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关于研究长江的论文

关于研究长江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研究长江的论文

长江三峡的利与弊 三峡大坝工程在改善航运、推动发展农村养殖业,发展旅游、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长江干流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三斗坪。 1994年12月14日,工程正式开工,计划2009年全部建成。 有利: 防洪(98年特大洪灾), 发电(输电距离是500千米的华中地区和1000米的华东 和广东地区,而且有环境效益。) 航运(宜昌至重庆600千米的川江航道,落差打,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三峡工程可以从根本改善航运条件) 环境效益(影响主要在中下游,有利于中下游吸血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苦水期的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部气候。) 不利: 它要淹没土地,但淹没的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数量很少;它要搬迁居民113万人口,但搬迁的都是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人口。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这些人搬迁后生活质量得到了跨越式提高。这也是三峡工程由不利的一面转换为有利的一面。 三峡水库没有大量森林,不是自然生态非常好的地区,当然也会淹没一些文物,这是古代居民在这里留下的一些遗迹。但三峡工程兴建后,一些重要文物都得到了搬迁和保护。利与弊比较,利大于弊。所以中国政府于1992年作出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定。 楼主,选我的。

利在千秋万代,不利的是战争可能引发大灾难。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长江具有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生态意义。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第二个文明——巴楚文化。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江,中国第一大江,是上苍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慷慨赠与。现在,长江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还养育着亿人口,贡献着75%的总产值。汉代,长江几乎没有水患,到了明清以前,也很小。这是上苍的赠与,上苍在赠与我们这条河的时候做了只有大自然才有能力做出的安排——首先是沿着长江的茂密森林,也就是 “绿色水库”,丰富的蕴涵并且调节水流的植被。长江上游植被,如果不算次生林,已经不到明清时候的5%。长江本身有天然的水流调节系统。沿着长江,三峡过后是洞庭湖,再往下就是鄱阳湖,然后一直入海。生活在当地的船民,水大了坐着船就走了,水退走又回到他们的耕地。长江的堤岸是矮矮的,水来的时候就漫出去了。汉代先人建的都江堰,那个不是坝,河流中堰是顺着河建的,有如道家精神,象是跟河水商量,能否夏天走这边,冬天走那边——整整2500年,灌溉了富庶的平原。工业革命之后的人对手里的一点点技能太不自量力,居然觉得能征服自然。近二、三十年来,人类在逐渐醒悟,包括更深地懂得人与河流休戚与共的关系。1998年的大洪水水量不是最大,水位却是历史最高。为什么?因为河床高了。河床为什么高?泥沙淤积。泥沙为什么多了?森林植被的破坏。三峡地带山陡土薄,地质脆弱。三峡工程是在一条命脉大河的中段,在一个交通要道上,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需要移民是113万。三峡大坝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危害。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三峡工程的兴移民建,主要阻碍的因素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移民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移民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移民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总之 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 。三峡大坝的修建,引发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国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三峡的利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笼统的说利大于弊。

省实附中的吧

关于长江文化研究的小论文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长江具有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和生态意义。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第二个文明——巴楚文化。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江,中国第一大江,是上苍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慷慨赠与。现在,长江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还养育着亿人口,贡献着75%的总产值。汉代,长江几乎没有水患,到了明清以前,也很小。这是上苍的赠与,上苍在赠与我们这条河的时候做了只有大自然才有能力做出的安排——首先是沿着长江的茂密森林,也就是 “绿色水库”,丰富的蕴涵并且调节水流的植被。长江上游植被,如果不算次生林,已经不到明清时候的5%。长江本身有天然的水流调节系统。沿着长江,三峡过后是洞庭湖,再往下就是鄱阳湖,然后一直入海。生活在当地的船民,水大了坐着船就走了,水退走又回到他们的耕地。长江的堤岸是矮矮的,水来的时候就漫出去了。汉代先人建的都江堰,那个不是坝,河流中堰是顺着河建的,有如道家精神,象是跟河水商量,能否夏天走这边,冬天走那边——整整2500年,灌溉了富庶的平原。工业革命之后的人对手里的一点点技能太不自量力,居然觉得能征服自然。近二、三十年来,人类在逐渐醒悟,包括更深地懂得人与河流休戚与共的关系。1998年的大洪水水量不是最大,水位却是历史最高。为什么?因为河床高了。河床为什么高?泥沙淤积。泥沙为什么多了?森林植被的破坏。三峡地带山陡土薄,地质脆弱。三峡工程是在一条命脉大河的中段,在一个交通要道上,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需要移民是113万。三峡大坝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危害。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三峡工程的兴移民建,主要阻碍的因素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移民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移民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移民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总之 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 。三峡大坝的修建,引发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国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三峡的利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笼统的说利大于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 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其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历史上,长江上游洪水频繁,每逢特大洪水,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都要进行分洪,但总会淹没乡村和农田。而三峡大坝具有强大滞蓄洪水能力,防洪库容近200亿立方米。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可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发电也产生巨大利益,该工程起初便只考虑发电。文革后三峡工程被第三次提起,1994年三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其发电量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为国家带来部分财政收入,也解决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电力供应。 在长江三峡工程筹建开始,便与生态、文物保留等诸多问题相伴。 白鳍豚,我国特有濒危哺乳动物,三峡工程其上千万吨的通航能力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增加了白鳍豚被螺旋桨击毙的事件,同白鳍豚同意珍惜的中华鲟也成了受害者,三峡工程每年蓄水时,会让下游天然水量有所减少,这有可能干扰中华鲟的栖息与产卵。除水生生物外陆生生物如川明参,因在淹没区内或者建造其他设施而遭破坏…… 我国是文明古国,而三峡地区富有地方特色,其文物、遗址不可估量,但由于三峡工程淹没范围广淹没地面地下文物、遗址众多,虽有所保护规划但也有一部分文物没入了淹没线以下并且出土几率少之又少。 纵观利弊,个人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利大于弊,因采取许多措施,其弊端被缩放,与其利——数千万人民生命安全相比还是较小的。但在看到其利的一面时也要看到其弊。

三峡工程首要的建设目标是防洪,使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将给沿江的工业城镇和广大地区提供廉价而清洁的电力。这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直接经济效益,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充分条件。三峡水库的形成,改善了峡谷河段的航道,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以直达重庆,通航能力可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而且可降低航运成本30%~37%。建成后的三峡工程,作为中国的大西南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机联系的纽带,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必将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腾飞。这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工程及市场机遇。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它由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库移民工程,世界最大规模的拦河大坝、水力发电厂房、通航建筑物以及大规模的远距离输变电工程组成。三峡工程巨大的建筑规模,给中国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建筑业、材料工业、机械电气制造业以及电力、信息产业提供一个不小的市场机会,也促进这一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三峡工程需要当今世界的最新技术,也将为国际工程界、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界提供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关于水库移民。水库移民搬迁约达100万人口,需要重建家园。水库淹没区都是沿江比较贫穷的地区,大量移民资金的投入对这个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开发性移民”的移民方针将促进库区经济繁荣。动迁库区100万人口换得下游尤其是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的安全保障,从政治、社会、经济等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兴建三峡工程能得到库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原因。水库诱发地震与库岸稳定诱发地震研究对三峡水库分段进行评价的基本结论是:从坝址至庙河长16公里的结晶岩低山丘陵库段,岩体完整性好,历史和现今有感地震活动稀少,蓄水后不排除发生浅源小震,最大震级预计不大于里氏4级;自庙河至白帝城长142公里的碳酸盐岩峡谷库段,可能发生岩溶性的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也不超过里氏4级;白帝城以上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库段,无大断裂通过,岩体透水性弱,不具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根据长期的地质勘测研究和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成果,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定,均不孕育发生严重地震的地质背景。三峡水库蓄水后,虽不排除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从高估计,影响到坝区的最高地震烈度不会超过VI度,不会影响按Vll度设防的主要建筑物的安全。三峡水库库岸主要由坚硬岩石和半坚硬岩石构成,大的断层不多,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也不强烈,因而库岸总体稳定性是好的。但三峡河段岸坡在长江河床下切的过程中,在岸坡上发生一些崩塌和滑坡,属于河流发育过程重点正常自然现象。历史上曾有发生,水库蓄水后也有可能继续发生。经查明,库区岸坡分布有大于100万立方米的大型崩滑、危岩体共284个,总体积约30亿立方米。其中稳定性差和较差、蓄水后可能失稳的大型崩滑体共64个,总体积3.4亿立方米,即使全部失稳滑塌入水库,对水库库容和寿命也无实质性的影响。距大坝26公里以内的库段,不存在可能失稳的大型崩滑体,故可能发生的库岸崩滑不会影响枢纽建筑物的安全。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水深加大,可能发生库岸局部的滑坡和崩塌,不会影响航道通航。水库蓄水后,可能受库岸局部滑塌影响较大的是库岸的新老城镇和居民。因此,要充分重视移民新城镇和集中居民点选址的地质条件,同时要建立对可能失稳的崩滑体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龙的传人”探源》一文,是作者通过研究长江古文化,探索中华民族起源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华民族的子孙,都自认是“龙的传人”,依据是什么?至今学术界说法不一。本文对中华民族起源于东部古长江流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打破了一些陈旧的说法,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主要内容有:(1)一个尚待揭开的“千古之谜”;(2)从江汉平原到黄土高原的大迁徙;(3)民族大联合与“北雁南飞”。此文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动态》首先发表,并被选入《中国专家论文集》。研究长江古文化,探索中华民族的起源,对研究世界人类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华夏民族的先民,一般是崇拜龙的图腾。他们将龙的形象画在氏族的旗帜上,作为氏族的族徵,成为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族习俗信仰,从而形成一种稳定氏族人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华夏民族的后裔,都自认为是“龙的传人”。但是,“龙的传人”起源在哪里?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便就教于有关专家和学者。 一、一个尚待揭开的“千古之谜”。 “龙的传人”起源在哪里?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二是长江流域的云贵高原;三是双源说,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时都是“龙的传人”发源地。笔者认为:“龙的传人”可能起源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说:“龙的基调是蛇。”他进一步指出:龙的形象构成,最初可能是有个以蛇为图腾的氏族大部落,逐步兼并了许多以其它动物为图腾的小部落,融化了其它图腾的某些因素之后,于是便添上了兽类的脚,鱼的鳞和须、马的头和鬃、鹿的角、狗的爪、鸟的翼,化合成为龙。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表明,“龙的传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一场人类大迁徙的过程。原来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古人类,由于长江三峡被打开,洪水泛滥,致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向高地山区转移。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先是与蛇类为伍,后来又与山里的野兽打交道。从此他们的心目中,除了蛇的形象以外,又增加一些兽类形象的特征,把这些特征加在蛇的身上,终于化合成了龙的形象。虽然客观世界没有龙的实体,但作为原始人的主观意识确信无疑。从蛇的形象变异和深化,说明华夏民族崇拜龙的图腾,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们对单纯蛇的形象不断美化和完善,说明了龙的图腾是集体创作共同智慧的结晶。 早在二亿年前的三迭纪末,地球上的古中华大地的地形是东高西低,地面上的所有水系一律遵循东水西流的法则,奔向西部地区一片水域非常辽阔的大海,这个大海属于古地中海的范围,从现今的三峡地区一直延伸到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广大地区,湖北秭归是当时的一个滨海湖区。那时的地球处于青春发育期,它不甘心洪荒的寂寞,于是爆发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地质学家称为的“印支运动“。海底的岩石托起苍茫的海水向上拱出海面,迫使古地中海向西后退,作为中华民族的栖息地,就以此不同凡响的恢宏气势诞生了。 三峡地区的隆起,大约是在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中,沿着当年海底岩石褶皱,形成的巫山十二峰,山顶上至今还遗留有海底古生物的化石,它向人们描写了一幅幅三峡地区横空出世的壮举。此后,古老的秭归湖消失了,古中华大地的地貌随即改观,三峡以西的巴蜀湖、西昌湖、滇池等几大水域,被一个水系串连起来,从东往西形成西部古长江的皱形;三峡以东的当阳湖、鄂相湖、鄱阳湖及其众多湖泊串连起来,形成了从西往东的古长江雏形。 大约在三、四千万年前,地球上又经历了一次喜玛拉雅造山运动,西部的古长江借着这个良机迅速向上升起,从此出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三峡峡谷,使古中华大地呈现出西高东低,众水东流的格局。正如神话传说中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致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西部的古长江调头东进,经过长年累月的大水冲刷,终于冲破了700里三峡的阻拦,东西贯通一气,形成了一条崭新的万里长江。地球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不仅塑造了一个美丽壮阔的长江流域自然风貌,而且造就了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的中华民族,他们就是“龙的传人”的祖先。 长江流域的地质地貌变更的年代,正是古生物从水中向陆地进化的大好时期,也是古人类诞生的婴儿时期。女娲造人的故事,是长江流域最早的神话传说。屈原在《天问》中提出:“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人类的身体是女娲创造的,那么女娲自己的身体又是谁创造的呢?传说女娲是人首蛇身,与她结为夫妻的“蜜栖”或称“伏羲”也是人首蛇身。这些远古神话,说明古人类与蛇类结有不解之缘。 据考古发现证明,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早已有远古人类的足迹。众多的古人类化石中,有距今约5万年以前的“汉阳人”、50万年以前的“长阳人”、201——204万年的“巫山人”,比早期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还早40万年。世界公认的拉玛古猿距今约1400万年,已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棍棒和石块猎取食物。这种古猿不仅在长江流域上游有所发现,而且在位于长江流域下游的江苏省溧阳县黄地区发现了距今约4500万年的古猿化石,这是近几年内的考古新发现。据专家考证,这种猿人身高只有10多公分,说明人类进化还处于婴儿时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人类化石的深入研究,笔者相信“龙的传人”发源地这个“千古之谜”一定会揭晓。 “龙的传人”探源 来自: 书签论文网 二、从江汉平原到黄土高原的大迁徙 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古代有个广袤无垠的两湖平原,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海拔50米左右,原系古云梦泽,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故亦称“云梦平原”。 千里沃野的江汉平原,是古云梦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的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木茂盛,杂草丛生,适宜各种古生物繁衍和栖息。这儿是远古人类得天独厚的摇蓝,同时还有一个庞大的蛇类王国。古人类在此与蛇类为伍,和平相处。在这种自然生态环境里,古人类既有自己的朋友,也有天敌。主要是属于两栖动物的鳄鱼,经常出没在水中和陆地上袭击古人类,威胁到古人类的安全和生存。 笔者的幼年时期,经常听到老一辈人讲述《尺人兔马》的故事。这个故事叙述的是在远古时期,有一大群古人类生活在江汉平原,他们的身高才只一尺(约30公分)左右,始祖马只有兔子那么大。此时的古人类比尚处婴儿时期的“中华曙猿”已有进化,身高长了一倍多,但尚处在人类童年时期。传说,这群古人类与普通猿猴不同,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的树棍和石块,以吃树上的野果为主,还在树上结巢居住,有时也成群结队地走下树来,到湖水中去打鱼摸虾。当遇到鳄鱼侵袭时,古人类尚无自卫能力,凑巧遇到这种情况,隐藏在湖边水草中的大蟒蛇主动冲出来赶跑鳄鱼,营救古人类,于是在古人类的心目中对大蟒蛇十分崇拜,视它为保护神。此时的古人类还不会制造工具,也没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的思维方式只能是直观的,遗传到后代,成为一种古老的习俗,到了原始氏族社会,就成了氏族崇拜的图腾。至今在鄂西山区,还有家族信奉“鹰公公,蛇婆婆”。 随着古长江的地理地貌的变化,古地中海西退直至消失,西部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崛起,众水东流切开了三峡峡谷,洪水涌向东南的水乡泽国,滔天的洪水淹没了两湖平原,致使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的古人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纷纷转移到高地山区,从此“龙的传人”发展史上出现了一场大迁徙。 古人类从平原向高原转移的第一站,首先是邻近江汉平原的大巴山脉的神农架林区。 大巴山位于川、鄂、陕三省边境,长250公里,宽40——70公里,海拔2000——2500公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正好横亘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山体庞大,山势巍峨,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自古就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著称。 从江汉平原转移出来的古人类,在大巴山脉的神农架林区里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里仍处在长江流域的中、上游结合部,地势较高,不耽心洪水威胁,但山高林密,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古人类的生活习惯也随之而变更。原来平原地区气候温暖,空气充足,到了山区气候严寒,空气稀薄,迫使他们的体型向高处生长,以便吸收更多的空气这是后来的北方人比南方人的体形较高大的原因之一,原来在平原与蛇类为伍,到了深山老林要与山里的各类野兽为打交道,客观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古人类的主观认识,他们由单纯崇拜蛇的形象,改为多种动物形象的崇拜,其中有虎、牛、马、鹿、猪、鸟等,于是他们把这些动物的特征加在蛇的身上,化合成了龙的形象,这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再创造,是古人类智慧的结晶。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在古人类大迁徒的过程中,曾经了出现过一大群古人类由组合到分散,又由分散到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分散时期各个小部落崇拜的物象各不一致,重新组合时又以蛇的形象为主,综合其它物象的特征,形成了一个新的图象,作为共同信仰的物象,这就是原始氏族社会崇拜龙的图腾。 从江汉平原转移出来的古人类,为了战胜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从单纯以狩猎为生,到初步学会农业生产。但大巴山里的土地瘠薄,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为此他们又要进行一次大迁徙,这次的目的地是要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高原平坦地带。本来他们可沿着长江向上游转移,但西部地区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加恶劣,更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只得沿大巴山脉向黄土高原进行迁徙。传说中的神农氏,在大巴山里生活期间,已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周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后来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他们也迁徙到黄河流域去了。重庆市有所大学师到川东作社会调查,发现在深山老林里还有的老百姓家中,供奉画有蛇的形象祖宗牌位,问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回答说这是从老祖宗口耳相传下来的一种习俗。还说,他们的老祖宗是从江汉平原迁徙来的,他们后裔的一部分人又沿着大巴山脉向黄土高原迁徙去了。这个古老的习俗,正好说明大巴山脉是这次古人类迁徙的一条天然通道和桥梁。 随着古长江的地理地貌的变化,古地中海西退直至消失,西部的青藏高原和云高原崛起,众水东流切开了三峡峡谷,洪水涌向东南的水乡泽国,滔天的洪水淹没了两湖平原,致使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的古人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纷纷转移到高地山区,从此“龙的传人”发展史上出现了一场大迁徙。 三、民族大融合与“北雁南飞” 江汉平原的古人类,通过大巴山脉到黄河流域,在距今约8000年以前,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氏族部落,逐渐在黄河流域两岸定居下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中华民族的古老历史和文明,所以说,我们研究“龙的传人”发源地,并不排除黄河流域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从大量出土的文物资料表明,在距今约万年至6000年之间,中华民族已经历了人类由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长江流域也发现有相应时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河姆渡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约占人口总数的94%。所有汉族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即“龙的传人”。 早在新石器晚期,以黄帝(轩辕)为首领的夏民族,沿大巴山脉来到陕西境内,后定居在河北涿鹿,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这个氏族在迁徙过程中兼并了许多小的氏族部落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黄河流域一支较大的氏族部落。由于他们的祖先是从江汉平原迁徙来的,从祖辈那儿遗留下来的许多习俗得到传承,崇拜龙的图腾就是其中之一。虽然龙的图腾是由蛇演化而来的,显然在他们的心目中,对蛇的图腾已经淡化,加之黄土高原地带比较干旱,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于是人们希望天上有个神灵能够呼风唤雨,使田地的禾苗生长茁壮,这个神灵的形象就是“龙”。虽然自然界并不存在龙的实体,但从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习俗,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夏民族一直以龙的形象作为氏族崇拜的图腾,并流传到后世。 与夏民族同时到达黄河流域的氏族,还有以炎帝(神农)为首领的殷民族和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传说,神农氏在大巴山里就能尝百草、播五谷、明医理、治病人,至今在湖北神农架林区还有他的许多遗迹。他作为殷民族的首领,迁徙至黄河流域,定居在山东一带,以凤凰作为氏族崇拜的图腾。其实自然界也没有凤凰这个实体,它也是以某种鸟类为主的多种物象的复合体。后来殷民族与生活在山东、河南、安徽一带的九黎族,因争夺黄河流域的一片肥活的土地发生战争,此时炎帝已衰老不能征伐,只得向黄帝求援,于是黄、炎两族联合起来,大战于涿鹿之野,终于打败了九黎族,擒杀了蚩尤。经过这场战争,统一了中原地区,各氏族部落都推举黄帝代替衰老的炎帝,形成了以黄帝为主的民族大融合。在融合过程中许多氏族放弃了自己崇拜的图腾,一致以龙的图腾作为各氏族的旗帜,成为“龙的传人”,亦称“炎黄子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各诸候国都自称“诸华”,或“诸夏”,合称“华夏”。但“中国”这个名称,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因为商、周的王都建在东、西、南、北之中,所以各诸候国称它为“中国”。在我国的历史上,由于战争还引起过多次民族大融合,才使汉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实际上汉族也是多民族的融合体。 “龙的传人”探源 来自: 书签论文网 另有一种情况,在黄河流域实现民族大融合时,有的氏族部落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离开了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我们称为“北雁南飞”,这也是一种人类“回归”的现象。首先是在战争中被打败的九黎族,一部分人留在黄河流域被融合,另一部分人迁徙到长江以南与三苗族融合,所以至今苗族还认为蚩尤是他们的祖先。其次是楚、巴两族南下长江流域。 楚族原属夏民族,传说他们的祖先颛顼是“五帝”之一。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古时候,火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楚族的首领曾任火官,成缚显著,被封为祝融氏。后来在共工氏作乱时,祝融奉命前去平叛,因镇压不彻底,结果被杀。在长期的部族战争中,楚族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只得从夏民族分离出来,先是沿黄河迁至陕西汉中一带定居,在此深受殷民族的影响,将崇拜龙的图腾改为崇拜凤的图腾。在周灭殷以后,楚族又沿汉水南下,到达荆山一带,他们在此开山垦地,“筚路蓝蒌,以启山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力富强,疆土开拓,势力范围迅速扩大到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他们不仅带来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带来了先进思想和文化,在统一了长江流域两岸的各个诸候小国后,建立了强大的楚国,成为我国南方的霸主。 与楚族同时到达长江流域的还有巴族,相传巴族也是黄帝的后裔。他们的著名首领是廪君。他率领巴、樊、瞕、相、郑等氏族部落,从陕西到达湖北长阳,又沿清江向上游迁徙,定居夷城(今湖北恩施市)。传说廪君死后化为一只白虎,所以巴族后裔以虎的形象作为崇拜的图腾。巴族主要活动在川东、鄂西、湘西、陕西汉中一带,并建立了巴国。 楚、巴两族的回归,对长江流域的民族大融合,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楚、巴两族为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后来巴国被秦所灭,楚族统一了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他们在龙文化、凤文化、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辉灿烂的楚文化。 “龙的传人”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似乎全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早有定论,不必深究,所以对长江流域的古文化研究很少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今后我们应该有领导地加强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重新谱写中华民族的历史,为世界人类的文明史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范长江作品的论文研究

看你写的是什么类的文章。

发扬长江精神 提高传播能力 范长江同志是人民日报社的老社长,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从1950年1月到1952年6月,范长江同志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短短两年多时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范长江同志率领报社全体同仁,兢兢业业,奋力开拓,这期间,《人民日报》成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转变,在全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范长江同志高度重视报纸的言论工作,认为高水平的评论才能体现大报的舆论引导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日报》,社论很少,其他评论也不多。改变言论薄弱状况,范长江同志做出了不懈努力。范长江同志主动约请领导、名人、专家为报纸撰写评论。这些言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当时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各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增强针对性和指导性,提高权威性。广大干部把《人民日报》的言论作为工作的指导,有些地方党委看了《人民日报》的社论或短评,不再等待上级指示就着手布置工作。从1950年3月至1950年6月底,《人民日报》共发表社论40篇、短评30篇,其中多篇评论由新华社播发,被全国各地报纸转载,《人民日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范长江同志要求新闻报道紧跟时代、联系实际,展现时代的进步和风貌。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一版发表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深深拨动了人们心弦,被广泛传颂。1951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东北第三造纸厂盲目施工造成损失的报道,并配发社论《没有工程设计就不可能施工》;此后,全国各地纷纷来稿,坚决支持社论主张,同时反映各地因工程设计问题造成的重大损失。这场有关愚昧和专断与科学和民主的讨论,引起很大反响,取得良好效果。这样的报道和公开讨论,推动《人民日报》在迈向中国第一大报征程上稳步前进。 范长江同志注重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重视报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开展《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195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并设立了批评报道专栏,刊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稿件,很快被各地党报效仿。《人民日报》开始采用先登群众来信,把问题曝光;再登有关地方领导部门的反馈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与处理,这样的报道,有批评也有结果,有力推动了实际工作。 范长江同志积极推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人民日报》的覆盖面迅速扩大。1950年初,范长江提出在各省市设记者站、发行站,形成记者网、发行网,广泛组织读者会、读报组。至1951年9月,《人民日报》每日发行量由几万份提高到近30万份,1952年上升到48万多份。 范长江同志十分重视内部建设,建章立制,狠抓队伍建设,重视培养《人民日报》的名记者、名编辑。范长江在《人民日报》工作期间,着力推进报社各项改革。至今,《人民日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不少还是在范长江同志任内开创的。他重视新闻队伍建设,主张记者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和广阔的活动天地,要有理想、有抱负,他一再强调,“我们就要培养无产阶级的名记者”,使读者看了他的名字就想看他的文章。 范长江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新闻思想,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三是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四是坚持高尚廉洁的职业情操。

gfnndwhrbdbdxbtjjmdrwrtyhybfgfnduygdnfzngjfnjgkkkkkkkmkcvkdklokolkjnbvfdghuvncgiojrfgioakicnnmjkkvudu

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和意义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简要叙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1)1935年5月1日起,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南下,经烟台、青岛到上海,再沿长江西行,赴重庆、成都,沿作这写施行通信,5月10日起在该报发表。7月14日,又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之行,至1936年6月结束,1936年8月,他将这次施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侵略帝国主义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2)他的通讯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申报》改革骤变的形势使《申报》的纪念活动打断了,却深刻地教育了史量才,民族危亡的严酷事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申报》纪念六十周年,推出了一系理的革新活动:a、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在南京、汉口等29个城市设分馆,增加各地通讯;b、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朝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c、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d、出版书刊;e、兴办社会文化事业。由于这些措施的施行,申报馆成为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申报》和史量才的变化为社会所瞩目,但是为国民党所不容。

关于长寿研究的论文

长生不老药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出处《韩非子·说林上》:“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历代帝王都在追求的神药。也出现在许多小说·电视剧中。被妖魔化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包括现代人亦不倦追求,即抗衰老剂。

古代许多关于长生不老药的传说,如今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肽能够选择性地寻找和破坏阻止组织正常更新的衰老细胞,并且证实定期注射这种肽能够改善自然衰老的小鼠和经过基因改造快速衰老的小鼠的寿命。

这波针对我们如何抵抗衰老的研究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对未来的抗衰老研究而言,我观察到的共同主线是我们能够改善三个方面:阻止细胞损伤和衰老;通过治疗安全地移除衰老细胞;一旦移除衰老细胞,激活干细胞(不论采取什么策略)来改善组织再生。

他们计划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体内开展安全性临床试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侵袭性脑瘤,也表现出高水平的这些标志物,这就使得测试这种FOXO4-DRI肽是否有效治疗这种肿瘤成为可能。

专注医学SCI论文服务、医学科研课题设计、医学科研基金服务,如果您有任何医学科研问题。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sciinet(长按复制粘贴),免费为你解答各种疑问。

常识告诉我们,人类都无法逃避最终死亡的命运。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面对这一黑暗的真相,他们更愿意相信神话中长生不老的说法。普通人似乎更倾向于对所谓“青春之泉”的追求,在科学和医学领域都有人在不断探索。

科学家们也在致力于研究许多化合物的特性以寻找延长生命的要素,如白藜芦醇(葡萄中发现的一种物质)、雷帕霉素(提取于复活节岛上一种细菌)和由p21基因组成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够在细胞中抑制其他蛋白质形成淀粉斑,而这种物质与阿茨海默症有关而且可能会促进癌症的发病。

据报道,2000年塞内克斯生物科技公司正在研制某种药物,这种药物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还继续对一种名为端粒酶的酶进行深入分析,这种酶可以减慢端粒的萎缩进程。端粒是一种DNA序列,会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逐步变短直到细胞最终变异或死亡。200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端粒和端粒酶工作原理的发现者。

近期的研究发现也验证了端粒酶的功能。《自然》杂志于2010年11月公开的一项研究中,老鼠被抽取端粒酶后再被植入,这一过程发生了奇迹般的返老还童现象。从技术上讲,数年前人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体内端粒酶的水平,但这种技术至今未得到临床评估。同时,两种在人类身上试验的化合物已于今年投入使用。这两种化合物分别是SIRT1和STACs,是两种合成催化剂,它们可以模拟热量限制效应。在多个物种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这种效应可以放慢新陈代谢速度,缓解老化进程。据美国哈佛医学院病理学家大卫-辛克莱尔介绍,进行试验的物种包括酵母、灵长类动物等。

不过,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杰伊-奥尔沙恩斯基则认为,克服老化问题并不能仅仅通过一种药物实现。奥尔沙恩斯基表示,“白藜芦醇、端粒酶和p21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表面。在过去10年中,没有任何药物能够干涉并缓解人类衰老问题。”奥尔沙恩斯基坚持相信,百岁以上的老人的基因有一个特别的功能,那就是可以限制老化进程。

“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是全球最大型的专门研究高龄老人的计划,该项目目前正在对大约1600名百岁老人及数百名他们的子女进行跟踪研究。奥尔沙恩斯基并没有参与到该项研究中,但他认为,“这项研究之所以如此令人兴奋,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在许多物种上看到结果,我们期待能够看到人体也能够像老鼠那样出现缓解衰老现象,从而实现巨大的理论飞跃。关于长寿的秘密似乎正在向我们走来。”

科学家们认为,最终“青春之泉”可能不是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实现的,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未来主义者雷-库尔兹维尔曾经预言,纳米科技可能是实现生长不老的手段之一。基于纳米技术的微型机器人可以深入到我们人体内部修复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长寿是很多人的关心事儿。百岁以上长寿老人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 健康 长寿的秘诀。

那么长寿人口比率较高地区的人们拥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长寿地区为希腊伊卡利亚岛、撒丁岛、日本冲绳、美国洛马林达等。

专家们对150篇有关这些地区人的饮食习惯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长寿的人其实有着几种共同的特点。美国的 健康 杂志【Health】根据此项分析结果介绍了可长寿的饮食习惯。

一天饮食的95%是植物性食物= 住在长寿地区的人所拥有的共同点是,经常吃谷物、豆类以及蔬菜类等植物性食物。他们会充分摄取时令水果和蔬菜,而吃剩下的蔬菜可以用腌制或烘干的方法进行保管,以至可以随时吃。

特别是与长寿有密切相关的植物性食物就是绿色叶子蔬菜。根据有关长寿的几篇论文,每天吃一碗烹饪过的叶子蔬菜的人比一般人在往后四年内的死亡率可降低一半。

肉类的摄取限制为一周两次以下= 长寿的人也不是不摄取肉类。只是会把吃的次数降低到最小化。而且吃肉时也不是大量地吃,而是在主食中会少量添加。

平均每个月会摄取5次肉类,且每次的摄取量为57g左右。肉类的种类有,鸡肉、羊肉以及猪肉等在自己的农场进行养殖的畜类为主。

每天都吃少量海鱼= 长寿的人平均每天吃85g的海鱼。根据对9万6000名美国人所进行的研究,属于最为长寿群体的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且每天都会摄取少量的海鱼。

最好的海鱼种类为,鳀鱼或鳕鱼等属于食物链的中间阶段的海鱼。因为此类海鱼受到水银等有害物质污染的程度相对来说较轻,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烹饪时尽量保持原形态= 食物进行过度加工的话,会很难分辨原材料的状态。长寿的人在烹饪时会尽量保持原材料的模样。

吃鸡蛋时也不会专门去掉蛋黄再吃,或榨果汁时也不会过滤掉果肉。他们的饮食习惯就是会把各种食物均衡的使用。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可是世界上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曾说:衰老过程就是一个基因的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把无序性的速度减慢,它一定可以延缓人的衰老。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找到延缓人类衰老的方法,那么长生不老就不再是愿望了。

而现任Google工程总监科兹威尔相信先进的科学和医疗技术可以带动社会巨大的进步,并预测,到2045年,人工智能将会超越人类大脑,届时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心血管系统中来治疗疾病,结合大脑皮层和云端联系的技术,使得人类能够“长生不死”。

他深信,再过十几年,这些工具会让人类更加聪明,“纳米机器人可以透过微血管无害地进入大脑,并将大脑皮层和云端连结起来,合成一个新皮层,如此一来人类就能拥有一个额外的大脑皮层。”透过这个新大脑皮层,人类将增加一些新的能力,例如更深刻的沟通方式、更有趣的笑话以及更有韵律的音乐,人们将变得更有趣、更感性、更善于表达。

科兹威尔将人类正在接近的那个“奇点”设定在2045年,血液中的纳米机器人将可以充当免疫系统,摧毁病原体、清除杂物、血栓和肿瘤,甚至纠正DNA错误、逆转衰老过程,这样的医疗技术会使人均寿命每过一年就延长一岁,接近“永生”。他开玩笑地说,当人的生命延展到一个程度时,最大的挑战就是“生活变得异常无聊”。

而近日,在中国药科大学举办的“走近大师—诺奖论坛”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发问道,“在未来,通过对DNA的研究,可以真正实现对症下药,甚至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突变,干涉‘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希望几十年后永葆青春,治愈所有的疾病,不再只是愿望

长江港口费收政策的研究论文

第一条为了加快港口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对进出下列港口的货物,征收港口建设费:大连、 营口、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石臼、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广州、黄埔、海口、八所、三亚、湛江、北海、防城、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第三条港口建设费的义务缴费人(以下简称缴费人),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或收货人(或其代理人)。第四条对进出第二条所列港口的货物(含国内转港的外贸进出口货物),在水路运输全过程中只征收一次港口建设费。第五条港口建设费的征收标准,按照本办法所附《港口建设费费率表》执行。第六条下列货物免征港口建设费:一、交通部颁发的港口费收规则中免征货物港务费的货物;二、企业专用码头运输本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其产品;三、《港口建设费费率表》中免征的货物。第七条港口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由交通部负责。第二条所列港口的港务管理局或装卸联合公司,为港口建设费的代征单位;代征单位指定的水上装卸单位以及与第二条所列港口实行联运的其他港口,为港口建设费的代收单位。第八条征收港口建设费不另制凭证。代征单位或代收单位应在现行的运输费用单证上增列港口建设费费目,在向缴费人核收运杂费时,一并核收港口建设费。代收单位收到费款后,应在三日内向代征单位结算交付,不得截留、挪用。第九条港口建设费的收入列为交通部专户。代征单位必须在当地中国工商银行开立交通部港口建设费专户,并应在三日内将征收的费款存入专户,按月划缴交通部。代征单位对征收的费款只能存入和划转,不能动支。第十条港口建设费的收入,作为国家建设港口资金的一项来源。资金的使用,由交通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安排。第十一条交通部应检查代征单位或代收单位的收缴情况。代征单位或代收单位不得漏征、错征港口建设费;如发现有漏征、错征时,必须及时补征、订正。第十二条缴费人不按照本办法缴纳港口建设费的,除追缴费款外,可酌情处以应缴费款五倍以下罚款。第十三条缴费人同代征单位或代收单位在缴付港口建设费的问题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按照代征单位或代收单位的决定缴费, 然后向交通部申请复议, 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四条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施行细则由交通部制定。第十五条本办法自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航行国际航线(包括与香港、澳门之间)的船舶,在长江行驶,由长江引航站引航,其引航费及移泊费的计收按本办法办理。第二条 需要引航的船舶(或代理人),应在船舶引航前48小时提出申请书一式两份,向长江引航站请派引航员,引航站将申请书一份留查,一份交引航员上船执行任务。任务完毕后,由船舶负责人和引航员在申请单上签证,凭以计费。第三条 本办法所订费率,均以人民币元为计费单位。国外付费人以外币按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兑换率进行清算,国内付费人以人民币进行清算。第四条 计费单位和进整办法 (一)船舶以净吨(无净吨按总吨,也无总吨按载重吨)为计费单位的,不满1吨按1吨计:以马力(1马力=0.735千瓦)为计费单位的,不满1马力按1马力计。 (二)以日为计费单位的,按日历日计,不满1日按1日计;以小时为计费单位的,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超过1小时的尾数,不满半小时按半小时计,超过半小时的按1小时计第五条 付款人对各种费用除与长江引航站订有协议者外,应当预付或现付,并应在结算当日(法定节假日顺延)一次付清,逾期自结算的次日起按日交付迟付款额5‰的滞纳金。对溢收和短收的各种费用,应在结算后180天内提出退补要求,逾期互不退补。第六条 由引航员引领船舶在长江行驶,按“航行国际航线船舶长江引航费率表”(表9)编号1(A)的规定,按始发地至到达地运价里程(公里)(未规定运价里程的港口按实际里程)及船舶净吨(拖轮按马力)以次计收引航费。第七条 由引航员引领船舶在港内移泊,按表9编号2的规定,以次计收移泊费。第八条 由引航员引领船舶过桥,按表9编号1(B)的规定以次加收过桥引领费。第二章 引航、移泊费第九条 由引航员引领船舶过闸,按表9编号1(C)的规定,以次加收过闸引领费。第十条 由拖轮拖带的船舶,其引航和移泊费按拖轮马力与所拖船舶的净吨相加计算。第十一条 船舶因引航或移泊使用拖轮时,另按拖轮出租费率计收拖轮使用费。第十二条 引航和移泊的起码计费吨为500净吨(马力)。第十三条 船舶在引领行驶中,要求中途停靠港口或变更到达地,按下列规定计费。 (一)中途停靠港口:不论装卸与否,仍按始发地至到达地里程计费。 (二)变更到达地:在船舶未到达原到达地前,按始发地至变更后的到达地全程里程计费;在船舶到达原到达地后,另按原到达地至变更后的到达地间的里程加收。第十四条 在始发地因船方原因不能按原定时间起引或应船方要求引航员在船上停留时,按表9编号3的规定计收引航员滞留费。第十五条 船舶引领后,因船方原因临时停航或在中途停靠港口(包括装卸货物,上、下旅客),以及停港等待返程(包括装卸货物,上、下旅客)时间,按表9编号4的规定计收引航员待时费。 因航道水深限制或不能夜航的时间,不计引航员待时费。第十六条 接送引航员,按表9编号5(A、B)的规定,以每引航一次或每移泊一次计收引航员交通费。第十七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节假日以及夜班应船方要求进行引航或移泊,按表9编号6(A、B)的规定计收引航员附加费。第三章 拖轮费第十八条 按引航员人数计收滞留费、待时费、附加费,每次以3人为限,超过的人数或实习引航员不计费用。第四章 系、解缆费第十九条 由港口工人进行船舶系、解缆,按表2编号4(A、B、C、D)的规定,以每系缆一次或解缆一次计收系、解缆费。 船舶在港口停泊期间,每加系一次缆绳计收一次系缆费。第五章 停泊费第二十条 停泊在港口码头、浮筒的船舶,由码头、浮筒的所属部门按表2编号5(A)的规定征收停泊费。第二十一条 停泊在港口锚地的船舶,由港务管理部门按表2编号5(B)的规定征收停泊费。第二十二条 船舶在港口码头、浮筒、锚地停泊以24小时为1日,不满24小时按1日计。第二十三条 停泊在港口码头的下列船舶,由码头的所属部门按表2编号5(C)的规定征收停泊费: (一)装卸,上、下旅客完毕(指办妥交接)4小时后,因船方原因继续留泊的船舶; (二)非港方原因造成的等修、检修的船舶(等装、等卸和装卸货物过程中的等修、检修除外); (三)加油加水完毕继续留泊的船舶; (四)非港口工人装卸的船舶; (五)国际旅游船舶(长江干线及黑龙江水系涉外旅游船舶除外)。

港口建设费是依据《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征收、解缴、使用、管理和监督的政府性基金。2020年3月13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减免港口建设费和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公告。免征进出口货物(即出口国外和国外进口货物)的港口建设费,早先自2020年3月1日零时起至2020年6月30日24时止执行,现已延长至2020年年底,以船舶进出港时点为准,对符合减免条件但缴费人已缴费的,由中央海事管理机构从经批准的相关银行账户中办理退费或从缴费人应缴费额中予以抵扣。[1]中文名港口建设费依据《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性质政府性基金快速导航免征客滚运输港口建设费南京港长江大桥以上港区减半征收港口建设费完善港口建设费征收政策有关问题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11]29号,2011-4-25】[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水运事业健康发展,规范港口建设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及国务院有关批示精神,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港口建设费的征收、解缴、使用、管理和监督。第三条·港口建设费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第四条·港口建设费的征收、解缴、使用等,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 索引序列
  • 关于研究长江的论文
  • 关于长江文化研究的小论文
  • 关于范长江作品的论文研究
  • 关于长寿研究的论文
  • 长江港口费收政策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