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关于中泰化学论文题目

关于中泰化学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中泰化学论文题目

这个问题好专业呀!

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这个不甚多吗

如果要分析数据的就比较麻烦一点 不过一样快一些的

例如:金融对我的吸引力。金融是什么,也就是我对金融的了解在毕业以前看来。或者可以的图片想象文章可以想象一下以后金融发展的趋势社会会怎样之类的,反正就是写,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1,新疆天业集团生产很多种产品,现在规模方面应该是化工比较大,他们的煤炭,原盐,电石,电力等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另外:他们销售方面出了大量内销外;外销方面:与中泰化学共同在阿拉山口几乎占据了所有中国烧碱西出市场,东南亚,等其他欧美市场则主要是从天津,上海港出口。综合来看,优势就是体现在成本上,产品质量相对国内一般厂家来说比较,算得上是过硬的。劣势:基本上就是产品远离离消费地,运输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运输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而且运输成本相对较高。2,氯碱方面基本上是行业龙头企业,对中国市场聚氯乙烯行业和片,粒碱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泰语专业论文关于语言文化的题目

汉语言文学的改革是与中国社会特定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面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自然”书写与局限2、丁玲小说的女性书写与性别政治3、论台湾图像诗的艺术特点4、论金子美铃童诗的抒情性特征5、论圣野童诗的诗教内涵6、论童诗的精炼美--以林良童诗为例7、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的“儿童本位观”8、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删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9、论林焕彰童诗的情趣美10、《论童诗的逻辑趣味》11、学科教学论题目:12、于漪写作思想初探13、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14、中国古代史方向题目:15、明初少数民族家族汉化探析

你好,我是泰语专业毕业的学生. 希望我说的几点能帮助你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首先,你要确定你的题目,因为你是泰语专业.所以题目不能涉及政治,经济,农业等因素.要是纯学术性的论文.比如泰语发展的研究. 中泰语言的同异.等等这样在语言文字范围内的.至于具体的题目,你可以拟一个论泰语店名的文化发展(การใช้ภาษาไทยในการตั้งชื้อร้านขายของที่กรุงเทพฯ)或者人妖的用语与其他人的区别啊之类的...(ภาษากระเทย)具体的格式,你可以问老师.但是我建议你还是跑下图书馆,比如朱拉大学的图书馆,你去看下. วิทยานิพนธ์เกี่ยววิชาภาษาไทย 如果你有泰国朋友的话,带着一起去是最好的.让他们帮你选择几本有用的书,和你的题目类似的书.然后在图书馆里有复印的,复印带出来回宿舍研究一下,绝对对你帮助很大的.然后再说论文的写作过程,调查,采访是肯定是不会少的,千万不好马虎,这个环节很重要的. 一定要有自己的数据,不要想着抄袭,抄袭比你自己做一份更难,因为你还要细心的修改别人的数据,别累自己了.写论文的时候,你每做出一点来,你就拿给你的指导老师看,你不要怕老师,也不要以为老师会很烦,相反,老师会非常的高兴,而且也非常的愿意你去找他解决问题.遇到老师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多指导你写一些内容出来,换句话说,这个论文的制作过程也有老师的份,那么你的论文想不过都难了,哈哈哈!!PS:即使你非常的不愿意写论文,也要在老师面前表现出来你很刻苦的样子,那么老师就会很理解你了,不是你不想写,而是暂时还没有那么高的水平,那么老师也会更尽力的帮助你. 自己的论文写什么自己一定要很明白,如果老师在帮你的过程向你提问,一问三不知那个问题就大了.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的话. 你可以发消息或者邮件或者QQ给我. 希望我能帮助你!

语言学论文有很多,这里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语言学论文题目:1. On English Euphemism谈谈英语委婉语2. Metaphor in English Euphemism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boo and Euphemism and Their Respective Uses浅谈禁忌语和委婉语之关系及各自用途4. A Survey of Euphemism in English and Chinese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表达法之研究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tic Terms of Death英汉有关“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研究6. A Contrast Study of Courtesy Langu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对比研究7. The Phenomena of Ambiguity in English英语中的模糊语现象8. Noun-verb Conversion in Contemporary English现代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的现象9.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Nursery Rhymes英汉语儿歌中的拟声词10. Syntactic Functions of Prepositional Phrases前置短语的句法功能11. Various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nversion is Used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Chinese 运用倒装的多种情形及其与汉语的比较12. The Analysis of “Up” and “Down” in English and Chinese分析Up和Down在英语和汉语中的用法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junctions 英汉连词对比14. Difference between Attributiv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Attributive Clauses英汉定语比较与定语从句翻译15. A Tentative Study of Post-posed Adjectives后置形容词初探

我分享几个现代语言学这本期刊的文献标题给你看看哈,你可以参考参考:京剧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俄语前置词研究可视化分析国外性别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理论嬗变新闻漫画中“中美关系”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非洲媒体涉华新冠疫情新闻标题的及物性分析外语学习动机领域国际姿态的研究焦点与发展趋势流行语“摆烂”的语用及来源探析

中泰文化论文题目范围较小

提供些泰语专业的论题给你参考下:社会1. 泰国人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2. 中泰两国社会对人妖的看法比较3. 中泰互派留学生深造学习对两国教育合作的前景展望4. 泰国农村发展现状对中国“三农”改革的启示5. 泰语导游在中国旅游业的需求现状分析6. 泰国社会居高不下的性犯罪率探究政治1. 年事已高的九世王与泰国——重新审视泰国皇室的地位2. 泰国——柬埔寨关系的恶化根源3. 泰国现任政府与红衫军的斗争根源经济1. 泰铢升值的根本原因2. 从中泰两国间互相出口的货物看两国贸易发展3. 泰国来华旅游团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4. 泰国橡胶制品出口对中国汽车轮胎产业的影响5. 泰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和作用6.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泰国经济的影响7. 中国通讯事业在泰国市场的发展现状8. 从泰国的交通事业来浅析泰国的经济发展9. 金融危机对泰国出口业的影响10. 金融危机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11. 中泰经贸合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前景12. 泰国水上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13. 泰国旅游业对广西旅游业的启示文化1. 泰国佛教文化对泰国建筑业的影响2. 泰国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和启示3. 北京奥运会对泰国体育事业的影响4. 中国古代诗词在泰语中的运用5. 泰国书法与中国书法的对比6. 浅析泰国庙会与中国庙会的异同7. 浅谈泰拳的发展历程8. 试析孔子庙在泰国的文化影响9. 试析泰文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对中国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10. 从泰国的民族服装来浅析泰国民族风情 教育1. 论泰国华文教育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2. 试析中国俗语与泰国俗语的对比3. 论广西学习泰语的区位优势和语言优势4. 论泰国人学习汉语发音的障碍探讨及解决办法5. 论泰国人学习汉语对话的障碍探讨及解决办法6. 论泰国人学习汉语写作的障碍探讨及解决办法7. 从泰国的道德教育来看待中国的道德教育8. 如何借鉴泰国家庭教育来发展中国家庭教育9. 中泰应用文写作对比10. 泰语称谓与汉语称谓对比11. 探讨影响壮族学生学习泰语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12. 探讨如何利用泰语语言环境提高泰语水平13. 从泰国拜师节中浅析泰国学生的尊师之道14. 探讨汉泰互译的技巧 艺术1.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与泰国古代建筑的异同2. 泰国大皇宫与中国紫禁城的历史地位对比3. 泰国民族舞蹈与中国民族舞蹈的对比4. 中国“龙”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5. 中国寺庙在泰国的发展现状

大了小了都不好写选的大了你确实可以涉及的内容多,但结构却不好把握,而且也无法深入,让人看到就是几个空架子,没实际内容

一般来说,论文的题目是要写的细的,因为,论文要有个重点,一个主要方向,如果论文的题目写的范围太大,我们就很难去发现论文想要表达的东西,举例说,我写的论文是the relation betwee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如果就写成Motivation的话,就很难在一篇论文里把这个复杂的词系统地解释清楚

以“泰山文化”为命题范围,自选角度与讨论重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课程论文。论文格式要求:必须有摘要(不少于40字)、关键词(至少3个)及参考文献。

泰山文化论文的题目

泰山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大致分为古代至1949年、1949年至上世纪末及新世纪三个阶段。《泰山通鉴》[该书由曲进贤主编,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先秦至清代卷)这一专著成果。该专著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泰山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脉络,阐明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化特征,论证了泰山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揭示了泰山从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进轨迹,凸现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集中展现了当前泰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以“泰山文化”为命题范围,自选角度与讨论重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课程论文。论文格式要求:必须有摘要(不少于40字)、关键词(至少3个)及参考文献。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最喜欢这一句了,它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那些“重于泰山”的人,一定是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人;“轻于鸿毛”的人,活在人世一定没有任何价值.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当年抗战时期那些英勇的抗日英雄们.他们的死,真是“重于泰山”;那些特务、奸细的死,自然是“轻于鸿毛”.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和王朴.当时,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来“扫荡”,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后,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啊,一条活生生生命,就这样去了.王二小死得很惨,但是他死得光荣,值得,他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八路军的胜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一直传唱到今.王二小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人间.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1943年,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长,凭着汉奸提供的情报,知道村子里有八路军,于是叫乡亲们交出八路军.王朴和他妈妈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逼他说出枪支弹药在哪里,逼他交待八路军藏在什么地方.王朴守口如瓶,残暴的日本鬼子又制造了一起杀人惨案,118人无辜被害死.其中包括王朴一家.为了纪念他们,八路军开了追悼大会,并授予王朴等少年“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还立了纪念碑.王朴和他的同伴们离我们去了,但他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像王二小和王朴这样的英雄的死,难道不是重于泰山吗?让我们记住这些抗日英雄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后人的幸福.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这美好的生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这几个看起来平常的文字中,我再一次感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创造了这么多含义深刻的民族文化和光荣传统.请采纳~

(一)第一阶段:古代至1949年传为汉代人应劭所著《泰山记》当为泰山专著之滥觞,惜其书早已失传,仅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古籍中留下片断,据周郢统计,自《泰山记》乃至1949年,泰山专著共127种。自《泰山记》后至明代,见于著录的仅有北宋刘跂的《泰山秦篆谱》。有明一代泰山专著开始大量问世,共有30种之多,其中最著名者当属汪子卿《泰山志》和查志隆《岱史》。 1、清代时期 有清一代,泰山专著更加繁荣,共计53种,使泰山研究出现了一个全盛时期。其中以聂鈫《泰山道里记》、金棨《泰山志》和唐仲冕《岱览》最为著名。 2、民国时期 泰山专著共胡42种,亦属洋洋大观。如王连儒《泰山游览志》、胡君复《泰山指南》等。值得关注的是高宗岳《泰山药物志》,专录泰山所产中草药,在历代泰山专著中别具一格。这一时期最为权重者当属泰山学者王价藩、王次通父子编辑的大型文献《泰山丛书》。《泰山丛书》系王氏父子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编辑而成。泰山文献卷帙浩繁,王氏父子披阅泰山文献一百八十多种,予以审慎细评,对其中有些篇章的内容还作了实地考察核对,按文词水平和资料价值选录四十种,共一百一十卷。用毛笔手抄成四十五册。按文献内容分甲、乙、丙、丁四集(注:其中一集与泰山无关):山经水志为甲集(十三种六十一卷);舆地人文为乙集(三种十四卷);文苑诗稿为丙集(十四种十五卷);年谱记事(包括王价藩自撰著述)为丁集(十种二十卷)。全书有例言、目次、后记等。1936年出版《泰山纪胜》、《岱宗大观》、《泰山图说》、《泰安州志》四种作第一辑,内有序、跋和梁漱溟题签,王易门的题额以及出版概况等。《中国丛书综录》收录《泰山丛书》中的《泰山纪胜》、《泰山图说》、《岱宗大观》各一卷。《泰山丛书》全部手稿今存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1989年11月复制印刷,是古代近代泰山著述的集大成者》[以上参见《周郢文史论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246-277页。]。3、西学东渐时期 二十世纪的学术新思潮的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产生了一批学术巨子,而这些学术巨子也每每用其新的思维与视角展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研究,泰山文化他们偶有涉及,但却代表了这一时期泰山文化研究的学术高点,同时也反映了泰山文化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精英的新思维。 如章太炎在《訄书》中专设《封禅》一节,在《检论·原教》中也专论封禅。章太炎在《封禅》中称:“人主方教民佃渔,以避蜚征之螫,何暇议礼?”[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7页。]可见,“人主”教民打猎与捕鱼以防飞禽走兽侵扰的草昧时代,尚谈不上礼仪。他认为帝王“封禅为武事,非为文事。”[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7页。]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逐步演变成社会习俗,“彼夷俗事上帝,故文以祭天以肃其志,文之以祀后土以顺其礼,文之以秩群神以扬其职。是其示威者,则犹偃伯灵台者也。”[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7页。]章太炎对斯宾塞社会学思想情有独钟。早在1898年,时任《昌言报》主笔的章太炎和总翻译曾广铨合作翻译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著作《短论:科学的,政治的,思辩的》(Essays: Scientific,Political, and Speculative)中《论进境之理》(Progress: Its law and Cause[1])及《论礼仪》(Manners and Fashion)。“章太炎行文的思路正是借助斯宾塞《论礼仪》中所阐明的社会风俗习惯的演变与政治统治、宗教统治一样,有其整合社会思想的目的[王天根,《章太炎对“本土经验”的强调与早期“西方社会学中国化”》,《东方丛刊》2004年第1期。]。所以他认为“然则所以恶伤土石草木者,在彼不在此;所以用蒲草者,在彼不在此。先王以‘仁物’叫号于九围,而实阴收其利,故封禅可尚也。”[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8页。]章太炎还从社会风俗习惯变迁、新陈代谢的角度,诠释了具有神秘色彩的《河图》。实际上,随着宇宙的进化与更替,“河图”之说同“封禅”一样,不过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不断诠释的结果,其原意与章太炎所处的近代社会对此的审视完全是两码事。这样,与《史记》所彰显的“封禅”观念形成强烈对比,为泰山封禅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术视角。又如:顾颉刚以其现代学术眼光对“封禅”、“五岳”及“碧霞元君”等泰山文化现象进行了阐释与解读。19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由顾颉刚、孙伏园、容庚、容肇祖、庄尚严等组成调查团对妙峰山香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查,调查文章在当时的《京报》副刊连续刊出,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宗教学者江绍原、社会学家何思敬、艺术学家傅彦长、心理学家崔载阳等都从不同的学术领域撰稿予以高度评价。1928年29篇调查文章集结为《妙峰山》一书出版。此次调查开创了我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先河,使西方的民俗学真正在我国落地生根,妙峰山因此被誉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根据调查,顾颉刚认为,京津地区的民间多认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对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身世提供了田野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和确凿的结论,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泰山文化研究的空间,拓宽了泰山文化研究的视域。 4、本时期 本时期体现泰山文化研究最高水平的当属王献唐。王献唐综合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对泰山上古史事的全面研讨。 王献唐的泰山文化研究主要表现在《炎黄氏族文化考》[《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年版。]一书中。王献唐认为:“征诸故书所载,泰山一带,为中国原始民族聚居之处”,“往古先民,生聚于斯,万代诸皇,建业于斯……木本水源,血统所在,泰山巍然,同族仰镜”、“泰山一带为中华原始民族之策源地”,“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存地名、山泽名,殆即今之泗水一带。”“伏羲伏字既为族地名称,羲字又作何解?曰:羲犹雄也、皇也,推尊之呼号也。……伏羲亦曰太昊,昊,弘声,声转训大训高,亦犹皇也,雄也,羲也。其称太昊,犹云太皇、太雄、太羲。太即泰字,泰山之谓。《史记》:‘泰帝兴,神鼎一。’师古谓泰帝即伏羲。”[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53-455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王献唐云:“伏羲族居泰山一带,故称泰皇。……今邹城、凫山、染山均有伏羲庙,鱼台、寨里有伏羲陵,陵南有伏羲画石,其他鲁南各地,如嘉祥、滕州及兰山各处,有伏羲、女娲画石,作蛇身者亦伙。而山陵古迹,父老传闻,时有羲娲旧事,正以地为羲族旧壤,崇祀仰镜,迄今不替,非无因而然也。古代帝王受命,必封告泰山……故凡得天下者,易姓而后,必告泰宗,示不忘本,犹其祭告宗庙之义。”[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534-537页,齐鲁书社,1985年。]主张以泰山为中心,形成了东方的伏羲文化圈。他还认为:“伏羲出于泗水,以泗水之故,知古代羲族实居泰山一带高耸之地,为中国东方古族发源之乡。其源既明,则凡他处如濮县、永济各地,地名与泗水相同者,皆族迁名随,为羲族后徙所居,不能执此以为伏羲生长之乡也。而凡伏羲施政之处,如陈与仇池各地,又皆都迁所在,足迹所经,亦不能执此以为伏羲兴于西方也。”[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492~493页,齐鲁书社,1985年。] 5、十九世纪后期 因受西方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泰山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进行,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率先展开对泰山杂岩之探索,此后张相文、翁文灏关于泰山山脉的论争,竺可桢关于泰山高度的实测,孙云铸等关于泰山地质的调查及泰安高宗岳关于泰山药物的著录,都取得突出的成绩。——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泰山研究,诸多学者已自觉运用现代学术理论,筚路蓝缕, 使研岱之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一时期值得重视是一批外国学者的泰山文化研究。泰山文化不仅为东方学界所重视,还曾引起西方世界的瞩目。自十七世纪以来,众多的西方汉学家都对泰山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海外"泰山学"的出现,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册上留下重要的一页。6、明末清初时期 随着利玛窦等人的东来,一时出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泰山之名亦由此开始为西方所知。十七世纪之俄罗斯帝国大臣尼·斯·米列斯库()所著《中国漫记》中已出现有关泰山的介绍。米列斯库(1636~1708)原籍罗马尼亚,1676年作为俄罗斯使节入清觐见了康熙皇帝,据其见闻著成《漫记》一书。其中第二十九章中写到了泰山:"济南府……附近有高山,其中一座名泰山,高四十华里,即十四俄里,他们说黎明头一次鸡叫,在山上即可以看到日出。这里有许多山洞,有无数名士隐居于此。"(蒋本良译本页88)。荷兰纽霍夫()1665年所刊《德·戈耶尔和德·凯塞荷兰遣使中国记》中也有类似记载。不过这一时期西人笔下的泰山,多是片断记录和零星述闻,真正转入深层次的研究阶段,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方逐步开始的。随同近代古老帝国大门的开启,大批欧美人士奔赴泰山,访古览胜,至今五大夫松附近山崖还有清末所镌"德人巴贺"的题名,便是西风东渐泰山时留下的雪鸿之痕。许多外国汉学专家,更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对泰山展开探讨和论说,先后有多种论文专著出版,大大推进了泰山研究。这一时期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泰山研究或记游文章有:阿·威廉松《北中国旅行记》(1869)、伊莎贝尔·威廉松夫人《中国的古老之路》、帕·贝尔让《中国史记----一个旅游者在泰山》、瓦·安泽《中国苏北到山东的冬季之旅》等等。这些文章从各种角度介绍了泰山景观与历史,对欧美读者了解泰山,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所知第一部西人泰山专著,是德国学者帕·蒂施佩()撰《泰山及其宗教信仰》一书。蒂氏生平不详,其书亦未见传本。根据沙畹的著录:此书出版于1906年,除了长达百页的考论外,还附有33幅照片。继蒂施佩之后,法国学者沙畹于1910年在巴黎出版了他的法文泰山著作,这就是在西方产生了极大影响的《泰山祭礼》(LeT'aiChan:essaidemonographied'uncultechinois)。?沙畹本名埃马纽埃尔--爱德华·夏瓦纳(Emmanuel-EdouardChavannes),沙畹是其汉名。1889年,沙畹被任命为驻清公使专员,在华三年中,他利用公务之余从事汉学研究,并很快通晓了汉语。1890年,沙畹完成《史记·封禅书》的法译,引起学术界的注目。日本福井文雅评价沙畹:"尽管他在年仅53岁便已去世,但他是一位大学者,甚至可以说他什么研究领域都涉猎到了。"(《欧美的道教研究》)特别是对历史地理、宗教、古文字学研究,沙畹用力甚勤,成就斐然。所著有《西突厥史料》、《中国之旅行家》、《佛经中五百故事》、《斯坦因在东土耳斯坦所获汉文文献》、《摩尼教旅行中国考》(与伯希和合撰)等数十种。 沙畹因从事《史记·封禅书》的法译,引发了其研究泰山宗教的兴致。1891年1月24日,沙畹首次登临泰岳,此后又曾于1907年6月17日至25日赴泰安考察。两次泰山之行,沙畹都对其风俗信仰、名胜古迹作了细致调查,收集了较多的地方文献,第二次登山时还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沙畹回国后,开始了对泰山的案头研究,至1910年推出了《泰山祭礼》一书。《泰山祭礼》全书分列六章,分别是:第1章《泰山的祭礼》,内容为泰山崇拜及其源流的概论;第2章《泰山风景名胜》,著录介绍了山川、庙宇、遗址等景点252处;第3章《关于封禅祭礼的资料》,分别摘译了《后汉书》、《旧唐书》、《宋史》的有关记载;第4章《碑铭》,分别译录了《纪泰山铭》、《泰阴碑》、《重修蒿里山碑》、《重修朝元观碑》、《去泰山神封号碑》、《重修岱庙碑》等11种泰山石刻全文;第5章《祈祷》,收录北魏、唐、明、清各朝祭告泰山文33篇;第6章《民间信仰》,包括民间传说、五岳真形图、泰山宝镜、泰山神玺等内容。书后附有《中国古老的地神》一文。沙畹认为:在中国,每一座山都被认为有神灵主宰,神被视为一种具有思想意识行为的自然力量,而为世人所崇拜、信仰。在中国山神之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岳,而五岳里尤以泰山声望最著。因而便以此作为研究专题,试图对泰山崇拜产生的心理动机、宗教意识中山的作用以及造就泰山显赫地位的原因等问题进行探讨。本着这一命题,沙畹对泰山崇拜、地狱观念、封禅活动与元君崇拜几个泰山宗教的重大关目,分别作了论说。沙畹《泰山祭礼》一书,无疑对研究泰山宗教及历史文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由于著者学贯中西,视野开阔,故其中比勘泰山与西方信仰之异同,观点多发前人所未发,为以后的研究开阔了思路。沙畹第一个向西方系统地介绍了泰山的历史文化。在其之前,虽西人间有著述,但都浮光掠影,难现全豹,即蒂施佩之书,在沙氏看来,其亦未能充分阐述出泰山之宗教及其历史作用(见沙著"前言")。沙畹以汉学专家的高深功力,箴缕百家,对泰山宗教作了全方位的研究,将此悠久而丰富的东方文化介绍给欧美,首功甚伟。?而且沙著还是较早从理论上研究泰山的,他关于泰山崇拜、封禅等问题的探究,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日本道教专家福井文雅曾从道教史角度,对沙畹泰山一书的学术成就,作过很高的评价。沙畹还以西方学者的眼光,详实地记录了二十世纪初的泰山,其中很多内容都是中国学者未予记录或未予重视的。这为今天全面了解泰山历史,提供了一些重要史料。故其书在泰山研究史上,实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另一法国学者多类(Dore)亦著有一部《泰山宗教》,此书出版于1933年后,记述了1914~1933年间的泰山宗教情况。其书有法、英两种文本行世。 沙畹、多类等人主要是用文字对泰山进行研究,而爱伯特·肯恩(1860~1940)则是用摄影机来记录泰山的风貌。肯恩为本世纪初巴黎知名金融家,他敏锐地感觉到世界将面临着一个大变革时代,因而他不辞辛劳,环游世界,以摄影的方式来记录下这一重要的历史瞬间。其间,肯恩于1908~1909及1912~1913年两度来到中国,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其中有泰山彩色照片47帧,为了解当时泰山面貌的珍贵档案。这部分图片,后来收藏在巴黎西郊的上塞纳省立爱伯特·肯恩博物馆。与沙畹、肯恩同时,还有一位西方汉学大师也对泰山文化予以关注,此人便是被誉为"世界公民"的卫礼贤教授。卫礼贤(1873~1930),原名理夏德·威廉(RichardWilhelm),德国人。1899年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青岛,对中华文化一见倾心,从而开始了对汉学的研究和翻译。此后他在法兰克福创办了中国学社,为实现沟通中西文化的理想作出了不懈努力。卫礼贤崇尚儒学,尝数度访古于邹鲁之区,登泰岱,谒阙里。并在所著《中国心灵》一书中,专列《圣山》一节,对泰山之历史文从作了精辟评述。1924年,当卫礼贤准备登程返德之际,特地重登泰山,以此作为对生活了25年之久的中国的告别式。他在致友人信函中抒发了他此时的感想:"从南天门上来,我们置身于一片浓重的雾霭之中。不一会儿,云开一线。太阳升起之际,刹那间云层、平原、山峦,尽收眼底。啊!中国真美!这里有多少东西,使人流连不舍。"(卫礼贤夫人莎珑·卫著《卫礼贤----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精神使者》页302)。----这一声长长的感叹之中,蕴含了卫礼贤对东岳泰山的无比热爱和万分留恋之情。 意志杰出的文学家歌德曾在他《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一诗中留下这样的名句:"视线所窥,永是东方。"(参见钱春绮译《歌德抒情诗选》页166)我们借用此语,用以形容诸多西方汉学家对泰山这座东方神岳的密切关注、热心研究和无比倾倒,或许也是恰当的吧。(二)第二阶段:建国后至上世纪末1949年后,大陆与港台地区的学术界对泰山的研究均有所开展。大陆在此后三十年中,有多种泰山著作与论文刊出,其中顾铁符、俞剑华、张鹤云、何幼琦等一批文史专家分别从不同领域对泰山文化的有关内容进行揭析,深得精要;郭沫若的泰山为“中华文化史局部缩影”之论说更为人所熟知。但这一时期泰山人文研究的力作相对较少,许多重要领域的探研或呈空白,或现停滞。而同一时期的泰山自然科学研究却不断深入,地质、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方面成果众多,其中关于“泰山向”古代断裂带、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泰山群”古代变质岩等课题的研究, 均有重大突破。此时在港台地区,苏雪林、凌纯声、饶宗颐、余英时诸人精研义理,深造有得,他们从世界文化的宏大范围中,探索泰岱文明的源起和形成,这种贯通东西、纵横联系的研究方法,使泰山之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纪结束,随着大陆文化事业的复苏,泰山研究也开始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不仅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活动广泛开展,中老年学者在学术上日趋成熟,年轻一代崭露头角;这使得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而且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举凡历史、文学、艺术、美学、文物考古、宗教、民俗、旅游及自然科学诸领域,泰山各个层面的学术课题均被触及。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学术难关被一一攻克(其中人文研究中关于泰山封禅、宗教、石刻、文献的研讨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关于红门醉心石质的探讨,都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新方法、新史料迭见层出,泰山的学术影响明显扩大。据统计,建国后共出版泰山研究专著计53种,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论文。1993年以来,泰山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泰山志》穷12年之功而面世,《泰山大全》、《泰山珍石》等大型图书相继出版。这些成果或史料收集,或掌故辑录,或史迹评点,或风光鉴赏,或着眼总体,或遴选专题,从不同方面深化了人们对泰山的认识。与此同时,泰山研究群体不断壮大,组织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泰山研究会、泰山文化研究会集合了泰山研究的主要力量。1996年10月,泰山文化研究所成立,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的泰山研究机构。这些都为泰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毋庸讳言,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仍存有诸多缺失,就人文研究而言,许多学者由于学术上储备不足,加之治学心态浮躁,导致一些研究硬伤累累,许多著述在低水平徘徊。但就总体而言,这二十年仍是泰山研究最为兴盛的时期,其总体成绩不容低估。在充分肯定泰山文化研究成绩的同时,我们仍需清醒地看到,泰山研究在基础建设、成果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我们的研究工作距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些差距与不足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在研究内容方面。一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目前泰山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薄弱环节,在于缺少系统的、全面的基础资料整理。由于种原因,泰山历史资料零星散乱,时间跨度大且不系统,涉及门类多且不集中。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钩沉泰山史实殊非易事,但这是泰山研究的基础,功在当今,利及后人,必须要做。二是研究缺乏广度、深度。现有的泰山研究成果,其内容相当部分集中于景点介绍、旅游概述、诗词选录、名人简介等方面,涉及面不够宽,角度比较单一。泰山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完全应当也能够对其进行如地理的、宗教的、民俗的、艺术的、哲学的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俗语有“有限不识泰山”之说,此谓眼之所识者表面之泰山、感性之泰山,眼所未识者内蕴之泰山、精神之泰山。因此,我们对泰山的研究,不能仅驻足于对泰山客观描述的层次上,而应当重在理性分析、艺术观照、宏观把握,重在揭示泰山之深层内涵。现在已有研究者涉足这些领域,但尚未取得相应实绩。在研究方法方面。一是不重实证。一些研究者缺乏踏实作风、严谨态度,在研究中不重考据、不重实证。一些不甚确实的二手、三手资料被作为“定论”、“成说”转来引去,充当论据,以至于讹误相传。二是许多论证浮躁空泛、逻辑混乱。一些文章只是拼凑的一些所谓的新方法、新论点、新成果,罗列一些离题甚远、无关主旨的资料,而并不管这些方法、资料与泰山有无内在的必然联系。这些现象,影响了泰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立足基础。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泰山研究体系是泰山研究的当务之急。(三)第三阶段:2000年后纵观二十世纪的泰山研究,在中国名山研究或是区域文化研究中都是十分突出的。仅从人文研究而论,这一时期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在山言山”,只将泰山研究拘囿于方志编纂、艺文辑录与金石考订的格局,逐渐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封闭走向开放,力求将泰山文化投置于中外文化的大背景中去审视,由此进而厘定其文化的地位与特色。一些新的方法如“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皆被广泛采用,使泰山研究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新方法、新材料的引进、挖掘及新学科的切入,无论是对泰山文化的总体评估, 还是对泰山一些具体课题的考论,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可以说,二十世纪是泰山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泰山学”的提法也由此得到越来越多学人之认可。当然,与同是勃兴于这一世纪的甲骨学、敦煌学、红学这几门显学相比,泰山研究无论其深度和广度都相形见绌,难与争胜;与同属名山文化的五台山研究相较,也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泰山著述中的名胜、封禅等等,其内容颇多重复,陈陈相因,殊乏新意,而有些具有更高价值的课题如“泰山通史”,“泰山文化史”,“泰山文学史”“泰山学术史”皆乏人问津,殊为憾事。凡此种种,皆当“诚望杰构”于二十一世纪之“来哲”(借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题记》语)。 新世纪泰山文化研究综述进入新世纪,泰山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研究人员构成、研究规模、研究对象、研究深度、研究方法各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进步与突破。 首先,适应现代知识生产的新趋势,泰山文化为总主题从各个不同方面确立课题项目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与力量,通力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与实绩。2001年,马兆龙主持的“泰山文化与旅游经济”被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该项目横跨泰山文化、旅游、经济三大领域,紧跟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的热点,从旅游经济的角度展开对泰山文化的研究与反思。 同年,袁明英主持的“泰山石刻研究”被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该项目组合文化研究、书法、美术、地理、历史等专业学科人员,对首次对泰山丰富的石刻资源进行整体研究。 2002年,叶涛主持的“泰山香社碑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列入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该课题对泰山十分珍贵的363块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认识的香社碑进行了系统细致地整理与研究,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调查线索和第一手资料,有很深厚的前期科研基础,是对学术界的一大贡献。它不仅为今后的进一步解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今天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作中也有理论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叶涛完成了其博士论文《泰山香社研究》。该论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交代选题意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资料体系和结构等。第二、三章是泰山香社历史沿革述略,分前当代篇和当代篇,描述泰山香社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当代泰山香社的活动状况。其侧重点是分别讨论泰山神和碧霞元君信仰与香社兴盛的关系。第四章是泰山香社的内部组织结构分析,着重讨论了泰山香社的结社原因、奉祀神主之演变、香社领袖权威的形成、香社的仪式分类及典型的香社组织――合山会的历史。第五章是介绍泰山香社的外部社会环境,如泰山庙会与香客店史略,香税与泰山管理等。第六章是余论,讨论泰山香社的基本特征,进而为民间信仰辨名。最后,本文的附录部分,以具象的资料展示相关各章所论述的内容,即:一、邹城西关泰山香社香头刘绪奎访谈录(样稿),二、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民间香社调查资料,三、泰山香社碑碑文选录,四、泰山香社碑目录。 可以说,该论文首次全面开拓了关于泰山香社的研究。系统地描述了民众的进香活动,弥补了泰山文化研究中对于民间信仰行为观察、描述和学理分析的缺失,揭示了以泰山香社为代表的中国民间信仰组织的基本形态。对民间信仰组织生成、发展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社会基础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分析,并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审视了国家对民间信仰的不同态度,这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理解民间信仰的运行机制与功能,推进了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结社问题的讨论,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 2002年袁明英主持的“泰山石刻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应用研究”被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立项,该项目动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泰山石刻资源进行研究与保护,为泰山石刻的研究与保护开辟了一条现代技术路径,确属独辟蹊径之作。

关于泰山文化论文范文资料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为中国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之一。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泰山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米,山势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名胜古迹众多,有\'五岳独尊\'之誉。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唐大诗人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泰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伟大、崇高的象征。泰山成山于太古代,距今有24亿多年。泰山是中国山岳公园之一,又是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它不仅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而且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从泰山脚下直上岱顶,共10多公里,有石级可登,沿途根据游览区的分布和山势,修建了茶亭、餐厅、宾馆等休息场所。由于泰山的特殊地位,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历代文人在泰山上留下了上千处题咏石,成为中国历代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同时,泰山又是佛、道两教重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山。泰山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质历史也十分古老,科学研究表明,泰山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风格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价值。这三者融成了世界罕见的泰山风景名胜区。五岳独尊,中华之魂,登泰山而小天下。 (门票价格:45元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拔起于鲁中南群山之上。主峰玉皇顶为东径117度、北纬36度16分。泰山风景区横跨泰安、济南两市,北距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60公里,南离鲁国都城、孔子故乡的曲阜70公里,津浦铁路在泰山西南侧通过,泰肥、泰新、泰宁、泰济等多条铁路、公路在泰山之南交叉。泰山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因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缩影,而今又成为世界珍贵遗产。在自然科学上,构成泰山山体的泰山杂岩,是20-25亿年前形成的太古界地层。研究这类岩石的成因,对解决中国东部太古代地层的划分、对比及其历史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泰山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山下为暖温带,山顶为中温带。泰山地区文化历史,几乎与整个中华民族同龄,泰山南麓有大汶口文化,北麓有龙山文化遗址,可以佐证,再早些,还有5万年以前的新泰人文化遗存。更重要的是泰山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五岳之首,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山岳,这个历史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因而使它具有至高无尚的历史地位。从先秦时代到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前后连续四千年数以百代的帝王或代表帝王的使臣朝拜祭礼泰山,形成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封禅祭礼、百姓朝山进香的路线,即从祭地的嵩里山经帝王驻地的泰城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在数千年的泰山文明史中,不仅有泰山的封禅史,还有宗教、审美、科研以及农民运动的丰富历史。尤其在审美发展史上所产生的美学价值是十分突出的,通天拔地的泰山给人以雄伟的美感。综上所述,泰山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即自然山体之宏博、景观形象之伟大、精神之崇高、文化之灿烂、历史之悠久。泰山无论在帝王面前或在平民百姓心目中,都是至高无尚的。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1]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2-3]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4]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5-6]

以“泰山文化”为命题范围,自选角度与讨论重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课程论文。论文格式要求:必须有摘要(不少于40字)、关键词(至少3个)及参考文献。

华夏名山——泰山奇观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使泰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气势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与万里长城媲美。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 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泰安城北的人称“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岱庙内,汉武帝植下的柏树翠影婆娑;红门宫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余音缭绕;回马山上,唐玄宗勒马而回的怯懦,神态尤现;云步桥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十八盘道,李白、杜甫历代文人“笑拍红崖咏新作”,墨意未尽,豪风犹在;碧霞祠里,隆重的封禅仪式绰绰伊始。此外还有岱庙、普照寺、王母池、经石峪、碧霞祠、日观峰、南天门、玉皇顶等主要名胜古迹。 泰山兼具古、丽、幽、妙,摩崖碑碣数不胜数,庙宇观堂满山遍布,山势壮丽,自然景观巍峨、雄奇、沉浑、峻秀。全山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无数。 泰山的自然风光更是泰山引人之处,泰山高峰峻拔,雄伟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缩影”。泰山山谷幽深,松柏漫山,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全山分麓、幽、妙、奥、旷五区。麓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妙区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位于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之间;奥区林木苍郁,花草茂盛,位于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旷区坦途绿荫,溪深谷幽,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 游泰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3月到11月。 游泰山要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 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象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云海玉盘----泰山云雾可谓呼风唤雨,变换无穷:时而山风呼啸,云雾弥漫,如坠混沌世界;俄顷黑云压城,地底兴雷,让人魂魄震动,游人遇此,无须失望,因为你将要见到云海玉盘的奇景:有时白云滚滚,如浪似雪;有时乌云翻腾,形同翻江倒海;有时白云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时云朵填谷壑,又象连绵无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峦恰似海中仙岛。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而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又适逢阴雨刚过,天高气爽,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在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烂的亮边,时而闪烁着奇珍异宝殿的光辉。那五颜六色的云朵,巧夺天工,奇异莫测,如果云海在此时出现,满天的霞光则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壮丽的景色、大自然生动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黄河金带----新霁无尘、夕阳西下时,举目远眺,在泰山的西北边,层层峰峦的尽头,还可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黄河金带”。它波光鳞鳞,银光闪烁,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清代诗人袁枚在《登泰山诗》中对黄河金带描写生动而传神:“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晚霞夕照与黄河金带的神奇景色,与季节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领略和享受这一奇观美景,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旅游时机。应该说秋季最好,因为这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其次是大雨之后,残云萦绕,天晴气朗,尘埃绝少,山清水秀。你尽可放目四野,饱览“江山如此多娇”的秀容美貌。泰山游记 -------------------------------------------------------------------------------- 2007-3-14 19:36:00 泰山,古称大山、昆仑山、岱山,位于华东平原之上。《诗经》有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后人有总结到“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 古人说“有眼识泰山”而今又有几人真的能认识他呢?是只缘此山中,还是其他种种,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所谓世间高人在泰山面前也要让其三分(李白在泰山面前也有“自愧非仙才”的诗句)。古人也同今人一样对之向往已久,文人骚客、君臣百姓也纷纷踏来,往往留诗留名以求与泰山有所渊源。皇帝到泰山是封禅只有文治武功的君王才可以有这样的容光(齐桓公等人就不那么幸运了),他们在山上“封”,在山下“禅”报告上天,以求国泰民安。诗人乘兴而来,即兴做诗有的发自内心,有的不知所云。百姓来的原因就不可数了,是祭拜神仙、追寻仙祖、是文化溯源、是游山玩水、或是附庸风雅…… 泰山是仙化的山,在这里阴阳交会。在《山海经》中的昆仑指的就是这泰山。传说盘古死后,头化泰山,“五岳独尊”以此而来。泰山又是宗教的山。道、儒、佛这中国三大宗教在这里都有遗迹,传说、历史、人文真是数不胜数。 这是座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山,这就是——泰山。 正文 对泰山是很早就有所闻,记得7、8岁的时候朋友的哥哥去过泰山。不但给我讲他哥哥的登山经历,还拿出他哥哥的登山拐杖。当时不知道泰山为何物,但总有一种羡慕的感觉。张大了只是听别人说泰山或从电视上看泰山,自己似乎已经不大有去那里的愿望,是没有那种心境,没有那种冲动还是…… 我也不知道是那里来的热情,2003年的秋天(10月)特别向往去泰山。我与一个同事一同坐上了去济南的火车(2003年9月30日晚。他是去参加同学会,我是一个人登泰山)。 认识我的人都问我为什么去登泰山。我说,只因为是泰山。 我是去中华文化最深积淀的山,这座山从黄帝到今人、上至国君到平民、文人政客、各色人等都对他顶礼膜拜,我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了。我觉得我去泰山是去溯源、是去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是想了解他,看看他。 2003年10月2日的早晨坐济南——泰安的长途车10:30分到了泰安。从岱宗坊出发徒步走在红门路上,很多人都是坐车到红门的或坐车到山脚下的,我还是按照古人出发的地点前行,一路都是小的坡路。因为是黄金周,登山的人三三两两的只有我是一个人登泰山。但我很喜欢我一个人登泰山,这样才有时间才有心境去登这座山,才可以多考虑一些事情多去体会那种只有一个人的乐趣。走了几分钟,路上多是散步的当地人,我这种全副武装的架势一看就是登泰山的。路边的小店买的是一些纪念品“泰山石敢当”、“拐杖”、“地图”、“登上泰山,全家平安”的红带子,眼花缭乱的。终于到了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好多只有在书本上看到的文字、在电视上看到的图片全都摆在眼前,心里兴奋的很。走到万仙楼买票(60元,但是后来觉得真是很值得)。 11点开始正式登山了。其实我对这次登泰山已经计划了1个月,在网上看了好多关于泰山的描述,对登山路线、风景、人文都大概了解了一些,还买了一本关于泰山旅游的书。电筒、刀子、地图册、毛巾、水、食物、衣服可谓是准备齐全,刚刚开始的山路是较为平坦的但自己还是不敢走的太快,因为要平均的分配体力,特别是一个人登山更要注意这一点。一路上可看的太多,山、水、石刻、古庙。在走到“虫二”(风月无边)的石刻附近买了一张泰山的地图,继续走,斗母宫、柏洞、壶天阁(道家有壶天仙境的说法,当时不知道这每一个地方的典故,只是后来补课才略知一些)。到了药王庙才觉得有些累。斗母宫遇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走到四分之一的路程就已经走不动了,他是同家人一同登山(好像是心脏病家里人急坏了,哎……),我也在那里休息了好一会。一路上都可以听到从山上流下的水流声,天气不算很热,但是有一点闷,越往上走才越发觉清爽许多。说句实话好多的石刻都无暇多看,真是太多了。只是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词句(不看现代的)。游人们都是好奇和兴奋的,因为山只是登了一半。从壶天阁到中天门的一段路才会感到有些累了。好多人都向中天门冲刺,我也终于登上了中天仙境。 不过我也并没有感到“快活三里”的快活,只是觉得很轻松的三里路还不至于快活二字。在中天门就像一个小的、热闹的旅游聚会处,从这里还有好一段路途。在快活三里便可以看到高远处的南天门——真是兴奋。到中天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四十分,我找了个地方坐了会,补充了一些能量便又开始了征程。在中天门好多的人坐索道上山——这样怎么能叫登泰山,我是万万不会的。对于我,对于泰山而言只有一步一步的登才是最欣慰的选择,我很同情那些参加旅游团的游客,我相信他们的那种登山方式是我不可以接受的。从中天门开始,泰山的路就陡然难行了。 说实话泰山的景色称不上是最美的,比起黄山等风景见长的名山是不足多说的,然而泰山也不是以风景见长而一览众山小,他的人文、历史、典故才是值得称道的,泰山的美表现在雄浑天成和大气磅礴上。人长说天人合一,而我却说这是座人天合一的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座山已经超越了泰山本身山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山、是人与天进行交流的山。1545米当然远远不及所谓绝对高山,但在这里,人的心灵是与这座高山最为接近的,与天最为接近。这也是我越往高处登越发产生对他崇敬的原因。云步桥(民国建成以前是木桥。“山河原脉”四个大字,真是意味深长)、五大夫松(想起早先看到的文章,这五大夫松只是为秦始皇遮雨就被封为大夫,有人愤愤不平,不觉好笑。文中讲秦始皇封禅泰山,徒中遇雨,五棵松树为他避了雨,秦始皇就封这五棵松树为大夫。现在的树是后人栽种)等等的处处典故传说历历在目,走到这里也就要到十八盘了。过了“升仙坊”也就成了神仙,这神仙还是好当的,只是这十八盘却难爬的很。什么“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我看这十八盘是处处紧,处处不慢,处处没有不紧不慢。四百米的落差几百级台阶怎叫人不累。回头看山下没有一个人是轻松的,这段山和这段路上人们的表情都那么的让人记忆深刻。十八盘是人人都知道的,我在登的时候才感到这十八盘的名不虚传,每级台阶都是很难登的,每级台阶的宽度都不到一只脚。想一想,走都是这样困难,在这里铺这些台阶会是怎样呢。偶尔听到一些人说着“再也不来了”的话,但一个一个的还是涨红了脸,目标还是往南天门。 冲顶的愉悦之情是无法形容的,就像见到了胜利、完成了一次壮举,又仿佛生了十一分的力气,登上南天门才真的感到什么叫心旷神怡(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走到天街你不会以为这是在泰山上,总有莫名的兴奋,往山下整个泰安就在那里,真是“泰山安则天下安”。这里人流极多,对于自己所在位置的错觉是肯定会有的,我总问自己这就是泰山吗 。 泰山的山顶才是文化集中、放大、立体的体现和升华,不由不觉得自己的渺小;不由不感到看到这些古迹的幸运:不由不有一种慷慨和热血在心中的沸腾的感觉,这绝对不是为赋新辞而是发自内心。从这山顶望去,四处都是人文,四处都是风景。五岳独尊、万代瞻仰真是大为可观、观后为之大而震撼,大观峰上的云峰、一览众山小……又让人回味悠长。玉皇顶(1545米)自然是第一目标,这里很多人都去给玉皇大帝烧香。在玉皇庙的四周走了个遍,心里想终于登上泰山顶峰。 我登上了泰山(14:30分)。 如果没有海纳百川,没有有容乃大的胸怀;没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那来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气,古人的境界我只有欣赏的余地了。 变天了,风很大,玉皇顶到日观峰的路上风更是大的了得,开始下雨,匆匆的看了日观峰、月观锋、瞻鲁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和天街的孔庙。下午三点三十分在天街上的宾馆吃了一个煎饼(5元)喝了一杯牛奶(奶粉冲成、10元)休息了20几分钟,准备下山。风和雨越发的大了,只好买了件军用雨衣(很值得、且实用)。走回南天门发现还是有好多人冒着风雨登泰山,这风雨可不是李建吾的阴雨,想想四五级的大风夹着几颗大雨点,十八盘更是难上了。下山真是壮观的很,全是黄色的雨衣,密密麻麻且缓慢的在十八盘上蜿蜒。走到中天门,雨已经停了,我也走不动了,想起“上山难于上青天,下山还比上山难”这句话。虽然只有那时只有26岁但还是比不了20岁的小伙子(在迎客松、斩云剑那里休息了一小会)。回马岭到了,吃了一个1元的煎饼,相当于摊薄(做股票中的补仓 )了山顶的成本,与当地的老乡聊了一会,还是要下山的。我去了经石峪,这时已经是五六点钟。天晴了,也刚好是黄昏,雨后的鸟叫声、从树叶中透露的一缕缕黄昏的光、还有我已经精疲力尽的双脚。往经石峪的路几乎没有人,我想是不是走错了,过了一个亭子顺着溪水声,眼前的树木突然跺到一了边,豁然开朗,大而红的字刻在平坦的石头上,这就是经石峪。不远处两个男的在那里在啧啧的念着,拿着摄相机专注的拍,好生一种异样的感觉,我只知道这是《金刚经》的一部分,后人又叫大字鼻祖,其余没什么别的想法,也许是累了吧(为自己开脱)。剩下的路好多是石头的路,中间是平的石头两边由不等的石块构成,上山时走来认为很有趣,下山时只是觉得这路的不平坦。走到万仙楼、红门、一天门已经天黑了。实在是累了。 晚上在泰山宾馆住下。又开始了另一个计划,准备第二天晚上再登泰山看日出。 在宾馆里休息到第二天十一点三十分。找了个饭馆吃了些饺子(原寒的《泰山游记》中也吃了饺子),要了份牛肉(自比武松,好不痛快)和一瓶啤酒(只是酒量不行)。下午去了岱庙,了解到好多关于泰山、关于封禅的历史,只是后悔没有让导游陪我看看(下次一定补课)。随后又在泰安逛了逛。 已经是傍晚了,我打电话得知可以看到日出,就决定再登岱顶,买了护膝和一写补给品。在山东科大的招待所里我住下了,这是个大的通铺,六、七点钟来一家5口人(山东东瀛),这家人很随和,是刚从山上下来的,我们谈的很投机,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泰山。自己没什么睡意,生生的躺了2个小时,晚12:30分又出发了。 晚上登山的人少一些,都是三、四个人,年轻人居多。我总觉得已经是二次登泰山,应当买些什么,一个拐杖一个红带子(很多人将红带子紧在泰山的树上以求平安)。我与那些年轻的学生比起来很像是挑山工,他们自然没有我在三十六小时前的经验,我慢慢前行不时的看表以控制自己的速度和体能。这一天刚好是农历的七月七,好多老人(老太太和她们的媳妇们)都在这一天上山,烧香给关二爷、给泰山老奶奶(碧霞仙子)、给泰山神、给玉皇大帝。昨天看到的烧香场景与这种虔诚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有的小脚老太太年纪至少六七十岁,走走停停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挑山工。我对这些老人很是佩服,会不自然的看看他们,若有所思——所谓的执著也不过如此。由于是黄金周泰山上的灯基本都开着,但是也有漆黑的路段,不时的抬头看看夜空,好多的星星在晴空里,这更增强了我对于日出的那种向往。晚上做买卖的小贩大多都和衣睡着,我总感到他们睡的不塌实,记得白天上山的时候看到好多当地人买煎饼,他们很朴实,这从那种眼神中可以看出来,这些小贩就要有经验的多,就是我也算轻车熟路了。到中天门,我遇到了两个学生,他们帮我拍了张夜登泰山的照片以做纪念,看来我还是张的很年轻,他们以为我二十岁,在得知我是从甘肃专门登泰山的,二人都相互看了看,我们聊了几分钟,我也顺便吃了个苹果。 南天门还在那,下一个目标。 走过中天门山上的风才会显现出来(我有关节炎带上了护膝还穿上了前天在山顶上买的雨衣),在中天门到云步桥的路上几乎遇不到几个人,在这里我赶上了在壶天阁超过我的那几个学生。到十八盘发现晚上的人与白天一样的多,十八盘台阶两侧有很多人在那里休息,有的可能早早的就上来了。这段路已经见不到老人们的身影,他们爬山不是为了看日出,但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也都是为了——泰山。晚上登十八盘还是一个字——累,即使所谓有经验的人过这关也不会轻松(四点登上南天门),但每每回想那种感觉都是值得回味的。 2003年的10月初连天阴雨,这是少有的晴天,所以人很多。我随着人流到了日观峰。在电视台宾馆的楼顶上等待那让人激动的时刻,天色有些发沉,云很多,幸运的是地平线上没有什么阻碍。5:30分天蒙蒙的有了一些微光,泰安就在我的右手边上,路灯已经亮了,整个小城也醒了。早先的青色转为淡淡的黄色,而后越发的红的就像黄昏,天与地之间有一条金黄色的线,在这条线正中是略为光亮的——太阳就在那里,云也慢慢被他感染,人们不停的交流着喜悦的心情,不时有人呼喊着。一点,一点,那一刻他出来了,这种沸腾到了顶点,就像满体育场的观众看到马拉松冠军冲进场地的那种的欢呼,冠军只有一个,而欢呼也只有一种,好多人都不由的蹦跳着,无数的闪光灯闪着。升起来了,我死死的盯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生怕错过,这一新的一天的起点,天与地之间的一个火红的源头。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这时的山、河、还有泰安在他的抚摩下又是另一种感觉,这时的我只是在欣赏一场日出,一个美丽而又伟大的时刻,这种畅快如同自己的球队得了冠军,只有场景上的复制,没有语言上的表达。 我看到了日出。 天亮了,人们也开始下山,我还是兴奋的在岱顶上看一些前天没有看到的景点。七点三十分下山,好多游人和前天的我一样,登泰山。 下山依旧心情爽快,一种成就感。下了山从仙境换到人间。 做汽车离开泰安回到了济南,在济南看了一眼趵突泉。与泰山比这泉就不值得一提了。 在回兰州的火车上整整的睡了一天。回来后给家人朋友讲经过和他们分享那段经历,自己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很有成功和骄傲的感觉——我登上了泰山。 后记 在前记中说到人们来泰山目的的不同,来后都要留下些什么。我也不能免俗,所以写了《泰山游记》 泰山游记 早就听说大名鼎鼎泰山,今天真正有机会体会到了他的雄伟和壮丽; 山东济宁离泰山路程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所以我和同事周末安排一天来了个泰山自助一日游。下面我把本次游程的安排和感受和好朋友分享一下; 大致的时间流程: 早上6:00济宁出发到泰安:(票价25元) 从济宁发车一般都是南京EIVICO,不是很正规的那种客车,在一路上不断的上客,本来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走了2个小时,8点多终于到了向往以久的泰安; 上午8:30到达泰安打的到天外村,时间大约15分(7元) 按惯例(到一个城市我一般都不在车站里打车,出站以后打过路的出租比较安全和放心),我到站外打的,10钟左右直接到天外村。说到天外村,就的说一下游泰山的几条路线,开始的时候我也是不是很了解,经过本次旅行,对几条经典的线路有了一定的了解,推荐给大家备用。我把泰山分为起点,中点,和顶点,三点两段。上泰山的起点一般经常走的有两个一个叫“天外村”,一个叫“红门”,中点就是“中天门”,顶点就是“南天门”,到了南天门还有徒步一段距离才能到玉皇顶,这段路程没有车也没有索道,但这段风景特好,可谓处处是景不容错过。 起点到中点有公路相连,也有比较缓的台阶,坐车就以“天外村”出发,要想走台阶就到“红门”出发,中点到顶点没有公路,但有索道和台阶相连,这段台阶就是很有名的十八盘(分为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那叫相当的耗费体力,各位量力而“选”。到了南天门,接下来的几个景点就不是很累了,但要走上一段路程,包括“天街”“日观峰”和“玉皇顶”。言规正转,大家大致了解一些路线情况,我继续我的旅游进程; 上午8:45-9:10分到达坐车到达“中天门” (门票价100元+车票21元) 到天外村上山大门口景色不错,可以在此选几个景“聂”一下。选择坐车到中天门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这样对于第一次登泰山的人省了很多体力,可以用在十八盘上,更有利于顺利登顶,也不失登山的乐趣 。坐上泰山统一的小客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感觉泰山的管理很正规,司机统一着装,车也干静,决不超载。但司机开车的速度那叫个快啊,再急的弯也都不减速,从开车到下车,我一直紧紧的抓着头顶的抓柄,眼睛一直紧张的注视着前方,我想车里的其他人也有同感,因为车里基本没有人说话,生怕影响了师父的注意力。:) 上午9:45正式开始爬山--11:45到达南天门 盘爬的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一个字“累”!也没心思看周围的景色,就想尽快的爬到山顶。其中路过的景点有云步桥,五松亭,对松亭,升仙坊,开始几个我感觉很新鲜,一顿猛照相留念,后来发现各景点基本都一个模式,一个石门,一个庙宇,几个题词,而且人都堆在这里休息照相,到处都是人。干脆也就一心攀爬,山顶倒是越来越凉快,虽然一身的汗,但感觉很舒服。偶尔转身向,身后望去,迎面吹来一丝丝雾气,我想这就是我在山下所看到的云雾吧,我现在已经是神仙了,呵呵。 11:45-12:45南天门--天街 南天门位于十八盘的尽头,是登山盘道顶端,建在两山的山口上,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从这里往前走地势平坦,眼前豁然开朗,有一条狭长的石板路街市,名“天街”,南边是出售旅游商品、工艺品的店铺,工艺品大多都一样,没有什么特色,在其他旅游的地方都能买到.但这些东西的价格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这里也有很多饭店,最有特色的就是泰山的小米煎饼,我正好有一丝饿意,来一张3元加蛋大饼,叫作“大饼”,其实拿到手里就一点点,没等我尝出味道,就已经进肚了,不过还是值得尝尝.天街的尽头就是规模宏大的碧霞祠,人还是很多,我没有进去; 12:50--2:00 观日峰--玉皇顶 山顶的风越来越大,像雾像雨又像云的东东越来越浓,给我们的拍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感觉就像在在一个很大的低温空调房里,根本想象不到山下现在还是艳阳高照.从观日峰拍照回来正对着的就是玉皇顶,这里的突然多了起来,好像在排队,过去一看,大家都在排队和那块在很多地方看到过的刻着"五岳独尊"大石头合影呢.我和同事也不能拉了一个难得的景点,排队拍照.过了这个景点就是玉皇顶了,举目而望,玉皇顶上有座玉皇庙,其山门的匾额上书有“敕修玉皇顶”。 从山门进入玉皇庙,扑面而来的烟火很盛,虔诚的香客们正在专心祈祷。这里是泰山上最高的建筑物,是历代帝王登高封禅的地方。由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东西禅房组成。主殿供奉着玉皇大帝的铜像。 在玉皇庙的院落中心,我看到一圈石栏挂满了红彩带和连心锁,它们围着错落有至的圆弧状的地石,被称为“极顶石”。“极顶石”中立有一碑,上刻“泰山极顶”四个大字,下面标注着“1545米”,均以红色漆涂。石栏上挂满的红彩带与连心锁知多少?多少恋人到这里“永结同心”?因为这个连心锁,可能很多人都会携手终生,白头到老! 2:00-3:00,返回南天门,做索道直达中天门(45元单程) 从玉皇顶下来以后,还有点意犹未尽,不过时间关系我们必须要走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从南天门坐索道到中天门,然后步行直达红门;这样我们就相当于步行了泰山全程,只不过一半是在爬,一半在往下走; 3:00-4:30,中天门到红门 从中天门到红门台阶没有那么陡,走一段台阶一段平路,所以一路走来一点都不累而且就当作放松和休息了.还可以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和景点.但这里的景点大致都一样,于是我们就下的很快,走累了就找个凉快的地方喝口水,吃点东西.全无了山上寒意,浑身开始冒汗.看这迎面走来的正在努力向上走的游客,我们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呵呵. 4:30-5:00,红门乘3路公车到火车站; 红门一出来门口就有一辆公共汽车直达火车站,汽车站到火车站也就5分钟路程.一番折腾后,6:00我们准时达上返回的大巴.

  • 索引序列
  • 关于中泰化学论文题目
  • 泰语专业论文关于语言文化的题目
  • 中泰文化论文题目范围较小
  • 泰山文化论文的题目
  • 关于泰山文化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