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剑云 ,1960 年生,江苏东台人,笔名吉云 1980 年中文专科毕业(盐城师专),199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山西大学),2001 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河北大学),2003 年获“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南开大学)。现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后)导师。2007年任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人文学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九三学社社员,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通讯鉴定专家。 1.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重点项目《全辽金诗》,编委,完成。2.全国高校古委会基金项目《陆机集笺注》,主持人,2001年立项。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宗教与文学关系研究》,主持人,2002年立项。4.河北大学重点项目《谢灵运新探与解读》,主持人,2003年立项。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谢灵运新探与解读》,主持人,2004年立项。 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中华书局、东方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3 部。1 .《才子佳人小说 与〈 红楼梦 〉的 真善美比较》,《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1991 年第 4 期。2 .《令狐楚作品传流及散佚考述》,《晋阳学刊》(太原) 1992 年第 2 期。3 .《令狐楚生卒与里籍考》,《文学遗产》(北京) 1996 年第 4 期。荣获山西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论文一等奖。4 .《金源“后怪奇诗派”引论》,《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1997 年第 4 期。学术影响:〈 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北京) 1998 年第 1 期全文转载。〈 2 〉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辽金元文学研究》全文收录。〈 3 〉荣获山西省社科联“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奖。5 .《高考作文判卷亟须改进》,《光明日报》(北京) 1998 年 5 月 27 日。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全文收录。6 .《观照讽刺艺术 索解西游主题》,《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1999 年第 2 期。7 .《令狐楚年谱简编》,《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1999 年第 3 期。8 .《马定国仕履与交游考论》,《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1999 年第 4 期。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辽金元文学研究》全文收录。9 .《庄子美 在“ 无 为” 思想之阐释与评价》,《山西大学师院学报》(太原) 2000 年第 1 期。10 .《怎样鉴赏诗词曲赋》,见詹福瑞主编《大学语文》,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 2000 年版。11 .《陆机研究综述》,《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 19 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1 年版。12 .《“三张”父名问题新解》,《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2001 年第 1 期。13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著述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合肥) 2001 年第 2 期。14 .《唐代怪奇诗派衰变探微》,《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2001 年第 3 期。15 .《论中唐雅正诗派》,《文学评论》(北京) 2001 年“青年学者专号”。16 .《论张华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2002 年第 1 期。17 .《论潘尼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南昌) 2002 年第 2 期18 .《论太康文学情多气少的主题取向》,《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2002 年第 3 期19 .《论潘岳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漳州师范学院学报》(漳州) 2002 年第 3 期20 .《论傅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殷都学刊》(安阳) 2002 年第 4 期。21 .《论陆云“文贵清省”的创作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海) 2002 年第 4 期22 .《论傅 玄“ 引其源而广 之” 的文体风格观念 》,《 文艺理论研究 》( 上海) 2002 年第 5 期。23 .《论张协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山西大学学报》(太原) 2002 年第 6 期。24 .《〈三都赋〉撰年疑案新断》,《北京大学学报》(北京) 2002 年第 6 期。学术影响:〈 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北京) 2003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2 〉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辞赋研究论文集》(第五届国际辞赋研讨会)全文收录25 .《论左思“美物者贵依其本”的品物征实主张》,《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第 20 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2 年版。26 .《论太康文学袭故弥新的体裁范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沈阳) 2003 年第 1 期。学术影响:《论太康文学袭故弥新的体裁范型 》( 摘要 ),《 北京大学学报 》( 北京 ) 2003 年 第 3 期27 .《论中唐通俗诗派》,《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太原) 2003 年第 1 期。28 .《陆机入洛疑案新断》,《洛阳大学学报》(洛阳) 2003 年第 1 期。29 .《论完颜璹创作中的佛禅意蕴》,《河北大学学报》(保定) 2003 年第 2 期。30 .《〈文赋〉撰年疑案新断》,《中国古典文献学》(会议论文集),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澳门), 2003 年版。31 .《唐代怪奇诗派之衰变探微》(增订稿),见《河汾新论》,山西古籍出版社(太原), 2003 年版。32 .《〈文赋〉撰年疑案新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天津) 2003 年第 5 期。学术影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北京) 2004 年第 2 期全文转载33 .《论陆机“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的文学精神》,《南开学报》(天津) 2003 年第 6 期。34 .《论陆机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杭州) 2004 年第 2 期35 .《论陆云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西安) 2004 年第 2 期。36 .《“独步一时”的谢灵运书画》,《文史知识》(北京) 2004 年第 10 期。37.《谢灵运与庐山慧远考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谢灵运与钱塘杜明师》,《中国道教》(北京).《谢灵运与“涅盘圣”竺道生》,《广州大学学报》.
为满足我校事业发展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原人事部令第6号)和《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1】10号)等有关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140名(高端人才不受招聘名额限制),其中教学科研岗位108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专业性教学辅助岗位、通用性教学辅助岗位、辅导员岗位)32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天津师范大学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现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大学城内,占地240公顷。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645人,各类留学人员人。现有教职工248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3人,拥有正高级职称274人,副高级职称58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74人。 学校践行“勤奋严谨,自树树人”的校训,确立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现已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以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层次分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25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2个重点学科,13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6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博士一级学科为代表、部分研究特色可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肩的学科优势,以及教育特色学科群、基础学科群、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应用学科群,并已初步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格局。 学校已建成6门精品课程,25门市级精品课程,1支教学团队,2支市级教学团队,拥有8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中心)实验室。 二、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招聘程序,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岗位实践考察、公示等程序,确保招聘工作“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招聘条件 报考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周岁以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要的资格条件。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 1.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 2.受过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3.正在接受立案审查的; 4.在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过程中被录用主管部门认定有考试作弊行为的。 四、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分为: 教学科研岗位 、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 五、招聘信息发布及工作流程 (一) 教学科研岗位人员招聘 1.招聘岗位 高端人才岗位(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岗位、校特聘教授岗位、校渤海学者岗位、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 具体招聘岗位和专业要求见 “附件1: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教学科研岗位招聘计划表” 。 2. 招聘对象 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或学科方向带头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特殊情况下年龄可放宽至50岁;在国内外重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特别优秀或紧缺学科专业的人才可适当放宽条件要求。 3. 招聘信息发布及时间:招聘方案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天津师范大学主页()发布,发布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招聘时间为全年招聘。 4. 报名方式: 应聘者可登陆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或通过天津师范大学主页、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天津师范大学主页→组织机构→机关部门→人事处)查询相关招聘信息,应聘博士教师者需将个人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各用人单位联系人邮箱;应聘硕士教师者需通过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公开招聘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并尽量提供下列个人基本材料信息: ⑴ 本人简历(从大学至今,时间不间断)。 ⑵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各种材料信息。 ① 论著目录:论文目录应包括作者排名、题目、杂志或会议名称;著作目录应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和本人执笔内容; ② 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论文收录情况主要统计国际上的检索工具,如SCI、EI等,主要提供被收录论文检索号及影响因子,可在论文目录中注明; ③ 重要获奖情况,包括奖项名称、级别、年度、本人排名和获奖证书复印件; ④ 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包括项目名称、研究意义、本人作用、项目来源和经费; ⑤ 主要代表性论著5~10篇(册),可用复印件。 ⑶ 应聘申请,包括本人意愿、工作设想、预期目标和经费计划以及学校配套条件要求等。 5. 资格审查 由学校各用人部门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因为工作量较大,不符合我校招聘条件者恕不另行通知)。 6.考试和考核 ⑴ 对于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的人员,主要采用考核的方式,包括面试、试讲等环节,主要考核应聘者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⑵ 对于应聘特殊专业及紧缺学科专业教师岗位的硕士毕业生,参照天津市公开招聘相关程序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请应聘者关注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并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学校公开招聘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每人限报一岗(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进行面试、试讲等环节,综合考评后择优聘用。 7. 体检 根据考核或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与招聘岗位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选,并按照学校统一要求进行体检,提交由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出具的近期体检证明(费用自理)。 8. 聘用 根据考试、考核和考察结果,经学校研究,择优确定拟聘用人选,按照要求在天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和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公示。公示期满,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学校与聘用人员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办理调动手续)。 (二)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招聘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专业性教学辅助岗位、通用性教学辅助岗位、辅导员岗位。具体招聘岗位和专业要求见 “附件2: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招聘计划表” 。 1.招聘对象 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定向及委培的毕业生除外),硕士研究生30岁以下、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个别有特殊要求的岗位招聘条件可适当放宽。 2.信息发布及报名程序 ●信息发布: 招聘方案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天津师范大学主页()发布,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应聘者可登陆学校及人事处主页查询详细信息。 ●报名时间: 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报名时间不少于5天。 ●报名方式: 应聘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的公开招聘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每人限报一岗。 3. 资格审查 每个岗位的报考人数与招聘计划数之比低于3:1的不能开考,学校将相应调减招聘计划,报考上述岗位的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改报其他岗位。报名截止后,学校人事处根据所收应聘材料及岗位需求情况,会同用人部门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应聘者可通过学校人事处公开招聘报名系统查询审查结果、笔试考试须知及打印笔试准考证等。(因为工作量较大,不符合我校本次招聘条件者恕不另行通知)。 4. 考试和考核 主要采用考试的方式,包括笔试、面试、技能测试等。 (1)笔试 笔试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岗位胜任能力。笔试考试成绩由相关综合素质测试和岗位胜任能力测试成绩分别占70%、30%确定,综合素质测试及岗位胜任能力测试满分共计1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不及格者无面试资格。 笔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面试 面试为结构化面谈,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面试满分1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分。 参加面试的人员依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根据岗位招聘计划数与参加面试人选1:3的比例确定,招聘岗位进入面试的人数未达到1:3时,按照该岗位进入面试的实际人数进行面试。 面试前,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需持相关材料到学校人事部门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的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要求将另行通知)。资格复审不合格的,取消其面试资格;未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面试安排: 应聘者可登陆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查询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及面试具体时间、地点。 面试时由评委提问,每人面试时间为8-10分钟。 (3)技能测试 专业性教学辅助岗位须进行技能测试,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操作能力,技能测试满分1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分。 (4)考试成绩核算 通用性教学辅助岗位、辅导员岗位的考试成绩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确定,面试成绩不及格者无资格进入下一环节。 专业性教学辅助岗位的考试成绩由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技能测试分别占50%、30%、20%确定,面试或技能测试成绩不及格者无资格进入下一环节。 6. 体检与考察 (1)根据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与招聘岗位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选,并按照学校统一要求进行体检,提交由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出具的近期体检证明(费用自理)。 (2)体检合格者,由学校组织岗位实践考察,被考察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参与具体实际工作。考察期满,由实践部门出具岗位实践综合鉴定,鉴定不合格者无资格进入下一环节。 7. 公示与聘用 根据考试、考核和考察结果,学校研究确定拟聘用人选,并将拟聘用人员及拟聘岗位在天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和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将拟聘用人选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学校与聘用人员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办理调动手续)。 六、岗位性质及待遇 被聘用人员按照学校规定签订聘用合同,为我校事业编制职工,职务晋升、奖惩、各类保险和工资待遇等按照国家、天津市和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上述各类岗位聘用的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者,其档案由学校统一管理;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除外)者实行人事档案代理,档案委托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七、监督 咨询电话(人事处):,联系人:刘老师 魏老师 监督电话(校纪委、监察室): 天津师范大学 2013年11月30日
根据查询知乎得知,华南师范的网络与新媒体这样找工作:通过报纸、网络招聘信息等渠道查找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机会。
华南师范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公开的招聘信息来获取就业机会。相关职位包括网络营销策划师、数字媒体制作师、新媒体运营管理师等。此外,华南师范大学还有一整套职业发展中心提供实习、就业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2020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招聘34名公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全国知名高级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5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对象招聘对象为普通高等院校2023年应届毕业生(含择业期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港澳应届毕业生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和本公告规定的可报考相关岗位。二、招聘条件(一)报考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3.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者技能条件。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心条件。5.社会人员,应为30周岁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者,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或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者,年龄在45周岁以下,年龄计算至报名截止日。应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6.符合广州市户口迁入有关规定。7.教师岗位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语文教师要求达到二级甲等以上。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报名人员其本科所学专业也须符合本科专业要求,详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开招聘岗位表》(附件1)。(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1.因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2.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3.近两年内,在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考试、体检或考察中存在违纪行为的。4.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5.法律法规规定不宜聘用的其他情形。三、薪酬待遇获聘用人员为事业单位编制,按有关规定聘专业技术十二级及以上岗位,享受国家及广东省政策规定的薪酬待遇。四、报名(一)报名方式采取电子邮件报名方式。1.报名时间:自2020 年12月17日0:00至12月21日17:00止。2.报名要求:将各类证件扫描、粘贴于一个WORD文档,以附件方式发送至,附件大小勿超过4M。邮件主题名为:“姓名-学历-毕业学校-应聘岗位”(例如:张三-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师),不按要求报名的不予受理。应聘材料及顺序要求如下:①《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附件2)电子版(本表下载填写后用WORD文档发送,不能用扫描件)。②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③所有学历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国(境)外学历须同时提交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证明扫描件。④专业技术资格证、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证书等扫描件。⑤所有学历阶段的学习成绩单扫描件。(二)注意事项1.应聘人员在招聘公告规定的时间内登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或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站(),详细了解招聘岗位及有关条件,每人限报一个岗位。2.报名者要保证所填报资料的真实性,如因个人填报信息失实,或不符合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而被取消应聘资格的,由报名者本人负责。报名时与考试时使用的照片应保持一致。3.报考人员不得报考所学专业代码与招考岗位专业代码不一致的岗位。所学专业未列入专业目录(没有专业代码)的,可选择招聘专业中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报考岗位要求的专业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在资格审核时提供毕业证书、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须教务处盖章)、院校出具的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招考岗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报考人员须符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考。如专业目录中的“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A120202),其岗位条件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向),那么专业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不可报考。除专业目录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外,其他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考专业的依据。年应届毕业生应在2023年8月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留学回国人员须于2023年8月31日前取得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函。在国(境)内就读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人员,需取得由国家教育部所属的相关机构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函。5.按广东省相关规定符合考试加分政策的应聘人员,应在报名时在报名表备注栏里注明符合加分政策项目名称、相关服务证书名称及编号,并在资格审查时提供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6.落实回避规定要求,凡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拟制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的秘书、人事、财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与该领导人员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岗位。(三)资格初审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通过资格初审人员进入笔试。笔试名单将于报名时间截止后10个工作日内,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站。五、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留意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方网站相关通知。(一)笔试笔试采取固定考场闭卷限时的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应聘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教师教育技能,不指定参考书。笔试成绩满分100分,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笔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面试。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每个招聘岗位按1:5比例确定进入面试名单。如果入围人数达不到1:5的,按照实际入围人数进入面试。笔试成绩、进入面试名单、资格复审及面试安排于笔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站公布。(二)资格复审参加面试人员需按我校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资格复审。考生需提供材料见本公告第四项“报名”的第(一)条“报名方式”第2点“报名要求”中对应聘材料的要求(所有证件、证明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以上证书材料的原件审核后当场退回。对于资格复审过程中发现报名材料有不实情况者或不按规定进行资格复审者,经学校确认后,将取消其面试资格。如有考生未能通过资格复审,学校可在该岗位笔试合格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其他考生进入资格复审。(三)面试1.教师岗位(序号1-15):面试主要包括教学试教、德育试教和答辩,主要考查应聘者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德育管理能力等。试教内容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本专业的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试教、答辩总用时为30-40分钟。2.党委秘书岗位(序号16):面试主要采用答辩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应聘人员逻辑思维能力、政治素养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力。学校成立面试评审小组,对参加面试人员进行评分。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面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考试总成绩按下列公式计算: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考试总成绩80分以上为优良,未达到优良者不予聘用。如同一岗位应聘者总成绩相同的,则按照试教成绩高低顺序确定名次。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每个招聘岗位按1:1比例确定体检人员。考试总成绩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站公布。六、体检体检工作按《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粤人社发〔2010〕382号)有关规定执行。七、考察体检合格者进入考察程序。考察工作严格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粤人社发〔2010〕276号)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八、公示和聘用经考试、体检、考察后确定拟聘用人选。名单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反映或反映问题经查不属实的,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九、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本公告所提及的“以上”均包含本数,如“本科以上”即指包含本科。(二)《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中学习经历应从初中填写至最高学历,不能中断。各段工作经历的起止时间要前后衔接,工作经历因各种原因中断的也要填写并加以说明。(三)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聘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或报考者和有关单位、人员提供的材料、信息不实的,取消报考者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四)因体检不合格、考察不合格、公示结果影响或因个人放弃聘用等原因出现招聘岗位缺额的,学校根据需要可在同岗位报考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等额递补。(五)应聘人员应确保联系方式准确、畅通。因无法与应聘人员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负责。十、联系方式咨询电话:监督投诉电话: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年12月3日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分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二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报编辑部属于学校下属单位,学报编辑部主任是大学的处级领导。期刊社具有独立经营的性质,其一把手领导是社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包括 自然科学版 和 社会科学版 这 2种。这2种 都在 最新的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之中 。评上 中文核心期刊,就算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级别 。但这种属于高校学报类的核心期刊,至少算是 二类期刊吧。
大概有217个单位会来江西师范大学春招分别是抚州地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萍乡恩新实验学校、南昌汗秦教育发展有效公司、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南昌新民外语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于都第六中学 、余干蓝天中学、国美电器、喜耀教育等单位。为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交流的平台,促进2022届毕业生更快更好就业,重点精准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本校举办江西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春招(3月-4月)综合场。岗位征集时间:3月24日—4月15日;学生双选时间:3月28日—4月15日;双选会平台:毕业申。
厦晶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506 详见 2011-4-10 9:00:00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新活动中心432 详见 2011-4-1 14:00:00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 新活动中心432 详见 2011-3-31 14:00:00 宝迪集团 新活动中心432 详见 2011-3-31 9:00:00 智联招聘龙江名企校园行 新活动中心101 哈飞空客、麦肯食品、哈尔滨地铁、美丽方舟,详见通知通告 2011-3-30 13:30:00 富春通信 新活动中心426 详见 2011-3-30 9:00:00 正略钧策 新活动中心432 详见 2011-3-29 10:00:00 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新活动中心426 详见 2011-3-29 9:00:0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土木学院311报告厅 所有建筑相关专业 2011-3-28 18:30:00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432 详见 2011-3-28 18:30:00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506 详见 2011-3-28 14:00:00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426 电器类、机械类、软件开发、自动化相关 2011-3-26 14:30:0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426 详见 2011-3-26 10:00:00 金盘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正心105 详见 2011-3-26 9:30:00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新活动中心506 详见 2011-3-26 9:00:0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正心楼14教室 详见 2011-3-25 18:00:00 可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506 详见 2011-3-25 15:00:00 深圳车仆汽车用品发展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432 详见 2011-3-25 14:00:00 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新活动中心426 详见 2011-3-25 14:00:00 南昌航空大学 正心楼611教室 详见 2011-3-25 14:00:00
◆ 社会学学科依托的专业教研室成立于1996年,下设社会发展研究所,现有教师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授5人,副教授1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队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学科自觉面向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依托哈工大优势,形成信息与网络的社会问题研究,发展与现代化研究,当代传媒与生活方式研究,休闲与时间利用研究等方向。近五年来,教学研究成果丰硕,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作9部;科研项目21项;有多项成果获奖。社会学学科又是学院“社会工程与管理”博士点的依托单位之一,拥有社会学硕士和本科专业。目前有硕士和本科毕业生12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100余人。◆ 标志性研究论文1.何明升,白淑英.论“在线”生存.哲学研究,2004⑿2.何明升.网络生活中的情景定义与主体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⑿3.何明升,李一军.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⑷4.何明升.网络消费的测度方法及其管理意义.情报学报,2002⑶5.何明升.网络消费的数学模型与应用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3⑴6.王雅林.论社会创新.学习与探索,2002⑴7.王雅林.“数字化生存”挑战与生活方式的建构性调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⑹8.王雅林.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社会科学研究,2003⑴9.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定位与当代意义----兼论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论述的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4⑵10.唐魁玉,白淑英.信息网络技术的二元多重特质及其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⑵11.唐魁玉.网络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科学学研究,2002⑷12.唐魁玉.网络化思维及其理论意义.理论前沿,2001(23)13.唐魁玉.关于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限度问题.情报学报,2002⑶14.尹海洁.信息化的发展与中国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变迁.中国软科学,2002⑹15.尹海洁.社会转型与城市贫困人口生活状况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⑵16.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和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⑸17.刘 耳.论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⑿18.刘 耳.休闲:一种文化价值观的转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⑸19.刘 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新华文摘,2001⑻20.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⑴◆ 著作或教材⒈何明升.叩开网络化生存之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⒉何明升.网络消费:理论模型与行为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⒊王雅林,何明升主编:生存与超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⒋刘耳.中国绿色大学研究进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⒌王雅林,刘耳,徐利亚.城市休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⒍王雅林,刘耳.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⒎尹海洁,刘耳.SPSS for Windows简明教材.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⒏王雅林.中外城市闲暇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⒐王雅林.中国东北经济的发展.学苑出版社,2002◆ 重要科研项目⒈何明升.网络互动:一般理论与实证研究(03BSH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3-2004⒉何明升.基于技术选择的电信管制模型研究(2003DGQ2D043).国家软科学课题,2004-2006⒊何明升.因特网对中国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社会控制研究(99BSH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998-2002⒋何明升.网络交流方式对中国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社会控制研究.美国福特基金课题,2000-2002⒌何明升.网络媒体对我省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对策研究(01B044).省社会科学基金,2002-2004⒍何明升.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化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2004AC9CT058).哈尔滨市科技局,2004-2006⒎何明升.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研究.中共中央办公厅,2004-2006⒏何明升.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战略规划研究.信息产业部,2005-2007⒐何明升.电信技术路径选择与政策协调研究(2004021300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2007⒑王雅林.中国大城市闲暇生活方式研究.美国福特基金重点课题,1998-2002⒒王雅林.信息化对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社会良性运行研究(96ASH00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997-2003⒓王雅林.迈向知识社会的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与模式.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金重点课题,2001-2003⒔王雅林.基于新型工业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黑龙江省软科学重点课题,2003-2004⒕王雅林.科学发展观与哈尔滨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哈尔滨市政府重点课题,2004-2005⒖王雅林.新发展观的学理基础与东北区域发展应用研究(04ASH00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004-2006⒗唐魁玉.师生代际互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影响.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金,2001-2003◆ 科研成果重要奖项⒈何明升等.因特网对中国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社会控制研究(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⒉何明升.信息化进程中的生活观转型问题(论文).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⒊何明升等.技术引进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⒋何明升.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论文).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⒌唐魁玉.近五十年国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论文).黑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2⒍唐魁玉.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思考 (论文).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二等奖,2004⒎白淑英.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论文.青年). 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⒏尹海洁,白淑英.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 ◆ 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科以1992年冬组建成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为依托,下设东北亚经济研究所。现有教师14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助教1人)。目前承担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专业本科生的实习活动和毕业论文指导,以及国际贸易学和世界经济硕士点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学位课、专题学位课。国际贸易学学科硕士点建于2001年,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世界经济学科硕士点建于2003年,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两学科共有硕士指导教师7人。国际贸易学学科的研究方向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证,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法律与实务等,已培养研究生17人;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方向为: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研究,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学科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计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论著、教材11部,获省部级奖5项。◆ 标志性研究论文1.谭晶.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理论分析.理论探讨,2001⑷2.李平.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发展.求是学刊,2002⑵3.肖玲诺.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管理.科学学研究,2002⑸4.李淑霞.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化路径.学习与探索,2002⑵.5.李淑霞.当前日本经济体制改革纵览.现代日本经济,2002⑶6.韩秋.资产证券化创新及其在中国的前景.求实学刊,2003⑸7.谭晶.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理论探讨,2003⑸8.李平.日本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中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3⑹9.钟晓兵.VaR在中国金融远期上的应用.理论探讨,2004⑷10.肖玲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知本性合作.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⑹11.钟晓兵.名义锚的选择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⑺12.伍楠林.反倾销的经济学理论探悉及中国的对策.学习与探索,2005⑵◆ 著作或教材1.李长胜(副主编).中国绿色大学研究进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李长胜(副主编).道法自然—生态智慧与理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李长胜(参编).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伍楠林.Русская диаспора в Китае 20-30гг ХХ века5.李平(编著).国际贸易实物新编.哈工程出版社,20016.丁溪.侯银霞(编著).国际商贸英语(第二版).哈工大出版社,20037.丁溪.侯银霞(编著).对外贸易英文函电.哈工大出版社,20038.赵萍(编著).经济数学基础及应用(修订版).哈工大出版社,20049.韩秋(副主编).公共财政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李淑霞等(编著).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重要科研项目1.李广和,李长胜等.环境保护的经济机理及其经济调控手段体系研究(00BJY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0/03—2002/102.叶平.李长胜.龙江县生态经济整体规划研究。省科委课题.2001—20033.李长胜.东北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试验示范(2003-043-l43).国家林业局课题.2004—20064.高长春,李淑霞等.积极财政政策动态约束模型研究(BJG6007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0/03—2002/105.李广和,李 平等.大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研究。大庆市科委,2001/02—2001/126.肖玲诺.信息化对社会生活影响问题研究.黑龙江省科技厅,2002/8—2003/127.肖玲诺.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有效性(70131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8—2005/128.高长春,李淑霞等.经济增长:中日财政政策选择的最优次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3/03——2005/069.李广和,钟小兵等。安全技术防范经济性分析与产业发展结构研究.国家计委,1999/08—2000/1210.钟小兵.杨尊亮.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调控手段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03—2003/1211.钟小兵,李平等.哈尔滨高新区促进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发展战略研究(国科火字[2004]61号).科技部火炬计划软课题,2004/09—2005/09◆ 科研成果重要奖项⒈李长胜.测树学多媒体教学研究.省教育厅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⒉李长胜.生态林业工程和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计量化评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名),2002⒊李长胜.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与方法.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二等奖(第2名),2002⒋李长胜.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2等奖(第2名),2002⒌李长胜.林木采伐管理系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一等奖(第7名),2003⒍李长胜.黑龙江省森工天然林社会林业工程创新体系研究与实施.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1名),2005 ◆ 学科依托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建立于1954年,1984年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师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学科长期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近几年还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出8门选修课。1999年政治经济学课程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2002年被评为学校优秀课程。现有硕士生导师4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投资经济理论、开放型经济理论。学科至今已培养出150多名统招研究生,320多名在职研究生。近5年来, 承担了国家、省部、地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本,获各种级别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本学科的教师还分别在各种级别的学会及学术团体和政府咨询机构中任要职,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中做出了较大贡献。◆ 标志性研究论文⒈ 任熹真.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标准探析.经济学家,2001⑷⒉ 任熹真.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中国流通经济,2005⑹3.任熹真. 对现代资本结构优化标准的探析.经济研究参考(经济学文摘),2001⒌ 任熹真.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分析.哈工大学报,2001⑵⒎ 李鹏雁.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品种选择及流程设计.中国软科学,⒏ 李鹏雁.China’s Optimal Choice of Mortgage Securities .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ISTP收录)⒐ 李鹏雁. The Analysis of Capital Structure of Chinese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⑶ (EI源)⒒ 朱加凤..日本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求是学刊,2002⑷⒓ 朱加凤. 论转型时期的政策利润.求是学刊,2001⑴◆ 著作或教材⒈ 任熹真,李鹏雁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哈工大出版社,⒉ 任熹真,李鹏雁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哈工大出版社,⒊ 任熹真(主编).经济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哈工大出版社,◆ 重要科研项目:1.任熹真.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重大项目,2000—20022.任熹真.石油价格可比性研究.横向课题,2001—2003⒊ 任熹真(参与).经济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2002----20044.李鹏雁.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与投资模式研究 .横向课题,2002-2004 .⒌ 李鹏雁(参与).基于新型工业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03-2005⒍ 朱加凤(参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动态约束模型及国际比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3⒎ 朱加凤(参与).“两课”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整体发展的研究.省“十五”规划重点项目,2002◆ 科研成果重要奖项1.任熹真.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分析(论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⒉ 任熹真.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对策研究(调研报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哈工大学报分社科版和自然科学版,社科版目前不属于四大检索,也没有进全国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版)都属于EI检索源刊。 对于增刊的问题,得看你自己单位有什么规定,如果认可,就和正常发表的文章一样待遇,如果不认可,就没什么用了,国家在这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
如果要报师范专业,最多线下十分左右,如果是非师范,那线下二十分应该可以! 理科最好的专业是土木工程
农业类核心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等。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据2018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2018年—2023年)共有顾问2人、编委52人。
二、浙江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三、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麦类作物学术专刊。
据2018年12月《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麦类作物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顾问12人,委员57人。
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
五、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1985年,《农业工程学报》创刊;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2012年,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4月《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工程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20人、海外委员18人、顾问委员15人、编辑5人。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冯来兴副教授男,196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自1993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教授课程:为本科生教授《政治学概论》、《中国政治学说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等多门课程。并为研究生讲授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研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十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政治安全的挑战及对策”和“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全文转载。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共中央组织部、省社科规划、省高校人文社科、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省思想政治教育等课题十余项。肖飞副教授男,1957年9月出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学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孙中山研究所所长。主要经历: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毕业;1983年8月——1986年3月,在湖南农学院衡阳分院任教;1986年4月——1993年7月,在中南工学院任教;1993年8月——2010年5月,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任教。教授课程: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点研究孙中山、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刘立新副教授男,汉族,副教授,人文社科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教师。主要经历:198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8年从师于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门下,199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教授课程: 近年来一直承担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主要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并承担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一系列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与撰写与编辑了《孙中山研究论文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论文集》等四部著述,发表论文10多篇。主要研究: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等领域,均有一定的创建与成就。在学期间先后参与《高等学校管理学》、《青年心理学》、《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归因理论研究与应用》等8部著述的撰写和编辑,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在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以及思想德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并立志在此领域有所突破。郭智勇讲师、博士男,1963年1月出生,湖南祁阳人。主要经历:1979年9月-1983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专业 (本科)1983年9月-1986年10月,就读于福州大学地矿系生物地层专业 (硕士研究生)1986年10月-1995年7月,任教于桂林治金地质学院地质系 (讲师)1995年7月-2001年8月,深圳华储实业总公司工作 (经理)2001年9月-2006年6月,脱产就读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文字代表作:1、《风动还是心动—从奥义书看<庄子·齐物论>的理路》2、《梦觉皆幻—从印度思想体系对<庄子>内篇世界观的一种把握》3、《从字词的演化规律和实例看<庄子>内篇的成书年代》4、《逍遥的三个层次—庄子内篇的结构》5、《<庄子>内篇的轮回思想和解脱思想研究》6、《论相同命题在<吕氏春秋>和<公孙龙子>中的不同意义》7、《贵己还是贵已—对战国三子思想传统理解的质疑》8、《义之美与仁之善—从〈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天性的区隔看中国文化内在的两个价值取向》9、《财富是想出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读中山先生〈行易知难〉》胡剑宾讲师、硕士男,汉族,原籍河南省兰考县人,1969年6月出生。主要经历:1983年9月——1986年7月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师范学校 学习1986年8月——1989年8月 河南省兰考县魏庄中学 教学1989年9月——1991年7月 开封市教育学院政史专业 学习1991年8月——1994年8月 河南省兰考县魏庄中学 教学1994年9月——1997年7月 河南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专业 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7月——今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教学教授课程: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理论课程。注重互动式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小组主题活动是本人课堂教学的特色。陆文学讲师、硕士男,1971年8月出生,宁夏灵武人。主要经历:199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西北史研究中心,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8年来到中山学院工作至今。教授课程: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院之后,先后开设过《旅游地理学》,《实用美学》,《地方政府学》,《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原理》,《西方经济学说史》等课程。主要研究:为中国近代史及民族社会学。发表论文若干篇,主要代表作有《妇女乃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郑观应女性观辨析》,《岭南文史》2009年第4期;《变中的不变———论孙中山的民族同化思想》,《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从消极的到积极的民族主义———1919年之后孙中山对其民族主义思想重新阐述的过程和原因》,《孙中山研究》第2辑,2009年3月;《清代宁夏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变化》,《固原市专学报》2005年第2期等。目前承担中山学院教改项目一个,参与其他研究项目若干。李德黎讲师、硕士男,1975年生,四川人。主要经历:2005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思政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擅长演讲辩论、拓展培训、公务员面试培训,曾担任电子科大中山学院辩论队教练与人文系辩论队教练,在中山广播电台《夜色正缤纷》和《聊聊吧》中担任客座嘉宾。教授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讲课风格富有激情,善于结合时事来阐明观点。主要研究:近年来主攻三维仿真领域成为中山市三维仿真领域的先驱和代表,2010年受中山市政府委托为上海世博会中山馆制作网上三维展厅,于2010年5月22日在中山政府网与中山实体馆同步直播开放;并先后为中山政府网(英文版、日文版)、中山文联网、中山党史网建立了三维仿真互动平台。近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1.论文《传统宗法关系与腐败德滋长》获得2006年广东省“反腐倡廉”征文优秀奖,并作为大会主题发言。2.《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探索》(参研)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研课题(2005)3.《发展中山创意产业的探索》(参研),中山市社科联课题(2006)4.参编《风起伶仃洋――香山人物谱》,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5.论文《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定位》6.论文《发展中山创意产业的六大着力点》发表于《新经济》2008年5月期7.论文《三维仿真漫游技术在建设孙中山文化工程中的作用》发表于《孙中山研究》2008年12月8.《中山文艺资源的抢修和保护》(参研)中山市政府专项基金2008-20099.《中山文化资源的三维仿真保护平台》(参研)中山市科技局项目2008-2010 罗越富讲师、硕士男,1981年9月,讲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学历背景: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管理学学士学位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硕士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教授课程:主讲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地理、餐饮管理、旅游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行技巧学等课程。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科研成果:在《旅游论坛》(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合作经济与科技》等杂志上共发表5篇文章,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全文转载。课题研究方面参与了中山市黄圃镇项目《广东鳌山海蚀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的调研和撰写;中山市旅游局课题项目《加快中山特色旅游发展的研究》的调研和撰写;参与中山市旅游局课题项目《孙中山文化资源发掘与对外推介》的撰写。获奖情况:2007-2009连续两年获人文社科系优秀教学奖2009年度获得中山学院优秀教师奖石岐区休闲文化征文二等奖林丹彤讲师、学士女,旅游管理专业讲师。教授课程:《旅游学概论》、《社交礼仪》、《休闲学概论》、《导游实务》、《旅游市场学》、《插花鉴赏与创作》、《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粤语》、《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六篇(其中核心期刊四篇),文学作品多篇,摄影作品两幅。《中山日报》专栏作者。学院生生花艺协会创办人兼指导老师,曾于2001年组织指导花协会员参加第七届中国(中山)菊花展览会的插花比赛及其他工作,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2006年出版著作《插花,艺术与生活》,2007年获中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获中山学院优秀教案奖、教育部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文科组优秀奖。主持市、校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参与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六项,横向项目两项。闵祥晓硕士、讲师女,山东德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经历主要经历:2005年本科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7年7月起任教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教授课程:《会展概论》、《市场营销学》、《旅游文化》、《旅游政策与法规》、《民俗与旅游》等。主要研究:旅游规划原理及会展基本理论。主要论文成果:2006年《江南三大名楼旅游合作与发展的条件及途径分析》2009年 《曲阜“三孔”旅游区景区空间结构整合分析》2009年 《曲阜“三孔”旅游区购物点空间体系分析》2009年8月《香山商业文化的现代传承》主要科研成果:2006年8月-10月,参与《黄鹤楼公园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2007年9月-2008年7月 ,参与中山市黄圃镇《广东鳌山海蚀文化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08年参与中山市社科联《慈善万人行本体论研究》课题;2009年参与中山市社科联《中山慈善万人行价值提升研究》课题;获奖情况:诗歌《活在民间的宝贝》获2008年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征文大赛三等奖。卢育林讲师、硕士 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与武汉理工大学,分别获经济学学士及管理学硕士学位,中共党员,讲师、经济师职称。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经济、资本市场以及旅游、会展、酒店等服务行业经营管理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经历:1992-1997年在中国银行的信贷、投资和计划、财务部门实习和工作,具有多年的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经验。1997年进入中山学院工作至今,多次获得过“吴桂显奖教金”、“优秀共产党员”、年度考评“优秀”等荣誉。教授课程:《旅游经济学》、《景区经营与管理》、《会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项目评估》、《证券投资学》、《财政学》、《银行经营与管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等。科研成果:在《教育与经济》、《学术论坛》、《经济师》、《金融论坛》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4项:《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业的风险和成本研究》、《中山市保税物流发展规划(2010-2015)》、《孙中山文化资源发掘与对外推介》、《中山市口岸发展规划(2010-2015)》等。 王春芳副教授、在职博士生女,博士、副教授。新疆乌鲁木齐市人。专业方向:新闻发展史、广播电视新闻。主要经历:自1989年工作以来,在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从事新闻主持、记者工作近十几年,后调入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两年。2007年调入广东省中山市,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从事新闻教学工作。2008年入选为中山市社会科学人才库成员。教授课程:新闻评论,深度报道,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素养,播音与主持,基础写作等。获得奖项:在媒体和教学单位工作期间,采访制作的多期节目、新闻报道、科研课题和论文,获得了国家、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各级多项奖类。多篇新闻专业论文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上发表,如论文《20世纪中国大陆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的演进》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学版》2007年第6期上。《警惕新闻报道中的犬儒主义倾向》发表在新闻核心期刊《当代传播》2007年第6期上。《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危机及其对策》发表在全国双核心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8年第五卷上;《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看构建和谐大众传媒文化》发表在《现代视听》2008年第8期上;并被《新华文摘》2008年21期选为推荐文章。《大震过后,警觉激进民族主义》获广东省高校校报2008年度好新闻言论类二等奖。所撰写的《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危机及其对策》获中山市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阮波副教授、硕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 中山市社科专家库成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舞蹈家协会理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后以同等学历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文艺美学专业。教授课程:目前主要从事大学写作、实用美学、中西方文化与文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创作大量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影视等美学评论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评论版)》、《读书》、《作家》、《学术论坛》、《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舞蹈》等全国核心期刊。已出版的专著包括散文集《春风不相识》、评论集《返回身体的原点》、文集《即兴行走》,作品被北京国家图书馆、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粤人文库”、中山市级图书馆等各级图书馆收藏。曾蝉联2000-2001、2002-2004、2005-2007三届中山文艺奖一等奖,并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优秀论文奖等奖项。曾在《成都晚报》、《新快报》、《大地》、《作品》、《中山日报》等报刊撰写专栏,同时从事美学的评论和社会宣传推广工作,在美术馆、图书馆、书城等文化机构开办艺术类讲座,出任各类文艺演出的评委、导赏等工作,曾参加广东省女作家散文研讨会、亚洲与世界文明研讨会、香山文化研讨会、广东省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全国名报名社名刊研讨会等各类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罗永雄讲师、硕士男,1979年8月出生于新疆伊犁,祖籍广东兴宁。2007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新疆经济报编辑、昌吉日报社记者、编辑,北京新势整合公关咨询顾问公司客户经理,现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1997年进入新疆大学学习新闻学,学习期间曾在新疆经济报社编辑部供职,毕业后进入新疆昌吉日报社任经济口记者,具有丰富的业界实践经验,从业近4年,累计编辑版面20个,刊发新闻稿件500余篇,50余万字,荣获省级新闻奖一次,地市级新闻奖三次。2004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攻读应用传播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先后参与编写《媒介产业案例分析》、《经济传播学总论》等3本教材,完成出版共计约10万字的书稿。期间在北京新势整合公关咨询顾问公司供职,负责传播策划与媒体的联络沟通。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人文社科系新闻教研室任教,先后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情境限制下的个体认知颠覆与沉默螺旋的扩散——从“洞中个体”的沉默到优势意见的加强》等5篇学术论文。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媒介伦理、 媒介传播与社会文化、影视文化传播等。教授课程:先后担任《传播伦理与法制》、《社会学》、《大众传播与文化》、《电视节目主持与制作》、《媒介热点研究》、《应用文写作》、《电影艺术欣赏》、《公关与广告传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陈亚辉副教授、硕士男,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2004年6月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3月至今任行政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课程:《经济学原理》、《电子政务》、《管理统计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网站规划与设计》。主要研究:2007年进入学院工作以来,获得的主要荣誉包括:2007年荣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优秀教案二等奖,2008年荣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荣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优秀教师二等奖,优秀教学奖。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包括:2007年主持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青年教师基金立项课题《中山市专业镇可持续发展研究》;参与中山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调研课题《孙中山民生主义与中山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中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委托课题《中山市流动人口综合调控体制研究》、中山市港口镇政府委托课题《港口镇城郊经济发展规划》。2008年参与中山市对外贸易经济经济合作局委托课题《中山市外经贸发展规划研究》、《中山市口岸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山市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发展规划(2010-2015年)》。2009年参与中山市民政局委托课题《中山市孤残儿童救助制度研究》、《中山市社会中介组织管理体制研究》、《中山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2010年参与广东省社科联规划课题《中山慈善万人行善款管理和使用的绩效评估研究》、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政治文明建设关系研究》。目前已发表科研论文包括:1.基于钻石模型的武汉东湖高新区竞争力研究.当代经济,2006(6)2.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当代经济,2006(7)3.论科技园区内社会资本在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社科纵横,2006(10)4.能力胜任模型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方案中的应用.中国电力教育.2009(2)5.论城市人口综合调控指标体系的构建.管理观察,2009(3)邓雪琳讲师、在职博士生女,讲师,在读博士。2001年获得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湖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现在武汉大学修读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工作。教授课程:《大学语文》、《人力资源管理》、《中外公文名篇选读》、《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近年来在CSSI来源期刊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10篇,另在优秀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合计近30余篇,主持院级课题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总计13项。2008年10月被选为中山市首批社科骨干,2009年2月入选中山市社会科学人才库。2007年,论文《党的群众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方法有机结合的研究》入选《广东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选编》。2009年,论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方政府公务员考核》获学院“一等奖”。2009年,在“孙中山思想与中山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孙中山人才思想与中山市现代化建设》。李芳讲师、硕士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党员,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担任讲师。主要经历:1999年9月-2003年7月 中南大学 行政管理本科2003年9月-2006年7月 武汉大学 行政管理硕士硕士期间共发表5篇学术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教授课程:《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获得学院首届优秀教案二等奖(2006年)担任人文社科系系务委员会委员和教学质量小组成员(2007年起)多次组织学生实践:2007年组织学生进行民政部低保户入户调查(中山);公共政策课程组织政策调查以及安排学生到中山市政府部门座谈;社会调查课程组织主题广泛的校园、校外小组调查;组织认知实践—民企学习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参与中山市社科联课题《和谐中山》(2007-2008年)丁婷婷讲师、硕士女,讲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硕士,行政管理学士,英语语言与文学学士。自进入学院工作以来,获得2007-2008年优秀教案评选三等奖,获2007年、2008年、2009年年终教师考核二等奖。教授课程:《地方政府管理学》、《市政学》、《秘书理论与实务》、《社会礼仪》、《专业英语》等课程教学。科研成果:1、2009年主持院级《秘书学》教改课题一项2、2008年参与中山市对外贸易经济经济合作局委托课题《中山市外经贸发展规划研究》、《中山市口岸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山市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发展规划(2010-2015年)》3、2007年参与中山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调研课题《孙中山民生主义与中山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中山市港口镇政府委托课题《港口镇城郊经济发展规划》4、《创新教育》杂志2009年4月刊发表教研论文《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技巧与考核手段研究。5、《经济学研究导刊》杂志2009第17期发表科研论文《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人本途径建构》郑莉婷硕士女,生于广东中山,人力资源开发硕士学位教育背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 主修经济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主修人力资源开发(HRD),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广东省侨外出国人员服务中心 (广州),任培训部专员。2005. 9—戴德梁行房地产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任人力资源主任。2007. 8 — 2008. 12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任人力资源部部长。2009.2---现在 教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人文社科系 行政管理教研室教授课程: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 社会调查与统计, 管理学,领导学,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