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新财经杂志女主编

新财经杂志女主编

发布时间:

新财经杂志女主编

一路睡过来就出名了,试想一个非本专业的人整天胡说八道还能频频上电视节目你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要出名,就要嘴巴厉害,能说会道。说话有号召力。本事嘛多少要有点。一点没道理也没人听。真有多厉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剧情简介1991年至今阔别二十载,《人间指南》编辑部早已物是人非。退休的退休,去世的去世,跳槽的跳槽,就剩下戈玲还坚守着这块阵地,成了一名老字辈的女主编。戈玲费尽力气也没能挽住《人间指南》的颓势,发行量一年不如一年,编辑部面临着被解散的命运。众人力保之下迎来海归新运营总监安妮,《新编辑部的故事》开机照(10张)《人间指南》改头换面成了《WWW》。安妮的到来使编辑部内部分为“老派”戈玲与生活财经版编辑刘向前,“新派”头牌摄影师袁帅、90后网站编辑何澈澈以及80后时尚娱乐版编辑欧小米两大阵营。每集上演一个新故事,内容涵盖了诸如“谁主沉浮”、“鉴宝”、“碟中谍”、“爱心总动员”、“招聘启事”、“养生之道”、“见义勇为”等社会热议话题, 性格各异的六个人共同努力,最终将编辑部办得有声[1]有色,成为一个既团结友爱又色彩纷呈的集体。第1集 谁主沉浮(上) 时光荏苒,从1991年到今天,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人间指南》编辑部那拨儿人,退休的退休(陈主编、牛大姐),去世的去世(刘书友),跳槽的跳槽(李冬宝、余得利),戈玲(吕丽萍饰演)作为《人间指南》编辑部的唯一元老,当仁不让地成了老字辈的女主编。头牌小生袁帅(黄海波饰演)替了当年李冬宝的摄影席位,常以编辑部中流砥柱自诩;老编辑刘书友之子刘向前(王千源饰演)子承父业,任生活财经版编辑;美貌少年何澈澈(井柏然饰演)是一位90后电脑高手,任编辑部网络编辑。编辑部多年来在戈玲的带领下,一路走来,还算顺利。可风云突变,传言说《人间指南》即将停刊,编辑部里顿时人心惶惶。微妙时刻,实习编辑—清纯亮丽的妙龄才女欧小米(焦俊艳饰演)的出现,给心神不定的袁帅打了一针镇定剂。素以情圣自居的袁帅爱心汹涌,激情澎湃,放言尽己所能保住编辑部。袁帅的想法是拍个猎奇的明星绯闻吸引读者眼球,并在付诸实施中,误打误撞地相识了留学归国的安妮,两人之间还引起了小误会。戈玲为捍卫编辑部这块阵地,不惜主动向李冬宝求援,却碰了一鼻子灰。刘向前的父亲——老编辑刘书友去世了,大伙儿纷纷安慰脆弱的刘向前。在墓地告别仪式上,李冬宝却不见踪影,只派了经纪人转达哀思,令戈玲、牛大姐感叹不已。就在编辑部里所有人决定站好最后一班岗时,大伙儿迎来了新的运营总监——安妮。第2集 谁主沉浮 (下) 虽然编辑部保住了,可海归派运营总监——安妮的空降,让所有人都不大适应,特别是戈玲,倍感压力。安妮是敢说敢言,观念新,做派新的洋派总监,她在杂志更名、办公室分配等诸多事宜上,都与戈玲产生严重的分歧。戈玲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开始以不变应万变,首先就从自己的形象上就来了个大变样,努力向时尚靠拢,结果闹出了许多笑话。安妮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出场就给大伙儿来了个狠招——给编辑部每个人都取了个英文名,上班时间一律称呼同事英文名,否则罚款五十元,这可把大伙儿给整惨了,刘向前首当其冲,被罚五十。眼看着安妮和戈玲形成了两个阵营,编辑部人人面临站队问题。袁帅自认是编辑部的中流砥柱,戈玲和安妮都得争相拉拢自己;欧小米是实习生,说不准哪天就另谋高就了;何澈澈性情超然,不愁没人疼没人爱。唯独刘向前,自认为战队问题严峻,搞得自己左右为难,寝食不安。这当口,安妮突然抽调刘向前跟着自己跑广告,使得刘向前一下成了她的直属部下。刘向前起初并不情愿,但从“上边”得到的消息使他意识到,安妮似乎才是编辑部真正的一把手,于是他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身,颠颠儿地向安妮表示效忠,对戈玲的称呼立刻变了味儿,由 “戈姨”变成了“戈主编”,戈玲的心顿时凉了一半。早先的误会令袁帅与安妮的关系一度紧张。为了打开僵局,安妮主动向袁帅示好,单独约他喝酒畅谈,希望得到袁帅的支持和配合;袁帅最终与安妮冰释前嫌。袁帅即欣赏安妮的才貌双全,又喜欢欧小米的清纯率真,这个自称一代情圣、内心深刻帅帅哥的小男人,开始乐此不疲地徘徊于两个女子之间辗转腾挪,取舍不定,痛并快乐着。安妮没白费劲,杂志更名《WWW》后,广告额直线上升。安妮带领同仁们来到新迁址的WWW编辑部。在编辑部庆贺乔迁新址的派对上,安妮一高兴,两杯酒下肚,立刻判若两人,换成了乡土味儿十足的安红。第3集 冬天里的一把火 为了与时代接轨,带领《WWW》编辑部搭上顺风车,提高知名度,安妮毅然决定参加时下最火爆的电视秀——红男绿女大选秀活动,此举一出,立刻遭到戈玲的强烈反对,无奈编辑部大多数人却都投了赞成票。编辑部最终推举安妮出任红男绿女选秀活动的评委。活动录制当晚,首次担任评委的安妮却紧张得不得了,席间不断喝水压惊,而她对选手们的评价更是令人大跌眼镜。戈玲、袁帅等人守在电视机前暗暗为安妮捏把汗,看着安妮语无伦次的评价,大伙儿心里都是干着急。首播之后,一时间网络上对安妮此次的评委表现恶评如潮,编辑部众人都觉得安妮这回彻底丢了WWW的脸,连牛大姐都跑来抗议安妮的做法。安妮自认理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推举戈玲代替自己,担任下次节目录制的评委。第二次节目录制当晚,安妮与客户谈完广告喝了点小酒,匆匆赶到选秀现场,把早就在一旁候场的戈玲撇开,直接上场担任了评委。在酒精的作用下,安妮变成了安红,用一口山东腔给选手做了点评,并与另一位评委发生了口角,做派大胆,措辞严厉,令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哗然,而观看直播的编辑部同仁们更是瞠目结舌。翌日,安妮自知出糗,连累了《WWW》,甘愿受罚。万万没想到,她在录制现场特立独行的言行,却得到广大网友们的追捧,还拥有了昵称为“红豆”的粉丝团。一夜之间,安妮蹿红,网络点击率创下了记录,《WWW》发行量也随之一路飚升。二轮选秀录制当天,安妮没有喝酒,她的本色点评却换来了网友们的拍砖和抵制。收视率的下滑,引来栏目制片人的强烈不满,要求安妮继续对选手进行火辣点评。安妮的评委行动,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火了自己,火了《WWW》,也火了她在编辑部的人气。第4集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当年《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双双,如今已是过气明星,但她不甘寂寞,蓄意复出,于是登门找《WWW》进行炒作。在娱乐圈浸染已久,当年的清纯已荡然无存,双双如今的艺名叫“花无双”(刘蓓饰演),大家私下称她为“花大姐”。为了迎合时尚,“花无双”曲风大变,饶舌、布鲁斯、街头嘻哈混合成了大杂烩,令编辑部众人大跌眼镜。关于复出的炒作造势,“花无双”有一套策划创意。首先,她拿出几张遮遮掩掩的半裸照,声称被人偷拍,欲登在《WWW》上,以引起关注。袁帅一眼识破这照片是请专业摄影师摆拍的,故意制造偷拍假象,并对摄影水平评头品足。大家认为这招并不新鲜,但劝阻无效,“花无双”一意孤行,拿去其它媒体发表。偷拍事件并未达到如期效果,“花无双”归因为媒体影响力不够,她再次来到《WWW》,进行第二轮炒作。“花无双”决定整容,但这一招在整容医生要把她整成男人而宣告流产。花无双决定孤注一掷,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准备在家里制造假吸毒现场,请编辑部的人向警方举报,到时候会有各路媒体实拍抓捕现场,如此一来,“花无双”势必扬名天下。遭到编辑部大家拒绝后,“花无双”决意自编自导。第二天,编辑部人们果然在网上看到豆腐块大小一则报道:某小区一中年妇女拨打110,被处以扰乱公务,罚款若干。大家啼笑皆非――“花大姐”终于出名了!第5集 招聘启示 娱乐版编辑欧小米的实习期还剩最后一天了,安妮决定对她进行一次职场测试,说白了就是故意出难题,刁难她,考验她的心理承受力和团队意识,然后根据她的表现决定其去留。戈玲担心欧小米是被宠大的,过不了这一关;刘向前认为80后的人都不会夹着尾巴做人;只有袁帅胸有成竹般地认为,以欧小米的冰雪聪明,肯定能过关。为此,一向抠门的刘向前竟不惜重金,和袁帅豪赌一场!欧小米即将到岗,袁帅非常紧张,他担心小米不知原委挺不住,打赌失败事小,小米走人事大。袁帅多次试图向欧小米暗示,均被刘向前识破制止。然而奇迹发生了,小米一反常态,不仅任劳任怨,而且对大伙儿交代的各项工作都顺利并出色地完成。刘向前不服气,使出了杀手锏——让小米下楼把自己骑的电驴子的电瓶抬上楼充电。小米欣然应允。不巧的是,恰逢大楼里电梯故障,十二楼高的编辑部即刻炸开了锅,袁帅大骂刘向前心狠手辣,大伙儿都担心欧小米这次怕是完不成任务。就在大伙儿讨论谁请客吃饭的时候,欧小米拖着柔弱的身体抬着刘向前的电瓶出现在大家面前,她完成了使命,顺利通过测试。第6集 招聘启示 众人大喜,纷纷向欧小米表示祝贺。安妮兴奋地当场宣布欧小米成为编辑部正式员工。可令人期待的场面没有发生,欧小米意外宣布,自己的母亲已替她找好了下家,她要离开编辑部,另有高就了,袁帅等人立马傻眼。众人纷纷上阵,以各种理由劝说小米留下,然而小米显然去意已决。旧人离开,新人到来。一场空前的招聘革命在编辑部拉开了序幕。眼镜男小金、另类女研究生、美貌女海归、整容女大学生、还有被卡在35岁线以外的中年男子,夫妻代替儿子面试,各色人等纷纷踏进编辑部办公室,上演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当代招聘启事。招聘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却毫无收获,众人都慨叹求职难,求合适之人更难。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份特别的求职简历给编辑部带来了希望——自称“好马专吃回头草”的应聘者马上前来面试。原来此人正是欧小米。经过数月的朝夕相处,她与编辑部众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欢笑声中,小米又重新回归了团队,袁帅更是雀跃不已。第7集 拜见岳母大人 就在编辑部刚要归于平静时,安妮的母亲那菊花同志来电,说自己即将驾到编辑部,安妮闻讯大惊。原来,安母一直在着急女儿的终生大事,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安妮谎称自己已有男友。此次安母突然来袭,就为证实此事。这下安妮犯了难。袁帅趁机献计,让安妮在编辑部内部找个临时男友以解燃眉之急。众人一致附和,于是编辑部群策群力,开始排练一场恋爱大戏。戈玲充当导演,女一号安妮,男一号则在三个男人中筛选。袁帅自认男一号非他莫属,谁知半路杀出个刘向前。袁帅无法接受自己被刷下来的现实,而刘向前对当选男一号毫无准备,即兴奋又紧张。刘向前最初表演时很是放不开,在安妮和戈玲等人的威逼利诱下,演技渐入佳境,戏里戏外俨然如安妮的真男友一般,空闲时还不忘借机讽刺、奚落袁帅。可惜好景不长,眼看安母即将到来,刘向前的妻子聂卫红却杀到编辑部大闹一番,原来刘向前入戏太深,聂卫红误认为刘向前有了外遇,引起一场误会。悬崖勒马,刘向前被取消了资格。安妮迫于无奈,只能放下身段求袁帅帮忙,客串她的男友。袁帅见安妮终于求到自己,得意忘形,借机打个翻身仗,并顺便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安妮恨袁帅落井下石,佛袖而去。第8集 拜见岳母大人 袁帅终于如愿以偿地身披红袍,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男一号。岂知,男一号并不好当,安母一来就告诉袁帅,她找人算了八字,袁帅命里缺金,必须改名“袁满金”,为了安妮,袁帅咬牙答应下来。随后,安母又数落了袁帅一大堆的不是,觉得他外表看起来就让人不省心,准是个花心大萝卜。安妮好说歹说,把母亲大人给哄走了。安母被女儿安置家中,袁帅也放松了警惕。趁安妮不在,安母偷偷跑到编辑部视察工作,恰逢袁帅与欧小米外出回来,俩人打情骂俏,好不开心,此景被安母尽收眼底,骂袁帅是驴粪蛋、表面光。眼看男一号地位不保,袁帅找到何澈撤当救兵。安母以未来女婿的标准对袁帅约法三章,让他给安妮买房、买车、保证这个,保证那个,袁帅彻底晕菜。岳母大人一轮又一轮的另类考验,让袁帅最终心虚了,他不得不再次找来何澈撤帮忙,拆散他和安妮的姻缘,断了安母的念想。安母虽然相信了何澈撤的劝说,但是她还是死心不改,又找人给袁帅算了回命,告诉袁帅这回他是命里缺“火”,必须改名“袁上火”,袁帅崩溃。第9集 男儿本色 这天,编辑部众人一上班就开始讨论短信及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正谈得火热,电话声起,对方声称一个叫何澈撤的男孩儿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袁帅等人误以为是电话,把对方骂的是狗血喷头。最后,何澈撤来电,众人这才意识到,澈澈这回是真的出事儿了。大伙儿赶到了医院,原来何澈澈被一辆汽车撞倒,医院检查后似无大碍。但更严重的问题是,何澈撤醒来后,性情大变――对在场的同事们逐一批评指责,且言行举止异常阳刚,仿佛换了一个人。出院后 ,何澈撤每天都在编辑部健身、练拳,稍有不爽就武力待人,“异化”现象愈演愈烈。他蓄起胡茬,不修边幅,还抽起了大雪茄。他变得口无遮拦并富有攻击性,对每个人的缺点都直言不讳,一一数落。虽然都是大实话,但让对方特别下不来台,弄得谁都怵他。今昔对比,大家对原先那个乖乖的何澈澈倍感怀念。无奈之下,袁帅想到了一个办法——花钱找了俩武替,请他们到编辑部耍点儿把式“震慑”一下何澈撤,结果两个人被何澈撤打得满地找牙。戈玲实在坐不住了,她决定带领大家一个个对何澈撤进行劝阻和说服,希望能够挽救和打动他。众人对何澈撤的劝说无果,最终宣告失败。一日,欧小米无意间发现了何澈撤要找一个外号叫做“东门铁血”的人一决高低,战书已下,约好第二天决斗。大伙儿一听立马急眼了,要坚决制止何澈撤跟人决斗!编辑部大家齐心合力,把办公室所有能看到的手表、闹钟甚至是手机上的时间都给调慢了一个小时。何澈澈横穿马路时,不小心被一辆汽车撞倒,再次昏了过去。何澈澈醒来后,恢复了原先那副乖巧可爱的模样,大家虚惊一场。第10集 二雁来了 农民企业家耿二雁(孙海英饰演)是安妮的广告客商,前来编辑部洽谈广告事宜。停车场内,二雁与戈玲相遇,两人不打不相识。二雁的“另类”让戈玲领教了这位当代农民企业家的与众不同。一向文人情结很深的耿二雁,对戈玲故意表现出来的尖酸刻薄,非但不反感,反而格外欣赏。自此,他对戈玲展开了执着的追求。《WWW》为威虎山量身定制的广告取得了空前的超高效益,为了表示感谢,耿二雁给编辑部递了份请柬,只请一人——戈玲,与自己共进晚宴。戈玲一个人应邀出席了酒席,与耿二雁热情洋溢的态度相反,戈玲对耿二雁颇为抵触。耿二雁不管这套,他绝对自信,认为以他的条件和魅力,拿下戈玲那将是分分钟的事,言语间还透着对李冬宝的醋意。他告诉戈玲,自己对她是一见钟情,这是他的初恋,他要好好享受恋爱的滋味。

张琳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广经中心国际组工作,担任国际新闻编辑;后调入记者组,负责金融领域相关报道。

财经频道成立后,进入财经资讯组,竞聘成为财经频道首席金融记者,后升任主编;现主持央视财经频道大型评论类期间节目《央视财经评论》。

曾参与制作《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关注个税调整》、《聚焦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两会锐观察》等特别节目。

参与执导大型电视纪录片《跨国风云》、《国情备忘录》、《品牌的奥秘》等,策划举办“探路温州金融改革高峰论坛”、“中国政策论坛”等特别项目。

扩展资料

主持经历

作为央视大型财经评论类直播节目《央视财经评论》的主持人,主持过《实战商学院》、《交易时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特别节目、“直击英国脱欧”特别节目。

“聚焦双十一网购”大型直播、“新年新世界”跨年直播等,以及“中国经济年报”、“中国电商半年报”、“厉害了我的国”等央视财经新媒体直播。

作为嘉宾主持或评论员,曾参与录制CCTV-1《首席夜话》、CCTV-6《佳片有约》、CCTV-12《绝不掉队》等栏目。

主持财经论坛,如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经济论坛青年峰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年会、新浪金麒麟论坛、天津融洽会、衡州经济发展论坛等。

《财经》杂志主编

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被广泛地评论为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其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自 1998 年 4 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为海外重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或引述,在2008年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财经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影响力,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称号。《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1998年4月18日,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简称“联办”)创办了《证券市场周刊Money》杂志,并聘任胡舒立担任主编。杂志后更名为《证券市场周刊月末财经版》、陆续刊发多组报道和评论,关注中国证券市场、电信业重组、中国加入WTO等重大话题。2000年10月杂志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发行。《谁控制了冯明昌?》、《成败陈久霖》、《琼民源》、《君安震荡》等一篇篇报道相继问世。这些文章不但以其调查之缜密、叙述之简洁而为世人刮目相看,更令人叹服的是报道揭露了中国股市界的黑幕,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2002年1月,《财经》改为半月刊。随着“谁来接管银行”、“开平之劫”、“贷款黑洞”、“接管深发展”、“东亚:银行涅盘”等一系列封面文章问世,《财经》开始在中国金融领域的新探索。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发表了《基金黑幕》一文,矛头直指中国几乎所有的基金管理公司,揭露了许多腐败的现象,比如在桑拿浴间里头接庄等等。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十家基金公司在《中国证券报》等三大报上发表了严正声明,对《财经》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人打来电话,意思是基金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我们要小心呵护它、爱护它。批评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批评一家公司可以,但怎么可以针对一个行业。面对着重重压力,《财经》发表了《批评权、知情权和新基金使命》一文予以反驳,严正指出: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体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财经》继《基金黑幕》以后,又发表了《银广夏》的报道,揭露了宁夏一个上市公司造假的事实:他们不但改财务报表,生产线是假的,连海关报关单也是假的。《财经》懂得“打蛇要打七寸”的道理,为了这篇报道,厦门的记者整整跟踪了一年多,才掌握了充分的事实,然后经过了严格谨慎的调查研究,才写出了这篇力作。《财经》的文章斩断了这家上市公司的财路,胡舒立却说:“我们要保护的是更多人的财路。”由于《财经》确立了“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发表的报道又锋芒毕露,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同时《财经》杂志也一夜成名。为此,围绕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财经》又推出了《庄家吕梁》等力作,揭露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这场辩论的结果: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2009年11月9日胡舒立辞去主编职务。新任主编由何力担任,在何力及新编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财经》继续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编辑方针,保持原有犀利风格的同时,注重可读性和服务性,发行量继续稳定增长。2010年3月1日出版的第五期《财经》杂志,其封面文章《再问央视大火》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及民众的广泛关注。杂志全国范围脱销,后紧急加印5万册。这在《财经》12年的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

叶檀吴晓波说,“有‘北胡南叶’在那里,中国财经评论界的性别力量就平衡了。”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则称,叶檀对中国问题的观察非常细致到位,文笔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对正处于快速转型、变迁的中国社会来说,挑战当然很多。在这种时期,叶檀的多方位视角尤其珍贵。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复兴与崛起道路上激动人心的变革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纵观全局的战略思考,也需要贴近现实的密切跟踪与记录。历史藏于细节之中,在宏大的叙事与细节的结合方面,叶檀以她的勤奋、 敏感和独立思考,作出了富有影响力的探索。也许读者并不一定都赞成她的结论,但是,这些长期跟踪形成的思考成果,有着特有的参考价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对叶檀如是评价。‘北胡’即指曾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1998年4月,胡舒立创办了《财经》杂志,自己担任了杂志主编。《谁控制了冯明昌?》、《成败陈久霖》、《琼民源》、《君安震荡》等一篇篇报道相继问世。这些文章不但以其调查之缜密、叙述之简洁而为世人刮目相看,更令人叹服的是报道揭露了中国股市界的黑幕,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邮箱: 详细介绍: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财经》杂志创刊于1998年4月,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的新闻性商业财经类刊物,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由于其成功的报道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商业类媒体中最受尊重的杂志。 《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 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自1998年4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被海外重要财经类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和引述,是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财经》杂志简介:《财经》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的新闻性刊物。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被广泛地评论为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其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自1998年4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为海外重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或引述。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随着专业采编人员素质与规模的提升,一个强大的经济类资讯采集、整理、分析系统亦日渐成熟,并成为该刊得天独厚的新闻资源库。 《财经》杂志隔周周一出版面市,同时出版中英文电子版(网址)

财新传媒采编团队是《财经》杂志的创始团队,是中国最受尊崇的媒体团队之一,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以独立思想、批判精神和专业素养享誉业界。他们既是谙熟中国经济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深具全球化视野的经济观察家。胡舒立财新传媒总发行人兼总编辑、财新《新世纪》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舒立女士是《财经》杂志创办人,并担任主编11年。她在新闻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国际新闻界的认可。2011年 荣获“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2011年 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2010年、2009年 两度获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年度世界百名思想者”2007年 获得由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颁发的“2007年度刘易斯·李仰士新闻责任与正义奖”2006年 被《金融时报》列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2006年 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亚洲最值得关注的十位女性”之一2003年 获得《世界新闻评论》颁发的“2003年度国际编辑”奖2001年 当选美国《商业周刊》50位“亚洲之星”之一

第一财经杂志女总编

庄淑芬,资深广告人1985年正式加入奥美广告公司至今1990年曾至伦敦奥美广告公司工作;庄淑芬,资深广告人 1985年正式加入奥美广告公司至今1990年曾至伦敦奥美广告公司工作; 1991年3月升任台湾奥美广告公司总经理; 2000年1月升任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 2003年3月调任北京奥美集团董事长; 2004年升任奥美大中国区副总。庄淑芬,资深广告人 1985年正式加入奥美广告公司至今1990年曾至伦敦奥美广告公司工作;1991年3月升任台湾奥美广告公司总经理;2000年1月升任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2003年3月调任北京奥美集团董事长;2004年升任奥美大中国区副董事长;2005年升任奥美大中国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台湾广告界激烈的市场和行业竞争中,庄淑芬曾凭着自己的胆略、意志和洞察力打造出了台湾的奥美品牌。转战北京,她希望借助环境、艺术、人文活动、文字等不同形式对外广泛散播奥美文化。应该说,庄淑芬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在不遗余力地搭建奥美文化及精神领域的架构,为奥美的基业长青用心扎根;而这些事情同时也在对外广泛散播着奥美的文化和精神。在这种经年的努力过程中,庄淑芬的形象与奥美的品牌自然而然地融合。合体的灰色雕花套裙、素雅的妆色与之呼应,传统的齐肩短发、其间隐约可见精心搭配的耳饰??这样的外形让记者立即想到台湾女人特有的精致和细心??来人正是庄淑芬。她带着温暖的笑容,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推门而入,没有过多寒暄便直奔主题。自从2003年3月,庄淑芬将事业的舞台从台湾迁移至北京、职位也从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变成北京奥美集团董事长。3年多来,在大陆的财经、管理、时尚、健康类的各种媒体上,她的言语和照片都被施以极高的使用率,对其个人的专访和报道内容几乎囊括了可以想到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家整合行销行业的企业,难道这是其有意在包装自己的高管吗?对外形象:公司代言人需要自1985年正式加入奥美广告公司至今已是庄淑芬与奥美共同成长的第21个年头。“没有成就感,很难在一个地方一直待下去。”这种成就感是显而易见的:1990年庄淑芬曾至伦敦奥美广告公司工作,随即在1991年3月升任台湾奥美广告公司总经理,2000年1月升任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在2000年,庄淑芬还因其专业能力经由推荐与评鉴而登录“WhosWhoInternational(世界专业名人录)”。为此,她收获了诸如“台湾广告界风云人物、台湾最成功的女性高阶主管”等众多的荣誉和称号。在她看来,这些荣誉对公司的品牌“应该是一种贡献”。对于高频率现身于各种报纸杂志之上,庄淑芬解释说,由于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奥美会去主动联系一些财经和管理类媒体,由公关部门去负责。公司希望通过CEO的言论向社会传达奥美的精神。“但生活时尚健康类的杂志来找我,我还是会做选择,如果我觉得太不相关的,就会推掉。”曾经有台湾媒体请她去做某个综艺节目的评审,来大陆后也曾被邀请做选美活动的评委,庄淑芬推掉了邀请,“这跟我的专业太不相关了吧?!”庄淑芬明白,不论是什么主题的采访都属于公司行为,“因为都会讲出我的头衔、我在哪里工作。但公司并没有有意让我成为形象代言人,可能刚好因为我是负责人的缘故吧,正好在这个位子上,义不容辞就是发言人和形象的代表了。”对于自己是奥美形象代言人的说法,庄淑芬表示,“在中国大陆、或者台湾,我倒认同啦。”奥美并没有制度规定一定要将老板打造成明星,但无可怀疑的是,庄淑芬拥有太多值得媒体关注的经历和内涵,如对北京奥美的开拓与创新、以及她自身对文字的钟情,甚至她的装束举止都吸引着一干时尚媒体。这让奥美公关部门总忍不住将庄淑芬推向最前台,让人们了解这位美丽的CEO,并了解奥美。对内形象:传播企业文化在台湾广告界激烈的市场和行业竞争中,庄淑芬曾凭着自己的胆略、意志和洞察力打造出了台湾的奥美品牌。转战北京,她希望借助环境、艺术、人文活动、文字等不同形式对外广泛散播奥美文化。奥美搬家之举为初来乍到的庄淑芬提供了充分展现奥美文化的机会。在此之前,北京奥美想要搬家的愿望已经有好几年了,实质酝酿也有两三年,庄淑芬的到来让搬家真正变成了现实。她说希望奥美“新家”不要像传统的办公室,就和奥美不要像传统的广告代理商一样。对新的办公区的设计可谓精心策划。例如会议区,最重要的会议室命名为“中南海”;此外还有名为“天坛”和“地坛”的训练中心,“坛”字谐音“谈”;为了表征奥美作为国际性代理商的身份,有些会议室便特意以“上院”、“下院”、“内阁”等具有国际感的名字命名;“大卫营”则是以奥美创始人大卫?奥格威的名字命名。在整个办公区的设计之初,庄淑芬还预留了将公用区设计为“一个不太传统的画廊”的概念。去年9月9日,奥美正式推出“零空间”画廊的第一期,名为“创意99”。此后一直坚持办下来,每一季一期,每期一个主题,专门用于展出质量上经过筛选的中国30岁以下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因为我们这个行业跟创意、人文、艺术都很有关,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办公室能够有这种基因。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跟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作品。”带着单纯的动机,奥美没有对画廊做任何公开宣传,但画廊本身则让奥美人增加了视觉的体验,从而获得灵感的启发。去年夏天,奥美在798工厂举办名为“马马哈哈”的活动,意思是什么事都要以“马马哈哈”的精神,即在求好心切的努力过程中,仍保有快乐的情趣去做、做到最好,而不是马马乎乎就过去了。庄淑芬回忆那次活动就像当时盛夏的天气一样酷热:“‘马马哈哈’跟工作有很大的相关,因为它是一种专业精神,我比较喜欢‘寓乐于教’的东西,我的重点是‘教’,所以我把‘寓教于乐’反过来说,就是要教导和教育员工;同时这种形式又可以有一些娱乐的东西在里面,不会让员工觉得我在训话,而是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达成目的。”形象传播途径:文字在所有的传播途径中,文字无疑又是庄淑芬最喜爱的一种方式。“我一直向往两个工作,一个是做广告,一个是当记者。我把当记者放在广告之前。”从少年时代起,庄淑芬就乐于写许多稿子投给一个叫《国语时报》的小学生报纸。投了多少篇稿记不清了,结果还是中了一篇,年轻的父母对庄淑芬很是鼓励。没当成记者的她在加入广告行列后从来就没停止过写作。1991年,庄淑芬带领一群年轻有为的台湾奥美人推出内部刊物??中文版的《观点》(Viewpoint),该期刊不仅在公司内部扮演着知识传播的角色,而且在业界深具影响力。五年后集结成书《奥美观点》,庄淑芬功不可没。她亦把《观点》带到了北京。去年6月,《观点》出版了大中华版第一期。庄淑芬希望奥美的《观点》能像《哈佛商业评论》一样掷地有声:“我们希望它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观点,它的定位是一个知识产品,而不是一个内部的刊物。”作为总编辑,庄淑芬也鞭策和带动她的下属为《观点》撰稿,对此她表示:“在奥美,人、知识、创造力,这三个东西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个行业就要不断累积、大家去分享、彼此学习;我又觉得奥美也有很多人才、经验,如果让大家写下来,传承也是很好的。就算是出书给大家看,我觉得对这个行业、对相关行业也都是有帮助的。”“我觉得出书这件事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分享和快乐的事情。”对于外界是否会认为这是一种公司化的宣传,她从不担忧:“我不太在乎人家讲什么,因为写东西的动机在我。我想说,如果出书或写东西,可以影响1个人也是蛮好的、影响10个人更好,不管是为公司、还是为知识的传承都不为过。当然,也希望对公司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应该说,庄淑芬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在不遗余力地搭建奥美文化及精神领域的架构,为奥美的基业长青用心扎根;而这些事情同时也在对外广泛散播着奥美的文化和精神。在这种经年的努力过程中,庄淑芬的形象与奥美的品牌自然而然地融合。推崇内外兼修女性形象2002年,台湾奥美要搬到一栋独栋大楼,整栋楼十二层每一层都有厕所,有男厕及女厕,男厕的房间比女厕多,而且多很多,男厕所的光线明亮而且很舒爽,女厕的光线很阴暗而且还有一块铁窗。庄淑芬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立刻与承建商沟通:“奥美集团的男女比例是三比七,女厕房间要多,此外女生花在厕所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光线好的要改成女厕,光线差的改成男厕,如果你们不改我们就不搬。”最后,承建商改为七比三的比例,女厕也搬到了阳面的房间。据此,你不能认为庄淑芬是女权主义,但庄淑芬却是个有着强烈的性别角色感的人,在采访过程中,她一再强调性别从来就不是成功的障碍,反而是机会与挑战的优势。她曾总结过全球7位超级企业女性成功的共同点和特色,例如都富有女性特质;亮丽优雅的迷人打扮;虽然是女性部属,也必须以杰出绩效来证明自己等等。她提醒女性职业经理们,外在形象与内在修为同样重要,“如果有人跟你讲外表不重要,这一定是用心悱恻。”不过对于媒体对其“美丽、优雅”的一贯评价,庄淑芬却又一连用3个“真的”来强调“我一点都不觉得我美丽”。“而优雅呢,不是光只外表而已,优雅也代表内心、行为、举止,我力求优雅吧。”她又笑着说,“当然我也有不优雅的时候,就是我生气的时候,比较Tough、比较有情绪。”另一方面,庄淑芬又强调:内在要大于外在。“所有的品牌背后都有产品,但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可以成为品牌。”庄淑芬仍然以做广告的心态来描述她对于女性外在与内在的观点,“我们通常是在帮客户做品牌、包装,如果产品不好的话,再怎么包装自己都很困难,因为大家早晚都会发现你的庐山真面目。人是个有机体,很难刻意去包装,你可以呈现最好的地方和优点,但缺点却很难抹盖。”所以,人没有完美的,庄淑芬明白公司希望的是她把自己最好的地方和最大的优点呈现给外界。在领导和管理上,庄淑芬也尽情体现着女性的“仁慈”。“仁慈”是奥美选人的标准,也是庄淑芬对待下属的原则。对此,她有自己的一个理论:“因为人跟事是不冲突的;领导是领导人、管理是管理事;不能用管理的方式去对待人。人就是人,不是一个物品,人是有感情的,对人仁慈、关心,对事情严格要求,二者可以同时存在,这是一种艺术。真正关心员工、同时也能对其高标准地要求,这才是专业的管理者。而不是为了要显得很专业、高要求,就失去人性。”事实上,庄淑芬也并没有让公司失望。这从她到北京的一年后就升任奥美大中国区副董事长即可见一斑。从去年起,她又出任奥美北中国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发展北中国区的业务及网路,进一步整合北京的六七间公司,并向沈阳、青岛等地拓展北区业务。对于这么快的升迁,庄淑芬丝毫不感觉意外。她说这得益于自己“比较不会被职位所牵制”。“我一向认为是这样,不要觉得一定要是怎么样的职位才可以做哪些事,做的事要比你的职位要求的多。”正是抱着这份信念,现在做了CEO的庄淑芬也依然坚持与队员们战斗在一起,做尽可能多的事情。尽管从业20多年,她仍对知识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我觉得自己一直在成长,好像每天都有新东西,每天都觉得来不及、赶不上。那种驱动让我要一直往前。”

第一财经   候文艳   80后美女主持人,清新,干练,淡雅,亲切,柔和,女性特有的美丽在她身上完美呈现,偶喜欢,经典女性,找老婆就要找她这样的!!!!!不知道她结婚了没

主持人:黄伟、马红漫、袁鸣、杨盛昱、李莉、金瑜、阳子、李欣、侯文艳、李涛、孙睿琦、杨宇平、白宾、慰笛、姜波、路璐、褚琳、杨宇彬、江予菲、刘晔、张晓峰、张晓稚、尹凡、李晨光等。

主要节目:《财经早班车》、《财经夜行线》、《今日股市》、《公司与行业》、《谈股论金》、《市场零距离》、《头脑风暴》、《中国经营者》、《波士堂》等。

扩展资料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由十六个周播栏目、十五个日播栏目和三个季播栏目组成。

十六个周播栏目分别是:醇享人生、谁来一起午餐、天下汽车、财经下午茶、市场这本经、第一地产之决战商场、财经夜行线周末版——财经壹周刊、深观察、速读时代、波士堂、头脑风暴、中国经营者、投资艺术、中国经济论坛。

十五个日播栏目分别是:财经早班车、市场零距离、财经中间站、市场零距离之尾市盘点、今日期市、理财宝典、今日股市、谈股论金、公司与行业、财经夜行线、财经关键词、财判、第一地产之今夜播报、解码财商、环球第一财经。

三个季播栏目分别是:中国职场好榜样、财神到、未来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财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据经济观察网记者王芳报道。相比于别的零散几家奢侈品订购网站,孙亚菲说第五大道的竞争力在货源和服务。孙亚菲在美国的老板兼导师波特·毕博(Porter Bibb)非常看好孙亚菲的这个项目,这位拥有40年投资经验的华尔街资深投资银行家,他借给孙亚菲一部分创业资金。首先通过朋友介绍,再自己发展,孙亚菲直接跟品牌商经销商合作,帮助其开拓网上的销售渠道,价格上有独家优势。对于估计能畅销的产品就与供货商买断,拿不准的与供货商进行合作,先挂到网站上,被订购了再支付供货商货品价格。第五大道成立之初就在纽约和伦敦等地设立了办公室,为与当地的供货商联系。李开复在《名人堂》对孙亚菲说,必须丰富产品线。孙亚菲正在跟著名品牌的中国区代理商接洽。每一次与代理商的接洽都是孙亚菲一家一家带着方案去谈,没有别的捷径。与一个顶级皮品牌的中国区代理商谈判了两到三个月终于成功了,困难在于,代理商们担心影响实体店的生意。为此,孙亚菲前后改了好几次方案,并作出保证,只做对方的折扣产品,只在对方的价格指导下做整体规划。第五大道保证24小时热线和无条件退货。新招的客服人员第一件要学会的事情就是包扎。孙多菲从国外最高档的奢侈品店铺照学包扎的方法,她把LV的出货单直接拿给印刷厂,因此第五大道的出货单与LV一样高档。孙亚菲记忆犹新,有一个女顾客订了一个100块的小香膏,因为物流的延误,拖了4、5天还没有送到客户手里。女顾客很生气,打来电话说不想要了。等拿到手的时候,她看到了自己100块买的产品被孙亚菲用蒂芬妮专卖店标准的绸带精心扎了两层蝴蝶结,打来电话说,非常开心。孙亚菲还清楚记得第一笔真正的生意(之前都是朋友捧场),是在上线第13天之后,一名女律师订购了一条38元的内裤,她打来的电话被转给了CEO孙亚菲,她说,我看到你们的网站很喜欢,但是很担心是假货,所以我先买一条内裤试试,即便上当了也只亏38块钱。一个月之后,这个顾客开始在第五大道买包包。即便做好了亏损的准备,姐妹俩还是被逼得开设了线下的体验中心,因为绝大部分客户都要求现场看看货品。至今的体验中心扩到了100多平,聘有专业的导购,“如果网购也能让顾客享受到奢侈的服务,那我们就能把专卖店的客户抢过来。”孙亚菲说。孙亚菲很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是民生银行打到客服再转给她的。民生银行的电子商务部非常希望旗下民生网上银行的民生商城能获得奢侈品提供商,比较了几家网站之后,认为第五大道的网站还产品线做得最专业。对方的部门负责人主动过来孙亚菲的办公室谈了3、4次之后,签了合同这样,晕晕乎乎的孙亚菲先后接待了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上上周,还有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亲自过来敲门要求合作。其中,招商银行是寻求为自己的高端客户提供奢侈品特卖活动,为第五大道特批了支付通道。孙亚菲没有直接打过广告,她认为无效的广告完全是浪费钱。她买过关键字,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与十几家门户网站签订合同交换资源。第五大道为门户网站的时尚频道或女性频道提供最新的时尚资讯和文章,网易曾引起轰动的文章《千元玩转大牌》就是出自孙亚菲旗下的员工。第五大道还跟全球通VIP杂志合作,搞“在线有奖读者调查赢取LV包”的促销活动,收回6000多份调查问卷。此外,孙亚菲争取到了中国最大的礼品卡销售中心资和信的合同,客户持卡就能在第五大道刷货品。在此之前,资和信只与新光天地这样的实体店合作,因为意识到中国有50%的奢侈品消费都是用于商务送礼,所以孙亚菲千方百计争取到了这份合作。第五大道的注册会员从最初的十几个朋友发展到了12万,月营业额相比初期有了10倍的增长,投入的100多万已经收回,开始盈利。孙亚菲正在策划一个与网站及杂志合作的活动,通过海选挖掘中国本土的设计师,之后再第五大道专辟一个专区展示并销售这些设计师的作品。至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60%以上在专门店和商场专柜完成,20%—30%到海外完成,剩下的就是北京和上海的为数不多的几家奥特莱斯。可是孙亚菲发现,随着第五大道知名度的提升,有顾客表示刚刚从新光天地比较了价格之后就选择了网购,这让俩姐妹很自信,预计未来3—5年网购能占据整个市场的10%。孙亚菲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发展更多的合作机会,加快发展。孙多菲则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招到专业的奢侈品人才,不过两人都期待接下来能遇见合适的风投。孙亚菲常用马云激励妹妹和员工,“我们现在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马云当年也一定遇到过!”第五大道奢侈品折扣网:线上第五大道2009年12月17日 16:25第一财经周刊纽约曼哈顿中央街区的第五大道,阳光映射下泛着亮光的高楼大厦矗立在路旁,街道上,CHANEL、GUCCI、TIFFANY等名店一字排开。世界上很少有街道能像第五大道那样,可以聚集如此众多货品齐全、备受追捧的奢侈品商店。孙亚菲曾经服务过的华尔街投资公司就在第五大道旁边,她非常清楚第五大道对奢侈品消费者的吸引力。于是,当决定将自己感兴趣的电子商务跟时尚结合—在网上开一家奢侈品折扣店时,孙亚菲要这家店既像第五大道那样拥有众多奢侈品牌,又能让更多人消费得起。但是,做奢侈品不是孙亚菲的个人兴趣,过去的经历也与此毫不相关。2004年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之前,孙亚菲一直从事与媒体相关的工作。2005年,她拿到美国常青藤学校达特茅斯学院几乎全额的奖学金,开始了商学院的学习过程,其间萌发了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趣。两年后,她进入华尔街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工作,主要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行业的投资分析。直到2008年3月,她被公司派驻北京,担任中国投资主管。国内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狂热购买欲望,令孙亚菲惊讶,却也让她看到了关于奢侈品的商业机会,“中国现在处于是一个Logo狂热的消费阶段,如果把网络跟奢侈品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开店成本,还能节省购物时间、满足人们在网上淘宝的乐趣”。自己对奢侈品并不在行,但孙亚菲有妹妹孙多菲的支持。后者曾在美国进修过与时尚相关的课程。这增添了她对自己所选创业方向的信心。然而,奢侈品是一个入门门槛很高的行业,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可靠的进货渠道。孙亚菲想到了自己在美国的导师和朋友波特·毕博(Porter Bibb)。这位拥有40年投资经验的华尔街资深投资银行家认可了孙亚菲的创业项目,他不仅为孙亚菲的创业提供了天使投资,还为其引荐了许多奢侈品行业的品牌代理商,她最初拿到了MARC JACOBS、DKNY、JONES NEW YORK品牌的货源。孙亚菲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欧美,一款新品过季后主要有两个渠道可以消化—奥特莱斯(实体折扣店)和专业的奢侈品折扣网站。但国内至今缺少专业正规的奢侈品折扣网站,所以她从一开始就参照国外成功的奢侈品网站,在网站设计上的专业就能较为容易得到品牌商的认可。因此,在第五大道奢侈品折扣网上,你能看到COACH、GUCCI、PRADA、BURBERRY等许多大牌。不过,你看不到这些品牌国外专柜正在出售的商品—这里售卖的全部是非当季商品,平均折扣在3至8折。引进奢侈品的非当季货品,提供优惠的折扣价格,服务于那些有奢侈品消费欲望但难以承担专卖店正价商品的人,做一个全年有不同程度折扣的网站—孙亚菲为第五大道奢侈品折扣网指明了目标。经过紧张的筹备,2009年1月1日,第五大道奢侈品折扣网正式上线。姐妹俩决定各展所长,孙亚菲接洽供应商和对外宣传,孙多菲负责销售管理、选定商品。最初,面对品牌商提供的过季商品清单,孙多菲不能完全确定哪些会赢得会员的喜爱,她只能摸索着来。对于那些认为价格合适、销售情况肯定会好的商品采取买断的方式,而那些拿不准的就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将商品信息挂在网上,有人订货后再向品牌商付钱提货。即使如此,进货还是占用了她们绝大部分的资金。而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第五大道?孙亚菲发现购买的搜索关键词效果不佳,就很快喊停。孙亚菲选择做一些低成本的宣传活动:跟全球通VIP杂志合作,搞“在线有奖读者调查赢取LV包”的圣诞促销活动;跟和讯、新浪等媒体的相关频道合作,参加一些活动、在媒体上“现身说法”。这些推广措施也确实令网站获得了一些知名度,陆续有看到报道的消费者找上门来。至今,网站的登记会员从2009年3月的4000名猛增到将近10万人。经营的品牌,从刚开始的20来个,增加到了150多个。然而,10万的会员数量,在孙亚菲眼中并不多。她认为消费者对在网上出售的奢侈品的不信任,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网上消费奢侈品数量的增长。“你的东西是真的吗,会不会是假货?”是孙亚菲和她的员工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一开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亚菲在办公室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房间作为货品的展示间。这确实能满足潜在客户“眼见为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要求,但违背了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的本质,每天络绎不绝的客人让本来就不算多的人手难以招架。后来,随着媒体宣传的增加,网站的可信度得到了提升,要求上门取货的会员客人逐渐减少。“电子商务的核心是消费者服务”,这是孙亚菲所推崇的。她甚至会细心地给每份送出的产品额外打一个缎带蝴蝶结。但有时候美丽的蝴蝶结可能都不足以抚平顾客的不满。付款后迟迟不能送抵的商品、被压坏了的包装,都曾让孙亚菲接到客人愤怒的投诉电话。尽管也多次跟物流公司交涉,却很难杜绝。对客户,她只能赔礼道歉,提出下回再消费时提供额外优惠的赔偿措施。第五大道承诺支持全国货到付款,但时常发生物流公司不能按时回款的情况,加之商品单价偏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现金流。除此之外,第三方平台对信用卡每日支付额度的限制,也让他们丢了一些订单。幸好,还有一些好消息能让她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商品采购环节正在向较为理想的方向发展—跟更多的中国品牌代理商合作。第五大道销售的品牌中有10个品牌实现了跟中国区的直接合作。虽然这样会让商品的进价提高,但能减少进货周期,省去从欧美进货的关税和长途运费。但孙亚菲相信等将来业务发展到足够大的时候,“一定是全球性合作才行,因为未来很可能会货不够多。”不过,那是更久之后的事情。眼下,为了继续吸引更多客户,孙亚菲租下了一个300平米的大办公室,准备在里面设置一个可以陈列更多商品的展厅。直到现在依然无法喜爱上奢侈品的孙亚菲,也满怀信心地表示“要把这个创业公司做成一家上市公司”。经济寒流相机时 九成国人对奢侈品态度积极中国移动全球通杂志与中国最大的奢侈品在线销售网第五大道奢侈品折扣网日前发布联合调查显示,经济危机下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热情不褪反涨,90%以上的调查者表示“喜爱”和“愿意购买奢侈品”,这个比例比一年上升20个百分点。这些调查是在全球通杂志和第五大道奢侈品折扣网站上完成的,前后历时两个月,来自全国一百多个大中型城市近6000人参与了调查。这些调查人群中,男性占42%,女性占58%,92%以上调查者受过大专以上教育,近三分之二的人月收入在三千元以上,可谓是中国白领阶层的典型代表。近六千名调查者中,表示“不喜欢/排斥,极少用名牌”的仅占1%,表示“无所谓,可有可无”的约占8%,其余91%的调查者对名牌奢侈品表现出认同与接受,其中近一半的人表示“欣赏(奢侈品),偶尔买”,31%的调查者表示“热爱,经常买”,更有8%的人表示“只用名牌”。最受欢迎的品牌集中在LV(Louis Vuitton)、Chanel、GUCCI等几个欧洲品牌上。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网络购买奢侈品的人群比例,已接近在大商场或品牌专卖店购物的人群数,至少三分之的调查者表示“曾经网上购物,并愿意通过电子支付方式在网上购买奢侈品”。调查报告显示,时尚名牌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增长神速,2008年时尚奢侈品年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是本世纪初的近十倍。据预测,中国的奢侈品到2015年的年增长率为108%,销售额将超过115亿美元,从而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大国。第五大道CEO孙亚菲表示,中国快速增长的奢侈品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速度密不可分,从追求温饱到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是一个必然过程。中国奢侈品消费正处于上升期,人们在重视商品质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品牌带来的个性化感受,这给奢侈品的发展带来机遇,中国毫无疑问称得上“奢侈品的避风港”。孙亚菲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奢侈品折扣销售平台,第五大道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就聚集了上万名注册用户,这正是中国消费者巨大活力的重要表现。李开复解惑:网上卖奢侈品还能赚大钱吗?嘉宾:李开复创新工场(innovation-work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业困惑网上买奢侈品,定位“网上的奥特莱斯”是否可行?第五大道奢侈品折扣网创始人孙亚菲说:我们是由留学人员创业团队创办的奢侈品折扣销售网站,向中国都市白领提供包括Gucci、Chanel、Coach、CalvinK lein、Guess等150余个从顶级到一线品牌的折扣商品,常年折扣在二至八折,商品全部源自欧美由品牌销售商和供货商直接提供,以女士箱包和服饰鞋帽为主,同时涉及化妆品、香水、饰品、手表、礼品及男士时尚服饰等,100%原装正品。我们的优势首先是货源,我们直接跟品牌商经销商合作,帮助其开拓网上的销售渠道,价格上有独家优势。第二是我们的创业团队有十几人,一半以上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有极高的创业热情和很高的工作效率。第三就是我们的服务,我们对大客户可以亲自送货上门,由我们的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这样就是说在网上买奢侈品,同时有奢侈品的享受。我们的想法是“做网上的奥特莱斯”,我们的网站上线刚好一年时间,目前来看发展得还不错,想听听行业内人士的意见。开复支招找出一种适合高端女性市场的购买模式做高端女性市场,我会建议你可以从理解欧美及日本的网上消费方式着手。日本和美国的电子商务是不一样的,美国更多是电子产品或者书籍,日本更多的是女性的产品,比如说化妆品、时尚等等。美国人是在电脑上买,日本人是通过手机来买,那么中国到底应该更像日本还是更像美国呢?我觉得你在学习和对比这两种购买模式的差异之后,对你的公司发展会有帮助。如定位做网上的奥特莱斯,重点做好用户体验做网上的奥特莱斯,这个想法很好,价格上的优势和购买的便捷性,能把很多在实体店消费或者不能经常在实体店消费的群体吸引过来,但是由于卖的是单价较高的商品,顾客可能会比较谨慎,所以会对你的网站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考察期。但对你而言,也是一个消费者行为的引导过程,这期间你应该重点做好用户体验,把第五大道的品牌做出来,让人一提起第五大道,就能联想到“时尚、正品、价格公道”几个字,只有做到这样,才有机会把生意做大。服务品类也缺一不可货源的稳定性也是你们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需要大力的拓展。总的来说,女性消费尤其是中高端消费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前景不容置疑,你们若能脚踏实地做好服务,丰富产品线,我相信你们会可以成为一个很快赚钱而且能赚大钱的公司。主持人:本报记者张佳北京能给牛掰的人一个平台和妹妹的创业过程中,孙亚菲觉得自己正一点一滴改变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态度。■ 客“弹”北京记:当初如果不是华尔街基金派驻北京工作,你还会回北京吗?孙:纽约虽好,但没有根,回到北京才踏实。在美国读书和以前工作时,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国家,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不下30个,但惟一愿意生活在其中的只有纽约和北京。记:为什么只是纽约和北京?孙:纽约和北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极为包容的城市。在纽约街头,总可以看到各种肤色、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不管是文化还是民族,纽约都极度包容。北京也一样,在这个政治和文化中心,有各种各样、各个阶层的人在打拼,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记得我以前去东北旺采访搞地下摇滚和独立艺术的人,生活条件很差,可他们觉得自己很牛掰,我也觉得他们挺牛掰的,至少在这个城市,有他们实现梦想的平台。记:在北京当了那么多年记者,对这儿应该了如指掌了吧?孙:我的美国朋友到北京来玩儿,问我应该去些什么地方,我有点被他问懵了。最后还是朋友自己拿出旅行手册,反过来告诉我有哪些地方是必去的。说实话,我都没去过。在北京这么多年,我去的地方都只是和工作相关的,极具目的性的那种。记:在纽约也这样吗?孙:没有,我在纽约会找经典的景观、建筑或博物馆去参观。记:为什么在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反而不在意这些了?孙:纽约很包容,很有活力,但在那儿始终有一种过客心理,知道有一天终将离开,所以要把该看的都看了。在北京就不一样了,我太把自己当主人了,比北京人还主人吧,回到北京就跟回家了一样,先好好做事情呗,风景啊、名胜啊,以后都有大把的时间去看,着什么急?奢侈品东进:展开后地盘争夺战文字太长,略用文字记录变革 用时尚改变北京来源:新京报孙亚菲觉得,北京和纽约都是极为包容的城市。各种各样、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2005年赴美留学为界,孙亚菲在北京的角色被“截”成两段,俨然对应着两种性别角色。前者是逻辑思维严密、文风犀利的时政记者,后者则是与世界顶级品牌打交道的时尚中人。回国后,孙亚菲在微博上放了一张类似“购物狂”的头像,之前一位素未谋面的同事“质问”她为何放一张女人的头像,孙亚菲哭笑不得:“我本来就是女人嘛!”原来因为她的稿件理性而缜密,同事一直以为她是个男记者。自己敲开北京的“门”2001年夏天,四川大学新闻系研二的孙亚菲要找媒体实习,她想都没想,就跑到北京来了。在此之前,从川大新闻系毕业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省级机关当会计,机关工作的闲适让她选择了回学校读研。在中国新闻社,孙亚菲发现《中国新闻周刊》正在招聘,于是直接敲门问能不能在这儿实习,对方的回答很简单:“可以啊,现在正缺人手。”孙亚菲第一次讶异于北京的宽容:“自己去敲门,别人都能让你留下来。”研三的大实习,孙亚菲依然毛遂自荐,给新闻周刊的负责人写了封信,附上上次实习期间的三篇报道,再次叩开北京的“门”。因为实习期间就写了多篇封面报道,孙亚菲被同事戏称为“中国首席实习生”。见证北京城市进程的工作狂不管在《中国新闻周刊》,还是后来的《南方周末》驻京记者,孙亚菲做的都是时政类或重大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她觉得自己像是这个城市进程的见证人,因为接触、采访的大多是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以及精英学者。孙亚菲最熟悉的应该是北京的长夜。她近乎工作狂,结束白天的采访,回来整理录音和采访记录,构思框架。通常她都是看着万家灯火亮起,又一盏盏熄灭。凌晨时分,别人正睡梦酣畅,她却觉得“一天才刚刚开始”。熬夜写稿的辛苦和亢奋,以及文字间的酣畅淋漓,“只有北京的夜才知道”,孙亚菲说。工作之外,孙亚菲喜欢和北京的媒体朋友一起攒饭局。“聊国家大事聊得热血沸腾,吃完回家洗洗睡了”,回忆起来,孙亚菲自己都乐了。北京安静的力量让人踏实2005年,孙亚菲申请到达特茅斯学院奖学金,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美国金融危机显现时,她投了上千份简历,走了上百家公司,最终进入纽约第五大道旁的华尔街对冲基金工作。2008年,她被派往北京任中国区投资总监。再回到北京,孙亚菲觉得很温馨,终于能安静下来看一看这座城市。坐出租车经过长安街时,她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宽阔的街道和两边的建筑,“很安静、很美。”这样的时候,她能感觉到北京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让人觉得踏实。孙亚菲回国后的生活突然变得悠闲起来,拿着高薪,租了套“豪宅”,还养了两只猫,每天的任务就是寻找投资项目,在国贸的咖啡厅和企业家们喝咖啡、聊天、谈项目。这样的生活,对“忙碌惯了”的孙亚菲而言,多少有点难以接受。基于她对电子商务井喷式发展的判断,以及妹妹孙多菲在美国进修时尚课程后的专业时尚眼光,姐妹俩决定在北京创业,开创了第五大道奢侈品网,对孙亚菲而言,“第五大道”多少有些对纽约的怀念意味。【客座档案】孙亚菲 上世纪70年代生于四川的一座小城,从公务员到知名媒体时政记者,再从华尔街对冲基金负责人到创办自己的奢侈品网站,不断转型的人生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北京寄语】对城市的细微改变正在进行很多朋友都对我辞去华尔街基金高管的工作不理解,但在这个城市,我有更大的梦想要去实现。虽然卖了车、退掉了豪宅,带着我的两只猫,在办公室的小阁楼里住了半年,把我和妹妹所有的积蓄都投进了的事业,每天忙得只睡几个小时,但我觉得很快乐。只要是在北京,就会觉得踏实。以前当记者时,我在参与这个城市的进程和变革,我觉得我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这个城市,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习惯,哪怕极其细微,哪怕结果未必明朗,但它们正在进行中,在北京发生,这就足够了。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潘波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李飞“第五大道”CEO孙亚菲做客新浪2008年末,孙亚菲再次改变人生航向,辞去投资总监职务,与其他几位归国留学生创办中国第一家“网上的奥特莱斯”——第五大道,在线折扣销售世界时尚名品和奢侈品。她的目标不仅是“有朝一日把这家刚蹒跚起步的创业公司带上纳斯达克”,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推动,能够提供给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能负担得起的奢侈品”,“让每个中国白领女性都能拥有一件奢侈品”。新浪女性对话孙亚菲,请她与我们分享她如何在多个职业角色中转换,如何任何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以及她对时尚奢侈品的理解和感触。嘉宾介绍:孙亚菲,七零后一代,四川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常春藤学校硕士学位,原华尔街投资人,现任第五大道奢侈品在线销售中心首席执行官。从一名省级机关公务员,到“冲锋陷阵”的第一线时政名记,而后的华尔街投资基金负责人,再到中国第一家在线奢侈品折扣中心“第五大道”CEO,孙亚菲十二年的职业生涯精彩纷呈。辞去公务员职务后,孙亚菲在四川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期间已经在媒体崭露头角。她先后就职于《天府早报》和《中国新闻周刊》,任编辑和时政记者。之后受法制日报集团之邀,创办日播半小时法治电视节目《法制播报》,任总编一职。2003年初,孙亚菲加盟《南方周末》,负责时政报道,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调查报道,因此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新闻学院“国际媒体学者奖学金”,赴美学习访问一年。2005年,她再获美国八所常春藤学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最高奖学金,学习国际商务与投资,获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 in Liberal Studies),之后进入华尔街投行及对冲基金工作,并派驻为中国区投资总监,负责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1、王烁现任财新传媒总编辑、《财新周刊》总编辑。 2、王烁曾任财新传媒执行总编辑。现任财新传媒总编辑、《财新周刊》总编辑。 王烁于1995至1998年担任《人民日报》国际编辑,于1998年加入《财经》直至2009年11月。王烁是《财经》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财经》执行主编,主导过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道,如《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 3、王烁的所获荣誉 王烁领导的编辑记者团队在国际上屡获殊荣,曾获国际调查报道学会“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 凭借SARS报道,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2004年古柯索国际新闻奖荣誉提名奖”。 王烁领导的财新传媒作为“独立媒体的先锋”,获得斯坦福大学颁发的2011年度肖伦斯特新闻奖。 2012年,王烁获选世界经济论坛年度“全球青年领袖”。 2014年,王烁荣获道富集团亚太区金融机构新闻奖之“杰出机构新闻贡献奖大奖”。 2016年,王烁入选“耶鲁世界学者”。 2018年,王烁受邀任瑞士Stars基金会国际理事会委员。

曾任《全球财经观察》主编,《经济观察报》新闻主编、《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的伊险峰,2014年4月辞职后开始创业投身于新媒体领域「好奇心日报」,但上个月,伊险峰却在接受某记者采访时表露:因为合作、融资等问题处处碰壁而严重焦虑,还对着记者吃药,不断抽烟。这一表现不得不让他的粉丝们担心他的身体状况,难道辞职创业后的压力更大,他真的患上了焦虑?正在服药治疗吗?

焦虑:往日成绩辉煌今日创业受阻

卖房创业?被雷军拒绝?四处碰壁融资不易

2007年12月,伊险峰领衔创办《第一财经周刊》,任执行总编辑。作为《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主编,仅四年,他已让《第一财经周刊》成长为商业新闻领域的领导者,同时,也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2011年,《第一财经周刊》以亿的营收,近两千万的发行收入,近六千万的净利润,树立了商业媒体的新标杆。

2013年年底经历了一场人事大动荡,之后,伊险峰开始逐渐放手《第一财经周刊》的内部事务。2014年4月正式提出辞职,开始办理离职手续。

离开《第一财经周刊》后,伊险峰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好奇心日报」。他曾公开表示:好奇心日报是一个创业项目,是我们几个朋友一起投资做的。

在《第一财经周刊》内部曾有传言称:伊险峰创办「好奇心日报」时卖掉了在上海的一套房产,虽然这一消息并未得到伊险峰本人证实,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啊。

伊险峰近日在接受某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找渠道、谈合作、挖人,处处碰壁。他说:「小米、360、今日头条我都去过,跟人聊,聊完了就没有下文了」。「我去跟雷军聊了两个小时,聊到最后雷军忘了我是谁了。很多人找他投资,他有自己的一套话,跟谁都这么说。」被拒绝后,伊险峰感受到了作为创业者的焦虑。

原因:伊险峰的焦虑因何而起?

伊险峰吃的什么药?是不是治疗焦虑的药物呢?

记者曾问:「你们需要融资吗?」,伊险峰则不加思索的回答:「融啊!」(据《网易科技》)。让伊险峰焦虑不堪的关键点就是:雷军拒绝了伊险峰没有投资他的《好奇心日报》,但却投了《界面》。而《界面》的创始人何力,和伊险峰一样,都曾是《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主编。

在《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年底的人事大动荡中,周刊副总编辑、主编及TMT、汽车、金融等版块编辑集体辞职转投上海报业,筹办新媒体项目「界面」,这其中就包括何力。

公开报道称雷军拒绝投资伊险峰的《好奇心日报》,而是投给了何力的《界面》,这或许给伊险峰的打击不小,这也或许是伊险峰焦虑的原因之一。

融资被拒,再加上之前的「卖房传言」,这些新闻信息暗示著伊险峰现在的创业之路并不顺畅,即便目前的资金链没有问题,但却暴露出《好奇心日报》前所未有的用户发展瓶颈。

因为伊险峰直问记者:「被你们《36氪》报道之后会有很多下载吗」,和从前指点江山的总编相比,创业者伊险峰现在更关注这些现实的细节。《网易科技》这样转载了《36氪》的文章。

其实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呢。在伊险峰辞职之初,就有消息称:「一财集团希望增资控股《好奇心日报》,但伊希望独立运营,保持自己对这项目的控制,加之对未来发展空间的失望,伊最终选择离职。」现在四处碰壁,融资被拒,如果当初继续依托一财集团这棵大树,想必现在也不用去看「小米、360、今日头条」的脸色,还被无视应付甚至聊了很久不知你是谁。

不过话又说回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伊险峰宁可辞职也要自己创业控制《好奇心日报》,怕是另有打算,但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融资」问题。

因为,伊险峰在回答记者「你们需要融资吗?」的一问时,他不仅一边看似轻松的随口一说:「融啊」,一边却从柜子里拿出来一盒药片,吃完后又点了一支烟,这说明伊险峰现在的身体亮起黄灯,加上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有提到「焦虑」一词,有网友与粉丝担心伊险峰患上焦虑症,而服用的药物很有可能是治疗焦虑的药物。

王波明。王波明担任广东《财经》杂志总编辑,杨浪担任《财经》杂志副总编辑,何刚为《财经》杂志执行主编,法蛮担任《财经》杂志副主编。

女报杂志原主编

1904年,秋瑾积极参与活动,演说革命和女权,开展妇女运动团队,结秘密会创《白话报》,为民主革命与妇女解放起到先锋作用。1905年,秋瑾负责浙江革命发展,为中国同盟会在浙省革命宣传展开道路。1906年,秋瑾两次大幅度扩充同盟会会员,此后不少成员成为同盟会中坚;承担长江一带起义筹备,为同盟会革命工作与添砖加瓦。1907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总负责浙省各处起义工作,编复军制,商定完成革命起义大业,为同盟会革命工作肩负重大要务.

秋瑾。秋瑾对美酒、刀剑、武术和制造炸弹抱有极大的热情。宦世家子弟,幼年时就已经非常好动,好文史,能诗词,善骑马击剑,并对传统礼教颇感不满。当时大户人家女孩必须缠足,秋瑾初尝扎脚痛苦后,便劝戒母亲和家人不要再为她缠足,以方便将来行走江湖。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办。秋瑾任主编兼发行人。该报称:“本报之设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辟有《社说》、《译编》、《文苑》、《新闻》等栏目。该报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鼓吹妇女解放,呼吁妇女走向社会,争取人格和尊严的独立。

一个让人佩服的女子,我看了有写她的传记,超级佩服的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l(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燃情岁月秋瑾,生于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7] 另1916年修的湘乡《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载:“王廷钧配秋氏,字瑾,寿南公女。清浩封夫人,光绪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初六辰时殁浙江秋瑾坐姿照山阴县,葬西湖,有碑亭。子,沅德,出抚一半子麒为嗣。女,桂芳。”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1896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秋瑾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1897年6月,秋瑾生下第一个孩子王沅德。1900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革命生涯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12] 秋瑾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在日本主编《白话》月刊过程中,孙中山建议她可“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秋瑾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13] “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她以“鉴湖女侠”等笔名,在杂志上发表了《演说的好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她写道:“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要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秋瑾纪念雕像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当号召同志与它反对。”“但是从此以后,我还望我们姐妹们,把从前的事情,一概搁开,把以后的事情,尽力去做,……我们自己要不振作,到国亡的时候,那就迟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权解放的激情。 秋,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1905年,秋瑾归国,春夏间,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从容就义旋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湖南双峰县女杰广场秋瑾雕像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主要成就1904年,秋瑾积极参与活动,演说革命和女权,开展妇女运动团队,结秘密会创《白话报》,为民主革命与妇女解放起到先锋作用。1905年,秋瑾负责浙江革命发展,为中国同盟会在浙省革命宣传展开道路。1906年,秋瑾两次大幅度扩充同盟会会员,此后不少成员成为同盟会中坚;承担长江一带起义筹备,为同盟会革命工作与添砖加瓦。1907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总负责浙省各处起义工作,编复军制,商定完成革命起义大业,为同盟会革命工作肩负重大要务后记秋瑾遇难后,无人敢为其收尸,中国报馆“皆失声”,生前好友吕碧城、吴芝瑛设法与人将其遗体偷出掩埋。1908年,生前好友吴芝瑛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朝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秋瑾看戏秋瑾在北京最惊世骇俗之举是“上戏园子”。当时的宅门女性都是在家中听“堂会”,不可能抛头露面去戏园子,戏园子也不卖“昆客”的票。秋瑾坐着西式的四轮马车去听戏,开创了上层社会女性进戏院的先河。夫妻关系秋瑾出生在福建厦门,生长在浙江绍兴,1895年,19岁的她跟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到湖南省湘潭县。秋寿南在当地结识了湘潭首富、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王见秋瑾生得秀美端庄,聪慧可爱,就托媒人送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分不满,但在封建社会里,儿女的婚事只能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96年4月20日,王家彩銮花轿吹吹打打把秋瑾迎了过去。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她叹息道:“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当时正值中日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还有一次,他们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表达了她对王廷钧的不满。秋瑾在湘乡荷叶塘和湘潭两地苦度了六七年时光,生下一儿一女。尽管王家生活优裕,但她与周围的人毫无共同语言,内心异常苦闷。在感情方面,她极力排拒王廷钧,对其言行嗤之以鼻。后者屡遭冷落,又无力抗衡,便另寻温柔之乡,流连秦楼楚馆,攀折倡条冶叶。这世界原是非常奇怪的,评议同样一件事,人们所持的却往往是双重标准。王廷钧不是蔡松坡那样伟大的革命家,也不是苏曼殊那样潇洒的名士,他眠花宿柳,风流便成下流。秋瑾嫉恶如仇,平日最看不惯男人蓄妾的陋俗和嫖妓的淫性。据冯自由的《革命逸史》所记,当年,湘人陈范家中饶有资财,携二妾湘芬和信芳远赴东瀛,红袖添香读洋书,好不惬意,秋瑾哪能看得惯他这副德性?她认为陈范拥妾而骄是玷污了同胞的名誉,便极力促成湘芬和信芳脱离了陈范的掌控,从此人格独立。后来,陈范见利忘义,竟将女儿陈撷芬许配给广东富商廖某为妾,又是秋瑾公开反对,使婚事泡了汤。另据徐自华的《秋瑾轶事》所记,有一次,她们同游上海张园,小憩品茗时,秋瑾见一名留学生挟一名雏妓乘车而来,在这花娇柳媚之地,露出一副轻狂放浪之态,她忍无可忍,立刻上前用日语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那人还算识相,赶紧灰溜溜地走了。徐自华静观这一幕,不由得打趣秋瑾横加干预是“真杀风景”。秋瑾则爽爽脆脆地回答道:“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1903年,王家花大钱在北京为王廷钧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官职,秋瑾也随丈夫迁到了北京,住在绳匠胡同。秋瑾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生活也不习惯,常常感叹:“室因地僻知音少,人到无聊感慨多。”后来她又搬到南半截胡同居住,在这里认识了王廷钧的同事廉泉的夫人吴芝瑛。吴氏夫妇思想较开明,崇拜孙中山先生,且在文学、书法等方面都很有造诣。秋、吴二人很快成为知己。秋瑾的革命志向与理想,不仅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反而遭到他的训斥:“这是男人的事情,你休胡思乱想。”秋瑾也不示弱:“我要去寻求真理,女人也有救国救民的责任。”两人吵得互不相让。王廷钧知道秋瑾是个说得到做得到的倔强女子,要说服她是不可能的,只好采取卑劣手段,趁秋瑾不备,偷偷将她的珠宝和首饰及积蓄全部窃走,妄图以此来阻挠她赴日。秋瑾气愤地说:“你可以窃去我的钱财,但你捆不住我出国留学的决心。”秋瑾变卖了仅剩的财产和衣物,加上吴芝瑛等人的资助,于1904年4月只身东渡日本,从此迈出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在日本,秋瑾结识了不少进步、探索革命真理的青年,组织起“共爱会”,参加反清秘密团体“三青会”,会晤了孙中山,和黄兴、喻培伦等人一起加入了同盟会,为救国救民而积极奔走。对于这些,王廷钧均有所闻,极力反对,两人思想的距离越来越远。秋瑾在日本三年,两人从无书信来往,夫妻关系名存实亡。1906年冬秋瑾听说王廷钧纳妾的消息,反而高兴,觉得有了与王廷钧脱离秋瑾形象关系的理由。于是,她给大哥秋誉章写了一封信,请大哥代她办理离婚。秋誉章几经奔波,由于王廷钧的阻碍,离婚之事未成。1907年春,秋瑾由日本回国,为联络光复会、洪江会以及策划平礼起义事宜,女扮男装,潜往长沙,住在朋友家里,人们都称其“秋伯伯”。其时,她曾去王廷钧家看望子女。王家人以为她穷途归来,回心转意,盛情接待,希望夫妻破镜重圆。但又暗中监视,不让她再次出走。秋瑾借口出去看戏,从后门溜出,沿湘江乘船而去。秋瑾此次的湘潭之行,便是她与王家的诀别。《秋瑾全集》如《将赴沪别寄尘》诗(四章):“临行赠我有新诗,更为君家进一辞:不唱《阳关》非忍者,实因无益漫含悲。……”“题解”说明:1906年5月,秋瑾离开浔溪女学,前赴上海,临行时,徐寄尘和学生们送到江边。临别,秋瑾写了这四首诗,徐寄尘姊妹也写了送别诗。又如七绝《古意》诗:“金屋无人见泪痕,坠欢如梦黯销魂。秋风一夕捐纨扇,雪落人间弃妇恩。”题解说明:1903年夏天以后,秋瑾与其丈夫王廷钧经常冲突,秋瑾曾负气出走。后王廷钧竟想纳妾,秋瑾当然进行了反抗。她内心深处有苦痛,深感遭到了遗弃。此诗借古意表达了她的悲伤感情。1907年,为了有力地宣传妇女解放,发动妇女团结起来参加斗争,她决定创办一份便于普通妇女阅读的杂志――《中国女报》,提出创办的宗旨,是要“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秋瑾对此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在这两期上发表了《中国女报发刊词》、《敬告姊妹们》、《看护学教程》、《勉女权》等文章、诗作。她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唉!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她痛心于当时广大妇女尚不觉悟,希望妇女们不要安于命运,立志从经济上获得自立的能力,以摆脱奴隶地位,争取女权。据说,许多妇女看到这些文章后,感动得流出眼泪,并开始了深刻的思考。秋瑾重视妇女们团结起来开展斗争,她努力创办《中国女报》,要把它作为“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她还把争取女权的解放与整个国家、民族的解放紧紧地联结起来,号召妇女们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与男子一起承担责任。作为女权运动的先驱者,她号召妇女们“奋然自拔”,参加反清革命斗争,在民族解放事业中建“素手”之功。《中国女报》在该年3月出版了第二期后,因秋瑾忙于准备武装起义,加之财资困难,不得不中辍。6月17日,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编辑好的第三期杂志“约于此月,必行付印”。然而时至7月13日,秋瑾因武装起义失败被告密而被捕,不久被清廷杀害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1岁。《中国女报》虽然仅出版两期,却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并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国内统一刊号:CN44-1379/C国内标准刊号:ISSN1006-611X刊期:旬刊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主办单位: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9出版社:女报杂志社杂志重量:约200 G订阅全年:60元/年折后价格:48元/年邮发代号:46-146出刊日期:每月29日周期:月刊类别与女报相近的杂志介绍: 《今日女报》原名《湖南妇女报》,1956年创刊,两年后休刊。1982年复刊,是当时全国惟一一家女性报纸。今日女报由湖南省妇联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今日女报》以“凤眼看世界,见证她时代”为办报理念,坚持独特的女性视角,办精品特色周刊,行诚信特色经营,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曾两次入选“全国地方报刊管理先进单位”,各项指标均在全国女性报纸中名列前茅。 《现代女报》创刊于1984年10月,是辽宁省唯一的一张女性专业报,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为4开16版,设有30余种版性的周二报。《现代女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跟时代步伐,牢记“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的办报宗旨,勇于改革,开拓进取,闯市场,争效益。《现代女报》具有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实干精神,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打造出独树一帜的女性都市生活品牌,零售量雄居中国女性报纸之首,年发行量达1400余万份,覆盖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成为目前全国妇联系统备受瞩目的品牌报。

  • 索引序列
  • 新财经杂志女主编
  • 《财经》杂志主编
  • 第一财经杂志女总编
  •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 女报杂志原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