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前身为创办于1959年的《科学报》,后经停刊并于1979年复刊,1989年更名《中国科学报》,1999年更名《科学时报》,2012年恢复《中国科学报》。2013年10月后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
1959~1966年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1979~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1998年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中国科技报,中国杂志爆科学杂志宝的区别是科学报纸叫科学,中国科学学报,还有其他的一些杂志类型的,他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也有区别的
2012年制浆造纸专业核心期刊有 中国造纸学报,中国造纸,木材工业,林产工业,造纸科学与技术,纸和造纸,中华纸业共7种。
2000年发表的主要论文:1. 纸机干燥部多段通汽系统中喷射式热泵的性能分析,中国造纸,第19卷,第2期,2000,. 半焦粒子着火与燃烧过程实验研究,燃烧科学与技术,第6卷,第1期,2000,. 直肋片最佳肋片厚度的理论关系式,节能,2000年第3期,. 内燃机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进展综述.内燃机学报,2000,18⑴,. 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模型的研究.内燃机学报,2000,18⑴,年发表的主要论文:6. Studies on Performance and Polarization Characteritics of SOFC.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irosaki University,2001,3⑵,. 活塞环摩擦热对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的传热影响模拟研究.内燃机学报,2001,19⑵,. 蒸汽喷射式热泵性能的实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41⑶,. 喷射器一维设计理论的研究进展.热能动力工程,2001,16⑶,.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模拟.节能,2001,5,. 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过渡工况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内燃机学报,2001,19⑶,. 双压再热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优化与分析.节能,2001,8,.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太阳能学报,2001,22⑷. 蒸汽喷射器超音速喷射流场的数值分析.中国造纸,2001,20⑹,.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lar eje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Volume Ⅱ),1231-1234,Wuhan,China,June 17-20,. Analysis of two-steam-resource combined cycle system and research of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Volume I),125-128,Wuhan,China,June 17-20,年发表的主要论文:17. 多层保温地下直埋热力管道传热的边界元分析.节能,2002,1,.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初步研究.节能,2002,8,. 有扰流片的矩形通道内空气流动和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热科学与技术,2002,1⑴:,. 数值预测气泡形状演变对温度和浓度场的影响. 热科学与技术,2002,1⑴:. Development of solar eje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RPH59-65,FEUP,Porto,Portugal,12-14 June 年发表的主要论文:22. 薄层毛细多孔介质湿区干燥过程相变传热传质常压模型. 热能动力工程,2003,18⑴:50-52,.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相变传热传质分析.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24⑴:. Ni|YSZ|LSM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热科学与技术,2003,2⑴:. 纸页干燥过程计算模型. 中国造纸,2003,22⑷:. 二维流动模型的喷射器性能分析研究. 热科学与技术,2003,2⑵:. 纸页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中国造纸学报,2003,18⑴:.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湿区相变传热传质干燥三方程模型. 太阳能学报,2003,24⑸:. CO2地下盐水溶液密度的变化及状态方程. 热科学与技术,2003,2⑷:. 双汽源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特性分析及优化匹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3⑹:. 纸机干燥部开式供热系统中喷射式热泵的结构分析. 中国造纸学报,2003,18⑵:. 以沼气为纽带的中部地区生态果园能量平衡研究. 太阳能学报,2003,24⑹:年发表的主要论文:33. 生物质焦油防水膏试验研究. 太阳能学报,2004,25⑴:. 具有复合保温结构的多根直埋管道温度场的边界元分析.节能,2004,4:. 二维流动模型用于喷射器关键结构设计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44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系统模拟研究. 热能动力工程,2004,19⑷:. 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体欧姆极化分析. 太阳能学报,2004,25⑷:. 蒸汽喷射器内二维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热科学与技术,2004,3⑷:. 蒸汽喷射式热泵在纸机干燥部供热的应用分析. 中国造纸学报,2004,19⑵:.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onvective drying in porous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397-402,Beijing,China. June 15-19,. Numerical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and flow field of a steam ejector.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604-609,Beijing,China. June 15-19,.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n innovational internal cooling passage of turbine blade.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809-813,Beijing,China. June 15-19,.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rectangular passage with internal angled cuniform fin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814-818,Beijing,China. June 15-19,.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 with different designs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electrode.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Nottingham,UK. 28-30 June,.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and parameter matching of ejectors in bi-eje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Nottingham,UK. 28-30 June,. Comparison of turbulence models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of flow in ejector.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Dalian,China. July 23-31,. Analysis of flow field in an ejector with steam as working fluid.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ASME/JSME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 Conference,227-234. San Diego,California,USA. July 25-29,.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Duct with Square Ribs and Bleed Holes. 42nd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AIAA 2004-0658. Reno,Nevada,USA. January 5-8,年发表的主要论文:49.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pressure-difference precooling of tomatoes in a corrugated paper cart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 Transfer,Hanoi,Vietnam. January 11-14,.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Internal Cooling Duct with Helix-alike Fi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 Transfer,Hanoi,Vietnam. January 11-14,. 带绕流片的矩形直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热能动力工程,2005,20⑴: 6-9.
要投总署备案,双刊号齐全的正规期刊。《造纸装备及材料》是第一批学术期刊,知网万方维普收录。可知网版权页电话查稿,出刊及时。我是这本刊物的王编辑,您可以在评论私信我。
中国造纸学报;中国造纸;木材工业;林产工业;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纸和造纸; 皮革科学与工程;造纸科学与技术;
1 《读者》(无限制年龄段的杂志刊物,甘肃人民出bai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甘肃人民出版社)2 《瑞丽》(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大的时尚女性杂志之一,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时尚传媒企业,瑞丽传媒集团有限公司)3 《知音》(于1985年,全国报刊转载和影视改编率最高的期刊之一,十大名牌杂志,著名的杂志刊物,湖北知音传媒集团)4 《中国国家地理》(于1950年,国内科学学科类别杂志著名刊物,中国大陆最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5 《半月谈》(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的时政期刊之一,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半月谈杂志社)6 《青年文摘》(于1981年,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之一,中国青年出版总社)7 《新周刊》(时事生活类杂志,广东出版集团/三九企业集团合办,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新周刊杂志社)8 《南风窗》(创刊于198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之一,国内订阅量最大的时政新闻刊物之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9 《财经》(中国最广为阅读的财经类杂志之一,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的新闻原则,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10 《家庭》(以婚姻家庭为主的生活类期刊领导品牌,十大名牌杂志,重点扶优扶强的文化集团,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
<<散文>><<读者>>
东方杂志:《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创办,到1948年终刊为止,历时近46年, 共出版四十四卷819号(期)。历经清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并且当时著名文人学者几乎都曾在其上刊发小说、杂文、论文、随笔、诗歌,是一部综合性杂志,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有“百年老刊”、“刊中寿星”、“民国十大善本之一”、“藏界不倒翁”、“传世名作”、“盖代名刊”、“知识巨擘”等盛誉,影响较大,可谓一帜永红。《东方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迁,是名人发表作品的园地。梁启超、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过其主编。这些杂志自出版至今已有100多年, 经多次战乱,留存下来的甚为少见。艺苑掇英:《艺苑掇英》1978年创刊,由龚继先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所录作品多来自各全国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物商店,及大阪市立美术馆、虚白斋、怀云楼、翁万戈、邓拓等海内外权威机构和藏家。并邀请谢稚柳、杨仁恺先生担任名誉顾问,辅以杨仁恺、顾廷龙、刘九庵等书画鉴定大家专业评论文章,介绍中国历代绘画和书法等艺术精品,可为古代书画赏鉴的权威参考资料,已成为经典收藏。此刊印刷精美,选材精审,如今欲觅完整已至为不易。迎春花中国画丛刊:《迎春花中国画丛刊》1979年创刊,是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唯一的一本中国画专业学术期刊,1993年更名《国画家》。此刊以“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传统,把握当下最新学术动态,引导新世纪中国画艺术发展动向。目前所设有“学术研究”“艺术批评”“画家介绍”“二十世纪美术钩沉”“画家心语”“古代美术”“名画遗珍”“院校文萃”等栏目,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格调高雅,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些杂志我是在「观箴云简」APP 的早期杂志里找到的,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人。上面还会有更早的杂志,比如:湖社月刊、故宫周刊、艺林月刊、北平故宫期刊、北平故宫博物院年刊
1、《收获》:纯正、独立;偶尔会跟点风,比如,“像卫慧那样疯狂”。 2、《十月》:老牌刊物,有自己的风格和追求。 3、《山花》:艺术、大气、先锋,不拘一格,“慧眼识珠”。 4、《小说界》:有好看的东西,比如:“品中国文人”系列;有时可以与《收获》相媲美。 5、《天涯》:思想、文学、在民间。 6、《花城》:南方文学杂志的翘楚。 7、《滇池》:边陲但不边远。主编张庆国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也是很懂小说。 8、《福建文学》:闽南文学的一朵奇葩。小说编辑“老练”对作品的选择也很老练。 9、《山东文学》:齐鲁大地文学阵地的主心骨。 10、《散文》:散文界最好的刊物,不媚俗,不傲气,始终如一。
长江水运横贯中国东西,长江流经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山崩、泥石流与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但是这一现象往往被民间归为“走蛟”,这里还经常流传“走江大蛟,入海为龙”的说法。 宋元以来的野史杂记,谈及当时的洪灾,也往往与“蛟”联想在一起。慢慢,“走蛟”已成为洪水灾害的同义语。在民间,每当发洪水时,老百姓往往会认为是“蛟”在作祟。 世界上真的有“走蛟”吗? 01传言:长江沿岸传言“走蛟”,雷电交加,狂风暴雨,蟒蛇身影翻腾 “走蛟”最早记载是在1866年。相传在湖北邝山的清净庵后面,突然传来一阵山崩地裂的巨响,原来是暴发山洪了。一个巨大的怪物携浪而来,那东西长着牛头,身体和蟒蛇一样,它所到之处,房屋树木都被摧毁。 1984年7月,洞庭湖边有农民自家地里掰包谷,雨停后挑起包谷回家路上,看见一条“蛟”盘在前面的田坎上,约十米长,全身乌黑,他吓得连包谷都不要,连爬带滚跑回了家。 1995年,在铜陵郊区,有村民半夜上厕所,天空突然打了一道闪电,村民看见远处一条“蛟”在空中极速前进,足有水桶粗!后来证实,这是一条蟒蛇觅食时与雷碰巧撞上,被人误以为是“蛟”在“渡劫飞升”。 “走蛟”传得最火的应该是“长江走蛟”了。事情发生在1998年,当时发生了特大洪水,许多人看见了一条黑色“蛟”在水中游动,蟒蛇身影翻腾,一阵电闪过后,“蛟”就消失不见了。人们都说这是“走蛟化龙”,后面证实,在水中的黑色物体不是什么“蛟”,而是一根大木头。 最神秘的要算东方之星客轮沉没事件。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驶往重庆途中,突遇强风暴雨袭击,导致客轮很快沉没。有人认为这事与“走蛟”有关,还认为当时所遇见的大雨、雷电与狂风等现象,与传闻中“走蛟”时所描述的场景相似。 02形态:鱼身蛇尾,四肢有五彩的色泽,声像牛叫又似驴啼 那么,“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呢? 据传,“蛟”一般栖息在大江大湖之中,小一点的“蛟”,会寻找人迹罕至的深潭中居住。因为“蛟”不是龙,当然不会飞天,只能潜在水里。 体形兼具鱼与蛇的形状,正所谓古籍所言“鱼身而蛇尾”。也有说“蛟”的模样很像传说中的像龙,但是“蛟”的角很短,甚至没有,眼睛的上眉,有突起的肉块在眼睛之间交叉。还长有4只腿,为了划水,其前端就像很宽的桨一样,尾巴尖上有着坚硬的肉刺。 身长一般在2-5米,个头大的甚至超过6米。“蛟”的颈子上有白色花纹,背上却是蓝色花纹,胸呈现赭色,身体四肢上有五彩的色泽。 它的性格暴戾,攻击性极强,叫声也很特别,有时候像牛叫,有时候又似驴啼。 通过综合“蛟”的目击者的所见所闻,笔者总结出“蛟”的形象:“蛟”是人们以鳄鱼为原型,综合蟒蛇、大鱼与牛等动物的部分特点后,形成的一种神秘生物。 03历史:古籍有许多“走蛟”记载,走江大蛟,入海为龙 民间传说,“蛟”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还搬出古籍来,从东晋许慎的《说文》,到南朝祖冲之的《述异记》,一直都有“蛟”的许多记载。 按照他们的说法,修炼500年后,蛇就变成了“蛟”,但是“蛟”还不能算是龙,它离真正的龙,还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在天降大雨时,借助暴雨山洪,顺着江水河流,游向海洋,这样才能真正的“化龙”,这个过程就被称为“走蛟”。“走蛟”有3个特点: 一是“走蛟”有三个关键词:暴雨、巨浪与雷鸣。“走蛟”发生在山野之间,都会伴随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山洪暴发、江河暴涨等自然现象,“蛟”会借助水势冲入山川大河之中,去进一步修行。 二是“蛟”处于癫狂、暴躁的状况,谁都无法阻挡它,它会劈开江水,飞速冲向下游,这过程中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会造成巨浪与漩涡,伴随而来的,就是一场严重的灾难,所到之处桥梁,良田尽毁。 三是“走蛟”时遇到桥梁,绝对是不能从桥下走,而是要让江水漫过石桥,“蛟”然后从桥上游过去。如果“蛟”从桥下路过,就如同被人踩在脚下,一辈子无出头之日。 04成因:“蛟”本来就是不存在的物种,“走蛟”行走的肯定不是“蛟” 事实上,“蛟”这种神秘物种,谁也没有真正见过,并没有证据来证明是真的。大家之所以传得那么神,主要是因为这是民间传说的产物,难免会夸大其词,或是凭空想象出来。 可见,“蛟”本来就是不存在的物种,只是蕴含着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心态,这也证明了古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 当然,“走蛟”行走的肯定不是“蛟”。民间常常把“蛟”与洪水等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由于不了解暴雨的形成原理,只好把自然灾害归结于“走蛟”。 每逢雨季来临,大江水量过多,自然就会向下游蔓延泛滥,从而引发洪灾。对于这样的现象,当时人们不太理解,心想应该是江河里的“蛟”在作怪,正是它们沿江入海的走蛟过程才引发洪灾。 可见,长江走蛟、巨蟒渡劫,还有巨蛇化龙等传言,都是受自然现象的影响,加上民间添油加醋的传言,形成了一个个看似神秘莫测的离奇故事,我们姑且把这些传说当作故事来看看。 05原型:也许是蟒蛇、鲨鱼,或许是大树,也不排除是由多种动物拼凑一起 既然是一些迷信思想加上一些阴谋论,造成网上遍地都是“走蛟”的现象。那么,这一自然也是有原型,否则民间也不会说风就是雨,那么,人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种说法,可能是暴雨冲下来的大树,那些大树,长达一二十米,也有水桶粗细的。由于木头比水轻,顺着江河冲了下来,漂浮水面上,从远处看去,就像传说中的“蛟”一样,四处飘荡。 第二种说法,很多学者认为水中的“蛟”很明显就是鳄鱼,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其中描写的蛟龙就被人认为是鳄鱼。而且,资料表明,古代的华南就栖息着体长达5米的湾鳄。 第三种说法,有人认为“蛟”实际上是蟒蛇,每当山洪暴发或者发生泥石流时,蟒蛇的生活环境被洪水破坏,被冲到了水中,体型巨大的蟒蛇在洪水中翻腾,伴随着电闪雷鸣,被人看到,就成了民间所说的“走蛟”。 常见的蟒蛇体长3-5米,栖居在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也能长期生活在水中。从蟒蛇的体型与习性看,与传言中“蛟”也很相似。 第四种说法,据《中国科学报》报道,有学者认为“蛟”的原型也许是蟒蛇,也许是大蜥蜴,也许是鲨鱼,也不排除“蛟”也是由多种原型胡乱拼凑在一起,融合了很多动物比如蟒蛇、鳄鱼、牛、鲨鱼与巨蜥等的特点,经过加工而成。目前看来,这种说法还是相当靠谱。 结语:并非遇水化龙,而是自然灾难 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走蛟”是多种自然灾害叠加形成的自然灾害,并非什么“蛟”遇水化龙。大家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各种自然现象,而不要盲目迷信,用不科学的说法去解构自然现象。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清代笔记丛刊、庸盦笔记、大自然探索、探索发现、自然密码、探索与发现、新发现、中国科学报
1959~1966年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1979~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1998年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位于女性盆腔内,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卵巢是让女性保持青春活力的秘密武器。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等让不少女性的卵巢出现早衰现象,甚至是疾病。 01 卵巢机能受这些因素影响 我们知道,卵巢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垂体影响。腺垂体分泌两种影响卵巢功能的激素,一种称促卵泡成熟激素,另一种称黄体生成激素,前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后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排卵。下丘脑含有各种内分泌腺的释放因子,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不过,卵巢功能的反馈作用,也对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垂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使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卵巢功能的紊乱。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性腺功能的减退。表现为继发性闭经、不孕,常伴有夜间睡眠过程中出汗、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国内报道发生率约为1%,国外发病率约为1%左右。 引起卵巢早衰的因素有很多,如染色体或基因缺陷、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放疗或手术伤害等,还有将近50%的早衰原因不明。目前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来恢复卵巢功能。 02 干细胞技术可修复子宫内膜 干细胞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因其组织修复、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促血管生成、促进伤口愈合及神经保护等功能,在生物医学界备受关注。尤其在卵巢早衰方面,干细胞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2018年1月,干细胞技术成功帮助了我国一名卵巢早衰女性诞生下健康宝宝。这个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遗传和发育所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通过干细胞干预卵巢早衰,从而使不孕女性“重获”繁衍能力。同年,四川卫视也有相关报道,18名卵巢早衰患者参与了经四川省卫计委批准立项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试验,其中1名患者已于2017年7月诞下健康男婴。 根据《中国科学报》的报道,3年多来,已先后有13位重度宫腔粘连致不孕的患者通过南京鼓楼医院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利用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复合干细胞进行瘢痕化子宫内膜的修复)中成功受孕并生产,共计诞生14位健康的“再生医学宝宝”(其中一位患者通过治疗后先后两次怀孕产子),另外还有6位患者已成功怀孕[1] 。 2020年1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批准了1项干细胞疗法对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累积共5个干细胞临床备案项目投入到卵巢早衰研究,研究的干细胞种类主要为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为卵巢早衰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03 IVA技术促进卵巢重新排卵 对一些想做试管婴儿的女性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获取成熟、高质量的卵子,而有超过70%的卵巢早衰女性无法获取可用的卵子。IVA技术的建立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IVA就是指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in vitro activation of primordial follicles,IVA),是指体外应用信号通路激活剂瞬时处理卵巢组织以激活卵巢中原始卵泡的技术。通过唤醒其卵巢中残存的原始卵泡,令其重新生长发育并恢复卵巢功能。卵巢功能的恢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卵泡重新发育重建生殖内分泌平衡,恢复月经周期,从而摆脱激素替代疗法及其潜在的致癌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通过取卵加体外受精方式得到自己的后代。 IV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卵巢早衰的先进技术。世界首例IVA婴儿2013年于日本诞生,中国首例IVA婴儿于2015年诞生,开创了国内IVA技术应用的新篇章。截止2018年,已完成临床实施46例IVA技术。18例患者可监测到优势卵泡,9位患者累计取出16枚卵子,体外受精获得8枚胚胎;2位患者自然受孕。46例FSH基本出现大幅改善与变化,其中36位患者月经自行来潮,4位口服少量药物月经来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第Ⅱ代IVA技术在手术次数、操作时间上,都给到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第Ⅱ代首例IVA婴儿已于2018年诞生。IVA技术提高女性FSH水平,延缓衰老进程,为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低反应、以及大龄女性的生育需求带来福音。 04 小结 尽管卵巢早衰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调节情绪等手段来预防卵巢早衰。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学会放松自己。多喝水,保持营养均衡,保证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此外,我们还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 卵巢健康对于女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让女性保持青春活力、健康无忧的秘密武器。卵巢越健康,女性看起来越年轻,充满活力。卵巢保养,不容忽视。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
《科学时报》前身是创办于1959年1月的《科学报》,198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报纸之一。《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出版周期为周6刊,每日8版,彩色印刷。科学时报社秉承“科学眼光看世界,世界眼光看科学”的办报宗旨,恪守“求真、求实、求精、求是”的办报原则,坚持“科学性、权威性、思想性”的办报特色,在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十一五”期间,科学时报社全面推进报社的改革和发展,向着“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的目标奋勇前进,形成了以“两报”(《科学时报》、《网络报》)、“两刊”(《科学新闻》、《科学新生活》)、“两网”(主办科学网,同时承担中国科学院网站的编采工作)媒体产品为主体的格局,实现了报社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科学时报社对外交流合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国际上除与《科学》、《自然》等杂志保持长期合作外,还与国际著名出版商爱思唯尔集团建立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密切了与英国大使馆、汤姆森路透集团等国际机构的合作。报社还不断支持员工出国进修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创刊四十多年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中国科学报社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同时还出版有《网络报》、《科学新闻》和《科学新生活》杂志,承办中国科学院网站。
中国科学报社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出版权和发行权、记者和记者站的管理权、广告经营权和新闻类网站的主办权等 。目前,中国科学报社拥有两报(《中国科学报》、《网络报》),两网(科学网、中国科学院官网),两刊(《科学新闻》、《科学新生活》)等媒体,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组建了影视中心和“创新中国”论坛组委会。同时,中国科学报社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记者站,在国内近百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大学工作站。《中国科学报》是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1年8月恢复《中国科学报》报名。目前,《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一周六刊,每刊八版,彩色印刷,面向全国发行。科学网,改版上线于2007年1月18日,是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目标,以网络社区为基础,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全球领先的中文科学类网站。目前,经过近5年的发展,科学网在全球网站中排名10000名以内,在中国网站中排名1000名以内,年均页面流量超过3亿次,实名注册用户60万,专家库规模30多万,在中文类科技网站中稳居第一。中国科学报社对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与国际科技新闻界的频繁交往,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主流科技媒体合作。在国际上除与Science、Nature等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保持了长期密切合作外,还与Elsevier、Thomson Reuters等著名出版商达成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盖茨基金会、英国驻华大使馆等诸多国际机构、驻华使领馆建立了广泛合作。近年来,中国科学报社还通过不断支持员工出国进修培训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国际交流模式。中国科学报社以“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为目标,按照科学传播规律和全媒体发展要求,构建科学传播的全媒体平台,以做大做强科学网、架构错位发展的媒体形态为重点突破口,全面提升报社的发展水平,确立报社在中国传媒业中的应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