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所谓国际传播,表现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播的交流,即特 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印刷传播(报纸、书刊)或者电子传播(广播、电影、电视)面向受众的社会范围最广的传播。”[1] 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而国际传播并非现代媒介外部生存环境的专有词,它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一脉相承,在中国报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它一直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时代背景,也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报业汇入世界传媒潮流的进程。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界定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般认为是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1]我国国人独立创办报刊,最先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但此报存在时间很短。随后,1874年1月,由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同一时期,报人容闳在上海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对此,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颇有争议。倪延年、吴强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中提到:“虽然,从19世纪初就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了中文报刊,但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称之为中国近代报刊似乎稍失严密。而以艾小梅、容闳、王韬等人为首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则不是势单力薄就是远离大陆,故难以从中国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角度来认识。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应是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陆最早的政论性杂志《中外纪闻》。当然,这一标志的出现不是突发性的和偶然的,而是先人们(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3]倪、吴两位学者的观点表面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深究其观点却存在三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的表述前后矛盾和含糊,既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又认为19世纪50年代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同时在该书的第9页提到“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史基本上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即当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前期阶段时,中国近代报刊也处于上升时期”;二是在理解“中国近代报刊”时,把“中国(人)”作为创办者主体,而从客观历史来看应把“中国(人)”做作为地域性主体,这样就不会割断报业发展流程中的历史联系,毕竟“中国近代报刊”与“近代中国报刊”的内涵不同,如果是后者,则倪、吴观点姑且可以自圆其说,但这样会有悖报业历史发展事实;三是在外国传教士创办报刊过程中,其报纸形式和内容逐渐趋向中国化,且有的报纸吸收中国报人参与合作,如王韬在英国人麦都思主持的墨海书馆从事十三年,为他后来办报提供了借鉴。有的报刊后来被中国人接手主持,如史量才接办《申报》。因此,按照方汉奇先生的观点,把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界定为1815年传教士创办第一批中文报刊开始,既符合报业发展的历史,也便于问题的讨论。渗透与移植——近代西方报业的东渐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通过考察其历史,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本文主要从后者即以国际传播为背景进行历史性考察与分析。中国近代的报刊业源于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教士在南洋和东南沿海一带共办有6家中文报刊11家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传教士创办的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正是这些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和禁教政策,外国传教士及其所创办的报刊大都只能在南洋一带出版,然后寻找机会传入大陆。由于这些报刊的创办者们很多来自工业生产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比较先进、报业体系日益完善和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在采编印发等业务和技能上比中国京报和官报具有明显的现代性。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进,中国近代报刊应运而生。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从传教士在1815年8月办第一张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起,“无论是外国人办的,还是中国人办的报纸,均多少不等地承担起了推动中国卷入文化全球化潮流的使命,只不过这些报纸因办报人的不同而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罢了,但最终殊途同归,缓慢地汇成向文化全球化潮流推聚的合力。”[4] 但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不管是它的宣传效应,还是它的产业模式,无不深深打上西方传播观念或媒介资本运营理念的烙印。一是理论层面:西方传媒文化与意识的渗透。鸦片战争前,传教士报刊重点集中在沿海,而且主要是以中国话语阐述西方基督教义和文化观念。鸦片战争后,他们的办报活动向内地深入,上海成为近代报业的中心。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新闻事业。这时期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主要有:《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外新报》《中国教会新报》《中西闻见录》《益闻录》等,这类刊物一方面传播了在当时还不失为进步的新学问,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这些刊物中,尤其以《万国公报》影响最大,它于1868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长期担任主笔的是林乐知和李提摩太。该刊采取了将基督教教义、西方文化和中外时政融于一体的宣传策略,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动荡的局势中合法干预中国的内政,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正如近代新闻学者戈公振在论述外报对中国外交方面所起的作用时说:“初外报对于中国,尚知尊重,不敢妄加评论。及经几度战事,窘象毕露,言论乃肆无忌惮。挑衅饰非,淆乱听闻,无恶不作矣。”[5] 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开始在航运发达的香港创办近代中文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于1874年1月5日创办的《循环日报》,而这也得益于王韬在欧洲濡染了西方政治、科学、文化以及先进的传播观念,同时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办报思想和经营理念。如王韬在他的第一篇公开谈论现代报纸的文章《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中,对《泰晤士报》政治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对此,激进的梁启超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怀才抱德之士,有昨为主笔而今作执政者;亦有朝罢枢府而夕进报馆者。其主张国事,每与政府通声气,如俄土之争战,德奥意之联盟,五洲之人,莫不仰首企足以观泰晤士之议论”(见《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不过,综观两人观点,他们过分夸大了《泰晤士报》的政治作用。西方人鄙视政治与新闻业结盟,国人却趋之若骛。尽管如此,但中西传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促进了中国新闻学的创立和发展,这同时也归功于新闻学的创立者们,他们对西方现代新闻学的学习与传播尽了很大努力。如我国第一位在西方学习过新闻学的留学生徐宝璜,曾在日本新闻学会听过课的任白涛、邵飘萍,以及当时虽没有出国却是中国全面掌握世界新闻学研究现状的戈公振。他们当中的邵飘萍和戈公振分别是著名的北京《京报》和上海《时报》的主编,在新闻从业过程中,实现了西方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构建了有特色的近代中国新闻学,融会了英、德、日、中四大语种著作提供的各种观念、经验和研究方法。其中,戈公振所著的《中国报学史》表现尤为典型,这本书的绪论部分,实际上是新闻理论,虽然只有一万多字,提及的英文、德文和日文参考书籍和文献达二十二种。而整个绪论的思维结构和论证方式,基本上是中国文论的传统模式。可以看出,创立时期的中国新闻学处于世界新闻学研究的比较前沿的地位。正如熟悉英文新闻学著作的徐宝璜在《新闻学》自序里所说:“本书所言,取材于西籍者不少,然西籍中亦无完善之书,或为历史之记述,或为一方之研究。至能令人读之而窥全豹者,尚未一见也。……自信所言,颇多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后来,蔡元培为徐宝璜书序中对中国新闻学地位作了准确的评价,他说:“我国新闻之发起(昔之邸报与新闻性质不同),不过数十年,至今而始有新闻学之端倪,未为晚也。”[6] 所有这些传播意识和理论,对中国近代报刊实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实业层面:西方媒介资本和经营理念的移植。中国近代报刊主要包括宗教性报刊、政论性报刊、商业性报刊、专业性报刊、娱乐性报刊等几类,但真正代表中国报纸产业的要数外国人创办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综合性商业大报,当时全国商业中心——上海也成为大报竞争的中心。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人美查等人集资创办《申报》,打破了于1861年11月创刊的《上海新报》独家经营的格局。美查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他所从事的报业,从报纸的内容、发行和价格三方面与《上海新报》展开竞争。美查认为,“这报是给华人看的,文字应从华人方面着想。”因此在内容上尽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并且从创刊起就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的办报模式。大幅度降低报价,积极拓宽发行渠道。所以,对手《上海新报》不得不于1872年12月30日自动停刊。《申报》成为上海独家经营的中文报纸。此前创办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被誉为“上海中文报纸的第一颗新星”,但是该报的主编都是传教士,报纸的宗教气息很浓,不能适应商业发展需要。《申报》一创刊就呈现出近代报纸比较完备的形态,有消息、广告、京报全录、副刊、经济新闻、社会新闻、言论等体裁。在报道方式上值得借鉴,如在报道重大社会新闻时,经常采用连续报道或集中报道的方法。最为典型的是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报道。此案发生于1873年浙江余杭县,当时《申报》在杭州有一个分销处,杨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在1874年1月16日首先刊登了题目为《记禹航生因奸谋命事细情》的报道,把杨乃武名字写成“禹航生”并报道他如何风流放荡而导致犯罪。4月18日又登载了《记禹航生略》一文,报道了该案县审时已判二人死罪,杨姐不服判决,上京控告,因病半途而折回,以及该案在省中复审的全过程。此后一段时期,陆续发表了关于杨案的报道,直到1877年4月《刑部审余杭案》为止,连续报道达四年之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提高了《申报》的知名度和发行量。在1899年11月4日,美国人福开森买下了由英国人丹福士于1893年创办的《新闻报》,由汪汉溪担任总经理,从此,上海报业又是两军对峙——《申报》与《新闻报》。《新闻报》的竞争手段有三:(1)迅速介绍商情,以经济新闻为重点;(2)运用东借西还的资金周转方式,不断添置新式印刷设备;(3)不惜巨资,建立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收听外国电讯,赢得新闻出版时间。到1929年,两大报业并驾齐驱。“外报的畸形繁荣,是外国资本输入的一种表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旨在攫取巨大利润,并往往与西方文化渗透并进而互为表里。”[7] 民族资产阶级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的主流,主要有两类:一是商业报刊,它晚于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文化报刊,大多是脱胎于外国人创办的报刊,但比较注重经营管理;另一类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从文化底蕴上看,西方宗教文化无法与具有深厚传统的中国文化匹敌,所以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些外国人办的商业报纸逐渐转移到中国民族资本手中。在中国创办中文报纸的外国资本,为了沟通语言、迎合习俗、拓展业务,他们纷纷雇佣中国人参与报业采编出版等业务。后来华人资本的壮大以及其从业经验的丰富,逐步控股外国报业资本,《申报》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申报》和《新闻报》作为英、美报纸,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活动提供讲坛,为推销他们的商品做广告宣传。但是,他们以赢利竞争为动力在新闻业务和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他们的报业资本以及先进经营理念的渗入,对后来中国本土报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如1874年创办的《循环日报》,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国中文报纸,广告占报纸版面3/4左右。同时,它以印刷业为依托,进行各种文化事业经营,例如在1880年11月24日《循环日报》上所刊的“中华印务局告白”称:“启者:本局设在港中环百步梯,除发行《循环日报》外,兼印售月份牌、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王韬《蘅华馆诗集》,代售《米利坚志》、《法兰西志》等书籍。”又如《时务报》本是一家政论性很强的报刊,但又兼顾新闻性和娱乐性,以此吸引读者。尤其是时务报馆除定期出报外,还推行许多新式文化事业和实业活动,凸现报纸的综合社会功能。如出版中外时务书籍,代售书报,协办学堂,兼办实业等等。它作为一份绅士办的报纸,完全自筹资金,经营上自负盈亏。尽管没有像《申报》《新闻报》那样走企业化大报的道路,但其运作尤其是它的销售发行具有明显的产业特色,《时务报》的发行主要是通过报馆在各地建立的代售点,18个省内达138处,就连日本和新加坡也设有海外销售点。当然,在这一阶段,商业报纸的运作开始采用企业化模式,但还没有形成报业集团。而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报人成舍我考察西方报业集团,回国后在中国搞报业托拉斯,成立新闻公司,目标是办成包括十家大报以及通讯社、新闻研究中心、定期新闻研究刊物、新闻画报等的报业集团。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有意识、有组织地组建报业集团的萌芽,也是西方报业经营理念东渐的结果。三是技术层面:西方报业印刷技术的引进。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印刷术的传入。首先以铅活字印刷术为首的近代印刷术在西方国家出现,并且逐渐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奉到达中国,随即展开了广泛的翻译、出版活动。从1815年起,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陆续出版了马礼逊编写的中、英文大型工具书《中国语文词典》,这部书是含有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工具书,如用中国传统的雕刻版,则大量细小的英文字无法雕刻,从当时的技术工艺来看,雕版既无法与铅活字拼接,也不能采用机械印刷。因此,要出版这部书只有采用中文铅活字排印。为此,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铅活字。当时还没有发明中文字模,无法大批量生产中文铅字,于是采用古老的办法,用刀在一枚枚的铅合金上刻制。这样一项浩繁的工作,决非一人或几人能完成,于是雇佣大量中国人参与其事,包括刻制、排字、审稿、校对、印刷等,才得以顺利完成。1815年,传教士米怜奉马礼逊之命带领中国刻工梁发在马六甲建立了印刷所,这个印刷所早期使用雕版刷印,他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采用雕版刷印。19世纪初,西方近代印刷术与印刷油墨同时传入中国。到1913年,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业油墨制造厂上海中国油墨厂成为我国制造现代印刷油墨的开端,产品分为印书油墨和印报油墨,印刷上海《申报》、《时事新报》、北京《国民公报》、《大国民报》等。另外,通过西方传教士,石印术也传入中国,1833年广州出版了石印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继之有石印中文月刊《各国消息》的出版。1874年,石印技术传入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是1876年点石斋石印书局成立。第二,印刷设备的引进。由于动力的采用、卷筒纸轮转铅印机以及自动铸排机等的发明使用,近代印刷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百余年时间里进入了成熟阶段。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已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动力、冶金、机械、化学、造纸等工业的发展,为印刷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一进程中,印刷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业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到19世纪70年代,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地的出版社(商)的印刷设备一直来自外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报馆购置欧式手摇轮转机,每小时可印几百份报纸。1906年,由英国人发明的电气马达作动力的单滚筒机进入中国,开始新闻纸两面印刷。1912年申报馆购置双轮转机,每小时可印2000张。1916年,申报馆购置法式滚筒纸印刷机,每小时可印8000张。1925年上海时报馆购置德国的彩色滚筒印刷机,是当时先进的凸版印刷机械。在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印刷机械开始作为民族工业出现,如1895年上海李涌昌机器厂创建,至1912年先后又有6家规模大体相似的印刷机械厂建立,这些印刷机械厂以维修为主,兼生产一些小型印刷设备。印刷术及设备的引进,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最重要的设计刊物是《多姆斯》意大利现代主义第一代设计师的代表是庞帝,他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
各省、市日报(小的市不一定有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少年儿童报(后改为中国少年报)流行的刊物有《连环画报》、《中国妇女》、《新观察》、《大众科学》、《科学画报》、《语文知识》等。《红旗》于1958年6月报日创刊是党中央理论刊物对象是县团级以上干部和理论工作者。
《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创刊时编辑记者平均年龄只有 21 岁。该报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20世纪50年代宣传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黄继光、邱少云,创造先进操作法的青岛纺织女工郝建秀和“走在时间前面”的鞍钢工人王崇伦等青年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1951年4月27日 ,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批准,《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中国青年报题写报名。20世纪60年代宣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王杰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1966年 8 月 20 日 因 文化大革命 停刊。1978 年10月7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青年报》复刊,为周三刊,对开 4 版。1978年复刊后,报道了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斗争的张志新、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以及中国女子排球队等青年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报加强改革的宣传,报道了一批各行各业勇于开拓的青年改革者的先进事迹,在较深的层次上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该报社还为青年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 1980年在以《怎样认识人生的意义?怎样找到前进的路标?》为题的讨论中,编辑部共收到国内外青年读者的来信、来稿7万多件。1983年举办的“读书与求知”百科知识竞赛,收到答卷41万份;“我最喜爱的银幕青年形象”评选活动,收到选票100万张;1984年组织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同青年见面、为青年服务的“读者日”活动,有3万名青年参加。1986年组织了有巴西、英国、法国等强队参加的“中国青年报TDK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在 1987 年中国首批评定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中,就有 20 万人是20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年报人。该报社大约 90 %以上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者均系复刊后进社成长起来的。该报1989 年起出日版;1993 年起增至对开8版。现为每期12个版(周六周日4版)。 2004年3月16日,中国青年报社与北大青鸟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中青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中国青年报》的发行、广告、品牌经营及其他延伸性经营活动,着力将《中国青年报》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有鲜明青年特色的主流大报。
中国青年出版社是中国较大的综合性普及读物出版社,办社宗旨是:为青年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向青年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青年工作、品德修养、文学艺术、人物传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知识读物、翻译作品和音像制品等。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还出版发行《中国青年》、《青年文摘》、《农村青年》、《中国共青团》、《青年文学》、《青年心理》、《青年视觉》、《虹》、《生活资讯》等10种期刊。其中《青年文摘》杂志月发行量250万左右,是中国发行量较大的杂志之一。《中国青年》杂志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是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期刊。在其八十多年的光辉历史中,伴随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始终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坚持团结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办刊宗旨,成为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期刊之一,也一直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自1989年至今,中国青年出版社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在全国广大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每次读书活动用书均高达800—1000万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深受读者欢迎。从50年代末起,即以出版《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李自成》等优秀长篇作品享誉中国文坛,不少作品已被介绍到世界各地。五十年来,全社出版图书7000余种,发行7亿多册。其中:《红岩》、《李自成》、《通俗哲学》、《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现代科学知识小百科》、《简明科学技术史话》、《人生知识大辞典》、《中华文化集粹丛书》、《中国书画鉴赏辞典》、《刘先平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毛泽东之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人生幸福论》、《中国三峡百景图》等数百种图书在全国性图书评选中获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出版社积极拓展海外合作业务,参加了历届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书展,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家国外同行建立了业务联系,并与之签订了一定数量的图书版权转让合同。自2000年以来,中国青年出版社启动了新世纪青年读物的重点出版工程——大视野文库,分A库(通俗读物精品)、B库(学术著作精品)两种。体现出“通俗读物经典化,学术著作大众化”的总要求,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可读性。
《新闻报摘》节目中的报纸摘要,一直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主。
50年代的《新闻报摘》节目,除介绍《人民日报》外,还介绍《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大公报》、《中国青年报》。60年代,增加了《北京日报》、《体育报》、《健康报》等。
1923年10月20日
《中国青年》杂志是团中央机关刊,由团中央主管、主办。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国内现存的历史最悠久、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中国青年》的辉煌历史和办刊历程,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清晰缩影,是百年党史“青年篇章”的重要记录,是共青团蓬勃发展的光辉记忆。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面思想的旗帜。高擎理想信念,坚持思想引领,保持斗争精神,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根本特征。上世纪五十年代“什么是幸福”大讨论、八十年代初潘晓“人生观”大讨论、新时代“强国一代”大讨论都成为引领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只奋进号角。引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积极投身强国伟业,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杂志的主责主业。2019年以来,《中国青年》杂志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推进媒体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明显增强。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个精神的高地。坚持做青年的良师益友、指路航标,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时代责任。
值钱。因为年代的基本上属于老物件尤其那些有登录大事件的都较有收藏价值的,尤其是那些喜欢收集老品类的80年代的有收藏价值很值钱。80年代,指中国八十年代,是年轻、朝气蓬勃、文艺、单纯、理想主义的年代,80年代是中国开始发展的年代
80年代青年文学刊物中的“四小名旦”是《萌芽》、《青春》、《广州文艺》和《芳草》~希望能有帮助~
程砚秋,1995年1月23日出生于杭州,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品:《我们的少年时代》、《长梦留痕》、《寻找爱的冒险》等。
程砚秋个人经历情感经历
程砚秋个人经历 程砚秋个人资料简介 程砚秋 *** 、杂志、生活照、活动照欣赏
程砚秋个人经历及家庭背景:
程砚秋,1995年1月23日出生于杭州,中国内地女演员。2011年因出演《战争不相信眼泪》进入影视圈;同年10月,参演谍战行动剧《代号十三钗》。2012年参演公益微电影《关于秋的只言片语》。2013年参演了电影《狮神决战》和古装电视剧《宫锁连城》;同年4月,参演改编自桐华所著长篇小说的古装电视剧《大汉情缘之云中歌》。2014年参演都市奇幻单元剧《奇妙世纪》。2015年4月出演清宫剧《寂寞空庭春欲晚》。2016年,出演都市悬疑电视剧《寻找爱的冒险》、电视剧《终极游侠》。2017年7月7日参演的《我们的少年时代》在湖南卫视与观众见面程砚秋简介,在剧中饰演窦小璇。
程砚秋个人经历 程砚秋个人资料简介 程砚秋 *** 、杂志、生活照、活动照欣赏 我们的少年时代剧情介绍
演艺经历:
2011年,程砚秋参演了电视剧《战争不相信眼泪》,在剧中饰演白雪,受到关注;同年10月,参演谍战行动剧《代号十三钗》,在剧中饰演叮当。2012年,与陈依婷、林龙麒合作参演电影《我的中学时代》,饰演女二;同年,参演公益微电影《关于秋的只言片语》,剧中饰演秋。2013年,参演古装电视剧《宫锁连城》,在剧中饰演小雪;同年,出演贺岁片《狮神决战》,在剧中出演女主角小雪;4月,参演电视剧《大汉情缘之云中歌》,在剧中饰演阿竹一角;同年8月8日,出演了现代都市偶像剧《美妙的奇遇》,在剧中饰演朱新妮。
2014年,参演中国首部原创都市奇幻单元剧《奇妙世纪》,在剧中饰演陆蔓;同年7月,程砚秋亮相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综艺节目。2015年4月,清宫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正式开机,程砚秋在剧中饰演翠隽一角;9月拍摄电视剧《长梦留痕》,饰演女一号舒曼。2016年1月,参演电视剧《寻找爱的冒险》,在剧中饰演女一号夏梦寻;同月,程砚秋以《寻找爱的冒险》女一号的身份录制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2月22日,参加2016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随后主演电视剧《终极游侠》。2017年7月7日参演的《我们的少年时代》在湖南卫视与观众见面,在剧中饰演窦小璇。
程砚秋个人经历 程砚秋个人资料简介 程砚秋 *** 、杂志、生活照、活动照欣赏
媒体评价:
《狮神决战》中她饰演一个性格活泼开朗,敢爱敢恨的舞者小雨,将舞蹈与舞狮两种艺术完美的糅合,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青春(新浪娱乐评)。
程砚秋在《宫锁连城》中饰演的小雪娇俏可爱,清纯美丽的样貌深得人心,活泼灵动的表现力让观众大呼赞赏(新浪网评)。
程砚秋拥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和清纯大气的气质(搜狐娱乐评)。
演员程砚秋在剧中清新自然颇具活力的表现让人颇具赞赏程砚秋简介,令人瞩目(网易娱乐评)。
2017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中 饰演窦小璇(导演:成志超,戴小哲)
2016-10-27在《长梦留痕》中 饰演舒曼(导演:苏万聪)
2016-04-28在《终极游侠》中 饰演艾丽丝(导演:徐辅军)
2016-02-01在《寂寞空庭春欲晚》中 饰演翠隽(导演:吴锦源,刘子富,邓衍成)
2016-01-20在《寻找爱的冒险》中 饰演夏梦寻(导演:蒋家骏)
2014-01-30在《狮神决战》中 饰演小雨(导演:梁智强)
2012在《我的中学时代》中 饰演女二号(导演:林旭坚)
点击查看全部【程砚秋演过的电影电视剧】
你好,小弟弟我也是一位小学生,我想把自己看过的最好的书推荐给你!语文:《少年时代》一年大约是60元,一本集文学科幻和绘画于一体的丛书,文章生动活泼,韵味耐人咀嚼,并副有幽默笑话和漫画系列,还有一些迷宫探险小游戏,是一本非常适合低、中、高年级阅读的丛书。(我从一年级就开始订阅)《米老鼠》这本丛书稍微有点贵,一年大约是120元。不过内容却很精彩。米老鼠幽默刺激的冒险和旅行,会让你充分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学语文之友》价钱与《少年时代》相同。大部分和课文同步,文章都是小学生所写。多看,可以让你和小作者们互相学习,交流,对写作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内附有漫画和小迷宫游戏)科幻:在这里不予介绍,不过都是为你精心挑选的。《奥秘》 《发现号》 《小牛顿》以上为你介绍了6款最优秀的丛书,并作了介绍。你还可以尝试阅读初级的名著,去书店买一些《好故事大全集》 《好好活着》 《一点阳光》等陶冶情操的书,可以上网试着读读诗哥,散文之类的,打好作文基础!祝你学习愉快!望采纳!
《小学生之友》,《小星星》《小学生天地》《小画家画报》《少年儿童故事报》《我们爱科学》《红领巾》《小学语文报》《小牛顿》等等
17年到21年共4年了
开始的时间是在1892年,而且这也是一般时尚类型的杂志,发源地是在美国。
世界五大时尚杂志都包括巴黎时尚杂志,还有纽约时尚杂志以及休斯顿时尚杂志,还有上海时尚杂志以及北京时尚杂志。
各大时尚杂志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时尚圈的风向标,甚至明星也得时不时的拍一拍杂志的马屁,可见地位之高。那么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被称为‘五大刊’世界五大时尚杂志。
首先是被业内公认为时尚圣经的杂志,报纸、电影‘穿Prada的女王’中杂志的原型就是他们家。杂志的命名也非常讨巧,在英语中‘vogue’就代表了人气鼎盛且长期广泛的流行时尚。不过在1892年诞生之初,是以面向当时美国上流社会人士的周刊形式发行,且主要读者为男性,但由于定价门槛颇高,所以卖的不算太好。1905年,杂志被出版社conde nast,也就是如今康泰纳仕集团创始人发掘并最终买下,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女士的青睐而开始发展壮大。然而到了80年代末,在自己的大本营美国市场竟然渐渐不敌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强劲势头,销量节节败退。1988年传奇的时尚女魔头Anna winter从英国被紧急调回美国担任主编,并开始力挽狂澜,他大胆打破了以往以模特面部妆容展示为主的杂志封面惯例上,然后就有了跨高折上衣搭配评价牛仔裤的模特造型。经调了同行们老古板的大牙甚至还在封面照上大胆启用了明星、话题网红甚至政治人物。但结果大家也知道了,事实证明这是对的,一举奠定了近30年来时尚杂志封面的基调。时尚界奥斯卡、met GALA盛会更是在他的带领下,Evolve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
接下来说的是暂时唯一能与vogue扳扳手腕的美国时尚杂志Harper s bazaar在国内名为时尚芭莎的出版公司Harper and brothers1867年创办,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时装刊物,提出harper四兄弟中最年轻的弟弟fletcher在柏林看到了一本名叫Der Bazar的刊物,他发现其内容中创新性地包含了时尚板块,并配图展示了最时髦的服装。回到纽约后,他游说公司并最终决定创办一本以女性内容为主的杂志,在首任主编Mary Louise的掌舵下,第一期芭莎周刊得以顺利面世,但是注意当时芭莎名字里还只有一个A。
1913年,芭莎被传媒大王威廉赫斯特收购,并正式加入了大名鼎鼎
的赫斯特出版集团。在1929年的11月刊中,杂志正式更名为萨尔,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很迷的是关于这次革命官方一直没有做过解释,坊间的说法很多,但我认为比较靠谱的解释认为这么做还是为了和最初薄利那本杂志做出区别。2001年,芭莎被正式引进中国,由中国中纺集团主管主办,由时尚传媒集团协办,并与美国赫斯特出版集团进行版权合作,杂志创开始叫中国时装,然后再有褐色版权合作,之后于2005年正式更名为时尚芭莎。时尚芭莎在明星时尚和慈善事业资产快上可以说做最优秀的那一位。曾经破天荒的在时尚女刊的封面上采用霍建华和胡歌这对纯男士的组合,轰动一时。
2003年,在时任主编苏芒主持下,时尚芭莎举办了首届芭莎明星慈善夜,并提出了利用媒体力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资助以及让慈善成为时尚的口号。虽然我没有查到这些年来的具体数据,但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近20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已然成为了国内每年最重要的时尚盛事之一。
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主流时尚都市,是世界时装业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米兰时装周每年都会展示世界顶级设计师及著名品牌的服装作品,发布世界时装 流行趋势。 在米兰,你会感慨仿佛全世界的美女都聚集在了这里,... 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主流时尚都市,是世界时装业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米兰时装周每年都会展示世界顶级设计师及著名品牌的服装作品,发布世界时装 流行趋势。 在米兰,你会感慨仿佛全世界的美女都聚集在了这里,她们的职业大都是模特或主持人,而且穿着也极为优雅。 几天前,米兰时装周和巴黎时装节相继落幕,意大利时装设计师的苍白创意和法国时装业的成功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令曾为服装自豪的意大利人心中感到了一丝酸楚。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时装帝国米兰曾经盛极一时。然而近年来,巴黎原本被米兰盖过的风头正重新显露。 豪华奢侈 难掩整体水平下降 近日,记者参加了意大利知名服装品牌D&G的20周年庆典专场表演。期间,《时尚》杂志一位资深记者的一句话道出了米兰服装面临的尴尬:“没有创意的米兰就像是失去了灵魂。” D&G20周年的专场表演在米兰机场附近举行,盛大派对足足花费了100万美元。在派对上,香槟流成了河。意大利的名流都聚集于此,两支米兰队的足球明星身穿正装,他们帅气的外表惹来无数美女的眷恋目光;超级名模赫丽端坐在桌旁,但她的眼中却掩盖不住倦意;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也携爱女以私人身份出席了派对。 今天的D&G已经成为年销售额达亿美元的时装巨头。从某种意义上说,D&G是意大利服装帝国崛起的象征,从平凡到传奇的演变见证了意大利服装业的黄金20年。不过,D&G的成功却无法掩盖米兰时装业整体水平不断下降的事实。 缺乏创意是硬伤 最近几天,意大利的时装业为何走下坡路成了媒体反思的话题。舆论得出的结论是,以创意为骄傲的意大利现在缺乏的正是创意。国际时尚杂志《VOGUE》的服装部主任莎丽对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所有人都到米兰看展出,以寻求创意和新点子。”然而,目前意大利服装业却面临缺乏创意的尴尬。 在刚刚结束的米兰时装周上,共有94个品牌进行了96场时装秀。但是唯一得到业界好评的只有普拉达(Prada),有人甚至说,只有“普拉达”才对得起优雅二字。而其它品牌只是一味地在性感上做文章。 性感和另类 不再是法宝 近两年来,D&G的销售业绩表现不俗,但统计数据证明,这是建立在发掘青少年市场基础上的,而并非是依靠传统的高档领域赢利。 “其实,米兰服装业的选择也是非常无奈的。”一位服装设计师无奈地对记者说,“米兰服装业面临的困境是:伴随着网络一代的渐渐成熟,青年一代需要的是轻松随意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时装。换句话说,他们需要的仅是‘买来就能穿’的东西。” 一位时装评论家称,当设计师们过于注重反映青年审美趋势的同时,品味和风格自然就成了赢利主义的牺牲品。 在D&G的20周年时装庆典上,整场演出给人的感觉很混乱。整个T型台被布置成了田园风格,稻草和绵羊都被搬上台来。这和台上身着艳丽服装的模特们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在场的记者们都说:“还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服装本身的创意上。” 由此看来,追求性感、紧身和另类并不能成为拯救时装之都称号的法宝。而巴黎服装将“高雅”、“迷人”、“魔力”、“创意”这些美好的东西保持下去,它的风头注定要超过米兰。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