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与此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至少有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此给予热情的关注。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理论,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显得模糊不清,甚或无所适从。大体而言,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方式的角度考察,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人口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视城市化为一种地理景观,认为城市化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经济学家侧重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农业社会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应当说,从不同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给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内涵,是学术史上的正常现象。值得重视的是,无论学者们给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数学科所接受,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因为,社会是一个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口集团,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来源必然来自农村。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埃尔德里奇()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随即停止。(注:参见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页。)《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充。(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城市化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城市史 研究在国内外的普遍展开,人口流动与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对此进行学术史意义上的检讨,或许会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检讨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代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研究历程,以本世纪70年代为分界,我将此分为两个阶段。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现象即已引起学界重视。然而,直至70年代初的整整半个世纪中,本领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有关资料的整理方面,“足够系统的研究”尚未出现。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在其“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的英文本《现代中国人口》中如此写道:国内的迁徙运动,是最普通的一种移民运动。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乡村与都市的人口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不断地使许多年青人从乡村徙入都市里,包括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无锡、汉口、广州及天津等地。潮水似的继续不断的徙民都是来自乡间的。虽然移民运动的进行,其吸引力及离心力究是如何,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大量人口朝向都市流入,确是普遍的事实。(注: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页。)国内对本研究领域的关注首先出现在20、30年代活跃的社会学界。1929年由世界书局出版的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首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先河,该书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都市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进行了初步论述。一些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著作也开始涉及此一领域,如1922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黎世衡的《历代户口通论》,就有根据海关报告整理的各商埠人口资料和10万人口以上都市表。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此书为作者在燕京大学所讲“中国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列有“城乡人口之分布”一节并对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重作出估计。20年代以降,农民离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严重问题之一,初步统计对此进行研究的论文至少在20篇以上。其中最有份量者,乃是《东方杂志》第三十四卷,第十五号(1937年8月),第二十二——二十四号(1937年12月)连载的吴至信的《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专文。该文分农民离村之时代背景、原因、数字分析、出路、社会影响、展望、结论七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是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一号1926年1月),该文在研究江浙两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人口在一万至十万以上的城邑进行统计分类,并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日本学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自己的学术风格。20-70年代,加藤繁、佐伯富、中村治兵卫等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集市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其中一些论文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集市人口作出了统计或估计。(注:参见(美)施坚雅(Skinner)“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注释20,原文载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Press,1977。按,笔者至少见到施坚雅此文的三种中译本,即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2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城市史 研究》第1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式》。惟《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有注释译文,后两种均删去未刊(或未译?),亦属憾事。本文以下引用施坚雅此文者,均依前者。)加藤繁的《清代村镇的定期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文根据康熙、乾隆以来,以至光绪、宣统和民国时期的大量方志,考察了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七省各州县的定集市,并尽可能地估计了各州县定集市的平均人口。(注:原文载1936年2月《东洋学报》第23册第2分册,中译文见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另一位不应忘记的日本学者是饭田茂三郎。1934年10月,根据饭田茂三郎在“望月军四郎氏基金中国问题讲座”的演讲稿,由洪炎秋、张我军合译《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由北平(北京)人人书店刊行,该书专辟“中国人口的都市和村落别的构成”一节,对30年代初的中国都市化提出看法。另外,在1929年《社会月刊》第一卷第六号上,还刊登过曾任上海《每日新闻》及《上海周报》记者的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一文,该文分农民离村的沿革、农民离村的数量、农民离村的质量,农民离村的原因、农民离村的类别、农民离村的时期、农民离村的职业、农民离村的影响,共八章近两万言,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比吴至信同题文章早8年)。大洋彼岸美国学者也对本领域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作出了贡献。笔者所见最早的此类资料整理是夏之时(Father Richard)的《中华坤舆详志》,辑录范围主要限于20世纪头十年。(注:Father Richard:Comprehensive Geographyof Chinese Empire.)此后40年均有城市人口资料的论著出现:如史杜弗(stuffer)在《中华归主》中辑录了1922年的数据;(注:Stuffer:The Christion Occupation of China.)杜格谢夫(Boris. )在其论文《中国城市人口》中辑录了1920年代末的城市人口资料;(注:Boris P. Torgasheff:TownPopalation in China,The China Critic April )Gleen T·Trewartha则综合40年代以前的各种资料,著有《中国城市:数量与分布》;此类资料集大成者乃为莫里斯·B·厄尔曼(ullman,morris B)的著作《大陆中国的城市1953-1958》。施坚雅和珀金斯(Dwight H·perkins)均认为此书是此类资料最为完整的一部。(注:参见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54-55页,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页。)70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中最富理论色彩的是施坚雅的集市体系理论。1964-1965年施坚雅的长文《中国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社会结构》连载于《亚洲研究学刊》(注: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AsiaStudies 。),在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alter chirstaller)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施坚雅根据其在1949-50年间在四川成都东南25公里处的集市高店子所作的田野调查以及对许多定居海外的大陆移民的采访,并参阅各地方志和其他出版物,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论点:同下一级的中心地相比,上一级的中心地能够提供更为专门化的货物供应,并拥有更为广阔的腹地。据此,施氏还划分出了五个等级的中心地:基层集市、中型集市、中心集市、地方城市、区域城市。应当说,40年代陈达先生概括的本领域缺乏“足够系统的研究”局面一直沿续到70年代。1966年,新当选的美国亚洲研究会主席奈特·毕乃德在其题为《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的就职演说中,仍然不无遗憾地讲道: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近代交通运输和商业的扩展以及十九世纪末以来近代工业的扩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刺激。虽然这种发展与现代化的大部分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首先出现在外国控制的通商口岸,但在1919年以前,纯粹的中国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长起来。遗憾的是,这个时期中国人口的可靠数据几乎没有,也几乎没有人去把分散的资料收集起来,以说明城市化的趋势。(注:奈特·毕乃德《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译文见(美)西里尔·E·希等主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第218页。)二七十年代后,本领域研究开始打破长期沉寂的局面,而新局面的出现首先来自美国汉学界。大体而言,七十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受费正清(John )为代表的“冲击——反应”模式(Impact-respense model)和利文森()为代表的“传统——近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一个长期停滞的状态,循环往复而缺乏突破传统社会框架的内部动力,只有到19世纪中叶遭遇西方冲击后,才发生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剧变,柯文(PaulA. Cohen)批评其为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六、七十年代之交,在美国方兴未艾的历史反思潮流中,年轻一代的史学家一面尖锐地批评“西方中心论”的弊端,一面又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以实证的研究成果向其发起挑战。柯文将此概括为“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并将其特点归纳为四点:(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注: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5页。)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的“怪杰”施坚雅先生是“中国中心观”的代表人物,而其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注: Skinner,The CityinLate Imperial .)则将晚清 城市史 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按不同主题分为三编,每编各收入论文五、六篇,并冠以施坚雅所撰的专题导言,其中施氏本人的《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城市与地方体系层次》、《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等重要论文均收入其中。芝加哥大学教授诺顿·金斯伯格(Norton Ginsburg)评论道:“此书标志着对中国城市的研究,已经跳出了晦涩难懂的传统汉学的窠臼,开始进入了历史社会科学的比较城市研究的轨道。”(注:引自陈桥驿:《读〈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的两篇书评》,载《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施坚雅对晚清城市史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其提出的区域体系理论(regional system theory),在他看来,“工业化前期,以中国作为整体的全国城市化率实际上几乎毫无意义,要重新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各个区域出发。”(注:《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1页。)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施坚雅将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长江下游、岭南、东南、西北、长江中游、华北、长江上游、云贵及东北(施氏认为,19世纪90年代以前,此区尚在开发之中,不宜列为完整地域进行系统分析)。施坚雅的这种划分,不仅打破了传统以政治边界(即省份)划分中国的方法,而且改变了自2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中国城市化无从谈起的韦伯模式,其意义重大且影响巨深。施坚雅的理论并没有停止于此,他还在其宏观区域理论中引入了中心边际论,即每一个宏观区域都包括中心和边际两大部分。中心地区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大,交通运输发达的大城市所在地;而边际地区则是较中心地区各方面均为萧条的、联系较为松散的地区。换言之,人口和资源往往集中在中心地区,并随着从中心向边际地带外移越来越稀落。柯文对此评论说:“在我看来,施坚雅取向的最大优点在于他同时突出了各个区域之间以及每一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注:柯文前揭书,第145页。)应当说,施坚雅的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例如许多学者对施氏理论忽略各巨区(macroregion)间的联系,忽略全国性因素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注:Barbara Sand. Ramon H. Myers,The Spatial Approach to Chinese Hstory: a Te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ug,1986). Gilbert Rozman,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in China.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不能忽略的是,施坚雅的理论受到过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兹曼(Glbert Rozman)的影响。(注:有关罗兹曼的介绍,可参见郑羽:《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吉·罗兹曼教授》,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罗兹曼在1973年出版的《清代中国和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城市网络》(注:ClbretRozman,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3.此书由罗兹曼先生赐寄,谨致谢意。)中创立了城市空间网络学说。罗兹曼认为,在中日两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落后于日本,在此书的扉页,他特别绘制了两个金字塔形的图形来说明中日两国城市结构的差异。罗兹曼强调,由于中国人口集中于城镇和乡村,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寥寥可数,因而金字塔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种城市网络,使中国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体系,从而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日本的情况则恰恰相反,19世纪初期开始,伴随着各地大城市的出现,农村的集市却呈衰微之势,日本的城市网络表现为规格的金字塔形状。中日两国城市网络的差异,正表现在城市化指数的巨大差异,罗氏认为,18世纪日本的城市化指数已是中国的两倍多,之后的一个多世纪内,这种差距愈发加大。还应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珀金斯的相关成果。珀金斯在6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注: Dver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中译本由伍丹戈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书中,曾专辟《城市人口资料,1900-1958》一节作为附录,罗列了约1900-1910年、20年代初期、1938年、1953年、1957年、1958年6个年份(代)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据,并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教授赵冈先生长期致力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据笔者陋见,80年代后赵冈先生对中国 城市史 研究给予关注,1983年作者的长篇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在台湾《食货月刊》第13卷第3-4期发表,可以视其为城市人口的代表作。该文估算了自战国迄至近代的城市人口,并判断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的发展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即十二世纪的南宋和十九世纪的清末。他认为,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至19世纪中叶降至最低点。90年代初,《历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赵文《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注:《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1995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又出版了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收录了他有关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最后,有关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的个案著作,最应注意的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罗威廉(wlillan,T. Rowe)有关汉口的两本著作,即1984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1989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976-1985》。(注:William andSociety in a ChineseCity,1796-1889,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4;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其中,在1989年的著作中,罗威廉在第一个部分就将“城市人口”作为重点首先进行了讨论,涉及到汉口城市人口总量、人口移动、人口异质度增强等问题,以便展开对其冲突与社区主题的讨论。罗威廉此书还以汉口为个案深入探讨了八、九十年代以来风靡美国汉学界的“市民社会公共领域”范畴,正如杨念群先生概括的那样:“罗威廉的汉口研究以史实勾勒出了一幅国家向社会公域让渡权益的斑斓画面。”(注:杨念群:《“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载《中国书评》,1995年5月总第5期。)台湾学者刘石吉对江南市镇研究多有贡献,其《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有关江南地区专业市镇、太平天国后市镇发展、市镇数量分析三篇论文,其中即有“市镇人口的一个估计”。又,台湾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项目,迄今所出版的湖北、山东、闽浙台、湖南、江苏、安徽六种,均有对人口及城市化的专门论述。三七、八十年代之交,伴随着国内史学研究新局面的出现,“中国 城市史 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张仲礼语)。“七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城市历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进入90年代,大部头的四城市研究专著陆续问世;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论文10年间已超出千篇;各种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讨论会在各地相继召开;专门的《城市史研究》杂志应运而生。有学者预言,城市史有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本领域的研究只被视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项内容,但其成果也足以令人欣喜。除“七五”期间被列为重点研究的四城市史均辟专章或专节对城市人口以专门论述外,(注: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罗澍伟主编《天津 城市史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还出版了对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城市人口研究的专题著作:邹依仁的《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竞能主编的《天津人口史》1990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韩光辉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史明正《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唐振常主编《上海史》、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茅家琦主编《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以及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何一民《中国 城市史 纲》、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胡焕庸等《中国人口地理》、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等专著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本领域的研究。有关江南市镇研究的论著也有两部: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与有关专著相比,本领域的学术论文相对为少,初步统计不过30余篇。1989年拙文《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或许是最早涉及本领域的学术论文,此文初步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领先,近代落伍的史实,并对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及城市化与近代化的关系提出了拙见,虽不免粗略缺陷,似亦抛砖引玉。90年代后,本领域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其中乐正先生的《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840-1911)》及《近代城市发展的主题与中国模式》对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与迟滞、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及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对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概况、原因、特点也有粗略的罗列和论述;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地区流动》,以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论述了人口流动的形式及流动者身份、流动人口的归宿及地域构成两个问题;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也对此期人口城市化的加速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趋势有概略阐述;张庆军《民国时期都市人口结构分析》就民国时期都市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婚姻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关农民离村问题的研究则有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和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两文。(注:以上可谓本领域的综合研究成果,分见《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天津社会科学》1992第2期;《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人口经济》1991年第4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代中国》第3辑;《民国档案》1992年第1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个案的城市人口研究论文也时有发表,主要有:周源和、吴申元《上海历史人口研究》、王跃生《清代北京流动人口初探》、戴一峰《近代福建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沈毅《近代大连城市人口略论》、竺菊英《论近代宁波人口流动及其社会意义》、吕实强《清末民初期间四川城市的发展》、何一民《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徐曰彪《近代香港人口》、王笛《清代重庆移民、移民社会与城市发展》、吉石羽《传统期之天津城居人口探析》、张利民《论近代天津城市人口的发展》、许擅《16-19世纪山东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势》等。(注:分见《复旦学报》1995年第4期;《人口经济》1989年第6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江海学刊》1993年第5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3期;《 城市史 研究》第1、2、4、11-12辑。)另外,笔者所见的未刊论文尚有杜语博士的毕业论文《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夏明方博士的毕业论文《灾害、环境与民国乡村社会》、马学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368-1911年江南地区分析》等,也对本领域问题有所研究。对于明清以来城镇的研究,尤其是对江南城镇的研究可谓成果斐然。涉及本领域的两篇综论性的城镇研究论文是黄苇《中国近代集镇墟集的兴衰存废问题》和慈鸿飞的《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问题》。(注:分见《学术月刊》1979年第3、4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至于地区性和个案城镇的研究论文至少在数百篇以上,兹不赘录。四对本研究领域作上述扫描式的回顾之后,这里有必要就城市发展史与城市化史的区别稍费笔墨。笔者认为,城市史与城市化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研究范畴。就联系而言,二者研究的对象都离不开历史存在的城市客体;就区别而言, 城市史 要回答的问题是城市本身发展的历史,而城市化史回答的重点则在城市的“化”这一过程,当城镇或城市出现于地球之时,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的历史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城市化乃是一个发端于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而迄今尚未完成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市化”,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上述回顾主要限于本领域的研究,而没有宽泛到整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注:有兴趣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状况的读者,可参见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详细的论著目录则见《 城市史 研究》第1辑,第11-12辑附录。)
一、最新地理论文选题参考1、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3、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4、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5、能源地理学——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6、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7、地理学: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8、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 …9、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0、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11、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1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3、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14、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15、地理和贸易16、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17、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8、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19、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20、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二、地理论文题目大全1、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2、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5、华北植物区系地理6、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7、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8、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9、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0、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11、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12、新疆黄山东铜陵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理动力学意义13、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14、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5、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6、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17、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18、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19、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20、WebGIS中的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研究三、热门地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2、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3、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4、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5、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6、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7、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8、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9、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10、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11、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12、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14、中国城市地理15、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1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17、中国城市地理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1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20、地理和贸易四、关于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2、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3、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5、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6、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9、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0、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11、植物区系地理12、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13、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14、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15、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7、植物区系地理18、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19、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五、比较好写的地理论文题目1、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2、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3、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5、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6、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7、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8、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译后9、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10、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11、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2、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1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14、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15、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16、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17、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18、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形态性状参数及相关性分析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20、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它旨在利用海绵结构来改善城市环境,以营造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污染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暴雨带来的冲洪威胁,使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可持续。
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促进水源回用:在建设海绵城市时,促进人们利用雨水、污水等源进行水源回用,减少对总水资源的占用,以及降低水源污染,提高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率。2、及时处理污水:在城市内推广污水分流技术,使得污水及时处理,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水对城市环境的污染。3、提高生态空间:通过绿色覆盖,例如绿屋顶、墙等,减少温室效应、增强生态空间和改善城市气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4、控制城市面积:控制城市扩张,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森林砍伐,减少空气污染源,改善城市空气环境。5、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地表水质、减少噪声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容量及总体生活质量,给城市带来健康环境改善。
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用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用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生态系统本就相当脆弱的滨水区域。因此,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有效缓解水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城市排水问题,减轻水资源供给压力。基于此,对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海绵城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用现代
引言:
城市的功能体系虽然已经较为完善,但要保证其长期正常运转,就必须确保各项功能都顺利维持运行。实际上都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干旱、水污染等问题。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科学地应用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当中,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海绵城市相关概述
海绵城市就像海绵一样有强大的吸水性,能够吸收大量的水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植被数量不断减少,城市的储水能力也越来越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城市建设中应用海绵理念,通过配置相应的设施,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净化,再储蓄剩余的水资源。与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不同,海绵城市建设是基于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以最低的破坏来改善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保障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适应[1]。我国近10年来不断在尝试将海绵城市理论、自然、新技术等进行结合,如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厦门五缘湾环湾景观整治以及秦皇岛汤和公园等,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海绵型城市。如我国江苏连云港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也面临较大的挑战。流经连云港城区的很多水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大多直接排放,河堤上被丢弃大量垃圾,水面污染严重,甚至有些河道散发出轻微异味,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连云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城市水系网格格局,促进水系统生态安全。同时,连云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风景园林、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市政部门等多个单位的协作,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参与。
2、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生态效益
滨水区的生态价值较高,主要由于其在城市内陆与水域之间充当连接纽带的作用。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通过增强已经受损生态系统的防御能力,进而杜绝污染源到达水源的终端。城市污水一般都是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到滨水区,然后才能到达自然水域[2]。因此,对滨水区进行优化设计,处理受污染的地表径流,防止污染源进入水体,从而促进滨水区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城市滨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首先,可以控制污染源,一般情况下,通过生物滞留技术、下沉式绿地等方式来处理受污染的地表径流,具有非常强的滤污净化能力,能够有效保护城市水体环境。其次,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通过对受损水生态环境的恢复来构建健康的滨水生态系统。最后,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有效提升自然水利用率,通过蓄存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源,可以大大减轻水资源供给压力。
社会效益
城市滨水区是居民开放空间需求的一部分,在其生态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丰富植物品种,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另外,滨水区的优化建设,能够改善城市文化形象,使其符合国家发展趋势,还能提升城市居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从而促使人们参与到其中,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3、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需遵循的原则
防洪原则
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滨水区的特点,不能忽略其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必须重视海滨的防洪功能。当强雨季来临的时候,一定的洪水防御能力才能起到保护河岸的作用,使其不会被雨水破坏。
因地制宜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非常大的工作量,内容复杂多样,而且海绵城市有许多特色水面景观,施工前,必须科学分析城市各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使得水域景观的设计和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相对平衡。
生态性和完整性原则
在开展滨水区景观设计时,将生态理念切实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3]。在设计滨水区景观时,要科学合理规划,如用点和线合理创建河滨区域,营造出科学整合的城市和水生环境,确保滨水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4、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道路海绵体设计
在进行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道路景观海绵体的设计。首先是道路铺设设计,在道路路面和停车场路面应主要铺装具有透水性的混凝土和沥青,而道路旁边的人行道,应铺设透水砖。其次,植物绿化配置中,要注意植物规划不能遮挡驾驶员的视线,以免影响行车安全,应着重对道路一侧的植物进行设计,并且在车位之间选用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如栾树、国槐、洋槐等,以改善停车区域的生态环境[4]。再次,雨水收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在停车区域设置地下蓄水池、设计雨水花园,从而实现科学净化水源的目的。并且净化后的水资源还可以再次利用,可用来清洗车辆或者灌溉绿植等,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生态廊道设计
生态廊道可以有效隔离或者联系滨水区多个不同的生态板块。在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到很多配套设施,要将其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充分结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施工的总工程量,进而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大幅度提升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生态廊道设计,可以将雨水设施划分为蓄水坑塘、季节性湿地、小型沟渠雨水等多个部分,并设定对应的管理权限,从而有效判断不同区域的雨水拦蓄能力。另外,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还能够实现拦蓄径流的目的,大大提升雨水的综合利用率,从而有效减轻外围河道的排水压力。
5、湿地设计中海绵体理念的应用
湿地的主要功能是净化降水以及储存降水,既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还可以为滨水景观提供水源。湿地主要由水塘和河流组成,其进出水口很容易被水流侵蚀,所以要设置消能坎等设备,以及铺设一些碎石[5]。在降雨量较大的季节,通过建设湿地前置塘等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处理雨水径流。湿地和沼泽都可以净化雨水,沼泽有深浅不同的区域,浅泽区的水深不到,深泽区水深,可在沼泽区适当设置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水生植物。在湿地中设置出水池,水池深度要求在,以调节水温,防止水面存在漂浮物。湿地景观的科学设计能够与生态环境一起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促进水系统的循环利用,还能够为生物生存及迁徙创造良好的条件。
广场海绵体设计
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广场的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在铺设广场道路时选取较硬的材料,导致路面吸水性较差,难以渗透雨水。海绵体城市理念的应用,要求在规划广场时合理选取透水性较高的材料,以提高路面的吸水能力。
雨水收集系统中海绵体设计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滨水城市景观设计中还体现在雨水花园的建设中,雨水花园一般设置在具有较大高度差异的场所,这样能够保障雨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以减少对灌溉用水的消耗,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为了充分合理利用雨水,在雨水花园中应种植大量湿生植物,从而吸收足够的水分,并且科学储蓄剩余的雨水,提高雨水综合利用的效率。另外,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滨水城市景观设计中还体现在人工湿地建设中,人工湿地实际上就是将小池塘集合在一起,将小池塘的水提供给住户使用,也可以在夏季蒸发水分,以降低温度,使环境更加舒适。人工湿地还可以促进生物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到滨水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科学规划人工湿地建设。
6、结语
总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城市水资源污染的情况。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还没有形成体系,缺乏规范标准。通过道路海绵体设计、生态廊道设计、湿地设计、广场海绵体设计、雨水收集系统中海绵体设计,可充分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收稿:2021-06-07)
参考文献:
[1]张梦娜.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策略分析[J].产业科技创新,2020(34):17-19.
[2]晁晨,刘振山.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1):6-7.
[3]原振华,段汉明,谢培琦.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6):47-51.
[4]张天眷,罗媛媛,张梁.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16):208-209.生态绿化现代园艺2022年第1期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以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 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6、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第一章 冯小刚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主题文如其人,譬如研究一定文化区间内的文学作品就一定要解构该区间内创作主体的身心状况。同样,影视作品的主题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导演本人生活经历、爱好兴趣以及价值趋向的淬取与流渗,那么对冯小刚本人的细化研究则是不可或缺的。本章会结合冯小刚的个人生活经历,从冯小刚作品在不同时空语境下传播的市民生活观与市民生存观为架构支点,叙述其生活经历与创作主题间的具体关联。 冯小刚的生平经历 在北京这所充满经济味道的大都市中,冯小刚也如类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出生在与其地域经济水平大相径庭的一户贫困家庭里。可不同的是,他没有故事中既定的主角光环。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承受分母离异的悲痛,父爱对他来说就像水中的月牙,可望而不可即。接着也如常规主人公一般他的故事步入轨迹化,努力学习,高中毕业,参加部队,成为文工团的一员。从部队转业后,冯仍从事文艺宣传工作。27岁时,他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与文学创作能力经好友引荐成为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美工。他除了从事美工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各类电视剧的拍摄以及剧本的编写和歌词的创作,这些实践为他后来电影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90年代的冯小刚是疯狂的,除了这些他还涉足小品行业,1992创作小品《今晚我们相识》,之后又创作相声《面的与皇冠》,1993年执导首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90年代丰富的多元创作经历与80年代底层工作的实践摸索使得冯小刚对艺术事业的“野心”越来越大,终于于1997拍摄中国首部贺岁商业片《甲方乙方》,以3600万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内地贺岁档的票房总冠军。作为商业电影导演,冯小刚几乎年年必有新作,从1997年到2004年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华语影片的档期票房纪录。2007年,冯小刚已德高望重,他凭借对艺术商业独有的感知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发觉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节奏生活脉搏,也是于本年起冯导迅速改革作品的主题风格,《集结号》则是一个先声。尔后的10年中冯小刚对其作品中的经济因子逐步弱化,他学起了张艺谋与陈凯歌,宛如一位知性的学者,又如一名谨严的解剖学家,在液态化的社会容器中一步步探析更高层次的意义表达。 冯小刚的创作主题 1997 甲方乙方 葛优、刘蓓、何冰 讲述了主角通过“好梦一日游”业务玩弄了不健康愿望的人,帮助绝望中的人取得自信。影片对现代都市人富裕生活背后内心的空虚予以关注,并对现实中“好梦一日游”式的社会人群予以歌颂。 1998 不见不散 葛优、徐帆 将视点放在异国他乡,关注了身处海外的都市小人物艰难的生活状态以及弘扬关爱与共的传统情怀 1999 没完没了 葛优、傅彪、吴倩莲 讲述了出租车司机为报复拖欠他工资的老板将其女朋友绑架的故事。关注了现代商业社会司空见惯并亟待解决的债务问题,但在故事的结局反应了人性的温暖。 2000 一声叹息 张国立、徐帆、刘蓓 讲述了编剧梁亚洲在妻子与情人之间摇摆不定,处理微妙关系的故事。影片关注了现代都市中最为敏感的婚外情问题 2001 大腕 葛优、关之琳 讲述电影制片厂下岗职工为好莱坞大腕置办葬礼的故事。影片将视点放在现代都市中无孔不入的金钱意识很浓的商业广告,表达对此类社会问题热切的关注 2004 天下无贼 刘德华、王宝强、刘若英 讲述夫妻两人为了圆傻根一个天下无贼的梦由“贼”到“侠”、由“恶”到“善”的故事。反映人性的复杂与温暖。 2007 集结号 张涵予、邓超 讲述惨烈的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为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为九连牺牲的战友们争取荣誉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与独立个体意识。冯小刚风格流变已初现端倪。 2009 非诚勿扰 葛优、舒淇 讲述了一夜暴富的大踏入征婚之旅的故事,在各式的相亲中终于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影片通过各类的相亲对象讽刺了各类的社会人群并赞扬了爱情的可贵。 2010 唐山大地震 徐帆、张静初、李晨 影片通过破碎的影像奇观还原唐山大地震,并讲述了32年后家人重逢的故事。影片通过都市的残破与人性的良善形成对比,是冯小刚从早期安稳的社会环境中讲述人类的空虚到社会剧变对人类的影响的正式转型之作。 2011 一九四二 张国立、陈道明 讲述1942年河南大灾荒老地主一家去陕西逃亡的故事。影片着重描写大时代背景下微观个体的抉择与悲哀。 2013 私人订制 葛优、白百何 讲述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圆梦故事,“圆梦四人组”在各式的荒诞事中帮助每一位客户梦想成真 2016 我不是潘金莲 范冰冰 讲述李雪莲为纠正她不是潘金莲而上诉十年,辩驳清白的故事。影片用荒诞的喜剧形式表达人物行为与价值意义的矛盾,表达个体存在的危机。是冯小刚风格流变的巅峰之作。 不难看出,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冯氏电影创作主题大体都是在阐述“小人物,大情怀”影视表达。所以你看,在影视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冯小刚一再突出人物之小,生活之难,事件发生的时间始末一定是在当代的,事件发生的地域环境一定是在城市中的。这与同时期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中对于年代更迭,时空递进,乡村集市的破落之感以及泛城市化的叙述是截然不同的。正是因为冯小刚的作品对于时空环境的约定性与唯一性,促使冯氏电影早期的主题核心始终围绕着都市生活,既无法突破这单一题材的桎梏而拥有广阔的艺术表达视野,又无法脱离世俗文化的单元局限,这使得冯小刚电影的主题表意系统始终滞留在寻常百姓之家;但滞留不并意味着颓废,相反冯氏电影做到了深度的开采与挖掘。像《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公司这个助人为乐的小团体就是以冯小刚、王朔早年创立的北京好梦影视策划服务公司为实践雏形的,冯在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受众后在影片中对于都市人生活状态的刻画是多方面,既有尊严卑弱的正面表达,又有嬉笑戏谑后的辛酸,紧贴90时代都市生活的主题和节奏。《不见不散》中的李清一直梦想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里发挥国内所学的本领,而遇到警察时不会讲英语的窘困又何尝不是对时下趋之若鹜的生活观的一种反讽。冯扬长避短,90年代的他最擅长的就是用极具生活质感的虚构与荒诞来折射各类城市小人物的生活视角,进而规避现实。 2007年始冯氏电影则将作品主题聚焦在动荡大年代的生存反思上。如《集结号》通过惨烈的巷战场面以及强震有力的视听效果很自然的将观众拉入了这一战争时空之中,观众与士兵站在同一个视点线上,无形之中观众成为了士兵中的一员,抛开美术设计和剪辑技巧的精妙所致,冯小刚似乎有意让观众毛骨悚然,进而对如何生存、生存为何这两方面沉重的课题予以反思。从不流血、从不死人的冯氏电影开始尝试着转型升级,继而在《唐山大地震》和《1942》中通过对生与死的描摹与勾勒,一方面以惨烈的崩坏奇观直击快节奏时代下的观影群体的心灵脉搏,一方面又以人物形象的非脸谱化肯定个体生命意义的价值,从而映射当代经济社会下的人类生存困惑。可以说,此时的冯氏电影的主题风格已完全由都市人物的生活关切流变为社会成员的生存思索,而到了《我不是潘金莲》则将这一思索进行了深而广的讨论。 第二章 冯小刚作品主题思想及其流变 影视作品中的具体影像既不是抽象的符号,又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将带有思想特性的一帧帧画面在充满视觉造型的前提下投映在大银幕上。本章会通过对冯小刚电影中的影像、意象和形象这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来分析其影片的主题思想及其流变规律。 “都市”框架的确立——“都市”意象”与“都市人”形象 “都市”意象在镜头与影像中的寓意表达 纵观冯小刚早年的贺岁喜剧故事中,一定是在当代的时间条件与城市的空间制约下展开的。其实从商业电影的经济运作来看,物化的都市感本就切近生活,这种类型片的拍摄本就利于票房稳健,但冯小刚在考虑经济的同时我们从其影像构造中依然可以说其兼顾文艺。《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办公室平整而质朴,这是典型的带有民居意味的:狭小的待客室,破败的书架,杂七杂八的书籍,掉漆的白墙,生锈的铁门。而到了《一声叹息》中梁亚洲居住的异国小洲中的别墅则全然是另一番景致:豪华明亮的别墅,应有尽有的生活日常品,排排笔直的绿色椰林。这两部作品中对于这类都市元素的意象的选择是十分考究的,1997年经济改革深入,城市化的步伐极速,都市成为了玻璃、钢材、柏油、蓝天这类极具意象表达力的集合体,而姚远一群人居住在这个简陋的民居工作室则显得与外界的大都市气息格格不入,耐人寻味的地方便在于此,一个资金匮乏的圆梦团队为了实现受众对于梦想和自由的渴求,可以调动坦克、吉普车、军械武器甚至模仿反清斗士上演了一出无间道。冯小刚于此树立的都市人形象则有一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执著与坚守。 而梁亚洲呢,他本身就是一个很矛盾的情感集结体,可以说他的感情一直处于妻子和情人间摇摆不定。很多研究冯小刚喜剧的论文谈及《一声叹息》大约都停留在了当代婚外情问题这个探讨层面,其实“情人”与“妻子”这两个都市人形象又何尝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都市体验观和生活价值观。冯小刚在为这部影片选景时,白色的、宽敞的、洋式的别墅意象又何尝不是一种西方生活观的寓含,90年代经济的深入牵引市民对西式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他们往往“惊讶的发现,美国人民并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这种常规心理的失衡与逆变造成了他们对当下生活方式与态度的质疑。梁亚洲是情夫,同样也是这种常规生活方式的挑战者,但故事的结局是梁亚洲摒弃了这种诱惑回到了妻子身边,换言之,回到了90年代的中国生活方式之中。无论是对于都市人形象的塑造抑或是都市意象的寓含,冯小刚都十分自然的并令观众心悦诚服的接受了他隐藏在画面符号体系之下的隐晦表达,这种表达或是工业文明之下的冯带有自身生活体验的私人表达,也或是令观众能够重新审视定位自身的大众表达,更或是冯小刚糅合了大众视野与自身对于都市情感体验的淬取而形成的独特表达体系。总而言之,冯氏主题中,折射当代生活百态的城市框架确立了。 “都市人”形象的深度与温度 90年代的都市类型片,如果谈到集大成者,非冯小刚莫属。他的取胜之处,在于能令台下的观众含着眼泪微笑,大众触觉系统最敏锐的不是影片的深度,而是温度。在《甲方乙方》中姚远慕求的周北燕,在知晓姚远最后将新买的宅房借给丧妻之痛的北漂者时,与葛优温馨的一抱以及周遭制造的浪漫氛围无疑许多观众留下了泪水。还有在《不见不散》中,坐在刘元对面的女人换成了李清时,两人在异国他乡的分分合合的爱情不由得令人唏嘘刘元的桃花运为何如此之绵长。《没完没了》中的韩冬为了治疗植物人的姐姐而“视财如命”,让观众在笑中有了几分人性的触动。正是冯小刚运用影视人物的正能量行为才一步步的将人物内在的温度充分的浸染在了大众的感知系统之中。冯氏电影在塑造人物温度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深度的思考,如在《大腕》中冯小刚对于世纪之交下商品经济的猛劲发展带来的“广告现象”予以幽默的讥讽与嘲弄,以及在这种经济社会之中的边缘群体——盗贼形象的塑造。《天下无贼》中王薄本是没有善恶逻辑信条的贼,就因为妻子王丽决定保护一个有缘的傻弟弟最后付出了生命。影片中的戏剧冲突原本是黎叔与王薄的偷技较量,而这个操着河南乡话的傻根的出现让王薄一次次对道义有了新的认知,二者的技艺冲突成为了王薄自身善恶冲突的附庸。冯小刚对原有戏剧冲突的迁徙成功的刻画了王薄这一形象的深度韵味,即社会边缘群体对于道德失衡的厘清与扭正。 “破碎的都市”——现实都市的影像解构与理想都市的精神重塑 在经历了90年代贺岁喜剧的沉淀,冯小刚决定乘胜追击跨题材表达影视艺术的寓含。可以说,07年随着《集结号》的问世冯小刚突破其影片类型成规的桎梏,同时也对经济社会下快节奏的生活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代生命意义本位的缺失与寻觅。冯小刚借助历史、鲜血与崩塌扩大了他的表达范畴。 “都市”在现实空间上的崩塌与破败 “都市”一直以来是冯小刚电影主题思想最有力的表意符号,90年代的冯着重笔墨去描摹、去勾勒,而《集结号》《唐山大地震》《1942》则是对都市在视觉符号上的摧毁。可以说此时冯小刚的主题风格已由日常生活的哲思转场为奇观现实的敲击。冯小刚试图凭借对既定的历史创伤的叙述来强化自身的现实主义主题倾向。在具体的视觉传达上,冯小刚习惯于在影片的开头利用长镜头突出“大画面,小人物”的对比效果。画面也往往是剧烈晃动的,以此模拟战争人物、地震余波、群族迁徙的状态与感觉。在崩塌、破败、血腥之中冯小刚完成了冯氏暴力美学机制,不同于吴宇森电影的视觉冲击与心理震撼,冯小刚似乎有更深长的意味。21世纪经济的壮大使人和钱的主仆关系发生了质的转换,社会精英阶层已经率先脱离了仅流于生活层面的冗赘思考,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对自我生存意义的强势肯定。这种肯定可以体现在劫后余生、英雄主义、主角光环上的寄托甚至可以体现在摧毁与破坏的发泄。在大多数人眼中,都市在空间意义上的崩塌与破坏已然不是视觉冲击的简单需要,更是一种极具质感的心理慰安。可以说此时冯小刚的电影主题也在顺应时代的心理趋向,在积满灰土的颓败画面之下又塑造了《集结号》中连长谷子地的英雄形象,大地震过后方达一家人劫后余生多年相认的喜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讴歌与肯定。 “不破不立”——影像内外的人文关怀与慰藉 冯小刚是精明的、是文艺的。如果只有对断壁残垣的刻画而不对折射的人性问题进行艺术加工的话那么无疑是简单的画幅拼贴,对观众的心理需要也只是昙花一现式的满足,不利于电影商业与艺术表达的持久。所以在《1942》中,河南与西安的交界尸堆里,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颓废的走着,直到一个遗弃的小女孩被他发现,老东家甚至忘却了路人甲应有的矜持与礼节,毫不犹豫的收其为孙,最后的镜头也滞留在了二人相扶相搀渐行渐远,也是于此为这部黑暗系的历史灾难片增添了唯一的一抹亮色。可以说,这一幕不仅是对老东家这一影视形象的苦难经历的安慰又是对片场观众的一份精神鼓舞。沉重的灾难与人祸营造出迥异于当代生活的时空错置感,如今当代人生命本位的流失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微观个体的无奈亦有殊途同归之感。这也是冯小刚电影主题流变后最成功之处,冯小刚总是在受众需要发泄与慰安之际提供与之匹配的强有力的画幅震撼,在受众需要鼓舞与关怀之处又予以人文主义的施舍。这种施舍是流于影视内外的,一方面冯要完成自身作品的类型突破,塑造更有人物张力的形象特质,一方面又要通过对人类生存问题本身的肯定进行艺术输出。而冯氏电影流变后的一个约定套路,即是“不破不立”,必要的天灾人祸,或是地震或是兵灾,对现有的都市物化形象进行摧毁与解构,紧接着建立一个充满个体生命力的英雄形象(如《集结号》中连长谷子地)或是在影片的适当部分对悲剧人物予以带有人文精神的激励与鼓舞。冯氏电影对于生存观的视野便这样架构起来了。 “荒谬的都市”——集合空间内行为与意义的矛盾 1997年至2016年,中国社会内在体状的变迁仿佛经历了三个阶段:固态化社会,固液共存状社会、液态化社会。冯小刚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利用集体空间内部的人物关系来诠释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人民思想状态与心理特征。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的推出则比较有深度的传达出了一个新的影视哲学视野:当代都市人群无论生活还是生存都显得毫无意义,荒谬至极。 “含沙射影”——当代生活本身的荒诞不经 提到荒诞主义,很多人会想起姜文的电影。相比之姜文的《让子弹飞》《一步之遥》这类荒诞题材的类型电影,冯小刚则把荒诞的发生场所放在了当代大都市环境之下,而非民国的某某边陲小城。在《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中,即用荒诞的表现手法突出李雪莲形象的存在危机感。她为了证明“我不是潘金莲”这个说法而上访十几年,但从故事的过程来看她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帮助,虽然也有过院长、市长、省长一致声明要解决问题,但口头声誉这个问题从具体的行政手段上无法得到任何解决。从事件的起因看,李雪莲的“潘金莲”形象从其一开始欺社会房产的行为举动中就埋下了定论。所以说,她的行为举动是善恶难言的但细细想来恢复声誉这件事又似乎是行之必然的,而以上访的形式恢复声誉则是隔靴搔痒。与其说李雪莲热衷于上访,莫不如切中要害,直言李雪莲视声誉为其存在的标式,一旦触动了这个标式,她会觉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变得空无、变得异化,只有通过大众的舆论导向才能完成对自身的救赎。可以说,冯小刚于此树立了一个十分矛盾却又十分必要的模式:声誉(生存意义)——声誉被毁(生存意义流失)——上诉(找回生存意义并以此为生活方式)——上诉失败(生存意义终结、生活方式易位)。而从本源来看,恰恰又是李雪莲自己因为想多分房要导致的生存与生活的失败,从一定意义来讲又是其作茧自缚。有很多论文研究者称该影片是一部官场讽喻小说,其实深度的剖析,这部影片的主体并不在官场,而在于李雪莲本体,冯小刚将该片的主题思想更多的凝注在了个体生存质感虚无这一表达层面上了。2016年的冯小刚电影已然扎进了当代社会人心的最深处了。 社会行为价值与意义的深度拷问 冯小刚的商业电影在90年代以来一直在满足大众主体的世俗性欲求,进军20世纪初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精英视野的一种满足,而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的问世则囊括了社会成员时下的普遍特性:存在价值(生存、生活)的迷惘。影片中李雪莲追求的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名誉,当时平民大众与社会精英追求的又是什么呢?影片极尽篇幅突出李雪莲上诉的决心与毅力,影视行为符号的内在象征着大众社会行为的若趋性。李雪莲的行为意义是善恶、对错、黑白难以辩清的,但通过这种沉重的主观情绪、积极争取的奋斗决心和荒唐怪诞的个体辩驳来预示时下液态化社会的大众行为价值与生存状态最合适不过了。不仅是社会要素是液态化的,连人的行为驱动也是液态化的。为了多分房而假离婚,口头却说是真离婚的行为是液态化的;为了证明自身不是潘金莲而强调之前的真离婚实则为假离婚的行为是液态化的;得知前夫身亡坚持十几年的上诉历程而就此终止,默认自身是潘金莲,那么十几年的上诉历程也是液态化的。当冯小刚将电影文本当做全面的艺术材料来构建之时,我想此时的冯氏电影主题才更贴近于社会图景的刻画与解读。可以说此时冯氏电影主题风格的流变才真正具有艺术性,一味的生活百态反思是不够的,一碗慰安生命本体意义的心灵鸡汤是不够的,只有于今时今日,于此液态化的社会下对普遍生存成员存在价值的拷问与诘难才真正对得起影视艺术的最高谛旨。 第三章 主题流变的心理学探析 冯氏电影的主题流变是两方面的:创作主体的思想流变与受众欲求的主观流变。毋庸置疑,一切电影的主题、风格、叙事或视听效果的流变的主要参照物一定是受众观影心理的驱动。本章会从大众观影需要和冯小刚本人的创作改革入手,探析冯氏电影主题流变的心理因素。 嘴“刁”的观众——大众文化需求心理探析 1997年香港回归,经济改革深入,市民享乐心理占据观影心理的主体。90年代的陈凯歌与张艺谋拍摄了大量的文艺剧情片,虽然国际上获奖无数,但国内票房惨淡,这与大众的观影心理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90年代的市民阶级可以说是影视产业消费的有力队伍,他们更喜欢关注当前正经历的、置于其中的影视表达视野,而冯小刚的电影恰值其时,他往往以平凡小人物的视角将生活的种种困惑、无奈以夸张、滑稽的喜剧形式表现出来,故事的结局也往往是大众接受的由喜到悲的大团圆式结局。但是这种视野的生命力是有限的,随着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的疲惫感以及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四面八方而来的施压使得大众对个体生活意义性的大银幕寄托越来越重,文化精英阶层的寄托欲求尤为明显,他们处在社会结构的尖端,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担子始终肩负在他们身上,他们需要奇观冲击视觉,需要独特个体来诠释意义,此时冯氏电影的主题改革是必要的,况冯小刚本人也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一份子,他也需要对自身作品的表意系统予以升格和深化。步入2016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记忆、碎片化的交际、碎片化的文明构成了当代液体容器般的流体社会。社会的参与主体——人的心理也是流动的、浮躁的、破碎的,人们需要荒诞与怪异来表达这种不可言喻的惆怅,冯小刚再一次做出了选择,切合大众时下心理状态的《我不是潘金莲》问世,标志着冯氏电影风格的再一次流变。观众的口味是“刁”的,冯小刚的汤药是“稳”的,正是冯小刚对大众文化需求心理的洞若观火使得今日的冯小刚电影研究成为解读大众心理迁徙的重要参数。 “经济与文艺”——冯小刚本人双重心理探析 冯小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你在拍电影的时候你脑子里就得有一个市场的概念”“更多的时间,我是一个观众我不是一个导演”。这句话在以《甲方乙方》为开端的贺岁喜剧系列就有所体现,他一直对市场环境、受众审美情趣、社会风尚、制片成本的变化采取着不同的商业运作方式,主动调整着电影的类型、主题思想、受众阶层以形成自身独特的商业运作体系。强大的经济观念既是冯氏电影稳赚不亏的主要因素,又是冯氏电影能够在90年代始终能够存活向上的有力驱动。从华语影史的进程来看,90年代长期的政治电影、文艺电影的主旋律输出客观上弱化了商业电影的部分艺术特质,使得商业电影在中国影视行业受到了各方面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长期陷入低谷、内容呆板化以至受众流失、市场萎靡的重要原因。冯小刚正是在这样一种危险处境中以平民生活观为着眼点逐步强化自身商业影视作品中的艺术感觉,这种艺术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其作品的市场观而服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艺术与经济的平衡机制为冯小刚电影提供了宝贵的影视生命力与符号特质。在经历了90年代的商业电影尴尬处境,迈入新世纪,冯小刚则更将注重这种平衡机制的合理运用,如在《天下无贼》中冯小刚在演员结构(刘德华的出演)上以及选景倾向(南方景别)上无不兼顾着一定的南方的受众,于此也可见冯小刚追求市场扩大化的良苦用心;而从影片内容主题上,冯小刚又极力刻画社会边缘群体的挣扎与自我救赎,具有很强烈的艺术张力。如果说早年冯小刚的艺术传播规则是为其商业服务的,那么此时已贵为国家一流导演的他更多的是想追求艺术产品本体的塑化,此时的经济观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其艺术受众的扩大化所必需的。一个处在影视行业的尖端人物,哪个不想名利双收?市侩的诟名对于此时的冯小刚是不想听到的。况冯小刚早年有过丰富的艺术从业经历,此时天时(大众希求的影视艺术寄托)地利(庞大的资金队伍)人和(强大的受众号召力)已备,冯对于电影主题内容的深化已然是势在必行。
从第一束光照耀混沌世界的那一刻起,色彩的历史即已展开。 尽管近代以来的人们被告知:色彩只是眼睛玩弄的魔术,物体是没有色彩的,当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这个物体按照其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而反射出另一些波长,这些被反射出来的波长在人的眼睛里就被感知为某种色彩。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色彩最深层的奥秘甚至连肉眼也看不见,而只能为心灵所感受。 爱因汉姆在论及色彩时说:"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都望尘莫及的?quot; "人们在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实在是并不奇怪的。……形状和色彩结合对于创造绘画是必需的,正如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对于繁殖人类是必需的一样。 色彩赋予形体以灵魂,正如声音赋予语言以情感。自远古开始,在很多领域里,色彩被编码以后成为通讯工具,这是色彩象征意义的开始。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的作用是强烈的,因为它在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自然之外,还承担着将现实纯化和强化的功能,它能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是指涉精神世界的无形之物的符号。色彩本身不能脱离形体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却是所有作用于视觉的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在回溯色彩的历史时,我们能看到那些业已消逝的感情倾向。 第一批在色彩上使人类形象具有个性特色的画家产生于文艺复兴初期,他们已经认识到色彩能带给造型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从乔托、扬o凡o爱克、弗兰西斯卡到提香、格列柯和伦勃朗,画家们从再现人与物的固有色逐步走向用不同的色域进行抽象和概括,以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在巴洛克时代,静止的空间被归结于带有运动节奏的空间,色彩也不仅仅是表现客现世界,而成为韵律连接的抽象手段。因为说到底,色彩是用来创造深度幻觉的。从十九世纪开始,色彩迎来了它的另一个高潮,首先是歌德、龙格、叔本华和谢弗勒尔等人的色彩理论相继出炉,在此基础上敏感的画家们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导致了印象派的产生,色彩达到一个全新的表现阶段,留下了《日出印象》、《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等惊世的杰作。而此后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对色彩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对于绘画来说,色彩进入电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因为电影艺术手段的丰富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而正如马赛尔o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即同现实完全一致),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如黑与白)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冷色和暖色)去运用色彩?quot; 一. 彩本身在电影中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最初毕加索想用彩色绘制他的名画《格尔尼卡》,但最后只是用了黑白两色。在美术史中,图形与色彩的争论古已有之,这种争论无疑也延续到了电影创作中。人们担心色彩只是一种着色手段,徒有其表,或者太过重视这种形式而脱离了叙事。这在色彩进入电影的二十年中一直是理论界和创作界争论的话题。 在六十年代,一些电影家毫不怀疑地把色彩看作是运动的对立物,费里尼曾称?quot;色彩即静止。"马赛尔o马尔丹也曾说:"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何况在许多情况下,强烈和刺眼的色彩(先不谈其虚假性)是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感到不快的。简而言之,观众的眼睛是会真正盯视各种颜色的。我们不难看到观众自发地鼓掌赞美迸射出绯红、青蓝和紫红等色的日落景象;黑白片在美学上的威望要远远超过蹩脚的彩色片。总之,色彩是加重了影片的绘画感(使电影向绘画靠拢),但是,也因此而加重了影片的静态感。因为由于色彩魅力与感觉,影片显得缓重了,而这就必然会使故事产生一种呆板感,这同色彩吸走了注意力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地相联系的,但是导演又不敢去破坏色彩的魅力?quot;他还认为,彩色在音乐片、喜剧片、惊险片、西部片和一些非现实主义影片中的运用是成功的,但是另外一些影片则不宜使用彩色,如战争、死亡、暴力、恐怖及心理题材的影片。 在波布克的《电影的元素》一书中,他只用了短短的四段文字谈论色彩问题,并且总是与光和照明问题混淆在一起:"所有的光都有自己的彩色,彩色情调照明的潜力只是在近年来才被认为堪与黑白相媲美,如果不是更丰富的话。在运用彩色情调照明时必须加以准确控制,因为彩色本身即能引起情绪反应?quot; 他们所表达的是其它电影家们共有的忧虑,即色彩以漂亮的影像抑制叙述。这与现代绘画的倾向刚好相反,当时的画家们都在试图运用色彩摆脱叙述性的再现。如果说色彩会吸引注意力、吸走叙事,那么我们不应该忘记,吸收与反射恰恰是界定色彩的唯一根据,被色彩吸走而留下的那一部分恰好构成影片的区别性特征。正如人们所说,任何形而上学都是隐喻的物理学。二. 色彩的句法 人们都知道,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的感觉是无法加以约简的。在色彩的心理试验中证实了,有某些基本的色彩,如红、黄、蓝,在凡是能知觉到色彩的场合都会出现。这样一些基本色彩互相之间不发生关系,即它们不会统一在由一个共同的单一色相所组成的等级序列中,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性质,把它们并置在一起也不会产生张力,因为它们既不会相互吸引也不会相互排斥。然而在任意两个基本色,如红色和黄色之间却可以组成一个色彩等级序列。那些微妙的混合色彩,看上去就象从基本的色彩组成的等级序列中派生出来?quot;变调"或"变体"。这此基本色永远只能独立地出现在某个位置上,位于一个色彩序列的开端或结尾,因此在构图中永远不可能用它们作为过渡色,它们只能作为静止点和基调为各种混合色提供一个坚实稳定的参照架构,而那些不固定的紫色、绿色、橙色看上去似乎处在一种永不停歇的流动之中。 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尔曾提出一部关于色彩的语法,将光谱中的七种色彩当作字母,从这些色彩的关系中区分出三种对比类型:同性性对比、连续性对比和混合性对比。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竟然与后来的索绪尔研究语言的方法如此近似。同时性对比涉及人们在同时看到两种或多种颜色时所产生的变化,这对一些画家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主要不是一种和谐规律,而是一种结构或拓朴学,其重点在于并置的色彩所具有的关系。连续性对比则包含了眼睛对一个或数个色彩物体相继停止注视时,眼睛显现出其各种颜色的互补色的现象。混合性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是前两者的综合:视网膜在看到一种颜色后,会在下一时?quot;看到"这种颜色的互补色,如果这一时刻外界又有新的颜色呈现,那么眼睛所感受到的将是上一种颜色的互补色与新颜色混合的结果。谢弗勒尔举例说:如果布商连续向买主展示十四块同样的红布,那么后面的六七块会被认为不如前面的好看,因为眼睛在连续看了七八块红布后,会自动呈现其补色绿色,这种绿色会影响对后面的那些红布的色彩体验。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看了七八块红布后,给他们看一些绿布,让眼睛恢复到正常状态。 实际上,同时性对比在绘画与电影中也常常被体验为后两种对比,因为眼睛在接触一幅画面时,总是从画面的一处移动到另一处,色彩依次出现在视网膜上,相互融合或抵消,这仍然是一种历时的体验。可见,连续性对比和混合性对比可以为电影家们提供从时间上配置色彩的规则,也构成一种色彩融合的生理模式。经验证明,最美的色彩乃是运动中的色彩,因为视觉场中一个运动的物体更明亮、色彩更鲜艳。这一切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美术师如何选择色彩来构成节奏,摄影师如何掌控摄影机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直至剪辑师如何来结构一场场的戏。 在电影中,单一色彩的表意功能并不完整。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境)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爱森斯坦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 三. 电影作品中的色彩感受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约翰内斯o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指出,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和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银幕上复制物质现实的愿望,正所?quot;百分之百的天然色彩"。直至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的出现,这部电影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因为"安东尼奥尼象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他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蓝色的海、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间,绿色的田野显示出安东尼奥尼对工业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对色彩的处理恰如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 这种用色彩来表现人物心理世界的方法被一些电影家们屡次成功地使用。如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影片一开始是摄影机在柏林上空的一个大俯拍,这是天使的视角,用黑白影像来表现这个巨大的工业都市,同时也表现出天使与凡人在感觉上的隔阂,直到天使爱上马戏团里表演空中飞人的女郎,决心放弃天使的身份成为一个凡人,周围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 斯托拉罗曾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色彩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的影响,他研究如何用色彩把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形象化,他认为当人处在黑暗或蓝色中时就需要休息,而处在光线或黄色中时就有了活力。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对色调的处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影片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在《旧爱新欢》中,斯托拉罗为每一个场景都设计了明确的色彩倾向,男主角的房间是绿色,女主角的房间是粉红色,客厅是白色,当两人吵架时,可以看到画面中绿色和粉红色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在《末代皇帝》中他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此后在贝尔托鲁奇的《遮蔽的天空》和绍拉的《探戈》中,他延续了这种华美浓郁而异域情调的视觉风格,让人想起象征主义的大师莫罗。 象征无疑是表达影片意义的高度凝练而富有潜在的方式,在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里,那房间的红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脏,穿白袍的女人像来往于心室心房之间。正是在这内心般的空间里,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们同受煎熬。 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样是一位善长象征地运用色彩的导演,他注重用不同色的光投射在人脸上以产生层次丰富的变化。《三色》之中数《蓝色》对影片的基调色最强调,蓝色的游泳池,蓝色的棒棒糖纸,缀着蓝色水晶珠子的灯饰,能一施笔墨的地方都不放过。然而漆成蓝色的房间显然最惹眼,并且他也多次渲染不同的光映在朱丽叶特·比诺什脸上的效果,表达她深陷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悲痛中无法自拔的内心。《红色》中亮丽的女大学生瓦伦婷出现在红色的大幅广告牌上,基斯洛夫斯基按排了一位法律系的学生的重复出现,他住在瓦伦婷对街,但他们并不相识。每次他出场总会有一片红色在画面一角显露,一辆红色的轿车,一扇红色的门面,抑或一角红色的屋檐。我们通常是通过瓦伦婷的视角看到他匆匆进出的身影,他们周围的红色仿佛在暗示一份机缘近在咫尺。《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整个运用了金黄色影调,光影斑驳,象征着一个女孩的细腻敏感的心理空间,影片整体都用了金黄色的滤色镜,所以看起来整个影调很温暖,是一种很平和的温暖,虽然它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法国的薇罗尼卡在屋子里被对面房子小男孩反射的耀目的红色光影唤醒,红光投射在她脸上,美伦美奂。克拉科夫的薇罗尼卡在雨中跑过水洼,逆光的镜头渲染出她出尘的美丽。晕黄的影子里薇罗尼卡在空灵的歌声中姗姗走来,她的书散落满地,正是那个两人相遇的经典场面。薇罗尼卡主观视点的镜头述尽了存在主义的意蕴。急速运动、旋转,时空的面具开始模糊,她们默默对视,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人此在的荒诞,都在广场上薇罗尼卡茫然无助的表情和仓皇奔跑的人们身上散溢出来。 大卫·林奇的电影常常带有魔幻的成分,《蓝丝绒》里杰弗里偷窥多萝茜,她穿着蓝色的丝绒睡袍,涂着蓝色的眼影,红唇熠熠,显得神秘而诡异,那只被割下来的爬着蚂蚁的耳朵,与死人久久地身处一室……在大卫·林奇之前也许没有导演曾那样冷酷地表现过受虐和畸形的情欲。 象这样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克的《发条桔子》和《闪灵》等。然而近年来也有作者不满足于仅仅在象征的层面上使用色彩,他们直接尝试用色彩来编码。 在格林纳威的影片《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色彩是被编码了的,这种符码化通常包含一种整体性:蓝色--停车场,绿色--厨房,红色--餐厅,白色--卫生间,黄色--医院,金色--藏书间。在一些访谈中格林那威已谈到了这些颜色的隐喻意义。可是色彩在运作时整个跟误察错看有关。例如,影片开始时艾伯特骂乔治娜穿什么黑衣服,她说穿着蓝衣服。事实上在餐厅里她穿的是红的,而在白色的卫生间她的衣服又变白了,还带着黑色的羽饰(她看起来象是《去年在马里安巴》里的德尔芬o塞丽)。这种"运作"跟雷奈另一部片子《天命》里的色彩编码相反,在《天命》里克劳德和索尼亚的厨房是黑白相间的,而卧室、床单、酒以及跟写东西的克利夫o朗安(吉尔居饰)有关的所有东西都是红的。在格林那威这里玩笑是迈克尔在餐厅是棕褐色,在卫生间也一样。而且在影片最后,里夏尔说了一大通话,为东西是黑色要价较高,说是因为"吃黑的食物就象是消费死亡",而被煮熟的迈克尔依然是棕褐一片。在格林那威的《一个Z和两个O》里,动物园里的各种外来动物以表示色彩编码和隐喻色彩斑澜的巨嘴鸟和极乐鸟,代表被肯定的生活,而黑白条条的斑马,代表死亡和不可思议之物;在《画师的合同》里,奈维尔的黑白色的素描,相对于被画物的华丽色彩,其功能意义亦是一样的。可是在《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格林那威仿佛是自言自语:很好,我将把色彩予以编码,这会把懒惰的观众过来让他们轻易地混入叙事,然后我会破坏这种编码,开个把玩笑,和他们逗逗乐子。塔伦蒂诺的《落水狗》显然也有这种倾向,一伙"职业的贼"策划了一起抢劫,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的姓名、来自何处,他们所在的仓库和车内都被刻意地涂成了白色,他们之间互相的称呼是"褐先生"、"蓝先生"、"金先生"、"白先生"、"橙先生"和"粉红先生"。 如果有足够的视觉积累,或许我们应该专门研习电影中色彩运用的风格史,而在这里我只能用斯托拉罗的话作为结束:"打从原始洞穴的第一幅壁画、埃及人的第一幅画,或弗兰西斯卡开始,人们就借由特殊的风格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带有情感的故事工图像。我深信,无论何时,当你做一项设计,拍一张照片,或拍一部电影时,不管你有意无意,它都代表着两千年的历史累积?
相关范文:从冯小刚电影的审美趣味谈起【摘 要 题】影视了望【正 文】 冯小刚的电影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电影业界和世俗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大牌的明星阵容、成功的商业化炒作、诙谐幽默的城市娱乐风格已经是冯氏电影获得成功的几大重要元素。毫无疑问,冯小刚的电影是中国国产电影市场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品牌:1997年他的内地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票房成绩使低迷的国产片市场看见了曙光,该片北京地区票房达到1180万元,全国票房达到2400万元;之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冯小刚的商业电影独树一帜,票房一路走好,且节节攀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世俗神话。作为国产票房的一种有力支撑,冯氏电影得到了来自观众、业界、舆论界太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意义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含量。在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饥渴需求中,冯小刚贴着“贺岁”标签的商业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狂欢”对象。一、冯小刚电影的精神品貌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冯氏秘方。就商业运作来说,冯小刚几乎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大旗,在并不景气的中国电影界,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为可怜的票房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冯小刚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占有显著位置的。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冯小刚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楷模”,而这种成功在于他的性格,在于他的生活阅历、在于他的人生练达——“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注:冯小刚著《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在电影创作并不疏朗的生态环境里,他打的是擦边球;在左突右奔的生存竞争中,冯氏电影的招牌已经挂起来了,而且回头客越来越多。我们来仔细看看冯氏电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独树一帜的娱乐风格。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带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久旱逢甘霖,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人们怀着诧异的惊喜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着新鲜而又轻松的“贺岁片”。从此以后,每年的新年档期,人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了一份期待。到目前为止,冯小刚共拍摄了八部以“贺岁”为主题的商业电影,这些影片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的情感和各阶层人遇到的新鲜问题,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调侃洒脱的人生态度更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甲方乙方》用几个看似荒诞的超现实故事完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老百姓的“住房梦”、“大款梦”、“明星梦”通过甲方、乙方的契约合同轻而易举的实现,娱乐地化解了人们心中的渴望;《不见不散》中跨越祖国和大洋,刘元对李清的浪漫爱情,半宿命的“不见不散”让有情人终能好人好梦;《没完没了》奇特的故事架构,更是演绎了一场惊险的感情游戏……这其中的轻松娱乐的风格让冯小刚的电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路飙升。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对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来说,能够学会真正的娱乐是件好事,“一个拒绝娱乐性享受,勤奋于它的严肃艺术文化的人,将使生活不和谐。没有任何事实证明娱乐的享受对艺术的享受是有害的,只是不同种类的享受罢了。”(注:[英].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 冯小刚选择娱乐的方式作为自己影片的精神气质,既符合自己的创作风格,也符合观众的观赏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的片子,的确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然而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娱乐,作为电影艺术来说,我们是不能仅仅止于乐却不知为何而乐的,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快意中,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无益的。“好的艺术以娱乐艺术所没有的方式和程度来扩充意识,而大多数时间中的大多数人,和有些时间的所有人,都愿意使他们的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得到证实和满足,而不愿扩大和变化,这说明了为什么好的艺术不能总是流行的”。(注:[英].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这也是冯小刚电影能够得到众多青睐的原因,正因为他的影片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完成了人们对自己“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的印证和确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同,所以人们在他的影片里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释放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压力,这是它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讲,却并没有达到“扩充人们的意识”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对人们精神向度的指引。在《手机》中人们看到的是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的严守一的仓皇和狼狈,却看不到对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清晰的理解和诠释;在《天下无贼》中,人们看到的是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飞天大盗刘德华和犯罪团伙头目葛优的精彩表演,却没有富于价值意义的人生提醒。尽管冯导的用意是要给大家一些思考,不再是笑一笑了事,但是影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的确有些跑偏的迹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神的缺场、审美的迷失。特别是当某些人要把冯小刚的电影当作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并且希望这样的主流电影再多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其电影的精神内核了,作为观众喜爱的导演,他是否能够引领人们的审美趣味?他的电影是否能担当起主流电影的这种责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面对的问题。冯小刚自己曾经这样说,“我觉得我骨子里有一种幽默感,不论自己创作还是看别人的作品,包括看正剧,我都能从中看出能演化成喜剧的东西。”(注: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于《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46页。) 冯小刚骨子里的幽默感的确融化到他电影的每个细节之中,给他的作品带来了喜剧幽默的色彩,比较沉重的主题往往通过幽默和反讽的手法被化解掉了,影片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情怀。然而幽默和油滑也许只是一步之隔,把握不好就会是不同的结果,过多的回避和调侃变成了对现实的一种遮蔽和逃逸。况且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化解掉的,也并不是都需要化解掉的,我们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处理成喜剧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悲伤和苦难的,而一切最真切的表情才是最有分量的。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我们需要把一些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我们需要从沉静的思考中体会生命的厚重感。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中悲伤的观众可由他所感到的恐惧与哀怜来“净化”。如果不给以宣泄的话,河流就会泛滥和冲毁堤坝。如果人要生活得合情合理,那就有必要使他充分意识到人们或多或少感觉到的情感,艺术是实现这个命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艺术不能高扬和享有智慧的尊重的地方,这种文化是病态的。”(注:.李维斯和.李维斯:《小说家狄更斯》,伦敦,1970年,第236页,转引自《审美价值的本性》[英].梅内尔著第44—45页。) 我们的电影里不能只传达出一种声音,我们的精神需求也不仅此一种,如果说这样一种形态是中国电影今天给我们的一道主菜,那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电影艺术的一种遗憾。二、迷失:思想的匮乏,审美的困惑让我们环顾一下整个中国电影所呈现的气氛和风尚: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很多导演或者是娱乐搞笑,把搞笑的明星当成了喜剧的主将;或者极度追求形式化的渲染和铺陈,奢华的明星阵容、宏阔的场面设计、看似大手笔的制作,实则是形式糟蹋形式的形式主义“狂欢”,观赏之后,留在人们脑海里的只剩下色彩的绚丽、场景的宏大,对于人的思想和心灵都没有任何的触动和震撼,更没有什么审美可言。我们现在的电影越发变得轻飘飘了,成功的商业炒作,可观的票房收入,然而,每每影片结束,当剧院灯光亮起的刹那,留在心里的不是一份满足的喜悦和思索,不是良久的审美回味,在看了、笑了之后,心里是一种“不过如此”的怅然失落,仿佛又把电影还给了创作者。只知道笑却不知道为什么笑,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人说,还是用这种方法先把观众拉回电影院再说,倒真的要看看在这种情景下拉回来的是什么样的观众,接下来是继续迎合呢还是改变打法呢?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国内票房平平的金鸡奖最佳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以它温暖的人性关怀,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了海那边的日本观众的心,而且创造了票房佳绩——亿日元(合2000多万人民币)的票房,和国内无人问津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演霍建起告诉我们,其发行成功是因为日本方面整整做了一年的准备,包括市场宣传、出版小说、请主创人员去参加首映式等等,采取了渗透式的方法在艺术院线上映,从而逐渐扩大了影响。日本能够对这样一部看似没有商业价值的影片进行如此全面的商业包装,而国内却没有对这样的影片在发行上采取任何攻略。这就不是我们有没有好影片的问题,而是我们对待影片的态度问题,是我们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样的电影并不是观众不需要,但的确在今天的电影氛围下,当我们豁达地把思考和陶冶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这种电影的欣赏环境被破坏了,观众的审美趣味没有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引导。在打打杀杀中、在娱乐搞笑中,观众的审美习惯已经被扭曲了,正如有些专家说的,是“审美出现滑坡了”。看来如果我们不把重心放在电影主流价值的探讨,不放在观众的引导上,我们的电影的不景气是不可能靠几个“大片”就可以扭转乾坤的。当然我们决不是以此来否定“大片”谋略,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对所有电影都是具有方向性的指引意义的,关键是“大片”究竟应该“大气”在哪些方面,这才是探讨的重点。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如果其主题思想和审美情趣浅薄暧昧、低俗颓废、少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和精神诉求,无论它采取了怎样精致的形式和技艺包装自己,它的作品本质仍然不会有好的品格。而好的形式的运用又的确可以让意义上升到新的美学高度,如果仅仅是形式的完美,而没有内容上的精神追求,形式所托举的将是一个空荡荡的灵魂,那美的层次又从何谈起呢?对中国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缺乏市场运作的成功谋略、投资方的慷慨解囊、高科技大制作,也并不是我们的电影人没有足够的想象和艺术创造,而是对电影的真诚和执著,这实际上是对生活的真诚和执著的缺失。那种曾经滋养了中国电影发生发展的超拔向上的精神和思想的力量,在今天的电影里被遮蔽了,我们说中国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些营养不良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娱乐,我们需要笑声,但笑得要有品位,要有文化内涵,而不是什么样的笑都可以,什么样的娱乐都推举为大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我们生活的主流文化价值是这样一种娱乐的精神,那我们和波兹曼的预言是不是就不远了?“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注:[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4页。)尽管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其中的道理,真的是要思考和琢磨一番,我们的电影到底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三、回归:人类心灵的守护电影艺术的最高使命是审美地把握世界,要承载的是对人类情感的护卫、对生命意义的关照、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表达。在谈到电影《乡愁》的拍摄时,塔可夫斯基是这样说起他的构想和开始的:“我对情节的发展、事件的串联并没有兴趣——我觉得我的电影一部比一部不需要情节。我一直都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兴趣;对我而言,深入探索透露主角生活态度的心理现象,探索其心灵世界所积淀的文化文学传统,远比设计情节来的自然……我的兴趣在于人,因其内心自有一个天地;要准确表现这一想法,表现人类生命的意义。”(注:[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29页。)对人类共同的生存本质、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表现和关照才是作家的真正使命。在电影中,创作者不仅要抒发对人生的感怀和社会的理想,更要表达对人类精神的追求与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追问。有专家呼吁,现在人们心态浮躁、缺乏理想、“审美缺失了”。的确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风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相应地受到了熏染,而中国的电影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那些只停留在追求感性的生动外观、停留在追逐娱乐与消费的层面,不具备深邃的理性内涵的作品,是不可能担负起审美使命的。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电影艺术,它的确承载着娱乐大众的功能,但这决不是它的全部功能和最重要的功能,任何艺术如果只停留在感官上给人带来刺激和快感,它就不是真的艺术。每个时代都有标领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潮流,或者引领中华民族审美潮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得到了发展,甚至于达到了高峰,必然基于这样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它必须吸纳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最高成果,最高的审美成果就是哲学史层面的审美思维是否科学化。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今天的电影艺术,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它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何科学地吸纳我们这个时代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最高成果,将是电影走向何方的一个关键问题。电影是20世纪人类诉说自己的最重要的语言方式,进入新的世纪,这种诉说方式应该是既有传统精神的继承又有时代脉搏的律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电影首先应该是我们的电影,是应该贴着中国人精神标签的电影。记得辜鸿铭在他的那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是这样说起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人的精神的: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流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这种精神的传达在我们的电影里是曾经有的,而且我们也非常珍视,这才是我们电影里所应该传达的主流价值,它是和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契合的。今天,我们的电影在追求票房收入,这是对的,但它不应该是最终的目的。在我们想着用怎样的方式把观众拉回电影院时,我们更应该想到如何让他们更长久地留在座椅上,那就必须把应该还给他们的还给他们——对于人类心灵的护卫和精神的慰藉,这才是观众最需要的,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命的意义。其他相关: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是你需要的,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我们作业也是这个...
我爱家乡 我的家乡说道家乡我应该有两个,可能大家会很不明白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乡,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虽然我一直生活在北京,但是,我也是有一半血缘的东北小姑娘,因此我格外的喜爱我的第二个故乡。 大概是因为身体里面有东北的血液流淌,所以我的性格格外的开朗,而且有时还很烦人总是气到妈妈,我很爱和人交际所以我的朋友圈很广泛,而且他们都很爱我呦。 我的家乡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一年四季分明,四周环绕着山,这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乡——东北。我的家乡比不上北京街道上面的车水马龙,也比不上王府井的红灯绿酒,但我的家乡有朴实的农民,有清新的空气,有健康的蔬菜。家乡的物质丰富,景色迷人。物产哪里来的,来自农民勤劳的双手,来自四季分明的秋天,清新的空气那里来的,来自环卫工人的双手,来自良好的环境,总的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离不开人民,离不开适宜的气候。 春天开始了,我的家乡天气这是还是寒冷的,小河,小溪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迎春花早已经来迎接我们的到来,已经能听见河水咕咚声;国道两侧的松树有的已经发芽了,人们换去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毛衣,毛裤。在新的春天,人们有新的希望,就像那刚发芽的柳树一样对春天给予了新的意义,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去。 春天像刚出生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全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爱家乡的春天。不知不觉我看到了夏天的影子,原来是夏天到了。夏天的早晨太阳挂的老高了,在暑假里的大人们,孩子们都早早的起来,做家务,做功课;到了正午,我们这些猴孩子们三五成群的跑到河边游泳去了,在河边争先恐后的分分跳入水中,在河水中你打我闹,嘻嘻哈哈我们谈笑风生,可热闹了,只有再水里我们总会尽情释放我们的野性,直到玩到尽兴才回家,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时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黄昏时,邻居们,坐在绿树成荫的国道旁闲聊,唠家常,谈心事,谈新闻,谈国家政策好,而我们在旁边互相打闹,互相嬉戏恰似一幅欢乐的农家乐图画。站在大兴安岭顶上俯视全城,简直美不胜收,一切都是浓妆素裹我爱家乡的夏天。 金色的秋天也忙忙碌碌的来了,他可是着一年中最重要的角色。人们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天播下种子已经长高了,庄家汉们望着自己的丰收,脸上露出了喜悦,那是满意的笑容。我们家乡的土特产,都附有很多的营养;木耳,人参,鹿茸,我们家乡以大豆为支柱业,老农民们都向他人诉说着自己的丰收。秋天栖息在农民伯伯的喜悦中。我爱家乡的秋天,银白色的冬天不慌不忙的来了,为了让人们知道它,首先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把整个小镇覆盖了。小山吧家乡为了一个圈,好像把家乡放在摇篮里面一样。小孩们在打着雪仗,堆雪人。欢声都震落了树上的积雪。 我爱我家乡的冬天。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爱那里朴实的农民,爱那里勤劳的工人,爱那里清新的空气,更爱那里优美的环境,而我最爱的则是家乡的四季。 听妈妈说我的家乡以前还是落后的,那时道路是泥泞的,凹凸不平的,走路要是不小心时总会容易摔倒,街道上来往的人很少,就算放假时人也是少的可怜,就如同一座空城一样家家户户的都是木质结构的房屋,屋内除了一张床和一些生活用品以外其他一无所有,在我看来那时的家里就是老鼠去了也只能哭着走了,夏天家里就是大熔炉,而冬天则是冰清玉洁的冰窖了,冬天需要生炉子看来取暖,很麻烦而且屋子里面的空气还很不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土质结构的房屋不见了,全都成了高高耸立的楼房。家家户户都变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话,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我们走进了二十一世纪,我的家乡也不例外,迈进现代化城市的行列。哈尔滨坐落于中国东北部,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的方位赋予得天独厚的黄金时空。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滨州、滨北、拉宾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外,松花江黄金水道可直达俄罗斯。 全国各大城市总的感觉,无非是高高的楼房,密密的商店,繁华喧嚣的街道,排成长龙的大大小小汽车,熙熙攘攘的人群。然而,全国唯一的城市——哈尔滨却不是这样,它那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它那异域风情的生活韵味,跟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可以算首屈一指,独一无二。哈尔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一个富于幻想富于诱惑的城市,尤其是对于我而言,它的俄罗斯情调它的幽若飘零般的浪漫常常是我感动。我觉得哈尔滨是从远处飘来的一条船,载着满船的色彩和风景般的漂亮的少男少女,停泊到这里,为这快黑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迷恋哈尔滨是因为它是我的家乡,对于我它有着与多不解得熟悉和亲密的情感。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那怕仅在心里面想念这几个地名,就像为浮躁的心房注入一支温馨的镇静剂,在阴霾的心际洒下一片亮丽的日光。 家乡我对你有着无限的热爱,也有着憧憬,虽然,我生活在北京,但是我还是很爱你的,因为每一次分离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相遇,我爱你我的家乡。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3.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我一直不为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所满足,直到那次“乡村之旅”…… 那天我很早就起了床,乘上满载欢乐的车子,我们上路了,从城市到农村。路上的风景不断的变换著:或秀丽,或静美,或广阔。看得我眼花缭乱,但心里却格外舒畅。 时不时的,几只悠闲地吃著青草的小羊就会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饶有兴致的一一数过,数着数着,我便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车子就快到达目的地了。在这段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农民,他们在烈日下辛勤地干著繁重的农活,汗流浃背,却还依然坚持着。这让我感触很深,像我们这些坐在空调屋里吃冰激凌的孩子,是永远体会不到农民真正的辛苦的。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 *** 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编写要点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详细提纲举例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必须是北上广啊,不然大学不是白上了?就算要回农村也得先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啊,望采纳
土地面积的话:深.圳=1/3上.海=1/3广.州=1/8北.京=1/42重.庆。土地面积来看,重.庆是中国第一大城市。 按经济实力的话:上.海第一,北.京第二,深.圳.第三,广.州第四。
一、小时候,对于像我这样农村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奢望是让大人带着去逛县城,喜欢置身于并不宽敞的街道,在熙攘的人流中,用自己稚嫩的眼睛去观察那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直到夕阳西下才和大人一起踏上回家的路途。80年代的小县城,对一个小孩子竟然有着如此强烈的魅力,以至于在睡梦里都在想着念着它。所以从那时起,就有一个梦想在小小的心灵里酝酿,终究有一天我也要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为了心中的这个梦想,我一直努力着,在高考失利以后我毅然选择了参军。当兵几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自己的理想。大小工作我积极争取,军事训练我异常刻苦,政治理论我更是如饥似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考上了军校。当我满怀着希望回到自己的家时,心中的兴奋随之一落千丈:父母因为养育我和妹妹已经双鬓露白,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让二老早已佝偻,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望着二老看到军校录取通知书的笑脸,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什么时候才能让他们也过上城里的生活呢?我一直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军校毕业后,我分配到了青岛。驻地青岛的名气也是我早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仰慕了,报道之后利用外出的机会转了一圈,果然名不虚传。和我们家乡的那个小县城相比真叫是天上人间。想想家乡那坑洼不平的道路,散发著臭味的垃圾、满地横流的脏水、小贩转村走巷的叫卖声……这所有的一切,在时刻冲击着我的神经。什么时候我们的县城街道会变得宽一些、路面变得平一些、楼房变得高一些、商店变得多一些?我几乎失去信心了。不由得庆幸我终于离开这个贫穷、落后、破旧的小县城,来到向往以久的大城市了。在这里我娶妻生子,过期了所谓的城市生活。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我对家乡的关心也日渐减退。突然有一天,我在阅读《解放军报》时,发现了一条不起眼的新闻稿,说世界帆船锦标赛在日照水上运动中心胜利闭幕。这难道就是我那个印象中差的不能再差的城市?我心中疑惑著。 毕业到青岛已经七年了,结婚都四年了,我仅仅是在结婚的时候回过一次老家。去年九月父亲的生日,在父亲的再三要求下,我和妻子带着刚刚两周岁的女儿一起回去给老人过生日。为了赶时间我们匆忙乘坐了一辆普通大巴,上车后我就睡着了。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妻子推了推我说:“快醒醒,已经到了。”我睡眼朦胧,怎么可能?以前回家坐好车都要三个多小时,这才多长时间?翻身一看,果然车已经开进城了。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宽阔的马路、栉次鳞比的高楼。我的整个身体被一种莫名的感动紧紧包围着,这就是那个我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小城,那个我曾经厌恶、离弃过的小城?内疚之情在心底油然而升。 “xxx,在这儿。”刚一出车站门就听到了久违的声音,转眼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一辆奇瑞轿车边上,原来是表弟在叫我。来不及客套,便坐上了他的车直奔家中而去。路上表弟给我讲了他是发家致富的秘诀,原来这几年表弟靠党的好政策自己开了一个小工厂,靠著诚实经营、稳步发展,现在也已经初具规模了。“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再也不是原来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穷农民了,有车有房那也是自然的事”表弟轻松地说。 车在宽阔的水泥路上驰骋,我的疑惑更多了,曾几何时这条路连骑脚踏车都要颠的 *** 疼,现在怎么变化这么大?表弟见我皱起了眉头,便说:“这是今年省 *** 拨款在全省开展的村村通公路修的,这几年咱们农村还有很多好政策,比如粮食直补,直接把钱发到咱们老百姓手上;再比如,农村医保,每个农民只要交10元钱,就可以放心的看病了,再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了;还有咱们村还是库区直补物件,以前咱们吃够了在水库边的苦,今天上边也进行补助了。另外,村里还建起了老年公寓、文化大院……。” 父亲的生日过完后,我和妻子回到了部队,妻子对我说:“你总是叫我不要回老家,原来你是怕我羡慕老家呀。”我无语。 就在前几天,我刚刚看完两会报道,父亲用手机给我打来电话,兴奋地说:“听说今年学生上学都不用交学杂费了,国家还有很多富民政策,你什么时候有空再回来给我们讲讲。对了,现在你妈也有手机了,什么时候你想她可以直接打她的手机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日照。 二、 曾在央视一套看到过这样一个广告:一幅美丽清幽的黑白山水画,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一个住在山边的一个小儿,一脸天真的来到池边,在清洌的水中,来回清洗者手中的毛笔,颇有几分王羲之的味道。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一切都是这么和谐…… 突然,在悠悠的青山中,一桩桩大楼拔地而起,突兀得杵在连绵的山头中,似乎格外的格格不入。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漫天的黑色浓烟,以及一川黑不溜秋的“墨水”,不时泛起一群泡泡。于是,最讽刺的出现了——仍是那位天真小儿,但脸上的悠然自得已全然不复,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口罩和一对紧锁的眉头。手拿一空墨水瓶,蹲在“往日”的那条小溪边,伸手一舀……往日清可探底的溪水已面目全非,一瓶黑水在瓶子中来回晃荡…… 看着那一瓶“墨水”,哑然。突然,我的心里五位杂陈—— 清水变成墨水,我们……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有了它,才构成了这个蔚蓝的星球;有了它,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有了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生机盎然;有了它,我们才有了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溪水,湛蓝的海洋……我们才有了一切。 而我们又是怎么对代授予我们恩惠的水的呢?但答案却是:生活中人们对水的浪费是那么的肆无忌惮。洗手时,为图一时的方便而在抹肥皂时不关上水龙头;刷牙洗脸时让水哗哗流个不停……再看看身边的工厂,真正正规的又有几个呢?毫无节制的向小河溪流排出废水废渣……而这在某些人看来,又是多么的“平常”啊。一川清泉换来满屋金银,何乐而不为?那让我们来算一算:一个水龙头每秒钟漏一滴水,一年便是360吨,加上各种浪费水源现象的存在,全国每年浪费的水汇集起来,是何等波澜壮阔的一条大河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丝毫感觉不到水的危机。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目前,全世界还有超过10亿的人口用不上清洁的水,人类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洁水患病而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173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的1/4。在缺水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的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大家已不同程度地察觉到,生活的自然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河流、溼地等生态系统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一些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触目惊心。我国许多地方面临着“有水皆干、有水皆污”以及“溼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水问题的挑战。 人类是自以为是大自然的精灵,自称是万物之主宰,便可以任凭改造自然。殊不知,大自然经过多少亿年才建立起来的和谐,人类只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就弄的翻天覆地。要知道,其他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而水是所有生命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要想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最主要的一点是先保护好水,我们的生命之水。 其实,要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水资源,并不难,关键是我们到底愿不愿意。洗脸、洗手时使用面盆洗脸、洗手,并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用完及时关水;洗澡时最好采用淋浴,并间断放水淋洗,搓洗时应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水龙头使用时间长有漏水现象,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的橡胶盖剪一个与原来一样的垫圈放进去,可以保证滴水不漏……种种的小方法,只要我们稍微动一下手,动一下脑就可以完成节水的大工程,又犹豫什么呢?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珍爱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清风常拂绿柳,碧水永伴苍山!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当我们每天接受水的洗礼时,当我们享受水给人类带来的福利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真诚地说声“谢谢”。每个人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要怀有对水的敬畏之心,真正从“点滴”做起,节水、爱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 节水并不是一句口号,她更体现在行动上。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有勇气站起来,对大自然做出庄严的承诺——用我们的双手,使地球母亲恢复青春容颜,用我们的行动,来感动大自然这个人类的上帝。但承诺自然并不仅仅是承诺,更应以行动来实现我们的承诺。 珍惜水就是珍爱生命。有了每个人对水的珍惜,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有了每个人对生命的珍爱,人类才可能有幸福美好的家园。 愿再不会有任何一湾清泉变成“墨水”;愿每个人都成为滋养人类文明的一滴水! 我的家乡是一个神奇秀丽的地方,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有康巴地区最大的草原——扎溪卡大草原。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被称为中国西部“太阳部落”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 当你走进石渠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时,你就像走进了天堂,因为这里是“草的原野、花的世界、歌舞的海洋、动物的天堂”。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回家乡看奶奶,当我一来到家乡的大草原,就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天是那么高,那么蓝,蓝天上还飘着几朵白云,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成群的牛羊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走来走去,我高兴地跑过去和它们玩了起来。这时,来了几个放牛的小孩来寻找他们的牛羊回家,哦!原来那些星星点点撒落草原的帐篷就是游牧民的家啊!在我的面前还出现了一排排漂亮的房子,如果不是奶奶出来接我,我都不知道哪一幢是奶奶的家,奶奶高兴的告诉我,这是咱们新建的“牧民新村”,咱们镇上的牧民都住上了新房子。 第二天,我一早就起来去找我以前的小伙伴土登玩,我发现他们家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们家生活很困难,现在都已经买上摩托车了。我和他一起来到以前经常玩的小桥边,哇!我眼前一亮,这里已经变成大大的广场了。 看到家乡的这些变化,我开心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真舍不得我可爱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愿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丽,欢迎小朋友们到我的家乡——扎溪卡大草原来作客。 我的家乡是一个神奇秀丽的地方,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有康巴地区最大的草原——扎溪卡大草原。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被称为中国西部“太阳部落”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 当你走进石渠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时,你就像走进了天堂,因为这里是“草的原野、花的世界、歌舞的海洋、动物的天堂”。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回家乡看奶奶,当我一来到家乡的大草原,就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天是那么高,那么蓝,蓝天上还飘着几朵白云,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成群的牛羊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走来走去,我高兴地跑过去和它们玩了起来。这时,来了几个放牛的小孩来寻找他们的牛羊回家,哦!原来那些星星点点撒落草原的帐篷就是游牧民的家啊!在我的面前还出现了一排排漂亮的房子,如果不是奶奶出来接我,我都不知道哪一幢是奶奶的家,奶奶高兴的告诉我,这是咱们新建的“牧民新村”,咱们镇上的牧民都住上了新房子。 第二天,我一早就起来去找我以前的小伙伴土登玩,我发现他们家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们家生活很困难,现在都已经买上摩托车了。我和他一起来到以前经常玩的小桥边,哇!我眼前一亮,这里已经变成大大的广场了。 看到家乡的这些变化,我开心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真舍不得我可爱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愿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丽,欢迎小朋友们到我的家乡——扎溪卡大草原来作客。 1.在亚洲东部,坐落着一个城市,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虽然 没有大城市那样热闹,繁华,但她也不次于其他城市并且她也正在逐渐繁华起来。这个城市就是密山。 密山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肥沃,水源丰沛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密山盛产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的每个粮食作物。烤烟,甜菜。白瓜等的经济作物,是全省主要产粮基地之一。被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列入我国产量大县。商品粮基地。密山的铁西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种类繁多的生物物种基地之一。 近年来,密山的环境大大地提高了,以前的小区的垃圾随地乱扔,河流里全是垃圾,把小河的水彻底污染了,听老人说过,以前的河水真所喂是“谈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而现在却是“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并且由于人类的大量砍筏树木,使得沙漠逐渐扩大。水灾,泥石流不断光顾这里。 现在,密山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因为有各级领导的支援,他们成立了领导小组,调整了爱委会成员部门。社会各界迅速参加到市爱委会组织的各种义务劳动中,掀起了爱卫月活动,建立卫生城市活动的 *** 。全市85家单位全部完成了任务。出动车辆近千台次,清理疏通边沟3500千米,清运垃圾4000立方米。对城市中心的140多栋住宅楼进行了认真清理。全市上下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并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社加大城市市容整治和卫生保洁工作力度,投资542万元,重点改造市中心区“四街五路”。到目前,已完成土成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投资100万元的建成一座垃圾中转压缩站。购置了一台大型吸排车,设立果皮箱200个,底下垃圾箱30个。地上垃圾箱26个。同时,城区各街路景点区完成栽植花卉3035平方米,58000株城区街路栽植大量绿化树,9个品种3122株,栽植各种灌木10800多株。全市85家单位在人们公园种植柳树,扬树白榆树3100多株,共扑草坪3904平方米。 “边疆的泉水请又甜”密山市的环境质量今年来始终保持良好。由于领导的正确领导使密山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水环境III类水质为住,城区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等级。 前几年,我成和家人一起去了铁西公园,以前的铁西公园随地可见垃圾,游泳池的水也是让人看了不想下去,而现在,水也清了,垃圾也没有了。这又一吃让我感受到了密山的环境大大提高了。密山的三合桥的水也变干净了。听父母说,三合桥的水有时可以洗澡和捉鱼,可前几年,由于人们不注意道德, 在和边建厕所, 把脏水往河里倒。往河里扔垃圾,使原本清澈的小河变是惨不忍睹,并且小河连带着大矿的水,三合桥的水流入大矿,也是大矿的水受到了污染,现在,却是另一番景象,三合桥的水面很少有垃圾了,谁也比以前清澈了,人们都非常高兴领导们所作的一切。 2.信阳是我的老家,我回去的次数不多,但印象很深。那里山川秀美,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南湾湖、鸡公山等。 南湾湖水面很宽阔,由于水深,看上去是深绿色的。凉风吹来,波涛起伏,波光粼粼,恍如来到了大海上。湖当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岛,上面覆盖著茂密的树林,远远望去像一只只绿色的小船,随风荡漾。湖面上偶尔传来一两声欢叫,循声望去,几只野鸭在远处水中尽情嬉戏。明净的天空飞翔著成群结队的小鸟。树林里有各种小动物,野兔在林中出没,野鸡在草丛中鸣叫,松鼠在枝桠间跳跃…… 鸡公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山上也非常清凉。由于自然环境保护的好,山上生长著成千上百种对人类有益的中草药。中式、西式的别墅点缀其间,更显得生机盎然。西式的别墅是解放前外国人建造的,看到这些建筑,不由让人回想起中国外忧内患的年代。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真希望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美好、欢乐的环境中! 不只是风景名胜,老家的每一个地方都山清水秀,山上有花草,水里有鱼虾,着实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美好。 再看看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虽然很富裕,很繁华,可是有太多的排污工厂。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污染了空气,下水道里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天空总是灰濛濛的,河水乌黑发臭,不见半条小鱼小虾。听大人们说,许多奇怪的病都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 多么渴望我们生活的环境到处都如诗如画,天总是蔚蓝的,大地披上绿装,没有污染,没有疾病!让我们共同努力,爱我家乡,保护环境! 3.我的家乡在江西省吉安市,只要你到了吉安市,随处可见到这样的标语牌:做大吉安市,崛起银三角。它代表了吉安人民改变家乡面貌的心愿和决心。的确,吉安市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吉安市路面窄小坑洼,交通不方便,绿化很少,卫生状况不好,文化设施少,通讯落后,人们的文明观念不强,损坏公共设施的事常有发生。现在街道换上了华丽的路灯,路面重新整治了一遍,变宽也变平坦了。到处栽满了花草树木,人们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了,卫生好多了,也建设了许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设施。 说到吉安市的变化,不能不提步行街。步行街的前身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小街,两旁都是旧的黄泥瓦房。现在的变化可大了!泥巴路变成了大理石镶花岗岩的大街,中间有自动饮水机、石雕和花草。街道的灯也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彩灯、日光灯和霓虹灯。每到休息日,人们都拥到步行街去,逛逛街,购购物,享受休闲的乐趣。 吉安市变化最大的要属青原区了。青原区原先是一片农田,经过 *** 的几年改造,建造了许多高楼大厦,许多花园式社群。远远望去,这些高楼大厦都像一支支利剑一样刺破云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联通大厦和华鹭苑里的两栋大楼,犹如一支支竹笋,高耸入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青原区变化最大的要属青原大道和火车站了。以前窄小、坑洼的站前路路面变得又宽阔又平坦了。两旁栽植了许多花草,还添加了许多华丽的路灯。每到夜晚,华灯初放,把路面照得一片光亮,从天空俯视马路,马路好像一条长长的白绸带。火车站广场也装饰一新,还安装了许多彩灯、彩树和喷泉。其中有音乐喷泉和弧形喷泉。每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晚上,所有的彩灯、彩树都亮起来,喷泉也喷出美丽的图案,许多人都聚在那儿游览休闲,小孩子们更是聚集在那儿欢快地嬉戏玩耍。 我的家乡变了,变美了,变富了!我深信,随着改革的开放的深入进行,随着党的富民政策,我的家乡将会越变越美 三、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围绕着家乡的是一座座大山,它就像一个个铁甲卫士,守护着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山后,是一块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著玉米、高粱、稻子、棉花等等。庄稼一片接着一片。远远望去,它就像一张通往天国的阶梯。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几辆载重的汽车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极目眺望,好像几只甲壳虫在公路上爬行。渐渐地变成了几颗小黑点。最后,在公路的尽头消失了。每当到了晚上,我总会跑到高高的山坡上,抬头仰望。这时,几颗顽皮的小星星仿佛几个害羞的小姑娘,不停地眨著那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家前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河水缓缓地流向大海。小溪前面是一大片的竹园。竹笋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春雷一响,竹笋掀开薄薄的泥土从里面露出了笑脸也给这里的人们增添了无限的喜悦。你看勤劳的人们一大早就拎着篮子提着铲子跨著轻松的步子来到了他们的竹林里。不一会儿,一篮篮竹笋就变成了人们丰收的果实。城市的早晨是汽车短促的喇叭声惊醒的。但是,我们这里可不同了。这里是来来往往的人发出的脚步声唤醒的。每当到了早上,这里就变得无比热闹。有些卖东西的人甜甜地诉说著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还有些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们一大早就起床锻炼身体。可到了晚上,这里又变得非常宁静。它没有了城市里那种喧哗。侧耳倾听,只听见青蛙在田野里叫个不听。不到半夜,这里的人们早就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我情不自禁地深深赞叹:“啊,我的家乡你实在是太美了我爱你!长大了我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你
不可能是按照面积来计算 大城市主要是看它的城市化程度、人口、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因素等多方面决定的
不存在。去北上广读书只有一个好处,就是进户口容易,其他没有任何优势,一切还是要靠自己打拼,除非你是富二代。
你的素质足以在大城市里工作了但是要找准目标和具体的销售工作。
这个问题有时候让人觉得很无聊,为什么要用淮北来做例子呢?其实大与小只不过是一个概念,自己喜欢就行!你说呢? 采纳哦
大哥,咱暑假作业敢在轻省点么。。。
长城---中华的象征,民族的脊梁,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着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它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700公里,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 长城历史悠久,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高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鲜血和汗水。 长城越群山,经绝壁,穿荒原,横瀚海,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雄伟气势、宏伟规模。长城犹如巍峨丰碑,屹立在地球上,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 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是中华民族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长城作文100字一:长城在我国首都有一个有名建筑物叫长城,长城以前是用来防御敌人的,他像一条巨龙盘在山顶,他很长很长,有很多的关口,长城是用石头做的,以前,没有机器他们都是用手做的砖,把砖运到山顶上,他们好厉害。“不道长城非好汉。”我好象看一看长城,我长大以后要带爸爸妈妈去看长城。长城作文100字二:长城长城你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你就是所有人的艰苦精神,伟大的毛爷爷说你是好汉,不到长城非好汉,你是好汉。让每一个爬长城的人都当一回好汉,当一回伟大勇敢的好汉吧!不怕艰苦为我们付出了非常多的代价,只有不怕艰苦的人才能爬到长城顶上!长城作文100字三:游长城今天,我们吃完饭去长城。一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啊,今天来长城的人真多呀!我们排队坐滑车上长城,我看见长城到处都是人,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多么雄伟壮观。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终于做了一回好汉,我赶紧拍照留念。今天虽然很累,但值得!长城作文100字四:万里长城我坐在飞机上,透过玻璃窗往下看,看到了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连绵起伏的群山曲折蜿蜒。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一眼望不到头。长城雄伟壮观,它不禁让我想到了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长城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凝结成的。它是我们人间的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长城作文100字五:长城长城,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整个长城穿梭在崇山峻岭当中,像一条飞龙,腾云驾雾。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表现了中华人民的顽强毅力,也代表了中华人民的心血。我第一次来到长城的时候,一下子就登上了峰火台。我站在峰火台向远处望,整个长城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远处。我心想:古人为了保卫祖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呀!我下了峰火台,继续前进。
长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处。暑假里,我如愿以偿饱览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长城风光。 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登长城看起来容易,走起来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坚持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高处--烽火台。爸爸告诉我:这是古代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景点,拍下了10多个镜头。 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就能烧出那么质好量多的火砖,砌成了坚实的城墙,实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祖国的各行各业建设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长城,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我要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6700公里,约有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人们提到长城时,往往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在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像燕、赵、魏、秦、韩等,都在修筑长城,以便相互防御。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才成为长达万里的、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防御措施。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方巨龙一样。在这长达万里的长城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要建立起无数的箭楼、烽墩和关隘、方城等。在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上层顶部为平台,周围有垛口、望洞,便于瞭望和攻击,下层有砖砌的小房间,可居住士兵和储备粮食和兵器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许多烽火台。这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每当遇到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传到京城来。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是在大约每隔10余公里处建造一个关城。关城口大小要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其中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例如,居庸关就是建筑在北京西北50公里处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条长约20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地势非常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座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原来云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现已被毁掉了。在云台下面有一个六角形的门洞,门洞两旁石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和许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个个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着一种力量。在门洞里面有大量的石刻像,还有用汉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种文字雕刻的佛经。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八达岭是居庸关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由于八达岭一段长城特别险峻、雄伟,距离北京较近,所以解放后对这段长城进行了修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内外人民经常来这里游览的胜地。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像,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绵长的长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艰难是无法想象的。这时,你也许会想:我们空手攀登长城都会感到很吃力,那么在古代没有任何建筑机械情况下,是怎么建造这样雄伟的长城呢?难怪人们赞誉,长城是人类活动的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