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鼠标将光标移到要加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
2、“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3、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4、重复以上步骤,加入其它参考文献标注。
5、修改样式为[1] [2],在全文中,查找(Ctrl+F)——高级——特殊字符——尾注标记(它会自动显示^e)——替换为[^&]。
(光标移到第一个标记处,即1处,再进行查找,替换。)
6、删除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
7、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 “视图”——“普通”——“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8、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9、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参考文献,该如何标注呢?我们觉得至少要做到三点:全、准、新。
一、为了做到“全”,每一位研究人员对于特定课题,从经典著作到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献都必须认真阅读,并选用其中一些作为参考文献。事实上,《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的任一个数据库的期刊收录都不完整,因此,作为治学严谨的学者,在文献检索阶段就应该对三个数据库都进行查询。
二、为了做到“准”,我们在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慎之又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曾有一位作者在引用一篇英文参考文献时,将原文的作者姓名粘贴了过来,但是,粘贴之后,原文作者名右上角的“a, b”(表示作者隶属于两个不同机构)就被拉平了,于是,举例来说,Johnson就成了Johnsonab。如果这样的错误出现在刊物上,以后读者用Johnsonab去检索文献,必然无功而返。
三、为了做到“新”,建议研究人员要养成浏览最新文献的习惯,而不是面临科研任务了才去临时抱佛脚地搜索文献,且只阅读搜索到的文献。如果作者的研究是建立在最新文献的基础之上,那么,即使其的论文的创新性不够强,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也将对读者有切实的帮助,功莫大焉。
尾注和脚注一样,是一种对文本的补充说明。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
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用户可让Word 自动为标记编号或创建自定义的标记。 在添加、删除或移动自动编号的注释时,Word 将对注释引用标记重新编号。
1、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
2、可用脚注对文档内容进行注释说明,而用尾注说明引用的文献。
3、脚注是解释正文中某一个词和句,不便于在正文中解释,怕影响正文的连续性,而在页脚上面插入解释。是引用的一种,它只出现在当页,而不会出现在此节的每一页。尾注与题注的形式差不多,它一般用于这句话或者段落了,出自何处。在全文尾部给予说明,与正文内容相差很远。
4、如果需要在每页下方注释的就设置成脚注,在文档末尾注释的就是尾注。如果文章很长,设置引用时就用脚注进行注释。脚注用的多,尾注用的少。参考文献一般情况下在文章的最后直接输入,不用设置成尾注,因为设置成尾注的时候,会在文章当中出现标识,所以一般不用。
一是直引。直引是指将引文内容按照原文献中的叙述照录。具体格式分为两种情况:引文为完整句子时, 如果是直接引用某人的观点, 有原作者姓名、冒号、引号齐全的, 则句子的最后一个标点点在引号内, 参考文献标注码标注在引号外的右上角;如果只是引用原文;
前面不出现作者姓名和冒号, 只出现了引号, 参考文献标注码也还标注在引号外的右上角, 但这处引文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须点在参考文献标注码外的右下角。引文为非完整句子时, 如果引文内容只是一个词、词组、或者虽然是一句完整的话, 但只是作为叙述文句的一部分时, 文献标注码紧随在后引号之后, 点号之前。
二是意引。一般情况下, 意引时参考文献序号在文中的标注位置并不是唯一的, 可以有多种选择。
一是对著作或引文的著者进行标注。在叙述引文内容(不包括直引的情况)时若写出文献著者名, 则将标注码以角标形式标注在著者名的右上角;叙述引文内容时若写出著作名称, 或同时写出著者名和著作名称, 则均应将标注码标注在著作名称的右上角。
二是对引文中析出的数据、观点、结论等进行标注。若没有写出著作或引文著者名, 只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中的有关数据或材料等, 且引用的部分又不构成一个句子时, 应直接把文献标注码标注在相应的词或词组的右上角, 若引文内容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的, 则将文献标注码标注在这些话语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 点号之前。
一是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
二是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还要在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三是给文献编序号要注意: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还要注意要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编序号,从1开始连续编。例如,第1个第1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2个第1次出现的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1、所属领域不同
尾注是属于格式上的划分,注释、参考文献是论文内容上的划分。
2、在论文中放置位置不同
毕业论文引用别人文章的观点、数据等就是参考文献,通常采用尾注,即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一般用脚注列于正文当页之下。
扩展资料
论文标准格式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尾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1、首先选择需要的文档,点击word面板上的引用选项,再点击脚注和尾注。 2、默认注释用的是“i”,可将其改成数字形式,点引用选项中脚注的下拉选项。 3、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如果“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点击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点应用即可。 4、这时已显示出参考文献注解格式,再在编号后输引用出处就行,分隔线可点脚注/尾注分隔线取消。 5、这时再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基本完成了,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即便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跟着消失。
1、首先,打开一篇Word文档,如图所示,假设我们要在图中位置插入参考文献标注。
2、光标移到该处位置,在上方菜单中点击“引用”,然后选择“插入尾注”。
3、选中标注符号后,点击脚注旁边的小箭头,弹出“脚注和尾注”对话框,通过“符号”按钮选择,把自定义标记改成中括号的格式。
4、此时,就生成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了,在图中输入引用的参考文献即可。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点击视图,选择普通,再点击视图,选择脚注,在正文底部就出现“尾注的下拉列表,此时选中你要去掉的尾注分隔符,再选中下面出现的横线,按删除键就ok了,但是我用的是word2003,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在论文写作中,用插入尾注的方法引用参考文献是一种常用方法。但是插入尾注后,上部通常会出现一条横线,该横线能去掉吗?下面我就来演示一下去掉该横线的方法。 首先,我们打开Word文档,并插入尾注做演示用。 点击标题栏“视图”,然后选择“大纲视图”。 页面变成了如下情形,我们点击“引用”,在工具栏选择“显示备注”。则页面下方出现了如下尾注栏 点击尾注格式的下拉菜单,如图所示,选择“尾注分隔符”,会显示直线,我们发现,该直线是可以删除的,直接删除掉就可以了。 关闭大纲视图,重新回到原页面,就发现尾注分隔线没有了,效果如下图所示。
可爱是不是你教我想起了
1、电脑打开word文档。
2、做好尾注之后,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选项。
3、点击插入后,点击插入页码中的交叉引用。
4、点击交叉引用之后,在交叉引用界面选择引用类型,还有引用哪一个尾注,选择好之后点击确定。
5、点击确定交叉引用后,就可以重复引用同一尾注了。
合并尾注参考文献方法如下:
以WPS为例
1、首先需要打开电脑点击WPS图标打开word文档。
2、在接下来,就是在做好尾注之后,找到插入选项卡中的按钮,然后单击打开。
3、打开之后,然后接下来就是在插入中找到交差引用,然后点击插入选项卡页码中的交叉引用。
4、单击交叉引用选项卡后,在“交叉引用”界面上选择“引用类型”选项卡,并点击“要引用的尾注”选项卡之后,然后单击“确定”选项卡按钮。
5、最后,可以看到点击“确定交叉引用”选项卡后,就可以合并在一起了。合并尾注参考文献操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