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美学的论文 到( 大学生部落论坛 ) 毕业论文栏目,参考别人写的论文,希望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服装廓形与款式设计是服装造型设计的两大重要组成部份。服装廓形是指服装的外部造型线,也称轮廓线。服装款式设计是服装的内部结构设计,具体可包括服装的领、袖、肩、门襟等细节部位的造型设计。服装廓形是服装造型设计的本源。服装作为直观的形象,如剪影般的外部轮廓特征会先快速、强烈地进入视线,给人留下深刻的总体印象。同时,服装廓形的变化又影响制约着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款式的设计又丰富、支撑着服装的廓形。1 服装廓形是服装造型设计的本源服装廓形是区别和描述服装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服装廓形体现出不同的服装造型风格。纵观中外服装发展史,服装的发展变化就是以服装廓形的特征变化来描述的。服装廓形的变化是服装演变的最明显特征。服装廓形以简洁、直观、明确的形象特征反映着服装造型的特点,同时也是流行时尚的缩影,其变化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内容,直接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风貌。服装款式的流行与预测也是从服装的廓形开始,服装设计师往往从服装廓形的更迭变化中,分析出服装发展演变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预测和把握流行趋势。服装廓形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多种形态,但探寻其内在规律仍有迹可循。人体是服装的主体,服装造型变化是以人体为基准的,服装廓形的变化离不开人体支撑服装的几个关键部位:肩、腰、臀以及服装的摆部。服装廓形的变化也主要是对这几个部位的强调或掩盖,因其强调或掩盖的程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廓形。廓形按其不同的形态,通常有几种命名方法:一可按字母命名,如H形、A形、X形、O形、T形等。二可按几何造型命名,如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三可按具体的象形事物命名,如郁金香形、喇叭形、酒瓶形等。四还可按某些常见的专业术语命名,如公主线形、细长形、宽松形等。服装设计随设计师的灵感与创意千变万化, 服装的廓形就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出现。每一种廓形都有各自的造型特征和性格倾向。服装廓形可以是一种字母或几何形,也可以是多个字母或几何形的搭配组合。今天的女装设计就是以多种廓形的结合为主。2服装款式设计丰富、支撑着服装的廓形从理论上说,一套服装的廓形只有一个,但在这个外轮廓里的内部款式的设计却有无数种可能。服装的内部款式设计可以增加服装的机能性,也能使服装更符合形式美原理。从服装的内部款式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师设计能力的高低,及对流行元素的把握。相对于较稳定的服装外部廓形,服装的内部款式设计给了设计师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设计师可以在细节设计上寻找亮点,从而使设计作品独具匠心。服装的内部款式设计风格与服装廓形的风格应相一致或相呼应。在服装的整体风格中,服装内部款式个性特征的存在是必要的。没有特点的局部将会失去表现作用,从而使整体风格因缺乏内容而毫无表现力。而与整体风格背道而驰的性格特征又会使服装显得不伦不类,同样也会导致设计作品的失败。服装的内部款式设计风格与服装廓形的风格一定要应相一致或相呼应,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造型形态。以典型的服装廓形H形廓形和X形廓形为例:H形廓形也称长方形廓形,其造型特点是较强调肩部造型,自上而下不收紧腰部,筒形下摆。H形廓形使人有修长、简约的感觉,具有严谨、庄重的男性化风格特征。在现代服装中常用在运动装、休闲装、居家服、男装等的设计中。X形廓形的造型特点是稍宽的肩部,紧收的腰部,自然放开的下摆。X形廓形是最能体现女性优雅气质的造型,具有柔和、优美的女性化风格特征。其在婚礼服、晚礼服、鸡尾酒礼服和高级时装中表现的最为充分。依据H形廓形的风格特征,其内部的造型线设计往往偏重于直线形,或垂直或水平,内外风格一致,内部结构为外部造型的细化与内展,内外相互呼应,把H形廓形的简约、庄重的中性化风格特征表达得准确到位。与H形廓形的风格特征相反的X形廓形,其内部造型线设计往往偏重于曲线形,具体到局部细节:波浪状裙摆,夸张的荷叶边,轻松活泼的泡泡袖等,充分表达了女性的优雅与浪漫。在X形廓形的服装中应避免运用直线形的结构,直线形结构往往会减弱或破坏柔美的整体造型感。(见图1)在进行服装内部款式设计时,某些服装的局部造型会直接成为服装廓形的一部分,例如:高高立起的领子、蓬起的袖子、突起的口袋等。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内外造型风格的一致。服装内部款式中的局部细节之间也应相互关联,主次分明。服装内部的局部造型不是独立存在的,局部与局部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没有特点的局部会使整体风格缺乏内容,但如果每个局部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又会使整个服装视点繁多,使人眼花缭乱,进而使整个服装杂乱而无特色。在进行服装内部款式设计时,既要分析处理好每个局部间的相互协调统一关系,又要做到有主有次,有重有轻。要使设计作品中有丰富的细节内容,并不在乎设计中运用多少局部变化,关键是这些局部变化能不能有效地表达体现出作品的丰富内涵。局部设计不需要面面俱到的画蛇添足,往往一处精致的点睛之笔,会使整体服装焕然增色。(见图2)图2 图3服装内部款式中的局部细节所处的位置也是影响整体设计的一个要素,廓形完全相同的两件服装会因同一款细节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或新颖巧妙、或保守中庸、或怪诞离奇。位置的变化可包括高低、前后、左右、正斜、里外等变化。打破常规的位置摆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所熟视的领部与门襟的造型组合,按照常规应在上衣的前部领口位置,当设计师把它放到袖口的位置,再把原来的袖口移至领口,那么它在整体造型中的意义就改变了,整体造型风格也随之而变(见图三)。在服装内部款式的细节设计中,细化到一条分割线的位置,一个省道、一个褶裥的位置,都需要设计师仔细反复的推敲思考才能定位。3当今女装设计中的廓形与款式的个性特征我们在欣赏和分析今天的设计大师们的作品时,不能简单的定义这些设计作品为何种廓形,往往他们的作品是多种不同廓形的组合。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服装设计发展到今天,单一的廓形设计已无法展现流行,多种形式的廓形同时并存,共同演绎着今天的流行时尚。探其原因,是因为当今的设计理念注重多种流行元素和灵感元素的并存,崇尚注重自我的个性化特征。此外,当今女装设计更重视服装内部细节的表现,格外强调内部款式结构创意的设计,从而弱化了外部轮廓造型。例如,内部结构中分割线的增多,辅助的花边、蕾丝的大量运用,面料的各种褶皱处理,以及立体裁剪方法在结构设计上的充分体现等等,都成为当今主要的服饰风格之一。再有,一些服装设计以逆向思维方式,打破了服装廓形与服装款式应协调统一这一常规,刻意强调内部细节与外部廓形或内部细节与细节间的冲突,追求对比感,注重突出某个局部结构设计,故意表现出一种不协调感。这类设计往往带有荒诞意识和叛逆风格,寻求新奇刺激的效果,以满足和体现当今人们的自我心态和个性化的要求。这种逆向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一些新潮时装的设计。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服装廓形与服装款式设计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发展变化规律,借助服装外部廓形与内部款式设计的巧妙结合来表现服装的丰富内涵和风格特征,是服装设计师的设计修养与设计能力的综合体现。
巴黎是 时尚 之都,法国人既讲 时尚 又人人言称文化艺术。 每年,巴黎、伦敦、米兰和纽约都会各自举行时装周,而这几个城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 时尚 发布的四大中心。其中,巴黎被称作“中心的中心”,其 时尚 地位之崇高可见一斑。因此,法国时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首先关注的 时尚 焦点。法国时装给人一种轻松浪漫的总体印象,法国人将骨子里的浪漫性格注入了对时装的理解中,轻松随意而又充满风格化的诠释,将法国时装表现得有声有色。 法国时装不被传统所束缚,非常讲究新鲜创意,时常创造性地采用各种色彩和款式的华丽面料,展现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意。此外,法版时装不论男女,大多讲究腰身线条的性感。曾有夏奈尔创造了直身直裙女装,后来也不得不顺应法国人心态,收紧了腰身。法国时装亦非常讲究贴身的剪裁,擅长将时装的设计感与穿着的舒适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很受各国设计师的推崇。关键词:艺术性、建筑特色、讲究细节 做衣服、做鞋子,是意大利十分走红的传统行业。米兰的时装新潮,总要在世界刮起旋风。近年国际最流行的成衣,就是意大利版型的。意大利的时装也和法国时装一样闻名世界,然而却与浪漫的法国时装有着极大的区别。也许是意大利素来拥有深厚的文艺传统,意大利时装非常讲求服装设计的艺术感。近几年,意大利时装总是带着强烈的当地建筑风格,采用褶皱和层叠波浪来表现服装的层次感。在色彩上,意大利时装比法国时装更加重视色彩对服装的渲染作用,擅长在一件服装上展现各种渐变的色彩,带着艺术家精益求精的特色。此外,讲究细节也是意大利时装的一大特色。比如高级女士晚装对手工细节的要求极高,常请工艺精湛的人员用手工做出各式精美的刺绣,并镶嵌大量的珠片、水钻、亮钉等各种材质,每针每线都倾尽设计师与制作人员的众多心血。英国时装英伦风格是18世纪早期(1702-1714),安妮女皇(queenanne)时代发展起来的。英伦风格,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英国的风格”(英国又称英伦),源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英伦风格以自然、优雅、含蓄、高贵为特点,运用苏格兰格子、良好的剪裁以及简洁修身的设计,体现绅士风度与贵族气质,个别带有欧洲学院风的味道。英伦风女装较为传统,保守,端庄,不像巴黎,米兰和纽约这么性感,修饰女人的线条。格子图案, 历史 悠久,在欧美纺织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苏格兰格子等于一部大英帝国的 历史 。可见格子在英伦风的重要地位。在现代服装设计的舞台上,苏格兰格子一直都是被经常运用到的设计元素之一。而且运用的形式与手法也越来越丰富,风格日趋多样化。无论是格子的大衣,还是格子的斗篷,都能尽显女性的典雅与高贵。德国服装业近年悄然兴旺,现代成衣加工业世界瞩目。德国成衣质量高,设计合理、实用,但风采却略逊法意两版。德国人的穿衣习惯是尽量会有更多的功能,比如说口袋,放很多东西,有拉链,是否防雨是否挡风,有无加帽内袖,功能越多越好。翻开衣里,各种口袋配件功能齐全,功能性设计细致得像德国造的精密仪器。和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鲜艳华丽的风格不同,德国人偏好深色系的衣服,即使是在参加婚礼上,除了新娘之外,所有人穿朴素的衣服,典雅而不花哨。德国人很在乎质料,穿衣服主要是整洁干净、简洁大方、上下配套和重品位。它们选色要求协调,不喜欢突兀太强烈颜色。日系女装从整体来说,以柔和简素作为其主要特征。比较注重穿着舒适,面料也经常采用棉麻等天然纤维,颜色上喜自然本色,所以也不会太过复杂。在穿着上比较注重层次、混搭。其精髓那就是日本人通常用来夸奖漂亮女孩的词——“卡哇伊”,即可爱的。这种感觉在法国很少,美国则没有。在日本女性服装里,很少有女权主义的大气,总是一派柔媚亮丽或者小巧精致的风格。韩版服装总的特点,应该是宽松、休闲、 时尚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设计简洁、大方、线条感明显; 2.百搭款式为主,容易搭配各种款式,制造不同效果; 3.色彩丰富,尤其以明媚的可爱颜色选择为主,营造一种甜甜可爱的女孩味道,穿上它能让女人更有“女人味”。标新立异的不对称设计,是“韩流”中最典型的款式。比如裸露一侧肩部的单肩设计,裙长变得不规则不对称,裙子下摆被设计成斜线的不对称或完全的不规则,领部的独特设计,前襟的不对称设计,都给夏日服装注入新鲜的感受。服装廓形指的是服装的外部造型剪影,廓形是服装造型的根本。了解服装廓形才能帮助我们根据体型挑选款式以及日后的服装廓形搭配。服装造型的总体印象都是由服装的外轮廓决定的,它进入人的视觉速度和强度高于服装的局部细节。以几何字母命名服装廓型是由法国服装设计大师迪奥首次提出。最基本的有五种服装字母型轮廓形:H型、A型、T型、O型、X型。在这五种基本字母型的基础上又引申I型、M型、U型、V型、Y型。表现中性化的廓形上衣和大衣以不收腰、窄下摆为基本特征。衣身呈直筒状;裙子和裤子也以上下等宽的直筒状为特征。H型廓形特点是以肩部为受力点,不强调胸、腰、臀三围曲线,以形似大写字母“H”而得名。这类廓形结构线一般以直线为主,简洁修长,具有中性化色彩。H型服装具有修长、简约、宽松、舒适的特点。常见的服装如直筒裙、直筒型外套等。优雅活泼的诗人款式上使肩部适体,腰部不收,下摆扩大,下装则收紧腰部,扩大下摆,视觉上获得上窄下宽的A字形。这类廓形结构线以弧线为主,往往给人以稳重、优雅、浪漫、活泼的效果。常见的服装如喇叭裤、A形裙等。上宽下窄造型特点是肩部夸张,下摆内收形成上宽下窄的“T”型效果。这类廓形结构线以斜线为主,轻快、洒脱而富有男性气息。T型多用于男装和较夸张的表演装或前卫风格服装设计中。O型是呈椭圆形,其造型特点是肩部、腰部以及下摆没有明显的棱角,特别是腰部线条松弛,不收腰,使整体呈现出圆润的O形观感。充满幽默而时髦的气息,是此种廓形独有的特点,多用于创意装的设计。此廓形的结构线以长弧线为主,休闲、舒适、随意的造型效果。在休闲装、运动装以及居家服的设计中比较常用。突出女性曲线这是一种具有女性色彩的廓形,其造型特点是根据人的体型塑造稍宽的肩部、收紧的腰部、自然的臀型。优美的女性人体三围外形用线条勾勒出既是近似X形,结构线以曲线为主,整体造型优雅而又不失活泼感。X型又被称为沙漏型。
在知网有一些,不知道能不能粘贴。 [1]姜宇冰,司国红,孟祥玉. 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J]. 黑龙江纺织,2002,(1). [2]黄志青,吴红. 服装材料的再创造——21世纪服装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 纺织科技进展,2005,(2). [3]徐仂. 服装材料的再创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装饰,2007,(12). [4]赵锦.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 [5]张吉升. 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山东纺织经济,2007,(6). [6]秦芳. 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中《服装材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7]杨梅,郭凤芝. 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教学初探[J]. 科技信息,2008,(26). [8]胡宝琴.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出路[J]. 管理观察,2008,(13). [9]潘向荣. 浅谈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J]. 职业技术,2005,(7). [10]张岸芬. 不同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山东纺织科技,1999,(4). [11]欧阳静. 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2). [12]张晓丹. 数字化时代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研究[J]. 科技信息,2010,(31). [13]江明洁,王安霞. 浅析服装设计中服装材料的运用、发展及趋势[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 [14]杨俊. 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2010.
【凯尔形象工作室】kyle club 欢迎每一位到访的朋友~ 代做服装设计全套(从设计稿件到成衣制作)长期有效!【凯尔工作室】的服务范围:1.毕业画册的制作与策划 { 品牌策划、VI设计、设计主题、效果图/款式图的绘制、版型结构图设计、排料、推档、成衣制作、毕业论文、工艺流程分解图 } 2.平面设计方面-招贴海报设计、LOGO、花型-吊卡-商标设计、PPT作业课件。 直接去google 【凯尔形象工作室】 即可联系到我们!
服装毕业论⽂的参考⽂献[1]冯利,刘晓刚,顾雯。基于评价主体视⾓的服装设计评价过程[J]. 纺织学报,2019,(03):126-130.[2]闻婧。基于三维动画软件的服装设计分析与研究[J]. 西安⽂理学院学报(⾃然科学版),2019,(02):37-40.[3]程浩南。⼼电监测技术在监测与健康护理服装设计中的应⽤[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01):22-26.[4]邓鸿滢。拼接设计在环保⽜仔服装中的应⽤[D].东华⼤学,2019.[5]李中元。现代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J]. 染整技术,2019,(02):80-81+87.第 1 页[6]陈依卓宁。服装设计作品的着作权司法保护探析[J]. 电⼦知识产权,2019,(Z1):113-120.[7]于芳。多穿型服装的构件与交互设计[J]. 丝绸,2019,(11):51-56.[8]袁博。浅析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J]. ⼤众⽂艺,2019,(14):114.[9]李传⽂。论服装设计形式美创造的基本原理与法则[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98-103.[10]王智沛。⽔墨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对话[J]. 江苏纺织,2019,(07):55-57.[11]李丹,夏帆。 “⼀⾐多穿”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丝绸,2019,(01):50-54.[12]武英敏。丹东婴幼⼉服装适⽤性调查分析与服装设计[J]. 针织⼯业,2019,(01):61-65.第 2 页[13]吕⼩雪。⽹络时代服装设计理念探析[J]. 吉林⼯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1):42-43.[14]张婷。基于“艺术染整”理论研究我国服装设计的差别化[J]. 染整技术,2019,(01):51-53.[15]⾼凌燕。数码印花纺织⾯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染整技术,2019,(01):76-77+80.[16]⽩碧波。浅谈“线”在服装设计中的运⽤与表现[J]. ⼤众⽂艺,2019,(01):97.[17]刘琳。库存纱线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18]王思齐。四合如意云肩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第 3 页[19]卢⽟琪。扎染褶皱结构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0]景婷婷。清末民初⼥⼦坎肩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1]李依蔓。服装设计虚拟搭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科技⼤学,2019.[22]冯蕾。褶皱与定位印花的结合在套系服装设计中的应⽤[D].东华⼤学,2019.[23]陈溪。陶瓷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24]王卫静,李颜肖。中国剪纸艺术的美学原理及其在服装设计上的应⽤[J]. 丝绸,2019,(05):50-54.[25]陈沐⾬。服装设计领域的跨界现象研究[D].武汉纺织⼤学,2019.
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能力培养需求,以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并实施该体系。体现教学中知识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服装工程专业;教学微体系法;多元化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服装行业发展中对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教育“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实践大学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都市型工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理论、突出学科交叉、重视新兴技术的专业特色,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培养方式,如何合理架构专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服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服装工程专业的研究主要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服装工程专业教育的理论系统处于摸索阶段。
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服装工程专业能力培养需求,课程培养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
1.服装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及专业培养体系
服装工程专业主要事实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针对我国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依据纺织服装行业标准,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指导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工程领域基本知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
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姿势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程所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法、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领域知识主要建立工程学的系统化概念和工程研究的思路,初步掌握理论分析和综合运用的基本方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主要了解服装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服装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服装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服装工程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掌握现代服装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程应用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需掌握的能力素质主要是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的在服装产品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设计、产品检验和解决服装产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服装面料的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新型服装面料的设计、分析和开发的能力;熟悉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局部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能力。
2.服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服装工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质要求,构建包括公共基础教育体系、学科基础教育体系、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体系主要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与训练为主线,涵盖了工程基础课程群、工程技能课程群、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群和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内容,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践教育环节,实践教育主要包含课程实践和企业实践两个层次,课程实践主要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初步的工程能力,企业实践是为了对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锻炼,培养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3.以教学体系为单元,动态调整和培训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生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发挥原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方式的同时,积极结合学科的教学微体系、职业技能认证和创新科研能力结合,把师资队伍培养成为思想稳定、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教学力量。
教学师资队伍需要熟悉实践工作的操作流程,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增强师资队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在定位微体系的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品牌课程,实现一个专业教师一个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本专业力求创建“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师资力量,但鉴于每个体系对于这三项的要求侧重不同及教师个性化知识特色,建立具有特色的个性化师资体系。服装结构与工艺教学体系的课程主要侧重于技能,鼓励定位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和考取职业认证资格,相反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教学体系的课程侧重于理论和科研,需要鼓励定位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4.结语
随着服装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服装高校呈现国际化的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服装工程专业的教育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服装工程专业多元化教学微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达到将理论教学转为技能培养、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为服装培养工程人才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清华大学研究, 2004,25(3): 1-6.
[2]张国玲等.从工科毕业生现状及企业需求看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8): 112-114.
[3]季晓芬,李艳梅,朱伟明.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纺织学报, 2004,25(3): 120-122.
[4]姜嘉乐,张海英.中国工程教育问题探源―朱高峰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6):7-14.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院系名称 服装院服工系 专 业 服装工程专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急待解决的问题有: 款式设计模块与结构设计模块之间的接口。现有几乎所有的服装CAD系统的款式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相对脱节,在款式设计模块中完成的效果图只能供结构设计师参考,结构设计完全凭借对图片审视和人为经验进行。所以,开发效果图与样板之间的接口将使服装CAD系统内部一体化,使前者的输出成为后者的输入,即服装效果图(或部分地)自动转化为平面纸样或立体服装结构。 CAD技术的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CAD发展中,新的技术和新的算法不断涌现,它主要表现在建模、数据管理、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面。我国CAD系统开发、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CAD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实际应用和需求密切相关,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计算机应用的新技术和一些新的算法在CAD中不断出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三个方面。 建模技术是CAD的核心技术,建模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就代表了CAD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 二维建模是最初的CAD技术用来解决二维绘图问题的,后来发展为三维的几何建模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又分为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线框建模是以线来构造三维物体,其主要算法是空间自由曲线的拟合和表达相对简单。曲面建模是由曲面来构造三维物体,其主要算法是自由曲面或雕塑曲面的生成算法等,其算法较为复杂。实体建模是构成真实的实体,其算法比较复杂。随着几何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要求,到8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参数化和变量化的建模技术。 特征建模是CAD建模方法的一个新发展。特征建模是着眼于更好地表达产品完整的功能和生产管理信息,为建立产品的集成信息模型服务。特征包含了产品的特定几何形状、拓扑关系、典型功能、绘图表示方法、制造技术和公差要求等。特征的引用直接体现了设计意图,使得建立的产品模型更容易为人理解和组织生产。 产品集成建模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型产品模型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在设计、制造、检验和装配等环节的共享问题,完整地描述了产品在概念设计——装配设计——零件设计全过程中的各种属性和相互关系,实现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内部描述信息(如产品设计、计划、加工、检验等信息)和外部过程信息(如内部描述信息所依赖的环境、知识和规则等)的集成。这种产品集成建模技术仍在研究中。 CA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数据管理技术是其又一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在CAD集成系统中更为重要。 在70年代之前,主要靠文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到1968年美国IBM公司研制了第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1969年美国的数据库研究小组CODASYL发表了DBTG报告,建立了第二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到70年代,第三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集中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商品化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仍很流行。8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四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即工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 近几年来,我国CAD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二维CAD商品化软件市场,在一些企业也引进了CAD系统,并取得一些效益。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1、目前我国CAD系统仅仅作为绘图工具,缺乏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指导 2、我国三维CAD系统还不成熟,必须加快开发 真正解决产品设计问题的是三维CAD系统,而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三维CAD系统还未真正形成商品软件。 3、我国CAD技术开发创新少、仿制多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只仿制就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我国二维CAD到目前研制的三维CAD都存在这一问题。 4、我国CAD软件的开发缺乏理论研究和算法的研究 CAD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涉及面广而复杂,技术变化快,竞争激烈。就建模技术而言会涉及很多模型建立的理论和算法,这些都是为解决用户需求而研究开发的,每种理论和算法用于CAD系统中,会产生新的CAD软件。如有名的CSG、B-rep、NURBS等等。而我国CAD软件开发者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多年来也未见过有名的理论和算法用于CAD中。只能引用别人的,当然也只能跟在人家的后面走。 5、信息集成技术落后 6、CAD中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落后 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一、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1.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业一个专家。”一方面服装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综合反映。曾有位学者调侃地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而仅仅就事论事地讲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抛弃了服装发展的灵魂、动力与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服装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对服装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的关注,就会导致设计中出现盲目的模仿与抄袭,断章取义、玩弄形式,追逐所谓新潮流和表面的浮华;而割断服装发展的文化脉搏、割断服装的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 因此,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2.科技素养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互联网的出现和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使我们能真正做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建立起真正的快速反应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生物和材料科学的进展,产生了大批新型纤维;莱卡的广泛运用,使穿衣中长期困扰人们的舒适与合体的矛盾得以解决;tencle、彩色棉、新型醋酸纤维面料、绿色聚乳酸纤维面料等新型纤维面料,既具有天然纤维的风格,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性能,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再加上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得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赋予面料以新的风格和内涵,丰富了表现力,使服装呈现出新的视觉冲击,散发出新的魅力;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不久将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纤维和面料。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鉴于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生物化学和环保科学的发展,导致了人们以“绿色”为美,形成了当今的“绿色文化”潮。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还将影响到思想、文化和美学等诸方面的问题。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正在成为现实。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未来的服装,可能很难说清它是源于何种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华服装。 4.市场经济素养 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从产品到穿在消费者身上,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我们的很多服装设计师在T型台上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却大都是失败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这在给我们设计师带来施展其才能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件完整的产品有三层涵义:实质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丰厚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件服装时,往往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产品的实质,即他她从产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把产品的实用功能看做是产品的实质所在。所以,作为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了解你的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高级化妆品生产企业家说的那样:“我们在工厂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出售的则是信心和希望。”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服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服装市场营销尤为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例文篇1 浅论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 摘要:服装消费是我国市场消费中占比重较大的一项,因此,服装市场营销也成为市场营销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首先对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进行概述,说明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意义,接着对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这些消费心理特点,给出一些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服装销售;市场营销;消费心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促进消费成为企业和商家实现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而市场营销即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主要途径。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服装市场的发展也验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服装市场营销该以怎样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企业销售目标的达成,成为每个销售人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概述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与广义的市场营销是相同的,即实现产品、价格和地点的统一,并用适当的方法销售给尽可能多的顾客以实现销售行为的经济价值。但服装市场营销理论又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即服装市场的“客户需要”并不一定是来源于客户的,即时尚领头者可能引导着客户的需要走向;另外,客户的需要有着十分明显的群体特征。 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 与其他产品营销策略不同的是,服装市场营销很容易通过现实展示而达到营销目的,这包括橱窗中的模特展示和各地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服装秀。可以说,服装营销的产品展示是服装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也是最有效果的策略。也正是服装展示过程,使消费者对服装产生相应的兴趣和需求,因此,不同的服装展示方式所带来的销售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意义 消费心理指的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除了在消费当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之外,还包括消费者的兴趣、习惯、价值观、性格和气质等。消费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成为“买”与“不买”的关键。如今的服装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心理状态完全决定了服装销售的成功与否,因此,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对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以及销售策略的选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 消费心理的年龄特征十分明显 年龄并不是心理特征的要素之一,但是年龄却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念,因此,年龄也决定了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态度,这是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这一点在我国大众消费者中尤其明显。出生于60年代的人群,因为儿童时期没有十分丰富的物质资源,必须勤俭,因此这个年龄层的大众人群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够用就好”,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材质要求很高,因为结实耐用的服装材料能够减少他们在服装这一项上的花销;而对于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群来说,服装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他们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象征,因此,这个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符合我的社会形象”,他们很难接受标新立异的服装,又对服装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 从众和标新立异的心理 服装消费者的个人性格特征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对审美的理解,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基本态度,其中有两种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值得我们讨论,即从众和标新立异。从众是大众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得出人们为什么要从众以及从众心理的社会反映。在服装市场营销中,一款衣服或裤子卖得好,实际上就体现出了消费者的从众行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大家都买的东西肯定有它的价值”,因此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卖得好”的特征的服装,认为那是符合消费潮流的消费行为;而另外一些顾客则比较讨厌“卖得好”的服装,他们在穿着搭配方面力求标新立异,以凸显自己在生活品位或者审美观点上的与众不同。实际上,无论是从众心理还是标新立异的心理,都是消费者们在着装和穿搭过程中追求潮流的象征,前者代表了“不出错”的审美标准,后者则象征着“求新求异”的潮流趋势。 极简主义与时尚心理 消费者的消费基本观念决定了购买方向和购买过程,因此,消费观念成为最具有特色的消费心理之一,在服装营销中,存在着两种消费观念值得我们注意。在现代社会,服装不仅是人们遮蔽身体的工具,还是人们彰显自己的社会身份的方式,从穿着搭配划分人群,成为现代人们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很多消费者力求通过服装穿搭凸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或者艺术范儿,即追求时尚,这是服装消费中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拥有这种心理特征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穿搭风格随时添置衣物,并且不在意衣物的质量,只求价格和样式能满足穿搭的需要;而另一类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以“环保”和“简约”为中心,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极简主义”风格。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是既要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又要符合简约环保的要求,他们经常有目标地购置衣物,并对衣物的质量和款式有极高的要求,反而对服装的价格要求不高。 3.迎合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营销手段 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 对于服装市场营销来说,品牌形象就相当于服装设计和销售所针对的人群,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大学生服装消费为例,企业应该定期调研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与建议,虚心接受他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这样可以为服装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追求快、新、奇,只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品牌文化与他们的个性需求相匹配,就会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美特斯・邦威的目标顾客是以20岁~25岁为主的年轻人,这个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以周杰伦、潘玮柏等港台明星为主的一群备受大学生喜欢的公众人物,因此,这个服装品牌也赢得了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高度认同。 重视多渠道的宣传以带动潮流趋势 现在是信息的社会,大量的媒体广告每天都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潜意识中对品牌产生印象,甚至直接产生忠诚度,同样,对服装潮流的接受和认同也可以借助现代宣传渠道来实现。以今年秋冬的服装流行色:酒红、墨绿为例,无论是服装和时尚类杂志还是公交、地铁广告上的服装主打颜色都是这两种,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就默认了这两种颜色是秋季服装的“潮流”,进而引发了很多人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利用目标消费人群经常接触的广告网络进行服装宣传,为本企业所进行的服装设计“造势”,成为消费者眼中“潮流”的代表,以此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扩大营销影响力。 区分不同的风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需求 考虑到由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所引发的不同消费行为,在进行服装市场营销时,有必要区分不同风格,让每种风格的喜爱者都可以在店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这也是利用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不同理解以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企业在服装卖场中设立服装销售区域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楼层分别设置服装销售区,每个区的装修风格可以大不相同,不同的配饰一搭配不同风格的衣服。另外,还可以将一个大品牌细分成不同的子品牌,每个有不同的风格适应不同的人群,像艾格女装就分为艾格周末(Etam weekend)和艾格(Etam)以及艾格运动(ES)三部分,艾格周末和艾格运动,就比较适合以极简主义为消费观念的人群。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服装市场发展需要企业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获得营销战役的胜利,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者的心理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不同的消费心理特征使消费者对服装购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观念,展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消费需要,进而形成了对服装的不同消费模式。服装市场营销在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可以从品牌形象塑造、潮流趋势的带动和同品牌产品不同风格的划分三个方面来进行市场营销,以取得更加明显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珊.基于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的市场营销对策研究[J].美术文献,2014(2):115-117 [2]王秀.基于女性消费者心理的我国服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4(2):225-227 [3]张政.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08-120 [4]孙肇伦.消费心理认同对市场营销效率的影响探究[J].商业时代,2013(1):330-332 [5]乔良.基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12):116-118 [6]刘元杰.服装市场营销策划――服装模特表演商业活动策划[J].中国商贸,2012(11):211-213 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例文篇2 谈我国牛仔服装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2008年以来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大幅萎缩,我国的大多数牛仔服装企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都成为企业出口的障碍,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开拓国际市场。 【关键词】牛仔服装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大幅萎缩,我国的大多数牛仔服装企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由于长期单一依赖于国际市场,疏于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管理,这些企业要想在短期内打开国内市场的销路难度相当大,再加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这些企业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目前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开拓国际市场,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 中国产品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并且价格便宜,“质优价廉”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大卖点。我国出口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保证这一传统优势能够得以延续。虽然出口贸易的利润要大大高于国内贸易,但国外进口商对商品质量的要求也比国内经销商高得多。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监管体系,完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依靠规范、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 二、塑造出口产品自主品牌 目前,在大多数牛仔服装生产企业的出口产品中,约有60%的产品品牌属于国外进口商,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数量较少,只占企业全部出口产品的约40%,企业主要是在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所以出口产品的利润较低。从当前国际牛仔服装市场行情分析,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可以紧跟国际牛仔服装市场的潮流和时尚,快速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计理念,进而快速提高企业的设计、生产水平。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对于国际市场的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牛仔服装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如果企业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上,而不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就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冲击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第二、长期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而不注重去塑造自己的品牌,会导致企业始终处于国际牛仔服装市场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利润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国外进口商掠走了,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所以,我国牛仔服装企业必须要注重塑造出口产品的自主品牌。 三、加强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建设 加强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建设,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直接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或销售分公司,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性决策,对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补充我国需要的资源,又可以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还可以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实施这一战略有两个目的:首先,通过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可以直接面对更多的国外进口商,从而可以拓宽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其次,由于自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均呈现不断升值的态势,这对我国企业的出口非常不利,因为人民币的升值严重挤压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出口商品的利润不断下降,甚至是低于生产成本。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拿不出什么解决办法。但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直接设立分公司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销售出口货物所得的当地货币直接在当地购买国内需要的货物,然后再将货物运回国内销售。这样做不但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国内销售进口货物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还应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和专业的展览会,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如果资金条件允许,还可以直接到国外参加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展览会。通过参加这些展览会,可以结识更多的国外客户,拓宽企业的出口渠道,提高出口量。为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应加强企业外贸部门的力量,成立国际贸易部,招聘专业的人才。通过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这些人才能引进来,留得住。同时,要充分的信任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权限和发展空间,让他们的专长有用武之地,从而确保企业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郭国庆译.市场营销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2007 [2]徐鼎亚.市场营销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郑锐洪,赵志江.分销渠道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菲利普・科特勒.赵萌萌译.市场营销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马丁・林斯特龙.感官品牌[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6]菲利普・科特勒.营销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7]杨秀丽.营销策划[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8]李永平.国际市场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2. 浅谈服装营销论文范文 3. 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4. 服装市场营销策略论文范文
浅析中国历代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 万年。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本文章将从中国历代服饰的介绍,探讨服饰文化体现的本色品味的经典风情和人类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阶级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原始社会服饰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商周服饰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春秋战国服饰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秦汉服饰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 ” 。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隋唐服饰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宋辽夏金元服饰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元代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戴笠子帽。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明清服饰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为正色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现代服饰 (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一、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1.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业一个专家。”一方面服装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综合反映。曾有位学者调侃地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而仅仅就事论事地讲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抛弃了服装发展的灵魂、动力与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服装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对服装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的关注,就会导致设计中出现盲目的模仿与抄袭,断章取义、玩弄形式,追逐所谓新潮流和表面的浮华;而割断服装发展的文化脉搏、割断服装的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 因此,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2.科技素养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互联网的出现和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使我们能真正做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建立起真正的快速反应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生物和材料科学的进展,产生了大批新型纤维;莱卡的广泛运用,使穿衣中长期困扰人们的舒适与合体的矛盾得以解决;tencle、彩色棉、新型醋酸纤维面料、绿色聚乳酸纤维面料等新型纤维面料,既具有天然纤维的风格,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性能,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再加上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得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赋予面料以新的风格和内涵,丰富了表现力,使服装呈现出新的视觉冲击,散发出新的魅力;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不久将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纤维和面料。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鉴于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生物化学和环保科学的发展,导致了人们以“绿色”为美,形成了当今的“绿色文化”潮。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还将影响到思想、文化和美学等诸方面的问题。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正在成为现实。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未来的服装,可能很难说清它是源于何种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华服装。 4.市场经济素养 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从产品到穿在消费者身上,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我们的很多服装设计师在T型台上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却大都是失败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这在给我们设计师带来施展其才能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件完整的产品有三层涵义:实质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丰厚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件服装时,往往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产品的实质,即他她从产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把产品的实用功能看做是产品的实质所在。所以,作为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了解你的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高级化妆品生产企业家说的那样:“我们在工厂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出售的则是信心和希望。”
服装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着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风尚面貌的重要标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内涵.下面学术堂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1.毕业论文材料的收集整理方法与技巧 广泛地搜集、阅读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 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通过有关作家的全部作品,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所谓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正确、严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 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来.这项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确的理论(专业理论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所指导.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例如, 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和社会功能;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修辞学研究中去), 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这方面的材料要尽量搜集.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再花力气去作重复劳动; 充分吸收别人已有的经验,或是了解别人所遇疑难的焦点所在,对不同观点仔细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问题,就象兵法上所说的那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认真地整理、辨析要使材料发挥作用,还需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下一番辨析、整理的工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真能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2)剪报、札记、文摘卡.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详细注明每则资料的作者、篇名、出处、发表日期,二要有细致合理的分类.3)大事记、年谱或着译年表.通过这一类材料的编写,可以加强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础上深化对于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研究.2 毕业论文内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论文的结构论文的结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作"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的作用,主要是说明选题的原因,概述前人已有的成果和尚存的疑难、争执,提出本文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正文是分析、论证的过程;结论则是整个研究成果的总结性的表述.有的文章在引言之前,还有小标题目录和全文的内容摘要. 提纲的作用论题拟定,材料大致齐备,动手写作论文之前,应仔细拟出论文提纲.提纲也有个反复修改补充的过程.这步工作做好了,论文已大致成竹在胸.一个成熟的提纲,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考察每一个局部,并考虑个部分之间应有的逻辑联系.各部分所占的篇幅应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相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照顾全面. 要有正确而多样的研究、分析方法初学学术论文写作的人,往往容易犯归纳多而分析少的毛病.要么是就事论事的材料罗列,要么是轻易而简单化地得出结论,不善于通过有层次、有根据的分析、论证,充分显示其思想观点的说服力和深刻性.这里就需要注意研究方法或分析方法的改进、提高.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1)哲学的方法这是指如何根据唯物主义辨证法对于哲学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存在和运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正确解决具体研究工作中的本体论和一般方法论的问题(比如,从认识对象的现象到认识对象的本质).2)历史的方法这是强调尊重对象本身的历史具体性的方法.它要求研究工作者必须充分熟悉客观对象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占有大量资料,从中寻找出客观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3)逻辑的方法这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所揭示的关于人们思维的一般规律(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 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用理论的形态加以体现.4)假说的方法所谓假说,并不是随意的幻想和碰运气的猜测,而是以一定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借助于研究者的活跃联想或直觉感受, 提出的一种富有预见性、然而尚待继续验证的新观点.它们虽然还不能称为科学的结论,但却常常是新思想、新理论的萌芽.科研成果的正确获得,往往是和上述各种方法的另国而紧密地结合使用分不开的. 引用材料的方式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但是,援引不当,交代不清,也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引用材料的方式有这么几种:1)完整引用.照录原文一句或一段话,不能任意删削或添加别的内容.前后要加引号.如果引文单独成一段,每行均比其它文字往后空两格.2)概括引用.用作者自己的语言将引文的原意转述出来.前后无须加引号,也不用其它格式或符号加以突出.3)分析引用.将引文的内容拆散、打碎,和论文作者自己的阐述分析文字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独的引文太多而使文章显得累赘或影响风格的统一.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院系名称 服装院服工系 专业 服装工程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急待解决的问题有: 款式设计模块与结构设计模块之间的接口。现有几乎所有的服装CAD系统的款式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相对脱节,在款式设计模块中完成的效果图只能供结构设计师参考,结构设计完全凭借对图片审视和人为经验进行。所以,开发效果图与样板之间的接口将使服装CAD系统内部一体化,使前者的输出成为后者的输入,即服装效果图(或部分地)自动转化为平面纸样或立体服装结构。 CAD技术的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CAD发展中,新的技术和新的算法不断涌现,它主要表现在建模、数据管理、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面。我国CAD系统开发、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CAD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实际应用和需求密切相关,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计算机应用的新技术和一些新的算法在CAD中不断出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三个方面。 建模技术是CAD的核心技术,建模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就代表了CAD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 二维建模是最初的CAD技术用来解决二维绘图问题的,后来发展为三维的几何建模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又分为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线框建模是以线来构造三维物体,其主要算法是空间自由曲线的拟合和表达相对简单。曲面建模是由曲面来构造三维物体,其主要算法是自由曲面或雕塑曲面的生成算法等,其算法较为复杂。实体建模是构成真实的实体,其算法比较复杂。随着几何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要求,到8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参数化和变量化的建模技术。 特征建模是CAD建模方法的一个新发展。特征建模是着眼于更好地表达产品完整的功能和生产管理信息,为建立产品的集成信息模型服务。特征包含了产品的特定几何形状、拓扑关系、典型功能、绘图表示方法、制造技术和公差要求等。特征的引用直接体现了设计意图,使得建立的产品模型更容易为人理解和组织生产。 产品集成建模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型产品模型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在设计、制造、检验和装配等环节的共享问题,完整地描述了产品在概念设计——装配设计——零件设计全过程中的各种属性和相互关系,实现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内部描述信息(如产品设计、计划、加工、检验等信息)和外部过程信息(如内部描述信息所依赖的环境、知识和规则等)的集成。这种产品集成建模技术仍在研究中。 CA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数据管理技术是其又一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在CAD集成系统中更为重要。 在70年代之前,主要靠文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到1968年美国IBM公司研制了第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1969年美国的数据库研究小组CODASYL发表了DBTG报告,建立了第二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到70年代,第三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集中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商品化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仍很流行。8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四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即工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 近几年来,我国CAD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二维CAD商品化软件市场,在一些企业也引进了CAD系统,并取得一些效益。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1、目前我国CAD系统仅仅作为绘图工具,缺乏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指导 2、我国三维CAD系统还不成熟,必须加快开发 真正解决产品设计问题的是三维CAD系统,而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三维CAD系统还未真正形成商品软件。 3、我国CAD技术开发创新少、仿制多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只仿制就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我国二维CAD到目前研制的三维CAD都存在这一问题。 4、我国CAD软件的开发缺乏理论研究和算法的研究 CAD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涉及面广而复杂,技术变化快,竞争激烈。就建模技术而言会涉及很多模型建立的理论和算法,这些都是为解决用户需求而研究开发的,每种理论和算法用于CAD系统中,会产生新的CAD软件。如有名的CSG、B-rep、NURBS等等。而我国CAD软件开发者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多年来也未见过有名的理论和算法用于CAD中。只能引用别人的,当然也只能跟在人家的后面走。 5、信息集成技术落后 6、CAD中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落后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一、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1.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业一个专家。”一方面服装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综合反映。曾有位学者调侃地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而仅仅就事论事地讲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抛弃了服装发展的灵魂、动力与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服装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对服装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的关注,就会导致设计中出现盲目的模仿与抄袭,断章取义、玩弄形式,追逐所谓新潮流和表面的浮华;而割断服装发展的文化脉搏、割断服装的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 因此,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2.科技素养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互联网的出现和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使我们能真正做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建立起真正的快速反应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生物和材料科学的进展,产生了大批新型纤维;莱卡的广泛运用,使穿衣中长期困扰人们的舒适与合体的矛盾得以解决;tencle、彩色棉、新型醋酸纤维面料、绿色聚乳酸纤维面料等新型纤维面料,既具有天然纤维的风格,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性能,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再加上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得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赋予面料以新的风格和内涵,丰富了表现力,使服装呈现出新的视觉冲击,散发出新的魅力;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不久将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纤维和面料。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鉴于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生物化学和环保科学的发展,导致了人们以“绿色”为美,形成了当今的“绿色文化”潮。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还将影响到思想、文化和美学等诸方面的问题。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正在成为现实。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未来的服装,可能很难说清它是源于何种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华服装。 4.市场经济素养 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从产品到穿在消费者身上,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我们的很多服装设计师在T型台上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却大都是失败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这在给我们设计师带来施展其才能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件完整的产品有三层涵义:实质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丰厚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件服装时,往往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产品的实质,即他她从产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把产品的实用功能看做是产品的实质所在。所以,作为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了解你的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高级化妆品生产企业家说的那样:“我们在工厂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出售的则是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