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筑》杂志于1975年创刊,由山西省建设厅主管,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国家级刊物,山西省一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 14-1279/TU,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9-6825。邮发代号:22-105。本刊为旬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印刷精美,内容丰富。杂志社设有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和排版中心,共有采编40余人,主编1人,副主编3人,责任编辑6人,编辑30余人。 本刊设有专家专稿;规划建筑;结构抗震;裂缝成因及防治;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及应用;水暖电气;市政工程;建筑业论坛;质量控制;建设经济、概预算、招投标;道路桥梁;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机械与设备;园林、绿化、环保;测量;水利工程等20余个栏目,是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广大读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山西建筑》在刊登优秀学术论文和建设科技信息的同时,还开辟有名人专访、单位介绍及广告宣传专栏,介绍业界名人的创业历程以及企业的形象宣传。
是的 很权威的!!
第二本太厚了。
打山西建筑杂志的电话啊,相信当地114能够查询如果查不到,说明也不值得你去登这个封面
主要栏目:工程经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环保、工程设备、工程材料、工程定额、工程信息、行业导向、工程项目、科技前沿、现代城市、建委巡礼、监理之窗、建材天地、房地产揽胜、名企风采、精英专访、政策与法规、综述与论坛、节能与环保、试验研究、标准与检测、建筑与装修、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工程应用、施工技术、机械与设备、经营与管理、工作研究、山水城市、结构设计优化、工程管理、风险控制、工程监理、投资与财务、施工技术、西部开发。尤其欢迎城市规划、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公路桥梁、房地产开发、水利电力、项目管理、造价估价、建筑材料、装修装饰及线路管道等方面文章。
《Domus国际中文版》 2006年,独具战略眼光与前瞻力的《Domus》正式进驻中国,在北京创立了《Domus国际中文版》,并全力推进中文版的全球影响力,以整合亚洲资源,推动中国建筑、设计发展,为21世纪东西方交流发展搭建最广阔的国际平台。 在原版《Domus》的全球资源与影响力基础上,《Domus国际中文版》自创刊伊始便立刻成为中国设计类杂志的第一品牌,吸引了所有活跃在中国的设计界人士与机构的关注;而它对中国建筑及设计文化、品牌的发展亦立刻现显出巨大的推动力,2007年受邀参加香港双年展,2008年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极大地激发、活跃了中国本土设计、品牌与国际间的交流、互动,使世界感受到巨大的“中国能量”。 与追求小众趣味的某些新生媒体不同,《Domus》与《Domus国际中文版》始终站在纵观全局的高度,旨在推动设计产业与普罗大众的全面互动,相信设计不是圈子文化,而是激活整个社会潜能的催化剂。尤其在有着13亿人口、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新兴设计师与消费者群体正在迅速扩大,这其中的潜能远超乎想象。如何引导他们的设计文化观念、搭建设计品牌与设计师、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平台、推动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是《Domus国际中文版》的重要目的。我们深信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权威媒体与设计品牌的战略合作必将启动最巨大的社会能量。MARK中文版《订阅》 风靡全球的荷兰《FRAME》杂志出品的国际建筑领域的双月刊《MARK》。 一本崭新的以国际建筑趋势为导向的杂志.它融合了一些著名建筑师的掷地有声的作品,新锐建筑师前卫的作品,甚至还有建筑道路上开拓者的试验性作品。它是一个以视觉为介质的媒体,我们坚信精美的图片所能带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 MARK中文版是全球顶尖的以国际建筑设计与创新趋势为导向的专业期刊,它融合了著名的建筑师掷地有声的作品,还有新锐建筑师的前卫作品,甚至还有建筑道路上开拓者的实验性作品。和《FRAME中文版》一样,《MARK中文版》也持续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品质,读者在每一页的阅读中都能畅快淋漓地遨游在建筑的世界中,不被打扰地感受建筑的魅力。《MARK》是全球顶尖的以国际建筑设计与创新趋势为导向的专业期刊,它融合了著名的建筑师掷地有声的作品,还有新锐建筑师的前卫作品,甚至还有建筑道路上开拓者的实验性作品。世界建筑《订阅》《世界建筑》是国家一级杂志,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它创刊于1980年10月,由清华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建筑》是介绍国外的建筑思潮和理论、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建筑作品和进行建筑评论的专业刊物,是中国建筑界了解世界建筑动态的主要窗口,中外建筑师对话的平台,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桥梁。 《世界建筑》为中英文双语月刊,每月发行量5万余册,读者包括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建筑院校师生以及规划设计管理部门。 《世界建筑》开设的栏目包括:作品选例、城市规划、建筑技术、建筑历史与理论、青年建筑师、建筑论坛、建筑教育、书评、全景视窗等。 除了出版杂志,世界建筑还举办学术讲座,设计竞赛和展览。由世界建筑杂志社主办的两年一度的“WA中国建筑奖”已成为中国建筑界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建筑细部《订阅》以高品位的德国Detail杂志为核心内容。以专业的图片表现和细部特写镜头展示了国内外优秀建筑、景观、室内作品细部的外观效果、技术构造与手法表现。域《订阅》建筑过程中的简约就意味着把建筑规划想象成为上文中所述及的一次脑力工作---这种脑力工作与那些在建造过程中仅仅有能力将各种不同的建筑要素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方式组合到一起并使之保持静态的稳定性完全不同,在这种脑力工作中,建筑装饰不仅仅是出于美化建筑物的目的而将一些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之上,在这种脑力工作中,最终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使土地的使用带来最大的收益和产出。能够将简约的设计与平庸的设计、有意义的布局与随意的安排、无用的规划与有用的规划、景观的流逝与景观本身区分开来的,只有项目本身以及项目背后的思想。正是建筑设计这一行为,连同其内在的复杂性,通过简洁、通过“净化”的手段,借助于个人 ---即建筑师和一干人等的智力和知识,或者借助于许多人的知识,将最真实的本真呈现了出来,从而向我们展示出生活的意义和奇妙。 还有很多。这里我简单介绍下。来我空间看看呗。或者百度一下灵感库。
山东建筑业、潍坊建筑等
建筑杂志社(原名建设部建设杂志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惟一直属期刊出版直属事业单位,所辖《城乡建设》杂志(月刊)和《建筑》杂志(半月刊),分别由邓小平同志和朱德元帅题写刊名。其中《城乡建设》杂志创刊于1956年,《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两刊发行量大,覆盖面广,长期以来在中国建设行业享有盛誉,是全国建设系统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展示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与企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社 长:杜久才总 编:叶昌元副社长副总编:居吉荣地址:北京三里河路九号邮编:100835 《建筑》杂志创刊于1954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是是中国质量协会建设机械设备用户委员会的会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介绍工程机械、建设机械、机械化施工及行业信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国内同类刊物中创刊时间早、发行范围广、实用性强、影响力大的权威性期刊。《建筑》杂志是介绍工程机械、建设机械、机械化施工及行业信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的发展综述、产品的设计研究最新成果及其国内外发展动向;建设工程机械化先进施工方法、新技术应用及管理经验;工程建设机械使用维修、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各种工程建设机械新产品、优质产品;行业重要活动与最新动态等等。《建筑》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工程机械、建设机械的科研、管理、生产及营销人士,以及工程建设机械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采购、使用、维修人士等。
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新建筑》杂志社社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绿色建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专家。
黄康宇(—), 1935年全中毕业。1943年7月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1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曾先后任武汉市建设局技术室工程师、武汉工程公司设计科科长、工程师。1952年lO月作为首任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的前身—武汉设计公司的创建工作。退休前一直担任院总工程师职务。并曾任省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新建筑》杂志社社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顾问教授等职。 黄康宇同志从事建筑设计和教学工作四十余年,早年作为主要设计人员主持和参加 了中南局办公楼(现武汉市委办公楼)、中苏友好宫(原武汉展览馆)多项重大工程的设计,表现出其深厚的技术功底和较高的学术造诣。
社 长 王克剑总编辑 李有存书 记 李志顺副社长 白银虎 王超 赵焕祥副总编辑 王彬社长助理 姚志立编辑部主任 董淼副主任 周佳 钱修远编 辑 王瑾 李晗 辛苓 胡欣蕙记者部主任 王彬(兼)记 者 张俊成 白伟 臧玉霞 孙冰有 周国君 李可明 张洋 赵建军 王利光 计秋芝 吴春平 严美娟 孔令淑 郑云李银峰 张文海 徐晓飞新闻中心主任 王超(兼)副主任张乃玉 杨风林 顾颖新闻中心 吴丽娟 刘彩情 任胜伟 杨晓云王建刚 王武 程卫华 贾红敏 赵宁 王子文行政中心 刘子阳 李红光 林 龙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周佳网络信息中心 刘宗 王希月 赵秦斯运营部 何 佩 王孝坤 张有良 王利风 温 友 魏小鹏张利航 马顺增 黄金燕 徐峰 宋丽冰交流合作中心主任 师红硕交流合作中心 刘 涛 殷文浓 郑 旭办公室 杨晓芳 宋薇薇法律中心主任丁国峻美编室主任 左娜美术编辑 李建晖人力资源部主任 张巍方广告发行中心 霍亮 王征城市建设杂志社派驻机构安徽记者站/孔令淑 四川记者站/郑云 上海记者站/李银锋 福建记者站/张文海 海南记者站/徐晓飞
科学导报社山西科技报社瓜果蔬菜报社科学之友杂志社新科幻杂志社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社能源与节能杂志社山西农经杂志社种子科技杂志社科技与创新杂志社天工杂志社 山西省科技传播中心山西省科教影视中心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山西省数字科技传媒中心 山西科普惠农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科普益民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奥美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山西科技报刊总社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乐福生态农场有限公司山西唐胜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科普惠农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山西蓝地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西大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还有一个双核心期刊呢?也是山西的啊刊 名:《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双核心)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教育学会 编辑单位:《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投稿编辑: 编务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 邮 编:030009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027/G4 开本: 大16开 64页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633X 邮发代号:22-31 国外发行代号:BM6049 单 价:5元/期 ★办刊宗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进行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反映教育科研成果,传播教育科学信息,促进教育改革开放。 《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此刊还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主要辟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决策与管理、教育与教学改革、教育调查与实验、农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心理、教师论坛、青年论苑、学术争鸣、 比较教育等栏目。 投稿要求:教育类稿件均可,可参考本刊栏目设置自行确定稿件内容,一般不超过500 0字为宜。 A版入选了ISSCI,是双核心,B版是中小学教育版,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C版是大学版,面向大学师生,都是全国中文核心,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 在职称评定中都可以被得到认可。
山西科技厅主办的杂志包括:1.《山西科技》:是一本综合性学术期刊,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等多个领域。2.《山西农业科技》:是一本专门报道农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的期刊。3.《山西医药杂志》:是一本以医药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期刊,旨在推广医疗健康知识和促进医药事业发展。4.《山西建筑》:是一本关注建筑设计与施工方面问题的专业性杂志,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多个方向。5.《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由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分享。
山西科技,双月刊
推荐我所知道,《绿色建筑信息周刊》,每周星期一更新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绿色建筑与生态城研究中心的网站上面,微博也会同步更新的,主要内容是,本周最新绿色建筑新闻,政策标准,绿色产品以及绿色项目案例。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杂志不是核心杂志由瑞达恒与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发行的绿色建筑杂志《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创刊号于2010年3月29日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首次和读者见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张燕平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有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建设部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汪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朱颖心清华大学教授林波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副院长曾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镔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叶倩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韩继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技术研究所所长杨建荣同济大学建筑节能与新能源中心常务副主任龙惟定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同济大学教授程大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任宋凌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王宝海 《绿色建筑》杂志旨在宣传国家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报道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运营管理中的领先理念、前瞻技术,传播推广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介绍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