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普通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标准、汇编、古籍、多卷书、丛书等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3、析出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普通图书中析出的文献、会议文集中析出的文献等)、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报纸中析出的文献等)本硕博论文常写的参考文献就是从会议文集、期刊等专著、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只是参考某某会议、某某期刊的某篇论文。4、专利文献: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年度索引等5、电子文献: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偶然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作者是余华,就顺手拿来翻阅,该书从构思到完成花费了二十一年,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用了三天时间再次沉浸于书中的城镇。 之前也看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优秀作品,里面压抑的氛围让我觉得些许悲凉,《文城》虽然也有血腥场面的描写,当相比较就显得轻松多了。 阿福,故事的主人公,沉默寡言,重情重义的谦卑男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家里有地有房有仆人,本可以过别人羡慕的生活,却因为一个女子的出现,让自己有家不能回,寻找了一辈子那座虚无缥缈的文城。 阿福结识了小陈,两人靠做木工白手起家,把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得知阿福女儿被土匪绑走了,小陈让自己的儿子去对换人质,连耳朵都被割了,此等情意,让人动容。后来阿福被土匪残害,是小陈聚集了一大帮人去替阿福报仇,亲手了结土匪头头(其实是余华的妻子看了之后,气不过,强烈要求一定要把这个土匪头头写死)。 小美,阿福喜欢的女子,柔软又坚硬,驯良却叛逆。她是一个童养媳,从小就住在婆家,后来因为私自将钱财拿去给弟弟做赔偿,被婆婆赶出了家门,他的丈夫阿强因为思妻心切,离开家出走去追寻妻子小美,两个人四处漂泊,直到走进阿福家。 这小两口谎称是兄妹,博取阿福同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阿福和小美成亲了,而小美的丈夫阿强说,会一直等着小美出现。看到这我无比纠结,有夫之妇还做此等伤风败俗之事,虽然可以理解,但也无法消除我心中的愤恨。 阿福把祖祖辈辈攒下来的金条、房契和地契给小美看,一段时间后,小美说要去烧香拜佛,然后一去不复返,当阿福意识过来的时候,墙里的金条少了,从祖上开始积攒下来的金条差不多一半都被卷走了,他哭了,浑身啰嗦。从此以后,阿福沉默寡言,笑容从他脸上消失,心事重重,时而对着路口发愣。 虽然小美已经走了,往后的日子还是要过的,他还要让自己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一定要娶个规矩人家的姑娘,不能再娶个不明不白的女人。怎知走了很久小美突然回来了,说自己怀了骨肉,想把孩子在这生下来。小美阿福家的金条,阿福本不该让她回来的,但想到有了骨肉,家里也就传人,心也软了。虽然金条一根没有带回来,但是却把孩子带回来了,没有生在野地里。 生完孩子的小美又走了,不过这次什么也没有带走,阿福安顿好家里的事情,踏上了寻找小美的征程。 他只知道小美去了一个叫“文城”的地方,阿福从北方一路南下,找过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这个虚无缥缈的文城,是小美心里永远的痛,也意味着阿福和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找寻。 这本催情的小说,让我对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感同情,土匪也并不都是恶人,也有后来改邪归正的,农民也并不都是贪生怕死的,面对土匪的侵袭,英勇献身的占大多数。虽然继续沿用了宿命性悲剧模式,却能击穿读者心灵。 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妻离子散,家毁人亡”的混乱时期,无法体会流离失所之痛。文城只是想象中的乌托邦,没有人真正去过那里,只要还有追求,我们便会勇敢的踏上旅途。 “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正如总会有一个地方等待我们找寻,无论那是一个梦,一份情,还是一处归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寻找呢? 阿福找了几十年的小美,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去世,多年以后,仆人抬着阿福的棺材回家途中车坏了,而停下的地方正是小美埋葬之处。通过这样魔幻的方式,两个人终于又碰面了,像极了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的场景。 这本书还有个小遗憾,没有交代阿福女儿之后的命运,还有那个被卖去澳洲当劳工的地主家傻儿子的命运,我想多半是客死他乡了,毕竟从小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倒也不值得同情。 ——文/紫青 2021/10/21
根据《文城》中描述的时代背景:1926-1928 国民政府北伐,北洋军已溃败。 地点大致参考似乎没有意义。估摸一定在上海以南,几日马车日程之内的地方,在安徽,浙江一带吧。 共情思考: 如果我是林祥福,我敢不敢带着女儿去寻找那做有小美在的文城。 如果我是小美,能否为自己的敢爱敢恨买单。 如果你给了别人一座“文城”,那他就一定会在文城找到你。 全文以林详福带女寻找文城的小美展开: 补章: 本书如果对多个角色拎出进行一一解读似乎都有其较深表达,较真的话像陈永良,顾益民等主要角色显得较为淡薄,缺少立体感。 林详福到死都没有找到他的文城,但是他最后留在了“文城”。这不是文字游戏,是作者安排的情节就是如此。文城就是阿强说谎随口说的一个名字,但是小美的描述与口音让林详福确认溪镇大概就是文城。 林详福的遗憾不是没能找到心目的文城,而是没能见到小美。 戏虐之处便是,林详福死后田家兄弟带着他的棺材路过的坟丘刚好埋葬了小美。林详福到死甚至都不知道小美的全名叫纪小美,但是小美却一直都知道林福就到了溪镇。 文城对林详福来说就是幸福的起点,对于小美来说是救赎的终点 一切都在“文城”画上了句号。 重要词句标注: P29: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
《第七天》选择一个刚刚去世的死者“我”(即杨飞)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由“我”讲述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我”力所不及的一些故事或故事片段则蝉蜕给与“我”相关的他者,由他者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
主人公杨飞是主环,这一主环分别连套一些不同的次环,次环又连套次次环,从而形成多重连环式结构模式。
分别是杨飞——李青——李青的后夫,杨飞——杨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杨飞——杨金彪——养父兄弟姊妹,杨飞——鼠妹与伍超——肖庆,杨飞——李月珍夫妇——杨金彪,杨飞——李月珍夫妇——二十七个婴儿等均构成一个个三连环结构。
三连环结构涉及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所谓第一人称蝉蜕叙事是指由第一人称叙事者“我”蝉蜕到下一个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叙事者的叙事方式。
杨飞到“死无葬生之地”后不久,遇到“我”出租屋的邻居“鼠妹”,她认出新到的防空洞地下室的鼠族邻居肖庆,肖庆为大家带来了“鼠妹”的男朋友伍超在阳界的消息。
于是,故事的讲述者就由杨飞蝉蜕到“肖庆”,然后“肖庆”以第一人称为大家讲述“妹”到“死无葬生之地”后大家所不知道的关于伍超的故事。
扩展资料:
《第七天》广泛涉及官僚腐化、官民对立、贫富分化、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暴力执法、食品安全、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城市鼠族等各阶层各方面的问题,其通过杂闻的“信息价值”和隐喻功能来对当下政治发言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第七天》体现了余华对现实的焦虑和绝望,他对现实中的欲望、混乱、不公平和弱肉强食的极度愤怒。洪治纲认为,余华采用了“用死者来观看生者”回避了正面叙述的尖锐性。
《第七天》采用的社会新闻正是当下社会或刚刚谢幕或正在上演的景观,其荒诞之程度远远超乎作家的想象,作家又何必再费心思编造情节。把杂闻原样照搬进小说文本,迅速编织出小说文本的当下背景,使小说文本具备了与当下社会共在的现场感,使其与社会文本的对话在同一个舞台展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七天
《第七天》以主人公杨飞死后的七天时间为逻辑来叙述整个奇幻而又真实的故事。余华以虚写实,颇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总观整个故事结构,余华巧妙的运用时间的转换,赋予主角杨飞“侦探”的形象,一步一步的解开故事里每一个死亡背后的秘密。这些秘密串联起整个故事线,主人公杨飞在解密过程中既剥开了现实残酷的一面,又在解密的过程中收获了温情。《第七天》属于新世纪的文学,在纯语言文字的表述上有其时代烙印,而在语言文字的穿透力上则表现出很强烈的先锋色彩。这让每一个读者能够在“冷色调”的叙述中,感悟出属于自己那份超现实而又温情的阅读体验。一、用文字抵抗现实 在小说最后的叙述中集中体现作者透过文字撞击现实的意图。“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即‘死无葬身之地’。”在“死无葬身之地”的净土里,每一个死去的人都可被宽恕。 小说描述了杨飞死后七天的所见和所闻。小说每一天都有一个故事穿插,还有人物的轮转。第一天,主要是引出小说第一主人公杨飞。杨飞的出场,其实细细品味,颇有一些荒唐的感觉。其实主人公的出生就显得有些荒唐,一个在火车的厕所中诞生的小孩,掉落在铁轨上,被一个铁道工人拾起并抚养成人。他奇幻的出生,也改变了他养父的一生。小说的开头叙述主人公杨飞接到通知要赶赴火葬场火化,这里并没有交代他的死因。余华用极致夸张的手笔来摹写这种死后的环境状态。像做梦一般,一觉醒来,你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正是主人公没有被火化,才有后面的故事。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爱情,自己的亲情,还有社会生活的点滴才能被展现出来。在第一天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描写,就是关于火葬场设立vip区域,选墓地和穿寿衣的一种攀比描写。这种描写虽有意讽刺,但我觉得更多是消融了小说里传递的紧张气氛。当然,关于火葬场,里面的很多细节为下文都做了十足的铺垫。故事的发展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 第二天,主要讲杨飞前妻李青的故事。李青是一个职场女性,有自己的追求。但她的婚姻却是不幸的。她抛弃杨飞追求野心嫁给了一位有发展前途的男人,结局是丈夫外遇,自己的商业坍塌,从而离开了世间。 第三天主要讲了杨飞小时候的故事,神奇的出生,让人觉得有些荒诞。但是这些都被他的杨父杨金彪的爱和善良给消解。虽然后来杨飞真正的家庭找到了他,但他以发现他早已不属于这个家,值得他守候的是他的养父杨金彪。还有给与他们帮助的杨月珍一家,世间的温情在这一天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让我心痛的是这温情只是暂时的,被世俗常规给予悲痛的结局。致使他们在死去之后再遇。 第四天,这一天主要讲鼠妹,张刚,李姓男子的故事。其中鼠妹的故事让我很动容。一开始并不能接受鼠妹有些任性的爱和闹性子的意外的死。直到故事的延续,真相的解开。才发现她作为一个底层的打工妹,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所掩盖,而没有真正的走进这些底层的鲜活的生命。 第五天,这一天讲了小敏,黑纱男子的故事。小敏在废墟上等待父母回来,可她却不知道她的父母正埋在废墟之下。生与死的隔离是无法用距离来衡量的,它是沉重的。 第六天,主要讲肖庆和伍超的故事。伍超,作为鼠妹的男朋友,在底层混的一个有上进心的男人,当他遇到了鼠妹之后,他把他的一生给了爱情,而不是生活。这种爱让人心生同情之心。 故事到了第七天,“死无葬身之地”的“人”给鼠妹净身,然后鼠妹和杨飞去了火葬场火化,伍超最后还是没有在死后见到鼠妹。总是那么遗憾,就像这荒唐的一生一样。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和不经意的话而错过了彼此,这一别竟无告别之时,死后也不允许。余华用一个冰冷的笔调来书写了一个深刻而又现实的故事。 余华的文字的穿透力很强。例如:“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痛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伤。或许总要彻彻底底的绝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这样的文字没有浓墨重彩的雍容华贵,而是通过生活化的浇灌,文字的生命力油然而生。“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文字的韵味总会让你越品越有“味”。在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句子和段落。再简析一句,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虽然爱情的脚步在屋前走过去又走过来,我也听到了,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直到有一天,这个脚步停留在这里,然后门铃响了。”虽不曾涉足爱情,看了这段文字依旧感动。 文字组合排列成句子,然后成一段话,再汇集成一个故事。余华的这个故事有张力,有韧性。文字锋芒毕露,剑指现实,耐人寻味。二、用死亡建构生命 在余华的代表作《活着》中,表现了一个纯粹的活着意识即好好的活在现实的世界。而《第七天》则是以一种缅怀的姿态去寻找人生的轨迹。《活着》中的福贵经历了极致的苦难,也享受着极致的幸福。至亲之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去的同时也激发出福贵的原始生命力,让福贵成为了一位时代的见证者,给“我”讲述他的故事。而《第七天》则以主人公杨飞死后的寻找和解密,来解开世间的真情冷暖。死后亦不是想象中的冰冷,生前过得也不是那么温暖。通过《第七天》故事的叙述,让生前一切荒唐能够在死后得到消融而变得温暖。同时也能将生前的温情传递到死后的七天。余华从生的时间和死的时间中建构出生命的真谛即世道轮回,善良自会存在。这种基调的流露给予读者对生命的哲思。 余华在《第七天》的小说开头引用了《旧约·创世纪》的一段话,即“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余华也曾说:“因为第七天才是故事的开始。”在这里讲究生命的延续。在我们的传统丧俗文化中有一个专业说法叫做“头七”。死去的人会挂念生者,生者也会祭奠死者。在小说里虽然只能“人人死而平等”,但生命依旧是一个轮回,在墓地里安息,来世“人人生而平等”。体现出余华的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三、总结 “在社会习俗认为合理的许多事物中间,存在着大量人们未加思索过的荒谬和非理性”。小说的结束并不是生活的结束。余华先将现实的残酷和苦难推向顶峰,而又在孤独中点燃温情的火焰。从苦难的《活着》,到谋生的《许三观卖血记》,再到死后的光明《第七天》,余华构建了一个真实且完整的世界,笔锋锋利,但又温情四溢。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问题一:什么是论文立题理由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骸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 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1.(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 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 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 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问题二:毕业设计立题的目的和意义怎么写 去找找这个 泽海记知识问答 那边这方面的很全,我以前也是在这边看到的 问题三:什么是课题选择的立题理由和所具备的条件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唬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 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 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 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 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问题四:论文的立题依据怎么写 关于作家余华作品的转型,其论文立体论据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分为横向和纵向,横深向和纵深向阐述,横向为从作品创作时间跨度上说,纵向为作品在其具体历史背景下展开,横深向为从作品内容中提取作者的思想核心,纵身向则是考虑其特定历史下的重大事件结合与作者自身关系,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变化来分析。 问题五:急求..!!论文题目: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的立题目的和意义怎么写..? 日前,我国企事业单位解决会计核算问题都是利用电算化软件进行的。利用电算化软件解决会计核算问题应该说既简单又方便。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由于单位的业务种类繁多,有时会出现电算化软件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由于电算化软件的功能有限,也使其不能满足各单位管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兴及和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处理会计数据的工具,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电算化软件。会计日常管理的工作是繁而杂,有很多临时而无规则的的表格需要编制,容易出现资料保管不全、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运用Excel表格,可以系统有序地开展工作且能实现资料无纸化、易于保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Excel数据处理软件以其强人的数据处理功能和操作的简易性,成为办公自动化的必备软件,尤其在财务工作中更显重要,成为会计人员在专门的电算化财务软件之外会计数据处理重要辅助工具。 问题六:求论文立题背景、目的和意义。谢谢 10分 路过看见 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问题七: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立题意义怎么写 我可以帮你写的。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3.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问题八:课题申请中的立题根据指什么区别 最主要区别是:工作总结着重阐述该成果从立项到完成计划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及结果。技术总结又称研究/制报告,以反映项目的主要学术、技术内容为主,是评价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 (一)总结报告主要阐述项目研究的起始情况及总体方案组织实施的过程,包括: 1、立项情况(项目来源); 2、项目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3、起始时间; 4、研究过程。 总体方案及实施过程、试验的投入和形成的规模、试制产品产量、质量。 5、项目完成情况 是否达到原定计划或任务要求,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技术总结报告应反映该成果技术研究工作的全貌。具体来说,一般包括: 1、立题依据与设计指导思想:主要表明该项研究的选题针对性;采用的技术路线;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开题的理由;试验具备的条件;主要内容创新的程度;在研究中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的实施方案以及采取的措施,主要技术内容达到的规格、指标和技术、经济效果。
本科论文题目为“从《兄弟》专业多少字 代做
不是博导。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fcnsm 面临崩溃的法律 反对美国 的房价疯狂的了国际饭店看了 看风景价格的来看 见不得分开了个的风格的 国家的感觉就国家开发及开关即可加快各类价格较高 就 的开发的 两个dsl价值观的开始就两个开关家里的客观看了看价格空间广阔。
热爱现代文学的人,没有谁不知道余华,不知道他写的《活着》。当年我看完这部小说后,内心充满了辛酸、悲凉、同情,以及种种难言的复杂。很少有一部文学作品能如此强烈地调动我的情绪,让我长久地陷入对生命的深思而不可自拔。余华,这个名字也从此被我记住。在我心目中,余华是文学大师,他在文坛上拥有一席之地,在可望不可即的高处,值得所有文学爱好者尊敬。近日,余华受某教育机构邀请,登台给现场观众辅导高考作文,却引来不少嘲讽的声音。有人说,一个高考落榜生,有什么资格辅导别人写作文?网络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过,用高考落榜来否定余华在写作方面的能力,是不妥当的。余华的文学成就有多大?余华1977年参加高考,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很多人都不懂得该如何报考。甚至有人在报名表上填写哈佛和牛津,闹了不少笑话。余华也跟别人一样,直接冲着北大清华去报名。结果可想而知,也跟绝大多数人一样成了落榜生。高考落榜后,余华读了卫生学校,成为一名牙医。业余时间,余华开始写作,很快便有作品见诸报刊杂志。1991年,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细雨与呐喊》发表在《收获》杂志上,引起文坛轰动。从此正式跻身作家行列。《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道分水岭,是他从普通作家跨越到著名作家的重要标志。余华用过人的天赋完成了这篇伟大的作品。在这篇作品里,余华用冰冷的笔调叙说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引起我们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深沉思索。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残忍的事实,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活着》在世界各类评奖中收获了十几个奖项,至今仍屹立图书销售榜单前五名,还衍生出了《活着》《福贵》等数部影视作品。
是通过一些冲突,通过一些所谓的文化传统,然后进行诠释。
余华的小说的艺术特色: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四、总结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希望采纳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