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于男女爱情的三大名著,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到昆曲名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生,再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把男女间的爱情提升到了令人向往的“至情”上。小说中的主角都因为“至情”,而能从渺小的“自我”升华到“大我” (即自身的幸福源自二人世界的“大我”),最终达到愿意为所爱之人牺牲生命的“无我”。所以这三部书能脍炙人口,流芳百世。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折射出那一时代的光辉。只要有文学,就有爱情的故事。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位封建社会不同阶段的叛逆女性典型形象,分别处于元、明、清三个不同时代。因此从她们身上恰好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妇女生活。由于各历史阶段的婚姻制度、社会状况不同,她们反抗的出发点、反抗的深度和广度,斗争的方式及结果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体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崔莺莺是我国古典戏剧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追求爱情幸福和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贵族少女的典型。崔莺莺的母亲在官至相国的丈夫死后,为了挽救相府厄运,维护家世利益,执意要把女儿嫁给郑尚书的儿子,以借联姻的关系巩固与加强崔府的势力。崔莺莺却违抗母命,对才貌双全的张生一见钟情,以私情结合来反抗封建礼教,越过了高门贵族与布衣寒士之间的森严界限。从产生《西厢记》的元初到晚明,时间过了三百年,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更厉害,杜丽娘的处境比崔莺莺更为难堪。在太守府官衙住了三年,竟连后花园都没有到过,因此杜丽娘为追求个性解教、个性自由的斗争也就更为艰苦了。为情而死,为情复生。对于杜丽娘来说,她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斗争开始。爱情在她的身上,不仅可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甚至超越了生死的界限。通过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幸福"梦而死"、"死而生"充满奇情异彩的浪漫故事,曲折地表现了那一时代的特征,更突出了人性与理学、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概括了那一时代妇女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的艰苦性。崔莺莺、杜丽娘,经过波澜曲折的斗争,最终与意中人结为秦晋,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封建礼教牢固地统治着人们头脑的封建社会里,爱情胜利的本身,就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然而处于行将崩溃的封建社会末日的林黛玉却是以爱的悲剧结束。这个悲剧绝非林黛玉个人的悲剧,实质上反映了当时所存在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与封建人生道路的尖锐矛盾。林黛玉是封建社会妇女们苦痛的总结,也是新女性的萌芽。出身于"清贵之家",寄居贾府的林黛玉,她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礼教纲常,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规定的生活道路,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个性。她与宝玉的爱情不同于崔莺莺的"一见钟情",也不同于杜丽娘的"美梦成真",而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一致叛逆性格基础上的"志同道合",与历来作品中所描写的"佳人才子"式的爱情有着本质区别。它没有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奉旨完婚、夫荣妻贵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宝黛爱情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因此,这种爱情愈发展,就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愈尖锐。然而势单力薄,孤立无援的林黛玉,在现存的桎梏未打破,在充满污秽肮脏的土地上,新的萌芽怎能开放出鲜艳的花朵?始终不愿向封建势力妥协的林黛玉,最后只有以泣血焚稿结束自己的一生向黑暗的封建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不仅在因为封建社会叛逆者方面是一脉相承,"先赴后继",而且在其青春萌动,理想觉醒之初,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后者无一不受前者的启发与影响。《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一出中曾为《西厢记》崔张的"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所感动,继而梦寐以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更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极力称赞《西厢记》"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当她听到《牡丹亭》游园一出时,从"住步侧耳细听",到"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如痴如醉",最后"心痛神痴,眼中落泪"。从崔莺莺到杜丽娘再到林黛玉,生动展现了从元到明再到清五百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生活、命运及追求解放、大胆抗争叛逆女性的发展规迹,时代印记,成为文学宝库中璀灿夺目的艺术明珠。好的请采纳。。。谢谢
题目太宽了,你自己还是缩小一些吧。
红楼梦:刻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别人不同的生活情趣。迫于封建专制,他们最终谱写一出爱情悲剧。西厢记:女主人公崔莺莺与男主人公张生一见钟情。最后迫于封建压迫,张生只能考取功名才能娶得莺莺。我觉得结局应该算得上是喜剧,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牡丹亭:贫寒书生柳梦梅梦到杜丽娘并生思念,也许是冥冥注定的缘分,杜丽娘也梦到柳梦梅向他求爱,从此一病不起,日渐消瘦,最后死了。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柳梦梅考取功名之后正巧拾到了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魂游后园,起死回生。经过一番挫折,柳梦梅和杜丽娘终于在一起。不同点:我觉得红楼梦可以说是悲剧结局,而西厢和牡丹亭是男女主角要经历一番挫折之后才能在一起。而西厢和牡丹亭的区别在于牡丹亭写的特别玄幻,西厢更在于写实。他们爱情的相同点在于:都用于追求美好的。希望给分,今年初三,谢谢。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题目:《现代小说中的乡土民间世界------以许钦文、沈从文、赵树理为中心》提纲:一、乡土民间:审视现代小说的新视角1、概念阐述2、乡土民间的特征3、现代小说中的乡土民间因素二、乡土民间:在现代小说中的表现形态这部分拟从许、沈、赵小说中表现出的乡土民间的共性与个性来阐述。1、同质(民风民俗、乡土语言、原始生存欲等,还需进一步扩展)2、异质a.以许钦文为例—批判的对象、启蒙的对象b.以赵树理为例—立足民间,从民间内部表现民间,主流意识形态忽视了民间自身的审美价值,一味以行政命令干扰作家 的创作,后导致作家创作的萎缩。c.以沈从文为例—自觉的审美意识形态(虽然是记忆中的、浪漫的乡土民间,有着作家个人浓郁的情感想象的因素,与现实的自在民间文化空间并不完全相同,但却透露着民间文化形态的某种情韵。)三、知识分子介入乡土民间的方式(或者改为作家的写作姿态)这部分主要承接第2章回答了为什么乡土民间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形态不一样)1、民间叙述(主要是立足民间,从民间内部自发的去表现民间世界的审美意识)如沈从文、赵树理2、知识分子叙述(知识分子叙事,往往是以居高临下的启蒙姿态或外在“民间”的立场去审视民间,对民间的批判或者歌颂都与知识分子已有的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密切相关。)如许钦文四、乡土民间在现代小说中的价值
论文提纲是反映论文结构框架的文字或图表,需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地介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提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变风变雅”考论
西周末年的社会巨变给《诗三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雍容、典重、平和的诗篇变而为抒泄怨怒的篇章。对这种诗篇风格的变化,《毛诗》名之曰“正变”。“变风变雅”这一概念也是由此产生的。《毛诗》以“正变”、美刺来统一解释整个诗篇,比起《三家诗》来说更有规范性,容易把握学习,能更好地发挥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然而,以“正变”、美刺解诗就必须结合史实,必须将诗从单纯的表达个人情意的语句转变为对社会盛衰的反映,也就难免要牵强附会,有许多不实之处。因而“变风变雅”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第一章中我系统地分析了“正变”说的提出、井认定“正变”说与三家诗无关,是《毛诗》的独立提法。我还对“正变”说进行了辨正,指出“风雅正变”说是《毛诗》对中国诗学理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它不仅发展了《左传》、《苟于·乐论》、《礼记·乐记》关于审音律以知政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诗歌批评现实政治的问题,从而完善了中国传统诗论中的美刺说。但同时指出了“正变”说的先天缺陷,认为其以时问为线索、以政治起伏为标准来划分诗篇的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完全以其为考察诗篇的证据。 第二章中,我从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入手,考察“正变”说的历史渊源。认为“正变”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的,是与先秦时期的用诗风气密切相关,与《孔于诗论》的说诗方法一脉相承的。我在文中列了详细的表格,对照《毛序》解诗和《孔于论诗》的相同与不同。在文中,我又整体把握了“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认为“正风正雅”传达了“安以乐”的精神实质,而“变风变雅”则体现了“怨以怒”的风貌。另外,我还对“变风变雅”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解析。 第四章中我探讨了《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认为“正变”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有空间上的不同。按“正变”说的标准来划分,“二南”属于“正风”,以下十三国风皆为“变风”。这种划分的方式未兔太过僵化。十五《国风》的“正变”之别,除了考察作品产生的时问外,其间的地域性差异也是诗篇风格产生变化的原囚之一。《诗经·国风》按照十五个地区汇集诗歌,生动地表现出各个 且且文化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地域类分的先声。 第五章,在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中,《诗经·国风》的名称被冠之为“邦风”。
无论是“国风”还是“邦风”,都在向我们透露着一个信息——《诗经》是与西周春秋时期的城市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观点与传统的“《诗经》是民歌,是记录先民生活的桑间猴卜之音”的说法大相径庭。本章试从考古发掘的城市遗址、先秦文献中对都城的记录及《诗经》的字里行间来证明《诗经》中记录了当时极其发达的城邑文明。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在哲学方面,以《雅》诗“正变”为切入点,研究了两周天命观念的擅变。还探讨了“风雅正变”中所体现出的宗亲观念、宗族祖先崇月i观念、宗法伦理观念、宗法政治观念的变化。
引言: 文学的《诗》与史学的诗13-26
一、 《诗经》的史料价值13-15
二、 诗与史的关系15-17
三、 以《诗》说史的历史17-24
四、 诗与史的距离24-26
第一章, “正变”说:《毛序》的释诗方式26-39
一、 “正变”说的提出26-28
二、 三家诗无“正变”说28-33
三、 “正变”说辨正33-39
1、 “正变”说的贡献33-35
2、 “正变”说的缺陷35-39
第二章,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正变”说的历史渊源39-64
一、 先秦的用诗风气与孔子的解诗方式39-48
1、 《诗》的音乐性的消失39-42
2、 用《诗》风气之盛42-46
3、 孔子与《诗》的关系46-48
二、 孔子论诗与《毛诗序》解诗48-59
1、 《毛诗》小序释诗的历史化倾向54-57
2、 《毛诗序》历史地位的再评价57-59
三、 “诗可以怨”与“美刺言诗”59-64
第三章, “变风变雅”与“礼崩乐坏”64-98
一、 “变风变雅”产生的历史土壤64-69
1、 礼的发展与僭礼65-68
2、 乐舞的普及与越规68-69
二、 “变风变雅”诗篇断代考69-88
1、 变《大雅》的创作年代73-77
2、 变《小雅》的创作年代77-82
3、 变《风》的创作年代82-88
三、 “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88-98
1、 “安以乐”的“正风正雅”传统88-92
2、 “怨以怒“的“变风变雅”风貌92-98
第四章, 《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98-132
一、 “二南”100-106
1、 释“南”101-103
2、 “二南”之南考103-105
3、 “二南”与楚歌105-106
二、 “三卫”106-110
1、 “三卫”并称的由来106-107
2、 卫地与卫诗107-110
三、 平王东迁与《王风》110-111
四、 郑风111-114
1、《郑风》和郑国111-112
2、 郑诗与郑声112-114
五、 《齐风》114-119
1、 齐地风俗115-118
2、 说《齐风》118-119
六、 唐之音119-122
1、 “唐”地考119-121
2、 说《唐风》121-122
七、 《魏风》与魏国122-123
八、 陈、桧、曹三风123-126
1、 陈地风俗与《陈风》123-125
2、 桧地与《桧风》125-126
3、 曹国与《曹风》126
九、 豳、秦之风126-132
1、 豳地与《豳风》127-128
2、 秦地与《秦风》128-130
3、 豳秦诗风130-132
第五章, “变风变雅”与春秋时代的城邑文明132-162
一、 城市的繁荣与“变风变雅”133-136
二、 “变风变雅”诗篇对春秋城市生活的还原136-145
1、 《诗》中之“国”136-138
2、 说“国人”138-141
3、 城邑风景141-142
4、 衣饰风度142-145
三、 “君子“、“淑女”与《国风》作者身份辨145-162
第六章, “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162-178
一、 “雅诗正变”与天命观念的嬗变162-168
1、 “正雅”中的天、帝163-165
2、 “变雅”中“天命”观念的变化165-168
二、 “风雅正变”与宗亲观念的演变168-172
三、 “风雅正变”与音乐观念的变化172-178
1、 “正”诗与“雅乐”173-175
2、 “变风变雅”与新乐流行175-178
结论178-181
参考书目181-187
致谢188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论文提纲经典范例
导语:论文提纲有助于论文撰写的时候,论文资料的整理以及资源充分的利用。下面是我分享的论文提纲的经典范例,欢迎阅读!
论述绿色贸易壁垒
一、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和作用
二、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三、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二)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三)对进口国的影响
(四)对出口国的影响
(五)对我国的影响
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二)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四)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论文题目: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一般重点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是
补充要求和说明:
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冯梦龙及三言著作概述
第二节 奇遇故事分类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因果报应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二) 主观条件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三章 欲望考验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四章 转世轮回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五章 发迹变泰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创作心理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知识拓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简述问题现状
1 (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概况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招聘管理
薪酬制度
福利制度
绩效考核
员工满意度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重视员工培训
注重内部提拔
重视国家法律法规
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员工对薪酬体系不满
员工对绩效考评体系存在抱怨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占比6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的原因分析(占全文比重最大,)
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调查来发现夏普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薪酬体制不合理
绩效考评体系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
用人机制中并未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原则
企业文化的冲突
3(占比20%左右)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根据夏普公司进行实际操作)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简要叙述,忌长篇大论)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界定及目的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框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结合夏普实际操作)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
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制
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人力资源生涯发展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系统的培训开发体制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8-10
绪论 10-20
第一章 “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病态人格 20-36
第一节 忧郁:革命者的病源 20-25
一、忧郁症:革命者共有的病症 21-22
二、忧郁的原因探究 22-25
第二节 焦虑:忧郁病症的延续 25-28
一、焦虑症:忧患革命的意识世界 25-27
二、焦虑的原因探究 27-28
第三节 癫狂:焦虑过度的宣泄 28-36
一、癫狂症:逃入幻象的路途 29-32
二、癫狂的原因探究 32-36
第二章 “乌托邦”三部曲的意象世界 36-53
第一节 自然意象 36-45
一、花:性本能的释放 37-40
二、雨:恐惧与焦虑 40-45
第二节 社会意象 45-53
一、桃源梦系列:乌托邦的集体无意识 45-48
二、孤岛系列:隐秘的潜意识空间 48-53
第三章 格非接受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原因探究 53-65
第一节 成长记忆 53-56
第二节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56-60
第三节 对人性的深入探究 60-65
结语 65-67
参考文献 67-70
附录 70-71
后记 71-73
红楼梦:刻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别人不同的生活情趣。迫于封建专制,他们最终谱写一出爱情悲剧。西厢记:女主人公崔莺莺与男主人公张生一见钟情。最后迫于封建压迫,张生只能考取功名才能娶得莺莺。我觉得结局应该算得上是喜剧,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牡丹亭:贫寒书生柳梦梅梦到杜丽娘并生思念,也许是冥冥注定的缘分,杜丽娘也梦到柳梦梅向他求爱,从此一病不起,日渐消瘦,最后死了。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柳梦梅考取功名之后正巧拾到了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魂游后园,起死回生。经过一番挫折,柳梦梅和杜丽娘终于在一起。不同点:我觉得红楼梦可以说是悲剧结局,而西厢和牡丹亭是男女主角要经历一番挫折之后才能在一起。而西厢和牡丹亭的区别在于牡丹亭写的特别玄幻,西厢更在于写实。他们爱情的相同点在于:都用于追求美好的。希望给分,今年初三,谢谢。
1 提出你研究的问题。2 分析这个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3 对当前现状提出不足与改进。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古代文学分为先秦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不知你要写哪个阶段的,哪儿内容的?你得具体的啊
论文提纲是反映论文结构框架的文字或图表,需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地介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提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变风变雅”考论
西周末年的社会巨变给《诗三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雍容、典重、平和的诗篇变而为抒泄怨怒的篇章。对这种诗篇风格的变化,《毛诗》名之曰“正变”。“变风变雅”这一概念也是由此产生的。《毛诗》以“正变”、美刺来统一解释整个诗篇,比起《三家诗》来说更有规范性,容易把握学习,能更好地发挥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然而,以“正变”、美刺解诗就必须结合史实,必须将诗从单纯的表达个人情意的语句转变为对社会盛衰的反映,也就难免要牵强附会,有许多不实之处。因而“变风变雅”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第一章中我系统地分析了“正变”说的提出、井认定“正变”说与三家诗无关,是《毛诗》的独立提法。我还对“正变”说进行了辨正,指出“风雅正变”说是《毛诗》对中国诗学理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它不仅发展了《左传》、《苟于·乐论》、《礼记·乐记》关于审音律以知政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诗歌批评现实政治的问题,从而完善了中国传统诗论中的美刺说。但同时指出了“正变”说的先天缺陷,认为其以时问为线索、以政治起伏为标准来划分诗篇的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完全以其为考察诗篇的证据。 第二章中,我从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入手,考察“正变”说的历史渊源。认为“正变”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的,是与先秦时期的用诗风气密切相关,与《孔于诗论》的说诗方法一脉相承的。我在文中列了详细的表格,对照《毛序》解诗和《孔于论诗》的相同与不同。在文中,我又整体把握了“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认为“正风正雅”传达了“安以乐”的精神实质,而“变风变雅”则体现了“怨以怒”的风貌。另外,我还对“变风变雅”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解析。 第四章中我探讨了《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认为“正变”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有空间上的不同。按“正变”说的标准来划分,“二南”属于“正风”,以下十三国风皆为“变风”。这种划分的方式未兔太过僵化。十五《国风》的“正变”之别,除了考察作品产生的时问外,其间的地域性差异也是诗篇风格产生变化的原囚之一。《诗经·国风》按照十五个地区汇集诗歌,生动地表现出各个 且且文化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地域类分的先声。 第五章,在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中,《诗经·国风》的名称被冠之为“邦风”。
无论是“国风”还是“邦风”,都在向我们透露着一个信息——《诗经》是与西周春秋时期的城市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观点与传统的“《诗经》是民歌,是记录先民生活的桑间猴卜之音”的说法大相径庭。本章试从考古发掘的城市遗址、先秦文献中对都城的记录及《诗经》的字里行间来证明《诗经》中记录了当时极其发达的城邑文明。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在哲学方面,以《雅》诗“正变”为切入点,研究了两周天命观念的擅变。还探讨了“风雅正变”中所体现出的宗亲观念、宗族祖先崇月i观念、宗法伦理观念、宗法政治观念的变化。
引言: 文学的《诗》与史学的诗13-26
一、 《诗经》的史料价值13-15
二、 诗与史的关系15-17
三、 以《诗》说史的历史17-24
四、 诗与史的距离24-26
第一章, “正变”说:《毛序》的释诗方式26-39
一、 “正变”说的提出26-28
二、 三家诗无“正变”说28-33
三、 “正变”说辨正33-39
1、 “正变”说的贡献33-35
2、 “正变”说的缺陷35-39
第二章,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正变”说的历史渊源39-64
一、 先秦的用诗风气与孔子的解诗方式39-48
1、 《诗》的音乐性的消失39-42
2、 用《诗》风气之盛42-46
3、 孔子与《诗》的关系46-48
二、 孔子论诗与《毛诗序》解诗48-59
1、 《毛诗》小序释诗的历史化倾向54-57
2、 《毛诗序》历史地位的再评价57-59
三、 “诗可以怨”与“美刺言诗”59-64
第三章, “变风变雅”与“礼崩乐坏”64-98
一、 “变风变雅”产生的历史土壤64-69
1、 礼的发展与僭礼65-68
2、 乐舞的普及与越规68-69
二、 “变风变雅”诗篇断代考69-88
1、 变《大雅》的创作年代73-77
2、 变《小雅》的创作年代77-82
3、 变《风》的创作年代82-88
三、 “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88-98
1、 “安以乐”的“正风正雅”传统88-92
2、 “怨以怒“的“变风变雅”风貌92-98
第四章, 《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98-132
一、 “二南”100-106
1、 释“南”101-103
2、 “二南”之南考103-105
3、 “二南”与楚歌105-106
二、 “三卫”106-110
1、 “三卫”并称的由来106-107
2、 卫地与卫诗107-110
三、 平王东迁与《王风》110-111
四、 郑风111-114
1、《郑风》和郑国111-112
2、 郑诗与郑声112-114
五、 《齐风》114-119
1、 齐地风俗115-118
2、 说《齐风》118-119
六、 唐之音119-122
1、 “唐”地考119-121
2、 说《唐风》121-122
七、 《魏风》与魏国122-123
八、 陈、桧、曹三风123-126
1、 陈地风俗与《陈风》123-125
2、 桧地与《桧风》125-126
3、 曹国与《曹风》126
九、 豳、秦之风126-132
1、 豳地与《豳风》127-128
2、 秦地与《秦风》128-130
3、 豳秦诗风130-132
第五章, “变风变雅”与春秋时代的城邑文明132-162
一、 城市的繁荣与“变风变雅”133-136
二、 “变风变雅”诗篇对春秋城市生活的还原136-145
1、 《诗》中之“国”136-138
2、 说“国人”138-141
3、 城邑风景141-142
4、 衣饰风度142-145
三、 “君子“、“淑女”与《国风》作者身份辨145-162
第六章, “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162-178
一、 “雅诗正变”与天命观念的嬗变162-168
1、 “正雅”中的天、帝163-165
2、 “变雅”中“天命”观念的变化165-168
二、 “风雅正变”与宗亲观念的演变168-172
三、 “风雅正变”与音乐观念的变化172-178
1、 “正”诗与“雅乐”173-175
2、 “变风变雅”与新乐流行175-178
结论178-181
参考书目181-187
致谢188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论文如何定题目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您的古代文学专业的论文具体题目是什么?准备往哪个方向写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论文想写好,先要找好相关资料,列好大纲,确定好题目,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以下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供你参考 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42 论二晏词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0 贾谊论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53 汉乐府诗分析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2 《西厢记》的传播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68 牡丹亭》的传播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7 《金瓶梅》人物论98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99 “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101 论纳兰性德词102 苏轼词的主导风格103 《桃花扇》人物论104 秦观词的婉约风格105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106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107 论易安体108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109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10 论晴雯形象的人性内涵111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112 关汉卿性格浅析113 王维诗中的禅趣114 浅析王熙凤的理家才能115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116 试析《红楼梦》人物——惜春117 浅谈《莺莺传》的写情艺术118 论《窦娥冤》的艺术特色119 论苏轼元佑时期的创作特点120 浅论范进中举121 浅论林黛玉的性格122 苏轼词浅析123 浅析古人交友之道及现实意义124 浅析陶渊明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125 论陶渊明的矛盾思想126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127 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128 浅谈王维诗中的禅趣129 杜甫诗浅论130 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131 论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132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133 论晴雯134 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变化135 薛宝钗形象塑造浅析136 论李白的山水诗137 《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138 陶渊明与鸟(酒、自然等)139 王熙凤形象浅论140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豪壮之气141 论稼轩词的爱国主义精神142 浅析唐代诗人笔下的闺怨诗143 浅谈《金瓶梅》的讽刺艺术144 浅论李贺的诗风及成因145 浅谈陶渊明的人生价值观念146 浅析薛宝钗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147 浅论王维诗中的禅趣148 浅析鲁智深形象149 论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150 浅论苏轼诗中的自然美151 浅论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152 平儿形象分析153 浅析大历诗风154 浅论魏延的性格悲剧155 浅论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思想156 论范成大的田园诗157 论陆游作品中爱国思想的一贯性158 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159 《诗经》燕飨诗的场面描写160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161 《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162 《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163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164 《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165 《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166 《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167 宋玉赋试论168 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169 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170 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171 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172 论蔡邕的碑体文173 曹植诗风的衍变174 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175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176 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177 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178 《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179 《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180 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181 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182 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183 谢灵运山水诗的摹象特点184 宫体诗的女性描写185 论《文选》对诗的分类186 论南宋雅词187 《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188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189 王维诗中的禅趣190 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创作191 论盛唐时期绝句的特色192 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193 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194 岑参边塞诗初探195 论李白的梦诗196 论白居易的感伤诗197 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198 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199 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200 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201 论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色202 论苏轼诗203 论陆游的爱国诗204 论辛弃疾词对清词的影响205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206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207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208 贺铸词的艺术个性209 论诚斋体210 宋末逸民诗初探211 王安石散文的写作风格212 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213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214 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215 《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216 《水浒传》的忠义观217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218 猪八戒形象分析219 论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冲突220 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221 《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222 《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223 《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224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225 论词在元明时期的衰落226 宋江形象分析227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228 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229 “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230 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231 论《西游记》的成书232 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233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234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235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36 大观园的文化意义237 《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238 《长生殿》的爱情观239 《桃花扇》的结构艺术240 《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241 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242 论清诗的宗唐宗宋之争243 论桐城义法244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245 花间词的艺术成就246 《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247 论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248 论归有光的散文创作249 论清词中兴250 论晚唐的怀古咏史诗251 论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252 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253 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254 论明清小说题材的嬗变255 《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256 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257 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还处在一种文史哲不分的状况,所谓纯文学的概念尚未形成。文学史重点介绍的对象,如《老子》、《庄子》、《论语》、《韩非子》等,既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哲学著作;同样,《尚书》、《左传》、《国语》、《国策》等,恐怕首先是历史著述,其次才是文学创作;就是文学色彩较为明显的《诗经》、《楚辞》,也多少不无历史和哲学的意味。在这一时期(其实后代也有延续),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历史家,我们甚至可以说,诸如老子、庄子、孔子等人,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远远高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们的贡献更多地表现在哲学、伦理学方面。所以,对于此类作品,仅仅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入哲学、伦理学、历史学观念;而且即使是文学研究,也不能不多几个视角,在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之间互为参照,进行比较,这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地把握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而两汉以降,哲学、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同样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如经学之于两汉文学,玄学之于魏晋文学,禅宗之于唐宋文学,理学、心学之于宋明文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该时期的文学特色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以魏晋时期的文学研究为例,文论中的意、物、文关系之讨论,创作中的玄言诗、宫体诗,或源自先秦道家思想,或与印度佛学相关,若只是将视野局限在文学范围内,恐怕很难探究其发展演变的深层原因,因此也就难以对之作出客观公允的评判。 文学家兼通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书法等,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颇为常见的现象。魏晋时期的文人不少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竹林名士如嵇康、阮籍、阮咸等人,除了擅长诗文以外,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既能演奏,亦能作曲。如嵇康作过“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阮籍作有《酒狂》,阮咸则有《三峡流泉》传世。王羲之、顾恺之二人分别以书法、绘画著称于世,但在当时也颇有文名。魏晋时期的文论多有取譬音乐者,如曹丕《典论·论文》论文气不可力强而致,谓“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陆机《文赋》更直接从音乐中借用来“应、和、悲、雅、艳”五个术语用于评论文病,认为好的文章应该具备“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的特征,给人以“犹舞者赴节之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的美感。当然,造成此种现象之原因不能完全归结为兼才的出现,而毋宁说是由于音乐、绘画、书法和文学同步成熟所形成的时代风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固然可以举出像王维那样集诗人、画师、乐师于一身的特殊人才,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而导致的体式、风格、技巧的趋同或新变。对于这两方面——在多个艺术领域都颇有创获的文人和不同艺术样式相互影响的研究,也需要我们有一种开放的视野,需要打通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壁垒。 还有一种情况应该提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类综合了两种以上艺术样式的特殊文体,如词是文学(诗)和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戏曲则除了文学、音乐之外还有表演的成分。我们固然可以撇开其他因素对之作纯文本的研究,等同于一般的抒情文学或叙事文学,但那也就取消了它们的独特性。事实上,对于词(应该还包括散曲)这类特殊文体,不论是探讨它的起源、发展,还是研究其文体特性,音乐的引入都必不可少;而且应该承认,在词的起源,词体的演变,词、曲之间的过渡衔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恐怕仍需从词与音乐的关系,从诗乐分合的历史入手去进行探究;戏曲亦然。清人李渔曾区分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这说明他已明确意识到戏曲并不只是曲词,还有一个表演的问题。研究中国古代戏曲,除音乐因素外,至少还有表演、剧场、观众等因素必须关注。换句话说,要有戏剧意识,在戏剧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联中来考察研究古代戏剧文学。李渔《闲情偶寄》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史上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主要原因也就在此。 古代小说的情况与此相类而略有不同。英国著名小说理论家福斯特曾经这样描述小说:“它处于两座峰峦连绵但并不陡峭的山脉之间……一边是诗,另一边是历史。”[3](P4)中国古典小说有不少正属于这种情况。譬如,早期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文学史家将其作为小说来评价,同时它又是研究魏晋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与当时其他历史著述具有同样的价值。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更是如此,尽管不乏虚构的成分,但大体上并不违背史实。就是《三言》、《二拍》之类的白话小说,也因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对于这些作品,除了从文学角度进行考察研究,也还有必要关注诸如历史家与小说家如何处理同一题材,以及文体的差异在其中起了何种作用等问题。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历史看,但仍无法回避历史。 三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悠久的文学传统,中国古人很早就在文学批评中有意无意地尝试了跨学科比较的方法;而自近代以来,运用该方法研究古代作家作品的论文、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并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 上文曾提到陆机《文赋》借音乐以评文,而据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陆机还将文章与绘画作过比较,认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文与画各有短长。这已经体现出一种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比较意识。相对说来,早期的跨学科比较似乎更关注比较对象之间的同而不是异,如扬雄《法言》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论文质关系,认为“形文”、“声文”、“情文”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都遵循文质相符的原则。宋代苏轼评论前人诗画,仍着眼于二者的相通。他对王维诗的评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如“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韩干马》),同样是将杜甫诗与韩干画并举,寓含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味。《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更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宋元人大多附和苏轼此论,如《王直方诗话》引述苏轼二诗,谓“欲常以为法”。元人杨维桢《无声诗意序》道:“东坡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二者同体也……故能诗者必知画,而能画者多知诗,由其道无二致也。”王冕《梅谱》也说:“写梅做诗,其来一也。名之虽异,意趣实同。”明清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诗、画到底分属两种艺术样式且各有其特征,因而不宜简单等同。如明人张岱指出,前人之所以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原因在于“摩诘一身兼此二妙,故连合言之”;实际上,诗以空灵为妙,“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银屑也”。(《琅环文集·与包介严》)叶燮也承认,像杜诗“碧瓦初寒外”、“晨钟云外湿”,即使让董源、巨然那样的高手来画,恐怕也只能束手搁笔。(《原诗·内篇下》)应该说,像这类对诗、画异同的辨析,与跨学科比较方法的精神是相通的。 不止是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比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除了诗与音乐、诗与绘画、诗与书法的比较外,诗与史、诗与禅也都是谈论较多的话题。王充的《论衡》、刘知几的《史通》,是讨论诗史之别、文史之别较为典型的例子;严羽的《沧浪诗话》则立足于诗禅的相通,所谓“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范温《潜溪诗眼》论韵,更是出入诗文书画,兼及立身行事,堪称古代韵论中空前绝后之作。钱钟书先生对之极为称许,认为范温所论,“因书画之‘韵’推及诗文之‘韵’,洋洋千数百言,匪特为‘神韵说’之弘纲要领,抑且为由画‘韵’而及诗‘韵’之转捩进阶……融贯综赅,不特严羽所不逮,即陆时雍、王士祯辈似难继美也”。[4](P13611363)虽然这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跨学科比较,但的确表现出一种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融贯会通的态势。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外来文学观念和方法的引入,以及古代文学研究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比较成为一种为研究者普遍采纳的研究手段。这不难理解,正如方孝岳在其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中所说:“百年以来,一切社会上思想或制度的变迁,都不是单纯的任何一国国内的问题;而且自来文学批评家的眼光,或广或狭,或伸或缩,都似乎和文学作品的范围互为因果,眼中所看到的作品愈多,范围愈广,他的眼光,也从而推广。所以‘海通以还’,中西思想之互照,成为必然的结果。”[5](P227)中西思想之互照对于文学研究的影响,除了推动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开展之外,还促进了人们对文学自身性质的思考。在外来文学观念、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反思中国文学传统,文学自身的独立意识渐趋明显——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内涵的纯文学观念彻底取代了传统的泛文学观念,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功用得以被重视。正是在这一进程中,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联受到关注,从而引发了文学与哲学、历史、宗教和文学与其他艺术样式的比较。另一方面,随着中外比较文学的拓展与深化,为更好地认识中外文学各自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研究者的目光必然会从文学层面延伸到文化层面,而这也会将研究导向多学科、跨学科比较。说到底,文学和其他艺术样式、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该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对于文学的深度研究便不能不将其置于整个文化的有机构成中来考察,不能不关注文学与其他文化构成之间的关系。 以是之故,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跨学科比较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钱钟书之《谈艺录》,朱光潜之《文艺心理学》、《诗论》,宗白华之《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这些论著的一个共同特色,就是打通文学与艺术的疆界,或探询中外古今文艺创作的共同规律,或在比较中凸显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各自的特色。前者如钱钟书《谈艺录》“说圆”一节,通过广征博引,多方比较,论述“贵圆”乃是中外文艺创作史上共有的现象;后者如朱光潜《诗论》对莱辛“诗画异质说”的讨论,指出中国画推崇“气韵生动”而诗歌却偏重物象刻画以传情达意,均与莱辛所说有明显的差异。此外,如闻一多有关《诗经》物象的研究,融语言学、民俗学、文化学于一炉;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以史释诗、以诗证史,兼及不同作家、不同文体的比较辨析,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比较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与三四十年代不无相似,同样是文学观念的变革,同样是方法、理论的引入,同样是中外文学比较和跨学科比较。所不同者,在方法、理论的借鉴上较先前更为丰富多样,跨学科比较的对象更为宽泛,研究更趋深入, 成果也更为显著。以唐代文学研究为例,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戴伟华的《唐代幕府与文学》、《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等专著,对唐代科举制度、幕府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作了较前更为深入全面的探讨;孙昌武的《唐代文学与佛教》、葛兆光的《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则将目光集中于唐代宗教与文学的关系。1996年,漓江出版社推出了由梁超然主编的“唐诗与中国文化丛书”,分别为林继中的《唐诗与庄园文化》、朱易安的《唐诗与音乐》、陶文鹏的《唐诗与绘画》、张明非的《唐诗与舞蹈》、陈飞的《唐诗与科举》、毛水清的《唐诗与佛教》、黄世中的《唐诗与道教》、梁超然的《唐诗与儒家》。丛书以“唐诗与中国文化”为名,同时也可以说是应用跨学科比较方法对唐诗的研究。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论文,围绕唐代文学与政治、历史、宗教、艺术的关系作了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跨学科比较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盛行,于此可见一斑,无怪徐公持先生在概括上个世纪后20年古典文学研究特点时,特别将“学科的拓展与打通”列为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徐先生指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逐渐融入其他学科的观念和方法,如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这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增添新的研究手段,并且为学科开拓了许多边缘性的研究课题。尤其是文化学的研究视角的确立,给本学科带来了新的气象。”[6](P159)1998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博士点新世纪学科展望及信息交流座谈会上,罗宗强先生也谈到这一点:近20年来,“与观念和方法多元共存的同时,学科交叉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普遍现象,国学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得到了发扬,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语言学、宗教与神话等等学科广泛介入古代文学研究,整个古代文学研究界在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上表现出多元并存的活跃局面”。[7](P105) 四 由此说来,跨学科比较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确有其独特的意义,而不应视为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专利。但有意思的是,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很少有人提跨学科比较,而似乎更倾向代之以“多学科融和”、“学科交叉”一类术语,那么,比较文学研究者心目中的跨学科比较,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究竟有无差异?这种方法称谓上的差异,是否意味着古代文学研究者对该方法有自己的理解和取舍? 事实恐怕正是如此。如前所述,跨学科比较的意义主要在于将文学与人类整个精神活动联系起来,通过比较更好地认识文学的独特性、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基本差异,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跨国别、跨文化的“总体文学”的研究。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首先是一种国别文学研究,其所关注的重点不在“总体文学”而在中国文学自身,尽管对于中国文学自身的认识也需借助比较,但到底与比较文学关注的重心不同。此外,就跨学科比较的功用而言,更侧重解决理论层面的问题,因而更近于比较诗学;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则主要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对象,即使与其他学科发生关联,也不必强求比较或从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是否可以说,这两个差异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更倾向于“多学科融合”——引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来考察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现象,而不是像比较文学研究者那样从国别文学研究走向总体文学研究。 就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说,无论是跨学科比较还是多学科融合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真正做到以文学为本位。在罗宗强先生的上述发言中就曾谈到这个问题。他一方面肯定了多学科的交融“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也表示了对存在问题的隐忧:“多学科融合的落脚点是什么?……文史哲不分、文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文学心理学等等,落脚到什么地方?是落脚到不分,落脚到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还是落脚到文学?是用文学来解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还是用这些学科来解释文学?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似都还没有完全解决。”[7](P106)这确实是多学科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成功应用多学科融合解决文学问题的研究,但也有一些论著不过是将文学作品当作印证其他学科理论的材料,这在罗先生提到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尤为突出。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只是由于和文学关系较近而不那么明显罢了。 如果认真追究起来,这种解释的偏离可以说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等诗于史,等诗于禅,等诗于画,其实也就是以史释诗,以禅释诗,以画释诗,就是抹煞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韦勒克将文学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认为外部研究尤其要注意“以文学为中心”,也是有见于外部研究常常会偏离文学。[8](P67)跨学科比较同样如此。既然是比较,就免不了要互为主客、彼此参照,因此也必然就会有用文学解释、印证其他学科特性的时候。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是跨学科比较的经典之作,尚且难免以诗证画、以诗证史,更何况才力远在钱钟书、陈寅恪二人之下的一般人的研究呢!所以,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名目,而在研究者的动机、目的。外部研究也罢,跨学科研究或多学科融合也罢,关键是如何应用。不错,我们是可以强调、可以规定必须以文学为本位,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人而异,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知识构成、研究兴趣等因素对其研究指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论《红楼梦》有一段名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9](P145)阅读如此,学术研究当然也不例外。 与一般说的多学科融合或外部研究相比,跨学科比较之于古代文学研究的特殊意义或许在于:(1)不同于外部研究的单向考察。跨学科比较强调比较,因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变换视角,互为主客,虽然不能保证绝对不偏离文学研究,但较之单向考察当更有利于回归文学,而且双向阐发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的特性。毕竟比较的最终目的仍在解决文学问题,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的跨学科比较所以不同于比较史学、比较宗教学或比较艺术学中的同类研究,根本原因也就在此。(2)不同于多学科融合的多角度切入。多角度切入自有其优势,即能够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多方位、多侧面地研究文学现象,然相对说来在具体问题的考辨方面不免鞭长莫及,难以深入到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内部去识同辨异;而跨学科比较在此方面似更具条件,尤其是在相邻学科的比较中更易于聚焦放大,洞幽烛微,辨疑似于毫厘之间。(3)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更为密切。跨学科比较需要在一个更为宽泛的背景下来进行,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彼此的共性与个性,既与各自的构成要素相关,也受制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随着跨学科比较趋于深入,自然会将研究导向文化层面,并由此整合文学的外部研究,形成点面结合的立体研究格局。 总之,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跨学科比较与多学科融合、外部研究的关系应该是互补而非互斥,也就是说,对于跨学科比较方法可以采取一种灵活的态度,而不必拘泥于比较文学理论的约定。我们相信跨学科比较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总体文学,但仍可以将研究限定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范围之内;承认跨学科比较更多理论色彩,但也可以借助该方法来考察具体的文学现象;我们赞成跨学科比较应该在具有体系性的独立的学科之间进行,但未尝不可以将之用于文学内部,譬如对于文学史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等现象,若能循此思路进行比较,识同辨异,相信会有更客观公允的认识。说到底,方法总是由研究对象来决定的,是对象选择方法而不是方法选择对象,从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出发,以跨学科比较为平台整合传统与现代学术范式,应该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选择。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提纲
陶渊明的诗文平易朴实,淳厚有味,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精练,深入浅出。在编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些陶渊明的诗词特点理清,那么写作的思路就清晰了。
内容提要: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他的田园诗风格自然质朴,体现了自然质朴的创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自然”的风格至今都可称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的高峰。
关键词:创新、抒情、形象、语言
学校(院系):*****
班级:*****
学号:*****
中国诗正文: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就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田园诗派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年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别号“五柳先生”。这是作者晚年,时适战乱频繁,作者为了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于是托名“五托先生”,写《五柳先生传》来表现他的志趣。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虽他饱受困顿之苦,却不返官场半步。这种高洁的德操常人难以企及,也震撼着人心。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
提起陶渊明,人们便会谈起他的隐逸和他的田园诗。他的归隐,绝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仙踪难寻,而是真真切切的不愿做官,实实在在的躬耕田园。他不仅真正参加了劳动,而且讴歌着田园风光、劳动生活,为诗歌题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其自然质朴的风格更为他获得了“田园诗人”的桂冠,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语)。我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之所以受到历代特别是唐宋以来诸多名家的推崇,原因就在于其自然质朴的风格。
一、自然质朴的创新美
陶渊明的诗在生活题材上,在语言锤炼上,在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田园诗作,继“风骚”,承“三曹”,开诗坛田园之先河。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苏轼与友人读完此诗,在《书渊明诗》中无限深情的写道:“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矣!”劳作的甘苦,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歌颂。四十四岁以后,陶渊明连遭不幸,阅历日深,对衣食和劳动有了更加现实深刻的理解。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劈面则提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可以看出陶渊明高于晋人和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之处,就在于他以躬耕不懈寻求到了人生的新意境。
他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语言上的通俗、朴素、精练、深情而近似“田家语”的白描手法,都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的信笔拈来,“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等用质朴语言形象创新性的反映了诗人对劳作的新认识、新感情,苏轼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别此语之妙也。”(《题渊明》)陶渊明的田园诗不烦绳削的佳作,较之晋宋那些穷力追新,极貌写物,因辞累句叠而损伤了真正自然美的山水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享受。
二、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诗的生命是情感,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对田园宁静恬淡乡间生活的写照:“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对他亲躬陇亩则更是自然朴实的抒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农村生活环境较之官场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的喧嚣倾轧,更使诗人深感田园生活的清净闲适。在田园劳作中,他也切实找到了和劳动人民“话桑麻”的共同语言:“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仕途痛苦反复使他清醒看到官场生涯与他“性本爱山丘”的心性是不相容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清人温汝能说:“陶诗多真趣。”(《陶诗汇评》)这里点出陶渊明田园诗中那种舒适淡永的一往深情,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田园之爱于字里行间真切流出,给人以丰富有韵、回味无穷的美的感染。
元代陈绎真评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陶渊明田园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化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创作过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点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不着意刻画,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冷斋夜话》)所谓“奇趣”,包括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意,也包含诗人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所给人的审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渊明的田园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的特点。(许学夷《诗源辩体》)
陶渊明田园诗塑造的形象还富有理想的色彩。诗人在《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成果归自己,没有封建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塑造形象时,能够使景,“依依远人村”;事,“种豆南山下”;理,“欲辩已忘言”,巧妙融合,创造出景、情、理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诗人把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体会与领悟到的人生真意联系到一起,使诗歌的景、情、理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种独特塑造形象的风格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阴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就是经过提炼的“田家语”,是自然的再现,简净、含蓄却又至为丰美,是蕴寓于通俗中的神奇。正如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也评道:“陶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躬耕归隐的质朴生活,在其省净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复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元好问评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虽然陶渊明的田园诗在绮靡文风盛行的东晋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却得到了诸多诗人的企慕与推崇。其以无穷的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在东晋以后的诗人诗作中找到这种影响的痕迹。如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有诸多的学陶渊明田园诗等。也正如清代文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见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熏陶和影响一大批诗人。陶渊明也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诗人。
学校(院系):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班级:06语文教育(2)班
学号:0631240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2、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3、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4、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常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98年版
我国有关于男女爱情的三大名著,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到昆曲名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生,再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把男女间的爱情提升到了令人向往的“至情”上。小说中的主角都因为“至情”,而能从渺小的“自我”升华到“大我” (即自身的幸福源自二人世界的“大我”),最终达到愿意为所爱之人牺牲生命的“无我”。所以这三部书能脍炙人口,流芳百世。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折射出那一时代的光辉。只要有文学,就有爱情的故事。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位封建社会不同阶段的叛逆女性典型形象,分别处于元、明、清三个不同时代。因此从她们身上恰好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妇女生活。由于各历史阶段的婚姻制度、社会状况不同,她们反抗的出发点、反抗的深度和广度,斗争的方式及结果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体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崔莺莺是我国古典戏剧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追求爱情幸福和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贵族少女的典型。崔莺莺的母亲在官至相国的丈夫死后,为了挽救相府厄运,维护家世利益,执意要把女儿嫁给郑尚书的儿子,以借联姻的关系巩固与加强崔府的势力。崔莺莺却违抗母命,对才貌双全的张生一见钟情,以私情结合来反抗封建礼教,越过了高门贵族与布衣寒士之间的森严界限。从产生《西厢记》的元初到晚明,时间过了三百年,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更厉害,杜丽娘的处境比崔莺莺更为难堪。在太守府官衙住了三年,竟连后花园都没有到过,因此杜丽娘为追求个性解教、个性自由的斗争也就更为艰苦了。为情而死,为情复生。对于杜丽娘来说,她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斗争开始。爱情在她的身上,不仅可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甚至超越了生死的界限。通过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幸福"梦而死"、"死而生"充满奇情异彩的浪漫故事,曲折地表现了那一时代的特征,更突出了人性与理学、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概括了那一时代妇女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的艰苦性。崔莺莺、杜丽娘,经过波澜曲折的斗争,最终与意中人结为秦晋,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封建礼教牢固地统治着人们头脑的封建社会里,爱情胜利的本身,就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然而处于行将崩溃的封建社会末日的林黛玉却是以爱的悲剧结束。这个悲剧绝非林黛玉个人的悲剧,实质上反映了当时所存在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与封建人生道路的尖锐矛盾。林黛玉是封建社会妇女们苦痛的总结,也是新女性的萌芽。出身于"清贵之家",寄居贾府的林黛玉,她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礼教纲常,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规定的生活道路,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个性。她与宝玉的爱情不同于崔莺莺的"一见钟情",也不同于杜丽娘的"美梦成真",而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一致叛逆性格基础上的"志同道合",与历来作品中所描写的"佳人才子"式的爱情有着本质区别。它没有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奉旨完婚、夫荣妻贵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宝黛爱情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因此,这种爱情愈发展,就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愈尖锐。然而势单力薄,孤立无援的林黛玉,在现存的桎梏未打破,在充满污秽肮脏的土地上,新的萌芽怎能开放出鲜艳的花朵?始终不愿向封建势力妥协的林黛玉,最后只有以泣血焚稿结束自己的一生向黑暗的封建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不仅在因为封建社会叛逆者方面是一脉相承,"先赴后继",而且在其青春萌动,理想觉醒之初,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后者无一不受前者的启发与影响。《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一出中曾为《西厢记》崔张的"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所感动,继而梦寐以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更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极力称赞《西厢记》"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当她听到《牡丹亭》游园一出时,从"住步侧耳细听",到"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如痴如醉",最后"心痛神痴,眼中落泪"。从崔莺莺到杜丽娘再到林黛玉,生动展现了从元到明再到清五百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生活、命运及追求解放、大胆抗争叛逆女性的发展规迹,时代印记,成为文学宝库中璀灿夺目的艺术明珠。好的请采纳。。。谢谢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题目:《现代小说中的乡土民间世界------以许钦文、沈从文、赵树理为中心》提纲:一、乡土民间:审视现代小说的新视角1、概念阐述2、乡土民间的特征3、现代小说中的乡土民间因素二、乡土民间:在现代小说中的表现形态这部分拟从许、沈、赵小说中表现出的乡土民间的共性与个性来阐述。1、同质(民风民俗、乡土语言、原始生存欲等,还需进一步扩展)2、异质a.以许钦文为例—批判的对象、启蒙的对象b.以赵树理为例—立足民间,从民间内部表现民间,主流意识形态忽视了民间自身的审美价值,一味以行政命令干扰作家 的创作,后导致作家创作的萎缩。c.以沈从文为例—自觉的审美意识形态(虽然是记忆中的、浪漫的乡土民间,有着作家个人浓郁的情感想象的因素,与现实的自在民间文化空间并不完全相同,但却透露着民间文化形态的某种情韵。)三、知识分子介入乡土民间的方式(或者改为作家的写作姿态)这部分主要承接第2章回答了为什么乡土民间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形态不一样)1、民间叙述(主要是立足民间,从民间内部自发的去表现民间世界的审美意识)如沈从文、赵树理2、知识分子叙述(知识分子叙事,往往是以居高临下的启蒙姿态或外在“民间”的立场去审视民间,对民间的批判或者歌颂都与知识分子已有的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密切相关。)如许钦文四、乡土民间在现代小说中的价值
论文提纲是反映论文结构框架的文字或图表,需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地介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提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变风变雅”考论
西周末年的社会巨变给《诗三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雍容、典重、平和的诗篇变而为抒泄怨怒的篇章。对这种诗篇风格的变化,《毛诗》名之曰“正变”。“变风变雅”这一概念也是由此产生的。《毛诗》以“正变”、美刺来统一解释整个诗篇,比起《三家诗》来说更有规范性,容易把握学习,能更好地发挥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然而,以“正变”、美刺解诗就必须结合史实,必须将诗从单纯的表达个人情意的语句转变为对社会盛衰的反映,也就难免要牵强附会,有许多不实之处。因而“变风变雅”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第一章中我系统地分析了“正变”说的提出、井认定“正变”说与三家诗无关,是《毛诗》的独立提法。我还对“正变”说进行了辨正,指出“风雅正变”说是《毛诗》对中国诗学理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它不仅发展了《左传》、《苟于·乐论》、《礼记·乐记》关于审音律以知政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诗歌批评现实政治的问题,从而完善了中国传统诗论中的美刺说。但同时指出了“正变”说的先天缺陷,认为其以时问为线索、以政治起伏为标准来划分诗篇的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完全以其为考察诗篇的证据。 第二章中,我从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入手,考察“正变”说的历史渊源。认为“正变”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的,是与先秦时期的用诗风气密切相关,与《孔于诗论》的说诗方法一脉相承的。我在文中列了详细的表格,对照《毛序》解诗和《孔于论诗》的相同与不同。在文中,我又整体把握了“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认为“正风正雅”传达了“安以乐”的精神实质,而“变风变雅”则体现了“怨以怒”的风貌。另外,我还对“变风变雅”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解析。 第四章中我探讨了《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认为“正变”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有空间上的不同。按“正变”说的标准来划分,“二南”属于“正风”,以下十三国风皆为“变风”。这种划分的方式未兔太过僵化。十五《国风》的“正变”之别,除了考察作品产生的时问外,其间的地域性差异也是诗篇风格产生变化的原囚之一。《诗经·国风》按照十五个地区汇集诗歌,生动地表现出各个 且且文化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地域类分的先声。 第五章,在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中,《诗经·国风》的名称被冠之为“邦风”。
无论是“国风”还是“邦风”,都在向我们透露着一个信息——《诗经》是与西周春秋时期的城市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观点与传统的“《诗经》是民歌,是记录先民生活的桑间猴卜之音”的说法大相径庭。本章试从考古发掘的城市遗址、先秦文献中对都城的记录及《诗经》的字里行间来证明《诗经》中记录了当时极其发达的城邑文明。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在哲学方面,以《雅》诗“正变”为切入点,研究了两周天命观念的擅变。还探讨了“风雅正变”中所体现出的宗亲观念、宗族祖先崇月i观念、宗法伦理观念、宗法政治观念的变化。
引言: 文学的《诗》与史学的诗13-26
一、 《诗经》的史料价值13-15
二、 诗与史的关系15-17
三、 以《诗》说史的历史17-24
四、 诗与史的距离24-26
第一章, “正变”说:《毛序》的释诗方式26-39
一、 “正变”说的提出26-28
二、 三家诗无“正变”说28-33
三、 “正变”说辨正33-39
1、 “正变”说的贡献33-35
2、 “正变”说的缺陷35-39
第二章,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正变”说的历史渊源39-64
一、 先秦的用诗风气与孔子的解诗方式39-48
1、 《诗》的音乐性的消失39-42
2、 用《诗》风气之盛42-46
3、 孔子与《诗》的关系46-48
二、 孔子论诗与《毛诗序》解诗48-59
1、 《毛诗》小序释诗的历史化倾向54-57
2、 《毛诗序》历史地位的再评价57-59
三、 “诗可以怨”与“美刺言诗”59-64
第三章, “变风变雅”与“礼崩乐坏”64-98
一、 “变风变雅”产生的历史土壤64-69
1、 礼的发展与僭礼65-68
2、 乐舞的普及与越规68-69
二、 “变风变雅”诗篇断代考69-88
1、 变《大雅》的创作年代73-77
2、 变《小雅》的创作年代77-82
3、 变《风》的创作年代82-88
三、 “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88-98
1、 “安以乐”的“正风正雅”传统88-92
2、 “怨以怒“的“变风变雅”风貌92-98
第四章, 《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98-132
一、 “二南”100-106
1、 释“南”101-103
2、 “二南”之南考103-105
3、 “二南”与楚歌105-106
二、 “三卫”106-110
1、 “三卫”并称的由来106-107
2、 卫地与卫诗107-110
三、 平王东迁与《王风》110-111
四、 郑风111-114
1、《郑风》和郑国111-112
2、 郑诗与郑声112-114
五、 《齐风》114-119
1、 齐地风俗115-118
2、 说《齐风》118-119
六、 唐之音119-122
1、 “唐”地考119-121
2、 说《唐风》121-122
七、 《魏风》与魏国122-123
八、 陈、桧、曹三风123-126
1、 陈地风俗与《陈风》123-125
2、 桧地与《桧风》125-126
3、 曹国与《曹风》126
九、 豳、秦之风126-132
1、 豳地与《豳风》127-128
2、 秦地与《秦风》128-130
3、 豳秦诗风130-132
第五章, “变风变雅”与春秋时代的城邑文明132-162
一、 城市的繁荣与“变风变雅”133-136
二、 “变风变雅”诗篇对春秋城市生活的还原136-145
1、 《诗》中之“国”136-138
2、 说“国人”138-141
3、 城邑风景141-142
4、 衣饰风度142-145
三、 “君子“、“淑女”与《国风》作者身份辨145-162
第六章, “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162-178
一、 “雅诗正变”与天命观念的嬗变162-168
1、 “正雅”中的天、帝163-165
2、 “变雅”中“天命”观念的变化165-168
二、 “风雅正变”与宗亲观念的演变168-172
三、 “风雅正变”与音乐观念的变化172-178
1、 “正”诗与“雅乐”173-175
2、 “变风变雅”与新乐流行175-178
结论178-181
参考书目181-187
致谢188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无为,其实它的意思并不是单纯的什么都不做,道家事实上是在强调自然的作用,就是说,当你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人为跨越自然的过程,或者强制改变。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意思就是说,当我发现事情可以做,我就顺应规律作,我发现事情遇到阻力,我就自然地放下,其实,举个例子,如果你谈恋爱,你发现这个爱情已经没有意思,失去了味道,你不会因为社会的道德约束而勉强维护感情,而能够当放手就放手。不过,我说的这个例子不一定好,因为人人有自己的情况,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社会的约束或者人为的希望而强制改变生活的什么东西,因为一旦你开始改变一个东西,你就违反了它的自然规律,你就等于拔苗助长,这样能听懂吗? 所以,他对于生活的指导意思,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如果你悟出来了,做起来一点困难都没有,说难也难,因为如果你无法跳出自己控制事物的欲望或者混乱的思想,你就没有办法做到,永远都不能。 指导就是,学会认清并且顺应自然的规律,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刻意去改变什么,比如说,一个很小的小孩希望去旁边玩沙子,他妈妈突然说:“别玩了,脏!”然后,就要试图阻止小孩,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利用自己的父母权威来压制小孩自然的探索的本性,这将会给他的未来留下深刻影响,负面影响。 然后,当你能够用一种欣赏的,而非得失的眼光看整个世界,你就会懂得放手的妙处,你不去希求得到什么东西,你就是这么生活,体验每一刻的生活,不去处心积虑的要获得什么,就是顺应自然过好每一刻,这时候你会发现,反而你生活中具备了所有你需要的美好的东西,你会觉得生活非常快乐,充实,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的哲学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红楼梦:刻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别人不同的生活情趣。迫于封建专制,他们最终谱写一出爱情悲剧。西厢记:女主人公崔莺莺与男主人公张生一见钟情。最后迫于封建压迫,张生只能考取功名才能娶得莺莺。我觉得结局应该算得上是喜剧,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牡丹亭:贫寒书生柳梦梅梦到杜丽娘并生思念,也许是冥冥注定的缘分,杜丽娘也梦到柳梦梅向他求爱,从此一病不起,日渐消瘦,最后死了。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柳梦梅考取功名之后正巧拾到了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魂游后园,起死回生。经过一番挫折,柳梦梅和杜丽娘终于在一起。不同点:我觉得红楼梦可以说是悲剧结局,而西厢和牡丹亭是男女主角要经历一番挫折之后才能在一起。而西厢和牡丹亭的区别在于牡丹亭写的特别玄幻,西厢更在于写实。他们爱情的相同点在于:都用于追求美好的。希望给分,今年初三,谢谢。
论文提纲是反映论文结构框架的文字或图表,需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地介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提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变风变雅”考论
西周末年的社会巨变给《诗三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雍容、典重、平和的诗篇变而为抒泄怨怒的篇章。对这种诗篇风格的变化,《毛诗》名之曰“正变”。“变风变雅”这一概念也是由此产生的。《毛诗》以“正变”、美刺来统一解释整个诗篇,比起《三家诗》来说更有规范性,容易把握学习,能更好地发挥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然而,以“正变”、美刺解诗就必须结合史实,必须将诗从单纯的表达个人情意的语句转变为对社会盛衰的反映,也就难免要牵强附会,有许多不实之处。因而“变风变雅”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第一章中我系统地分析了“正变”说的提出、井认定“正变”说与三家诗无关,是《毛诗》的独立提法。我还对“正变”说进行了辨正,指出“风雅正变”说是《毛诗》对中国诗学理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它不仅发展了《左传》、《苟于·乐论》、《礼记·乐记》关于审音律以知政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诗歌批评现实政治的问题,从而完善了中国传统诗论中的美刺说。但同时指出了“正变”说的先天缺陷,认为其以时问为线索、以政治起伏为标准来划分诗篇的方法不够科学,不能完全以其为考察诗篇的证据。 第二章中,我从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入手,考察“正变”说的历史渊源。认为“正变”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的,是与先秦时期的用诗风气密切相关,与《孔于诗论》的说诗方法一脉相承的。我在文中列了详细的表格,对照《毛序》解诗和《孔于论诗》的相同与不同。在文中,我又整体把握了“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认为“正风正雅”传达了“安以乐”的精神实质,而“变风变雅”则体现了“怨以怒”的风貌。另外,我还对“变风变雅”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解析。 第四章中我探讨了《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认为“正变”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有空间上的不同。按“正变”说的标准来划分,“二南”属于“正风”,以下十三国风皆为“变风”。这种划分的方式未兔太过僵化。十五《国风》的“正变”之别,除了考察作品产生的时问外,其间的地域性差异也是诗篇风格产生变化的原囚之一。《诗经·国风》按照十五个地区汇集诗歌,生动地表现出各个 且且文化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将文化按地域类分的先声。 第五章,在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孔于诗论》中,《诗经·国风》的名称被冠之为“邦风”。
无论是“国风”还是“邦风”,都在向我们透露着一个信息——《诗经》是与西周春秋时期的城市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观点与传统的“《诗经》是民歌,是记录先民生活的桑间猴卜之音”的说法大相径庭。本章试从考古发掘的城市遗址、先秦文献中对都城的记录及《诗经》的字里行间来证明《诗经》中记录了当时极其发达的城邑文明。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在哲学方面,以《雅》诗“正变”为切入点,研究了两周天命观念的擅变。还探讨了“风雅正变”中所体现出的宗亲观念、宗族祖先崇月i观念、宗法伦理观念、宗法政治观念的变化。
引言: 文学的《诗》与史学的诗13-26
一、 《诗经》的史料价值13-15
二、 诗与史的关系15-17
三、 以《诗》说史的历史17-24
四、 诗与史的距离24-26
第一章, “正变”说:《毛序》的释诗方式26-39
一、 “正变”说的提出26-28
二、 三家诗无“正变”说28-33
三、 “正变”说辨正33-39
1、 “正变”说的贡献33-35
2、 “正变”说的缺陷35-39
第二章,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正变”说的历史渊源39-64
一、 先秦的用诗风气与孔子的解诗方式39-48
1、 《诗》的音乐性的消失39-42
2、 用《诗》风气之盛42-46
3、 孔子与《诗》的关系46-48
二、 孔子论诗与《毛诗序》解诗48-59
1、 《毛诗》小序释诗的历史化倾向54-57
2、 《毛诗序》历史地位的再评价57-59
三、 “诗可以怨”与“美刺言诗”59-64
第三章, “变风变雅”与“礼崩乐坏”64-98
一、 “变风变雅”产生的历史土壤64-69
1、 礼的发展与僭礼65-68
2、 乐舞的普及与越规68-69
二、 “变风变雅”诗篇断代考69-88
1、 变《大雅》的创作年代73-77
2、 变《小雅》的创作年代77-82
3、 变《风》的创作年代82-88
三、 “风雅正变”的精神实质88-98
1、 “安以乐”的“正风正雅”传统88-92
2、 “怨以怒“的“变风变雅”风貌92-98
第四章, 《风》诗“正变”的地域特征98-132
一、 “二南”100-106
1、 释“南”101-103
2、 “二南”之南考103-105
3、 “二南”与楚歌105-106
二、 “三卫”106-110
1、 “三卫”并称的由来106-107
2、 卫地与卫诗107-110
三、 平王东迁与《王风》110-111
四、 郑风111-114
1、《郑风》和郑国111-112
2、 郑诗与郑声112-114
五、 《齐风》114-119
1、 齐地风俗115-118
2、 说《齐风》118-119
六、 唐之音119-122
1、 “唐”地考119-121
2、 说《唐风》121-122
七、 《魏风》与魏国122-123
八、 陈、桧、曹三风123-126
1、 陈地风俗与《陈风》123-125
2、 桧地与《桧风》125-126
3、 曹国与《曹风》126
九、 豳、秦之风126-132
1、 豳地与《豳风》127-128
2、 秦地与《秦风》128-130
3、 豳秦诗风130-132
第五章, “变风变雅”与春秋时代的城邑文明132-162
一、 城市的繁荣与“变风变雅”133-136
二、 “变风变雅”诗篇对春秋城市生活的还原136-145
1、 《诗》中之“国”136-138
2、 说“国人”138-141
3、 城邑风景141-142
4、 衣饰风度142-145
三、 “君子“、“淑女”与《国风》作者身份辨145-162
第六章, “变风变雅”与两周社会思想变迁162-178
一、 “雅诗正变”与天命观念的嬗变162-168
1、 “正雅”中的天、帝163-165
2、 “变雅”中“天命”观念的变化165-168
二、 “风雅正变”与宗亲观念的演变168-172
三、 “风雅正变”与音乐观念的变化172-178
1、 “正”诗与“雅乐”173-175
2、 “变风变雅”与新乐流行175-178
结论178-181
参考书目181-187
致谢188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我国有关于男女爱情的三大名著,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到昆曲名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生,再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把男女间的爱情提升到了令人向往的“至情”上。小说中的主角都因为“至情”,而能从渺小的“自我”升华到“大我” (即自身的幸福源自二人世界的“大我”),最终达到愿意为所爱之人牺牲生命的“无我”。所以这三部书能脍炙人口,流芳百世。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折射出那一时代的光辉。只要有文学,就有爱情的故事。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位封建社会不同阶段的叛逆女性典型形象,分别处于元、明、清三个不同时代。因此从她们身上恰好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妇女生活。由于各历史阶段的婚姻制度、社会状况不同,她们反抗的出发点、反抗的深度和广度,斗争的方式及结果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体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崔莺莺是我国古典戏剧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追求爱情幸福和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贵族少女的典型。崔莺莺的母亲在官至相国的丈夫死后,为了挽救相府厄运,维护家世利益,执意要把女儿嫁给郑尚书的儿子,以借联姻的关系巩固与加强崔府的势力。崔莺莺却违抗母命,对才貌双全的张生一见钟情,以私情结合来反抗封建礼教,越过了高门贵族与布衣寒士之间的森严界限。从产生《西厢记》的元初到晚明,时间过了三百年,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更厉害,杜丽娘的处境比崔莺莺更为难堪。在太守府官衙住了三年,竟连后花园都没有到过,因此杜丽娘为追求个性解教、个性自由的斗争也就更为艰苦了。为情而死,为情复生。对于杜丽娘来说,她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斗争开始。爱情在她的身上,不仅可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甚至超越了生死的界限。通过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幸福"梦而死"、"死而生"充满奇情异彩的浪漫故事,曲折地表现了那一时代的特征,更突出了人性与理学、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概括了那一时代妇女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的艰苦性。崔莺莺、杜丽娘,经过波澜曲折的斗争,最终与意中人结为秦晋,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封建礼教牢固地统治着人们头脑的封建社会里,爱情胜利的本身,就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然而处于行将崩溃的封建社会末日的林黛玉却是以爱的悲剧结束。这个悲剧绝非林黛玉个人的悲剧,实质上反映了当时所存在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与封建人生道路的尖锐矛盾。林黛玉是封建社会妇女们苦痛的总结,也是新女性的萌芽。出身于"清贵之家",寄居贾府的林黛玉,她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礼教纲常,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规定的生活道路,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个性。她与宝玉的爱情不同于崔莺莺的"一见钟情",也不同于杜丽娘的"美梦成真",而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一致叛逆性格基础上的"志同道合",与历来作品中所描写的"佳人才子"式的爱情有着本质区别。它没有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奉旨完婚、夫荣妻贵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宝黛爱情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因此,这种爱情愈发展,就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愈尖锐。然而势单力薄,孤立无援的林黛玉,在现存的桎梏未打破,在充满污秽肮脏的土地上,新的萌芽怎能开放出鲜艳的花朵?始终不愿向封建势力妥协的林黛玉,最后只有以泣血焚稿结束自己的一生向黑暗的封建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不仅在因为封建社会叛逆者方面是一脉相承,"先赴后继",而且在其青春萌动,理想觉醒之初,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后者无一不受前者的启发与影响。《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一出中曾为《西厢记》崔张的"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所感动,继而梦寐以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更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极力称赞《西厢记》"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当她听到《牡丹亭》游园一出时,从"住步侧耳细听",到"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如痴如醉",最后"心痛神痴,眼中落泪"。从崔莺莺到杜丽娘再到林黛玉,生动展现了从元到明再到清五百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生活、命运及追求解放、大胆抗争叛逆女性的发展规迹,时代印记,成为文学宝库中璀灿夺目的艺术明珠。好的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