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论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论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发布时间:

论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意境是一种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相互交融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能够陶冶情操, 使读者或者作者沉浸在想象中空间里的一种情景, 是虚实相结合的。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意境的运用一直是诗人词人所追求的一种表达效果和表达手法。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文人更注重自己作品中的意境美和已经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 这已经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标志。那么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意境的特征有哪些?本文就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特征,分析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所独创的一个理论, 它是文人墨客用来抒情的一种方式, 它是一种艺术形态, 一般只存在于读者或者作者的思想和意念中。意境这一抒情方式在中国和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很多见, 大多知名的诗人词人也都习惯于用这一抒情说法或者说是表现手法。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韦应物的《滁州溪涧》, 韦庄的《金陵图》等等都用到了意境的抒情方式。那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意境的特征具体可以归结为哪几种?本文就来探讨这一方面的问题。1. 基本概念意境就是文艺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展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也是诗人在进行创作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感想, 与眼前的或者是想到的客观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得两者相互交映、相得益彰, 就能借此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使得作者能够根据联想或者想象产生一个美好的意境, 让作者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情感的归属地。其基本概念也不是一个很固定的定义, 只是这其中能包含作者运用各种的表达手法和表现方式来展现出来其的思想、情谊、情感和思维, 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和形象的构成体系的思维形态世界。

所谓“意向”,其实就是意境。意境是文字以外传达出来唤起人们思考,启迪人们精神的东西,也就是一篇文章意在言外的丰富内涵。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传承文化的文明古国,古代文言文原本是刻在竹简上的,刻写非常不易,这就要求语言简练,在简洁的文字以外传达出更多的思想,唤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启发人们的思考与想象。因此“意象”,既与文章的文字有关,又需要读文章的人结合文字去想象和思考,领悟出更多蕴涵,古文经常用典,就是要通过典故营造一种“意象”,让人们联想到其它很多东西,唤起精神共鸣,因此中国古文的意象,是有别于西方文化只是通过具体文字描写表达意思的更高层次的东西。例如,柳永的“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语言之外,就营造了一种悲凉、孤寂、无可奈何的意象,让人想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处境 ,也联想到人生的颠沛流离,艰难不易。同时往往还会结合自身的感受发出题外的感叹!又如,李商隐的《锦瑟》诗,大家都读不懂它,但大家都又喜欢读它,每当读到“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都会想到作者为了那段不可能实现的情缘梦中滴泪成血的悲苦,不免凄然,读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时,都会想起很多言外之事,发出深深的共鸣与感慨来,这就是“意象”使然。限于篇幅,就谈这么多了。谢谢看我的回答。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意象是比情节更小的单位,一般由描写物象的细节.象征.双关等词语构成。它的含义非常广泛,主要有4种: 1.心理意象.它表示过去的感觉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只在知觉基础上所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 2.内心意象.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新生超前的意象设计图像. 3.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泛称,基本上相当于艺术形象. 4.观念意象和审美意象,这两者都是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像戴望舒的雨巷 里面的 姑娘 丁香 颓圮的篱墙 都是意向

文学作品中老虎意象研究论文

相信不少读者都知道,我国妖魔小说中大多都会出现狐狸,这就是一种狐意象。下面我就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古代小说中“狐”的意象探析的论文哦!本文试图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文人处境入手,探讨“狐”在明清小说中的形象特征及其内在含义,从文人理想、伦理道德、妇德人性及社会批判四个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求对其进行简要的梳理。

摘 要: “狐”意象在文章中的应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所隐喻的含义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 明清小说;狐;意象

狐狸故事作为一种传统的小说题材,从先秦时期的民间传说到后来的志怪小说、唐宋传奇、明清笔记小说中,都有大量的狐变为人的记载。而这其中明清小说是狐意象在文言小说史上出现重大发展变化的时期,着重探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狐意象的特点,对研究狐意象的流变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将从两点进行分析。

一、理想境界的寄托

明清是狐狸故事出现的高峰,一方面是因为商品经济与市民文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元清少数民族的统治,使得汉族文人遭到严重打压,原先通过科举入仕一途也变得更加艰难。文人现实中的怀才不遇,在狐狸故事中得到了尽情的宣泄。

荆园居士的《挑灯新录狐女》中,玉郎逃难中偶遇一间茅屋,叩门而进见一女子,约莫十五六岁,面容姣好美丽。问其姓名,自称芝娘,有仙术。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后两人在旧宅住下,芝娘施展点金之术,不一会儿就得金银无数,成了殷实的大户人家。两人生一子,年纪轻轻便在礼部就职,真可谓少年得志,前途似锦。这一故事中,典型的体现出下层文人对理想生活的构想。一有佳人陪伴左右,貌美如花、亭亭玉立,充分满足了下层文人的性幻想;二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下层文人大多生活贫寒,入不敷出,正是这样的现实状况让他们为主人公描写了如王公贵族一般的极尽豪奢的生活场景;三是对功成名就的渴望,下层文人对于建功立业的`热情从来都没有消减,他塑造了的仙儿,高进皇榜、独占鳌头,就强烈反应出其渴望有所作为,光宗耀祖的希望。

除《狐女》以外,其他作品也有此类描写。如袁枚的《子不语狐先生》中也写到,四川有一李姓书生,生于贫穷之家,却自幼好读诗书,只望以后求取功名。一晚,忽有一人求见,原将其女许与李生,那女子肌肤雪白,美目盈盈,且陪嫁丰厚,李家无不惊讶。二人婚后也并未贪图享乐,两人常切磋文意,故其文

思渐高,终在乡试中举。后知女子乃狐狸幻化,但其持家有序,孝顺公婆,人们并不以其为异类。她不仅不是淫、狡猾和罪恶的象征,反而是爱与忠贞的典范;她不仅为李生解除了独居之苦,更为他带来了事业上的好运气。使这个穷书生兼得“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的美满人生。

二、伦理的回归

清朝中后期,从表面上看,经过满清几代统治者的苦心经营,已经稳定了其统治地位,且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但实际上,在其表面的繁荣背后潜藏着深层的社会危机。封建统治内部的皇权之争、官僚机构的腐朽冗杂、人心的虚伪狡诈、世风的日趋堕落无不让社会礼崩乐坏。

所以在有关狐狸的作品中,除了描写自己的私欲以外,也寄寓了文人自身对于同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于整饬现有秩序,呼唤传统道德与人文精神回归的理想希冀。

他们笔下的狐狸爱憎分明,是社会大众的良心;它们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对人情世态了如指掌、无所遁形。如《滦阳消夏录》中记述到聂松岩有一狐友,从来两人相交都是只闻声而不见其人,聂松岩想与其强行相见,聂问:“对面不睹,何以为交?”狐则说:“相交者交以心,非交以貌也。夫人心叵测,险于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诸君不见其心,以貌相交,反以为密;于不见貌者,反以为疏。不亦悖乎?”这狐的阅世不可谓不深啊!

在明清文人的笔下,狐狸作为艺术形象尽管并不十全十美,但对其的褒扬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知书达理、擅长棋画,这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一大批有学问的封建士子对于明清科举制度的现实反拨。一大批文人壮志不得施展,他们除了能发出“遗才良已多,事后恒追悔”的感叹以外,别无他法。所以在小说中,他们借狐对文士的礼遇表现了对斯文的敬重以及对科举弊端的反拨。它们遵循礼法、敬重忠孝、重情重礼,这实际上又是对明清蔑视礼乐、世情如鬼的社会风气的批判。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士阶层是作为社会的栋梁、大众的良心而存在的,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严重深化,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封建文人,面对着日趋衰落的社会现实,日夜担忧,期待有人能站起来像过去一样拯溺除弊,匡扶正统。但现实又何等残酷,深受八股所害的儒生显然难当此任。因此,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狐”这一艺术形象来实现。

同时,明清时期的狐基本已脱离前代狐媚惑主,淫苍生的形象。它以人狐的相敬如代替了人狐相交的功利色彩,以道德理性抹去了情感的泛滥,以浓郁的文化气息矫正了文人对色的满足。总而言之,无论是从题材的选取,价值的导向,抑或形象的审美,明清小说的:“形”象已进入一个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卢惠龙,何积全,谢德风.中国传奇V狐媚传奇[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2]纪昀(清).阅微草堂笔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3]罗志祥.清朝小说中的狐狸形象刍议[J].长治学院学报,2013(06).

[4]徐克瑜.《聊斋志异》对传统狐狸形象的审美改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以诗论诗”——对布莱克诗作《老虎》的新解读 安晓红《老虎》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一首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著名诗作。《老虎》鲜活的诗歌意象、独特的铿锵节奏为读者所喜爱,“老虎”如谜的象征意义为文学批评者所关注。评论界一般倾向于认为《老虎》是写法国大革命的, 因为该诗出版于法国大革命之后不久,加上诗中充满了诸如“火”“铁锤”“锁链”“熔炉”和“矛”等和革命有关的意象。如果以传统批评中阶级分析的视角来解读,老虎理所当然被当作强大革命力量的象征。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歌颂了造物主上帝的伟大。该诗确实对造虎者表示了敬畏:“什么样不朽的手和神眼/能够构建成你那么可怕的对称[1]?” 事实上,该诗文本为我们提供了第三种解读它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试图以新批评与原形批评更深刻地解读这首诗,会发现布莱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关于诗歌创作的理念以及浪漫主义的诗风。一、《老虎》吻合“老虎”形象 布莱克集铜板雕刻与诗歌创作为一身,在他为《老虎》做的版画摹本中,标题“老虎”占了画面的九分之一,其中每个字体是诗中字体的五倍,标题的底部又是老虎的画像,从而一个来势凶猛、令人生畏的老虎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而标题“老虎”一词的拼写却用得是旧体拼写的“Tyger” 而不是“Tiger”。布莱克在当时两种拼写都可接受的情况下有意选择了前者,暗示诗中的老虎不仅是具体的实物,更是一个极具 “独特性和神秘性”[2](106)的形象,是一个象征。紧随陌生、可怕的老虎形象的就是诗歌第一行对称的、抒发强烈感情的两个“Tyger!Tyger!”。这样,标题、画与诗共同勾勒出了“可怕对称”的“老虎”形象。“可怕的对称”这个描述老虎外形的关键词在他第一诗节和最后一个诗节的最后一行均出现了,它成为揭开诗歌《老虎》象征意义谜团的一把金钥匙。很明显,“可怕的对称”是一对矛盾修饰语。“对称”一词是一个与视觉艺术相关连的词汇,指老虎的体形与花纹含有一种比例恰当的平衡美与形式美。而“可怕”一词则意在强调老虎均衡的美令人生畏,“老虎”的意象“内涵了一种惊涛骇浪的威力和燎原烈火的恐怖”[2](106)。总之,“可怕的对称”成为“老虎”形象的本质特征。 “老虎” 意象首先与《老虎》诗形一致。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第一诗节中存在于想像中的、神秘的“Tyger!”“Tyger!”意象在最后一个诗节演变成了诗人的现实作品“Tiger”“Tiger”,暗示创作过程已经完成。另外,第一诗节的“能”(could)与最后一个诗节的“敢”(dare)对称的出现在了诗歌的开始与结尾,意在点明创造者要坚忍、勇敢地完成创作,这两种对立的状态与风格必需遥相呼应。至此,这一在意义与形式两个层面上的环行结构标志着《老虎》诗形上的“对称”。 其次,在《老虎》这个“对称”的诗形包裹下的是弥漫在《老虎》中间四个诗节的“可怕”的诗境。承接了第一诗节对“老虎”的揣度和玄想:“什么样的神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可怕对称?”,诗歌的第二诗节继续讨论第一诗节的疑问,“从何处取得你眼中之火?/ 凭什么敢攫取这火光?”,但进一步加深了与令人敬畏的老虎相对应的“火”的视觉意象。关于火这个原形意象,威尔赖特在《原形性的象征》一文中指出火的“非理性的突发性和蔓延性”[3],即火具有巨大的毁灭性。在极具可怕的火光中,在第三诗节创造者开始以巨臂“扭动老虎心脏的筋健”。“扭动”(twist)一词暗含“暴力”,在动作上回应第二诗节可怕的火,为第三诗节末出现的令人畏惧的“威猛的手脚”打下伏笔。“威猛”(dread)一词在英语中有“令人敬畏的”和“可怕的”双重意义。威猛”(dread)在第四诗节中已完全演变成了“可怕”:“可怕的握力”直至“死一般的恐怖”。在第五诗节中,创造者却对自己恐怖的作品报以微笑,创造者不但没有被极具致命威力的被造所吓倒,反而呈现满足的微笑,表明老虎的创造者比老虎更令人敬畏,“可怕”的诗境被推向了高潮。 同时,他的微笑因为他在创造象征邪恶和毁灭的老虎的同时也创造了象征善良温顺的绵羊,使这个世界在“可怕的对称”拥有了永久的原动力。就象布莱克在《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中指出的那样:“没有对比的事物就没有前进。吸引与排斥、理性与活力、爱与恨,这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4]。”《老虎》的主题,“可怕的对称”从而也被点化。 我们解读出了《老虎》诗形、诗境与诗歌主题均与“老虎”“可怕对称”的形象吻合。至此,我们可以确定《老虎》与诗歌创作有关。二、“老虎”的形象蕴涵诗学主张 在得出 “老虎”形象是关于诗歌创作的结论之后,我们慢慢走进“老虎”的创造过程,试图进一步细致解读其中蕴涵的诗学主张。首先,破解《老虎》中“老虎”的创造者。在第一诗节“什么样的神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可怕对称?”(“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这一全诗的中心句中寻找突破点。“immorta”一词既表达了对“老虎”本质的追问,也有对老虎创造者不朽性的沉思。同时,我们知道“老虎”在诗画中的形象都出自布莱克的的“手”与“眼”,那作为雕刻家与诗人的他是不是这个“不朽者”呢?接着看下一行的“frame”,它有“定型”(shape)与“构想”(conceive)两个内涵意义。如果把前后两行连贯起来,也就是说“老虎”的画像经神手造就(shape),诗歌《老虎》由天眼灵视(conceive),而把诗画统一在一起的独创者恰恰非布莱克莫属。第二诗节继续了对创造者特征的探究:“凭怎样的翅膀他敢于奋力拼搏?”(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英文词“aspire”暗含热切盼望、勇于追求难以实现的伟大抱负。具有这种特质的创造者不应是上帝,因为在基督教中的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谓是否勇于追求高不可及的事物。而这一“敢于奋力拼搏”的精神不恰恰是布莱克作为英国浪漫主义先驱者形象的最好概括吗!诗歌《老虎》对于“老虎”创造者的追问一直持续到第五诗节:“是制造羔羊的人制造的你吗?”在这里,羔羊除了使人想到上帝之子外,也使人联想到诗人的《天真之歌》,与此同时,它也可以指当时的读者[5](43)。在19世纪,诗人一般将读者也认为羔羊面对自己的作品,因为他们把阅读当作一种宗教活动。依此推理,“你”则可以理解为收在《经验之歌》里的《老虎》这首诗了。另外,整首诗中的“他”(he)都是小写的,“他”指的不是上帝,而是象上帝的诗人布莱克。对于《老虎》中“老虎”的创造者的确认明晰布莱克对于诗人的界定:诗人不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但他确是象上帝一样的不朽者。 而诗人布莱克为什么能有象上帝一样的“神手或天眼”(immortal hand or eye)呢?“凭怎样的翅膀他敢于奋力拼搏”?布莱克在《书信集》中写到:“在沙粒中看到宇宙,在野花中看都天堂,在栎树里看到天使大军在欢唱[6](1576)。”对于别人狭窄的肉眼所看到的东西,布莱克的视野却可以无限地伸延,“把其灵光和尖锐抛向万物,它穿透隐藏的事物,搜寻复杂的本质,不需要其他任何借以观看的光亮,只是凭借它自身的灵光”[7](55)这就是“布莱克由想像力左右的灵视世界”[7](56)。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先驱的布莱克,视想像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和人类生活的原动力,把想像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没有自然宗教》和《一切宗教皆为一体》中,布莱克宣称“把诗的或创造的能力与预言的力量等同视之” [6](1576),而这种包罗万象、洞察一切的力量就是布莱克所谓的想像力。这里,“想像与布莱克宗教中的上帝合二为一”[7](54)。基于这样的诗歌理念,布莱克在《老虎》第三、四、五诗节才有了《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万物的创作灵感。插上想像的翅膀,诗人布莱克具有了神性,具有了象造物主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力。“什么样的臂力、什么样的神工,/把你的心脏拧制成功”。在在第三诗节创造者擒住被造后,第四诗节创造者又把自己想像成了一个“铁匠”:“什么样的铁锤?什么样的铁链?/ 什么样的熔炉把你的脑子烧炼?这里的“心脏”(heart)与“脑筋”(brain)象征了想像力发挥时感知与理智的并存与对立,他的《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中“天真”与“经验”两种哲学信条的并存与对立。至此,布莱克完成了“老虎”的创造、《老虎》的创作过程,把浪漫主义诗歌理念蕴涵在了“老虎”的形象中。三、布莱克“以诗论诗” 布莱克是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新古典主义所张扬的典雅、适度、理性的诗歌创作标准是布莱克所不齿的。他认为这“无疑于对白痴讲很清晰的东西”。他抛开理性,视灵感与想像为“永恒的安身之处”。《老虎》中的“老虎”如谜般的丰富象征意义使这首18世纪的诗歌酷似20世纪的意象派诗歌,就凭这一点就充分表明了布莱克与充满警言格句的新古典主义的彻底决裂。同时在艺术上他更是大胆打破古典主义诗歌的清规戒律。《老虎》从头到尾使用的四音部抑扬格或扬抑格双行体取代了新古典主义所规定的五音部抑扬格英雄双行体。不仅如此,绝大部分诗行的四音部还不完整,以额外的一个重读音节结尾,这在新古典主义看来是明显不符合规范的。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另外,新古典主义追求和谐、对称、富有美感的价值观念,而布莱克似乎更钟情于一种崇高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一种恐惧,这也就是为什么《老虎》中跃然纸上的是一个令人望然生畏的老虎形象。在伯克(Edmund Burk)的《对崇高与美的哲学思想探源》一文中认为:“未经驯服的力量是崇高的,因为它从阴郁的森林中来,从充满吼声的荒野中以狮子、老虎、豹或犀牛的形式向我们走来[8]。” “以诗论诗”并不为布莱克所独有,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确存在着一个“以诗论诗”的现象[5](43),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它一直视而不见。因为它作为一个隐含的主题并不象诗人们所关注的自然、民主和自由等问题那么明显,又不是任何一个诗人永恒关注的话题,所以恐怕只有细心的读者才能发现它。比如,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柯尔津治的《抑郁颂》,雪莱的《西风颂》和济慈的《希腊古瓮颂》等,都堪称诗人们诗学理论的载体。本文只是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老虎》为例,解读其中的“以诗论诗”的现象。当然,诗歌超越时间与空间,超越固定和有限的释义,本文所作的解读只是许许多多解读中的一种罢了。参考文献[1] 布莱克.布莱克诗集[M]. 张炽恒,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45[2] 唐梅秀.布莱克的二元对立运思方式与反传统意识[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5):106.[3] 叶舒宪.神话与原形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7.[4] 王守仁.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0[5]] 杜维平.以诗论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解读[J].外国文学,2003,(4):43[6] . Wiliam Blake’s Writings[M]. London: Picking &Chattto,1978:1576[7] 袁宪军.布莱克的灵视世界[J].国外文学,1998,(1):55,56,54[8] Maurice Cranston. The Romantic Movement[M].Liphook: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49.网上找到的,可以上一些阅读网或找教案看详细的。

文学作品意象论文题目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7、《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18、从《孟子》看孟子的人格魅力 19、《庄子》的神话意象 20、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 21、《史记》人物塑造论 22、汉乐府叙事诗研究 23、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24、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 25、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6、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27、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2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29、三曹诗歌比较 30、论“正始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31、嵇康与阮籍诗歌风格比较 32、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因 33、陆机诗论与创作的关系 34、《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 35、从《世说新语》看西晋文人的心态 36、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 37、论唐人的咏马诗 38、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39、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40、李白诗与酒的关系 41、论李白的古题乐府 42、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43、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 44、唐宋咏物诗之比较(也可着眼于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主题) 45、论柳宗文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46、论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 47、论李贺与李白诗歌想象艺术的异同 48、论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

(一)文化

1、“一带一路”视阈下实施中原文化走出去路径研究

2、商丘市红色典籍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3、“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4、“十三五”时期商丘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5、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保护研究

6、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7、传统文化与“文明商丘”建设研究

8、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商丘市的发展机遇研究

9、商丘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10、河南文脉传承与城市特色构建研究

11、商丘名人文化产业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12、“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播研究

1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原文化传播与交流

14、河南省红色典籍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15、“十三五”时期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16、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17、商丘文脉传承与城市特色构建研究

(二)文艺学

1、浅论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2、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3、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4、论审美现代性

5、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6、论诗歌语言

7、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8、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9、论意境的美学特征

10、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文学审美特征论

12、“话语蕴藉说”评说

13、浅析“典型论”

14、浅论“意象”

15、浅论“叙事学”

16、文学消费心理研究

17、关于文学话语“陌生化” 问题

18、浅论“结构”与“解构”

19、论艺术真实

20、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21、浅论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22、论艺术直觉

23、论艺术虚构

24、浅论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25、浅论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26、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27、浅论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28、浅论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29、论当代 中国 的大众文化

30、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31、论审美变形

32、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33、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 影响

34、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 现代 性主题

35、浅论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6、浅论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7、论朴素美

38、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39、浅论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0、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41、浅论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2、浅论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43、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44、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45、浅论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46、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47、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48、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49、浅论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三)古代文学

1、试论杨万里诗歌的俗与雅

2、唐传奇的文学价值

3、薛涛的文学创作

4、鱼玄机的创作

5、浙西词派及其词人简述

6、小红低唱我吹萧――姜夔的词与音乐略探

7、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8、李清照词创作的社会蕴含与价值

9、宋代女性创作的“悲愁”本色

10、试论宋诗中杭州民俗的描写及其表现

11、论张先的慢词

12、“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苏轼“以游戏文字为诗”浅论

13、从潘金莲看《水浒传》的婚姻和爱情

14、论《镜花缘》中的唐小山形象

15、论弹词小说《再生缘》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对比关系

16、浅论凌鞒酢抖拍》之盗贼观

17、浅论李渔的人生观在戏剧、小说中的体现

18、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

19、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

20、浅析《牡丹亭》中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

21、《水浒传》中绰号问题浅析

22、论香菱形象的文化命义

23、“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

24、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

25、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蕴

26、两对位势悬然却下场略等的母女一一赵姨娘探春及凤姐巧姐漫议

27、度人与救世一一疯僧与刘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蕴

28、贾宝玉同性恋倾向诠释

29、《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心理构件

30、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

31、《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32、《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33、《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34、《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35、王梵志诗歌的独特内涵

36、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37、论李贺诗的多种风格

38、论《金瓶梅》中的民俗描写

39、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

40、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

41、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

42、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

43、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44、浅论《史记》的游侠精神

45、论苏轼的出世和入世

46、试探陆游的“梅”情结

47、论李白的咏侠诗

48、《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思想比较

49、《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50、浅论《儒林外史》对人性的扭曲

(四)现当代文学

1、论李健吾的短篇小说(或者:论李健吾小说的平民化)

2、论“后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质

3、《风萧萧》中的.意象

4、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

5、《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

6、《小团圆》中的女性形象

7、《小团圆》的叙事特色(或者:《小团圆》的复调叙事)

8、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

9、老舍小说的爱情叙事(或:老舍的女性观)

10、老舍、邓友梅、王朔的“京味儿”小说

11、老舍、邓友梅笔下的旗人形象

12、茅盾的另类小说

13、论钱钟书的短篇小说

14、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世界

15、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16、浅析现代人文主义思潮

17、论新写实文学中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

18、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19、早期乡土小说的民俗价值

20、乡土文学与乡土小说

(五)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1.《美狄亚》的女权主义重读

2. 中国、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比较

3.《十日谈》的狂欢化民俗特征

4. 《堂吉诃德》的想象性虚构与写作策略

5. 《奥赛罗》的后殖民重构

6. 试论莫里哀性格喜剧的类型化特征

7. 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角度解读《鲁滨逊飘流记》

8. 《巴黎圣(原文来自: 蓬 勃范文 网: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 )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9. 从原型批评角度看于连形象

10. 《荒原》的“死亡情结”

11.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集体无意识

12. 鲁迅《药》中的基督受难形象分析

13. 《边城》和《伊豆的舞女》的比较研究(最好再加副标题,突出论点)

14. 《雪国》中 “雪”与“火”的意象研究

15. 泰戈尔的《沉船》与易卜生的《娜拉》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16.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硬汉性格”。

17. 弗洛伊德主义和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

18.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9.中国武侠小说和其实文学的比较研究

20.《奥瑟罗》的悲剧冲突艺术

21.《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

22.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23.论《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2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主题探析

25.哥特式小说的原理和发展

26.《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7.试论《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则

28.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

29.哈姆莱特形象的接受和误读

30.重评巴洛克风格

(六)美学

1、美在文心:刘勰文学观探微

2、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诗学意义

3、论钟嵘《诗品》对诗之本质及诗美境界的阐释

4、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5、李安华语作品文化解读

6、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

7、鸿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8、略论王国维的文艺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9、《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

10、论“悲秋”的母题及其文化意蕴

11、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

12、“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13、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14、王国维诗学的创化之道

15、论网络诗歌生产与消费的快餐化

16、亚里士多德的“陶冶”说与孔子的兴观群怨

17、柏拉图的音乐美学与中国先秦时代的乐论

18、浪漫主义诗论与中国的“人民性”的当代意义

19、以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视点看莫言的“红高粱”小说系列

20、诗论喜剧语言的美学特征

21、试论“童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22、论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23、由宗白华《美学散步》看“人生艺术化”

24、庄子“无为”美学思想初探

25、《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电视改编研究

26、成功的复合式改编:《罗生门》

27、从《霸王别姬》看导演陈凯歌的美学观念

28、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29、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30、论中国古代美学的特点

我们写作古代文学论文时,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一) 1. 汉魏六朝书信体 散文 研究 2. 汉初政论散文研究 3. 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考论 4. 汉武帝时期辞赋考论 5. 论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6. 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7. 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8. 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9.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10.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和抒情技巧 11. 论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12.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 13.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 14. 论魏晋隐逸之风与魏晋文学 15. 阮籍咏怀诗略论 16. 左思咏史诗略论 17. 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18.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19.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二) 1.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2.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和菊等意象 3. 谢灵运山水诗略论 4. 南朝宫体诗略论 5. 试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 6. 唐前女性作家诗文创作论略 7. 略论《诗经》中的民俗描写 8. “风”“雅”“颂”研究综述 9. 孔子“删诗”说检讨 10. 《论语》文学性检讨 11. “女娲” 故事 流变探略 12. 中国洪水神话考论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三)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 文化 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论汉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猜你喜欢: 1.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 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3.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4.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5.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

不知道呀么不知道!

高中生研究意象的论文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论文课题:我们身边的水摘要:本文是我们五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阐述了水的组成、性质,对我们生活中的水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它们的各自用途。最后分析了长江流域和古运河流域镇江段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并初步提出治理构想。关键词:水,身边的水,分类,用途,水质污染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水的性质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 J/s�6�1cm�6�1K,冰的热导率为 J/s�6�1cm�6�1K,在雪的密度为×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 J/s�6�1cm�6�1K。水的密度在℃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103 kg/m3。水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和少部分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化学性质 水的热稳定性。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H2O 2H2↑ + O2↑水与金属反应。很多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反应,如钠、钾、铁等。2Na + 2H2O = H2 ↑+ 2NaOH3Fe + 4H2O Fe3O4 + 水与非金属反应。少部分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如氟气、氯气、碳等。Cl2 +H2O HCl + 水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如氧化钠、氧化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Na2O + H2O = 2NaOHSO2 + H2O 与其它物质反应。NH3 + H2O + H2O → Ca(OH)2 + C2H2↑2水的分类及其应用普通水、重水、超重水氢元素有三种核素,分别为普通氢(核中1个质子,又叫氕)、重氢(核中有1个质子,1个中子,又叫氘)、超重氢(核中1个质子,2个中子,又叫氚),它们分别与氧结合形成普通水、重水和超重水。普通水的分子式为H2O。重水又叫氧化氘或氘水,分子式是D2O。重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但它的一些物理性质跟普通水稍有差异。例如,重水的密度是(25℃),而普通水是(25℃)。这是重水得名的由来。重水的熔点是℃,沸点是℃。盐类在重水里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里小。例如,在25℃,100g普通水中能溶解,而100g重水只能溶解。许多物质跟重水发生反应,反应比普通水慢。重水对生物有不利影响。植物种子浸在重水里不能发芽,鱼类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一般的普通水中含重水约%。电解水时,由于普通氢气(H2)比重氢(D2)放出快6倍,所以电解水的残留液中重水被富集。目前生产重水的方法有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反应堆中作慢化剂(又叫减速剂)和冷却剂。重水分解时产生的氘是重要的热核燃料。在化学和生物学中,重水用作示踪物质来研究反应机理等。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生活中的水自来水 天然水经过过滤、沉淀、消毒以后的水,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有一些离子如Ca2+、Mg2+、Cl-等等。虽然自来水经过处理后,但还有微量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溶质,因此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没有固定的沸点。自来水在加热沸腾后可以饮用,可直接作为工业用水。矿泉水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人工揭露、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锂、锶、硒、锌、溴、钼等,生理功能强,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通常情况下,矿泉水的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纯净水 纯净水是以江河湖水、自来水等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处理工艺制成的。就是经过复杂深层的净化程序达到无菌纯净。纯净水是把水中各种元素最大限度的去除,只保留水分子,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的物质,因此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要和矿泉水搭配喝 磁化水 磁化水是使水经过高科技超导磁体的磁化,使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得到的一种水。水磁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导率增大,PH值升高,密度减小,挥发性加快,溶解氧(DO)升高,难溶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增大等。在大多数磁场下得到磁化水表面张力增大、沸点降低;在极少数磁场下,表面张力下降、沸点升高。磁化后的水的冰点变化不大。由于磁化水具有不同于普通水的结构和性质,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在医疗上,它对人的高血压、糖尿病、血稠、肾结石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刺激和疗效。饮用磁化水对消除运动疲劳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工业上使用磁化水具有抑垢防垢、灭尘、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用途。在农业上用磁化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激活各种生物酶,增强酶的生物活性,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提高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用磁化水养鱼,使鱼类的生长和抗病抗寒能力得到加强。超水 将普通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蒸发为水蒸汽,并使水蒸汽在石英毛细管(内径在nm数量级)中凝结,这样得到的水叫超水,有人不科学地称之为纳米水。经过处理得到的超水缔合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一种链状六角环结构的聚合物,其颗粒直径达到nm数量级。由于超水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普通水的一些性质:①其密度为普通水密度的倍(ρ超=ρ普);②其粘滞系数是普通水粘滞系数的15倍(η超=15η普),挥发性低;③超水的冰点为-100℃,在700℃时仍保持其特性。加热到900~1000℃时变为普通的水,并且在-100~700℃内无论加热、冷却还是长期存放,都不会改变其特性。超水活性高,能更容易地进入其它物质的分子之间,某些与普通水不相容的物质,如燃料油,能与超水很好相溶,水进入到油分子之间,改变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结构更松散。按一定比例配成含有超水的燃料油,燃点低且燃烧充分,一方面可以提高燃烧率和机械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用超水做溶剂,可以制成在低温下仍保持液态的溶液,也可以根据其挥发性低及粘滞系数大的特点,制成抗挥发和抗渗透的溶液,在工业上大有用处。中水 中水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清洁水)和下水(污水)之间。对于“中水”有多种解释,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循环水”或“回用水”,有的人又称之为“复新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标志。经过处理所得到的中水水质必满足如下条件:(1)满足卫生要求:其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余氯量、悬浮物、COD、BOD5等;(2)满足人们感观要求,无不快感觉,其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味等;(3)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其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蒸发残渣、溶解性物质等。处理后的出水一般用来冲洗厕所、喷洒道路、绿化、洗车、作为冷却水的补充水等。硬水与软水软水 含钙离子、镁离子较少或不含钙离子、镁离子的水,一般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 硬水 含钙离子、镁离子较多的水,一般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工业上在使用硬水之前一般要进行软化。淡水与咸水淡水 含较少盐份或不含盐份的水,一般作为民用水或工业用水。咸水 含有较多盐份的水,如北方盐湖水,部分地下水和海水都是咸水。

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李清照的生活和写作均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词作中写酒,写醉,写樽(酒杯)的词句多达二十二处,占她现存词作的百分之四十还多。不管是琥珀,绿蚁,还是玉尊,酒盏,还是残酒,淡酒,都反映着李清照人生的起起伏伏:(一)酒助游兴李清照自少时便好山水,《如梦令》中就记载了她一段难忘的出游经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游园兴高,倾樽至酣,直至夕阳西下才摆舟欲返,哪知“沉醉不知归路”,误进一片碧叶荷花,纷嚷争渡之时,惊得鸥鹭四起惊飞。群聚出游,饮酒至醉,荡舟池塘,在理学气息渐浓的宋代,这绝非寻常女子能为之事,但李清照则从不拘于礼数,甘做刻板乏味的封建女性,而是任由己兴,时常为之,并且留下了藕花之中惊鸥鹭的不寻常回忆,其豪爽之情不亚于任何男子,最是让读者印象深刻。若非“沉醉”,岂有“误入”,岂有“争渡”,岂有“惊起一滩鸥鹭”?“沉醉”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使得日暮溪亭、藕花鸥鹭、荡舟争渡兴致高至化境,非但醉了作者,更使读者沉醉。(二)酒浇离愁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感情甚笃,他们斗酒论诗,战棋听琴,共探金石,生活幸福美满,然而两人朝夕相处的日子还是被丈夫“负笈出游”的现实所打断,她不得不面临夫妇分离、重门深院、一人独居的生活。于是整日于“萧条庭院”中,“闷损阑干”,“东篱把酒”,“终日凝眸”,“离怀别苦”只能靠酒来略微冲淡。正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所述:“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丈夫已远,千万遍惜别也难留住,无心续香叠被,更无心梳洗打扮,只能终日凭栏思夫,凝眸怅惘,日日消瘦憔悴下去。一句“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让读者痛彻心扉,作者哪里是未干病酒,未曾悲秋,分明早已酒入愁肠悲秋至伤,但是醉酒悲秋皆是表象,实则是想念丈夫而丈夫迟迟不归,惆怅难解所致啊。再看《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没有了丈夫陪伴,生活百无聊赖,于深院之中重门之后独作诗词,自饮冷酒,昏昏沉沉睡去,却又被春寒逼醒,暂忘的离愁在酒醒后更甚一分。酒浇离愁,仅仅是一剂阿司匹林,并非一到药病除的良药。(三)酒抒胸臆公元一一六二年,金兵南下,直攻建康,宋王朝遭受“靖康”大辱,南宋王朝怯懦退让,逃亡浙西,李清照限时安葬亡夫于建康,又随南宋王朝仓皇南下,路途之上身罹重病,所携金石文物,古书诗稿尽失,家难国殇一并袭来,使李清照悲痛欲绝,愁满襟怀。这一时期的《菩萨蛮》即为明证:“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故乡犹在,故国不存,山河易主,欲归不能,漂泊流离,仓惶无着,国恨家愁,伤怀巨痛,唯有借酒求醉,以换片刻淡忘。此时的酒,已是苦涩封侯,难以下咽却又无法拒绝,醉亦痛不醉更痛。这酒在“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长啸声中,散发着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耻。晚年时的酒,相比较作者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而言,太薄太淡,已经无力抵挡翻腾的愁绪,正如《声声慢》中所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并非酒变了,而是愁深了,“双溪蚱蜢舟”也“载不动”的愁绪,怎可用三两杯酒就可冲淡。一个“淡酒”的“淡”字,反衬出了愁之浓,恨之稠,更写出了作者晚年的悲惨境遇,让人举书概叹,临诗落泪。不论是用来助游兴,用来浇离愁,还是用来抒胸臆,李清照的词中,“酒”总是与“醉”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酣畅淋漓,到“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的暖意微醺,到“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的怅然初醒,再到“醉里插花话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的无奈深醉,再到“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欲醉不能,非醉不能无忌,非醉无以达意。作者饮酒求醉,将一腔真情在酒到醉时全盘托出,使读者顿觉情浓意切,仿佛身临其境。虽为女性,但作者醉酒之姿使其尤显“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之中苏、辛,非秦、柳也”

1 说“雁”——李清照二词中“雁”之意象 张颖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7 2 邓恩诗歌意象研究——兼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比较 李正栓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4 3 从李清照的风雨人生看其词的风雨意象 李素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4 “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解读 李平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S1 5 博雅玄远 自成玉璧——关于李清照词作花姿意象的卓异别趣 张炜 唐山学院学报 2005/03 6 花:李清照自我定位的意象分析 田恩铭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7 论李清照词中“愁”的个性化表达——“梦”的意象 耿蕊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8 一种别样心情的意象化——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孙海新 河北自学考试 2004/08 9 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赏析 周忠元 语文学刊 2003/05 10 论李清照词花意象 张彩霞 惠州学院学报 2002/04 11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岳毅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02 12 李清照词意象浅见 王跃飞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2 13 谁种芭蕉愁煞人——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芭蕉意象浅谈 韩春雷 阅读与写作 1994/02

摘 要:经过诗人的锤炼,古诗的遣词造句特别精炼,包蕴量特别丰富,景、情、事浑然一体,创造出独特感人的意境。那么,什么是诗的意境?它是指诗中描绘的具体生活情景、生活画面,以及蕴含在情景、画面中的思想情感和深刻意义。学习古诗,只有抓住品味意境,细细体味,才能化难为易深入理解古诗。要想从古诗的意境中感悟诗人的情感,汲取高雅的审美情趣,必须准确抓住古诗的意象才能使诗的客观映像自然地转化为主观感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古诗;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80-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古诗更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它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中的朵朵奇葩,读来沁人心脾,开启心智,回味悠长,给人以美的熏陶。 古诗中的意象就是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学习鉴赏古诗时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内容,感知诗人情感,进入诗歌意境,领悟诗歌的主旨。而一些意象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如何抓住诗歌中意象的正确含义,以下是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点滴体会。 一、自然意象类 1、月亮(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婵娟):它在诗人笔下都是思亲、思乡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2、夕阳(斜阳、日暮、残阳、落日):大多流露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3、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伤感和哀愁。 4、烟、霜:多表示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5、风:春风――旷达、欢快、希望。 东风――代表春天、美好之意。 西风――惆怅、游子思归。 北风――萧条肃杀、离别惆怅。 二、植物意象类 1、杨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 2、落花(落红、残红):多表示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3、松、竹、梅、菊:多体现高洁、坚贞、不屈之意。 4、梧桐、芭蕉:传达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怨。 三、动物意象类 1、鸦、蝉、猿、杜鹃:多传达凄楚哀怨之情。 2、鸳鸯、鹧鸪:表示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3、燕子:象征着时事变迁,人事代谢。 4、鱼:象征自由。 5、孤雁:象征孤独、思乡。 6、鹰:象征刚劲自由。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作了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我国是诗歌的王国。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只有让学生抓住意象,才能感悟古诗的意境美;注重读出古诗中的意象是学好古诗最基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刘庆森.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意象和意境.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研究论文

XINWENAIHAOZHE2008・9(上半月)文学自由谈世纪作家冰心以“爱的哲学”见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也见证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近百年以来,冰心“爱的哲学”主题———母爱、儿童之爱、大海(自然)之爱,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批评家、作家、学者、读者诠释冰心的思维定势。阿英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冰心“爱的哲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A母亲的爱、B伟大的海、C童年的回忆”。①后来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写到:冰心“知道苦难的现实里只有泪珠,但她不愿意做这样不情的文学家;她要讴歌理想———超现实的,于是就逃避和沉醉到她所常写的那些概念中了。歌唱大海、自然的美和母亲的爱,这就是冰心小诗的主要内容”②。自此以后,冰心作品的主题便成为一种体制化的知识被大众所接受。但仔细分析,这三鼎之足中最基本的是母爱,儿童之爱、自然之爱则是母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主要探讨这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冰心“母爱”形成的文化、政治和宗教机制。无处不在的母爱由于从小生长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冰心切身感受更多的是祥和的亲情之爱和深切的母性之爱。母爱是冰心生命深处最真切的体验,是冰心毕生歌颂和追求的主题。同为“五四的女儿”,和庐隐笔下“新女儿”与“旧母亲”之间剧烈的母女冲突不同,冰心与母亲的关系永远是和谐的、完美的。在《繁星・八十》中,冰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的母女图: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这样的母女正是女性主义者在“母亲的花园里”追寻的最理想化母女。在冰心的意识里,母亲永远是女儿的避难所,是最坚实的依靠,“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往事一》)③冰心笔下,母亲不仅是风雨来临鸟儿归巢时的偎依,而且是忧伤时“灵魂的安顿”(《繁星・三三》),最后,要抛弃心外的湖山,归依母亲,与母亲融为一体(《春水・九七》)。在母爱的这种独特经验下,冰心感受到了自然的母性情怀: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繁星・一零二》)由此,“自然之爱”是“母爱”的表现形式,“自然”即“母亲”的化身,“我”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自然”又与“母亲”融为一体,“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一零五》)冰心试图向我们传达她形而上的人生感悟———回归自然就是回归母体,就是回归生命,母亲则是生命的起源。而自然的本质是纯真,纯真的最好体现只有“婴儿”,“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可爱的》)在孩子身上,冰心再一次印证“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冰心笔下的“童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作家直接讴歌儿童纯朴、率真的天性,如《繁星・四三》: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另一方面,作家通过“孩子”这一形象寄寓自己的“母爱”理念,“孩子”只是“母爱”表现的客体。她的“孩子”形象以“童真”的形式,却如母亲般成熟地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譬如在《超人》中,十二岁的孩子禄儿的深夜呻吟,使“冷心肠”、信奉尼采“超人”哲学的青年何彬从没有爱的孤独生活中产生了对过去尤其对慈爱母亲的追忆,从而震撼了未泯的善心。如果说何彬对禄儿的帮助“里面不含丝毫的爱和怜悯,不过是拒绝你的呻吟,拒绝我的母亲,拒绝了宇宙和人生,拒绝了爱和怜悯”(《超人》),那么,他灵魂的真正复活、爱的最终实现则始于禄儿成人般理性的一封信:“……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超人》)禄儿成为何彬母亲的现实体现者,引导何彬完成了成长的道路。《最后的安息》中,城里小女孩惠姑对素昧平生的乡下小姑娘翠儿的同情与关爱,也是建立在一种“母爱”式的情怀上。同样,在《世上有的是快乐与光明》中两个在海边玩乐的孩子,之所以能让一个在社会现实中绝望寻死的青年放弃走“那条黑暗悲惨的路”,源自他们身上对他人具有的母亲特征的关爱和智慧。这类“小母亲”形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小桔灯》中,仍然依稀可辨,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处在迷惘中的人们。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童真、自然,在冰心的爱心文学体系中,其实都是冰心“母爱”意象的延伸。④在这个三位一体中,冰心以“母爱”为核心探寻永恒的存在,在自然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母爱”中,“世界便是这样构造起来的!”(《寄小读者》)“母爱”的文化资源正如吴文藻所言,冰心是一个“新思想旧道德兼备的完人”⑤,她的“母爱”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中。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崇孝道、重秩序,“在这样一个差序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内及外、由下及上、由母及父的。”⑥母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秩序的象征受到格外尊崇,如剜肉救母、沉香救母,以及佛教中目连劈山救母等即为古代尊母、孝母的极端体现。在这里,母亲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而是源于儒家文化“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祭祖、拜祖意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⑦所以,在冰心作品中的“母爱”主题□郭晓霞同名刊物:《文学自由谈》,天津市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双月刊,天津市新华路237号(300040)31XINWENAIHAOZHE2008・9(上半月)文学自由谈“凯风”⑧般母爱情怀的沐浴下,孟郊《游子吟》唱出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子深情。究中国儒家“尊母”文化的内在原因则在于,母亲在“相夫教子”的功能上潜在地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在一定意义上传达了母亲在国家人才培养和个人成长中所起的决定作用,从而建构了国家、社会的秩序。正是基于这一点,近代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提出了“强国保种”论,近代妇女先驱吕碧城、何香凝等提出了“国民之母”论。冰心作为一个女性,无论在温儒敦厚的母亲杨福慈身上还是在自己的切身生命体验中,都感受到了中国母亲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并将其推广为民族的推动力量,尤其为个人得以拯救的源泉。“母爱”的政治资源如前所述,由于母亲在文化建构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解放妇女的目的之一就是欲通过受教育的女性培养救国救民的下一代。在此背景下,解放妇女、歌颂母亲,就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无论在男作家笔下还是女作家笔下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美国学者夏丽(SallyTaylorLieberman)在《母亲与现代中国的叙事政治》(ThemotherandNarrativePoliticsinModernChina,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Pressofvirginia,1998)一书中指出,“母亲”在20世纪早期的作品中“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形象代表,她代表的不仅仅是母亲,而是现代知识分子想象的、在理想社会中心的人际关系”,“这个理想化的母亲实际上是构想中的中国现代性的中心形象”。⑨如夏丽所述,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普遍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对男女的“自然性”深信不疑,“母爱”被看成“最自然”的爱,是未来“自然而正常”的社会基础,与中国传统社会人为的、虚假的人伦关系格格不入。所以,“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母亲的形象就这样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她是种族进化和社会进步的化身,她的爱为创建有人格的人和现代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她将正确地抚育未来中国民族的建设者”⑩。在男作家笔下,“现代儿子”在同“传统父亲”反叛的同时是对“母亲”的迷恋,对从压迫的家族关系中解放妇女的强烈呼唤。夏丽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产生了史无前例的“俄狄浦斯”故事,如陈白尘的《报仇》、庐隐的《父亲》、茅盾的《动摇》、曹禺的《雷雨》等,基本情节都是儿子爱庶母。在五四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冰心一方面响应着时代的号角,赋予“母亲”新时代的特色,一方面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书写无所不在的大母精神。这个母亲是“新母亲”,“除了治家”外,她有“现代人的头脑”,“对新文化运动感兴趣”,“对于政治也极为关心”。(《关于女人・我的母亲》)“新女儿”见到了“新母亲”,如同鱼儿见到大海,是母女一体、神人合一的境界。“母爱”的宗教资源冰心对母亲的歌颂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最终上升到了宗教信仰。钱杏邨对冰心的母爱进行了经典性升华:具有为生命立基的唯一性、超越时空的永恒性、灵魂奔趋的神圣性、分担苦弱的救世性。$%&据此进一步认为,“冰心话语中的母亲,不是人间母亲,而是神圣母亲。她是上帝,是基督,是弥赛亚。到此,冰心爱的诗学中的爱是母亲,母亲是爱,就转化为了:爱是上帝,上帝是爱。”$’&母亲成了冰心心目中的神,成了冰心的上帝。“又试问鸿蒙初开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这些人造的制度阶级?遂令当时人类在母亲的爱光之下,个个自由,个个平等!”(《寄小读者十二》)这里自由、平等的鸿蒙之初是《创世记》第一章上帝创造万物之时的隐喻,母亲就是上帝。她创造生命,“谁无父母,谁非人子?”她无所不在,和谐的自然、纯真的婴儿都是母亲在场的体现。她就是“爱”,“上帝创造了她,就是叫她来爱,来维持这个世界。她是上帝的化工厂里,一架爱的机器。”(《〈关于女人〉后记》)而“爱”就是上帝,就是基督。在冰心的意识里,母亲和上帝像乱丝一样彼此无法解开,因为母亲就是上帝,上帝就是母亲:太阳怎样的爱门外的那棵小树,母亲也是怎样的爱我———“母亲”?这两个字,好像不是这样说法的,只是一团乱丝似的。这乱丝从太初就纠正了我的心;稍微一牵动的时候,我的心就痛了,我的眼睛就酸了,但我的灵魂那时候却是甜的。这乱丝,世上没有人解得开,上帝也解不开———其实上帝也是一团乱丝,母亲也解不开。(《疯人笔记》)由此可见,冰心所赞美的母亲与宗教的上帝之间所反映的是一个母系宗教的问题。$(&从女性主义神学的角度看,冰心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歌颂母亲,乃是因为母亲是上帝的一个维度、一个位格,换句话说,就是上帝是一个母性的上帝,歌颂母亲即是歌颂无所不在的上帝、歌颂无所不包的爱。小结女性主义理论认为,母亲既是父权制文化的牺牲者,又无意识地以自己的身份延续了父权制度。冰心则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立足于时代,并且遵照自己的生命体验,深切歌颂母爱的伟大,既超越了时代,又体现了中国女性解放的特色。当经历近百年的西方女性解放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反思进而提出“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冰心平凡的伟大!注释:①阿英:《谢冰心》,载《冰心论集》(上),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6页。②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1951年,第75页。③本文所选冰心作品均出自卓如编《冰心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④丹娅、晓燕:《冰心“母爱形象”之探》,《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⑤卓如:《冰心全传》(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⑥http://dongguozheng.blshe.com/post/142/20292,2006年5月14日。⑦出自《诗经・蓼莪》。⑧出自《诗经・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凯风”、“寒泉”成为古典文化中“母爱”的象征。⑨⑩参见沈睿:《她者的眼光———两本女性主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号。$%&黄英:《谢冰心》,转引自唐小林:《看不见的签名: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34、248页。$’&唐小林:《看不见的签名: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王学富:《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作者为河南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讲师,河南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编校:杨彩霞32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把坏人当好人写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发现在坏人身上残存的人性,这一点我想特别重要。最近我看到引起巨大的争议的李安的《色戒》,好多报纸都连篇累牍的批评李安,说他为汉奸张目。我看了这些文章后特意把张爱玲的小说找出来重读了一遍,我也把《色戒》这个影碟买回来看了一遍。我认为李安拍得很好,我觉得我们不要还是用那种政治的观念来评论一部艺术作品。中国人一提到汉奸就咬牙切齿,一提到汉奸就想到电影上那些歪戴着礼帽,穿着绸褂子,嘴里叼着厌倦,腰里插着盒子枪,留着中分头,见了鬼子低头哈腰,见了老百姓耀武扬威这样一类人。其实汉奸有许多种。汉奸是不是人类的一个构成部分?既然汉奸是人类的构成部分,那就应该允许小说家、电影导演、艺术家来表现他。写汉奸的时候也应该把汉奸当人来写。我们说周作人他是一个汉奸,但周作人是一个那么简单的汉奸吗?周作人当在“五四运动”中,在“新文学运动”中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他也有慷慨悲歌的一面。他当汉奸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汪精卫是汉奸的总头目,但汪精卫真的就是一个坏的一无是处的人吗?他曾经是孙中山最信任的人之一,汪精卫当年那也是热血的青年啊!在北京什刹海银锭桥上他还埋下炸弹,要行刺当时的摄政王,就是宣统的的爸爸。在监狱里面那也是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果他那时死了,绝对是一个英雄人物。他号称“民国第一美男子”,演讲的口才比莫言高了一万倍。这样的人为什么当了汉奸,原因非常复杂,但绝对不是怕死,也绝对不是为了金钱。包括后来跟张爱玲结婚的那个胡兰成,那也是个了不起的文学家,那种文字功力,那种对人的感情把握和灵魂剖析也不是一般作家能做到的。这些汉奸都非常丰富,都不是一个平面的人,你从那个角度看都有他自己的光芒。我想既然汉奸是人,而且很多是非常立体化的人,作家,电影艺术家就有权利表现这种人。 我觉得李安演绎的就非常好,易先生确实是一个杀人如麻的特务头子,王佳芝救了他,最后他恩将仇报把她给杀掉了,他不把她杀掉行吗?好像也不行。张爱玲的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好像就是当时汪精卫政府的特务头子丁默村和国民党的这边的一个中统的特务叫郑苹如。郑苹如是一个美貌的热血青年,上过当时上海的《良友》的杂志封面,她的哥哥是国民党的空军的驾驶员,后来在与日本人空战中牺牲了,他的男朋友也是国民党的空军驾驶员,也是在与日本飞机战斗中牺牲了。我看了这部小说又研究了这个电影,我认为李安表现的非常深刻。我看完了好几天,精神非常的郁闷,我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是什么样伟大和高尚的目的来施行暗杀都是不对的,不能用暗杀的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不论哪一个政党用暗杀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是卑鄙的,这就是我看完了李安的《色戒》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来。 最后一个就是把自己当成罪人来写,这是我最近几年反复考虑的问题。我们80年代开始那种“伤痕文学”,实际上也就是“诉苦文学”。80年代之后我们中国文学一直在延续着一个主题,就是在描写苦难,控诉苦难。一直到最近这几年的小说里面,始终就是把苦难描写,苦难叙事作为一个主题。因为苦难叙事可以勾出人们的眼泪,可以感动读者。有很多批评家对这种苦难叙事不满足,认为我们仅仅的停留在对外来的原因造成的苦难的控诉上并不能深刻的揭示人的灵魂。也就是说我们跟世界上优秀的文学,譬如俄罗斯的文学相比最缺少的还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对灵魂的拷问。我们经常毫不留情的批评别人,批判别人,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敢于正面的来毫不留情的解剖自己。鲁迅先生当然他做到了,他能解剖他自己,批判他自己。我们当代的作家确实缺少这一点。我最近悟到了这一点,应该像对待罪人一样来对待自己,就是把自己当成罪人来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原因都推到别人的身上。我们说到文化大革命,就是怨领导人,怨别人,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其实任何一个人换到了当时那些统治者的地位上,是不是会做得更好?很多受到别人迫害的人,其实都是想迫害别人没迫害成的人。那些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字字血声声泪地控诉的人,其实跟那些迫害他们的人没有本质区别。 我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纸工作了十年,了解了大量的这种有关贪污、腐败、贪官、污吏的案件。我在看这种案例的时候,在采访罪犯的时候,经常心里面偷偷的问自己,如果我在这个位置上,如果我遇到了跟他相似的情况我能不能比他做得更好,我能不能够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后来我得到的答案是非常的动摇,我自己也把握不住。我想假如我在那个位置上很有可能也会变成一个贪官,很可能也会犯下同样的罪行。我想一个作家用这样的立场和观点,敢于解剖自己,然后才能够推己度人,你才可以从自己出发推到你描写的人物的身上去,你才能够知道在某些特殊环境下那些人是怎么样想的。如果对自己的批评是留情的话,如果不敢把自己当作罪犯来进行分析的话,很难写出真正的触及灵魂的作品来,也只能停留在这种一般的泛泛的苦难叙事上。 写完了《丰乳肥臀》之后,就写《檀香刑》。《檀香刑》这部小说应该是我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部长篇,也是让我获得了很多赞誉的一篇小说。这部小说在技术上的一点点创新就在于把它把戏曲和小说结合在一起。我不知道淄博有什么戏,我们高密有一个茂腔。在座的也许有高密的小同乡,他们都知道我们高密茂腔。我们高密还有一个茂腔剧团,前几年是全中国,全世界唯一的一个茂腔剧团,后来胶州也建了一个,那么就两个了。这是一个很小的剧种,也没有什么打的响的剧目,但是我们从小就是听着茂腔长大。一些研究《檀香刑》的人问我要一些茂腔的这种光碟、VCD资料,他们看了后都非常失望,说这么难听的戏怎么会让你这么感动?我说这就是乡音。茂腔是我的故乡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的故乡假如有声音的话,那么这个旋律就是茂腔。我当年离开家乡去当兵,第一次探亲回来的时候,一下火车就听到在车站广场旁边的卖油条的小店里面传出了茂腔的唱腔,老旦的那种悲悲切切像哭一样的腔调,我立刻就热泪盈眶,因为这是家乡的声音。在这部小说里面我是把茂腔进行了大幅度的篡改,我给小说这个戏里面增添了很多的素材,譬如说带着面具,披着猫皮来上台演唱,还给它设计了很多的唱腔,小说里面的唱词也都是我编的。《檀香刑》这部小说的素材是1900年德国修建胶济铁路的时候发生在高密的一个事件,一个农民的领袖,老是跟德国人叫板,德国人白天修铁路,他晚上就扒铁路,最后惊动了袁世凯,镇压了,把他杀掉了。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个事件本身它也是双重的,铁路给胶东半岛带来了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想肯定有它进步的意义,相对我们中国上个世纪初页那个封闭状态,出现一条横贯胶东半岛的铁路,它不只是震动了我们的大地,而且震动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知道了在中国之外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科技革命。所以火车与其说是现代化的一个交通运输的工具,毋宁说是一个巨大的象征。所以我想围绕着铁路,围绕着火车,可以写一篇很大的小说,这个也是我在写《檀香刑》的时候所思考的一些问题。当然《檀香刑》这部小说因为里面有一些关于酷刑的描写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有很多女性说看了这部小说吓的几夜都睡不着觉,当然也有个女的说看着这部小说特别好,我说你最喜欢那个部分,她说最喜欢描写酷刑的部分,所以我想这样的女性肯定是特别坚强的女性。 写完了《檀香刑》以后紧接着就写了《四十一炮》,《四十一炮》实际上就是描写90年代乡村的一种荒诞的变化,在一屠宰村里面人们都往肉里注水。里面就描写了一个具有象征性的一个特别能吃肉的小孩,也就是肉孩子。他在离开家乡以后老百姓把他神化了,变成了一个神。这部小说还是一部童年视角的小说,童年视角的小说在《四十一炮》中得到了一种最集中的表现,很多人认为我是善于写童年视角的。所以我想索性就在《四十一炮》这部小说里面把童年视角写到极致。 接下来就是2006年1月份出版的《生死疲劳》,这部小说写一个在土地改革中被误杀的地主,这个地主实际上没有多少罪恶,但是后来被枪毙了。这个地主感到很冤枉,说我这一辈子辛辛苦苦的完全靠劳动致富,跟你现在的这种个体户一样,凭什么把我枪毙了。然后他就不屈不挠的去阎王爷那里告状,去上诉。很多评论家又认为这部小说又是学习了西方的魔幻现实主义。我在省图书馆演讲,中午的时候跟马瑞芳老师一块吃饭,马老师说:“莫言你这个《生死疲劳》还是学的蒲先生的呀”。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有一篇小说《席方平》,60年代的时候我们中学的课本里面把它作为教材,写了一个人为他的父亲鸣冤叫屈,在地狱里面跟阎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阎王给他施加了许许多多令人发指的酷刑,包括用锯子把它锯成两半,让他到富贵人家去投胎,他都宁死不屈,非要去讨一个说法,终于碰到了二郎神,然后使他父亲的冤案得到了昭雪。我这部小说一开始就写这么一个人在地狱里面鸣冤叫屈。我确实在写的时候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的祖师爷爷蒲松龄先生致敬。北京的批评家就看不出来,但马老师看出来了,马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说我是向蒲松龄先生学习。我们山东一个作家批评我装神弄鬼,我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我说:“装神胜过装洋葱,弄鬼胜似玩深沉。问我师从那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 今天在我们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里讲,必然绕不开蒲松龄。这并不是说我来到这个地方就要讨好我们淄川人,所以要处处提到蒲松龄,这是事实俱在,我抵赖都抵赖不了,马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立刻就发现了,你这个开篇第一章是来自哪里。去年的诺贝文学尔奖获得者土耳其的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他一个小说《我的名字叫红》,《我的名字叫红》的开篇也很像我的这部《生死疲劳》。我说这个跟他没有关系,我这部小说06年1月份出版的,他的《我的名字叫红》是5月份才推出的。我说我真正学的还是蒲松龄。每当我提起蒲松龄来,我就感觉到思绪万千,思绪万千的结果就是导致语言的颠三倒四。 我想这个人对我来讲意义太重大了,87年第一次让我去台湾,让写一个演讲,我就写了一篇短文《学习蒲松龄》,我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有好几个故事就是当年我的老老爷爷讲给他听的。这是我的捏造。我当时在农村作为一个社员在劳动的时候,经常听到村里的人讲述妖、狐、鬼、怪的故事。这个时候我没有读《聊斋》,后来我读了《聊斋》就发现很多故事在《聊斋》里面。当时就推测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我们村里的乡村知识分子读了《聊斋》以后把这个故事讲述给我听,一种就确实是几百年前我们村里的人或是周围村里的人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蒲松龄,然后蒲松龄把它写到书里去。但是我相信可能还是前一种更加可靠一些,是后人看到了蒲松龄的小说,然后再把小说讲述下来。 蒲松龄不仅仅在小说的素材方面有巨大的突破,即便从纯粹的文学技巧上来看我觉得有很多让我们不得不向他学习的地方。我今年重读蒲松龄,发现蒲松龄在细节描写方面确实有非凡的功力。他写某个地方从天上掉下一个龙来,落在老百姓的场院。龙那么一个长长的东西,太阳曝晒它,它身上渐渐的散发臭味,招引了许许多多的苍蝇在它身上上爬来爬去。蒲松龄说这个龙突然就把所有的鳞片张开了,张开以后所有的苍蝇都钻到它鳞甲的下面去,这时候龙就突然把鳞甲闭住了,这一张一闭就把所有钻到鳞甲下面的苍蝇给夹死了。这个细节描写就仿佛他亲眼看到一样,有了这个细节描写就让这一个虚构的事件变的那么样的真实。天上掉下一个龙来大家都想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由于有了这个鳞甲张开夹死苍蝇的细节描写,就让我们感觉到这个故事变得像就他蒲松龄亲眼看到的一样。譬如他写《黄英》,一个人死后变成菊花,这个人生前特别爱喝酒,那么这个菊花后来只有浇酒才能开放,而且在开放的时候还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酒香,这样的细节描写就非常符合这个人原来嗜酒这个身份。他还写白秋莲,这个女人是长江的一条白鲢鱼成精了,她跟着秀才到北方之后,每年都要托人从长江运来几桶水,只有喝了这个水才能活下去,没有这个水就要死掉,这也非常符合我们现代的科学真实性,只有家乡的水才可以让她延续生命,这样的细节描写我觉得非常符合这个人物本身。聊斋里面唯一发生在我的家乡高密的一篇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叫阿细,她是一个耗子成精了,这个耗子精很能创家立业,她有一个特长,有一个嗜好,特别喜欢储存粮食,我们想这也符合耗子的天性,这个耗子尽管成精了,可是储存粮食这个习性还是留下来了。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来自生活当中的常识性和经验性的细节就使蒲松龄的许多虚构的狐、鬼、妖的小说富有了人间生活气息,变得那样的真切可信,变得具有那么大的说服力,我想这个就是蒲老祖师在细节描写方面给我们现代的作家留下了宝贵的可以向他学习的财富。 今天我就讲这么多,现在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这个同学问我到目前为止我最满意的作品以及最不满意的是哪个作品。我最满意的比较好回答,因为我刚才提到的都是我比较满意的,要说最满意的作品,确实还没有写出来,包括刚才提到的像《生死疲劳》这样的小说,写一个人死后,一会变成猪,一会变成狗,一会变成牛,一会变成驴,其实大家一想都知道,这就是蒲松龄的故事。我想我明年开始写一个跟蒲松龄老祖师爷不太一样的故事,当然在文学上,在对灵魂上、在对文学的至诚态度上,对人的热爱还是应该永远向他学习,在细节描写,在技巧上,人物类型上应该有区别。最不满意的作品,我想有一部叫做《红树林》的长篇小说那是我最不满意的,这是我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检察日报社,当时领导让我写一个有关检察官题材的电视剧,我就要当作工作任务来完成。由于我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写的时候尽管做了一些调查,但也是走马观花,很难写到检察官的心里去,很难写到贪官的心里去,写的又是南方的生活,写的是在广西海滩上的一种植物,一种树。我写红高粱当然写的得心应手,但写到红树林不行,后来很多人就说,读来读去怎么感觉还像在高粱地里一样,我就说,坦率的讲,我就是拿它当高粱写的,所以这部作品我觉得是不成功的作品。 第二个问题就是《红高粱》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并获得了大奖,你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我刚才也提到了这个小说改编的问题,把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这个小说得大奖我觉得也是跟时间有关系的一个问题。如果这部电影是现在拍的,不可能得这么大的奖,但是这部小说是1987年拍摄,1988年上映的,在那个时代整个世界对中国电影的认识和现在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认为中国的电影只能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这样的国家放映,也会得到一些什么苏联的奖项,而西方认为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文学都是宣传品,都是政治的,都不是真正的艺术。我想《红高粱》为世界提供了对中国的一种全新的认识,使他们终于看到了脱离了政治宣传痕迹的艺术作品。另外它当时在老百姓中引起了轰动,得奖是一个外来的因素,最重要的深层的原因就是,我们8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不到十年,那个时候尽管我们的思想已经比十几年前要解放多了,但是实际上还远远不够,中国老百姓长期以来实际上还是在一种集体化的生活制度里边,个性受到了压制,每个人都很难自由的表达个人的意见,每个人在家里说的话和在社会上说的话实际上是完全两套的语言体系,每个人还不能够自由的表现个性。那个时候像留长头发,穿喇叭裤,都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像邓丽君的歌曲就是被当作靡靡之音和黄色歌曲被严厉禁止的,在部队里面如果谁要听邓丽君的歌是要受到处分的。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出现《红高粱》这样的张扬个性,大声吼叫的电影,肯定会引起大家心里面的共鸣,甚至是强烈的共鸣。这个作品之所以在当时有那么大的影响就是它生逢其时。 第三个问题是,现在的青年人要想成为作家应该如何努力? 我想第一要真切的生活着,然后才可以向文学这方面来发展。我们现在的选择是越来越多,每个人的才华有一定的方向。有的人他可能在美术方面、在音乐方面、或者在工程技术方面有特长,但他未必在文学方面有特长,每个人最好先了解自己究竟有没有在文学方面的素质,然后再下大的赌注。假如说你确信你具备很好的文学素养,如果要开始写作,还是一句老话,只能是从先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开始,然后在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基础上不断的扩大阵地。我也劝你在写作之前还是像我刚才讲的那样,要先熟读几十部甚至上百部经典文学作品,只有我们知道我们的前人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文学高度,然后我们才能在他的高度上继续向上登攀,假如我们不知道别人已经写到了哪种程度,就一个人盲目写作,当然也可以写出作品来,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变得比较低。总之我觉得文学确实没有一个金科玉律,也没有一种秘诀,只有自己慢慢的来悟。经常有人讲,慢慢的悟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样,也许是一篇小小的短文,也许是一个句子让你一下子把窗户纸给捅破了,一下子你就掌握了,知道文学该怎么写。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在写的时候把握一种语感,刚开始也不妨从模仿开始,我想百分之九十五的作家都是从模仿起步的,包括鲁迅都是从模仿起步的,蒲松龄先生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摹本的,他也有,他也从我们的唐宋传奇里面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他聊斋里面很多的故事都从过去的传奇里面想到的。 这个同学的问题是:有人说你的作品是性和暴力,你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的小说里面写了性,也写了暴力,但如果说我的特色就是性和暴力,我觉得是以偏概全,因为我的小说里面描写了丰富的生活。在中国这样的环境里面,我们当代的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是绕不开性和暴力。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年代,这个暴力不仅仅是指对人的肉体的侵犯,也不仅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的残杀,也指这种心灵的暴力,语言的暴力。我觉得文化大革命这个就是一个社会动乱,整个社会都在动乱当中,这种真正的肉体暴力存在的,也就是说批斗啊、武斗啊,都存在过,我觉得最大的暴力还是一种心灵暴力,一种语言暴力。我们回头看一下文革期间的报纸社论,包括我们许多领导的讲话,包括当时的艺术作品,都充满了这种进攻性的暴力语言。所以我想我们之所以在作品里面有暴力描写,实际上是生活决定的,或者说是我们个人生活经验决定的。 性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几千年来尤其是到了近代对性的描述是到了讳莫如深的地步,中国有这么漫长的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对女性的迫害。这种迫害不仅仅是肉体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性问题上的认识,实际上都带了很多的封建的痕迹,对这样的东西进行描写,我觉得也是思想解放的一个步骤吧。《红高粱》里面我想也有这种性的描写,但是我认为《红高粱》里面的性描写是跟塑造人物有直接关系,假如没有这样的描写,这样的人物是不成立的。我又拐到《色·戒》这个电影里面来了,我看到删节的这个电影之后,我觉得删的是不对的,故事要推到把他放跑这个结局,如果没有中间这些性的镜头,很难让人信服。 这位同学的问题是:你的作品里面写了酷刑,比如说像《檀香刑》里面一个凌迟就写了二十几页,怎样如何看待这种描写,另外作为一个热血的高密人,我为你对家乡的深沉的爱感动。 酷刑描写跟这个暴力描写应该算是一个问题吧,也就是说如果这些酷刑描写是一部小说不可缺少的部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它存在。尽管会让某些读者受到刺激,会让某些读者不忍卒读,会让很多人做噩梦,还是要让它存在。这部小说,我想争论最大的也就是酷刑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是必要的,我想在小说里面进行这样的描写,是跟这部小说把刽子手作为第一主人公有关系。因为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里面批判了这种看客文化,像他的《药》他的《阿q正传》里面都描写了这种处死人的场面,有很多人围着看。据说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也是因外在日本看了一部片子,俄国人在处决中国人,一群中国人在麻木的围着看,他就感觉到医治肉体不如医治灵魂。他批评这种看客文化。我觉得中国封建社会里面这种看客文化,实际上是三合一的演出,一方面是刽子手,一方面是被杀的罪犯,一方面是看客。这三个方面缺了一方面都是不行的,刽子手和这种被处死的人是表演者,他们表演的越精彩,观众才越感到满意,成千上万的围观的老百姓,实际上里面都是善良的人。但是为什么,在这种时刻,他们每个人都把这个当作一种巨大的乐趣来观看,我们讲文化大革命期间,像我这种年纪的人都知道,我们要枪毙人,都要搞这种万人大会,万人公示,用汽车拉着这个罪犯在全县的各个乡镇游街示众。目的和封建社会一样,就是来警戒老百姓,或者吓唬老百姓,不要犯罪,犯了罪就是这样的后果。在封建时代刑法的特点就是越是这种重大的罪犯,越是让他不得好死,把这个行刑的过程尽量的延长,让这个罪犯在这个过程中忍受最大的痛苦。 现代社会进入文明时期,对待死刑的改革力度是越来越大。过去是绞死,美国在伊拉克,还是把萨达姆给绞死了,中国当然早就废止了这个绞刑,中国现在慢慢的要用这个注射,注射的时候呢,五个刑警同时拿着五个针管,每个针管里面不是都装着毒药,只有一管是毒药,其它四管是蒸馏水,同时这五个刑警给这个被执行死刑的人注射,究竟谁的那管是毒药的呢?大家都不知道。现在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刑警的心理压力。也就是说刽子手是一个特殊的行当,《檀香刑》这本书把这样一个特殊的行当,特殊的人物当做一个主要的人物来描写,我觉得没有那些酷刑,就很难把人物的心里活动描写出来。由此我也想到很多问题,这个《檀香刑》当然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是这部历史题材小说它也具有现代性和当代性。刺激我写这部小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八十年代初期平反的张志新的事件。张志新是先知先觉,当所有人都在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站出来批判林彪还有毛主席的很多错误。枪毙她的时候是让刑警把她的喉管给切断,怕她发出声音。若干年之后,她做为革命烈士被平反之后,这个当初用手术刀切断人家喉管的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会不会感到一种罪咎感,他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自己开脱,我想他最有可能说这与我无关。我是一个执行命令的人,上级让我这样干,而且是以革命的名义,是以人民的名义,以捍卫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冠冕堂皇。我由此就想到了关于小说《檀香刑》里面刽子手的心理。在社会里面,讲这么一种特殊的阶层,这么一种特殊的人物他的心里的想法,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想在鲁迅先生开辟的看客文化这样的道路上,往前再走一下,就是把这个三缺一这个角度再补一下。当然我补的是不是成功,有待历史来考察。 生死疲劳是来自佛经里面的一句话:“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就是说,人的所有痛苦,佛家讲六道轮回,有什么畜生道、鬼道、天道、人道之类。在这个六道里面人不断的生不断的死,非常的痛苦的状态。假如要脱出这种状态,就要少欲,欲望多了,痛苦就多了,没有欲望了,身心就自在了。这是佛经里面的一句话。我之所以用它做书名,就是因为小说的主人公,他在畜生道里面不断的投胎,他一会变成驴,一会变成牛,一会变成猪,一会变成狗

正母亲作为独立的"人"的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有所表现,超越了中国古代道德伦理对女性作为母亲角色的规定,但是这个超越的过程是如此的漫长,以致作家在刚开始时,都是刻画理想型的母亲形象,丢弃现实意义上的母亲形象,大概作家本人也很困惑:"母亲应该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慢慢认识现实中的母亲,有意地把她写入作品,揭示女性作为母亲在现实社会中的多重苦难,以及女性作为母亲的觉醒。从"五四"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母亲的刻画也逐渐变化,大致经过了诗化情

论《母亲》中“尼洛夫娜”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人物形象高尔基在长篇小说《母亲》里,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母亲形象,小说是把主要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来刻画的。《母亲》中的尼洛芙娜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在经历斗争后逐渐地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尼洛夫娜代表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们逆来顺受,但是尼洛夫娜在儿子和革命者的教育下,逐渐卸下精神枷锁,从无知的麻木状态清醒过来,从害怕革命、支持革命从中完成了一个无产者的思想转变。她的阶级意识的觉醒,代表了整个被压迫阶级觉醒的过程。母亲的成长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她是在担心儿子的命运中融进了对儿子的自豪,也预示着尼洛芙娜成长的复杂过程,还在于她用很大气力克服自身的懦弱,特别是宗教偏见等弱点。她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悟,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她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地下工作者。尼洛夫娜宣传革命,组织群众,深刻体会到沙皇制度下法律的虚伪,尼洛芙娜已把母爱同爱全世界受苦的人紧密结合在一起,故事的最后她在车站向人民传播真理,敌人变本加厉地对她进行压制,但是她的精神是摧不垮的。2.社会意义:尼洛夫娜不屈不挠的精神再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觉醒。 《母亲》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阴惨的环境,工人们在“泥泞不堪的道路”走向“牢笼般的厂房”,剥削者把工人压榨的“像废渣一样”,使人们下了工就用烧酒刺激食欲,只有在假日里能去教堂寻求精神安慰,这种景象是革命前夕沙皇统治最黑暗时期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母亲尼洛夫娜是有典型性的,罪恶的社会环境使得尼洛夫娜的丈夫不明白这是阶级压迫,却把仇恨发泄在妻子身上。

  • 索引序列
  • 论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 文学作品中老虎意象研究论文
  • 文学作品意象论文题目
  • 高中生研究意象的论文
  • 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