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数字人模式
中国科学报数字人模式
机器人是单纯的操作程序;进行简单的情况判断,然后就会根据情况进行固定的操作。
我国由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自2002年构建中国人男、女首批数据集开始,已完成8套能代表中华民族特色的数据集。
第208次“香山科学会议”确定今后中国数字人研究的主要重心由“数字可视人”向“数字物理人”和“数字生理人”转移。
数字人研究历史:
数字人研究发韧于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可视人计划,已由科罗拉多大学于1994-1995年间建立了两个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
2001年美国科学家联盟(FAS)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 VHP),虚拟人计划(Virtual Human Project, VHP),人类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 HBP)概括为数字人计划(Digital Human Project, DHP)。
谈谈追一科技的多模态数字人对人工智能有什么发展意义?
追一科技的多模态数字人技术产品对人工智能发展非常有意义。
首先,追一数字人突破了以往AI单模态各自发展的局限,对物理世界的刻画尤其是AI拟人化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因为AI学习和模拟的信号,将更加全面、综合,语音、语义、图像各种信息综合,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感官体验。
智能交互能力大大提升。和一般的数字人不同,追一的数字人拥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包括实时双向交互对话,这也是对于追一在NLP方面的深厚积累。交互型数字人和单纯的播报、播放和演示Demo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尤其是放在5G网络上,想象空间非常之大。
大大拓展AI应用场景,数字人有广阔的场景潜力,比如客服、直播、培训、教育、展会等多个方面。场景越多,AI应用越丰富、成熟,产业化门槛也会更低。
追一科技在多模态数字人研发上的高性能计算等技术,很多模型优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对计算资源的消耗,也非常利于AI的普及和低门槛应用。
数字出版的概念,内容,发展模式,理念。前景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的定义是: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涉及到版权、发行、支付平台和最后具体的服务模式,它不仅仅指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指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又或者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做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
数字出版就其本质而言是传统出版的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出版业在发展过程,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其产生的冲击,导致原来出版形态的变化。因此笔者对于数字出版的理解是:所谓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受到新的计算机技术的冲击,两个融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出版形态,它既传承了传统出版的优点,又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技术去深度表现传统出版的内容。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的统计,2007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比2006年的200亿元增长了70.15%。其中,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收入7.6亿元,电子图书收入2亿元,数字报纸(含网络报和手机报) 收入10亿元,博客收入9.75亿元,在线音乐收入1.52亿元,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收入150亿元,网络游戏收入105.7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75.6亿元。到2008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规模达到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9.13%,比2007年增长46.42%。另据《中国图书商报》统计,2008年中国出版行业数字出版利润为362亿。2009 年中国数字出版业总值达795 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
上一篇:农工程学报的主要栏目
下一篇:教育发展研究官网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