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我的毕业论文却卡住了

我的毕业论文却卡住了

发布时间:

我的毕业论文却卡住了

高等教育自考本科段结业后要写毕业论文,而且毕业论文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糊弄过去的,尤其是对于想要学位证的同学来说。有地区要求,若想拿学位证,论文评级要达到“良”以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想顺利毕业,拿到双证,毕业论文不容忽视。

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有以下几点“心得以供大家借鉴:

1、举“纲”张“目”,顺“理”成“章

写论文,“间架”第一。“纲”即总论点;“目”即分论点。大、小“论点”都张开了,“间架”即成;然后,顺“理”(论点)而论(分析、论证),自然成“章”(段或部分)。刘勰说:“论如斫薪,贵能破理。”斫薪是劈柴,破“理”是顺着事物内在纹理去劈,这说得是很对的。

2、新和“独特”有关

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人转我弃--重新开辟新天地!以“论文”而论,“新”亦有多种:“通说”的否定;“前说”的补充;“异说”的辨证;“成说”的质疑;发现新“材料”;提出新“观点”;填补研究“空白”;论述有新“角度”;研究有新“方法”等等。这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有“新”则“行”!

3、使用工具书

要尽可能地引用第一手资料。论文“参考文献”要全面标出,除表明笔者治学严谨外,也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论文“注释”要准确、完整、规范(毕业论文的注释最好用尾注)。

4、论文格式

题目(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可有一副题);作者;提要(为中文内容提要,200字左右,文字要概括,力避主观评论和价值判断,一般还须译成英文);关键词(一般为3-7个,中间以“;”隔开);正文(包括分节等);参考文献;注释等。

在搞咯,都考完了,论文没那么难自考毕业论文完全指导手册 论文答辩的程序

553095275加QQ 帮忙 专注论文

论文最主要是给老师看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老师沟通!!祝你好运

不要紧张,自考成绩是长期有效的,这次论文如果没过关,下次好好准备就行了,好好学习论文的写作方式,不会难的。

毕业论文卡住毕不了业

毕业设计只要是按照学校要求、导师要求按时完成,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内容新颖,有突破性进展的更不用担心。但是如果觉得自己做的并没有大的突破,那一定要保证工作量的充足,格式书写上要规范。因为这些展现着你对论文的一个态度问题。毕业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态度端正,不会有太大问题。我认为毕业设计主要就是能力+内容+态度的综合。

学习一下怎么写论文,找一下相关的论文看下,根据自己的专业定个好的题目,再不会了,私信,我教你。

每年的大学毕业季,又会有许多的大学生因为毕设做不出来而感到焦虑,此时,学生不应该自暴自弃,可以请教同学,或者毕设老师,也可以请教上届的学长学姐,只要用心,态度端正,别人都会帮你的。而且自己虚心地学习,很多难关都会度过的,切不要急躁和灰心。

毕设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学生们重视起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工程设计和研究,包括设计、计算、绘图、工艺技术、经济论证以及合理化建议等,最后提交一份报告。

应尽量选与生产、科学研究任务结合的现实题目,亦可做假拟的题目。学生只有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课程设计与实习,经考试、考查及格后始可进行。是评定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评定及格才能毕业。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毕设:

1、学科教学的延伸。例如:结合电气控制线路,要求学生设计机械动力头控制电路并安装调试。结合数字电路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与装接。

2、多学科的综合。结合某专业学科确定一个综合课题,假如课题较大,可分解为几个子课题,交由不同的小组完成,最后再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课题。例如,机电专业可设计以下课题:大型城市的交通信号灯指示。这个课题就可分为以下两个子课题:PLC控制的信号灯显示、信号长短计时的时钟电路。

3、结合生产实际。学校可以和一些单位联合,共同开发一批有实用价值、适合学生设计的课题,甚至可以以某些单位的某项生产任务作为设计课题。学校应注重课题资料的积累,尽量选取最适合教学内容又贴近生产实际的课题,完成资料库的建设,为今后课题的不断完善创造良好的基础。

4、毕业设计既涉及理论知识又涉及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指导教师既要能从理论上指导,又能给予实践上的帮助。学校应配备足够的指导教师以满足设计的需要。学校也可考虑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这一过程,以提高设计的质量。

扩展资料:

毕设的相关注意事项: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不要紧张,自考成绩是长期有效的,这次论文如果没过关,下次好好准备就行了,好好学习论文的写作方式,不会难的。

本科毕业论文卡住

高等教育自考本科段结业后要写毕业论文,而且毕业论文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糊弄过去的,尤其是对于想要学位证的同学来说。有地区要求,若想拿学位证,论文评级要达到“良”以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想顺利毕业,拿到双证,毕业论文不容忽视。

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有以下几点“心得以供大家借鉴:

1、举“纲”张“目”,顺“理”成“章

写论文,“间架”第一。“纲”即总论点;“目”即分论点。大、小“论点”都张开了,“间架”即成;然后,顺“理”(论点)而论(分析、论证),自然成“章”(段或部分)。刘勰说:“论如斫薪,贵能破理。”斫薪是劈柴,破“理”是顺着事物内在纹理去劈,这说得是很对的。

2、新和“独特”有关

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人转我弃--重新开辟新天地!以“论文”而论,“新”亦有多种:“通说”的否定;“前说”的补充;“异说”的辨证;“成说”的质疑;发现新“材料”;提出新“观点”;填补研究“空白”;论述有新“角度”;研究有新“方法”等等。这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有“新”则“行”!

3、使用工具书

要尽可能地引用第一手资料。论文“参考文献”要全面标出,除表明笔者治学严谨外,也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论文“注释”要准确、完整、规范(毕业论文的注释最好用尾注)。

4、论文格式

题目(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可有一副题);作者;提要(为中文内容提要,200字左右,文字要概括,力避主观评论和价值判断,一般还须译成英文);关键词(一般为3-7个,中间以“;”隔开);正文(包括分节等);参考文献;注释等。

在搞咯,都考完了,论文没那么难自考毕业论文完全指导手册 论文答辩的程序

学习一下怎么写论文,找一下相关的论文看下,根据自己的专业定个好的题目,再不会了,私信,我教你。

找老师,送礼哦!

创作思路: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

正文:

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游戏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游戏,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表演游戏如:在学习古诗《咏鹅》教学活动中,活动前制作了许多白鹅头饰,鹅翅膀,红掌等,教学时学生扮成一只只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浮水,拨清波,跟着白鹅妈妈玩游戏,在快乐,有趣的白鹅戏水游戏中学会咏诵了古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习三字经过程中让学生分角色游戏,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了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和做人方面的知识等。智力游戏智力游戏是教学中经常使用一种有效的游戏形式,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我们设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智力游戏。

极大地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教学效果。(3)竞赛游戏孩子们的竞赛意识很强,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我们常常开展一些个人或小组的竞赛,比一比,看谁诵读的内容多。

毕业论文被老师卡住

如果毕业被老师卡了,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两者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正解,具体是什么导致了你们出现了矛盾才会出现这种状况,找到问题之后再去想应对之策,你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解决,比方说请他的领导,或者说跟它来次很好的沟通,如果这些都不行的话,我觉得你应该会查看一下学校的规章制度,然后根据规章制度分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仅代表个人观点。

1、送礼。送一千块左右的购物卡就可以。千万不要现金&转账。2、还是在论文上下功夫,好好完善论文。导师不让你参加答辩针对论文自然得有个说法。按照他的说法把论文仔细修改不要应付。3、你跟导师的关系不咋地,导师手里每年有一些毕业名额没有给你。搞好关系,跟导师多走动。4、以上都不行可以跟学院申请换导师。

论文最主要是给老师看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老师沟通!!祝你好运

和老师好好沟通一下,毕业论文,一般蛮好过的

我的毕业论文做的卡尔维诺

引入时间零的理论,来构建小说的新模式,可以说是卡尔维诺在《寒冬夜行人》这部小说中的独特创造。在一篇题为“你和零”的论文里,卡尔维诺就时间零的观念和小说的艺术模式阐发了一种异常独特而又饶有趣味的观念。猎手去森林狩猎。突然,一头雄狮张牙舞爪,向猎手扑来。猎手急忙弯弓搭箭,向狮子射出一箭。雄狮纵身跃起。羽箭在空中飞鸣。这一瞬间,犹如电影中的定格一样,呈现出一个绝对的时间。卡尔维诺把它称为时间零。这一瞬间以后,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狮子可能张开血盆大口,咬断猎手的喉管;也可能羽箭射个正着,狮子挣扎一番,一命呜呼。但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之后的事件,也就是说进入了时间一,时间二,时间三。至于狮子跃起与箭射出以前,那时发生于时间零以前,即时间负一,时间负二,时间负三。依照卡尔维诺的看法,传统的小说大都致力于苦心经营故事情节的发展机制,描写它的来龙去脉,即着意描写时间负一,时间负二,时间负三(所谓故事的“来龙”),并铺张笔墨,描述时间一,时间二,时间三(所谓故事的“去脉”),交代故事的结局。卡尔维诺认为,惟有“时间零”才是最关重要的,最令人感兴趣的时刻,是作者最该注意的时刻。这一绝对时间,就其内涵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宇宙”。《寒冬夜行人》便是卡尔维诺在《你和零》中阐发的这一观念的艺术体现,便是成功地实践其时间零理论的一部小说。作家在这部小说中营造出一个又一个时间零,传统的小说情节及其变化减弱到了最低限度。从表面上看,作家叙述了十件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事件,但细加考究不难发现,骨子里这部作品具有异常严谨的结构形态,蕴含着内在的凝聚力,有着沟通全书的同一指向的意识倾向。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与读者之间传统的关系被摒弃了。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纯粹的接受者,而是自觉的参与者,成为串连整个小说的主要人物,成为作品的主体。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男读者”和“女读者”。从表面上的意义上看,作者在《寒冬夜行人》中,借助别出心裁的形式,以读者的阅读经历构成小说的内容,表现艰难的现实生活中,作为文学创作的作家与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的艰辛处境。从深层面的意义上看,作家在无比大胆、诡异的艺术形象中,灌注了自己对迷乱的现实的无比深成的哲理思考。在现今这个世界上,要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是异常困难的。在现实人生中,有多少事件是那么错综复杂,不可捉摸。卡尔维诺的小说触及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思想、情感的困难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寒冬夜行人》中的“男读者”和“女读者”苦苦寻求小说的答案,他们一波三折的阅读经历,他们渴望认识自己的强烈精神需要,使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对文学的信任,换句话说,就是对精神家园的终极追求,可能正是人类在这个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的世界中的最后希望吧。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于一九八五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把整本书拿在手里,翻来覆去仔细地看,我不敢相信这只是一张张二维的纸页,轻盈,精致,绵延,强烈立体感扑面而来。 历来有关《看不见的城市》的研究论文大多针对叙事艺术,这的确是读完整本书后观感中最清晰的回音。除此之外,我还想谈一谈“看不见的城市”本身。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它诞生的方式很特别。 它来自一个文件夹,装满关于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想象的城市的纸页。卡尔维诺把这个文件夹带在身边,断断续续地写。卡尔维诺在城市里写城市。最初,它随着心情和经历更迭,但“所有的一切最后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这些零碎的纸页被归类、排序,在形成一本书的过程中,以“相互交替,相互交织”的结构第二次被书写。 卡尔维诺说,他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使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秘密理由,是能够胜过所有这些危机的理由”。比如他写了一个叫做扎伊拉的城市,有着高大林立的碉堡,高低起伏的街道,拱廊弯成弧形,屋顶铺设锌片,可他说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城市都充斥着玻璃幕墙、高架通道、绿化带和红绿灯的今天,该怎么区分呢?该怎么区分北京与纽约,莫斯科与巴塞罗那呢?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那相似的皮囊下包裹的却是不同的灵魂,是空间量度,历史事件,方言口音,人文剧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如同端起镜子一样,在城市的外观中反映出它们独有的精神特质。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模板,而是可能。他描写了五十五个不同的城市,有的辉煌,有的优雅,有的丑陋,有的'早已崩溃,有的城市仅仅是城市,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无法苛责也难以褒贬,它们更像是在城市规划书外的闲闲一笔。对此最为突出的是伊帕奇亚,你必须到马厩和驯马场才能见到骑在马鞍上的美貌女子,必须到墓地才能听到笛子的颤音和竖琴的和弦,必须爬上城堡最高的尖塔,才能等到一条路经那里的船只。因为名字不过是符号,符号不过是语言。人们为每一件事物取名字,可把玫瑰花叫做蜣螂也无损它的芬芳,人们创造了各种事物,忘了在最低矮的茅屋下也可以跳舞。名字能代表什么呢?正因为此,卡尔维诺才写下这个开玩笑般的故事,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在城市本身之外,《看不见的城市》还揭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即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实际上取决于人而不是城市,正如马可所讲述的故事实际上取决于皇帝而非他自己。李碧华在《霸王别姬》里借程蝶衣之口说:“越是在北京,就越是想北京”,正是因为城市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景观,还有一个人在城市的所有欲望和回忆。它是如此独特和珍贵,以至于只能为单单一个城市所保有:你走过了,你看过了,你经历过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而在这些经历之中,你又能通过他人照见包含在你的全部过去和未来中的无限可能。时间远远不是线性前进的,枝伸叶横,人的一生就是在一个个节点间跳跃着。 《看不见的城市》是献给城市的一首爱情诗。当今的城市或许在变坏,但卡尔维诺以他轻盈的笔调,为我们在地狱里指出了前行的亮光。

魔都的午后,阳光依然刺眼。你走出八舍咖啡,街道两旁高楼林立,你仿佛在知识大厦的夹缝中爬行;十字路上人流涌动,你穿过马路,信息的洪流扑面而至。地面下列车急速驶过,地铁内,一束束亮光打在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上,每个人翻动着手机屏幕里的页面,试与列车争时速。

你注视着对面焦灼渴望的少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狼狈。 内在动机 、 刻意练习 、 最小行动 , 卡片迷思 ,这些概念还在你的脑海中翻涌,仿佛一条条的绦虫在哧食着大脑皮层。

是的,半年前,我第一次听完开智部落的开学典礼,也是这样的感觉。你想写出漂亮的卡片,更多的卡片,你关注如何管理卡片,如何由卡片拼接文章,你恨不得现在坐下来就看完一本书,写完一组卡片。

然而,书要一页一页读,卡片得一张一张写。从不写到开始写很难,因为你的大脑天生就是个认知吝啬鬼。从开始写到刻意练习写也很难,因为刻意练习就是逼迫你离开昔日的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从卡片输入到文章输出也很难,因为卡片不仅能封装你的最小知识,更是一种降低你认知负荷的思维模式,它会从内构建你的认知模式,从外生成你的知识细流。

此刻你最需要的是像小学生做填空题一样,把你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填进下面卡片的空白处。当你填完更多的卡片,卡片迷思也会迎刃而解。正如纳博科夫所言:

少年,穿越经典的文字,用卡片去找寻知识的宝藏。

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让我们携手同行,去时间的源头,掬取知识的溪流。

附上我写的一些卡片,以供参考,共同学习,共同输出。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

比较文学 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比较文学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时间不是很长。发展到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的法国学派代表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以实证的原则来分析国际文学关系,研究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建立起了严密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这门学科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但是他们的研究很多都忽视了“文学性”,所以“美国学派”们强调要去重视文学的审美特征。他们强调平行研究,例如同时“杀父娶母”这个主题在不同国家的文学中有怎样的表现。韦勒克、雷马克等人还进行了跨学科研究的尝试,这一点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使文学从心理学、宗教学、建筑学、绘画学、音乐学上都找到了归宿。

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最早是吴宓先生建立的。当时出国留学的一批学者们回国后纷纷在高校创立新的学科。钱钟书先生所写的《管锥编》《谈艺录》算是比较文学的经典之作。王国维先生写的《人间词话》其实也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他以西方的文学观点“意境”等来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最早研究比较文学的大师如梁启超、陈寅恪、季羡林,胡适、许地山、周作人、矛盾、鲁迅都是很有成就的。

宇文所安先生的《迷楼》就是典型的 比较文学 的代表作,更细分的话,应该是属于 比较诗学 的范畴。在《迷楼》中作者表面上,是在讨论一个古老的话题——中西诗歌中的欲望问题,实际上,作者从那些很常见或者不常见的诗作中,敏锐地发现了新的问题,从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属于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中西诗作之中,发现了动人的联系。通过未必有历史联系的文本比较对读,他创造出一种新的阅读经验和研究结构,从而实现了古今中西诗学和文化的真正对话。引诱与推拒,希望与失望,暴露与掩盖,替代与逃避,妥协与失败,诗歌中对于欲望的各种不同的表现模式,千门万户,反复曲折,犹如一座迷楼,让人目迷五色,迷离恍惚,迷失津渡,迷途忘返。作者以引导读者游览这座迷楼来组织全书的结构,他带着我们巡历中外古今诗学之回廊,从《伊利亚特》、《陌上桑》到白居易、苏东坡、里尔克、聂鲁达,从《庄子》、《礼记》到康德、尼采,逶迤走来移步换景。《迷楼》不仅是一部别出心裁的比较诗学论著,也是一部见解独特的诗歌理论。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比较文学--百度百科

什么叫做比较文学-豆瓣

比较文学专业学什么?-知乎

《迷楼》宇文所安-三联出版社

坦白讲, 比较文学 还是让我再次想起了查理·芒格的 利用多(元)学科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原来自己竟然一直是那个拿着铁锤的人),原来这个世界上的套路,真的是越往上,越趋于同一。这也更说明了元认知(元学科)的重要性,利用元认知学习的必要性。

安伯托·艾柯 (Italian: [umˈbɛrto ˈɛːko]; 5 January 1932 – 19 February 2016)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 ),1932年1月5日出生于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身兼哲学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多种身份。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广泛,知识极为渊博。《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其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又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8大类52种,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而艾柯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在多个世界间轻松游走的能力、还有那不保守也不过激的精神。正是这种能力和精神,使他既感兴趣于最经院主义的托马斯·阿奎那,也热衷于最现代主义的詹姆斯·乔伊斯;既强调阐释的力量,又担心过度阐释的危害;既能使作品成为行销全球、印数千万的畅销书,也能吸引研究者为之写出数以千计的论文和专著。

1964年,艾柯发表了论著《启示录派与综合派》(Apocalyptic and Integrated Intellectuals: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Theories of Mass Culture,1964),自觉尝试使用符号学方法研究媒体文化问题,这标志着他已经站在了意大利学术界的前沿。此前,他已经在都灵、米兰、佛罗伦萨等地的大学讲授美学。 到1968年,艾柯出版了《不存在的结构》(The Absent Structure),这是他数年研究建筑符号学的成就,也是他第一部纯学术化的符号学著作,奠定了他在符号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进入70年代,艾柯的成就进一步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1971年,他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符号学讲席;1974年他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符号学会议,担任学会秘书长;1975年发表符号学权威论著《符号学原理》(A Theory of Semiotics,1975,英文版本在1976年出版),并成为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讲座的终身教授;1979年用英文在美国出版了论文集《读者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Reader: Explorations in the Semiotics of Texts,1979)。此外,艾柯还在美国西北大学(1972)、耶鲁大学(1977)、哥伦比亚大学(1978)等著名院校授课,以符号学家声名远扬。 迄今则已经翻译成35种文字,销售了1600万册的《玫瑰之名》使艾柯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同时引发了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由于艾柯此前就关注“开放的作品”、“读者的角色”等等问题,对阐释学颇有心得,加之一直关心研究者对自己作品的分析,所以他不断站出来澄清、挑战或是回应,于是有了《<;玫瑰之名>;备忘录》(Reflections on the Name of the Rose,1984)、《诠释的界限》(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1990)等专著。最著名的事件是,1990年剑桥大学丹纳讲座(Tanner Lectures)就阐释学问题邀请艾柯和著名学者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try)、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以及克利斯蒂娜·布鲁克-罗斯(Christine Brooke-Rose)展开辩论,最后结集为《诠释与过度诠释》(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在1992年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Umberto Eco-Wikipedia

安伯托·艾柯-百度百科

我猜想此处卡尔维诺在写作时要面对的这两条分叉道路,是每一位写作者都需要去面对的道路和选择。作为写作待入门的一枚小白,这些经典越读越能够感觉到写作其实是深不可测的“坑”,同时也越读——中毒越深——越停不下来的节奏。我个人理解卡尔维诺所说的第一条道路类似于《道德经》中的道,世俗的普世智慧,抽象的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甚至是神秘的玄学,当然更包括所有目前人类未知的“未知的一切”。而第二条道路则对应于我们这个世界现存的、已知的、可描述的具象的一切即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一切存在物。而这两条道路上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无限性,而这似乎也回应了卡尔维诺对无限与模糊所带给他的美学享受。

另外作者在下文中提到自己,就像一个小学生从做功课——描写一头长颈鹿或描写星空——开始,努力写满这些练习,并从中整理出了《帕洛马尔》。或许这才是最值得我这个小白学习模仿的,最具可操作性的行动。就像日记,我们可以从处理一些知识方面的小问题,与世界建立关系的方式着手。甚至是仔细体会、揣摩使用沉默和词语时的快意和沮丧。我想每一位作家都必定有过这样的练习,也必定是从这样的练习开始。脚踏实地比仰望星空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尤其对我们这些小白们。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译林出版社 黄灿然 译

电影创作中会运用到闪回和闪进的手法。而我们在小说创作中也可以利用闪回和闪进的手法,除了借此交代更多的信息,也能增加故事的时空错乱感,从而带来一种魔幻般的不真实。更有利于用卡片写作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设计情节。

波尼M合唱团,一摊污迹,尼克松的阴影:在生活中一如在文学中,我们的航行要靠细节的星辰指引。我们用细节去聚焦,去固定一个印象,去回忆。我们搁浅在细节上。

电影《万乐之城》,一盒过期的纯牛奶,父亲的眼神:在生活中一如在写作中,我们的航行要靠细节的星辰指引。我们用细节去聚焦,去固定一个印象,去回忆。我们搁浅在细节上。

一张 术语卡 ,一张 反常识卡 ,一张 人名卡 :在写作中一如在阅读中,我们的航行要靠卡片的星辰指引。我们用卡片去聚焦,用卡片去固定一个形象,去回记忆。我们搁浅在卡片上。

看完埃科的百科介绍,我还是再次想起了查理芒格,以及阳老在其工作谈中写道的:

【共鸣卡】 时至今日,我们可曾找到了那个我们总想在书页里,电影荧幕里,或者马拉松赛道上找到的故事?我期待着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许在一本不期而遇的书里,也许,邂逅在一部久违的老电影中,也可能是奔跑在未来道路的某个瞬间。那一刻,我成了自己生命故事的书写者与体验者,然而生活是残酷的,对你对我都一样,还好,我们还有书书,电影,马拉松。

  • 索引序列
  • 我的毕业论文却卡住了
  • 毕业论文卡住毕不了业
  • 本科毕业论文卡住
  • 毕业论文被老师卡住
  • 我的毕业论文做的卡尔维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