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南方周末复盘文章

南方周末复盘文章

发布时间:

南方周末复盘文章

全文内容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忠实记录了亿万军民战胜世纪洪水的巨大勇气和抗争精神……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终于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这位老伐木工发自内心的忏悔,为“寻找长江的伤口”留下了最真实的言说和最切肤的痛。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热,久久为之发烫。

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告别一九九八,回访我们报道过的新闻,作恶多端的孙小果终于被一审判处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阳终于在他乡找到知音,而中国电信也终于开始降低消费者们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费……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这是1999年1月1日《南方周末》新年贺词,是南方周末的经典文章,保留了南方周末的精神。作者是当时的总编江艺平。

《南方周末》日前发表的《养老保险“一国两制”现象严重》一文,引起社会很大反响,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争相传阅、相互转告、热烈议论、好评如潮。这篇文章何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一是敢越雷池。养老金“一国两制”现象长期存在,人们尤其是企业退休职工,早就颇有微词、质疑纷纷。我曾就此问题多次给多家报纸写过文章,呼吁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悬殊问题,但都被退稿。有编辑对我解释说:“你说的问题的确存在,这是社会不公平,但这是个社会敏感问题,见报怕影响社会稳定。”我心里不服这种牵强的解释,几千万退休的企业老人,承受着不公待遇,顾大局,识大体,他们是稳定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传媒连句公道话都不敢说,何谈为民代言?现在,《南方周末》终于打破传媒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把“敏感问题”摆在社会面前,并且选择全国“两会”前夕发表,为百姓鼓与呼。我看并没有“天下大乱”,反而向人民群众传导了亲民政府的关注与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增强了广大企业退休人员被特别重视和格外关怀的感觉,激活了老人们的心理期望,有利于社会稳定。许多老人高兴地说:“不管问题能不能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只要报上替咱们呐喊了,就有希望啦!” 二是情真意切。该文章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传媒“心怀天下不平事,意念人间疾苦情”的情怀和职业良知与责任感。文章中有许多贴心知己的话。如“自2005年始,各地在国家统一安排下逐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每次每月数十元额度的增长,仍未能有效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境遇。”又如“CPI的飞涨,已经让各地的老人们迫不及待。他们开出自认卑微的请求,一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普通司机的水平,三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同等人员的水平。这可以理解,他们必须以仅存的晚年岁月与循序渐进的政策赛跑。”读到这段文字,心里酸楚悲凉,一个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开出的目标请求竟卑微到机关的司机收入水平!企业退休的老人们,甚至得到政府几句肯定他们在共和国建设中出过力的话语,都会提高“幸福指数”。我常听到老人们相互安慰勉励的话:“不怕拿得少,就怕走得早,好好活!”多好的老人啊! 三是实话实说。“企业高工养老金,不如机关清洁工”,说得太符合实际了。老朽忝列高工,长期只有500元退休金(去年才突破千元大关),回湖南老家探亲,兄弟姊妹、老子老娘都以为我“瞒产”了,父亲说,在县政府扫地打杂的都有1000多元退休金,问我是不是犯错误了?文章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了退休金“一国两制”的现象。如华南某市截至2007年7月,部分企业副高职称的退休专家养老金约为930元,相当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清洁工工资的一半。2007年初,上海一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每月养老金为2006元,而该市某机关司机的退休金是2550元。活着如此,死了差别更大,如退休人员去世,上海企业单位补发两个月工资,而机关则发20个月的工资,相差10倍,这是典型的“同命不同价”! 《南方周末》的文章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就为党和国家制定养老金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功不可没,值得崇敬。

付如初老师是文学博士,是《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专栏的作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少年读物的编辑室主任,也是著名的青年评论家。这些我原本并不了解,是我听了付如初老师的《如何读透一本书》的音频课之后,在百度查到的个人简介。 人如其名,不知"如初"是付老师的真名,还是笔名。听完老师的12节课,再回过头来看老师的名字,便觉得名字真好。付老师的确怀有一颗对文学无比谦卑、敬畏、热爱的初心。 从去年10月重新拾对写作的兴趣,我听了很多课。这些课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唯有一件,是所有课,所有老师们都有共识的,那就是 - 阅读。要想写好文章,无非就是多写,多读,并无捷径。 于是我买了很多书,在重拾下笔的同时,也开始重拾阅读。可是花了好几天时间读完一本,就插回书架吗?总觉得可惜。就好像书架上那些儿时读的王朔、刘震云、苏童等等,其实我早就不记得他们具体说了些什么,有些甚至连作家的名字也都忘记了。现在再拿起来,真正就是一本陌生的新书。 我想,也许读完一本书,真的应该马上记录下来一些什么。我已经40多岁了,不可能奢望40岁之后的记忆力比儿时的还强吧。可是,该怎么记录吗? 我总在微信上被各种"在家读书也能变现", "写拆书稿月入几万不是梦" 之类的信息袭击。尽管我不信,可也总开始好奇,拆书稿到底是什么?书评又是什么?它们和读后感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我就是在对书评的认知如此模糊和浅薄的状态下,找到付老师的课程的。她的主题的是书评。 我想说,听正统的、科班出生的这些老师、作家讲课,真的是种享受(这是相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网络上各式各等的写作导师而言的,能当老师的人似乎太多了!课也似乎太多了!诚然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小白来说,他们的经验也总能让我们获益,但是能让我感觉到听课是种享受的,并不多。另一门我有同样感觉,是南方周末邀请的几位作家带来的20节虚拟小说课。) 付老师的课,虽然是门书评课,却不仅让我在读后感的方向上获益,更让我在如何深入阅读、如何理解文学,这两个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收获。1.我在读后感方向上的收获 (1) 原来写书评是件门槛比较高的事情,它不是拆书稿,也不是读后感。 拆书稿,是将一本书的精华部分加以提炼,方便读者在短时间内读懂其中的含义。应该是现在速食时代的一种产物。它的本质是尽量百分百传达原作者的精神,避免写作者的个人情感代入。 而书评恰恰相反,书评的本质是要提供现写作者的观点,是一种新的观点创作,它恰恰要避免大量引用原作者的文字,大量重复原作者的观点。 读后感,我个人的理解,它是一种低配版的书评。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书评,写出书评的佳作更是需要极强的读书阅历和理论高度。然而毕竟大众也需要有一个谈谈感想,评评好坏的出口,那么,这个出口就可以是读后感了。既然它只是个人的感受,别人也就可以不对它要求过高。观点立意不够高远也没关系,只要能触及自身,就可以了。 我想,听了这门课后,我要开始努力写的,就是读后感了。我希望对今后读的每一本书,都写一篇读后感。因为惟有真正地动笔,开始组织自己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读透一本书。(我通过写课程复盘,也已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因为上了这门课,写读后感时,我一定要朝书评的方向去努力。 我要真实地表达(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因为他是名作家就抬头仰视,也不因为他是新人作家,就处处怀疑。我要积极地,勇敢地,思辨性质地思考。对于怀疑之处,我不要仅仅提出怀疑,我还应该试图提出建设性的方向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自嗨)。 (2) 写读后感,一定也要像写书评一样,提炼出自己最想表达的观点,这个才是文章的价值,对原文的引用最好不超过自己总篇幅的30%,剩下的70%应该都是我的输出,而不是作者的。 付老师说,提炼有价值的观点的方法有: 基于生活体验,进行提炼; 基于时代环境,进行提炼 还可以跟名著,或者大众比较熟悉的图书进行对比,进行提炼; 跟作家有关系的作家进行对比,进行提炼。 我准备在写下一篇读后感时,就实践一下以上的方法。 (3) 关于如何表达,付老师说,要以不那么强势的,稍微从容一点的,涓涓细流一点的,以柔克刚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一种 表达上的教养。 这句话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开始意识到,我之前在文字上的直接了当、有什么说什么,明明心底知道别人看了可能会不悦,却又故意忽视的做法,其实可能是一种粗鲁。我竟然还把它错当作直抒胸臆的美德,来安慰自己内心其实能意识到的不安。 文如其人呐,文字后面折射出的,都是我们的为人。写文,到了最后,还是得先修心。 这在我们提出对作者的不同意见、提出怀疑的时候,尤为重要。我们是怀着幸灾乐祸的小人之心写的,还是怀着友好尊重、切磋进步、希望他将来越来越好之心写的,别人一定可以看出来。 我该自省,引过往为戒。当然,这不代表着我们不可以说真话。我们可以说真话,只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说,以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说,是需要在落笔前(或开口前)稍许权衡一下的。 的确,这不仅仅是写书评的问题,在写其它文章,乃至做人上,都当时刻警醒自己。2.我在深入阅读方向上的收获 (1) 以往看书,统统都只看一遍,就以为是"看过","看完"了。而且,还会时常陷入一种书太多,来不及看的焦虑中,仿佛学问是以你读了几本书来丈量一下。这多可笑。明明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自己居然一直深陷沼泽,不得出。 付老师说,一本书要多读几遍,做到烂熟于心。她说这个是因为要为写书评做准备,然而于我听说,好像有一只手,把我立即从沼泽里拉了出来。 的确,一本书,只读一遍,看得出什么?无非就是看了个故事,看到了冲突,看到了人物,看到了作者最后留给你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向。这够吗?当然不够。 我想,我以后读书,读好的书,至少是要读3遍的。我打算从短篇小说开始实践起来。第1遍粗读,和以往一样,看它是否吸引我,看它是否是本好书; 第2遍细读,留意并总结出故事的脉络、矛盾冲突的转折点、打动我的人物、场景描写、心理活动和其它细节、作者讲故事,塑造人物的方法,并且用笔记下来;第3遍,为写读后感做准备,对上面总结出的内容,多问自己为什么。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设计,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写,作者比我设想的好在哪里。 (2) 我对书有些洁癖。我不喜欢折书,更不喜欢在书上划线、写字。铅笔也不行。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如果我的书被别人折了,划了,我是恨不得去重新买一本,放回书架的。我就喜欢它们每一页,洁白如新的样子。 付老师提倡 用即时贴在书上做标记,在书前面的空白处简单标记某个人物、某个细节的页码,给书做摘抄,做笔记,并要珍惜自己看书时涌现的灵感,随时记录下来(可以记录在本子上)。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突破对书的洁癖,如果不行,我计划,每看一本书,就开一个文档,在文档上用打字做摘抄。在文档上记录喜欢的词语、段落;简要总结故事的脉络、矛盾冲突的转折点、人物小传、动人的细节、作者讲故事,塑造人物的别致方法;写下自己的灵感、疑问、思考。 (3) 以前我看别人的书评时,看到有那么多人老在里面写作者的生平、个人经历时,总不以为然,认为他们就好像在凑字数似的。 付老师说,只有对作者本人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他的文字,为什么是简朴的,为什么是华丽的;也才能体会他在小说中为什么这么塑造人物,人物为什么选择那样的年龄,那样的身份,那样的生活。 所以阅读一本书后,我还应该有一颗"八卦"之心, 尽量地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写这本书时的人生处境是什么,他写这本书时的年龄是什么,正跟什么样的人交往,也许一切都可能会对理解作者写这本书时的意图有用。 我不应该轻视这一点。这可能就是我原来的一种傲慢,以为看一本书,就看懂了一个人。其实,谈何容易?应该保有敬畏之心,才可能更主动地去了解更多,才可能会给真正"读透"增加一点点概率。3.我在理解文学上的收获 (1) 付老师在课程中反复说:文学是人学,关注人是第一位的,倡导真善美是文学的不可动摇的第一标准。 初听到这句话,我也是大吃一惊的。我是一向讨厌那些正能量文。我觉得千篇一律、不触动人性、显浅、无聊。 我总偏好那些阴暗向的东西,以为看见了人性的幽暗就是真的好文学。听了付老师的课,我动摇了,开始怀疑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了。我开始想,也许,在幽暗里的挣扎,在幽暗里对真善美不可得的遗憾才是那些作家写幽暗的真正原因,而我居然一直忽视了这重要的一点。 既要写出人类永恒的对真善美的渴求,又要写出真实的在阴暗里的沦落、挣扎。 也许每个作家就是在以不同的比例调和着这两点,真善美的比例百分之百了,就成了我讨厌的正能量文;阴暗面的比例百分之百了,就成了发表不了的枪毙文;而在这两者之间,就是好文章诞生的区间了。大家,都应该在这片区间里努力! (2) 付老师说,一个好的文学表达,有三个境界:可读、可感、可想。如果还能启发读者从文字想到生活,想到人生,甚至想不明白,那就是更高的第四个境界。 可读,就要求我们用尽量平易近人、朴实的语言去叙述,千万不要拽词。斯蒂芬.金在他的《写作这回事》建议过,你脑袋中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对的词。我们要警惕自己用看似华丽、高级的词去代替那个最准确的词。 准确是第一要务 。 可感,就是能让读者感同身受,能有共情,也就是代入感。也许这需要用各种环境描写,心理活动等等去铺陈。 可想,就是能让读者思考,不是直接了当地上一盘菜,告诉读者菜名和味道,应该让读者自己去品。 (3) 对于虚构作品的鉴赏,付老师说,关键要看它的想象力,它的代入感强不强,看他概括生活的能力,是否能用虚构的世界反映生活的本质,同时也要看它个性化的水平,是否有他独特的发现,能用独特的角度,展现世界的丰富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对于非虚构类图书的鉴赏,付老师强调: a.题材的稀缺性本身 b.作品本身的立意是否够高远,是否超越了个人经历,在个人之上,建立了一种对永恒的价值的追求,比如对人道主义,对真善美的追求 c.它所达到的历史和社会的效果, 是否着眼于未来 我一直知道好的文学,并不在于它美丽的辞藻,而在于它的内核 -- 主题表达。听过付老师的课后,从她的鉴赏标准上,我更深刻地理解到,我们写作时要努力去做什么。对于小说,我们不是100%去复原生活,也不是任意改造生活, 原来小说的设计是一种对生活的提炼,目的是,经过提纯后,能更清楚地看到生活、人性的本质。因此,当我们取舍情节、取舍人物时,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正在提炼?还是只是在填充?提炼完成后,又该问问自己,自己的提炼是否太骨感?会不会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和人性的复杂? 也许,就是要在这种不断的推敲中,打磨的。 对于非虚构文章,我一直不敢于说题材的稀缺性这样的词。我虽然早就隐隐地体察到了,但是好像总有点引以为耻,以为写"猎奇"的事物比较低级。但是付老师却说,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常识。看来我的感觉也并不是完全错的。不过, 立意是否高远,是否有历史和社会的效果,是否着眼于未来 ,才是更重要的事,这些是我原来并没有那么深刻体悟到的。看来,这是今后的非虚构写作,要积极去努力的方向。 其实,对于虚构小说,也何尝不是呢? (4) 对于纯文学,和类型文学,又或者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快餐文字,这些的界限到底在哪里?我其实听到过各种不同的解答,似乎它们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在纯文学纸媒越来越凋落的今天,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其实都不自知地身处在一个快餐文字的世界中。 从小号称喜欢文学的我,也渐渐模糊了。 付老师在课里提到了"文学含量"这个词。她说 文学含量是指,文学有没有通过想象,反映生活的本质。 好的文学在经过对生活的提炼概括之后,能够让人获得对生活的新发现,对命运的新感悟。这种感悟 和自己有关系,也和别人,和世界有关系。 文学不止应该和生活同步、平行,而且应该对生活有所发现,对人性有所挖掘,这些才是文学应该有的大问题。 这样一来,我就忽然不模糊了。我意识到,是不是平时看那些顶着红点点,好像不按不行的公众号文,太多了?其实它们有多少含量呢?能引发你多少思考呢?俗话说,不以恶小而为之,那是不是也不要因为觉得它只花1分钟点开,就花了1分钟,又1分钟,又1分钟呢? 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分钟积聚起来,多看看像《收获》这样的高浓度文章呢? (5) 付老师建议, 深度阅读的第一步,要从读经典开始 。 而 读透一本书的第一步,是要从读一本书与现实和生活的关系开始,从读它的文学含量开始 。 这也就要求了我们,读书不是在读故事,不是在读跌宕起伏的情节,读书其实就是在思考,思考它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而我们却常常读完了一本书,忘记了这重要的一步。 而如果不能启发你进行思考的书,就不是一本好书。 以上,就是我三个大方向上的收获了。此外,还有两点小小的补充。 (1) 打算开始练笔之后,我参加了365日记,我努力想要做到每天写1000个字。但是不出1个月,我就开始感觉到困难,这个困难在于,我不是永远都对既定的主题感兴趣,因而常常是硬憋的,为了写而写。虽然有时候,也会越写越来劲,但是这种因为不得不写而去开头的感觉,并不好,不愉悦。 付老师说,因为 永远不要写自己没有感觉的内容 。 这句话解放了我。我打算放下日记,但是当然,并不代表停止练笔。大家都说,文字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对我来说,打不打动别人永远是第二位的,取悦自己、打动自己,才是永远的C位。 (2) 关于公开写作,之前无戒老师说过,一定要把写的文章公开,不能只把它放在自己的文档里。 付老师也说,也多听别人对你书评的意见,可以在发表前先给身边的人看看,了解一下别人有哪些不理解,你可以作出相应的修改。 我对公开写作是有一点抵触的。一是我觉得有些非虚构写作可能涉及隐私,二是一旦在任何网络地带公开了,以后就不能投稿了。所以我一直迟疑。 目前我的想法是,把读后感、课程复盘之类的,一些无关痛痒的文字,只要能公开的,就尽量在公开。确实, 如果能被别人看到,能听到别人的反馈,对写作者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南方周末最新文章

全文内容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忠实记录了亿万军民战胜世纪洪水的巨大勇气和抗争精神……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终于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这位老伐木工发自内心的忏悔,为“寻找长江的伤口”留下了最真实的言说和最切肤的痛。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热,久久为之发烫。

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告别一九九八,回访我们报道过的新闻,作恶多端的孙小果终于被一审判处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阳终于在他乡找到知音,而中国电信也终于开始降低消费者们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费……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这是1999年1月1日《南方周末》新年贺词,是南方周末的经典文章,保留了南方周末的精神。作者是当时的总编江艺平。

南方周末2008新年献词 《 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 》 帷幕徐启,灯火璀璨,在二○○八年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然站在中央。 闸门洞开,浪涛汹涌,在历史洪流的席卷之下,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派对年,一个大中国的狂欢夜。 抬眼可见,奥运倒计时牌上的数目飞速递减。 耳边隐约传来那个老人的声音:“你们要冲出一条血路来!” 蓦然惊觉,改革开放三十年了。 这两件事情,看似各不相干,其间却丝缕相连。 这丝丝缕缕中的一条,曾异常清晰,最近又被大声呼唤,那就是:思想解放。 三十年前的月亮,照着一个国运彷徨、民生凋敝的中国。 一个大钟停摆了,另一个闹钟响起来。 *** 急促而动听,饥肠辘辘的人民,突然都红光满面。 在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两只猫杀出重围。 一只是白的,另一只是黑的,它们吃掉了“两个凡是”。 人民跟着两只猫,走进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走进了个体户的摊位,走进了民营企业家的办公室,走进了股票交易所,走进了互联网空间。 这时候人民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第一人称,我和我们。我们能感知温饱,还能开动脑筋,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我们还去了一些别的地方,比如 *** 大楼、法院、报社、电视台、学校、电影院等等。有时被请上座,有时被赶出门,有时被赶出门以后又被请上座。 反反复覆之间,我们在成长,社会在进步。 成长的方向是独立人格,进步的标志是自由宽容。 整齐划一的运动越来越少了,参差百态成为幸福的本源。 五千年的古文明,三十年的大变局。 变局之中,泥沙俱下。有些目标甚至越来越远了,有些方向越来越模糊。 如果要问究根由,乃个体之还不够解放,思想之还不够自由。 三十年间,我们逐渐学会了正眼看世界,发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更发现千奇百怪,不离其宗,那就是和平与发展,民主与自由,还有人的权利。 人类共有的精神遗产,不该由他国独享。 何况我们遇到了全球化。它把普世同一的游戏规则摆在我们面前,希望我们珍惜。 我们签署了人权公约,加入了WTO,出席了八 *** 会,也申办了奥运会。 那照亮古希腊奥林匹亚村的阳光,也将同样照亮北京紫禁城。 那些来自西方的运动规则、和平理念和欢乐精神,也将同样进驻我们的内心。 如果我们为五星红旗感到骄傲,那么也可以为五环旗感到自豪。 毫无疑问,没有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观念嬗变,就没有二○○八年北京奥运会。 而人们又希望奥运会的火炬,能为中国传递更多的文明梦想。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中国和世界的距离如此之近。(励志文章 sun)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如此之多。 越来越多的人将会知道,奥运会是全民的动员,集体的狂欢,更是个体的奋斗,是灵魂的舞蹈。 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将不仅是比赛成绩,还有更好的空气;将不仅是更多的商机,还有更多的欢乐和由。 我们也该同时记得,二○○八年是戊戌变法一百一十周年、“大跃进”五十周年。 这两场历史悲剧,是思想解放的别样版本。 那场由一个开明皇帝发动的、自上而下诏书纷飞的改良运动,以上层官僚的倾轧和宫廷政变而告终。 一百一十年后,“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仿佛还在当空喷涌,它仍然是一本浓缩的政治教材,上面写的并不仅仅是权力斗争,还有关于民众思想和社会结构对于改革的影响。 而五十年前,高层领导也曾号令解放思想,大胆想像,结果浮夸风起,资源耗尽,饿殍遍地。那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思想,没有个体的解放,民众被绑架成为政治荒诞剧的道具。 三十年前,思想解放释放了个体能量,渐得温饱;十六年前,胆子再大一次,民间沸腾,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如今继续呼吁思想解放,当深察历史,反思改革,激活社会,科学发展。 二○○八年已经开始,中国闪亮登场。 你在其间,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无论你是何种角色,都不要被历史的大潮淹没,或者冲刷去你的独立存在。 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

南方周末新年贺词采用正楷文体,显得庄重而严谨。因为新年贺词是正规文本。

南方杂志与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创办于1984年,以“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为理念。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40万份以上,全国分14个印点印刷,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南方周末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南方周末在全国设有11个印点:广州、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海口、济南、南京、长春、福州,通过卫星传版,实现同步彩色印刷。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南方周末以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周报第一名。2008年,南方周末在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中,位列报纸类“理想品牌”第一位。

AAAA``AQS

我晕,报纸啊,买三块

其实,“好的新闻报刊”至少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新闻多;2.新闻深。综合二者,下面几种可供参考:《参考消息》-新华社-新华网《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社-环球网-人民网《中国新闻周刊》-中新社-中国新闻网

文章在南方周末发表难吗

这个看参照物。如果你是论文质量比较高,而且职称,资历都比高,你是不屑于发表省级期刊的,你必须发表核心,而且必须是南核才能证明你自己,但是这个是极少数了,大学教授发表南核也比较困难的。如果你写篇日志,写条朋友圈都费劲,你发表省级期刊比登天还难。建议你发表论文前,多学习下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吧,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看看,那上面有一些文章讲得比较不错的。

文章不是不可以贴网络,但是,在发表之前你贴网络了,谁可以保证你的文章不被抄袭?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小报经常在网络上拿文章拼自己版。

我自己的随笔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本来一家杂志已经决定发了,但是,在定稿之前发现当地的报纸上抢先登了出来。开始怀疑我一稿多投,但是,我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家报纸。我能说什么?自己撤稿了。

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不是很难的,只要通过各级的评判才才可以登刊

一般发CSSCI,很多期刊都要求,作者的职称是博士或副教授,字数最少的要求4800字,有的好的期刊要求字数8000以上,也不知你想发什么类的论文,一般社科方面,医学方面的论文发表是很贵的,您可以找一些代理去发表,前提是找代理要慎重一些,现在你想自己找编辑部不太可能,找到了一般也是假编辑部,这些都是我给你的一些建议,可以参考一下。我建议你看一下“发表吧”,他们那里发论文还是蛮快的。 众所周知,CSSCI 期刊是国内很权威的社科期刊。所以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好的刊物,是不是投稿的作者会特别多呢?可以说答案不说自明。但是编辑部的人力资源等十分有限啊。编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海量的稿件里选择最优秀的文章呢?实际操作中就不可能是编辑一篇一篇的阅读。那样的工作量就是有三头六臂加上一天 24 小时不休也无法完成。在编辑部人力资源没有扩充的条件下,编辑在筛选文章的时候自然要采取一定的技巧。一、熟悉期刊的风格与要求: (1) 作者单位和简介:名牌大学博士或副教授以上职称(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学历,学校和职称确实也是水平的一个反映,而且也确实没有更好的筛选方式可供选择) (2) 论文偏向于“文史哲法经”方面的学术论文, 经济方面的文章要偏重宏观经济 。不安排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的稿件,不安排外国文学稿件,基本不安排纯语言类稿件,不安排教育教学类,德育等方面的稿件!(文章内容一定要和期刊对路,不然就是再高质量的文章也不可能被录用) (3) 字数在 6500 字到 7000 字左右最好(一般 CSSCI 期刊安排 3 个版面,所以字符数先控制好,除非文章特别优秀或者是编辑部特意安排,不然最后还是要修改) (4) 带基金的论文一定把基金号附上,带博导的一定带博导。 (这一条有时可以决定是否通过,理由同 1 ) 二、文章的修改规范 (1)字数控制在 7100 内 (2)在参考文献或注中加 2 条“所投期刊”引文( 2006-2008 年的引文,期刊也需要为自己做链接,提高索引率,“酒香还怕巷子深”就是这个道理) (3)文章分层次阐述,各层次最好加上小标题(要求学术性强,新颖和特色,最终还是质量为王,没有质量其他方面做的再好也是枉然) (4) 注和参考文献都附在文尾,以正文的形式,不用尾注 (5)摘要一定要写好(审稿量大,象高考作为批改,第一印象很重要)

南方周末报编辑

报道新近事实 真实 刚正不阿 唯一跟中国其他报业区分的报纸 我想里面一定有很赞的编辑 有种

新任主编为向熹。 让一个在体制外毫无经验的干部,负责一个体制外的媒体,这是《南方日报》集团领导用人的失策。向熹此人纸上谈兵可以,但为人浮夸,不够坦诚。向熹曾欲到《南方周末》当记者,为江艺平所拒,理由是向熹与南报记者气质上有差异。《南方日报》的老人都会记得几年前的“七一晚会”,向熹朗诵一歌颂党的诗,未罢居然泣不成声,给人以大伪之徒的感觉。他那一套在体制内行得通,但在《南方周末》行不通。除非对南报彻底换血。问题是南报彻底换了血,魂魄将不复存在。 南报的内部冲突,实际上是体制内外两种文化的冲突。这次事件中,率先倒戈一击的是上海记者站的两个记者,杨海鹏和翟明垒,他们批评南报新任领导在内部事务中起码的知情权,居然对记者降薪一半这种大事,事先不沟通,事后不解释。在上海站对此质询时,也不予理会。按党报传统,这种事无须多解释;但按《南方周末》的传统,碰到如此大事,领导层会对大家说明,寻求谅解。向熹年纪虽轻,但一直深受体制内文化的浸润,自然不知南报的“理路”,把权力的分量看得太重,而轻视下层的反应。 引自网络

《南方周末》每周四出版,全国发行。创办于1984年,以“在这里, 南方周末[1]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2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 索引序列
  • 南方周末复盘文章
  • 南方周末最新文章
  • 南方杂志与南方周末
  • 文章在南方周末发表难吗
  • 南方周末报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