教师。但若把科学家的自我牺牲精神与__的虔诚与热心都移植到教育者的灵魂中来,那这个教师将向孩子学习,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2.学习者

  教师只靠独自研究为他的使命做准备,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得到引导,一开始就研究自己的缺陷及坏脾性,而非一味纠正儿童的错误。教师以崇高的责任作为借口,掩饰自己的缺陷,事实上,这些最根深蒂固的缺陷会妨碍他与儿童的关系。

  傲慢和发怒是其基本缺点。教师傲慢地认为他对儿童的一切都要负责。这种傲慢会导致某种虚假的尊严,甚至还要求得到尊重。而发怒是对儿童反抗的怒火,荫蔽在傲慢之下,在儿童要表现自己的微弱意图时,发怒就发展成一种暴虐专制,藐视商议。但儿童尚不能理解这些,他们接受暴虐专制,当受到责备时,总感到是自己有错,在学会反抗前就已经习惯并相信这种暴虐专制是完全为他好。这些缺陷是成人所特有的偏见,毫无疑问会阻碍教师理解儿童。成为有效的教师,必须去除这些缺陷,学会谦恭、慈爱、沉静、宽容这些有助于平衡和教学的美德。这对当前我国频发师生暴力事件的状况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3.观察者

  一个新型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观察”能力。成人必须改变自我中心的权威态度,发展自己对儿童观察的意念与能力,以观察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观察品质包括各种各样的细小品质,比如耐心。没有耐心的人不能正确地观察审度事物,只能意识到自己暂时的欲望满足,逃脱真正的工作,也不能对那些微小事物予以足够的重视。

  儿童的许多缺陷,后来之所以很难弥补,是在最主要时期被忽视所造成的。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观察入微的能力。同时,教师的观察态度应是积极的、科学的和神圣的。因为他要通过细致观察使自己准确地区分真理与谬误,且只有人才能去观察人这个特殊而神圣的对象。

  4.指导者与环境管理者

  注意儿童的环境是教师工作的第一个阶段。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又有效持久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将所有教具都依次摆放,永远保持美丽、光泽与完美,营造对于儿童来说一切东西都是新颖、完整、可随意使用的环境。这也意味着教师本身在仪表上应富有吸引力,并保持整洁、沉稳、庄严,赢得儿童信任和尊敬。还应留心自己的举止。教师的仪表是环境的一部分,教师本身是儿童世界的最重要部分。

  对儿童的必要干涉是教师工作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若不断打扰别人,教师最实际的 措施 就是打断他,既可以采取惊叫的方式,也可以对打扰别人的孩子表现出特别的和充满深情的兴趣。

  但当儿童专心工作时,教师切忌打搅他,以免中断其积极关注,阻碍其自然的发展。儿童付出艰辛的努力,终于开始专心于某项工作,教师从他身边走过哪怕只说声“好”,也会使这第一步像肥皂泡一样消失。儿童对某事感到困难时,教师也不要去帮助他,否则会使其丧失克服困难的兴趣。教师必须随时留心孩子的状况,谨慎地安排学习环境,引导孩子自己行动、决定和思考。

  三、评价

  蒙台梭利站在幼儿教育的角度,运用多方面理论知识,提出了对儿童、教师的理想假设与要求。她的见解独特,对很多国家的幼儿教育都有较大的影响。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和谬误,比如夸大了儿童的先天潜能和自主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作用,主张的环境教育脱离社会生活。但她的思想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如对儿童的认识与尊重,主张儿童的自由独立,重视环境的潜移默化,反对奖惩、教师满堂灌,对改变当今的儿童观念、灌输式教育、被动学习、功利教育以及分数论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邵夏珍主编.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2

  [2]卢乐山.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02

  [3]宋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三维审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3):5-8

  [4]梅纳新.试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 教学 方法 [J].中州大学学报.2002,(4):51-53

  作者简介

  符美华(1995-)女,汉,四川达州,本科,西华师范大学

简答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产生的根源与解决

论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 学号:100521026 姓名:付东群 摘要:数学发展从来不是完全直线,而是常常出现悖论。历史上一连串的数学 悖论动摇了人们对数学的可靠性的信仰,数学史上曾经发生了三次数学危机。数 学悖论的产生和危机的出现, 不单给数学带来麻烦和失望,更重要的是给数学的 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促进了数学的繁荣。危机的产生、解决,又产生的无 穷反复过程, 不断推动着数学的发展,这个过程也是数学思想获得重要发展的过 程。 关键词:数学危机;无理数;微积分;集合论;悖论; 引言: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 帆风顺,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面临危机。 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的斗争记录。无理数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 集合的创立, 乃至费马定理的证明......这样的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他们 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数学创造的完美过程。 对这种创造的过程的了解则可以使我们 从前人的探索与奋斗中西区教益,获得鼓舞和增强信心。 第一次数学危机(无理数的产生)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 580~568 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 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 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 (一)、危机的起源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 ,这个数就是整数,他们确定数学的目的是 企图通过数的奥秘来探索宇宙的永恒真理, 并且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 为整数或整数之比。后来这个学派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学定理(勾股定理) ,他们 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然而了不起的事后面还有更了不起的事。毕达哥拉 斯学派的希帕索斯从毕达哥拉斯定理出发, 发现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对角线不能用 整数来表示, 这就产生了这个无理数。 这无疑对 “万物皆数” 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由此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1】 。 (二) 、危机的解决 由无理数引发的第一次数学危机对古希腊的数学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动摇 数学基础的第一次危机并没有很轻易地被解决。大约到了公元前 370 年,这个矛 盾终于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欧多克斯通过给比例下新定义的方法巧妙的处理了。 但这个问题直到 19 世纪的戴德金和康托尔等人建立了现代实数理论才算彻底解 决了。 (三) 、对数学发展的意义 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最大的意义是导致了无理数地产生, 打破了长时间的禁锢数学 发展的枷锁。 这次数学危机也使整数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而几何学的身份升高 了,在以后的一两千年中,几何支撑了数学的发展。同时危机也表明,直觉和经 验不一定靠得住,推理证明才是最可靠的,从此希腊人开始重视演译推理,并由 此建立了几何公理体系,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第二次数学危机(微积分工具) 18 世纪,微分法和积分法在生产和实践上都有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大部分 数学家对这一理论的可靠性是毫不怀疑的。但是不管是牛顿,还是莱布尼茨所创 立的微积分理论都是不严格的。 (一) 、危机的起源 因为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理论是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的, 但他们对作为 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应用是混乱的。1734 年,英国哲学家、大主教贝 克莱发表《分析学家或者向一个不信正教数学家的进言》 ,矛头指向微积分的基 础——无穷小的问题,提出了所谓贝克莱悖论。笼统的说,贝克莱悖论可以表述 为“无穷小量究竟是否为 0”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在当时的数学界引起了一 定的混乱,由此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2】 。 (二) 、危机的解决 为了解决第二次数学危机, 数学家们开始在严格化基础上重建微积分,其中贡 献最大的是法国数学家柯西,他在《分析教程》和《无穷小计算讲义》中给出了 数学分析一系列基本概念的精确定义。例如:他给出了精确的极限定义,然后用 极限定义连续性、导数、微分,定积分和无穷级数的收敛性。后来,魏尔斯特拉 斯及其追随者们实现了分析的算术化。至此,数学史上的第二次危机已经克服, 数学的整个结构已被恢复【3】 。 (三) 、对数学发展的意义 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的微积分理论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微积分仍然很受重 视,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危机爆发后,经过柯西等人的不 懈努力,严格的极限理论建立起来了,为微积分奠定了理论基础。微积分理论的 建立在数学史上有深远的意义。 一方面它消除了微积分长期以来的神秘性,使数 学以及其他科学冲破了宗教的束缚,为以后的独立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 微积分理论基础的建立加速了微积分的发展,产生了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微分 方程、变分学、积分方程、泛函分析等学科,形成了庞大的分析体系,成为数学 的重要分支【4】 。 第三次数学危机(罗素悖论) 到 19 世纪末,康托尔的集合论已经得到数学家的承认,集合论也成功地应用 到其他的数学分支。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础,由于集合论的使用,数学似乎已经达 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但是,正当数学家们熟练地应用集合论时,数学帝国又爆 发了一次危机。 (一) 、危机的起源 康托尔集合论的创造性成果为数学提供了广泛的理论基础,所以在 1900 年巴 黎国际数学会议上,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宣称: “数学的严格性,看来直到今天 才可以说实现了。 ”但事隔两年后,却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集合论的概念本身 出现了矛盾。 这就是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的著名的悖论,罗素悖论的内容用一句 话表述就是:所有不以自己为元素的集合组成一个集合,记为 A;则有集合 A 包 含 A 等价于集何 A 不包含 A 这样的悖理【5】 罗素悖论一提出就在当时的数学界和 。 逻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这一悖论引起的巨大反响则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三 次危机。 (二) 、危机的解决 危机产生后,数学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中以罗素为主要代表的逻 辑主义学派,提出了类型论以及后来的曲折理论、限制大小理论、非类理论和分 支理论, 这些理论都对消除悖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德国数学家策 梅罗提出的集合论的公理化, 策梅罗认为, 适当的公理体系可以限制集合的概念, 从逻辑上保证集合的纯粹性,他首次提出了集合论公理系统,后经费兰克尔、 冯·诺伊曼等人的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集合论公理体系(ZFC 系统)【6】,ZFC 系统的建立, 使各种矛盾得到回避,从而消除了罗素悖论为代表的一系列集合悖 论,第三次数学危机表面上解决了。 (三)、对数学发展的意义 集合论公理系统的建立, 成功排除了集合论中出现的悖论,从而比较圆满地解 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但在另一方面, 罗素悖论对数学而言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它使得数学基础问题第一次以最迫切的需要的姿态摆到数学家面前, 导致了数学 家对数学基础的研究。为了消除第三次数学危机,数理逻辑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证明论、 模型论和递归论相继诞生, 出现了数学基础理论、 类型论和多值逻辑等。 可以说第三次数学危机大大促进了数学基础研究及数理逻辑的现代性, 而且也直 接造成了数学哲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四、悖论与数学发展 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给数学界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危机的产生使数学家 认识到了现有理论的缺陷, 科学中悖论的产生常常预示着人类的认识将进入一个 新阶段,所以悖论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科学发展动力之一。希帕索斯悖论、 贝克莱悖论以及罗素悖论分别引发了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然而,这三次危 机又不同程度的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第一次数学危机使人们发现无理数,建立了 完整的实数理论, 欧氏几何也应运而生并建立了几何公理体系;第二次数学危机 促成了分析基础理论的完善与集合论的创立; 第三次数学危机促成了数理逻辑的 发展与一批现代数学的产生,使集合论成为一个完整的集合论公理体系。 总结: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虽给数学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困难,但是给数学 以极大的推动。 这三次危机的解决都丰富了数学理论, 推动了数学的严密化发展。 经历了历史上三次数学危机的数学界,是否从此就与数学危机“绝缘”呢?不! 因为人类的认识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在人类的认识的各个历史 阶段所形成的各个理论系统中, 本来就具有悖论产生的可能性,但在人类认识世 界的深化过程中同样具有排除悖论的可能性,数学大厦的基础任然存在着裂缝, 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与和谐。因此,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数学史所产生的危机 和他对数学等学科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保红.数学三次危机的认识论意义[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第 4 期:106-107. 【2】董海瑞.漫谈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 年 6 月,83(25). 【3】陈云波.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J].教学与管理,2004. 【5】王桂芹.数学在克服危机中前进[J].天中学刊,2000,15(5) :65-67. 【4】赵院娥.乔淑莉.悖论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 2004,2(1) :21-25 【6】聂铭.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生与解决[J].六盘水师专学报,2011,13(4).

上一篇: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下一篇:刘京摄影杂志全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