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汤显祖戏曲研究的论文

汤显祖戏曲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汤显祖戏曲研究的论文

相同 1.两位戏剧大师都在早期作品中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而在后期作品里展现了悲观失望的世界观。2.汤剧和莎剧中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常常与以“父亲”形象所代表的传统势力发生激烈的冲突,然后通过“梦”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3.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运用了超自然的精灵来促进爱情之梦的实现,如《紫钗记》和《牡丹亭》中的花神、《仲夏夜之梦》中的仙王和《辛白林》里的朱匹特。 4.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在其作品中表现了情对生死的超越。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说,《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哈姆雷特》里的奥菲丽娅在追求爱情中都经历了“朝向死亡的存在”。、不同1人物塑造2情节推进比较3.语言修辞比较

1.《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获安徽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徽州戏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获安徽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徽商精神》(合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4.《皖人戏曲丛刊·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校点),黄山书社2005年出版5.《新安名族志》(校点),黄山书社2004年出版6.《明清戏曲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获安徽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7.《沈璟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出版;8.《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9.主编《徽学》丛刊3辑,主编《徽学研究资料辑刊》6种。 1、《徽州文化:明清文化的标本》,《光明日报》2001年6月12日2、《“罚戏碑”与明清徽州的戏曲文化》,《光明日报》2001年8月7日83、《明代〈西厢记〉的评点系统》,《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3期《陈继儒戏曲评本考》,《戏曲研究》第57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4、《评点的形式要素与批评功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5、《明代的〈西厢记〉批评》,《艺术百家》2002年2期6、《李卓吾戏曲评本考》,《文献》2002年3期7、《〈雷峰塔〉的梨园本和方成培改本》,《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3期8、《汤显祖戏曲评本考》,《戏曲研究》第61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9、《亦文亦武的汪道昆》,《文史知识》2003年5期10、《〈西厢记〉的“摹索”手法——兼答蒋星煜先生》,《艺术百家》2003年3期11、《明代的民间诗人:以徽州为例》,《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4期12、《〈祁门清溪郑氏家乘〉所见郑之珍生平资料》,《文学遗产》2004年6期13、《〈新安名族志〉的版本及其史料价值》,《文献》2005年1期14、《论明代戏曲评点中的戏曲本体观》,《中华艺术论丛》第四辑,同济大学主办,2005年出版15、《〈徽郡风化将颓宜禁说〉所见徽班资料》,《戏曲研究》第68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16、《徽学与当代学术》,《学术界》2005年1期17、《明人对〈牡丹亭〉的评点批评及其传播功用》,华玮主编《汤显祖与〈牡丹亭〉》,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专刊32”18、《烟波与画船》,《读书》2007年10期19、《〈丛睦汪氏遗书〉与汪氏文学家族》,《文献》2007年4期20、《明代戏曲评点:批评话语的转换》,《文艺研究》2007年10期21、《明清徽商的壮大与文学的变化》,《文学遗产》2008年2期22、《明清商人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2008年3期23、《清代曲家郑由熙的生平和创作》,《戏曲研究》75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文:许大果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曲坛上名声斐然的杰出剧作家。他笔下奇葩“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足为明代剧坛乃至中国、世界戏剧文化增光万分。 在当下,倍受文学界和戏剧界关注的“临川四梦”,仍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在当今世界范畴的视野之下,文学研究逐步向文化研究这一大背景转移。就汤显祖《南柯记》而言,倘若由文化背景切入,可谓是对“南柯一梦”宏观意义的剖析。于此,笔者试从佛教文化这一大背景来探求其深层的文化意蕴。 与汤显祖同时代的王思任在《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曾如此评价“临川四梦”:“其立言神旨:《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这一概括可谓言简意赅,颇得精髓。 《南柯记》中关于“佛”之引经据典极多。佛理极多,前后几出尤甚,譬如第四出“禅请”、第八出“情著”、第四十三出“转情”、第四十四出“情尽”等,尤其借契玄禅师之口,大谈“因果轮回”,大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非空非色”的佛理,宣传“冲破情障,立地成佛”等,多引经文,诘屈聱牙,如不解释单看字面意思,就今人而言,恐怕如坠五里云雾。那么,倘若把汤氏的《南柯记》置于明代语境之下,时人能否接受这种佛理满篇的戏曲,能否通晓个中精义? 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汤显祖作为明代大戏剧家,他的剧作“临川四梦”在其生前曾风靡一时,引起过人们的重视和评论。不仅在民间盛演不衰,到了清代,在宫廷里也是常演的剧目。且不说汤氏所谓的“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之《牡丹亭》,单说《南柯记》中的“花报、瑶台”等折,至今仍流传在舞台上。由此窥见,《南柯记》在当时可谓“叫座”也“叫好”的戏曲作品,既得老百姓喜好,又受统治阶层欢迎。 其次,需要考察佛教在明代的流行状况。这便从文化背景方面进行研究阐释。当时,明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对宗教尤为提倡,明代寺观满天下。先是上层权威下的“宗教意识”渗透,继而便是身心的逐渐认同与虔敬,佛教文化自然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了崇尚的符号。而且,其时士大夫习气有二:非言道即谈佛。汤显祖自是难以从中抽离。更何况,在他年轻之时,已经接受佛道的熏陶。在研读经典之余,他还与诸如达观一类的名僧交游。 然而,《南柯记》中佛理的大量出现,也使得汤氏这一戏曲显得繁琐冗杂,不免有喧宾夺主之嫌。比方说第八出“情著”,堆砌了不少佛典,甚至把天台宗的主要经典《妙法莲花经》中《普门品》整段抄录演绎。如此一出,观者却不明白汤氏意欲何为。他倒像把自己胸中关于佛的虔敬倾尽托出,以至遗忘了戏曲主题的明确性。无怪乎有将其归入“以梦幻宣扬宗教”的论断了。 诚然,《南柯记》体现出明代儒佛教合流的思想,汤氏借用“梦”的形式,告诉人们所有的欲念或愿望都是虚幻的空无之“梦”,而“梦”的结构形式正好体现了“空”、“无”二字,《南柯记》即是以此作为叙事的文化文法而展开来的。 另外,结合汤显祖生平经历的分析,《南柯记》虽从整体上看,含有佛教的虚无思想,但其中也隐含着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情结,在他身上,入世情怀与出世希冀始终交织在一起,若即若离无从截然分开。所以,一方面,他借用佛教思想来沽解人们的现实欲望;另一方面,又借人物之口阐发了他的治国理想。这种儒家、佛教同时并存的现象恰好折射出有明一代三教合流的文化态势。在重释汤氏《南柯记》的时候,应当注意将其放置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这样才能对汤显祖创作时复杂的文化态度、思想倾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找到其思想史的源头。 在这“南柯梦”中有个极为奇妙的“磨合”:佛教与儒家两家思想的矛盾与融合。在第二十五出“玩月”中,瑶芳公主便让“孔子之道”与“佛教”的对立呈现出来,当淳于棼说“齐家治国,只用孔夫子之道,这佛教全然不用。”之时,瑶芳公主进行了辩说,更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俺国里从来没有孔子之道”,然而却安定有序,使得驸马淳于棼只好笑着同意。 然而,在周弁堑江一役战败拒擒之时,又是“老君王令旨旗”使他“伏”,他说:“这是俺为臣子识高低。”儒家所谓“君臣之道”正可由此窥见。可第三十五出“芳陨”中,蚁王一句“这是前生注定了今生也。”又把佛教的“生死轮回”之理以王之口加以肯定。 汤显祖对儒佛之道既有认同虔诚之心,同时又能作为时代的先行者对此二者进行反思与扬弃。这可以在他“晚年犹存的入世观念同不断增长的出世思想矛盾斗争的形象化”中窥见一斑。就淳于棼来说,他先是“岂贪图挂印封侯”,而后“喜今朝腾达飞黄”,最终乃大彻大悟。结局收尾未免显得仓促,契玄禅师三言两语便使得淳于棼凡心脱尽、立地成佛,“醍醐灌顶”之速度着实过快。只不过,既然在梦中,所以儒佛思想即使有所龃龉也能因梦而化;既然在戏中,那么淳于棼最后的“峰回路转”也就有所依傍。 佛学尤其是禅具有对感性生命重视的特点,其情、理的思想也从反面促使汤显祖主情思想的形成;汤显祖的家世、交游影响了其精神世界“儒”与“佛”的二重归属,儒家具有“士志于道”的传统,“道”同时具有人间性格,汤显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作为个性思潮中的特出人物,在《南柯记》中又体现出强烈的反思精神,反映了整体社会道德的失落以及土人出路的迷惘。成佛成仙是对现实存在的否定,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禅作为宗教的同时,仍然保持对感性世界的兴趣,而不能简单地把佛教思想归为逃避消极一类,佛禅都对个体自由作了肯定,佛禅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参考书目: [1] 汤显祖:《南柯梦记》,钱南扬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本文所引汤显祖《南柯记》文字皆出自此版本。 [2]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3] 何苏仲:《应当重新评价〈南柯梦〉与〈邯郸梦〉》,《汤显祖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4] 杨忠、张贤蓉:《厌逢人世懒生天——汤显祖晚年思想及“二梦”创作刍议》,《汤显祖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5] 石凌鹤:《汤显祖剧作改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汤显祖人文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中,至情化身的杜丽娘形象,在作品中呈现出“生而有情,因情成梦”的生命存在状态,这种深厚、真挚而坚定的情感使杜丽娘的形象绽放出思想解放与生命自由的人性主义光辉。自幼在严苛管教与约束中成长的杜丽娘,虽然鲜少与外界接触,但来自书籍中男女相恋的故事仍然使杜丽娘这位青春少女因憧憬爱情这一自然情感而萌动春心。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封闭式教育妄图压制摧残人的天然欲望的目标,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下是很难达成的。作品中流露的女性生命意识不仅造就了杜丽娘青春意识与情感意识的觉醒,更是在杜丽娘的精神世界引发动荡,促使丽娘走上打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个性解放之路。汤显祖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正是随着杜丽娘对爱情不懈追求而逐渐深刻的。如果汤显祖仅仅将杜丽娘塑造成偶然“慕色怀春”的少女的话,恐怕《牡丹亭还魂记》的艺术高度将会大打折扣。杜丽娘最可宝贵之处就在于即使肉身已死、香消玉殒,但仍在死后执着地寻觅追求自己所坚持的爱情理想。汤显祖再次用超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刻画了生而死、死而生仍追求爱情的杜丽娘形象,而这一形象是对其所推崇的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

毕业论文的选题意义及要求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意义及要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选题的意义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谓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在论述选题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把课题、论题、题目三个概念搞清楚。这三者同属于某一学科中的学术问题,但又有所区别。首先,论题不同于课题。课题通常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比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个大课题,其中包括许多论题,如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精神文明的内容和特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中的文化、教育、科学的发展,思想道德的建设,等等。其次,论题又不同于题目。题目是指论文的标题,它的研究范围一般比论题要小。比如作者选定的论题是研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就可以选择很多具体题目来写论文:《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外资企业中党组织的建设问题》、《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掌握人的思想规律》,等等。

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

毕业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需要经过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的一番努力。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象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象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得象样了,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转引自《怎样写学术论文》王力、朱光潜等著,第59页)论文的'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论文才有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即使花了很多的功夫,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也不错,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二、选题能够提前对文章做出估计

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题目,能够提前对文章作出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总是先大量地接触、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题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的思维运动不断发生冲撞,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这种飞跃必然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是对已有结论的深化,或者是对不同观点的反驳,等等。总之,这种飞跃和思想火花对于将要着手写的毕业论文来讲,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如本书第十二章“毕业论文例文评析”中收入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作者周建平长期以来从事党政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劳动人事局局长、县财税局局长等领导职务。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领导干部担任的职务不同,工作岗位也要经常变动,乡镇工作管辖范围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一根针,下面干条线,样样都要管。担任县机关部门的领导,虽然职能相对比较单一,但线长点多范围广。作为主要领导,如何有效地领导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里就有一个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毕业论文选题时,他在多方收集材料,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了抓工作重点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这一题目,取得了成功。

选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关于论文研究内容的选择

(1)研究生论文研究是针对特定领域的一般没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和验证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

(2)学生在文献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必须首先回答:在这个领域,存在哪些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目前的主要解决思路是什么、有什么人利用什么方法与技术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达到或近期预计能够达到的解决程度怎样、它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还存在什么重大缺陷。学生应该从这些“缺陷”中发现里面体现着或隐藏着的重要科学问题。

(3)接着,学生必须着重回答:按照前面分析,打算针对哪些或哪个“缺陷”和它(它们)所代表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实际上就构成论文的具体研究问题。所谓选题、定题、开题,都要落实为这个具体研究问题。然后,学生要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即“研究意义”)、希望通过论文研究把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即“研究目标”)、打算按照什么思路或采取什么基本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即“研究线路”)、按照这种思路或方法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时的难点疑点可能有哪些和解决这些难点疑点的可能性如何(即说明“研究可行性”)。

(4)研究生论文研究不是全面总结论述或“梳理”一个学科、一个领域,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对别人观点的简单辨析和整理,不能将对别人成果的“系统化”当成自己的“原创成果”。学生确实需要通过文献综述来梳理所研究的领域、发现有意义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具体研究问题,但必须准确地收敛为具体的有科学意义的原创性的研究问题,而且要保证在自己的论文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由自己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无论在题目上、在研究工作内涵上、在工作分量上、以及论文篇幅分量上都是明确和主要的部分。

(5)学生在选择研究问题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研究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要仔细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一个可靠的科学研究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例如是否对问题领域的基础知识比较熟悉、是否有系统可靠的方法和途径去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是否能够可靠掌握运用研究过程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是否有合理的把握去获得研究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源,等等。

②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确定

(1)所谓研究方法,主要指学生在解决具体的研究问题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和保障学生能够客观、系统、准确地对所针对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和尽可能地消除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误差。

(2)严格来说,研究方法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针对特定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思路、方法执行过程和具体操作考虑,通过这些来告诉人们(或者说向人们证明),这个研究过程是否能真正揭示和解释要研究的现象及其关系,尤其是是否能够获得研究这些现象及其关系所必须的客观、系统、准确的数据,是否能够科学和准确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揭示、解释和验证所研究的现象及其关系。

(3)研究方法是需要具体设计的,是对研究特定问题的方法论思路、方法执行过程和具体操作考虑的整体设计,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可信度、可操作性的角度,这也是开题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学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设计可能适用的研究方法。

(4)研究方法要有必要的细节。至少在开题报告中老师们需要知道研究方法的必要细节,例如用什么方法建立模型、用什么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用什么方法验证研究结果等,而且要回答如何避免和消除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广义的“技术线路”。一定要注意了解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博士论文)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环境修改完善。

(5)切记不要把研究方法与自己在论文研究中的基本的思维和分析方法(例如推理法、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混为一谈,因为这些是任何研究的基础。如果你将某种基本思维方法作为你的研究方法,例如比较分析,则意味着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两种或多种不同域的有关现象进行系统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差别进行分析解释(进而提出建议)。

③关于文献查找

(1)要扩大“文献”概念。在网络化环境下,最新内容往往首先出现在网络上;在科学交流中,最新内容可能先在项目论坛、学术会议上报告,然后才出现在科技期刊上。因此,仅仅依靠期刊是远不够的。

(2)有些学生在检索文献时,往往直接用自己论文题目进行检索,又由于论文题目比较宽泛,所以直接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往往不多。首先要说,如果可以公开检索到的“直接相关”文献已经比较多,就直接质疑了学生论文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多”可能是一种假象,因为很多人没有用同样的词或词组合来描述同一个内容;而且,在一个研究问题中实际包含了很多具体的研究点,对于这些研究点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献,而这些文献是难以通过一个宽泛的题目来检索的,必须将研究问题解构为一系列的研究点,通过对这些研究点的具体检索才可能获得相关的问题。

(3)检索文献时,尤其要注重与自己研究问题的核心研究点相关的文献(包括在其他相关领域、以其他名称表示的研究文献),对此要充分保证“查全率”,避免在研究进行了很久后(甚至快“完成”时)才发现已经存在着对这个核心研究点进行了很好研究的文献、其结果做得比你的还好(而且你还无法证明你事先真没有看过)。同时,要注意随时跟踪检索文献。

(4)需要说明,检索文献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证明“别人没有做过我的研究问题”,而是要了解和吸收前人别人在研究同一问题、类似问题和相关问题时的思想、方法、操作和分析。

(5)要注意追踪相关研究本身的参考文献,从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整体有用、或对解决其中某个研究点有用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其实,最有价值(或者最有威胁)的文献往往是通过这种途径“偶然”发现的。

④关于在学习过程中的逐步收敛

学生要在开题前的整个学习阶段考虑和分析自己的选题、定题和研究设计,而不是仅仅在通知定题前两个月才匆忙应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及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范例:

一 :论文题目

从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

——看“发乎情,止乎礼”的时代性

二:论文观点来源

“发乎情,止乎礼”出自《论语》,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汤显祖所说的“情”是指包括*爱之欲在内的人生欲求。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强调真情,至情的时候,他始终指向的仍是社会现实,表现出对现世的.热情和对道德的关注,更重视“发乎情,止乎礼”的教育作用。

三:基本观点

《牡丹亭》中杜丽娘能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线,逾越家庭与社会的层层障碍,勇敢迈过贞节观,为鬼时,以身慰情人;在死而复生之初,能婉言拒绝情人的求欢,“发乎情,止乎礼”。有人认为,这是汤显祖思想的矛盾性,它在突破传统的同时,又在墨守陈规,是一种退步。而我认为 “发乎情,止乎礼”符合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而在现代,在女性贞操观念淡薄,过度追求个性解放的今天,其伦理道德意义就更为重要了。

四:论文结构

全文共分七节及结论。

第一节《牡丹亭》:介绍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中的主要人物及内容。

第二节《杜丽娘》:杜丽娘是人们心中至情与纯情的偶像,对于人物的塑造,我认为主要受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和当时人们思想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萌芽》:主要论述《牡丹亭》中杜丽娘爱情观的萌芽。她一面悲叹青春的虚度,个人才貌的被埋没;一面又执着于自由、幸福的追求,“一灵咬住”,始终不放。

第四节《冲破》:《牡丹亭》中杜丽娘死了,可是她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斗争的开始。在摆脱了现实世界的种种约束之后,她果然找到了梦中的书生,主动地向他表示爱情,并以身慰情人,还魂之后还结为夫妇。

相同 1.两位戏剧大师都在早期作品中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而在后期作品里展现了悲观失望的世界观。2.汤剧和莎剧中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常常与以“父亲”形象所代表的传统势力发生激烈的冲突,然后通过“梦”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3.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运用了超自然的精灵来促进爱情之梦的实现,如《紫钗记》和《牡丹亭》中的花神、《仲夏夜之梦》中的仙王和《辛白林》里的朱匹特。 4.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在其作品中表现了情对生死的超越。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说,《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哈姆雷特》里的奥菲丽娅在追求爱情中都经历了“朝向死亡的存在”。、不同1人物塑造2情节推进比较3.语言修辞比较

表达对生而死、死而生,超越生死的爱情理想的向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他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出自明代的汤显祖的《牡丹亭》。作品中流露的女性生命意识,不仅造就了杜丽娘青春意识与情感意识的觉醒,更是在杜丽娘的精神世界引发动荡,促使丽娘走上打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个性解放之路。汤显祖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正是随着杜丽娘对爱情不懈追求而逐渐深刻的。如果汤显祖仅仅将杜丽娘塑造成偶然“慕色怀春”的少女的话,恐怕《牡丹亭还魂记》的艺术高度将会大打折扣。杜丽娘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即使肉身已死、香消玉殒,但仍在死后执着地寻觅、追求自己所坚持的爱情理想。汤显祖再次用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讴歌了生而死、死而生,超越生死的爱情理想,而这一爱情理想正是对其所推崇的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扩展资料全文翻译:天下女子的感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情的人了。天下女子的感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情的人了。

戏曲进校园的研究论文

京剧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的积淀使它集结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切特征,它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三大“国粹”。与文化艺术相交融的京剧艺术更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使这一高雅艺术在中国传称和弘扬,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京剧和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相通的地方,京剧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音乐的发展,如京剧也有以前的传统剧目走向今天的现代剧,而京剧作为“国粹”具有深的历史文化,他更具有极强的导向意义。京剧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的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在整个社会中并未受到重视,无论是文化、还是教育,强调学习的西方者多,而重视弘扬传统者少,要想更好的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从教育入手,为避免死板、僵硬的教学方法,更考虑到京剧和音乐相通的艺术特征,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京剧元素,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让京剧艺术进校园、进教材。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让京剧这一艺术的生存发展有一片肥沃的土地。

有人看戏看热闹,有人看场面,有人听曲调,还有人看情节,有人把戏当做是人生来看。这看人生该是境界最高的一种戏曲欣赏了。戏曲一门分生、旦、净、丑的行当,讲究唱、念、做、打的综合舞台艺术。既是艺术,必是高于生活了,但却源于生活。人生不过是一场热闹,物质追求的不持久性,必然让位于精神追求的一部分。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悠远的精神文化,其价值已超越了艺术本身。戏曲的地位该与人生并列。人常说,人生犹如一场戏。在我看来,它是一场长久却无需道具的戏。这场戏的主角是自己,每个人在演戏时都是演真实的自己,感受喜悲自是一种快乐,何必让杞人忧天占了上风!既是看戏,何不真就当做一场戏。边看边想,看完还要记得摆脱出来,千万不可痴迷。快乐是一生,悲哀亦是一生:碌碌是一生,追求亦是一生!戏曲与人生,人生与戏曲。人生这场戏确实是喜剧啊!万不可庸人自扰之,以悲剧收场!切记切记!

这种保护国粹的精神可嘉,但也要考虑到现代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和传统京剧的扮相,唱腔等格格不入的情况。在选材方面应该慎之又慎,应以培养欣赏能力为主。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戏曲进校园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到戏曲。戏曲一门分:生、旦、净、丑的行当,讲究唱、念、做、打的综合舞台艺术。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多咨多彩,有的出神入化。

俗话说得好,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在戏曲进校园表演上,当我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在戏曲上我知道了蓝脸代表刚强、勇敢。红脸代表赤胆忠心。黄脸代表正直勇猛。白脸代表阴检、狠毒。紫脸代表威武、不屈权贵。绿胜代表粗犷莽撞的绿林好汉,而金银灰脸则代表神仙鬼怪。

戏曲的艺术魅力,多姿多彩将我们带入了历史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感慨不已。

“戏曲进校园”系列演出活动是我区文化惠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第二期系列活动中,经开区文化艺术中心特邀市级专业剧团的演员们为广大师生精彩演绎《朝阳沟》、《花木兰》、《红灯记》等经典豫剧选段,区文化艺术中心 精心组织我区10所中小学校参与此次活动,惠及师生家长长达6000余人。

演出过程中,剧团的艺术家们精彩的唱段,丰富多彩的内容,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得同学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演出过程中,华丽的戏服、精致的妆容、扎实的唱功、娴熟的身段,俏皮幽默的表演风格,让同学们看的目不转睛,喝彩连连。戏曲中所传递出的敬亲爱子、大公无私、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不知不觉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中。

除此之外,演员们和台下的“00后”观众们互动起来也是妙语连珠,为了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豫剧的起源到不同行当,娓娓道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演员们精彩表演的解说更诠释了豫剧唱念做打,虚拟表演的特色。虽然现场有不少同学是第一次听戏曲,但活动过程中通过观看表演、台下互动提问、抓拍视频,有的同学当场表示已经被豫剧实力“圈粉”!

10月23日,“戏曲进校园”来到八卦庙小学,梨园春秋节目主持人张鹏在舞台上亮相,他非常和蔼可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师生介绍戏曲文化,包括生旦净丑行当的特点,让师生学到很多戏曲知识。

河南孝爱文化有限公司的演员为全校学生带来精彩的戏曲表演,让孩子们领略到戏曲的独特魅力。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邃厚重,戏曲资源广博精深,剧种繁多,剧目丰富,名家辈出。整场演出精彩纷呈,演员的演唱声、动作手势和还有热闹的锣鼓声紧密结合,形成了极其热闹的演出氛围,每一个节目都赢得现场的掌声阵阵。精彩的开场表演拉开了整个活动的序幕,孩子们纷纷鼓掌喝彩。十几名演员们充满青春活力、引人入胜的表演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花木兰》、《大登殿》《小仓娃》《包公铡美案》选段,一幕幕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戏曲表演,或诙谐幽默、或声音浑厚,或端庄稳重,演绎须生、闺门旦、小旦、小生、丑角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传承发展河南戏曲,弘扬中华戏曲文化。感谢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

昨天《戏曲进校园》走进了我们的学校,听完一下午的戏曲,我热血沸腾,虽然已过去一天,但我记忆犹新,其中我最喜欢的戏曲是开场曲《红灯记》虽然只有两个人物,但是演的却是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红灯记》讲的是一位衣着朴素的母亲的孩子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为中国而献身。而那位母亲和她唯一的女儿不但不怨恨自己的国家,反而还鼓励后人继续为国家做贡献。我想到作为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大人要好好工作,为国家奉献。

我感觉如果每个人都不为国家做奉献,国家最终还是一盘散沙。如果每个人都为国家出一份力,哪怕只是随手捡一片纸屑,见面的一个微笑,我相信国家就会越来越好。人心齐,泰山移;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根竹竿易折断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古时候哲人的话我们要永远牢记!让我们团结一致,创造出更加富强、文明、和谐、美好的新中国!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为向学生推广普及传统戏曲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月12日上午,20xx年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柳林镇第八小学隆重举行。

活动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各位艺术家大显身手,为师生们准备了歌曲演唱、山东吕剧《马大宝喝醉了酒》、民歌《大辫子甩三甩》、山东快板、花木兰从军、红灯记等十余个节目。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全神贯注,不忍错过他们表演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精彩的演出使孩子们大开眼界。

此次“戏曲进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进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全体师生在领略戏曲之美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油然而生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今天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去体育馆看了丰富多彩的戏曲,很喜欢,很有意思。

第一个节目,有一位武生,他会后空翻、翻跟头、还会耍刀,他的动作很熟练,真是帅极了。这么厉害的功夫,一定是多年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还有一位,他是丑角,他在地上表演的时候,把腿踡起来,在地上转来转去,怎么也不倒,就像不倒翁一样。

还有一个节目是我最喜欢的豫剧,表演的是“花木兰”,他们说的话我就听懂了两句,“谁说女子享清闲?”“谁说女子不如另?”花木兰是一个女生,国家招兵那年,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将军。那时因为父亲太老了,身体不太好,他还是要去参军,花木兰不想让父亲去。决定替父从军,晚上穿上父亲的军装,去报名参军了。父亲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又很心疼自己的女儿……

豫剧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另一个角色,他叫包拯。老师让我们叫他包青天或者包大人,我觉得他的脸上画的好黑呀!他的额头上还有一个月亮,听说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好官,人们一直敬仰他。

观看完这些节目,回到教室,大家还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精彩的戏曲片段。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在结束了上午的运动会以后又开始了一个重要的活动——戏曲进校园。我和孩子们都一样,非常期待。

下午孩子们到学校以后我们组织孩子们一块儿到操场上准备观看戏曲老师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一会儿音乐响起来了,操场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了。只见一个个身着戏服的大花脸一个一个登上了舞台。开始了精彩的表演,孩子们也都看的非常投入。一个表要结束以后。戏曲老师开始给孩子们普及戏曲知识。生旦净末丑,以及各种乐器。孩子们听的都非常认真,后面一个环节是教孩子们唱经典的《花木兰》选段。同时又欣赏了《穆桂英挂帅》等等比较有名的经典选段。

孩子们在玩乐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种在无形之中学到的知识是非常多的.,我也希望有很多的知识像这种方式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们接受并吸收。

我是一名高中生,来自郑州市第五十三中学。在参加活动中,我感受到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需要有人去延续传承。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黄梅戏。据了解,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那天我们观赏了众多戏剧,还有戏剧大师亲自给我们讲解戏剧的知识,是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到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那天的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映衬这戏剧的舞台,更显得自然和谐,赏心悦目,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有跟我相同的感受,至此,有感而发。

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中共二七宣传部,二七区文化旅游局,二七区教体局,二七区财政局联合主办,河南茶香村艺术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了二七区西胡垌小学。

11月28日下午,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戏曲老师与孩子们精彩互动,并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让孩子们重点了解河南地区三大著名剧种豫剧、曲剧、越调的唱段,戏曲行当的名称生、旦、净、丑,以及豫剧的唱、念、做、打等基本知识。通过交流激发孩子们对戏曲的兴趣。

活动历时一个多小时,本次活动注重孩子们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整个活动精彩纷呈,演员的演唱声、幕后的帮腔声和还有热闹的锣鼓声紧密结合,形成了极其热闹的演出氛围。每一个节目都赢得现场的掌声阵阵。

本次活动取得既定成效,既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了解戏曲,感受地方戏曲的魅力,又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星期三下午,我们班有幸被选中去参加戏曲进校园活动。生、旦、净、末、丑行的艺术家们大显身手,为我们表演了《东方夫人》、《七品芝麻官》等节目。

最令我期待的还是与艺术家们互动的环节了。旦行艺术家为我们表演了一套花旦动作,梳妆、开门、插花……我和小朋友们认真地学着。刚开始我还有点紧张,因为我以前没有学过戏,害怕学不会。不过,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其实这套动作很有趣。

戏曲是我国的国粹,是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但是有许多小朋友都觉得京剧、豫剧等无非就是把脸上抹得花花绿绿的,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没有什么意思。但实际上戏曲中有许多奥妙,值得我们去探索。

我爱这次戏曲进校园活动。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

今天,有个戏团来到我们学校为我们表演而且只让我们五年级去看了。

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还教了我们戏曲的四功:唱,做,念,打。和戏曲的五法:手,眼,身,法,步。之后,他们就为我们分别表演了四功。他们先分别每一功表演一法。剩最后一法时他们一下把四功和五法全表现出来了。他们表演的栩栩如生,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演打时,几位演员配合的天衣无缝,每次在快打种时他们都会故意放慢,但是表演被打的的喊痛的时机有恰到好处。在另一个表演打的片段中,两位把红缨枪使用的得心应手。在哪之后,他们还请了四位同学现场叫他们红缨枪的事使用方法,台上的四位同学也学的非常快不一会就已经学会了红缨枪的基本使用方法,在他们展示自己的学业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几个细小的错误。唉~虽然他们出现了失误,可我连会都不会。

真希望他们下次还来。

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戏曲进校园,让我 为大家讲讲什么是戏曲吧!

戏曲是“戏中之曲”,是在戏中演唱唱词,用以与“散曲”有所区隔,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起源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逐渐形成比较完整戏曲艺术体系。戏曲成为 中国传统具有各种舞台元素的戏剧形式,以代言体方式呈现表演艺术。戏曲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歌剧、舞剧、话剧。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 中国戏曲三鼎甲。

今天的戏曲表演了很多,如花木兰,包青天等,人物的表演都生动有趣,还邀请了一些学生上台模仿他们的表演,学生们模仿的很认真,老师教的也很认真,带动了全场一起学,每个项目结束了,我们全部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震天动地。

最后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走了他们,希望来年他们过来的时候,表演更加精彩绝伦。

今天,在我校开展了第一届“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去观看了戏曲表演。

小时候,看见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很老土,赶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赏了戏曲后,我才被戏曲震撼了。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川剧变脸《戏曲进校园》观后感《戏曲进校园》观后感。看了很长时间,经过仔细观察,我终于知道了变脸的“庐山真面目”。其实变脸人的衣服后面有一个机关,每次要变脸时,我都注意到变脸人的手会往背后伸。

还有使我高兴的一出戏,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头上戴个有“翅膀”的帽子,这个节目快把我笑死了。老爷爷戏没有唱多少,但表演非常厉害。他头上的两个“小翅膀”很神,爷爷头晃晃它就一直在转。老爷爷走路,走着走着摔倒了,倒下时还一直在吹胡子,从中看出老爷爷的功底很深呀,表演完后,主持人说爷爷练了二十多年了,我都惊呆了,不愧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呐。

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需要大家不懈努力,去延续这份辉煌。

周四的上午,我们学校举行了“戏曲进校园”的活动。

我们兴高采烈的来到操场,有秩序的坐下来。安静的等待节目的开始。

主持人开始报幕,第一个节目是“花木兰”。只见四名先锋小将拿着红缨枪在台上亮相一圈,然后整齐的站在舞台的两旁。花木兰上场了,扮相英姿飒爽,身穿戏服,头饰五颜六色。只见花木兰在台上挥舞着手里的花枪,那台步走的是虎虎生风,引得台下一阵阵掌声。

接下来主持人让同学们上台体验红缨枪的威风,台上的演员积极认真的教他们一招一式,他们学的也是有模有样。

活动马上结束了,主持人在台上说:“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传承下去,让所有喜爱戏曲的孩子们能观赏到大师的风采。”

真是一节与众不同的课呀!

上学期我们参加了戏曲进校园,也让我第一次正式接触戏曲,了解到戏曲是有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戏曲老师首先给我们表演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花木兰的孝顺和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屡建战功,成为一代巾帼英雄。也让我们知道岳飞的忠诚,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他们表演得也非常出色,他们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生、旦、净、丑。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

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

研究宋元戏曲史的论文

二十世纪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从一九一九年孟真的《王国维之<宋元戏曲史>》开端 到二○○○年底结束,共八十余年,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程一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开创期(1919-1948);(二)重建期(1949-1977);(三)繁盛期(1978-2000)。以下分述三期的基本情况,勾勒其发展的大体轮廓。 一、开创期 这一时期从一九一九至一九四八,整整三十年。研究开始时王国维尚未去世,研究过程中 王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加上这三十年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各政治派别为了本派的利益 曲解王氏文学批评,使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呈现复杂的状况。 1.王氏文学批评研究之奠基 前三十年的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中,著名学者的评价格外引人注目。 一九一九年元旦,时值《宋元戏曲史》单行本发行不久,傅斯年就发表了以《宋元戏曲史 》为题的书评。文章一开头就说:“近年坊间刊刻各种文学史与文学评议之书,独王静庵《 宋元戏曲史》最有价值。其余间有一二可观者,然大都不堪入目也。”(注:傅斯年.宋元戏曲史[M].新潮第1卷第1号,)给予王氏《宋元戏 曲史》以高度评价。文中作者体会到了王氏开创性工作的难度,罗列了王氏的精辟之论。 北京朴社一九二六年重印《人间词话》,这是《人间词话》首次单行出版,俞平伯为之作 短序。俞氏从批评方法入手高度评价这本小书,同时也指出开展研究的难度。《人间词话》 单行本刊印和俞氏的序,使广大读者更方便接触王氏的文学批评,扩大了人间词话的影响。 陈寅恪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四大教授之一,两人私交甚笃。王氏自沉后,陈为其写清华纪念 碑铭文。陈氏不仅了解王之为人,更通读他的著作。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陈寅恪写 道:“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 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 者以轨则也。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崖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四十年代,郭沫若比较王国维与鲁迅,对他们的学术研究,郭沫若有这样的评论:“王国 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注: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J].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 以上著名学者的文章只是初步的评介,并没有对王文学批评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研 究。从著名学者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的评价可见出王氏文学批评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 位。由于学术大师们的推崇介绍,广大读者开始接触王氏文学批评,对王氏文学批评的整体 研究逐渐兴盛起来。 2.多样化的研究 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开创期三十年中,有四篇文章经常被研究者提及。吴文祺有二篇:《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安先生》、《再谈王静安先生的文学见解》,李长之的《王国维 批评著作批判》和壳永的《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吴文祺、壳永、李长之代表三派人, 即革命派、传统派和科学社会主义派。他们从自身的地位、思想观念出发,用不同的批评视 角研究王氏文学批评。需要说明的是,在此革命派是指主张文学革命的派别。 我们先看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吴文祺的文章。在他的第一篇研究文章中,吴氏给予王国 维新文学家的地位。“不料在二十年前酸化了的中国文坛里,居然有一个独具双眼大声疾呼 地以小说戏曲为‘文学中之顶点’的人,其见解之卓越,较之现代的新文学家,有过之无不 及,其人为谁?就是海宁王静安先生。”(注: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安先生[J].小说月报,卷17号外,.)作者通过大量引用《静庵文集》中《宋元戏曲考》中的论述,如强调文学的现实价值、肯定悲剧的力量、认为文艺的目的是给人审美的愉悦 、提出文学以自然为贵、反对格律和用典,借以表达革命派的文学主张——反对文言、力倡 白话。吴氏想借王国维的学术地位,为新文化运动推波助澜,替文学革命制造声势。 吴氏的第二篇文章是找到了以前未见材料后对第一篇的补充。作者的立场没有改变。吴氏 的两篇文章,虽说是研究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实际上是摘抄王氏的文学见解为己服务,并没 有从整体上把握王氏的文学批评。所选材料多是王前期的杂文和《宋元戏曲考》中的一部分 观点,由于《人间词话》用传统的文论样式——词话来批评古典诗词,因此在两篇文章中不 曾一见,尽管它当时极常见,影响也越来越大。作者不了解王的为人,更谈不上理解,没有 看到王氏治学道路的转变。用王氏的话说是没有“入乎其内”,自己心存己见,这样的研究 牵强之处就在所难免。另外,作者的批评方法散漫随意,多是引用材料,少分析研究,没有 进一步深入丰富本派的理论,反映了革命派早期的激进浅薄。 李长之的《王国维批评著作批判》与吴文祺的第二篇文章发表于同一期《文学季刊》。李 文与吴文的弊端大致相似,不同的地方仅在于作者所持的立场,故在此不重复。 传统派的文章是《大公报》为纪念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发表的三篇文章中的一篇,作者题为 壳永,有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是吴宓写的文章,此说可从。全文用文言写成,分三部分立论。 第一部分,历史的批评。开篇盛赞王氏对文学发展过程的论述和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具有历 史的眼光。第二部分,美学的批评。吴氏突出王国维所论第二形式之美,即古雅在文学批评 中的地位,且解说王氏后从事戏曲研究并没有放弃古雅说。第三部分,伦理的批评。《< 红楼梦>评论》中有一章专门讨论《红楼梦》伦理上之价值。就象王所用“美术”一词不是 我 们今天的美术一样,“伦理”一词在此是指宗教或哲学上人生的解脱。(注:壳永.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N].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3期,.)综观此文,条理清 晰、论述谨严,较客观地反映了王的文学思想。这与作者与王国维有深交且对王中后期的学 术思想熟识于心有关。但此文也有缺陷,从作者立论的三个方面,就可看出他的派别观点。 作者第二部分过度强调了古雅在美学上的地位,而《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发表于一九 零七年《教育世界》,此时王正在进行治学道路的转变。作者忽视了这个转变,没有看到王 前期有一个“与叔本华之为伴侣之时代”(注:王国维.静庵文集·序[A].王国维论学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406.),也没有完全理解王前期的文学批评,如在第三 部分伦理的批评中,作者所谓的伦理道德并不完全等同于王氏文中所论之伦理。总的来说, 此文比上论两派文章更切合、更有深度,缺陷用王国维的话说是不能“出乎其外”。 朱光潜的《诗的隐和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也发表于一九三四年。 朱光潜的研究没有掺杂任何门派之见,他用诗的隐和显来代替解释王国维的隔和不隔、有我 之境和无我之境。朱氏比王国维年纪小,曾留学欧洲,接触了一些王不曾见到的文艺理论, 受二十世纪初欧洲美学思想的影响,他用谷鲁斯、立普斯的“移情说”理论,认为王氏所谓 “有我之境”实相反为无我之境,他名之曰同物之境;同样“无我之境”实为有我之境,朱 氏命名为超物之境,并且构架自己的理论体系,用了大量诗词进行论证,自成一说。(注:朱光潜.诗的隐和显[J],人间世,第1期,.)朱光 潜的这篇文章,一改上面四篇研究论文的面貌,以自己扎实的古典诗词和通晓西学的优势, 为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打开了局面。可惜的是这一趋势并没有立即发展下去,直到差不多 五十年以后,纯学术研究才慢慢承续上前半个世纪的接力棒。 王国维前三十年的研究,从无到有,最后呈现多样化的研究格局,整体研究达到了一定的 高度。但与大师们的评价和王国维文学批评对中国近现代文论的深远影响比较,其研究状况 、研究水平是不相称的,还有待于拓展。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复杂,要点大致有三。其一 ,王国维所处时代及人生道路的复杂性。其二,王氏文学批评的写作发表与时代不同步,难 以形成共鸣。当王氏接受西方美学、哲学理论来改造中国古代文论时,走在时代前列;而国 内鲜有人知道、了解西欧的哲学,王氏的文章难以为时人所理解接受。王氏治中国宋元俗文 学——戏曲时,文学革命还没有开始。而当文学革命、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开始后,王 氏又回到了革命派的对立面,现实的批判掩盖了王氏曾作出的贡献。其三,其文学批评的本 身特征。如《<红楼梦>评论》的晦涩难懂、《人间词话》难以整体把握、《宋元戏曲史》 的艰深性、开创性等。 二、重建期 第二阶段从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七年,也是三十年。研究主要在前十五年,后十五年由于 文化大革命,研究完全停顿。国内共有论文三十二篇,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低潮期。 三十二篇论文中《人间词话》的研究占二十五篇,《宋元戏曲考》的研究占四篇,《<红 楼梦>评论》的研究最少,只有三篇。此期的研究,研究者尽量避开敏感话题,如王国维人 生道路、早期文学批评中受尼采、叔本华和康德思想的影响,即使做研究也无一例外的是批 批判,如佛雏的《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再批判》、王达津的《批判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哲 学依据》等。《宋元戏曲考》由于考证较多,相对较艰深,研究论文也不多。《人间词话》 解放前有几个版本,印数很大,流传广泛,内容与政治不太关联,自然研究得最多。这一时 期国内的研究紧跟政治运动的步伐,但也有学术性研究。整个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主 潮流的研究,二是重学术的研究。 按照现已成型的文学史分期,王国维应属于近代文学中的人物,文论也收入近代文论选。 由于近代文学强烈的现实性和能为政治运动服务,解放后、文革前这一段时间里,王国维变 成激进研究批判的靶子。其中林雨华的《试论王国维的唯心主义美学观》和王季思的《王国 维戏曲理论的思想本质》等就是主潮流研究的突出代表。 重学术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钱仲联和周振甫。 钱仲联的文章《境界说诠证》(注:钱仲联.境界说诠证[N].文汇报,.)定义“境界”用王自己的论说材料说话,追寻“境界”说 的渊源,认为近人用艺术形象解释“境界”有一定理由,但“境界”还不完全等同于形象。 作者有感于当时研究文章的简单化倾向,自己虽然不发表很有见地的看法,但希望通过整理 相关研究资料,引导研究工作走上专业化、学术化的路子。 综观这一时期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研究面狭窄,研究方法单调,导致论文质量低, 研究水平不高;其二受政治气候左右,表现出浓重的政治色彩。 与前一期的研究相比较,本期研究批判的多,肯定的少,整个研究趋于同化,缺乏另类的 声音,传统的研究在本期基本绝迹。 三、繁盛期 经统计,繁盛期共有论文三百一十三篇,虽然时间比前两个时期短,但研究文章的数量是 前两期的十倍左右。学术研究经过建国三十年的制约束缚后,在解放思想的号角声中,逐步 走 上正轨,迎来了最后二十年的辉煌。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是时代潮流中的一支支流,它的 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历程。 1.八十年代研究概况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新时期刚开始,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承袭了解放后三十年的研 究 方向,《人间词话》的研究占主导地位。七九年共有六篇研究文章,其中《人间词话》的研 究占四篇;八零年共有十三篇文章,《人间词话》研究占七篇,另有二篇研究王的美学思想 ,其取材多从《人间词话》;八一年共十二篇,五篇是《人间词话》研究,七篇是文艺美学 研究;八二年共十四篇,八篇是《人间词话》的研究,二篇是文艺美学研究。《人间词话》 是王国维的文学批评代表作,易为大多数人接受,影响最大,对它的研究在整个王文学批评 研究中占重要地位,九十年代以后仍有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章。但前四年的整个研究,我们还 是能感受当时学术界乍暖还寒的基本状况。 新时期初期研究工作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对王国维文学批评中美学、哲学思想的研究。八十 年代初中期,全国掀起美学热,以美学的观点来解说文学,成为流行趋势。马克思关于“艺 术”掌握世界的思想给大家以启发,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感悟”和“妙语”理论也成为一种 思考的资源。由此形成了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 审美反映”的观点。对王的研究也卷入这一潮流,八十年代研究王文艺美学思想的文章,占 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部专著,它们分别是卢善庆的《王国维文艺美学 观》和《王国维美学思想论》、聂振斌的《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 对王国维文学批评中哲学思想的研究与美学思想的研究类似,在此不复赘述。 八十年代末期,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低知识群体一部分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成为新时期 富翁,而知识分子待遇偏低,与知识分子的贡献不对称,整个学术界的研究工作受到冲击, 知识分子纷纷下海,此时也正是中国学术的转型期。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研究也遭遇同样情形 ,这一段时间表现较为低迷,论文数量相对较少,质量不高,如八九年全年仅仅只有六篇论 文,为八十年代最少的一年,其中四篇是前人已谈到的或简单的评述,只有二篇相对价值较 高,即周锡山的《王国维的戏曲美学思想》、新雨的《王国维纯粹美学观新辨》。整年的文 章与前期的研究对比没有大的突破,从视角到观点以至批评方法都缺乏新意。 2.九十年代研究概况 九十年代以后,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呈现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前期研究的 深入,比较研究工作的开展和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史的研究。 (1)对前期研究的深入 新时期前一段的研究,上面已讲到多有建国后三十年研究模式的痕迹。九十年代随着整个 大环境的改变和学术本身的转型,学术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一部分文章承继着八十年代的话 题深入进行研究,论文质量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为:其一,研究的系统化和细致化。如陈 良运的《王国维“境界”说之系统观》,魏星的《王国维“三境界”源出尼采说》;其二, 注重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如郭志今的《晚清启蒙思潮与王国维非功利文学论》,蔡仲翔 、李哲理的《天才、超人、赤子——从王国维的作家论看中西文化的融合》;其三,王国维 文学批评现代意义的发掘。如张新颖的《王国维现代意识的变动过程》,童庆柄的《略论王 国维文艺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其四,传统研究方法的续接。如蒋哲伦的《王国维论清 真词》,赵义山的《王国维元曲考源补正》;其五,新研究领域的拓展。如《论王国维对 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2)比较研究工作的开展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九十年代以后在国内蓬勃发展。杨牧曾推王国维为“中 国第一位从事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王国维文学批评无疑再恰 当不过了,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园地,九十年代产生了一批此类文章。柯尊全的《论王国维 的古雅理论兼与贝尔的形式理论比较》、周波的《中外文学关系:康德“意象”说与王国维 “意境”说比较》、蒋英豪的《王国维与世界文学》等是中西进行比较。国内不同时期进行 比较的有易容的《王国维的人生“欲”与“美”及梁启超的“趣味”说》、解玉峰在《论两 种戏剧观念——再读宋<元戏剧史>和<唐戏弄>》、耿明奇的《王国维与王夫之文艺观比较》 等。 (3)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研究 进入八十年代,王国维研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八十年代初中期每年有为数 不少的论文,到九十年代,海内外研究王国维的专著已经出版十多种。 唐增德的《评有关王国维研究的三本书》专评陈鸿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三部专著 ——《王国维与文学》、《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王国维年谱》。唐增德认为陈氏 三部著作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极其重视王国维史料的发掘搜集工作,以此作为研 究的基础;第二个特点是陈著不仅在资料的占有和考证上十分用力,而且在研究视野的开拓 上亦颇有气魄;第三个特点是著者勇于碰硬,拨谜析疑,在许多重要的然而又有争议的问题 上,提出了有理有据的新见解。 夏中义的《王国维诗学研究之研究》是从文献学比较的角度来肯定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 究》。 3.王氏文学批评研究专著 开创期和重建期没有出现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专著,随着研究深度、广度的扩展,研究专 著出现在繁盛期。繁盛期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专著有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佛雏的《王国维诗学研究》、卢善庆的《王国维文艺美学观》和《王国维美学思想论》、陈 鸿 祥的《王国维与文学》、聂振斌的《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祖保泉、张晓云的《王国维与 人间词话》等。下面择取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代表专著——叶嘉莹的《王国维及文学批 评》来稍作评介。 叶著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集大成者,此书由香港书局始印于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二年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在国内出版发行。此书在国内一出版,国内王氏文学批评研究论文质量明 显提高,王国维文学批评专著遂如雨后春笋般破士而出。直到九十年代末,有研究文章还在 完全袭用叶嘉莹此书中的观点,如代迅的《成功与失误:王国维融会中西文论的最初尝试》 。叶氏此书可以说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繁盛期的扛鼎之作,自然也是八十年来王氏文学 批评研究的权威著作。具体在书中体现为结构完整和论说细密。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分两部分。第一编主要介绍王国维的生平。焦点在于第二章王国 维死因的探讨,第二章第一节叶氏罗列了王国维自沉原因的几种不同说法,第二、三节抓住 王氏自沉原因中的三种主要关系,即王氏与罗振玉、清室、民国政府的关系,弄清了这三种 关系,王氏自沉之原因就跃然纸上。而第一章从性格与时代论王国维治学途径之转变,则 是王氏之死和王氏文学批评研究的铺垫。第一章第一节叶嘉莹认为王氏的个性有三个鲜明的 特点。一是知与情兼胜的禀赋,二是忧郁悲观的天性,三是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叶嘉莹对 王氏性格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三点结论有根有据,读后对王氏为人及文学批评的理解豁 然开朗。第二节时势对王氏的影响,主要是两次事变对王氏治学道路的影响。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二编探讨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占了全书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篇 幅,是全书的重点。第一章是序论。初步介绍王国维的二组文学批评,一组是以《<红楼梦> 评论》为主的前期杂文,一组是《人间词话》和同时期风格相近的一部分文章。而王氏的《 宋元戏曲考》叶嘉莹则没有提及,全书中也没有论及。 第二章探讨静安先生早期的杂文。即第一章所谓的第一组文学批评。第一节作者总论王氏 早期杂文,归纳出这些杂文中表现的几方面的文学观念。第一反功利的文学观,第二王国维 文学批评中的美学观念,第三是王氏对衡量文学作品之内容所持的价值观念。叶嘉莹的研究 特别注重分析,在归纳出结论后,他往往要探究出原因。在第一章中这样的例子时而可见, 在此,作者也分析了王国维这几点文论观点形成的三点原因:性格、西方影响、中国传统, 而且注意到每点观念中的这三方面所占比重。《<红楼梦>评论》理所当然是这一章的重点, 第三节全部讨论《<红楼梦>评论》,在介绍了此文后,作者对《<红楼梦>评论》一分为二的 评价,一方面是此文的长处,如:第一他认为《<红楼梦>评论》全以哲学与美学为批评之理 论基础,在七十年前的晚清时代,能够具有如此的眼光识见,便已经大有其过人之处;第二 ,批评体系的建立;第三,辨妄求真的考证精神。另一方面,《<红楼梦>评论》有一个无可 挽回的缺点,即完全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解说《红楼梦》。在此节中,论缺点所占篇幅远远大 于优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此文的评价态度,前面当作者谈读此文的意义时,也是将对现 在的借鉴价值放在突出位置。叶氏在书中条分缕析,其说最为详备。此书印行后凡评价《< 红楼梦>评论》的文章都承袭叶氏的观点,此论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对《<红楼梦>评论》最权 威的评判。 第三章是下编的重点,论王氏文学批评代表作——《人间词话》。叶氏研究王国维自己编 定发表于《国粹学报》上的六十四则词话,把前九则定位为批评理论之部,后五十五则为批 评实践之部,此说是叶氏新创。王国维长期徘徊于旧传统、新理论之间,王氏写作《人间词 话》时正在逐渐回归传统学术,但王氏早年接触的西学却并没有完全抛弃,逻辑谨严、论辩 缜密也是王氏后期治甲骨、金石、史地之学的行文风格。对《人间词话》结构的安排可见出 王氏的苦心孤旨,同时也显现了叶氏治学的细致精微。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关于《人间词 话》中的“境界”说,三年后在《宋元戏曲考》中都改为“意境”。解释这个现象时,普遍 的看法是认为王氏晚年修改前说,复用中国文论的旧范畴。而叶氏考究王氏文论,发现《人 间词话》的一年之前,又曾用它于《人间词话》已脱稿的三年之后,而且‘意境’二字之表 面字义又较‘境界’二字尤易为人所了解和接受,那么何以他在论词之专著《人间词话》一 书中,于标示他自己评词之准则时,却偏偏不选用一般人所认为易解的‘意境’二字,而却 选用了较难为人理解的‘境界’一词?以静安先生一向治学态度之谨严,其间自然必有其所 以选用‘境界’一词的道理,也就是说,‘境界’一词之含义必有不尽同于‘意境’二字之 处。”(注: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89-190.)不同之处在于“静安先生之选用此词,原来就特别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的感受及表 达之特质,而此种感受又兼内在之情意与外在之景物而言,是则境界一词盖原已含有一般指 作品中‘情意’或‘景物’的习惯用法之意。而无论其为‘情意’或‘景物’,既已表现于 作品之中,当然便也有一般习用的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之界域之意。再就其可以作为衡量一 篇作品的艺术成就之基准言,当然也会有某一阶段或某一层次的意味。”(注: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96.) 叶氏系统受过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熏陶,推理思辩能力极强,明显让人感觉不同于建国后 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者,书中论述的逻辑性卓异于国内的学者。 截止二零零零年,全国共召开了三次王国维学术研讨会。它们分别是一九八七年六月八日 至十二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王国维学术研讨会”,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至二十七日在海宁召开的“海峡两岸王国维学术研讨会”,一九九七年在海宁召开的“九七 王国维戏曲史论学术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七年、一九九零年出版 了了三集《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研讨会的召开和论文集的出版促进了王国维文学批评的 研究。 综观王氏文学批评研究的繁盛期,研究工作逐步脱离时代和政治影响,学术走上前沿,学 术个性得以张扬,尤其是九十年代的研究,这十年是王氏文学批评研究八十年来最重要的十 年,也是与前两期显著不同的十年。 展望本世纪的研究。就材料来说,《宋元戏剧史》及与其同期相关论文的研究应加强;就 研究方法来说,比较研究还大有作为,新的研究方法还需不断寻求运用,如其它学科的观念 和方法,文化学研究视角等;就研究态势来说注意深入细致与整体研究并重,深入细致还有 许多工作可做,如王国维写出《<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的个性心理研究,对王国 维文学批评的接受研究,由微观的研究作为基础来促进整体的研究工作。^

王国维之死,是一个世纪的谜语,但总觉得他是为“忧心”而死。他找到叔本华做他的精神引领,而从叔本华那里领会到的悲观主义恰好促成骤然赴死的决心。“人生问题,往复胸臆”,度量王国维的一生,寻觅于哲理,探求于史学,往复于“人生”。他在探索史学上做出现代少有人与之比肩的大贡献,问题在于,他的死是不是说明他往复于“人生”的途中,寻寻觅觅,终而冻馁于野,无得归所? 其实,王国维也不仅是为“忧心”而死,他的遗言就是明证:“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反顾”。他死的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世变”。如梁启超所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他也是为“文化”而死。凡是一种旧文化消逝,总有为此旧文化徇死的人。王国维属于这样的“前朝忠臣”。陈寅恪等人为王国维的骤逝,也由衷发出自己的感慨。如此复见王国维之死也并非忧一己之心。王国维死时也是很从容的,据颐和园园丁云,“先生约上午十点钟左右进园”,“初在石舫前兀座,久之,复步入鱼藻轩中,吸纸烟”。一个对自己的精神意义世界寻觅无着的人,会如此安详地从容他界吗? 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 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 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为“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 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回答者:天之翔云 - 秀才 二级 11-5 18:17 --------------------------------------------------------------------------------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50% (0) 其他回答 共 2 条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他衣袋中有一封给家人的遗书,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 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致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遗书是前一天写下的。前一天清华研究所已放暑假,师生于工字厅开惜别会,王国维亦参加,与人作别如平时,因此他是从容赴死的。 其老友陈寅恪先生对其自沉有殊解:“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事颇多不能解,因而有是非之论。寅恪以为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 王国维为一代治学巨匠,其所遗《人间词话》被奉为文学批评之圭臬。 王国维为何自杀 1927年6月2日上午,中国20世纪杰出的学术大师王国维,正值其学术生涯巅峰之际,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弃世。消息甫传,顿使海内外学界同深哀悼。人们在痛惜他“中道而废”之时,更竞相揣度其不明不白自沉的原因。70余年来,猜测、推论,诸见纷陈而时有新见,又因各执一隅而难以定论,遂成20世纪中国文化界一大“公案”。 王国维自沉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处于激荡变革之际。1924年,冯玉祥兵临北京,逊帝溥仪被逐出宫。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后,北洋系统的冯玉祥、阎锡山先后易帜。北洋政府分崩离析,京畿之地草木皆兵。此时,王国维任教的清华校园也失去往日宁静。 据当年的当事人回忆,其时王国维虽然日常言行无异常时,但言及时局,辄神色黯然,有“避乱移居之思”。而当时,他生活与精神上的依托者罗振玉已携眷东渡,梁启超养疴津门。生性孤僻的王国维与他人少有交往,唯与清华研究院主任吴宓过从颇密。6月2日早晨,王国维忽然找到吴宓,说有事将外出,需借用5元钱。接钱后就出校门雇人力车急行而去。到了下午,家人找到吴宓处,说他没留片言出门至今未回。吴宓便着人四处寻觅,后从车夫处得知一长者去了颐和园,众人便到颐和园,也是遍寻不得。后来又从管理员处得知,有一长者曾在排云殿鱼藻轩字走廊徘徊多时。大家又寻踪找去,只见一地烟蒂,却不见人影。忽见稍远一点地方水中似有人影,有人就下水探寻,果然触到一人体,头没于湖底泥中,而后背衣衫还未完全浸透——正是已死多时的王国维。 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为“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郭汾阳(光明日报.)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 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至老,王国维也没有剪掉作为时代象征的辫子。 1913年起转治经史之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先后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 1923年春,当时溥仪小朝廷要选海内硕学之士,王国维经升允推荐,到北京充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五品)。 次年冬天,冯玉祥“逼宫”事件发生,王国维结束了“南书房行走”的工作。胡适、顾颉刚等人邀约他出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仅任教授;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时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颤栗和遗憾,也给后人留下了难解之谜。 当时的一些清朝遗老把王国维比作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清史稿》还为他立了个“忠义传”。一向苛以誉人的鲁迅先生认为“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热风·不懂的音译》)。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 参考资料:光明网 回答者:lmasdf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5 18:18 -------------------------------------------------------------------------------- 王国维早年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学习外语,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后来却又被其利用,激愤之下,不肯偷生! 1922年在溥仪的紫禁城小朝延内当五品官“南书房行走”,并得到了“食五品俸”,“赐紫禁城骑马”的封赏。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由于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思想极其郁闷,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个人恩怨,“国家”存亡,圣人亦难免于俗世,死因大概如是,请各位方家指教!

王国维: 旧红学家中,有一位既不是评点派,也不是索隐派、题咏派,而是自成一派的,他就是王国维。王国维是最早从哲学与美学的观点来批评《红楼梦》之艺术价值的红学家。王国维首先建立了以哲学和美学双重理论基础的文学批评体系,其次他提出辩妄求真的考证精神,使红学的研究能脱离旧红学的猜谜式的附会。 新红学主要派别及思潮

1 、《论两种戏剧观念》,《研究》 1999 年第 1 期2 、《明代曲论中的当行论》,《学术月刊》 1999 年第 9 期;3 、《南戏本不必有“套”,北剧原不必分“折”》,《中华戏曲》总第 25辑,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年版。4 、《北杂剧“外”辨释》,《文献》 2000 年第 1 期5 、《北杂剧“冲末”辨释》,《中华文史论丛》总第 62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6 、《“悲剧”、“喜剧”与中国戏曲研究及其它》,《戏剧艺术》 2000年第 3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戏曲、戏剧研究” 2000 年第 6期转载;7 、《 20 世纪元曲研究刍议》,《南京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1 期,《新华文摘》 2001 年第 5 期转载;8 、《读南图馆藏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文献》 2001 年第 2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1 年第 10 期转载;9 、《“过锦”纵横》,《戏史辨》第 2 辑,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1 年版10 、《元曲杂剧“题目正名”推考》(台湾)《民俗曲艺》第 140 期(传统戏曲专辑 Ⅱ), 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 2003 年 6 月版11、《20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12、《吴瞿安先生与20世纪中国戏剧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3、《 巫风傩影中的迷失 —评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戏曲、戏剧研究》2004年第6期转载;14、《九十年来中国昆曲研究述评》,《南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15、《20世纪戏曲文献之发现与南戏研究之进步》,《文献》2005年第1期16、《也谈中国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戏剧艺术》2005年第1期17、《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今读》,《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18、《近代以来京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戏曲艺术》2005年第1期19、《试论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舞台艺术》2006年第3期转载20、《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戏剧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1、《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文艺研究》 2006年第5期22、《论角儿制》,《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3、《百年中国戏剧学刍议》,《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24、《元剧“楔子”推考》,《戏剧艺术》2006年第4期

关于戏曲的研究方法论文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剧序》开宗明义一段话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论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其后的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仍然长期受到局限,也不能归咎于对王国维的路径依赖,而要归因于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瓶限。可以说....我们常说,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现在,但是如果没有现实经验的对照我们往往也认不出历史曾经的面貌。(摘编自王艺《当我们在谈论戏曲史的时候,我们在淡论什么?》)(1)文章认为,不能把戏曲作品与经典文学作品相提并论,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 )我们应当如何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折。[答案要点](1)不能把戏曲作品与经典文学相提并论的原因是:戏曲作品是通俗文化,经典文学是精英文化,从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的角度无法进行比较。例如元曲,经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戏曲创作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2)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史的方法应该是:突破纯文学研究的狭窄视野,综合衡量,拓宽研究领域,多考虑戏曲本身的特点和时代历史背景。第一,要综合衡量,不要从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的角度进行比较。第二,要考虑戏曲本身的特点。戏曲经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戏曲创作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要考虑和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如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和演出实践等。第三,拓宽研究领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不能只侧重于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而要关注更多的因素如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第四,多考虑时代历史背景。要突破原来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局限,文化产业市场化,对都市生活、市民社会娱乐产业进行切身的认识和体会,观察相应的历史现象。

你要想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史,那你就要,掌握中国的古代戏曲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 索引序列
  • 汤显祖戏曲研究的论文
  • 汤显祖人文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 戏曲进校园的研究论文
  • 研究宋元戏曲史的论文
  • 关于戏曲的研究方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