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王朔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2、论舒婷诗歌的人道主义情怀3、论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4、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5、论汪曾祺小说的“创新”与“袭旧”6、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7、论儒家文化在路遥小说中的体现8、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9、从韩寒或郭敬明或春树或张悦然小说看“80后”的创作特征10、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11、论顾城诗歌的童话色彩12、论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关怀13、论莫言《红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识14、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15、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审到现代都市的女性叙写——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嬗变16、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毕业 论文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现当代文学论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2.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3.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4. 余秋雨 散文 的 文化 “寻根”情结 5.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6.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7.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8.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 传统文化 精神 9.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10. “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 11. 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 12. 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 13.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14.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15.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 2.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3.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4.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5.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6.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 白露 、花金子、愫方等) 7. 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 8.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9.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10.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11.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12.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3.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4.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5.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1.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目录 2.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参考 4. 有关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5. 浅谈现代文学本科生论文 6. 关于当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浅论《边城》的生命理想和艺术风采一、《边城》的创作背景二、《边城》承载的生命理想1.“地域故土”的眷念与失落2.寻觅中的“理想家园”3.翠翠体现了沈从文的悲剧性格三、《边城》的艺术风采1.简练凝洁的叙述方式2.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3.雅俗交融的语言对话4.和谐优美的人景合一四、结语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实验与观察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一面重,一面轻,结果自然是天平失衡。真正的拷问者,自己也应当同是受拷问者。由于“受拷问者”身份的缺席,使得余秋雨散文本来能够达到的思想力度严重被削弱了。历史出现了断裂,人格出现了断裂。高贵的形象并不是通过对自身的遮掩来确立的。尤其在文学领域,伟大的作家们往往都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真诚”——真诚地向作者袒露自
任何一篇都可以么?只要是文化苦旅里的
采撷生命之果生命是一座山,只有成熟的人才能体会它的雄伟;生命是一条河,只有成熟的人才能领略它的绵绵不息;生命是一部书,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悟透其中的奥妙;生命是一颗树,只有成熟者才能采撷生命之果。成熟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不腻耳的响,一种不再需要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停止申述的大气。是历尽沧桑之后的回眸一笑,是尽尝酸甜苦辣后的波澜不惊。终于有一天我们成熟了,勃郁的豪情发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成了海——智慧之海,阅历之海,生命之海。成熟需要的是不断完善自己。在无穷的困难中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在无边的烦恼中闲亭信步、雍容自得。在一次次的拼搏奋斗中提高自己的能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升华自己的灵魂。成熟需要挑战自己。像荆棘鸟一样不安于现状,不贪恋舒适,一生只为找自己的长着长刺的荆棘树而放歌,哪怕歌尽而亡。走出安逸,走出自满,走向一次次的挑战。正如屈平所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次次地播种艰苦,收获智慧和阅历,然后变得成熟而自信。如此,方是达到生命的极致,如此才能撷取生命之果。成熟是智慧,却不是圆滑,是雍容,而不是世故。在失败后,“汲取教训”不敢再爬起来,不是成熟;在利益面前,尔虞我诈,利用的自己的“经验”排挤他人不是成熟;在困难面前,畏惧而退身自保不是成熟;面对不良现象忍气吞声明哲保身更加不是成熟。成熟是向秀丽为国家利益而献身的殒身不恤,是司马迁受尽折磨而著《史记》的坚韧不拔,是岳飞“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云干,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赤胆忠心。这些才是成熟,公德心的成熟,意志力的成熟,民族心的成熟,气节和大义的成熟。这些才是大智,才能真正的成熟,方能领略生命的真谛,达到生命的极致。成熟是一双翅,助我们飞上生命之峰;成熟是一条尾,助我们畅游生命之河。成熟是一种大智,助我们采撷生命的果实。 试题分析:中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多思多梦的花季,一方面,渴望独立、成熟,另一方面,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又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这则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从表面上看,话题本身就给学生发散出了众多题意,似乎从中任选一方面立意即可,但人云亦云,很容易落人俗套,难以出新。从文体上来看,用议论文体也似乎更得心应手。但恰恰是话题表面的思维模式,给话题意旨、文体留下了更广泛的开拓空间。“成熟”,见仁见智,完全可以各抒己见,各擅所长,在议论、叙述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阐发自己的独特感悟。
象征: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艺术手法之探析前言说明: 本文是我首篇比较正规的学术论文。足足花了我三个月时间。我本人是余秋雨的忠实读者。不仅因为他是余姚人,更因为他是一位自文笔、思想、见识乃至人格都让我非常钦佩的作家。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与义务去深入地研究他。 2006年八月,慈溪市出版了一本书,叫作《慈溪余秋雨研究》,作为一个余姚人,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按现在的县域划分,余秋雨的故乡已经在慈溪了,现在,连余秋雨研究都被慈溪捷足先登了。难道余姚能够给予余秋雨的只剩下那些可怜的历史残片了吗?我这么问着自己,又翻着《慈溪余秋雨研究》,一种紧迫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两者交汇,终于触使我用心写作此文。 决心下了,但是当我正式动手写作此文时,还是感到困难重重。毕竟我以前没怎么写过正规的论文,对余秋雨的喜爱也主要在感性的与理性的欣赏方面,让我上升到学理层次,说出个所以然来,还真是难倒我了。但是,我必须这么做。因为慈溪的余秋雨研究已经抢先一步了,我要做的是后发制人,发挥后发优势,博采众长,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发起冲锋,尽一个余姚人的一份微薄之力。怎么办?好在这时,机缘巧合,我获得了浙江大学黄健教授的帮助,在黄教授一次又一次细心的指导下,历经三个月,六易其稿,《象征: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艺术手法之探析》终于写成。其中正文一万二千字,连同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总数在一万五千字以上。现将此文作若干次发布。 也借此向所有人宣告,在余秋雨的故乡——余姚,已经有了还算比较专业比较深入的余秋雨研究!(也许由于本人视野所限,余姚早已有了非常专业的余秋雨研究。果真如此,那么,我将很乐意向他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象征: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艺术手法之探析(应建君)【内容摘要】在余秋雨散文中,象征手法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秋雨散文中象征手法的丰富性,象征手法的艺术运用,以及其象征意蕴与审美风格。其中象征手法的丰富性从人物象征、事件象征、寓言象征、山水象征、物件象征五个方面作了展开。前言中,对余秋雨在象征手法的系统认识方面作了必要的阐述。【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象征手法;丰富性引 言: 余秋雨对象征手法从定义、在艺术创造中的地位、特征、美学意义等都有过详细而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象征就是有限形式对无限内容的直观显示。通俗地讲就是以“一个可触可摸的直觉形式构建出一个宏大而深刻的意蕴。” 而这是几乎就触及到了艺术的根本。他说:“艺术,就其本质而言便是一种象征。” 并引用了法国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波德莱饵、后期象主义的代表人物瓦莱里、叶芝的话,“在艺术家眼里,世间万物都在互为表象,组成了一个象征的森林。” “象征主义既追求实世界高于现实的精神世界,又要把精神世界凝聚在个体生命力上,是一种极大和极小之间的呼应。” “在艺术中,一切文本都包含着连续的难以言语的象征主义。他主张的象征主义,必须挣脱就事论事和外在意志的干扰,找到一种充满生命力,又经得起不断开掘的形式。” 关于象征的特征,余秋雨引用科勒律治的表述:“象征的特征是‘在个性中半透明式地反映着特殊种类的特性,或者在特殊种类的特性中反映着一般种类的特性。。。。。。最后,通过短暂,并在短暂中半透明地反映着永恒。’”。简单地说象征的特征就是半透明双层性。所谓双层就是象征所包含的本体与象征体两层。半透明指本体与象征体之间的关系。即本体应该清晰但又不遮掩象征体,若隐若现。象征的真妙处在于既让外层清晰可视,又不能成为阻隔人们视线的屏障,人们可以透过外层看到藏在它背后的宏大、广阔而又深远的意义。 对于象征的美学意义,余秋雨也有过相当精彩的见解。比如对符号象征产生的审美心理,他作了如下概括:“首先,符号的抽象性使寄寓的物象提升到抽象的高度,使欣赏者面对具体物象而获得一种广阔感和自由感。其次,符号的通用性带来审美上的同步性,因而使创造者和欣赏者一起产生一种略带隐蔽的社会认同感。再次,符号的跳跃性使欣赏者享受了一种以少胜多、由此及彼的想象、思考、联结的自由,发挥了他们的审美主动性。”一、余秋雨散文中象征手法的丰富性 正是基于余秋雨本人对象征手法深入的认识以及相当的重视,所以在他的散文中,象征手法有相当普遍的运用,形式丰富多样,人物象征、事件象征、寓言象征、山水象征、物件象征无所不有。 1、人物象征 以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来构建出一个种族群体的宏大意蕴,即为人物象征。余秋雨散文中的不少人物具有这种明显的象征性。比如《道士塔》中的那个王道士。在余秋雨的笔下,王道士的形象是大众化的——无论是形貌还是精神,余秋雨写道:“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他的做法呢?由于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所以对美丧失最基本的鉴赏能力,无法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的价值作出最基本的判断。所以他会对精美的雕像、壁画熟视无睹,为了让洞窟里亮堂一些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拿石灰在这些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上一层又一层地涂刷。他会拿个铁锤,敲碎那不知何朝何代的塑像,仅仅只是由于“她们的体态婀娜得过于招摇,她们的浅笑柔美得有点尴尬。” 与他的道士身份有点不符。同样因为无知,他会与外国冒险家做交易,“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鸡蛋。” 所以匈牙利人斯坦因能用一叠银圆换取二十四大箱子经卷、五箱织卷和绘画;法国人伯希和能用少量银圆换去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以至“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读到这些,任谁都会气愤填膺,怒不可遏。但是,仔细地看完这篇《道士塔》,再合上书本,冷静地想一想,我们都会为我们的情绪化的冲动感到惭愧。正如余秋雨在文中所说的那样:“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是的,王道士是错步上前的小丑,与小丑相对应的大丑却是我们的民族。王道士是当时中国最大数量的底层民众群体的典型代表。他的错误不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我们整个民族 我们不妨作这么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这个人不是王道士,而是张道士、李道士。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这个结果又能够改变吗?当时的底层民众大多生活贫苦,一天到晚为生活奔波。他们知识不多,又身处于社会底层,所以也不曾受到过多少的尊敬。现在发现这些古物了,自己不知道它的价值,自感事情重大,已经报告县里的长官了,但是县官除了让自己下次再送一点外就不闻、不问、不管、不理。这等于是认可了自己自由处分这些古物的权力。这时候,外国探险家来了,趋之若骛,又诱之以利,恭之以礼。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卖呢?我想,几乎把任何一个当时的中国底层民众放到王道士的位置都可以演绎出一个类似的故事。所不同的是无非是把愤怒的对象,由王道士变成了张三与李四。 更直截的人物象征在我看来是《垂钓》里的两位垂钓者。(见《霜冷长河》19页)一胖,一瘦。胖者钓绳上挂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鱼不断地咬钩,他不断地忙碌,也不断地收获;瘦者的钓绳上仅仅挂着一个钓钩,但是硕大无比,他一心只钓大鱼。很长时间了,鱼还是没有上钩,他一无所获,但他还是执着地紧握着他的钓竿。两者一个象征着生活中重视物质的人,另一个象征着重视精神的人。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类。当然这个象征还可以挖掘下去。胖者演绎着一部人生喜剧,瘦子演绎着一部人生悲剧,合起来演绎着一个完整的人生;同时,两者互为两极,互相证明各自的价值,对立共存,从这个角度来讲,两人又象征着人世间的种种对立统一。就这样,无数复杂而高深的意蕴具象为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让人不禁徜徉于诱人的理趣世界。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②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4、重建评判坐标 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
时代已经变迁,写作已经升级,人才已经辈出,他那种后来变得有点千篇一律的写法,慢慢地退出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阅读视野。
一、作品有思想、有力量、有艺术、能够打动人和吸引人。 余秋雨在散文写作中实在是有他独到的目光和手法的,这个独到的目光和手法就是以他多年的学术训练为功底,以他多年的学术思考问基础的。如他的《千年一叹》和《霜冷长河》等书,他能站在一个现代学者的立场,用前人的思想去思索历史的兴替和人世的沧桑,能够由过去想到现在,由现在想到未来,用一种跨跃时空的思想去思索和总结。他铺陈的开,张扬的来,而且能够收放自如,气势贯通。由此可见,倘若没有深厚的学术修养,要想把知识转变为思想,把见识转化为文字,有时实在是差着那么一筹,隔者那么一层什么的。这种融会贯通和点铁成金的本领,余秋雨委实要比众多散文家高明。 二、余秋雨“文化人格”构建的呼声和人文关怀的情思,及其对文明的思索和追问,的确是比建国后出生的许多作家精深。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之所以能吸引国内外众多读者,不无这个原因,人文安慰和人文关怀实在是社会知识大众的心灵鸡汤,其营养成分并非某些枯燥的学术论文和说教的整治宣传所能比拟,其丰富的营养也有助于健全一代青少年的心智灵明。不能不看到广大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知识的普遍欠缺,对于此种既有高雅成分,又包含有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的独到挖掘,而又能够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的文化书籍的需要,正是余秋雨散文热的外界因素。在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包含的知识丰富,看问题的目光全面,而且他所谈到的一些文化主题是带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你很难拒绝对这些文化主题的认同。这也就是余秋雨思想的独到之处。 三、余秋雨在他的文化散文中有几个鲜明的主题,即文化传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寻文明的踪迹和“穴位”,思考中国历史的重大难题、文明和野蛮构成的对应和传承等。 用古时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他充满了入世的精神,余秋雨对它们的探讨和追求以及相关的思考和启悟,完全充满了当代知识分子入世的精神,敢想敢为的作风。余秋雨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对于中国20多年来的教育利弊得失,内心也多少了然,加之他对若干历史现象的考察、研究和总结,尤其是对学术的研究和方式,亦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从散文的构建开始,就呼唤建立健全的人格,尤其是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承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呼唤未尝不有着对广大青年学子而发的深意,因为他深知青年学生乃祖国之未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极为重要。 四、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能够在社会上形成长久持续不去的热的原因,跟他不断受到非议、盗版等打击和他的反驳、反击有关。当然也少不了媒体的宣传、非难和炒做,这些文学之外的传媒力量在现代可以说是威力无比、无孔不入!但他的散文的确是写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上一些不容回避的文化问题,很有吸引力,只要你拿起了他的散文读下去,你就会被他思考的问题而引发你的思考,你就会跟着他追寻下去。这种诱惑——艺术的诱惑也好,思考的诱惑也好,总之余秋雨做到了,做成功了,起码对于普遍读者他是做到了。 由于余秋雨触及的都是一些宏大的主题:文化、人格、历史、民族、文明等,这些在当代社会里可以说都是有待于重建、有待于重新审视的话题,而余秋雨就是在这个重建和审视的过程中用散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所以他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无论学者还是普通人,原因就在这里。
余秋雨虽然是文学大家,但他也是人,就会有人的缺点,又加上他成名之后,难免带了一些骄傲张扬,行事之间便常有令其他文人、学者不满之处。而其他文人学者也是凡人,做不到一笑置之,由此会对余秋雨多有诟病。
毫无疑问,余秋雨是一个很有学识的学者,尽管他受到很多人的诟病,但你阅读他的作品依然能感受到作者思想之深邃,文学积累之广,行文功底之深。按理来说,他应该是一个很受人敬仰的学者,为什么圈内人却对他的评价不高呢?或许是由于他在成名的时候形势高调,于是被不服气的学者挑刺了。
“文人”可以看作是一种职业,俗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这些外行人去阅读作品的时候,惊叹于作者思考巧妙,但这些文人在看对方作品的时候可能一眼看到的却是行文中的漏洞,固然余秋雨是一位很有知识的学者,但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行文之中出现差错很是正常,而这些在文人眼里就是值得说道的事儿了,又加之余秋雨先生为人张扬,谈话间有让其他学者感到不舒服的,便更为其他所学者不满。
余秋雨作为学者,早年间登上青歌赛的节目做了评委,在节目之中对自己的知识或有卖弄之处,便也是令其他文人所不喜。但对我来说,只要作品好,行事之间略有张扬是很正常的,我还是很敬佩余秋雨先生。
符合人体会进入幼儿园
浅论《边城》的生命理想和艺术风采一、《边城》的创作背景二、《边城》承载的生命理想1.“地域故土”的眷念与失落2.寻觅中的“理想家园”3.翠翠体现了沈从文的悲剧性格三、《边城》的艺术风采1.简练凝洁的叙述方式2.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3.雅俗交融的语言对话4.和谐优美的人景合一四、结语
1、论王朔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2、论舒婷诗歌的人道主义情怀3、论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4、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5、论汪曾祺小说的“创新”与“袭旧”6、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7、论儒家文化在路遥小说中的体现8、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9、从韩寒或郭敬明或春树或张悦然小说看“80后”的创作特征10、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11、论顾城诗歌的童话色彩12、论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关怀13、论莫言《红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识14、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15、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审到现代都市的女性叙写——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嬗变16、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而论文选题工作则是毕业论文管理中的首要环节。下面我将为你推荐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目录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分析。
3、余华小说中的细节的魅力及其叙事学分析。
4、莫言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的特征及其意义。
5、样板戏对民间文学模式的吸纳及其美学意义。
6、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7、九十年代以来诗歌中的“后口语”写作的诗学意义及其困境。
8、李洱《花腔》中的叙事话语分析及其美学意义。
9、当代五六十年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及对其具体表征的分析。
10、“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
11、汪曾祺的艺术世界
12、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
13、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
14、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
15、《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
16、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
17、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
18、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
19、余华的寓言世界
20、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1 、论《尝试集》在现代新诗史上的地位
2 、胡适对现代新诗理论的贡献
3 、郭沫若诗歌的情感特征
4 、冰心小诗的哲学意蕴
5 、从《伤逝》看鲁迅的爱情观
6 、论庐隐的创作心态
7 、比较郁达夫与庐隐的小说创作
8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知识分子形象)
9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
10 、论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
11 、论何其芳《画梦录》的主体意识
12 、论张资平的小说创作
13 、施哲存小说创作论
14 、穆时英小说创作论
15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16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对传统母性的颠覆。
17 、论丁玲小说创作历程中女性意识的转变
18 、张天翼与沙汀讽刺艺术的比较。
19 、闻一多诗歌创作中的死亡意识。
20 、论穆旦诗歌的自我意识。
1. 论艾芜的长篇小说《故乡》
2. 论茅盾《腐蚀》对赵惠明的描写
3. 试析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4. 论齐同长篇小说《新生代》中的几个知识分子形象
5. 试谈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几个汉奸形象
6. 论巴金《寒夜》中的心理描写
7. 论钱钟书《围城》的幽默艺术
8. 论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的景物描写
9. 陈敬容的诗集《交响集》、《盈盈集》(可以择其一研究)
10. 谈袁水诗歌的讽刺艺术
11. 陈白尘的戏剧(讨论其艺术特色)
12.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考虑其文学史意义、其精神内涵,以及它的局限性)
13.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艺术成就、人物塑造等)
14. 鸳鸯蝴蝶派小说新论
余秋雨是纯SB,绝对够纯,没半点杂质!
我看余秋雨读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总给人非常沉重的感觉,没有办法能够呼吸似的重。因为如此,才好几次放弃读下去的念头,但是此刻我看到的,不只是他对文化的理解,而是对世态的忧,怜,悲,愤。一个经历过苦难并真切感受到的文人的伤世情怀。他来到支离破碎的敦煌哀叹,来到塞外故城哀悼,来到雅典卫城前感受古人的气势,来到印度河边亲眼目睹惨不忍睹的一幕幕。……他的散文非但不华美,而且残酷地令人不忍看下去,因为他呈现了世界的另一面。“在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现场,一个母亲高举着婴儿喊道;‘他还是个孩子!’然而喊声换来的 是笑声和枪声。她原以为还有一个在人性边界上的最后前提,事实上这里已经没有这个前提。”这是他在阐述作为一个前提的文明,被与野蛮混淆时举的例子。我看到的是一个对一人性泯灭的发指,在他看来这是文明的丧失,或是对文明概念的混淆,正是他苦苦追寻,四处漂泊,去挖掘的东西,拿出最残酷的事实,最悲凉的现实,让我们自己看清自己的面目,引领我们回归文明。于是我完全理解了他,有人说他的东西太旧,太迂腐,太拘泥,在我看来都不足与这个主题所表达的东西相抗衡。因为他唤起了我放眼世界,看清世界的心理,也是明白了,在现实美丽色彩包围下,文化道德缺失的不争事实。在这之后,我开始沉默,然后看周围的世界。仿佛是从一个天使乐园下来的我,发现在梦里已经睡了很久,很久。骄傲的我们,在美丽繁荣路上,作为新世纪的宠儿的荣幸,已经看不到身后的世界。贫穷,苦难,和失落。“有一天上海街上一辆公共汽车突然失火,驾驶员请求乘客们下车推一把帮助发动,请求来请求去,下来推车的是一帮去春游的小学生,大人一个也没有下车。小学生们憋着吃奶的劲儿竟然推动了这辆挤满大人的车,而当他们上车一看,他们原先的作为早被大人们抢走。——车上的大人们怎么了?怎么会卑劣的如此一致?堂堂七尺、衣冠楚楚,却一起丢失了文明石灰最基本的前提?”余秋雨先生的忧让我们更忧,而事实却仍在我们周围。一个全身瘫痪,四肢变形的小孩在地上滚爬,泪汪汪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人们,哭呀喊呀,可是除了给钱的孩子外,也只有那些教训孩子不该给钱的大人们停留过了。走出学校原来如此,世界早已不是课本上教的那么高尚,也已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了,也许我们的父母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让我们不耻,也许在年少时他们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但一切都变了。善良的小孩子在被一遍一遍的教导后,天真善良的心也渐渐伤害,明朗活泼的心情也从次暗淡,麻木。一个不忍伤害孩子的父亲对孩子说,“那个阿姨忘了。”是因为孩子做了好事后,那阿姨连一声谢谢都不说。这一切,余秋雨先生是看到的了,他写道:“人类的童年和成年,竟是这样一个结构,?文明的建造和失落,竟如此快速?我们不能不惶恐,今天欢天喜地地推着车的孩子,会不会过几年也成了不推车的一群?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难道只会教会他们剥除文明?”于是,他带着他那被历史文化的沉重累得筋疲力尽的身躯,走成百岁老人的精神仍在出走。留给我们苍老的文字,一行一行,一篇一篇,这样的呼唤。对于一个留意人类文化发展,特别是关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的学人来说,不可能不思考余秋雨及其存在的意义。余秋雨,为中国文化人创出了一个独特品牌,探索出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人呈现了有史以来最多元化的走向:有的当了官,进入了改革这场大戏的导演行列;有的下了海,进入了改革这场大戏的演员行列;有的继续治学,并将学问和现代人性有机结合起来,尽力为改革这场大戏提供有价值的参照;也有的干脆当观众,代表自己的利益阶层,对演出提出或褒或贬的意见,还有的流向欧美,是否怀有更大的企图,只能进一步观察……都不失为时代的弄潮儿。这其中,有几个新品牌很值得特别提出,诸如:冯骥才深恐民族文化在西化中悄然失落,致力于其开发和保护,显示了对民族文化的由衷怜爱并真诚负责的伟大态度;王蒙不当文化部长后似乎有归隐之态,仿佛对现代人性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思考,并多以谈话聊天的方式自然流露出来;张贤亮是把天然民族文化高度商品化的代表,走出了一条文化人经营文化商品的成功之路;余秋雨则是结合市场,把学术大众普遍化,把文化更加文化化的杰出代表,并与媒介有机结合,创造出明星效应,成为抢眼的亮点。在我看来,秋雨先生是个一有广博学问二有深刻思想三有宏大视野四有规范人性的人,因此他才有能力创出学者并不亚于影视明星的社会效应,为学人赢得尊严,为文化人独创一个品牌,并且并不丢失学者的性质及风范。我们知道,秋雨先生原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他能从这样一个令人羡慕或被人追逐的岗位上撤出来,走上自己开发自己自己经营自己的道路,本身就是令人钦佩的超越,没有文化底气的人既不敢这么干也不会舍得这么干。他去考察的人类文明发源地,基本上属于落后地区和危险地区,以秋雨先生年龄名望和已拥有的生存状态,他没有必要冒任何风险,但他为何要做?这只能用关心人类文明发展来解释。不论如何,总比没啥本事坐在大位上装腔作势的家伙们伟大的多,这应该是个起码的认识。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这话虽对文艺的独立性有破坏性并增强其工具性,但从服务角度和教化角度说,永远都是正确的。因为文艺总会有个受众面的问题和市场问题。文艺只是文化的主体,不足以涵盖文化的全部,再扩展一下,整个文化也应该是人民大众的。目前把文化同全社会结合同人民大众结合同市场结合的最好的是谁呢?就人文学者层来讲,只能是余秋雨。余秋雨文化散文在文坛的确是独树一帜的,既是文化人深入思考的直接导体,又是文化重新整合的有益参照。当然,拥有余秋雨思考的人,未必只余秋雨一人,但你没写出来,只能证明没有。即便写,也未必采取余秋雨方式。余秋雨以游记散文方式,自然地融入了人类文化这个严肃命题,这就把学术问题通俗化了,大众化了,社会化,普及化了。假如象一般学者那样,只会用常规刻板论文去写,就不可能产生如此广泛的效果。这实际上是在学者和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于作者本人来说,既可甩掉对学术著作刻板要求的枷锁,发挥自我优势,又可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美感中感悟人类应该共同关注的学术命题。这确实是个贡献。况且,余秋雨打破了世俗社会被演艺界所垄断的格局,创造了作家或学者并不亚于各“星”们的社会效益记录,这在中国学者品牌创造上,也是个独特贡献。可见,大文化人,大思想家,大作家,必须尽快转化为大俗家,大众家。否则,路会越走越窄。舍弃了人民大众,什么也干不成。余秋雨之所以被广泛认可,恐怕不全在于其高贵的思考,豪华的知识阵容,风格的老道成熟,表达的分寸感及遣词造句的精妙,而在于有平民之心,大众之心,真正属于天下人的心。一个不关注人类命运及其文化的人,一个鼠目寸光、心地狭隘的人,不可能写出这种东西。我以为,有的作家还不一定能称其为学者,有的学者还不一定能称其为作家,但他们都是文化人。只有当作家和学者融为一身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大文化人,才能显示超众的价值,因为这样的人,才可能充当构筑一个民族文化的主将。我认为,秋雨先生已具备如是特点。就我本人来说,秋雨的见识,同鲁迅的深刻、巴金的真挚、李敖的胆魄一样,给我注入了不可缺少的思想文化营养,是当代作家和学者中给我启示较多的一位。秋雨先生调动自己的思想存储及其全部营养,孕育了秋雨文化的牡丹,足可以宣告一个生命的辉煌了。无论是对于这个世界,还是对于他自己,够了。以秋雨先生的年龄,也该歇歇了。说到秋雨先生停笔,我虽以为合于规律,但却不大敢信,因为思想家是很难停止思考的,而只要思考,就难以控制表达欲。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风雨天一阁》的文化品析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一直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更倾注于文化方面的塑造.散文中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觉,用其独特的视角,用文化的聚光灯来表现文化的脉络与韵意.余秋雨还大胆的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因此,在他的《风雨天一阁》散文中主题是很突出的,文中时时闪耀着作者独到的思想光芒,作者还用准确、通俗的语言体现出其散文煽情的特点.本篇论文拟就其入选中学语文读本的《风雨天一阁》这篇散文从文化的角度上进行一些个人的品析.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学者、散文家.获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以其第一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 )的旗帜,他的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因而受到读者喜爱.《风雨天一阁》这篇散文是 余秋雨先生在他1991年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它甚至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中文网站或杂志上,从而也就顺理成章的入选中学语文名篇了.一、《风雨天一阁》的文化视角《风雨天一阁》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唯一涉及中国藏书文化的散文.它不是单纯的写山水景物的散文,不是抒情的散文,也不是咏物散文,而是实现某种文化现象的脉络与意韵的散文,文中处处在言说历史与文化.《文化苦旅》一书,更侧重中国文化的论题,他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山川景物,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不同的涵义了,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也不是单纯的抒情或议论.余秋雨先生是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用其独特的视角,用文化的聚光灯来表现文化的脉络与韵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说到:“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1]余秋雨更看重的是山水景物上附有的中国文化.这也正是《文化苦旅》的散文特色.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换句话说,一切都是人类的文化;饮食有饮食文化,建筑有建筑文化,旅游也有旅游文化等等.而且,不同的民族也有各自民族的沉淀的文化.同种文化,各民族各国也会有不同.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字的记载与流传,形成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的内容,这就是历史了;一种是记载历史的方式、过程和变化的记载史,历史流传史.[2]中国历史的流传靠的是书籍,所以,藏书史也就等于是藏书文化,只不过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可能从来都没有特别的去从藏书文化这个角度来思考过,观察过.看了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使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国文化中有这样一个领域,和这样一个学科的分支.可以说“天一阁”这个地方,是中国藏书史上绝对不能回避的一个很重要的书楼.它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藏书楼,它凝聚了中国封建社会图书收藏、流传的基本特点.天一阁的故事,天一阁的风风雨雨,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藏书史.所以,作者也给文章命名为“风雨天一阁”.天一阁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的宁波,而文章由余秋雨这个宁波人来写,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明清以来的江、浙地区,文化氛围是很浓郁的,这个可能也是跟南宋迁都杭州后,中原的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南移有很大的关系.受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法则的引导,城市、乡村的子弟读书成风气.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出现天一阁这样的藏书楼,一切都显得很自然而然了.二、《风雨天一阁》的文化意味《风雨天一阁》追叙了天一阁悲怆的藏书历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文题以“风雨”饰“天一阁”,敷设了全文的色调,结构了全文的材料,隐喻了全文的主旨.《风雨天一阁》的开篇是一场冷飕飕的自然风雨.“院子里积水太深,才下脚,鞋统已经进水,唯一的办法是干脆脱掉鞋子,挽起裤管趟水进去.本来浑身早已被风雨搅得冷飕飕的了,赤脚进水立即通体一阵寒噤.就这样,我和裴明海行生相扶相持,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这是实写,又是一种隐喻;这是表征,又是象征.暴雨如注下的天一阁,传递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风雨的信息:关于它的得名,关于它的威严,关于它艰辛的收藏关于它悲怆的传承……第二部分“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一句,可解读为作者对天一阁的总体观感,是作者叙述天一阁历史变化的总起句.此句显露了“风雨”一词的本相,指岁月流逝这中的历史文化沧桑.于是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路写去,到文章末了,作者这样归结道:“天一阁的藏书……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和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结尾处的文字,使“天一阁”的具象变成了“民族古老文化“这样一个涵盖面更为深广的意象,由此,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天一阁自然风雨和历史风雨的描述和议论,其实整体上是殊途同归于作者在《道士塔》、《莫高窟》等篇目中的思索,其主旨是一脉相承的.散文主旨的表述,不同于议论文.它需要意象来包容,使之具有艺术美;需要丰富的内容来充实,使之具有厚度和景深;还需要美的语言的灵动表达,使之具有弹性和质感.作为主治戏剧的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散文表述,是极具个性的.面对历史陈迹,作者陈述的不是风干了的历史,而是活生生的人物悲喜剧;不是教科书上硬梆梆的知性断语,而是体察人情、人性的现代感慨.于是,正如作者《自序》:“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入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怎么“奔泻而出”的呢?下面我们来品读余先生对“天一阁历史文化风雨”的表述.在这部分中,作者用戏剧家最擅长的语言,让故事成为正在上演的戏剧,用学者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博引与之相关的人物事件,用思想者最珍贵的识见,评点似乎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文章在高屋建瓴阐述文化传承需要的人格特征之后,天一阁的“源头人物”范钦出场了.范钦二十七岁考中进士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当官.“他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各种地方志、政书、实录以及历科试士录,明代各地仕人刻印的诗文集,本是很容易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他也搜得不少.范钦是在公务之暇把玩书籍,而事实上他已经把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倒成了业余,或者说,成了他搜集图书的必要手段.”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叙述,已经有较强的现场说故事的味道.紧接着,作者干脆将其设计成一个可能场景,“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然而他知道,这一切的重量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傍晚时分差役递上的那个薄薄的蓝布包袱,那里边几册按他的意思搜集来的旧书,又要汇入行箧.他那小心翼翼翻动书页的声音,比开道的鸣锣和吆喝都要响亮.”这里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对范钦介绍与一般文章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方式有很大不同:他用“现代进行时态”来描述“过去完成时态”的历史,使人物和事件极具现场戏剧感.由此,把范钦“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的文化人格充分生动地上凸现了出来.[4]其后,作者行锋一转,自然地将自己近年关注的“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命题纳入文中给予阐述,然后再用范钦的“顶撞皇亲”、“严嵩不敢加害”等轶事作为佐证.如果说,用“现代进行时态”再现历史,是余秋雨的第一种笔法的话,适时介入正描写的事件之中进行评述,可以看成余秋雨的第二种笔法.这种笔法使古代人物直接成为现代理念的审视对象,由此而成的感慨便接通古今,引人深思.散文的“散”,需要宕开一笔.作为学者,面对一个历史人物,头脑中自然地会浮想出许多与之相似、相关的人物事件.这里,作者写到范钦,便将范钦与当时也很有名的书法家、收藏家丰坊作了比较,和范钦的侄子范大澈作了比较.博引及联想式的评述,是余先生的第三种笔法.这样的结果,从艺术角度讲,使文章具有丰满厚实之美.从主旨角度来说,突出了“范钦身上所支撑的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范钦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作者的叙述也移到了天一阁传人的身上.就这样,一个戏剧化的遗产分割场景出现了.这是用“现代进行时态”描述的古代故事:“活到80高龄的范钦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他把大儿子和二媳妇(二儿子已亡故)叫到跟前,安排遗产继承事项.老人在弥留之际还给后代出了一个难题,他把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挑选.”紧接着,作者的“现代感慨”生成了.笔法是带着现代理念审视、议论历史事件.“我坚信这种遗产分割法老人已经反复考虑了几十年.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出的难题:要么后代中有人义无反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艰苦的期待书事业,要么只能让这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他故意让遗嘱变得不近情理,让立志继承期待书的一方完全无利可图.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再隔几代,假的成分会成倍地扩大,他也会重蹈其他期待书家的覆辙.”又接着的是“钱绣芸出嫁看书”的传奇上演了.写到这里,连作者自己也“觉得这里可以是一个文学作品了”.的确,当年范钦的藏书也许源于其生命的自主喜好和由此而升的理性文化自觉,而天一阁传人的藏书行为,则更需要一分“意志力”,即对前辈遗产以及苛刻的保藏规则的深刻体会或虔诚敬奉.另外,藏书的目的,本是为了流播文明,但要流播文明,却需要如此的冷面规则.前文所谓的“艰辛”,所谓的“悲怆”,也许就体现在这“传承”上面.作者用“再现”、“点评”、“博引”等多种笔法,生动深刻地传达了文化承继的悲怆与神圣.然而,最能体现范钦后人整体文化品位和人格品位的是,“范氏家族的各房竟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读书.作者在这里感慨万千,“这里有选择,有裁断,有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耀.”其后,作者用镜头感极强的语言写道“黄宗羲先生长衣布鞋,悄然登楼了.铜锁在一具具打开,……”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秋风秋雨,使古老的藏书楼满楼风雨.文章的第五部分描述了藏书楼的厄运:窃贼和偷儿的光顾,书商的侵吞,兵火的毁焚……作者描述的景象还是那么感性:“潜入书楼,白天无声无息,晚上动手偷书,每日只以所带枣子充饥,东墙外的河上,有水船接运所偷书籍”,联想博引却异常的沉郁:“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人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沉郁之极便转为沉思.于是,余先生对“天一阁历史文化风雨”的表述,告一段落.文章进入第六部分—尾声部分,通过作者的议论,天一阁具象提升为“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而它建造、传承的过程中所遭逢到的种种坎坷和问题,也就是“古老文化”产生、承继过程的种种坎坷和问题了.这样说来,文章的主旨就不仅是一座文遗迹和与之相关的人了,文章所采用的种种手法,其实也可看成他本人对历史文化的说法了.[4]三、《风雨天一阁》的创作特色(一)主题突出.全文在展开的时候是紧扣主题,内容安排详略得当,事例精心挑选;在对比衬托中论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前后呼应;六个层次,没有平均用力,一、二、五,六是淡写;三、四浓墨重彩.无论从篇幅,语气,事例都可以看出,作者的力气集中使用在第三、四部分上.同时其他部分虽然淡写,却也是有机组成部分,不可忽略的.(二)文中时时闪耀着作者独到的思想光芒.这也是他的散文敢称“文化散文”的原因.例如,作者进访天一阁那天正是碰上台风暴雨之后的第二天,院内汪洋一片,他只好赤足挽裤趟水而前…….作者马上联想到历史上学者登楼看书之难,想象成是天帝主持下举行一个狞厉的仪式,迫使学者在当代也要形貌虔诚的来朝拜.类似闲笔,其实是紧扣题目,把一种文化观念表达了出来,把对天一阁的敬畏,尊重(实际上是对文化的)诚惶诚恐的心情表达出来了.又如,选用钱绣芸姑娘的事例,从封建社会中妇女对文化的焦渴的角度来写,揭示了一个新的文化命题.再如,他在评论,介绍范钦的时候,从“健全人格”这个角度来观察论述,揭示范钦成功的原因.为什么偏偏是范钦,而不是才华更加出众,投入程度更加深的丰场和范大澈最后成功呢?还有对乾隆采访遗书,对天一阁是否一场浩劫的看法,都闪烁着作者个人的,独特见解的思想光芒.[5](三)语言准确、通俗、充满情感他的语言风格介于文学语言和理论语言之间.不象文学语言那么浪漫,也没有理论语言空泛的毛病;又不象理论语言那么精神和逻辑;也没有理论语言的枯燥干涩.是一种雅俗共赏,适应性较大的语言风格,行文中必要时也有煽情的段落.四 余秋雨式散文的文化意义(一)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大散文余秋雨的散文不同于休闲散文,有人称之为“是一种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大散文”.大散文,就是没有小家子气.休闲散文也可以是好散文,但是大散文却不是所有人都想写就写得出来的.要有文化修养,历史知识,有开放的现代意识,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深刻理解和忧患意识,还要有文笔.余秋雨选择了文化散文这样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称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新路.[6](二)将历史、文化话题通俗化余秋雨的散文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将艰难的历史、文化话题通俗化了,这就是在大众与文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所以雅俗共赏不仅是风格问题,也有大众观念,文化普及的意义.[7] 余秋雨的散文是当今文化书籍的市场奇迹.在一切学术类,文化类专著都滞销、赔本的大形势下,余秋雨的散文却一版再版,成为畅销图书之一.余秋雨的散文能够畅销,盗版书能蜂拥而上,说明它的读者多.读者的选择也说明了他的成功,说明在这一点上有意义.20世纪的最后100天,香港凤凰卫星电视台的“千禧之旅”特邀请余秋雨,行程数万里路,考察人类几个最重要的文明发祥地.走一路,写一路,文章称《秋雨日记—千年巡拜》.后来文章也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北京晚报》上.这组文章“千年巡拜”的创意,显然源于《文化苦旅》,只不过一个是国内巡拜,一个是国际巡拜.余秋雨先生的讲学旅游,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行程更加远,范围也更加大,由中国到地球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之地了.(三)争论和批评对余秋雨先生散文的批评意见也相当活跃,争论相当激烈,这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形成了一个可称“余秋雨现象”的热点.特别是有一本叫《十作家批判书》,专门收集对当红的10位作家的反面意见.其中批评余秋雨的那篇叫做《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这本书标榜的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颠覆,把获取了不当声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因此里面的批评意见都是比较尖锐的.另外还有一本书叫做《余秋雨现象批判》,收集的全部都是针对余秋雨散文的评论文章,两方面的都有.书的主旨是为读者提供一份20世纪90年代关于余秋雨现象的文化备忘录.争论和批评是正常的,也是需要的,余秋雨的散文不是十全十美的,某些文章可能还有一些硬伤,需要在正常的,积极的评价,将散文创作提高一个层次.而且,在多元化竞争的社会转型期,也需要各种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之间的碰撞、交融和磨合.争论有利于文化事业的整体成熟和繁荣.余秋雨的散文能引起这样的争论,本身就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