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老区文艺杂志

老区文艺杂志

发布时间:

老区文艺杂志

《读者》,《文艺风赏》,《爱格》,《清歌》,《生活》,《天南》新生代文艺杂志《清歌》。清歌摆脱了青春期的小情绪,表达具有完整判断能力的年轻人对世界的认知、审视、诉求,以及对生活细腻的感知;寄望于每一个文字的坦诚,不伪饰,不浮夸,不愤青,不假文艺,不故作姿,诚实的写现时最真切的生活状态。美的实实在在。

《上海小说》本刊办刊宗旨为反映中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前沿水准与最新成果,倡导学术精神弘扬光大与科学文明的广泛传播,注重学术性、先锋性、开放性、理论性、专业性和知识性。

萌芽,青年文摘,课堂内外作文,读者,意林,格言,最小说,当代学生

《青年文摘》《萌芽》

老区建设杂志电子版

《足球俱乐部》《小星星》《小学生之友》还有最出名的就是时尚杂志《touch》了反正挺多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根据各行业各企业的特点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独创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企业员工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共同遵守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及最高目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的结晶,是经过员工长期积累、总结、提炼而成的,是被员工认可的,它能使企业增加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精神支柱。下面结合我县国有林场的特点和实际,就如何加强林业企业文化建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一、国有林场企业文化的建设的特点我县的国有林场大都组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都建在老区、边区(如虎山、金盆山、油山),几十年来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林木产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着国家建设。同时林场职工长期以深山老林为家,以采伐木材造林为业,以艰苦奋斗为荣,为林区林场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国有林场所具有的生产力水平,结合劳动对象、地域环境、思想观念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具有林业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1、艰苦的工作条件,塑造了以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国有林场的主要工作是采伐木材、植树造林、保护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这就决定了林场职工的工作场所大多在野外,野外的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特别是林业生产管护第一线的职工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战严寒斗酷暑,特别是在林场创办初期,吃住在山棚,四面透风,工作、住宿环境非常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前,由于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都*双手劳动,用肩扛、*“放小水”、“放羊”形式来运输木材,采运工一年四季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甚至寒冷的冬天也在水中泡,如此一来导致老一辈林业工人身体患病的概率大增,像风湿病、关节炎等疑难杂症纠缠不止。但老一辈的林业职工,为支援国家建设,推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俗话说:“千锤百炼出精兵”。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中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林业职工队伍,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2、相对封闭的林区,为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提了特定的条件。我县的国有林场大都建在远离县城圩镇,如余村林场、隘高林场、九龙林场、林木良种场,在计划经济时期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不发达。有些国有林场,如油山林场、金盆山林场由于创办较早,创建之初直接归市级政府管辖,一些应该本由政府和社会部门办的事情,企业都承担了,如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等等,林场依然象一个小社会,林业职工及其家属、子女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他们的价值观、生活习俗,有许多相同相似的地方,单调而又枯燥。但林场职工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还对于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建设具有林业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3、林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自90年代中期,国有林场的发展面临“经济危机,资源断档”的困境局面,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活力锐减,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减少,下岗职工剧增。由于企业普遍不景气,再加上企业领导认识上有“重经济、较文化”的思想意识,对文化设施投入不足导致职工思想波动较大,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地过日子,思想上麻木不仁,对企业发展缺乏信心,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如何发挥国有林场传统优势和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具有林业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何重塑新时期企业精神,调动职工献身林业建设积极性、促进林业企业发展,是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二、加强领导是搞好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指包括企业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企业环境方面的整合,是激励企业员工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进取的内部机制,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诸要素中,企业的领导者(国有林场场长,下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核心,他们的言行、喜好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不同的企业,企业文化的特色也不仅相同,都体现了该企业领导者的思想、人格、作风。所以,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抓好领导这个关键,进一步提高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管理意识和学习意识。1、要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意识。企业领导者的每一项决定都关系到国有林场的发展和兴衰成败。所以企业领导者就要自觉按照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上来,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者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自觉承担起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任,建立健全和完善领导机构(工会等),配备精兵强将,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开展。2、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意识。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只有加强企业领导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一套稳定可*的保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受企业领导人员更替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党政工团领导各司其职,共同担负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责任,积极开展日常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3、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学习意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起着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习意识,学习外企、私企的先进管理经验,做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领导者,同时企业文化又是全员文化,需要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党政工团各部门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让职工明确自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从自身做起,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三、发展林业经济,提高企业效益,为职工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是搞好林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企业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企业文化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持企业发展方向,在创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位置上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着力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和工作条件。但现有的国有林场企业职工依然执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未期的工资标准人均区区几百元工资,低得令人寒酸啊!这应引起企业、主管部门、党委的政府足够重视,在强调生态立省和谐林业的今天,绝不能让林业职工吃亏!连职工本人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何以养家糊口?连职工的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职工哪还有心思参加文化活动,参与文化建设呢?这根本就是空淡!!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者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应从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收入,为职工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也就是说得这个道理。四、结合实际,努力建设具有林业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国有林场企业文化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国有林场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林业行业属性,企业特点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建设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应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1、培育企业精神,尊重职工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密切相联,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谋求企业的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国有林场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应注意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把全体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爱岗敬业上来,在实际工作中确认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把职工的共同追求和向往集中起来,凝聚在一起。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把富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流入企业精神,使新时期的企业精神更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在轰轰烈烈的市场大潮中,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应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让广大职工想主人翁之事,尽主人翁之责,干主人翁之活,为企业做贡献,推动企业工作全面发展。同时,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增加职工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勤劳朴实,爱岗敬业、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的林业人新形象,逐步实现 “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资源培育集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职工队伍“四有”的企业发展目标,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使之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群众心理定势和价值观念。2、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塑造企业文明形象。国有林场职工、家属、子女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应充分到用这些积极因素,积极倡导和弘扬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坏境。首先要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主管部门政策和资金扶持。尽企业之所能,加大职工危旧房改造,建设环境优美、整洁、靓亮、温馨的园林式场部和庭园式护林站(点),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固定场所,给予经费保障,并着力改善职工作和生活坏境。其次加大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职工掌握,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职工的头脑,用优秀的作品鼓舞职工群众。3、培养企业文化骨干,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职工的全员参与,也需要开展丰富多彩、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应发挥文化艺术骨干的示范、引导和组织作用,通过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去挖掘文化骨干,了解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加以重点培养,同时也可将文化骨干分批次输送至艺术院校进修和培训,提升文化艺术水平和技艺,让他们成为宣传林业、推动林业经济建设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中坚力量。4、经常性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创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统一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能动作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过程中,时刻注意企业自身实际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形式,达到预期效果。一是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如春节、元宵、三·八、五·四、七·一、十·一等举行扑克、下象棋、乒乒球、篮球、比赛和游园活动等。邀请县文化局、艺术团、采茶剧团等单位送戏、送电影下乡到分场、护林站(点),慰问一线职工。二是创办企业报,如隘高林场的《隘林工运》,鼓励职工把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迹拟成简讯向企业及主管部门踊跃投稿;又如金鸡林场采取奖励制度,对职工投稿在不同级别报刊杂志的,一经发表给予相应金额的现金奖励。三是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一个分场、护林站(点)添置一套卫星接收设备,提高卫视收视效果,为职工提供丰盛的精神文化套餐,活跃林区生活。四是引导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杜绝涉黄、涉赌等不良现象侵蚀职工的心灵。五是开展奖优评先活动,可采取季评、年度评等不同形式并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五一劳动模范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体职工中营造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总之,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林业行业属性,结合林业企业自身特点,应围绕发展现代林业,构建和谐林区的大局出发,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过滤与分离杂志社城兴国路3759901人民日报时代潮杂志社江西办事处沿江中路19号华财大厦B146室中国市场杂志社江西工作站省政府大院省商业厅办公室6224980《创作评谭》杂志社八一大道371号6232319房地产世界杂志社贤士一路4号6283495价格月刊杂志社二七北路317号6221744社会工作杂志社定山路060号5232623《争鸣》杂志社洪都北大道11号333279《涉世之初》杂志社胜利路154号9楼6706024《心桥》杂志社豫章路72号(省委大院内东四楼)6242696聪明泉杂志社广告部省政府大院省科协大楼6224604《老友》杂志社中共江西省委大院624223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江西办事处上海路新世纪小区32栋403室8220137《党史文苑》杂志社豫章路70号省委大院东一楼6242931南方农机杂志社马家池158号江西农机研究所6810308《老区建设》杂志社洪都北大道255号8515424江西《会计师》杂志社阳明路310号(1907室)6894945江西劳动保障杂志社省政府大院南一路10号6389125江西《双休日》杂志社新魏路17号8511377江西《小星星》杂志社半边街168号8502607江西星火文学杂志社八一大道371号6263230影剧新作杂志社江大南路132号6285054《中国饲料》杂志社华东办事处省农业厅旧办公楼二楼127-8859199江西亲子杂志社新魏路17号8512892江西综合能力训练杂志社新魏路17号8511044《建设博览》杂志社省政府大院省建设厅后院6287912《江西机械》杂志社省府大院南一路机械大厦6350163聪明泉杂志社省政府大院科协大楼6224604风范杂志社豫章路70号(省委大院)6242856今日农村杂志社省委大院综合楼二楼6242867《房地产世界》杂志社福州路268号6282514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是1993-06-01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德外北沙滩1号。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5101839614R,企业法人杜海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主办、编辑、出版、发行《机电商报》、《农业机械》、《汽车与驾驶维修》、《车主之友》、《汽车导购》、《越玩越野》、《商用汽车》、《工程机械与维修》、《今日工程机械》和《数码摄影》报刊;主办《矿业装备》期刊、《汽车测试报告》杂志、《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中国人物年鉴》期刊、《农业工程》杂志、《汽车观察》;图书、报纸、期刊批发、零售、网上销售;主办、出版《中国老区建设》期刊、《旅游与摄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房车与露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和《专用车与零部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科技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遗产与保护研究》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音像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出版电子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出版物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出版《今日制造与升级》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主办《世界遗产》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今日消防》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大医生》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1年4月7日);利用自有媒介设计、制作、发布广告;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零售纸张;销售针纺织品、服装、鞋帽、日用品、工艺品、体育用品、文具用品、五金交电、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机械设备、照相器材、钟表、眼镜;应用软件服务(不含医用软件服务);基础软件服务;技术推广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机维修;企业管理咨询;经济贸易咨询;旅游信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708106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和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993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老区建设杂志怎么样

我是2013年发表的,怎么也检索不到啊 当时还有杂志邮寄到我手上,怎么回事,真的假的

现在评过了,我们市里松,只要纸质的,没有电子版也可以。这个确实没有电子版,现在也没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是由《城市建设》杂志社出版的一本杂志,不是核心期刊,属于国家级期刊,是将原来的《城市建设》杂志的学术论文发行权转到了这个期刊上,全文万方、龙源收录,论文不检测,通过率高,所以期刊水平一般,不过新闻出版总署可查的,属于电子期刊,可信度和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不怕上当你就去那发表吧,我在那发表过,结果公司不承认,我当初还给他们介绍了两个同事一起发表,我都快郁闷死了!!他们是电子期刊不具备发表职称论文的资格!这帮们!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

著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战略研究,编著,参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利用基本面分析在股市获利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波段交易入门.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短线交易五大绝技.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股票投资者必知的21个蜡烛图. 全书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论文近年来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中国禽业导刊,2008,5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研究. 中国老区建设,2008,3《GTAP模型动态和静态模拟方法的比较》. 《资本内生化条件下建立中澳自贸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六章(对外经贸大学资助课题报告). 2007,8中印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影响. WTO经济导刊,2006,11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对次要害虫农药施用的影响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007,1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金融经济学.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3噪声交易的进化博弈分析.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习惯及价值导向的购买行为. 译著. AMBIO人类环境杂志(SCI收录),2005,34(4-5)社会可持续性与合作学习. 译著. AMBIO人类环境杂志(SCI收录),2005,34(4-5).食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猪肉生产情景的案例研究. 译著. AMBIO人类环境杂志(SCI收录),2005,34(4-5)金融约束:一种新模式. 译著. 国际经济与贸易情况,2003,1

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国家新闻机构,持有国家级《新闻记者证》,可参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拥有独立新闻发布平台。《源流》主管协办单位: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 《源流》刊名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同志题写。国内统一刊号 CN44-1494/D,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9-5616,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革命老区发行的新闻、时政类彩色期刊。1994年 10月创刊至今,已历经19个春秋,为月刊。

《源流》实行全省各地级市老促会共办的方针,30多位厅级老干部及现任干部担任编委委员,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由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肖耀堂同志担任。《源流》读者群以广东省为中心,辐射全国,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在职领导、各地离退休老干部、中小学校、团体,以及企业家读者群体,深受广东及全国老区读者的喜爱。是广东省委宣传部评定的重点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2013 年《源流》月发行量迈向新的数字旅程,成为该刊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源流》为能更好的展示及巡礼老区建设新貌,成为老区人民的喉舌,如实地反映老区人民的呼声,监督及宣传地方政府各级部门对老区建设的各项民生工作情况。2013 年 5 月 8 日,经广东省源流杂志社批准,《源流》驻阳江市工作站成立,梁连顺同志任阳江市工作站站长。

传承红色精神、建设崭新老区是《源流》的办刊宗旨,刊物内容 栏目涉及老区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建设、行业发展、民生热点、典型人物及“三农”、扶贫开发 等方面。一直以来《源流》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心和支持。

-- --2013年最新相关链接新闻:

新闻一、

《广东省老促会换届,陈开枝当选理事会会长》

2013年8月19日上午,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九届第一次理事大会在广州举行。广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朱明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帼英,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石宝华,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游宁丰、陈坚,省政府原副省长范希贤,省政协原副主席肖耀堂、徐尚武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省老促会第八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改的理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并通过了聘请名誉会长名单。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林华景当选为常务副会长。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1989年1月,是由一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同志发起组成的社会团体。第一任会长罗天,第二任会长林若。第九届理事会现有理事160名,大多是省直机关离退休的厅局级干部,有多位担任过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职务领导同志任名誉会长。

新闻二、

《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市领导要求重视老促会工作》

2013年9月3日,阳江市老促会召开会员大会,传达学习广东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阳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黎泽林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老促会的工作,为老促会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推动其当好参谋助手,促进阳江老区建设发展。

会议指出,学习贯彻好省老促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精神,对促进阳江市老区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老促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好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的参谋和助手。

黎泽林强调,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加大宣传老区力度。各县(市、区)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贯彻去年市“两办”21号文件要求,按规划完成革命遗址的修建工作,做好《中国老区建设》和《源流》两份宣传老区的重要刊物的征订工作。二要加强老区调研工作,当好党委和政府参谋。老促会的同志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条件,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老区新问题新情况,多出谋献策,共同努力促进老区建设得更好。三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老促会工作有新提高。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部门,副部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于1986年5月16日,当时称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28日改用现名。领导小组目前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兼任组长,调整后的成员包括国务院办公厅、总政治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教育部、科技部、民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广电总局、统计局、林业局、农业银行、供销总社、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调查研究;拟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督促、检查和总结交流经验。机构职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即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工作。1、研究拟定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2、协调社会各界的扶贫工作,协调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和东部发达地区支持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协作工作;3、拟定农村贫困人口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持标准,研究提出确定和撤消重点县的意见;4、组织对扶贫开发情况进行统计和动态监测,指导扶贫系统的统计监测工作;5、协调拟定中央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指导、检查和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指导跨省区重点扶贫项目;6、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宣传工作;7、负责有关扶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8、承担全国贫困地区干部扶贫开发培训工作;9、承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机构设置内设机构(一)行政人事司协助办公室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机关政务工作;负责秘书、文电处理、文书档案、值班、信访、保密、政务信息工作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办公室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有关材料的起草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机关有关规章制度;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二)政策法规司研究提出扶贫开发和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建议;研究有关扶贫开发的法律、法规问题;起草有关重要文件和报告;组织扶贫工作重大课题的研究;承担全国贫困地区干部扶贫开发培训工作。(三)规划财务司拟定扶贫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拟定农村贫困人口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持标准,研究提出确定和撤销贫困县的意见;协调拟定中央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指导跨省区重点扶贫项目;参与拟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审批“三西”地区农业专项建设的年度计划;检查、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并进行统计分析;组织对扶贫开发情况的统计和动态监测;收集、整理有关扶贫信息,指导扶贫系统统计和信息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工作,管理办公室的各项资金;(四)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协调社会各界的扶贫工作;指导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组织协调东部地区对口帮扶西部地区的扶贫协作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外事工作;组织开展有关扶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开发指导司负责组织开展贫困地区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扶贫搬迁和特殊类型贫困片区扶贫工作;规划、指导、协调各地区扶贫项目的实施并指导跨省区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贫困地区防灾和灾后重建扶贫项目的相关工作;指导革命老区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六)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行政人事司。[2] 直属事业单位(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三)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杂志《中国扶贫》)(四)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主管社团(一)中国扶贫基金会(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三)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四)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五)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地方扶贫部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国的扶贫开发实行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行政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是贫困面积较大的省、自治区,都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程,根据国家扶贫开发计划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在每年年初一次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扶贫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个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到省的扶贫资金一律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使用,并由各有关部门规划和实施项目。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官网

历史学科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和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曾经到我院视察。湖北省原高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余凤盛曾经到学院作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报告。1995年,学院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3年,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正式挂牌。2000年,学院取得美国环太平洋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创办了文化管理学系。2001年,学院引进人才,组建楚学研究所。学院有一批研究中心,如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张舜徽研究中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教会大学研究中心、商文化研究中心等。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近现代史。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近代史所。省级重点学科1个——历史文献学。校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代史。学院在2003年申报了历史学一级学科,申报了专门史(思想文化方向)、世界史二级学科。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教育与教学规律,坚持改革,把我院办成以历史教育和研究为主的,并在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有所拓展的国内一流的学院。学院确定以张舜徽先生和章开沅先生“自强不息、务实求真”作为院里的学术传统。学院营造出了“和谐、有序、实效、奋进”的学科建设氛围。 全院现有本科学生492人,硕士研究生116人,博士生43人。历史系形成了师范专业和本硕连读基地班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历史系坚持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新的特点:(1)专业领域拓宽。有专业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师范素质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课群,分别组成四个教学链,按逐步递进原则进行安排,形成综合的教学体系。(2)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压缩了中外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课时40学分压缩至450课时25学分,相应增加了选修课程,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包括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题研究课两大类。专门史从二年级开始安排,专题研究课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既体现层次性,又逐步递进提高。(3)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士导师专题课、中外文化史、20世纪国际关系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还注意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专业英语、治学与人生等。(4)把相关学科理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基础、中外文学史、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文化人类学、公共关系学等课,还规定每个同学必须有10个学分到外系选课,其中有4个学分必须选学自然科学类课程。文化学系目前已招收三届学生,140余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状况,熟悉现代管理运作的文化机制,掌握经济学和经济法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规约和惯例,具备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国交际和管理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文化学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学导论、管理学原理、等几十门课,形成了三个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文管(管理)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该专业课程有主干基础课19门,指定选修课8门,任意选修课16门,形成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三个层次。文化管理作为新专业,在注重选用面向21世纪新教材的同时,还着手编写并初步完成了《世界主要文化传统》、《人类文化与研究导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概论》等教材。其中《中国文化概论》已出版,并被列为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学院的课程改革研究获教育部师范司面向21世纪教改立项项目,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改研究项目3项,省教改研究项目 3 项,学校教改研究项目4 项。学院承担了教育部高教司资助的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的课件制作任务。学院重视教材的采用和编写。学院着手进行通史教材建设,教师编写了《中国通史》(三册)、《世界通史》(三册),已成稿四册,拟在本科教学中试用。编写《史学论文写作讲义》。还承担了一些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师范司组织的专升本教材《中国经济史》、湖北省教委组织的自考教材《中国文化概论》等。《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已被多所兄弟院校采用。学院经常举办教师现代教育技能培训,要求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院的教授上本科生课占90%,正副教授上本科生课占。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等教授承担了《中国近代史专题》课程,全部由博士生导师上课。《中华元典导读》课基本上也是由熊铁基、周国林等博士生导师来承担。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分别承担了本科生的专业课或选修课。教学成果多次获奖。 学生每年都涌现出先进集体和个人。8801在1991年也获得湖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1991和1992年暑期,历史系学生自愿组成赴革命老区红安社会实践团,连续两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高工委、团省委和省教育工会授予的“社会实践先集集体”称号。校学生会主席,本系8802班学生陶阳在1990年代表全校同学出席了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历史系学生多次获全校团体冠军。 1992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一名,女子组第二。1993年校春季运动会上获学生男子组总分第二名,并打破两项校田径比赛的记录。在校际比赛中,系文艺队员获湖北省高校文艺节目汇演一等奖。86级学生宋智获全国星星杯小说征文一等奖。84级学生张执浩和86级学生王敬东分别获武汉市高校诗歌大赛奖创作一等奖和朗诵一等奖。继95、96级基地班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以后,97级基地班在2000又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先进班集体。每个年级均有80%学生写了入党申请书。毕业班一般都有20余名党员。冯圣兵同学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获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和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他还倡办了“圣兵爱心社”,在全校带动了一批学生投入到爱心活动中去。学生中涌现一批出象侯深、向静、高相国、李勤合等科研新秀。有9项成果获湖北省科研成果奖,有3项获全国文科基地“史学新秀奖”。学生在《军事历史》、《世界民族》等刊物发表论文,有些论文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每届学生都涌现了一批优秀论文,其中不乏创新之作。如96级学生李文凯的毕业论文《宋代加役流法新探》在《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发表。学生自办了《文史之舟》小报和《鉴海》杂志,作为发表习作的刊物。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大多数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骨干,有的担任了校长,有的评为特级教师。他们经学常回校举办“同学会”,与历史系有深厚的感情。 学院一直在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国别史、当代史等。研究生中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读书,每月定期举办“研究生论坛”。近代史所的论坛由博士生导师主持,研究生提交论文,完全按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进行报告,并由研究生对论文予以评论,然后开展热烈的讨论。每期论坛结束后,还将论文、评论及讨论情况在本学科网站上登出,继续进行讨论。学院先后培养出一批史学界的带头人,他们在各自的单位发挥重要作用。如中国社科院的虞和平,中山大学的桑兵,北京大学的朱庆之,山东大学的冯浩菲,哈尔滨师大的傅道斌,苏州大学的王继如。学院还培养了一批政府官员,如中组部秘书长李,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学院现在设有的奖学金主要有: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基金、野泽丰奖学金、张舜徽奖学金、余家菊奖学金、历史文化学院爱心基金。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们站起来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 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的返回地面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中国的10年动乱。 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81年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龙 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84年建国后首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 1986年实施“863”计划 1988年中国核潜艇发射水下火箭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1994年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世界瞩目的三峡大坝横断长江,缚住苍龙。现在三峡工程已经顺利实现蓄水、通航、发电的奋斗目标,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并于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 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言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攀高峰;中国航天人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以一腔热血谱写了中国的航天传奇,振奋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弦。 序章 1955年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后,作为运载工具的导弹(火箭)成为新的工作方向。在1956年春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中,原子能、火箭技术等新兴技术成为发展重点。全国掀起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热潮。 一、艰苦创业 1、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简称航委)正式成立,聂荣臻任主任。在聂帅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专家和一批军政干部、15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陆续集聚北京,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了。 2、引进技术,学习消化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苏联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1956年10月原苏联先提供了两发供教学用的P-1模型导弹,1957年12月又提供了两发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P-2及一套地面设备,同时还向我国提供了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图纸,派遣了技术专家和导弹操作使用人员。 在原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开始了P-2导弹和C-75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开始进行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建设,还组建了教导大队,学习导弹操作使用技术。 这期间,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决心也毫不动摇。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己仿制的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一举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近程弹道导弹。同年9月,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 4、小结,开局成功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设10个研究室,1957年重组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时,相关科研院所不断加入国防部五院管理体系,充实完善了科研体系,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1958年成立,1963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国防部五院归口管理)、通信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1958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导弹试验训练基地(1961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国防部五院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导弹、火箭、卫星及相关系统领域,具有独立研究、研制、试验能力和条件的研究院体系。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设及其成绩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开局成功,为完成更大的历史任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配套发展 1、“八年四弹”与导弹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发展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已成为紧迫任务。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由七机部统一组织和管理航天事业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 1965年3月,七机部《关于地地导弹发展规划》获得批准。这就是“八年四弹”的发展规划,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内,研制成功改进的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四种液体弹道导弹。这一规划在执行中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进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实现。这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2号甲中近程导弹携带着自己制造的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为打破霸权主义核垄断作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三线,新基地新创业 六十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航天系统开始大规模的后方基地建设。广大航天职工从一线大城市来到三线深山僻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年风雨坎坷的努力奋斗,建成了航天三线基地。 3、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卫星研制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加快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建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转播了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喜悦。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测控技术,这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4、小结,历史性的飞跃 七机部成立后,体制建设继续充实,技术体系继续完善,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仍然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了西方强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技术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飞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两极世界格局下,航天事业作为国防事业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全国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世界处于和平和发展的进程环境里,航天事业面临转型。 你可自选一截!!!!!!!!!!!!!!!!!!!!!!!!!!!!!!!

2012大事记2012年12月21日龙源2012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暨移动阅读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2012年12月20日北京龙源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龙源期刊网荣获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分获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先进个人和第二届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两项殊荣。2012年8月29日至9月2日龙源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推出全新移动互联网阅读产品。龙源在2012 BIBF启动“北京精神”数字教育知识库。2012年8月21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当选为中国期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2年8月17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当选为北京出版发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和副主席。2012年8月15至21日龙源在上海书展推出“人文期刊的移动互联网系列产品”。2012年7月26日孙寿山副署长视察张江数字出版基地,听取龙源上海分公司汇报基地数字建设情况。2012年7月2012年数字出版年会上,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举办了“龙源与《读者》独家合作新闻发布会”。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主论坛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发表了“期刊:移动阅读最有价值的内容”主题演讲。2012年5月2012年5月18、19日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展第八届深圳文博会5月1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展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多位领导视察了龙源展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率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广东省领导视察龙源展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视察龙源展区5月18日,龙源与中宣部《党建》杂志合作的《党建》杂志iPad版上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上线仪式,亲自点击开启。《党建》ipad版开启仪式上,龙源总裁汤潮为刘云山部长等领导详细讲解5月19日,网络版手机龙源网正式发布上线,这是全世界首次实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完美集合,读者滑动拇指间无需下载浏览器便可享受优质内容阅读。2012年5月1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走进了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2012年5月8、9日龙源作为两家受邀厂商之一,应邀参加了由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宜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湖北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会”。2012年4月龙源向新闻出版总署提交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建议》,总裁汤潮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对于著作权保护的独特观点。2012年4月上海张江数字出版基地龙源数字出版科技公司的注册,完成了入驻。2012年3月28至30日由澳门绿色能源产业协会主办的“国际绿色能源高峰论坛”在澳门举行,总裁汤潮被聘为绿色能源产业协会荣誉顾问,并在大会上进行了演讲。2012年3月实现了与中宣部《党建》杂志以及《中国青年》的合作。2012年3月完成了与京东电商平台的合作。2012年3月15日海外事业部赴加拿大参加“亚洲学术研究协会年度学术研讨会”。2012年3月为满足用户需求,龙源隆重推出“MuLu中文电子资源检索系统”。该系统整合了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出版的共计1万多条期刊目录,中国大陆近40万余条图书目录,1千多条台湾图书书目,为海外学术机构、其他东南亚研究机构等提供完整而全面的检索系统。2012年2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座谈会”在京召开,龙源应邀参加,助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2012年2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印发了作为表彰企业的公司情况介绍,曾经作为中国北京出版创意园区的单位在园区全体企业代表大会上进行典型发言。2012年2月龙源期刊产品成功进入“北京数字文化社区”。2012年1月公司正式推出《龙源月报》,分公共版和市场版,成为沟通客户和社会的通讯工具。2012年1月龙源推出触摸屏杂志阅览室,这是一款大屏幕触控阅读的全新产品。2012年1月龙源推出有线电视杂志阅览室,为广大有线电视用户提供色彩绚丽的原貌杂志阅读与大字体的文本杂志阅读,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阅读到丰富多彩的杂志内容。2012年1月6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天翼阅读基地在杭州召开首届合作伙伴表彰大会,龙源获“中国电信首届天翼阅读最佳伙伴奖”。2012年1月1日全球期刊门户网站经过全新改版正式上线,新版网站新增、整合了部分栏目,全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期刊资讯平台。2011大事记2011年12月2011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2011年12月“全国教育新媒体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推选龙源汤潮总裁为联盟主席。2011年12月龙源与当当、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联合建立数字付费销售渠道。2011年12月28至30日龙源总裁汤潮等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出席了在台北举行的“两岸三地华文创作与数位阅读论坛”,发表精彩演讲。2011年11月中宣部《党建》杂志总编刘汉俊和党建网负责人以及杂志社的编辑参观访问了龙源,并达成合作共识。2011年11月台湾立法院等政府机构引进龙源阅览室。2011年11月5日龙源向准格尔旗图书馆捐赠捐赠了种类六千余种,总价值达六万余元的期刊,积极响应了党中央的号召“将文化资源共享进行到底”。2011年11月4日龙源向山东革命老区的临沂一中、临沭一中等中学捐赠了价值40万的电子期刊阅览室及8万元刊物。2011年10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龙源用户,这也是龙源产品首次打入美国常春藤联盟。由此可以看到龙源产品的实力,已经得到世界顶级优秀高校的认可。2011年10月25日至29日龙源作为电子期刊营销领域的重要代表,受邀参加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等单位承办的“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1年8月15日由龙源独立开发的全新3G手机版电子期刊阅读服务已经全面上线。龙源网手机站的隆重推出,代表着龙源集团在拓展手机用户进行电子期刊阅读的领域,已经迈出了有力的一步。2011年8月31日龙源期刊网首次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通过两个展位来展示龙源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品。2011年8月26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野霏等领导陪同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刁仁昌、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兼社长董事长周天江、南京文广新局副局长彭年龙等考察组一行来到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观调研,全面了解了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数字出版的发展。2011年7月龙源作为首次特设的“主宾企业”出席了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间龙源各项活动圆满成功,彰显了龙源“让中国期刊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实力和决心。2011年7月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正式成立,已经形成了包括龙源期刊网、龙源国际网、龙源数字图书馆、龙源教育、龙源知识库、龙源移动、龙源心育传媒平台、龙源原创等八大支柱业务在内的综合化数字传媒平台。2011年7月7日龙源与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签署入驻协议,助力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龙源与华西村、广东金蟾联手启动了“新农村数字阅读平台”的合作项目。龙源与台湾“联合线上”(UDN)签署合作协议,将大陆精彩期刊推广到台湾。龙源牵头,与易博士金蝉软件公司、全国著名学校代表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数字教育新媒体产业联盟” 龙源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京师龙源数字教育有限公司2011年6月28日龙源宣布,将针对苹果的App Store推出超过1500款独立的杂志客户端2011年6月28日龙源期刊网宣布注册用户已突破500万大关, 成为目前国内数字期刊付费阅读平台中当之无愧的注册用户最多的网络期刊平台2011年6月28日龙源数字教育集团亮相“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2011年6月24日龙源应邀参加“福建省首届百名校长论坛”2011年6月7日龙源联手《看天下》于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青年人大“走近传媒”系列活动2011年6月龙源期刊网西安办事处正式成立2011年5月13日第七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龙源被评为数字出版示范单位参展2011年5月7日龙源参加“繁荣数字文化 共建美丽家园”——国家图书馆都江堰灾区文化援建活动2011年4月龙源协办第四届中国卓越局长校长峰会,云集全国各地教育界人士,以“卓越梦想、智慧行动”为主题共议教育发展之道2011年3月23日龙源签约澳门中央图书馆,澳门首次引入内地期刊2011年3月3日龙源推出ipad全新杂志系列应用2011年1月17日龙源期刊网获“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传媒数字标杆”荣誉,龙源期刊网总裁汤潮获“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传媒十年领军人物”荣誉 。2010大事记2010年12月22日2010第五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颁奖典礼暨2011中国书业发展年会,汤潮总裁被提名为“2010民营书业年度人物”之一2010年12月17日龙源获2010年出版业网站百强奖项2010年10月14日龙源参加“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2010年10月13日龙源举办“2010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会”2010年9月18日北师大“龙源树人优秀校友工作者奖励基金”成立2010年9月9日龙源参加第五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2010年9月1日龙源携手重庆图书馆向黔江区图书馆、城口县图书馆捐馆优秀人文期刊2010年9月1日龙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正式实施2010年9月1日龙源推出高校数字期刊阅览室和海外双语数字期刊阅览室2010年9月1日龙源签约新浪,将独立运营新浪杂志频道2010年8月8日龙源参加第十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2010年7月21日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龙源期刊网分论坛成功召开2010年7月1日龙源参加2010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0年6月21日第二届中国传媒与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龙源获“2009-2010中国最佳数字出版企业”荣誉称号,汤潮总裁获“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6月21日龙源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和促进产业发展征求意见座谈会”2010年6月11日龙源参加中国期刊协会召开的“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研讨会”2010年3月9日龙源与台湾著名传媒企业联合线上公司合作签约2010年3月7日《龙源中小学电子期刊阅览室》经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专家评议组论证评议,进行“全国中小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项目”推荐使用产品序列2010年3月1日龙源推出军事阅览室、龙源人声语音版阅览室和英语学习阅览室2010年2月1日龙源参与国家图书馆“全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从国内数家主流电子期刊厂商中胜出,中标电子期刊服务项目2010年1月21日龙源参加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移动阅读产业论坛”

  • 索引序列
  • 老区文艺杂志
  • 老区建设杂志电子版
  • 老区建设杂志怎么样
  •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
  •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