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山楂的药食同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山楂的药食同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山楂的药食同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卢晓慧

山楂为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产于东北、吉林、山东、河南等地。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效,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

常见中成药 大山楂丸、保和冲剂、小儿消食咀嚼片、消食健脾片 等都含有山楂。中医认为“焦香可健脾和胃”,将山楂炒焦变为焦山楂,在山楂炒焦过程产生的焦香气味中,含有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5-羟甲基糠醛、糠醛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健脾作用,因此焦山楂具有更强的消食导滞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以下明显的药理活性作用:

1、山楂对心血管的作用

山楂具有调整血管活性、增强心肌收缩的作用,还能够降压、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临床上山楂对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脑梗死、动脉硬化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2、山楂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山楂能缓解胃肠异常蠕动,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其中山楂黄酮类有保证肝脏及其细胞药理活性,可用于肝病的防治。

3、山楂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山楂能纠正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也能降低脂质代谢物过氧化的作用,减少肝脏中脂质代谢物的堆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山楂口味酸甜,尤其适合小孩食用。适合做一些食物用来平时保健食用,山楂可以做成如下食用法:

1、 山楂粥

鲜山楂60g,大米100g,白砂糖适量。水煎山楂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砂糖每日1剂。可健脾胃,消食积;适用于食积停滞,肉积不消,腹痛,腹泻等症。

2、 麦芽山楂饮

生麦芽15g,生谷芽15g,山楂15g,陈皮9g。加适量水煎30分钟,取汤代茶饮用。能助消化、消解食滞,用于食积和消化不良。

3、 萝卜陈皮汤

白萝卜60g,生麦芽10g,陈皮9g,山楂10g。加适量水煎30分钟,取汤400毫升,代茶饮用。具有健脾开胃,增强食欲,用于胃肠积食、消化不良。

4、 山楂饼

山楂(去核,炒至外焦里黄)120g,淮山粉120g,炒鸡内金30g,陈皮30g,锅巴300g,莲子60g,大枣肉100g,再加糯米粉、米粉、白糖适量,蒸糕或烙成薄饼,空腹服用,连食一周。适用于脾虚胃弱的消化不良者。

5、 山楂糕

鲜山楂适量,白糖适量。山楂洗净去核,加入搅拌机,加少量清水,打匀,倒入锅中,小火加热至粘稠,倒入模具中,冷却即可。

6、 冰糖葫芦

鲜山楂适量,冰糖适量。山楂洗净串于竹签上备用。冰糖加少量水烧开融化,小火熬至糖汁滴入凉水中变硬脆,山楂串均匀裹上糖汁,冷却即可。

7、 山楂酱

鲜山楂适量,冰糖适量。鲜山楂去核去蒂备用,冰糖加适量水小火加热融化,加入山楂,小火煮至山楂软烂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山楂虽然为药食同源类中药,但也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吃,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合食用山楂:

1、胃病患者

虽然山楂有消食消积的作用,但是本身有胃病的人是不适合吃山楂的,山楂酸味重,对胃黏膜有伤害,而且其能刺激胃酸分泌,如果肠胃不好还经常食用山楂,那么会引发呕吐以及消化不良的现象。

2、孕妇和经期女性

山楂有活血和收缩子宫的功效,所以孕妇不能吃山楂。另外山楂也不适合经期的女性食用,如果经期女性经常食用山楂,会导致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

3、牙疼患者

山楂酸味很重,可与柠檬相提并论,所以不适合牙疼的人,不然会加重病情的。

参考文献:

[1]陈士林,林余霖.中药饮片标准图鉴[S].2013,7:47-48.

[2]王云,万军,孙静莹等.焦山楂焦香气味消食导滞的作用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5(5):73.

[3]封若雨,朱新宇,张苗苗.近五年山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5):715-717.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刘锐锋

【药盾公益】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她带着甜

都说冰糖葫芦甜,甜里面她带着酸

……

凌冬已至,又到了吃糖葫芦的时候了!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你爱吃吗?

糖葫芦的主要原料,指的是山楂,山楂又称红果、山里红,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咱们国家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在《尔雅》中就有记载。别看小小的山楂不起眼,在唐代可是贵族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呢~

我国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记载山楂能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胀痛。

李时珍记载山楂的作用,还特意举了个邻居小孩的病例:

话说李时珍的邻居老年得子,全家人宠爱得不行,每天给孩子吃鱼吃肉,但就是这样的饮食让孩子伤到了脾胃。不大的孩子,肚子涨的像个鼓,而且是不是会疼的厉害,全身发黄肿胀。

算是小孩有福气,有一天孩子去山上玩,正好碰到了熟透了的山楂,小孩本来就好吃,就敞开了吃了个饱,到家以后大吐痰水,吐完以后家里还担心呢,孩子却已经恢复正常,甚至鼓鼓的肚子也消去了,发黄肿胀也退去了……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每100克山楂肉中含有维生素C 53毫克,比苹果都要高,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有机酸、糖类物质、钙等营养成分。

传统医学认为,山楂性微温味甘酸,归肝胃经,具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瘀、收敛止泻的作用,能够缓解饮食积滞、食欲不振、保护脾胃,对中医所列的气滞血瘀证(血瘀头痛、胸痹心痛、痛经、跌打伤痛等)有很好的的调理作用。

经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经常食用山楂,可以增加胃中的消化酶的含量,帮助分解脂肪,消化肉类食物。山楂中的成分还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血流、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山楂一般人都可以吃,如儿童、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的人更为适宜。

1.山楂茶

制作:

① 山楂取适量,清洗干净后去籽、去蒂,然后放到养生壶中;

② 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二十分钟,直到山楂烂熟;

③ 放入冰糖后,过滤喝汤即可。

作用:

这款山楂茶具有消脂的作用,适宜男女老少,尤其是患有脂肪肝的人更合适。

2.山楂粥

制作:

① 山楂30~45g,粳米100g,砂糖适量;

② 将山楂放入养生壶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出汁;

③ 滤出汁液后将汁液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煮;

④ 快熟的时候加入适量砂糖,再煮熟即可。

作用:

要注意山楂这种水果只消不补,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健康人食用山楂也应该有所节制。

小知识:山楂中所含的大量有机酸,能够使胃酸增加,可能会提升罹患消化性溃疡的风险。山楂能够促使子宫收缩,因此孕妇应忌用。山楂中含糖量较高,龋齿患者、糖尿病患者不要多服用。

山楂又称红果、山里红,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由于山楂可以增强老年人的食欲、改善睡眠质量等,也被称为长寿果。山楂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更重要的是山楂中含有多种有机酸,所以山楂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消食健脾。因为山楂中含有的多种有机酸以及维生素C,可以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消化分解,所以特别适合于积食的患者,很多助消化的药中就加入了山楂的成分。山楂的第二个作用是调节血管、保护心脏,常食山楂有助于辅助机体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预防心绞痛、冠心病等有一定的好处。此外,中医认为山楂性温味酸,具有活血行气、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疗血瘀型痛经。山楂虽好,但食用也要慎重,尤其是对于胃酸分泌过多、有胃病的患者,且山楂中含有鞣酸,可与胃酸形成胃石,很难消化掉。山楂的酸性物质对牙齿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在食用山楂后要注意漱口或刷牙,保证牙齿健康。

山楂的功效主要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山楂既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同时也是一种中药材,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以及行气散瘀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各种饮食积滞,如果吃了过多油腻以及肉类食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山楂,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起到消食的作用。同时炒熟的山楂还具有止泻止痢的作用,对腹痛的症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患有瘀阻胸腹痛、痛经的患者,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山楂,能够起到行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山楂要禁止与中药材人参在一起配伍,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患者在服用山楂期间要避免葱、蒜,以免引起失眠,同时也要避免与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等一起食用,以免降低山楂的药效。

山楂树之恋论文的参考文献

爱情观 在《山楂树之恋》这部影片中,老三各静秋纯美的爱情是全剧的主线,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 有人说从细节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情,我想这应该是对的。老三对静秋的爱是如此的朴实,没有一点儿杂质。他在村口等着静秋从省城回来;为静秋换灯泡、换钢笔;在悄无声息中托人给静秋送核桃、送钱、送山楂……这一切的一切老师默默付出的。

离开。 。造成了吗。, 。 啊、是的;了老

[摘要]《山楂树之恋》是一部集浪漫与现实于一体的命运悲剧。它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特殊社会环境下的悲剧爱情,以及其悲剧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它在将人生中最残酷的一面呈示给我们引起我们震惊的同时, 更激发起我们对悲剧哲学的更深入的思考。[关键词]《山楂树之恋》悲剧美悲剧哲学2007年艾米将完成后的《山楂树之恋》贴在海外文学网站上,短短几月便迅速成为海外读者追捧的“网络时代的手抄本”,接着便又传入国内,顷刻间引发无数热议,形成奇异的“山楂树现象”。张艺谋导演看到了人们对这部小说的狂热,因而要将这部小说搬向银幕。这部电影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终于诞生,由于之前的网络连载的名气,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热映,从而又把《山楂树之恋》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在这种狂潮众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会平静下来冷静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山楂树之恋》无论是在网络、书籍和电影等各种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中都能保持一种人们对它的热烈追捧?其实细想来,我们就不难发现,《山楂树之恋》之所以能博得万众的眼泪同情,不仅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现当代社会所缺少的一种纯情纯爱的氛围,更多的是其无与伦比的素淡的悲剧式的结局的壮美。正是这样一部充分体现悲剧哲学的小说,才会在引起我们对其伤感惋叹的同时也激发起我们对于生活的更加的热爱,而其悲剧哲学情愫对现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又是丰富而多样的。“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类:大恶人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由人物所处的地位必然造成的悲剧”。而《山楂树之恋》正是可以归为命运的悲剧的这样一种小说,它是集浪漫与现实于一体,从而书写出的一部迤逦浪漫而又带有悲剧哲学色彩的传奇;而弥漫于小说间的悲剧哲学意识,又给读者留下悠远的艺术回味。我们从中看到了那个时代人性在现实中的压抑、扭曲与或正确或不当的释放,而在这种扭曲与释放当中,我们又看到那段不合时代脚步但又偏偏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历史。我们可以很深刻地感受到在人性压抑下的每一颗火热的心的不懈追求。简单说,整部作品就是那段历史在特殊阶段的文字载体。从小说中,我们也随处可以发现一种社会对人性的一种原有欲望的压抑与在这种压抑之下人的挣扎,而到最后却只能被束缚只能甘于现实。当然透过这些情节在引起我们的震惊和深思的同时,也更能激发起我们在感情的激荡中和理性的探索中奋勇向前的意志。

2007年艾米将完成后的《山楂树之恋》贴在海外文学网站上,短短几月便迅速成为海外读者追捧的“网络时代的手抄本”,接着便又传入国内,顷刻间引发无数热议,形成奇异的“山楂树现象”.张艺谋导演看到了人们对这部小说的狂热,因而要将这部小说搬向银幕.这部电影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终于诞生,由于之前的网络连载的名气,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热映,从而又把《山楂树之恋》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在这种狂潮众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会平静下来冷静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山楂树之恋》无论是在网络、书籍和电影等各种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中都能保持一种人们对它的热烈追捧?其实细想来,我们就不难发现,《山楂树之恋》之所以能博得万众的眼泪同情,不仅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现当代社会所缺少的一种纯情纯爱的氛围,更多的是其无与伦比的素淡的悲剧式的结局的壮美.正是这样一部充分体现悲剧哲学的小说,才会在引起我们对其伤感惋叹的同时也激发起我们对于生活的更加的热爱,而其悲剧哲学情愫对现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又是丰富而多样的.“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类:大恶人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由人物所处的地位必然造成的悲剧”.而《山楂树之恋》正是可以归为命运的悲剧的这样一种小说,它是集浪漫与现实于一体,从而书写出的一部迤逦浪漫而又带有悲剧哲学色彩的传奇;而弥漫于小说间的悲剧哲学意识,又给读者留下悠远的艺术回味.我们从中看到了那个时代人性在现实中的压抑、扭曲与或正确或不当的释放,而在这种扭曲与释放当中,我们又看到那段不合时代脚步但又偏偏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历史.我们可以很深刻地感受到在人性压抑下的每一颗火热的心的不懈追求.简单说,整部作品就是那段历史在特殊阶段的文字载体.从小说中,我们也随处可以发现一种社会对人性的一种原有论文范文的压抑与在这种压抑之下人的挣扎,而到最后却只能被束缚只能甘于现实.当然透过这些情节在引起我们的震惊和深思的同时,也更能激发起我们在感情的激荡中和理性的探索中奋勇向前的意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爱情一旦被破灭、有价值的人生一旦遭破坏,就会产生一种悲剧的审美感受,让读者为之感叹.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想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但现实不同于理想,应该如此却又偏偏不得如此,于是“美”遭受毁灭,“心”受到震憾.首先,悲剧哲学的内容体现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悲剧正是通过对令人触目惊心的生活图景的展现来激发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切哲学关怀.《山楂树之恋》中在静秋摆脱种种现实社会的束缚,有了更好的条件与老三踏上他们的爱情之旅的时候,风华正茂的老三却因白血病无法治愈而去世.因而老三,只能永远活在了静秋的回忆和思念之中.当人们沉浸在他们爱情不能圆满,痛恨那个时代的命运不公的同时,也激起我们对于美好生活和社会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悲剧哲学5其次,人类面对苦难的积极的抗争的态度是悲剧哲学之美得以展现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在面对强大敌对势力的积极反抗中还是在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无奈的挣扎中,悲剧人物都不能面对厄运无动于衷.《山楂树之恋》中老三面对父亲安排地无奈的政治婚姻,并没有顺从,而是逃避到西坪村来显示他对于这段感情的不满.而静秋在光明正大恋爱被禁忌的时代,也曾不顾一切,只为与老三想见一面,诚实的她而对母亲说出谎言等等他们在面对这条爱情之路的时候已经注定要在反抗和挣扎中度过了,而这些正是展现悲剧哲学之美的关键.悲剧哲学得以展现的另一重要要素就是事件的否定性的结局,悲剧人物对厄运的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才能显出其中蕴含的悲剧美.如果这部《山楂树之恋》静秋和老三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么大团圆结局所带来的快乐必将会完全表现不出来那种沉重的否定性结局所能带给审美主体的高强度的心灵震撼.《山楂树之恋》这部具有审美价值的悲剧爱情是纯洁的,它没有为满足人们认识和实用的功利,但是它却起着陶冶、感染、熏陶人的灵魂,潜移默化人的精神的特殊作用.命运,使静秋和老三的爱情之路变得异常坎坷,而艾米也正通过对于他们爱情之路的苦难的重现为我们创造出了悲剧哲学之美的最佳情景,从而激发起我们对于他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经历了一个从直面苦难到情感净化,而后又回归沉着冷静、回归理性的过程.对于其悲剧哲学价值,也正是这样一个从毁灭走向再生,从再生又走向永恒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潜在的精神超越性得到了更广大的发挥空间.生命是有限的, 而追求是永恒的,悲剧哲学在将人生中最残酷的一面呈示给我们,引起我们震惊的同时,更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山楂药学研究论文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卢晓慧

山楂为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产于东北、吉林、山东、河南等地。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效,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

常见中成药 大山楂丸、保和冲剂、小儿消食咀嚼片、消食健脾片 等都含有山楂。中医认为“焦香可健脾和胃”,将山楂炒焦变为焦山楂,在山楂炒焦过程产生的焦香气味中,含有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5-羟甲基糠醛、糠醛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健脾作用,因此焦山楂具有更强的消食导滞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以下明显的药理活性作用:

1、山楂对心血管的作用

山楂具有调整血管活性、增强心肌收缩的作用,还能够降压、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临床上山楂对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脑梗死、动脉硬化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2、山楂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山楂能缓解胃肠异常蠕动,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其中山楂黄酮类有保证肝脏及其细胞药理活性,可用于肝病的防治。

3、山楂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山楂能纠正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也能降低脂质代谢物过氧化的作用,减少肝脏中脂质代谢物的堆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山楂口味酸甜,尤其适合小孩食用。适合做一些食物用来平时保健食用,山楂可以做成如下食用法:

1、 山楂粥

鲜山楂60g,大米100g,白砂糖适量。水煎山楂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砂糖每日1剂。可健脾胃,消食积;适用于食积停滞,肉积不消,腹痛,腹泻等症。

2、 麦芽山楂饮

生麦芽15g,生谷芽15g,山楂15g,陈皮9g。加适量水煎30分钟,取汤代茶饮用。能助消化、消解食滞,用于食积和消化不良。

3、 萝卜陈皮汤

白萝卜60g,生麦芽10g,陈皮9g,山楂10g。加适量水煎30分钟,取汤400毫升,代茶饮用。具有健脾开胃,增强食欲,用于胃肠积食、消化不良。

4、 山楂饼

山楂(去核,炒至外焦里黄)120g,淮山粉120g,炒鸡内金30g,陈皮30g,锅巴300g,莲子60g,大枣肉100g,再加糯米粉、米粉、白糖适量,蒸糕或烙成薄饼,空腹服用,连食一周。适用于脾虚胃弱的消化不良者。

5、 山楂糕

鲜山楂适量,白糖适量。山楂洗净去核,加入搅拌机,加少量清水,打匀,倒入锅中,小火加热至粘稠,倒入模具中,冷却即可。

6、 冰糖葫芦

鲜山楂适量,冰糖适量。山楂洗净串于竹签上备用。冰糖加少量水烧开融化,小火熬至糖汁滴入凉水中变硬脆,山楂串均匀裹上糖汁,冷却即可。

7、 山楂酱

鲜山楂适量,冰糖适量。鲜山楂去核去蒂备用,冰糖加适量水小火加热融化,加入山楂,小火煮至山楂软烂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山楂虽然为药食同源类中药,但也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吃,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合食用山楂:

1、胃病患者

虽然山楂有消食消积的作用,但是本身有胃病的人是不适合吃山楂的,山楂酸味重,对胃黏膜有伤害,而且其能刺激胃酸分泌,如果肠胃不好还经常食用山楂,那么会引发呕吐以及消化不良的现象。

2、孕妇和经期女性

山楂有活血和收缩子宫的功效,所以孕妇不能吃山楂。另外山楂也不适合经期的女性食用,如果经期女性经常食用山楂,会导致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

3、牙疼患者

山楂酸味很重,可与柠檬相提并论,所以不适合牙疼的人,不然会加重病情的。

参考文献:

[1]陈士林,林余霖.中药饮片标准图鉴[S].2013,7:47-48.

[2]王云,万军,孙静莹等.焦山楂焦香气味消食导滞的作用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5(5):73.

[3]封若雨,朱新宇,张苗苗.近五年山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5):715-717.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市人民医院 刘锐锋

【药盾公益】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化滞、散瘀、止痛、降压之功效。山楂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泻、痢疾、痛经、产后腹痛、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山楂有生用、炒用之分。活血化瘀止痛多用生山楂;消食导滞宜用焦山楂。山楂用量一般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120g。 消化不良 山楂酸甘益胃,内服能增加胃中酶类的分泌,促进消化,其所含脂肪酶亦能促进脂肪食积的消化,故能消化饮食积滞,尤以消化肉食油腻积滞见长。临床对消化不良,积滞不消,腹胀腹痛之症,可单用山楂煎服,亦可配合木香、槟榔、枳壳等行气药同用。食积停滞,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厌食,肠鸣腹泻,便下臭秽,泻后痛减,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者,本品配莱菔子、神曲、半夏、厚朴、木香、陈皮、茯苓等效佳。 痢疾 痢疾多由饮食积滞,或食入秽浊,积滞肠中,传导失常所致。即秦景明所言:“饮食积滞,胶乎肠胃则为痢,故……无积不成痢。”山楂能消积化滞,活血,“治痢疾赤白相兼”(《医钞类编》)。药理研究亦证明,山楂对志贺氏杆菌、福氏杆菌等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亦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有解痉、镇静作用,故为治痢佳品。对痢疾腹痛,便下赤白粘冻或脓血,里急后重,脘腹痞闷,小便短少,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可用山楂配金银花、黄连、黄芩、大黄、槟榔、当归、白芍、木香等,疗效显著。 痛经 痛经的基本病理是气血运行不畅,胞宫脉络瘀阻不通。山楂可活血化瘀,镇静止痛,“行结气”,“疗滞血痛胀”(《本草纲目》),“妇女经行肚痛”(《医门临要》),用治痛经甚妙。笔者以山楂为主药,配合当归、白芍、牛膝、川芎、香附、元胡、甘草,组成通经止痛汤,每日1剂,于每月经前服3剂,连用3个月经周期,效果较好。 妇女精血交瘀腹痛 精血交瘀多因经血来潮,或产后、人流术后恶露未尽,子宫未曾复旧时同房,精液与浊血互结,凝聚于胞宫,滞留不去为患。其多见小腹疼痛,坠胀,或牵及阴户作痛,白带多或阴部湿痒,腰骶酸胀疼痛,或因同房诱发而疼痛加重,或阴道不时流血,黯黑黏腻有块,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弦或涩。治疗重在泄浊化瘀,解凝散结。山楂善“行结气”,“消积滞,散宿血”(《本草经疏》),“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以笔者以山楂为主配当归、车前子、牛膝、川芎、橘核、荔核、补骨脂、元胡、王不留行、甘草,组成泄浊化瘀汤,临床疗效颇佳。 产后腹痛 《本草纲目》中记载:山楂“健胃行结气,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净,煎汁入砂糖服之立效。”药理研究证明,山楂有收缩子宫的作用,由于子宫收缩,使宫腔内血块易于排出,并促进子宫复原,而奏止痛止血之效。对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者,可用山楂配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炙甘草等,疗效甚佳。对病情较轻者,单用山楂煎水加红糖服之即可。 高血压、高脂血症 实验研究证明,山楂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如与槲寄生、臭梧桐等同用,其降压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并有降血脂的作用。临床对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用山楂或配决明子,煎水或用沸开水冲泡代茶常饮,有一定的疗效。若高血压肝阳偏亢者,可用山楂配用夏枯草、黄芩、栀子、菊花、槐花等,效果良好。 冠心病 山楂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的作用,并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氧利用率。临床对冠心病有心悸、胸闷隐痛者,单用山楂煎服有效。若胸痛、胸闷、气短等有心绞痛征象者,可用山楂配当归、川芎、丹参、檀香、赤芍、石菖蒲、栝楼、红花等,疗效显著。另外,山楂能消症瘕,化血块,用治肝脾肿大亦有一定的效果。对肾盂肾炎、肝炎等感染性疾病亦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并可用于绦虫病、骨骾、冻疮、月经延期以及闭经等病症 参考资料: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目前中药学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缺陷 本校作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国内首批授权点,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制订了一整套培养方案,以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药物合理利用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了专业学位的应用型特色。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中药学专业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由于中药学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人们对这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性认识不够,造成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培养模式雷同等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多数科学学位研究生单一导师制缺乏复合性;指导教师只负责研究生专业或研究方向,培养模式缺乏多样性;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僵化,缺乏灵活性;学术交流的范围有限,尤其缺乏国际性;研究生科研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创新性。传统模式使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造成研究生走出校门之后不能迅速融进社会,缺乏竞争力。 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摸索和不断 总结 ,笔者认为应建立一种适合专业学位的新型培养模式,即培养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实用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指导教师双轨化、科研实践社会化、学术交流国际化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营造研究生 教育 培养的创新环境,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促进企业和社会生产实践基地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而为打造创新型社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1.培养模式多样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于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发展目标和定位都是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性、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以后高深学术研究做准备。这种强烈的实践品质必然要求学生研究与应用两者兼顾,因此传统的培养模式不能再适应新的专业学位发展要求。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建立在研究与实践两者相互结合之上,学生需要参与两方面的研究并获得研究与实践的双重指导。为此,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坚持与实践结合、从实践中学习的原则,注重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可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学生可在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政部门、医院等单位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教育应在坚持“实际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有较好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人才,但应该更突出专业性,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改变单纯培养某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单一化培养模式。 2.课程设置实用化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前,人们往往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化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和单一,甚至脱离生产实际。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从专业化课程向实用化、综合化课程转变,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构建,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相关联的课程体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同时更应是一流的实干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教学方式灵活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多、启发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加灵活,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学校聘请在中药研发、生产、流通、应用和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 经验 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有机结合,辅之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重视运用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 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教学在学校完成,实践环节到产业相关部门实施;所选课题强调实用性、创新性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实验课与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相结合,在实践中完成,强调现场研究、团队学习,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4.指导教师双轨化 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两类教育在导师队伍上的差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吸收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实现“产学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遴选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指导教师时,强调必须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并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课题;在校外,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中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从实际效果来看,“双导师”制更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校内导师一般科研功底较强,但他们对各部门的实际问题并不十分熟悉;而校外导师对实际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为主。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 5.科研实践社会化 实际操作中,本校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要求必须保证不少于18个月的校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实践中,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在生产和经营企业、医院制剂室、药品检验机构等建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和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由校外培养基地提供并保障实践教学的条件。研究生本人要提交实践 学习计划 ,并按期撰写实践 报告 。指导教师应在实践报告及最后的实践总结上签名。对学生科研实践的评价要由高校与实践单位双方同意,评价标准应符合行业实际,并能真实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研究生教学培养单位要对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这种科研实践社会化的培养模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学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毕业后与社会、与企业迅速融合,既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锻炼了研究生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学术交流国际化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专业硕士培养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英国专业学位硕士占50%以上,美国占80%以上,我国仅占20%,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另外,全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我国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受教育者,必须考虑未来全球的发展方向,因此要积极投入到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氛围中。中药学硕士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研究生,活跃的学术氛围必不可少,而活跃的学术氛围,离不开国际化的交流和借鉴。为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切实可靠的 措施 保证学术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比如邀请全球知名企业的专家作高水平的报告,导师应该利用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请进来、走出去”中与国际同行交流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职业结构分层日趋合理,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将进入崭新的时代。在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开放的眼光审视中药学领域内这一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探索出一种新的适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二:《循证医学中药带教学习分析》 1传统中药带教方式 目前,药库的高资历药师经长期积累,充分利用眼观、鼻闻、口尝、手感和耳听以鉴别药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并以传统的带教方式传授给学生: 自由跟带方式 自由跟带方式是目前普遍的带教方式,主要是在保证药库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采取让学生自行到中药格斗中认药,引导学生在认药过程中熟悉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这种方式学习不够系统,内容不够全面。 集中讲解式 集中讲解式主要由带教老师按实习安排事先准备好实习内容,再将所有实习的学生集中起来以授课的形式讲解。这种带教方式由于需要组织较多的人员和占用一定的时间,安排讲解的次数和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接受有限。传统的带教主要为师承方式,能够有效地继承经验,但也有效率较低、学生积极性不高、信息更新慢等不足,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形势下必须改革,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有限的带教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效果,是现阶段药库带教所面临的问题。 2循证医学带教方式 循证医学的 思维方式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获取最新、论据强度最高的证据,以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2]。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主要包括5个步骤:①把所需要的信息转化为一个可回答的问题;②查找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最佳证据;③严格评估证据真实性和推广应用性;④把严格评价的结果与临床经验、病人的生物学特点、价值观和个体情况相结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⑤评价执行①到④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并尽力去改善它们以便今后更好地应用。在现阶段,借助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带教可以克服传统带教中信息更新慢、学生积极性不高等不足。 在传统带教方式引入循证医学思维方式探索 在充分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基础上,尝试运用循证医学思维方法进行实习带教。在传统带教中运用循证医学的观念进行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树立循证医学观念: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与传统医学教育不同,它的核心内容是大量查找文献,这必须依托于网络信息化工具,也是现代学生所擅长和乐于接受的手段。②训练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实习学生通过传统的自由分散式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药学图书资源和互联网上的药学文献资源,根据所提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检索策略,搜索众多的数据库,收集大量的研究证据,再评价这些证据的作用,并解决实际问题。③循证医学思维方式要与传统的带教方式相结合:传统带教方式在培养中药师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引入循证医学思维方式是对传统的有效补充,其目的重在能力培养,即教会实习学生如何学习,有助于激发实习学生的内在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医学观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避免在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管后不知道如何继续学习,使他们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从死学转变为巧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由获取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 3讨论 中医专业的临床中药学实习带教是实习学生与中药材实践亲密接触的很好机会,通过中药的实习,能通过眼观、鼻闻、口尝、手感和耳听来了解中药,传统的中药实习方式注重于日常经验的师承,但对于中药日益发展的信息不大重视,如对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不同炮制品种、中药的用法、用量等每年都有大量的信息在更新,如何吸收应用这些信息往往被忽略。通过循证医学思维带教,让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发散式查找文献,遴选总结资料,学生的实习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对掌握知识的方法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对中药实习的兴趣大大增强,信心增加。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引入中药带教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带教老师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完善质量评价工具和技术方面,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对国外知名临床试验评价量表和技术的系统学习,以及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困难[3]。由于在收集和评价都没有统一目标,有时候找到的文献资料比较偏向于某一方面,内容较单一,在这过程中,需要加强注意干预,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学习实践中,笔者只是引入了循证医学的方法,未能严格执行其评价程序,在系统评价和分析方法上,还有许多技术和方法需要认真的学习。如多个对照组临床试验的分析方法,倾向性评分等。虽然相于传统的粗放式带教,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学习—实践—提高过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带教工作。 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三:《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制、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本文就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中药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衔接众多课程的一门学科。学生初次接触中药学,觉得专业术语晦涩难懂,药物数量众多,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困难,难以入门,久而久之,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单一。中药学这门课程需要讲授中药的各种知识,与中药炮制学、方剂学等课程以及临床知识紧密联系,因此学习内容多。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课时安排量不多,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成天忙于应付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采取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模式。 3.学生缺乏实践。长期以来,中药学教学就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教学计划中,理论课时多,实践安排少;另外,实践条件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之间相脱节。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相应的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改善中药学的教学,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 1.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 中药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衔接众多课程的一门学科。与《中医学基础》、《方剂学》、《中药炮制学》等均有密切联系。学生开始接触中药学时,设法引导学生对中药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初学中药学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要引导他们善于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在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记忆中药学的内容,这样既省时又记得牢。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讲述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对于难点和重点,应反复讲授,并且运用联想、对比、分类和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以加深记忆,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课堂上,适当穿插有关中药的 典故 ,民间 传说 、神话等,活跃课堂气氛,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白头翁,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不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这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白头翁虽是野草,但药用价值却很高,历代本草专著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学生侧耳倾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记忆深刻。 2.改革教学内容 中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药学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功效及实际应用,是中医药临床实践的基础。在中药教学中,教学内容必须参照教学大纲的目的精心地在教材中选择、增删、重新组合,着重讲解每一章节中的代表药,介绍I临床常用药。如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主要针对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的性味、功效、应用重点讲解,其余只针对主要治疗作用简单介绍。这样即能达到,精简内容,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并且将中药按照掌握、熟悉、了解的程度来划分,使学生明确记忆对象,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中有些比较浅显、易读易懂的章节,安排学生自学,如消食药、驱虫药、涌吐药、截疟药等章节内容。教师可指定阅读参考书,指出学习要点,提供学习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逐渐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潜能。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进新知识,充实新内容,能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中药理论联系到起来,比如,贯众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主要用于虫积腹痛,吐血衄血,崩漏下血,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喉痹。现代药理研究,贯众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兴奋子宫、驱虫作用。这样可以更为全面的掌握中药的应用。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单一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比式教学方法。中药学章节多,药物多,不通过对比,学生很难找到重点,也难以记忆。同章节药物往往是同中有异,通过同章节药物之间的对比,可执简驭繁,事半功倍。比如消食药,这一章中所介绍的药物均有消食的作用,同中有异的是,山楂善于消肉食积滞,并能活血化瘀;神曲健脾;麦芽和谷芽消面食,且麦芽兼能回乳消胀;莱菔子降气化痰作用强;鸡内金有固精止遗,化坚消石的功效。这样通过列表对比,把相似或相反的内容作比较,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清楚记忆。 解决学习问题学习法。解决学习问题 学习方法 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法,通常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评估学生的成果等几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药时,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在日常生活中,生姜熬汤加红糖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轻症。在中药学中,生姜属于发散风寒药,既可温中止呕,又可清热止呕;既可用于胃寒呕吐,也可用于胃热呕吐,因为方便易得且具有良好的疗效,故被称为“呕家圣药”。因为学生对生姜非常熟悉,对自己在生活中了解的中药也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介绍完生姜后,提出问题“请在教科书中找出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药物,比较其药用价值和应用价值。”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意识到中药的实用性。 直观教学方法。中药种类及内容繁多,且相互间性味、功效不易区别,而且语言描述比较抽象,学生感到很深奥,不易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教材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把中药标本或者中药挂图带人课堂,按照中药的形态、分类、性味、功效、应用进行启发性讲解,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药学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还需结合多媒体、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例如黄连的“鸡爪连”、川乌与附子的药用关系、白术的“如意”云头等利用图片展示,会印象深刻。多媒体教学还可大大节省教学时间。将授课内容展示于屏幕,只需花少量时间进行板书讲解补充。由于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内容直观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只需精讲点拨将节约下来的时问用于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深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是目前中药学教学方式的最佳选择。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中药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因此,在教学中,可多增加实践课时,让学生多次观看中药标本,此外,安排学生到中药植物园、药房等地方实习,让学生多接触中药,让其辨认中药植物的种类、形态,并与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相联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芳,高职教育中如何提高中药学课堂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 [2]楚胜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J],医学理论与实践, [3]姜醒,苑光军,李明杰中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 [4]朴光眷,李镐,吕惠子,解决问题学习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 猜你喜欢: 1. 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2.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3. 关于中药毕业论文 4. 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5.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6. 2016中药类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中医药养生药食同源论文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体营养最主要、最重要的来源,是维持生命之树的物质基础。每天进口的食物,不但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健康。 现代社会,人人都懂健康是金的道理,但健康并不是富足生活的伴生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来的,而是科学生活的伴生物,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吃得好,并不表示摄取到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并不意味着健康;无缘山珍海味,每日以五谷杂粮为食者未必就营养不良。 所以,要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必须了解食物方面的知识。 科学研究证实:食物能够影响细胞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例如,科学家现在确信,他们已经明白何以血液中的胆固醇对动脉非常危险,并且知道该如何摄食以避免这种危险。 再者,假如患有某种发炎性疾病,如关节炎或哮喘病,吃鱼油会减轻不适,而吃玉米油则会加重症状。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许多人对某些食物的过敏反应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健康。 据调查,在美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选择某种方式的食物疗法来代替正统的医学治疗,其中又以饮食疗法最为安全与便宜。它不仅能使病人少受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能减少庞大的医疗费用。据美国医学学会的一篇报告指出,以麦麸代替某种降低胆固醇的药,可以减少病人 80%的买药钱,而且也不会产生副作用。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古人认为,许多食物同时也是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而且食物的副作用小,药物的副作用大。在日本,历来就认为食品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而在欧洲,药与食品的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 然而,大部分的人对所吃的食物知之甚少,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饮食本来是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却对它不太留意:究竟我们把什么东西放进了嘴里 ?还没弄清楚吃下去的究竟是脂肪、淀粉还是纤维素,就囫囵吞下,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可以说,饮食是人们惟一可以完全控制的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你不能控制你周围的环境,如噪音及空气污染等因素,却可以决定要不要吃某种食物。本书站在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视角上,收录了近 500种常见的动植物食品、饮品及制品,通过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两个途径,以公正、亲切的态度,科学详尽地阐述各种食物的营养保健功能,并在实际操作方面给予指导,从而帮助人们把健康知识融入日常饮食中。

中医养生学是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中医养生在增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医养生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浅谈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教学设计

摘要:本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为例,探讨其教学设计策略,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

关键词: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教学设计

回族是一个注重健康的民族,全国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发现,宁夏的百岁老人中,回族老人占绝大多数[1]。究其长寿因素,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回族的饮食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哲学,食与疗密切相关,“以食养病,以食代药,医食同源”,是我国养生学界的瑰宝。在历代的回医回药著作中,饮食疗法都作为防病治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既是回医回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回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更是健康饮食理念的重要内容。本项目致力于从生活化的角度,面向本校大学生开展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采用“以身探索”的 教学 方法 ,引领医学生体会回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本课程又是学校进行人文素质 教育 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

一、整合教学内容

(一)合理设计内容体系

由于本课程暂无固定教材,授课内容由本项目成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材,并参照《中医饮食调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郭瑞华主编)的章节设计,对整理后的教学内容分门别类。本课程共分为四大部分:“一、回族饮食养生理念”、“二、常用食材、药材的分类、性质、功用、现代研究”、“三、回族药膳、民间食疗方的类型、功用、制作方法及现代营养分析”、“四、常见病症饮食调护方法”。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主线,讲授药膳的具体应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创新体例设计

每章内容均以实例或现象、或民俗 谚语 为引导,提出问题,然后引出正文内容。“正文”先以回医回药理论进行阐释,要有理有据,有明确的文献来源;对相关内容进行中医中药论证、现代营养学论证。本部分内容应以“够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编写时应注重知识的深度,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食膳举例”部分应紧密贴合正文内容,列举的食谱应具有可操作性,在食材选择、调味剂使用、烹饪方法等方面,应具有显著的“回族”、“清真”特色。“知识小链接”部分是对上述内容的补充,相对独立,可以插放在任何需要知识补充之处。

此部分内容应纳入相关的回族文化、生活习惯、养生谚语、宗教信仰、斋戒习俗等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回族文化的熏陶,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这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特色”的体现,突出趣味性,富有启迪性,使本课程更具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思考问题”的设置,不应是对重点知识的提问,而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设置的问题应以培养学生“ 发散思维 ”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目的,贴合实际生活。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授课以“课堂讨论”为主,“以问题为主导”,追求“亲力亲为,以身探索”。教师只对关键性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一般性、容易理解的内容,则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去理解回族饮食文化,思考在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方面的考究及蕴含的养生理念,等等“;课堂讨论”还包括生活现象讨论、药膳分析讨论、疾病食疗讨论等专题讨论。具体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先提出不同意见,经过集体讨论后,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并分析原因,最后由轮流小组组长以“ 报告 ”形式书面 总结 上交。本课程这样设计可使学生在互相探讨中增进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视频教学所选内容多为公众媒体或专业网站上提供的素材,涵盖回族烹饪、养生等方面的内容,使本课程成为真正意义上“色香味俱全”的公共课、文化课,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丰富课堂活动,更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实施成绩综合评价

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撰写的“报告”纳入本课程考查范围,占成绩考核的30%。“试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药膳方的使用、食谱分析能力,占成绩考核的30%。“实践调研”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生活,对身边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常用食物进行调研分析,以培养学生“立足实际”“,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成绩考核的15%。在“动手能力”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自身、家人的体质特点,或者对某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痤疮等)的易感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自拟或自选药膳,在家操作,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形式呈交,并对药膳的功效进行口头阐述,对药膳的实际功效、服用时间以及体会进行如实记录,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将结果纳入本课程考核内容,占成绩考核的25%。这也是本课程在成绩考核方面的特色和创新点。

四、全面考察教学效果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理论的讲述上,以“够用,会用”为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始终贯穿“以应用为主线”,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是反应教学效果一个重要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等方面,以评价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授课方式、成绩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另外,学生的出勤率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 爱好 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最直接而简单的风向标。

本人认为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授课方式灵活、授课内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都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出勤率。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及课间学生咨询问题的多少等等,都可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程度。所以应纳入教学效果的评估范围。本次课程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一个班大约为50名学生。

根据学生签到表、课堂互动情况、小组讨论及提交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本课程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气氛热烈而轻松,加深了学生对回族饮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具备了鉴别“美食与营养美食”的能力,督促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了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和精神。“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是本项目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备批判精神。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而个人的认知能力在海量信息面前显得愈发渺小,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必须具备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本项目开设的“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其内容取自回族古今相关书籍,如《回回药方》《饮膳正要》《回族清真美食文化》《汤瓶八诊》系列丛书等,以及回族民俗、饮食习惯、烹饪习惯、伊斯兰经等大众通俗的内容。所以在作为一门课程讲授给学生时,教师必须首先要保证所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批判某些不合时宜、不符合现代营养学的内容,发扬真正对健康有益的饮食文化;而教师更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所谓的批判精神,是指对既定的学说或理论进行思考与质疑,有自己独到的、科学合理的见解和判断,它是建立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正确的批判态度,与简单的否定与抛弃完全不同[2]。

笔者认为,批判精神是 创新思维 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本课程将素质教育融会贯通于课堂,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本课程“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或可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作为全国回民比例最多的宁夏地区,宁夏医科大学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较多的回族食物,对回族食物较为熟悉,学生往往可以根据亲身体会对日常饮食进行初步评价,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这是本课程开设的现实意义。从长远来看,本课程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汉族学生了解回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促进民族融合,共建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丁月玲.从回族的节食习俗谈养生长寿[J].中国穆斯林,2001,(6).

[2]蒋笃运,蒋桂芳.谈大学生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4,(2).

试谈睡眠与中医养生

【摘要】从古至今,许多养生学家都认为睡眠与养生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睡眠的时间和时限、睡眠的环境、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情态等等,而在这些方面前人已为后世积累了许多 经验 ,值得我们重视与借鉴。

【关键词】睡眠;养生

睡眠,通常认为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良好的睡眠是产生和储备能量的过程,就像车子开一段时间后需要进入加油站充电加油一样,良好的睡眠可以修复我们疲乏的细胞,产生新的能量,造就更强的免疫力。

1 睡眠时间和时限

时间:我国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 对四时的起居时间作了相应的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明•谢肇撰的《五杂俎》卷十三•事部一里说:“读书不可过子时, 盖人当是时, 诸血归心, 一不得睡, 则血耗而生病矣。”晋•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也说:“寝息失时,伤也。”

时限: 吴清忠认为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之后到午夜一点,而且必须是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一个人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8小时的睡眠。[1]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的《老老恒言•昼卧》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灵枢•大惑论》也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在中医来看,睡眠其实就是一种人体阴阳交替的现象,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就有利于人体养阴和养阳。

由此看来,睡眠更注重质量与有效性,即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古人说:“凡睡至适可而止, 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2]

2 睡眠环境

明•高濂撰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的《起居安•上卷》说:“所寝之室,名安乐窝, 冬暖夏凉,遇有睡思则就卧。”生命的三分之一都要在这“安乐窝”中度过,所以应该注意它的美化。《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曰:“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言,乃祸害之源,但令素雅洁净,无风雨暑湿为佳。”

宋代养生家温革在《琐碎录》中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风为百病之长,最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出现头痛、耳聋、面瘫、瘾疹、肩背冷痛等。所以卧处有风, 应该急避开, 尤其是体虚年老之人。《琐碎录》还说过:“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如果在卧具边安放火炉之类的东西,日久便会引动火气,妨碍睡眠,而且由于近火,温度可能过高,睡着后容易掀被,反而容易着凉。

北宋•张君房攥写的道家典籍《云笈七签》云:“夜寝燃,令人心神不安。”南宋•真德秀《真西山卫生歌》也曰:“默寝暗眠神晏如。”中医学也有“神安则寐”之论, 就寝即灭灯, 则目不外眩, 神守其舍也。日光为阳气之精华, 故日间人的阳气得以增强, 处于优势, 体内的生理活动亦处于升、动的状态, 神志清醒,不易入睡。若夜间燃灯而卧,灯光虽然不及日光纯盛, 亦为阳热之源, 可扰动体内阳气不得安伏于营阴, 阻碍人体进入睡眠的状态。[3]此即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养生学著作《三元参赞延寿书》中所说的“灯烛而卧,神魂不安”。另外,齐梁时代著名医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里也说过:“凡卧讫头边勿安灯,令人六神不安。”

3 睡眠姿势

在《希夷睡诀》中提倡右侧卧时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4]佛门称此式是“吉祥卧”。《道藏• 混元经》曰:“仰面伸足睡, 恐失精, 故宜侧曲。”《道藏》中《修真十书•卫生歌》云:“卧不厌觉贵舒”此即“ 睡不厌屈,觉不厌伸。”孔子在《论语》中也说:“ 寝不尸”。《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于上可知,古人们均认为右侧卧睡比其他任何睡姿都好。而现代研究也证明了右侧卧有利于心脏功能,还有利于消化系统的运化吸收。因为, 心脏位置较高, 有利于心脏排血, 并减轻其负担; 肝脏位于右侧最低处, 可获得较多的供血; 胃向十二指肠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都向右侧,所以右侧卧位有利于食物在胃肠内运行。[5]

4 睡眠情态

心神是睡眠的主宰者,神静则寐,神动则醒。大怒大喜深思则阴阳不和,神不守舍,很难入睡。唐代李群玉《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深夜。”这就反映了作者因思虑而不眠的睡前情态。

古人认为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心静无欲则能入睡,心情烦躁,杂念纷纭,常常难以入睡。[6]古人并详细介绍了睡心的方法,战国早期庄子所著的《南华经》记载睡心有“操纵”二法:“ 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著,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肤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 渐非臆想所及, 惟忘乎寐, 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客观条件尽量睡好觉,让身体在睡眠外生命三分之二的时间里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吴清忠. 人体使用手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1.

[2] 蒲昭和.古人推崇的睡眠养生法.保健医苑[J].37

[3] 赵颖初, 腾晶.道教睡眠养生观在中医养生中的体现.中华中医药学刊[J]. 2009-9. 27(9):1941

[4] 明道藏[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8: 478

[5] 吴静.宋咏梅.睡眠养生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江西中医学院学报[J]. (2):47

[6] 宋执云,董桂兰.古代睡眠养生术浅探.安徽中医临床杂志[J].(1):62

吃,是一门大学问!《礼记·大学》里有这么一句话:“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认为[格物]的根本在于吃,吃是一门大学问,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归根究底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不就是用温柔的吃来化解世界的恶意,从此螃蟹不再是丑陋凶横,长相可怖的怪东西,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上品。如果没有了上古神农尝百草,就没有农耕和中医的基础,如果没有原始社会对大火过后意外丧生动物的尝试,就没有后世熟食烹饪的开始。 吃饭不只是饱肚那么简单。 旧时吃饭不叫[吃],叫[用膳],[膳]字通[善],除了饭食的本义,还有[好的]与[高明]的字义。中国饮食的高明之处,就是将食物的[以人为本]发扬到极致,将“食用”跟“药用”完美结合,在[食以致知]里发现了[药食同源]的奥义。 如果一个人愿意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来看你,他若不是为了爱,那必是为了吃。世间万物,美食与爱,一不能苟且,二不能辜负。中国人参悟了一个道理,对待食物,是一如既往的虔诚实意,绝对不会敷衍了事。在吃出来的学问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密秘——世界上最好的药物,就是食物。 他们发明了一个秘方——世界上最好的治疗,就是食疗。 [药食同源]的根本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了自然是得听医嘱,吃处方![为人为本]可观念,可不许等一个好好的人病了再生生的吃药。药食同源是[防范于未然]的[危机意识]。于病未萌之时,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理身体,以达强壮体魄的目的,[药膳]一物因此应运而生。味道是家史,吃中出真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家训,正合[止于未萌]的道理。 中国人的餐桌上,食物和药物是并存为佳肴的。不比西方人,药是药,菜是菜,[食]和[药]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广东人的菜市场,随处可见益母草,枸杞叶,鱼腥草之类的药物在菜摊子,日常生活里人们也没拿药当药,纯粹是当菜吃。[无汤不欢]的广州人,喜欢时不时炮制一锅[老火靓汤]。广州的菜市场,总会有一两个汤料摊子,售些山药,玉竹,沙参之类的中药和[清补凉],几乎每个称职的家庭主妇,心里都有一张自己的汤料方子。 抓药无需去药铺,直奔菜摊子便可,恐怕可以算为饮食界的[中国特色]了。 小时候,只要不是大疾,生病并非是一件祸事,如[风寒湿热]之类的病症,发起来时[忌口]是要的,却往往能因[祸]得[福],吃到平日不经常做的食物,借此赚得一顿吃。好比[咽喉疼痛],母亲便会取些自家腌制的陈年[咸梅子],伴瘦肉剁成碎,煮成热汤,服下多半会有缓解的效用;若是小疾咳嗽,便在自家门前采些新鲜[芦荟]或者[白背三七],加点瘦肉煮汤吃,别的不说,滋味甚佳!加了瘦肉,一者可吊出其味,使汤水不寡,二者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有[补虚强身]作用。两者一“勾搭”,调治并重,好吃之余还能治病,总比喝些难闻又苦口的药要好。至于为什么非得取瘦肉,其实也没什么讲究,肥肉更好,只是我接受不了而已。平日无病无疾,偶尔会熬些[银花黑豆饮]当饮料,那时穷,汤水喝完余下的黑豆还作佐粥小菜吃。 农家的人都喜欢在自家门口栽些植物,平日无事就当盆栽作绿化用,急时便随手采来当药吃。[紫背菜]就是一个很受欢迎的类目, 闲时采些,佐以猪血,在翻腾的高汤里滚上一滚,便是一碗至美的早餐! 千百年来中国人朴素的医药理念是[以食为药],[以食代药]。在爱里传承食疗方子,如祖传陪伴我们永世流传。 食物即药物,不过是量的差异。医书上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此之[四性五味],亦是食物的性质和滋味。药食同源,本就是[一脉相承]。中医的坐堂跟饮食的烹调,其实都是一个理。讲究的是观其色,闻其味,因各自的性质做出最好的调适。 久病成医是见识多,久食能医是道行深。 药食同源的思想是[营养饮食],营养饮食的根本在于[食饮有节]。人在吃中[上道],多多少少会有点自己的饮食道行。或是根据时节气令,或是出于自身体质。于[调理阴阳]目的、遵循[谨和五味]的要求、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食物。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基本的用药规律。早在人们的吃中[默化潜移],成为一种叫常识的东西。就好比说汗多口渴吃西瓜,消化不良吃梅子,咽喉疼痛吃雪梨一样,都是一种辅助与调理之本,是以人为本的饮食之道。 从材料上来说,无论中医还是饮食,受人追捧的必是[天然]之物,我们现在的一饮一啄,得益于先祖的第一口尝试,如《淮南子·修务训》所书:“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矿物之中发掘[善恶],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后世的我们方能[坐享其成]。说到中医,就必要提到《内经》。《内经》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了药物主要作用是[袪除病邪],而[补益精气]得靠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富有营养的食物。药为[安邦],抵御外邪,食为[定国],固其根本。其理想都是为人体而服务。药与食,一动一静,很合阴阳互济的道理。可以看出,医食同源,不只是同在来源,还同在性质上。文臣武将,皆一国之人;兄弟姐妹,本一家之子。药食同源,是在食以致知里得出来的智慧,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的大德。 最能治饿病药,是饭食。 如果一顿饭解决不了[饿]毒,那就两顿

山药的食疗药膳论文

山药自古以来都作为滋补的食物,既是山中药,也是食中之药,山药细腻绵软,能补中益气,补肾美颜,山药含有卵磷脂等有利于提高记忆力,同时能帮助改善脾胃吸收,促进消化帮助消除胃胀,对脾冒有良好的平补作用,其黏液有润滑作用,对清肺养肺治疗肺虚引起的咳嗽多痰等等。山药粥是一道不错的药膳,有利于增强免疫力,因其热量低对减肥保持身材也有不少好处。

⒈预防心血管疾病。冬季,室内温差比较大,加上气温普遍较低,是心血管疾病病发的高峰季之一,而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有降血压、安稳心神的功效,很适合在冬季吃。⒉健脾益胃、助消化。冬季运动量会不自觉地减少,加上因为气温降低,新陈代谢的数率降低,加上冬季吃火锅的频率增多,会使得患上肠胃病的几率增多。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所以冬季煲汤、吃火锅不妨加入山药这一材料。⒊益肺止咳。冬季干燥,寒冷,对肺部和喉咙的伤害比较大,在冬季人们很容易会喉咙干燥甚至疼痛,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这两种成分都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所以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等症状。

山药有什么药用价值呢?山药是有很好的营养价值的,在中医上也是一味中药,主要的作用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山药的功效和药用价值助消化的山药有哪些药用价值?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圆柱形,含大量淀粉和蛋白质,还有维生素、脂肪、胆碱等成分,以及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含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黏蛋白”,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补脾养胃、补肺益肾。

山药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精品。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常吃山药好处多,下面是关于山药的养生吃法和食疗方,想养生吃起来吧!

1、炒山药。

在所有山药的做法中,炒山药是最营养美味的。山药切成片或丝下锅爆炒,因加热时间短,所含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丢失得较少。比如素的有山药炒木耳、西红柿炒山药,荤的有山药炒肉片、山药炒腰花、山药炒虾仁、山药炒鸡丁等。

2、清蒸山药。

如果是大病初愈,没什么胃口,可以选择最简单的清蒸做法。将山药去皮,切段,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白糖食用,清鲜绵软,香甜可口。这种吃法口感软烂,也适合慢性病,如高血压、胃病等患者食用。喜欢甜品和体质虚弱的女性也可以把山药在水中焯一下,浇上熬好的蜜汁,吃了可以滋阴养血。

3、煲山药粥。

煮粥时放入山药块,再加上几颗撕开的红枣,孩子和老人最适合吃。因为这两类人群的牙口都不太好,而且消化系统比较弱,而山药粥十分易于消化。此外,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适合喝山药粥。此外还可以做花生山药粥、枸杞山药粥、桂圆山药粥、南瓜山药粥等。

4、炖山药。

山药炖土鸡,健脾和胃,适于秋冬滋补,将山药切成段,用高压锅将鸡块稍压三成熟后,倒入山药段并加入枸杞等辅料,再用微火烧20分钟即可。山药炖排骨,滋肾益精,将排骨用热水汆烫之后洗净,再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放入切好的山药,加上其他材料并调味,再以中火继续熬煮15分钟。

1、脾虚腹泻(包括慢性肠炎,消化及吸收不良)。山药半斤,莲子、芡实各120克,共研细粉。每次以2~3调匙,加白糖适量,蒸熟作点心吃,每日l~2次,连续服用,有效。

2、主治遗精。鸡皮糙山药,芡实,麦冬各15克,人参10克,五味子3克,水煎取汁,每日一剂,分2次服。益气养心,健脾固涩。适用于遗精。

3、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山药15克,黄连6克,水煎服。或山药、天花粉等量,每日30克,水煎分服。

4、冻疮,丹毒,痈疽肿毒初起。鲜山药捣烂涂敷于患部,干即更换,数次即消。(或加蓖麻子仁数粒一同捣烂外敷更好)。

5、咳嗽痰喘(包括慢性气管炎,老人慢性支气管炎)。鲜山药捣烂,与甘蔗汁半杯和匀,炖热服之,一日z次。

6、项后结块,赤肿硬痛(包括淋巴结炎肿、项背痈疽等)。鲜山药一段(去皮),蓖麻子2~3粒(去壳),同捣烂研细和匀,贴于患部,一日更换2次

7、肾虚梦遗,脾虚便涪,老年阳虚,小便频数。山药零余子(山药藤上所结的珠牙)30~60克,煮熟去皮,加白糖少许,临睡前服之,胜如山药。

8、肺病发热咳喘,自汗,心悸,便溏。山药60~120克,煮汁饮服,或每日适量煮食之。

  • 索引序列
  • 山楂的药食同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 山楂树之恋论文的参考文献
  • 山楂药学研究论文
  • 中医药养生药食同源论文
  • 山药的食疗药膳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