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中学生课堂管理问题分析
中学生与小学生心理上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然的尊敬和服从心理,而中学生渴望在社会、学校中获得与成年人同样受尊重的地位,这样更容易产生课堂管理问题。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学生课堂管理问题分析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快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这种心理体验在课堂上部分地表现为问题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用爱心和智慧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关键词 : 课堂管理 问题行为 教学策略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较小学阶段他们在心理上有了新的变化,内心充满着多种矛盾,如冲动与理智的矛盾,活泼好奇与紧张压抑的矛盾,封闭自己与渴望交往的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等等。他们在这一阶段对教师的信任度减弱,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这种心理呈现在课堂上表现为试图挑战老师,干扰课堂,故意刁难老师。有的大声喧哗,课堂上吃零食、开小差;有的上课迟到,不带课本,不听课,随意走动,故意大笑,甚至打架;有的故意挑刺,问一些和上课主题相悖的问题或者无关的细节。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氛围,严重降低教学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认清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坚守“传道”的职责,以包含关怀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本文试图通过反思笔者有限的教学经验,为管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提出些策略性的建议:
一、扬长避短策略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的“过渡期”,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对身边的人或事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没有稳定的内部心理,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因此,面对学生的刁难行为,教师首先要挖掘行为人本身积极的方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可度,进而劝其规避不良行为,即扬长避短策略。如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爱莲说》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肯定莲花品质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问:“老师,报道说莲藕含毒素,那我们为什么还去赞美它?”这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比较不认真,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时候还会和老师唱反调。如果从固有的印象来看,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会认为这是与课文无关的问题,会影响教师的引导思路。这是学生“没事找事”,故意刁难自己,让自己下不了台。由于授课时间限制,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忽略或匆匆带过这个问题,达到让课堂回到“正轨”的目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也错过一个让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甚至爱上语文的机会。
当学生发问的时候,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应该肯定这位学生勇于发问的态度。他提出一个经过思考存在疑惑的问题,可以意识到学生对这堂课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他意识到这是“我”的课堂,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他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调动思维。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让学生深入文本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同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用阳性强化疗法逐步地建立学生对思考、对提问、对学习的兴趣,将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长久如此,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课堂。
二、出其不意策略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会有羞耻感、自卑感,感性十足,容易被主观情感支配,也容易被外界诱惑,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运用正面思想教育的方式。尤其对于经常刁难老师的学生,过多的'正面教育可能会增强其抵触心理,更容易引起师生间的正面冲突。此时,教师可采取出其不意的教育策略,即以学生意想不到的方式对其所犯的老错误进行侧面教育。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观潮》一课时,在帮助学生理解 “人声鼎沸”一词的含义之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感知词语的意义,老师请平时经常在课堂上大声讲话的两位学生坐在班级中间,其他同学模拟“人声鼎沸”的现场(即请同学们都踮起脚尖,激动的议论大潮来了),然后15秒以后,问问两位学生的感受,幽默地告诉学生,平时他们俩人就足以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感受到人声鼎沸的效果。学生们哄堂大笑,两位学生在害羞过后也了解到上课讲话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带来的困扰。教师用这种方式侧面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主动认真改善。
三、转移兴趣策略
经常刁难老师的学生,一方面是为了引起老师同学们的注意,另一方面是试图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长辈、老师对他们带来的威胁感。作为教师,我们应认识到,学生这一行为其本身就存在注意力方向偏颇的问题,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可运用转移兴趣的教育策略,即采取语言或其他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地从不恰当的方面转到正确的方面来。如中学生在课间可能会下棋、玩手机游戏。短暂的十分钟过去后,他们可能还依依不舍,不肯放下手机,还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
那么这时候,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比如教师刚好在上新课,那么就用精彩的导入来吸引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文本上;也可直接让学生齐读课文,或者让还在玩游戏的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不经意走神的时候,教师也可适当地利用板书,让学生重新跟上思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好教学内容还要备好学情。不应把课程内容设置得过难或过于简单。借助文本特征,将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对文本的探索中来。由于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学生进入上课状态的时候就应该把重要内容先讲完,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记忆课程重点内容。教师授课的节奏要适中,太快的节奏学生跟不上,太慢的节奏学生容易开小差,这些都不利于教学。
四、角色转换策略
中学生与小学生心理上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然的尊敬和服从心理,而中学生渴望在社会、学校中获得与成年人同样受尊重的地位。出于叛逆心理,学生有时会故意在课堂上喧哗,或和老师对着干,不配合教师授课。对于这些现象,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变化,那么教师也应该转换自己的身份。
不止是领导方式要更加民主,也要把自己的心态从一个包办的家长转化成能带给学生积极影响的兄长或知心朋友。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不一定都是和教学内容或教师有关。学生有时候是带着情绪来上课的,如果情绪出现时间较短,学生很快就能自我调适,那么教师不必去干预。反之,学生在连续两节课以上都带着不良情绪来上课,这时候教师就要试着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并积极调解学生,让他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对于在班级表现过分活跃、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教师要对症下药,分析学生是否想要获得关注。如果是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分配其一些小任务,比如担任课代表,或者组织一场讨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学生往往能敏锐地从教师的语气或眼神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在意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也是青春期少年的主要特征。过于敏感的学生,甚至会因为教师不经意的行为而降低自我评价,影响学习热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缺乏同理心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处理学生问题,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带有压制性、打击性、讽刺性、武断性等言语损害学生人格尊严,损伤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在遭受多次打击之后,难过、失望、不满,最后就放弃了对这个学科的兴趣或热情,甚至对学校都会有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多肯定学生的发光点,以平等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对应的是学生青春期激烈的心理冲突。教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关爱学生,要意识到这些行为形成时间比较短,在积极的干预下容易改变。与这些问题对应的教育策略也很多。但无论何种问题都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体特征进行教育。对课堂行为问题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过度敏感。教师自顾自地教,不及时处理课堂行为问题,会让课堂纪律更加无序。
无序的课堂纪律让教学效率低下,从而教师也无法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而教师过于紧张敏感,对课堂问题行为反应过大,感觉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从而大发脾气滥用处罚,也会降低自身威信,在学生心里留下过于情绪化的印象,从而不利于课堂管理,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导致课堂行为问题更加严重。不管面对哪种学生,我们都要爱学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知生爱生,有教无类”的主张;而后,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博爱观”;直至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呼吁“爱满天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爱,是对深沉的爱”。因此,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应循序渐进,充满爱心和耐心,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帮助我们的学生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庆峰.如何应对问题学生与学生问题[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2]卞金祥.用特色吸引学生——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小学语文课堂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小学语文课堂论文篇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近些年,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不断深入。对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和理念的纠偏以及新课标下新的教学要求的提出,不仅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具有突破意义,而且对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也设立了新的“角色定位”。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师讲生听的封闭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完成学习和掌握具体知识的任务,其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实施往往过分强化了教师的“教”,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则以服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基本方式进行着,两者的既定角色主次分明,更不用说“教”与“学”深层意义上的交流与沟通了。 按照《新课程教学设计》所阐述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概念,“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其中师生互动是课堂人际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动态地表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是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由此可见,互动式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也是这一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自己的主观动性能充分发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其次,它还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展开,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从而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 一、师生互动运行之理论因素 1.课堂教学开放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紧紧束缚在规定的教科书和课堂中,这样使得学生的 语文学习 脱离了丰富的语文生活,也使得所学 语文知识 无法有效投映到学生的生活需要中,课堂互动更无从体现。“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为依托,强调沟通课内外,开发课程资源,把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建构,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具体讲,应该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师在教某一课时,针对学生而设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这一课所包含的内容范围,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扩展知识内容、联系相关话题对学生进行更为广泛的知识给予。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主要体现于对学生课堂知识引导方式的开放性上,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师问生答,而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地将语文课延伸至课外,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课堂才能让教师和学生实现充分的互动,让教学目的在师生互动中得以实现。 2.课堂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兴趣和情绪往往占据主导因素。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是最能发掘和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与内在情感的。这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语文的这一内在功能已作为“情感目标”得以明确。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 语文教材 上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需要让语文课堂呈现一定的趣味性,尽力做到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新颖有趣、生动活泼。而这一趣味性对师生互动课堂效果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发掘和设计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提高。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讲解,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这都是课堂师生互动得以运行的重要条件。 此外,在提高课堂趣味性时教师必须注意: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在增强其趣味性的同时,教师必须“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年龄阶层和感官特征的学生,其所设计的趣味性必须与之相符或相适。这样才能从多种类、多层次、多角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3.提高学生主体性 要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必须让教师和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发挥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与语文知识传承、语文文字训练和语文教学管理融为一体的,它的活动形成与有效运行不仅依靠教师优秀的教育 方法 、适当的知识指导以及有效的学习监督,同时也依赖于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自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接受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可以促成的条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明白“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其从愿意学逐渐转向喜欢学、能够学。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不仅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所意识,更重要的是要给予重视,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应不断强调并促成其不断发展。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动”,启发他们以所学知识为基点,扩大自己的阅读空间和思考空间,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其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知识的重要活动。 二、师生互动运行之行为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除了前面所论述的总体理论性因素外,具体来讲,还包括言语互动行为和非言语互动行为。自文明时代开始,人类的沟通和合作一直是以语言作为媒介的。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课堂教学更是以语言为媒介,由教师向学生传送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大多都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言语并以此为媒介而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将教学内容外化为学生能接受和感知的显性语言,并通过一系列的言语活动,让学生明确其所获得的知识,而学生也是通过言语活动向教师或他人反馈其所接受的教育信息。可见,言语互动行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互动行为。 但言语互动行为并非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的唯一途径,眼神和手势等一些非言语互动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语言的外显性并不能很精确地反映内心要表达的意思,有时甚至会与真实意图不一致,而眼神和手段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理解作用。有时,师生任何一方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不自主的手势,都有可能给予对方重要的信息,引发强烈的共鸣。另外,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学校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筑起了一个师生交流和互动的平台。目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运用PowerPoint、Flash动画等辅助工具,教师通过播放演示文稿和动感影像资料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语言和运用辅助工具上需要做到配合得当、张弛有度,这不仅能为整个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生互动是师生间双向交互的影响,而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影响。师生双方都应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长,重视和发掘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课堂变成师生活动主体间交往互动的空间,让知识在倾听与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与交流中得以传递。让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正常且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和因素便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探究和合理运用的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黄珊珊.追求情境之乐,感悟探究之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考试周刊,2015(94). 小学语文课堂论文篇2:《浅议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语文的学习是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宝贵钥匙,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而此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本文意图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情感体验 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比较开放且具有活力的课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紧紧围绕着这些理念,发挥才智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主要指用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对知识拥有无尽好奇心的阶段,此阶段教师的行为范式对他们的潜移默化影响巨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呆板的进行知识讲解,而应将学生的情绪带入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舍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唐诗时,教师除了为学生梳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词内容和艺术特色外,还应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期加深学生对这首送别诗的感悟。例如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元常时所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两位学生扮演这两位古人,对送别场景进行情景表演,这能让学生深刻体验诗人折柳送别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而后教师可对此进行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送别友人的 故事 。用此种方法能够比较有效的寓教于乐,让学生尽情的想象和分享 经验 ,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将能使学生对古代的送别诗产生亲近之感,更加理解友人相送的悲伤之情,这将使学生逐渐体会到诗歌之美,语文之美。 在讲授一些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注重灌注情感,使学生身临 文章 之境,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感悟和思想,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推己及人。比如在学习《小抄写员》这篇课文时,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家庭负担所做的努力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讲述一些与父亲之间难忘的事情,教会学生体会子女与父亲之间的亲情是宝贵的。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书写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可造之材,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不可以忽视这一点。 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读写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 记忆力 较为出众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往往是十分有成效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这一点。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汲取知识的最好方式。众所周知,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对学生的默读和朗读进行重点考察,同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和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对重要的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归纳。这种方法将有效的缩短学生的阅读时间,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选择与精简,教师应挑选适合学生的内容让学生阅读,因此这些阅读的文章不能够太过困难也不能太过简单。这样能够比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 除了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与写是不能够分开的两个重要部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时,教师还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教师在讲授课文后,训练学生进行 读后感 的写作。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后,教师在课堂上应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感想,无论是对于小女孩贫困的同情,或是想要对小女孩施以援手,还是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写作的读后感抒发出来。长期的写作练习,能让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进一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的语库和写作角度得到拓宽。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因材施教,求同存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以人为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牢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成绩有好有坏,教师不应当因为某位学生的成绩不好而歧视学生,亦不应因为某位学生的成绩优良而过分优待。对于学习水平高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求同存异。 首先,因材施教,求同存异,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提问活动不应只针对成绩好的同学,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教师也应一视同仁的进行提问。学生若知道答案或答得较好,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夸奖赞扬;学生若不知道答案或答得较差,教师也应进行鼓励并指出错误,以期学生能够得到进步。 其次,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一篇诗歌,有些学生可能朗诵的有感情,有些学生可能背诵的比较快,有些学生可能背诵的好却默写不出来,还有些学生可能会默写但是错字较多等。面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指导,让学生们相互学习,背得不好的学生就多背诵几遍,容易写错字的学生就将错字誊写几遍,多看多写。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薄弱环节就能够得到补充。其他类似的一些学习问题教师也可适当的依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最后,因材施教,求同存异要求教师对于学习进度不同的学生要有包容心。一个班级里,往往有些学生学习的较快,一些学生学得较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应慌乱,而要耐心的指导,允许学生出现学习进度快慢不同的情况,教师要有耐心,能够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帮助。通过因材施教,求同存异的教学,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还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拥有求同存异的教学态度。这将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为全面培养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论文篇3:《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 其它 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 【关键词】情境教学;课堂教学;激发兴趣;扮演角色;多媒体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如此“沉睡”下去,可以想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情境教学成为丰富 儿童 语汇、发展儿童语言的极好途径。因此,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能通过一定的途径,把学生带到作者笔下的那个情境中去。 一、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 体操 、 音乐欣赏 、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二、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 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2、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相对比较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考虑这一点,注意从这一点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满信心去学习。 我在教学生学习拼音时,就采用了“拼一拼”“找一找”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三个复韵母的拼读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当我出示音节卡片时,学生们轻声拼读h-u-ang-huang,随着我抽动卡片,同学们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摆头,主动积极的学习着,一张张音节卡片,一个个实物形象,一次次的演示动作,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课堂上学生扮演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就有几处对话,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些头饰,还在黑板上画了棵小树,作为背景,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同学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快乐的教学气氛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缩小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情境的创设,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 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使学生乐于学习。 4、语言形象生动、创设情境。 语言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缺少了语言人类将无法沟通,无法进行交流,语言已经成为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传播语言的媒介,在创设情境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心声的场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对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好的煽情、启智工具,语文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优化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凝练,更优美,更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利,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基础,是铺路石,学好语文是关键,语文课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孩子们学好语文。 三、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贯彻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不遗余力地探索和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等,为传统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新课改的实验进一步走向深入。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理解不够到位,对新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上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对“情境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不够清楚,不考虑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创设情境,对学生学习缺乏正确引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而情境教学则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语文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单纯为了课堂形式“活”而创设情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不考虑课文内容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没有 反思 。 4、多媒体课堂形式单一化。多媒体教学虽有生动直观的一面,但是如果一味的依赖就又会使课堂成为变相的满堂灌,只是把教师的单一讲解变成了机械的放映。曾听一位老师的多媒体课,这位老师整堂课就坐在电脑前一个幻灯片接着一个幻灯片放映,学生只是观看根本没有参与这节课的讨论,像这样的课,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厌烦。对此,我们还需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上反思,使其真正的服务于课堂,成为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要从自己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多 渠道 多角度的创设教学情境,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另一方面应从培养学生的 学习方法 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猜你喜欢: 1. 语文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3. 浅谈小学语文的魅力课堂 4.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完整范文 5. 小学语文教育相关论文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堂管理问题与课堂教学相伴产生,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于教学领域之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场所,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证。如何管理好课堂,让学生学得舒心,称心,这是上课教师管理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新教师,管理好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充分研究学生,建立课堂心理归属感;二、要以明确清晰的教学任务管理课堂;三、要准时开始、适宜进度与自然结束;四、要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五、要有效表达与沟通技巧;六、要积极观察学习其他教师;七、要尽可能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八、要重视人的因素。
关键词:课堂管理;理念与策略
当前的职前教师 教育 课程里,已经开始强调让师范生从事有关课堂管理的学习活动或经历真实课堂学习管理、把握学生,但这样的机会还不是很多。但研究显示许多新教师在有效课堂管理方面是有困难的。尽管没有最好的原理和 方法 来解决课堂里的任何问题,但是提供一些课堂管理的基本理念、策略以及基本技能的建议对新教师将会有所帮助。
一、要充分研究学生,建立课堂心理归属感
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研究表明,学生在富有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最佳,理智受到挑战,情绪被鼓舞和信任,能够学以致用,热爱并信任教师时学习效率最好。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 文化 背景,他们在进入教室之前已经有许多知识与理解的 经验 ,甚至观念的冲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心理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与现有水平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当今社会,父母常常由于工作的压力和对孩子学业成果的过分关注而疏于对他们社会适应与社会化方面的养育,而课堂正是创造了一个机会填补学生的社会情感需要,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二、要以明确清晰的教学任务管理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口头的信号来管理课堂,如“这一点很重要,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或“我们实验的第三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仔细来看这个过程”。在一个有兴趣的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说“我们的课文很有趣”或者“这是令人兴奋的,仔细看,不要漏过任何内容!”这些陈述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不难看出,教师可以在重要的教学步骤或过程中直接提示学生关注,以明确的教学任务来管理课堂,而不一定需要专门的纪律去控制。
三、课堂 时间管理 策略:准时开始、适宜进度与自然结束
课堂时间管理包括课堂开始、中间及结束时间的处理。很多人发现准时开始是一个重要策略,但是常常被新教师忽视。不能准时开始的原因可能是:前一节课拖延,休息娱乐时间过长,课与课的过渡比较混乱等等。如何使学生课间松弛的精神状态顺利地过渡?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技巧:事先把有关要求写在黑板上,确保学生进入教室前就能看到;点名以集中注意;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小的学习任务;不占用课堂时间做准备或分发学习材料;学生一进入教室就准时开始教学等等。适当进度是指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能顺利达成目标,完成作业,没有学生显得特别匆忙或还有很多空余时间。不少新教师会提早结束课程,试图让学生继续学习或忙于收练习本,这不如做一个简要的小结,或奖励学习努力的学生。如果时间还有多余,最好是给学生玩简单而合适的游戏,而且是全班都喜欢的游戏。只有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才收齐作业或材料。
四、课堂空间管理: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
座位安排模式及教学方式显示了课堂空间管理的策略。最基本的原则是让学生感觉课堂空间是有意义的和舒适的。包括座位前后左右的距离,师生之间的视线以及当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发生变化时,不至于因为人的走动或位置的变化而感到拥挤,或挡住视线造成对课堂教学的干扰。
五、有效的表达与沟通技巧
前面提到,清晰的、具有指令性的表达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有效的表达与沟通除了语言,还体现在教师的微笑和眼神交流上。真诚的微笑是一种心理支持,学生希望看到教师关注他们的行为。要保证在课堂上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就必须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包括一切所需的材料。如果教学时教师需要检查教案页码或查询其他资料,就无法与学生充分交流。
六、要积极观察学习其他教师
观察其他教师可以在示范课程里或在实习课程里完成,也可以非正式接近一个你认识的教师,在课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非正式的观察。当然,之前最好的观察资源是实习课程的合作教师。新教师观察学习其他教师有两个好处。首先是能观察到一个经验,因为胜任的教师是在真实课堂实战;其次,新教师能模仿借鉴这些经验,而不至于在学生眼里显得没有经历。观察的事件可以是教师日常工作的所有事件。
七、要尽可能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地准备和计划能够避免有关课堂管理问题的出现。例如学生在教室里走动,大声吵闹或过多讲话的问题,优秀教师认为很快确定问题原因比试图消灭问题更重要。消灭问题只是推迟问题,反而会增加问题解决难度甚至陷入困境。最后提一下,技巧是重要的,但人的因素更重要。如前所述,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学习差异以及父母期望等因素,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态度,也影响了其课堂行为。
现在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管理问题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学校着力解决的问题。虽然教师也在努力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课堂教学形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当中,但往往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为了提高教师理解问题的能力,找寻问题的能力,需要不断改进教师的讲课方式,应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 反思 自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只有将课堂立足于学生才能够真正的解决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
一、明确课堂教学短板,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师要想正确处理在生物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短板所在,只有明确了课堂的教学短板,才能够对症下药,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生物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问题上多做努力。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应该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时间进行管理,对于管理者--教师来说,首先要看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要想进行课堂管理,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生课上行为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做到真正为了学生,这才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中心。
二、改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
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远远无法满足现在的课堂需求,如今的生物课堂对于形象化、趣味性的要求十分高,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及生物学语言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做到有效的管理课堂。
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对于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例如《珍爱生命》一章,这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语,所以应该就学生的熟知度进行"化繁为简"对于以下的三节内容---"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注健康"进行合并,这样才能够做到有条不紊,使学生不至于烦躁。接着就需要"化抽象为生动",教材上的内容往往枯燥无味而且缺乏形象性,这时教师就不需要拘泥于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使这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让学生真正地做到珍爱生命。最重要的是,"化独白为互动",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程度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是不同的,教师不能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时刻与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才更方便教师的管理。
三、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教师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相当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学生能够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只有教师的自身素质足够完善了,才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可见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想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生物教学素养,就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只有言传身教才更具有说服力。
例如《微生物》一章,教师需要在课下进行试讲,将自己每次讲课不同之处找出,观查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对于不同的章节,教师还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生物培养皿,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这样一来教师亲历亲为,不仅能够说服学生,还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动手实验能力,这对于知道学生进行实验提供的便利之处。
四、重视教学反馈,提高课堂针对性
教学反馈是虽然有时可能会放在课后进行,但它也着实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反馈,不仅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更能够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课堂设计进行修整改善。学生更能够通过教学反馈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的薄弱部分,能够更具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才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对于生物学这种理科来说,课堂时间十分宝贵,尤其是对于问题的理解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尽一切努力为学生在课下节省时间,在课堂就能够掌握的知识点,决不让学生拖到课下完成。教师只有及时掌握了课堂教学的反馈,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得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使学生在无意间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习的课堂效率。
总结 :生物学实质上就是一门趣味性很高的学科,它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涉足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想解决生物学课堂教学管理问题,首先要将生活与生物课堂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生命的起源","生命从何而来",这种问题非常阔大,但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生物学课堂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无非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开始进行,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如果想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看法,要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开始。
参考文献:
[1]周双甲.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2013.
[2]王建华,丁留松.浅谈生物学新授课的评课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2.
[3]张大海.精心预设,巧妙生成--浅谈生物学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4,3.
[4]李海燕.浅谈新课标下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小学教育学年论文题目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学年论文题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朗读教学研究综评
2、朗读与朗读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4、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5、阅读教学对话研究
6、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7、作文教学研究
8、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9、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研究
10、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新
11、家庭文化氛围与小学生个性
12、小学学科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3、小学学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14、小学学科课程软资源开发研究
15、小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
16、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7、小学课堂的时间管理策略
18、小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
19、小学学科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研究
20、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1、试论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合理因素及其缺陷
22、试比较儒墨两家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问题的异同
23、孔子关于师德的论述及现实意义
24、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探析
25、歌曲与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6、游戏教学,适应天性
27、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8、激励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
29、现代教育条件下的小学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
30、独身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优良个性养成的影响
32、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
33、小学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
34、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35、班主任素质与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相关研究
36、学生厌学、辍学、出走、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及其教育对策
37、小学生理想、学习目的、兴趣、自主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的调查与教育研究
38、小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现状调查研究
39、"品行弱势学生"的教育策略
40、网络不良文化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41、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浅论
42、洛克教育思想与当今新课程改革之异同
43、洛克教育思想浅析
44、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浅论
45、小学写作教学策略浅论
46、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浅论
47、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策略浅论
48、小学语文教学的训与练
49、Solo理论与实践
50、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51、拼音教学与创新思维启蒙
52、识字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53、词语教学与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
54、句子教学与“阅读链接”
55、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
56、教学设计与以学定教
57、阅读教学中的“悟”与“解”
58、如何使语文教学走向自主学习
59、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机制
60、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61、课程资源问题探究
62、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是与非
63、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
64、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数学素养对实习效果的影响调查
65、初等教育学院06级本科毕业生基本教学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66、小学“三角形三边间关系”的教学研究
67、刍议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68、小学估算教学研究
69、帮助学困生获取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
70、数学教学应体现自然的过程
71、高度决定视野——论小学教师的数学素养
72、角度改变观念——也谈数学教学的效率
73、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74、小学数学程序性知识教学初探
75、小学数学陈述性知识教学初探
76、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初探
77、低年级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78、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79、当代小学名师专业成长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
80、重庆地区重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81、重庆市重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82、重庆地区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83、顶岗实习对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的利弊分析
84、小学教师专业化对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冲突与思考
85、重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86、重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87、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分析
88、论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89、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课的现状及分析
90、小学数学“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研究
9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92、小学数学“自主探索”教学误区与对策
93、在“数学广角”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94、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化思想的培养
95、从多角度挖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思考
96、构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97、重庆市小学科学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
98、重庆市小学科技教师现状及对策研究
99、重庆市小学生科技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
100、重庆市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
101、长寿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102、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
10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
104、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
105、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
106、理想与现实之间
107、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及培养模式研究
10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研究
109、西部地区中小学数字化学习资源标准的研制
110、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估量化标准研究
111、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研究
112、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13、小学综合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114、重庆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研究
115、重庆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素质研究
116、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素质
117、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118、渝东南地区小学教师普通话现状的对策研究
119、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120、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
121、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122、重庆市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123、重庆市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124、小学阶段师生冲突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125、儿童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126、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误区
127、用科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128、小学低段与高段教育的区别
129、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130、小学各学科教育的共性及个性特点
131、关于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手段和方法研究
132、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
13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34、小学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
135、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6、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137、网上小学教学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138、小学课程教学网站在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39、面向少儿的教育网站设计
140、如何培养小学生探究式科学学习能力
141、农村小学科学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42、农村教育资源优势与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143、开放型小学科学课堂的建构
144、论科学课的“趣”
145、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
146、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情境教学
147、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48、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探讨
149、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150、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评价的探究
151、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152、关于小学科学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研究
153、教师素质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影响研究
154、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或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155、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及措施研究
156、小学生品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157、小学阶段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58、小学师德师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59、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0、小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161、小学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162、小学德育教育环境的研究(或小学德育评价模式研究)
163、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164、健康和谐的课堂管理的探究
165、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问题追因与发展思考
166、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研究
167、从中国传统饮食谈小学生膳食状况
168、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弊端看小学素质教育
169、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谈农村寄宿教育
170、小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171、从传统文化的危机谈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172、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突出活动特性
173、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怎样进行方案设计
17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研究
17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比较研究
176、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师?
177、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探析
178、小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研究
179、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课教学范式转型的思考
180、小学德育的评价研究
181、小学德育的方法研究
182、小学德育的模式研究
18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184、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
185、小学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研究
186、某类特定范围语言的研究
187、某地社会用字(用语)规范情况调查报告
188、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歌词比较研究
189、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
190、《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女性系列
191、《水浒传》女性形象论
192、小议教育评价语
193、口语与口语教学
194、顶岗实习对我国当前职前教师教育的影响
195、重庆市重点小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196、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
197、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研究
198、重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199、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200.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想,同一国家的不同性别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认知特点,这些不同就会在课堂管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针对韩国目前汉语教育的状况,在相关课堂理论研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半的韩国女高教学经历,将男女生学习汉语表现进行对比,浅谈一下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韩国高中生;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管理相关理论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韩国女子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类似的教学情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韩国汉语学习的相关调查
(一)汉语教育在韩国高中的现状
韩国的高考中有第二外语的测试科目,学生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七科中选择一门。这七门语言除了汉语和日语以外,还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可供学生选择。其中汉语和日语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的学校只开设了汉语和日语的课程有关。另外,孔子课堂在韩国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中学校都配有原语民教师,特别是韩国公立学校。韩国高中的类型有职业高中,一般高中和外国语高中三种类型,其中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选择日语、法语和汉语的比较多,语言测试相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所以不乏有些一般学校的同学在高考中选择冷门语种,如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以侥幸的心理降低竞争率。笔者作为原语民教师于2013年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女子高中任教17个月,期间对周围地区的其他两所高中的本土汉语老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其学校的汉语教育做了一些了解。选取的这两所学校也都是性别单一化的学校,分别是裕信男子高中和昌现女子高中。笔者通过谈话总结出学生选择汉语作为学习课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想通过课上的学习进行了解;二是有的学生通过与上届的前辈询问了解进行的选择;三是汉语课上是外教老师进行教学,对其产生好奇;四是有在中国居住的经历,汉语水平较好,容易取得这一科目的高分;五是一般学校在众多语种中只开设了日语和汉语,学生选择了学习汉语。结合韩国的教育状况,对三所学校的教师走访和谈话进行了分析,汉语在一般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除了对汉语和汉语外教感兴趣,或者学习汉语目的性较强的同学以外,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男女生汉语学习的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上,女生较男生内敛一些;认知风格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场依存性,男生则是场独立型偏多;在学习上,大部分女生属于审慎型,男生更多的是属于冲动型;学习策略上,男生更喜欢演绎型,女生则喜欢归纳型。由于本论文研究的是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女生,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男生则比较叛逆,往往在众多方面展现自己的兴趣,比如运动、电脑游戏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关于学汉语的动机,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做了调查,其中女生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参加汉语活动和了解中国文化,只是活动形式趋向不一样,男生更想了解中国的运动、兵法等方面,女生则愿意参加一些手工制作方面的,如做菜、编手链等。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明星比较感兴趣。
二、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课堂管理的范围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和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课堂管理的概念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课堂管理的两个主要对象,一个是针对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授课情绪的调节,授课内容与目标的设计,课堂规则的制定等,使课堂上的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一个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对问题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管理还包括两个对象的管理,一个是语言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管理;一个是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简单来说,课堂管理的范围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引导和问题行为的处理;从客观因素来看包括环境的管理和规则管理。目前市面上关于如何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管理的教材中大概可以总结出四条课堂管理原则,分别是:建构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所谓建构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发展语言能力与综合能力。综合性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规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国际性原则指教师在对国际汉语课堂进行管理时,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在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制订和实施规则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与文化。创新性原则指教师在课堂管理时要具有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用的规则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由于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课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学生母语国家的特点。在学习者母语国家管理背景的前提下,对课堂管理涉及的范围逐一设计,并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二)有关管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
在国外,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国外研究人员不但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还总结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堂管理理论及模式。9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对课堂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普遍的研究都是以学生行为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学生问题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随后,对外汉语界的这方面研究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角度呈现多面化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各自的对这方面的研究。尹雪雪(2014)对目前有关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分析,得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近些年案例分析法在研究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如朱勇老师专门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分析研究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其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课堂管理的真实案例。但目前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没有对研究对象或某一方面进行细化,基本上都是数据的量化研究。本文先从国别入手,再从学生性别缩小范围,选择了管理难度较大的零基础学习者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女高中生的汉语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建议。
三、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
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一批批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去进行汉语教学,由于不同国家、年龄、性别的差异和管理经验的缺乏,很多海外志愿者普遍反应“难的不是教学,难的是管理”。由于笔者在韩国女子高中工作,主要以高中女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经历对笔者课堂上出现过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
女生与男生相比,自行其事的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但情绪往往不大稳定,容易焦虑和分心,具体表现为上课开小差,做白日梦等等;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普遍睡眠不足,加之汉语选修课很多被安排在下午,一些学生选择在汉语课上睡觉,补作业或者做其他与汉语学习无关的事情;由于外教身份带来的神秘感渐渐退去,汉语学习内容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减弱。
(二)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韩语水平有限,需要先听明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出现依赖汉语水平好的同学的情况,惹来其他同学的嫉妒等不满情绪,开始抵触汉语。批评学生时容易忽略青春期女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甚至是引发更严重的教学后果。
(三)规则的制定考虑不全面
韩国的女生过分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上课期间出现涂口红、照镜子或者卷头发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女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聚堆聊天的情况,有时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班级中的个别青春期少年可能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有时没有示意教师突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发问。
四、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汉语课堂活动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汉语教学尤为重要,孩子们都是在高中阶段带着兴趣刚刚接触汉语,既要考虑为接下来的汉语学习打基础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不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选择一学期安排四节文化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置不同的主题,分别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实施。考虑到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喜好特点,文化课多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实践课,比如学做中国菜、编手链、试穿旗袍等。高三的孩子们马上迎接高考,汉语课上,我主要带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希望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开启今后汉语学习的热情,高三学生课业紧张,所以每节课在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后会预留20分钟供大家学习其他科目。
(二)运用有趣的方法解决课堂问题,避免产生师生矛盾
针对聚集聊天的课堂现象,我会定期让学生在汉语课上调换座位,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换座采取抽签等不固定的方式。例如,同学们轮流到讲台前抽取自己的顺序号码,然后老师在不知道同学们手上拿到的号码,在黑板前任意将号码排座,学生看到号码的位置,说出自己抽取的号码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学生产生的反感,增加趣味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汉语数字发音的运用能力。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惩罚措施以学生课堂即时实施为主,避免罚写或者严厉的斥责。例如对于迟到,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选择唱一首歌或者在前面读一篇汉语课文。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改良
学生的分心和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我采取了韩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任务型教学法,五六位同学坐在一起,回答问题都以小组形式计分,阐述观点也是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平时还会注意自己的情绪和体态语,以情感人,增加特殊语言的媒介。韩国学生比较希望多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教师不光在态度上做到公平对待,在某个教学细节也要体现,顾及全面。对于课上和汉语水平好的同学交流过多的情况,我采取了主动和其他同学课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另外,课上尽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减少对某些汉语水平高的学生协助的依赖。
作者:于丽丽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闻婷,常爱军,原绍峰.国际汉语课堂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尹雪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D].北京大学,2014.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管理;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种教学与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管理应属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严格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的课堂管理现状
(1)目标不明确,随心所欲。教师对于每一类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观随意、从学生的实际、太过复杂、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因此,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难以积极配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2)实践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3)课堂教学缺乏生动、呆板,枯燥乏味;(4)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薄弱环节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懒散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们都有一个松懈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高中一样为了考试天天看书做练习。教育是面对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学习速度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甚至厌倦。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和创新设计问题或互动环节,学生仍然只是作为观众,不想被动的参与互动会话。传统的学生依赖于形成长期性的思维,并延伸到大高职院校的课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伟大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弱化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打破一些与学生互动,教学是老师,听课是学生,学生的问题都没有详细回答,敷衍。有的教师缺乏管理意识,放任学生听课的状态,由于管理不善和对学生的无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
(四)缺乏对学生规范和科学的评价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或专业的约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的唯一标准,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发展的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优缺点,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议。
三、如何有效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教学与教育、专业、知识与行为、一个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基本技能。除了高水平的理论和专业的质量,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明确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高职教育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标志,教师必须调节教学和编程。因此,教师必须有两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建立“目标”意识,探索教学经验
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课程设置模块。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现主分析的转变,以培养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专业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的需要。
(四)创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
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充分发挥;三是媒体对材料的不可忽视;四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不能错过。只有实现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五)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和学校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职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莹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蕾.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
[2]徐正国.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与有效教学[J].交通职业教育,2015,03.
[3]秦亮.职业院校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73、如何听课与评课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79、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80、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81、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2、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3、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4、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85、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86、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87、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8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89、网络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90、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局限研究9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92、网络情境下的学习方式(途径)研究93、大(或中、小、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9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95、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96、学习困难学生(或差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9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98、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99、学校(或班级)环境建设研究(校风、班风、学风)100、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音乐课堂管理是音乐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仍需要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高,相信在克服层面上的改进后,中国式音乐教学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管理
一、小学音乐课堂需培养学生的作用点
1、立足点必须落实在培养学生积极性上,只有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性,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2、学生需要掌握对基本乐器的认知能力,最好能够做到用简单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3、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做到基本声域的了解并运用4、做到识谱,许多音乐老师忽略教育学生识谱的运用,认为小学生认知五线谱是不必要的,但是却忽略了识谱对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学生的音乐创作的能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学生只有掌握了创造的基本条件后产生创作兴趣,存在创作能力后才具有未来发展的可能性。6、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该能力作用于任何社会环境。7、感情感受音乐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领唱等方式让学生接受音乐教学,以情动人,达到人文素质教学的目的。
二、音乐教学的具体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健全,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健全。同时,阅历增加,与之改变的是老师需要向学生教导更加丰富的音乐,甚至于是将音乐贯注于表演等更加新颖的形式。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采取正确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与有效而运用于大众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这些符号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与记忆,学习时犹如咀嚼鸡肋,此时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各科学习在教育中其实有极大的想通性,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也不失一种好方法,例如引入语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如语文中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透彻感情。而后让学生分析出相似句中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等,如数学教学中举一反三教育。最后,在歌曲教学时要有针对性,特殊点进行特殊教育,这样下去,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2、更新观念,换位思考
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决定行为”,同理,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方式。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果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先确认的前提就是要以受教育人群为中心,教育理念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抛弃过去的蜡烛理念,要做到切身体会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而不是独裁者。音乐更是如此,因为在音乐教学中,沟通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老师与学生做朋友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把握课堂节奏,提高组织能力课堂
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在有限时间内好笑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这点在音乐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老师要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做到分类标记,彻底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与对音乐课堂是否有兴趣进行充分了解;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做到有预见性的教学。同时,音乐课堂通常面对各类学生,在教育曲目的选择上,老师更需要综合各方因素,选取适合班级学生的演唱曲目,制定合适合理的教育计划;最后,虽然倡导以友为师的教育理念,但却不能忽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我们所谓的课堂纪律,并不是生硬死板的纪律感,音乐课堂追求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但要保证学生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制定课堂纪律守则,学生之间互相监督等方式做到防范于未然。
4、掌握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
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小学音乐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如今是信息化时代,而未来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这也向音乐老师提供了许多发展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其实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可以利用先进设备,给学生播放配上需要教育音乐的动画片段,真正做到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条件支持的话,也有许多关于音乐教学的APP可以投入到教学中。
5、注重教学研究、教学反思
《论语》中说:“五日三省吾身”,教育也是一个需要时刻反省的问题,老师需要认清许多现实因素,学生无法接受音乐教育的原因,学生积极性始终不够的原因,教育目标无法真正落实的原因等等都是需要老师正确反思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许多老师认为,这些要求达不到是教育研究者的工作,其实并不然,老师才是真正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进行根本教育的人群,才是更有发言权的人。老师如果不善于总结反思并且解决问题的话,瓶颈就永远是瓶颈,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也会随之消沉。当然,随着社会进步,老师们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但是,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却仍需要学校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高,相信在克服层面上的改进后,中国式音乐教学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摘要:对初中学生的课堂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从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等三方面,探讨了有效管理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课堂管理;教室环境;教师素质;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课堂的管理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课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绩。教师只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课堂教学才能井然有序,学生的成绩才能稳步提高。如果课堂管理不好,课堂一片混乱,是无法有效开展教学的。尤其初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时期,课堂管理尤为重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课堂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
很多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专门、专业的教室,由于教室不经常使用和音乐课程的特殊性,音乐教室便显得有些“随便“”自由”。试想一下,学生在上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时都是在很规范的教室里,当上音乐课时,学生来到音乐教室,不再是单调的桌子、椅子,学生自然会欢呼雀跃,犹如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闹腾不已,不利于音乐课堂的管理。如果音乐教室里的物品随意摆放,教学设备杂乱无章,无疑仿佛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音乐课就是给大家放松的课程,大家可以随便一点。音乐课虽然不是主要课程,但也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习一点音乐来陶冶情操,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音乐教室的布置要讲究。虽然要使学生在音乐教室感觉放松,不像上其他课程时一样严肃,但是,教室也要简洁、干净,各种教学设备摆放规范。同时,可在教室里张贴一些音乐海报或宣传画,或音乐知识。音乐教室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室前张贴音乐教室的使用规范,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室、音乐课堂也是一个有规范、有规则的地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学生看到整洁的教室和明确的教室使用规范后,自然会对自己形成一些约束,使得他们在音乐课堂能自觉遵守纪律,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对于在音乐教室中的规范,教师不能刻意苛求学生,要给予他们音乐课上应有的放松和艺术性感受。但是,对于违反教室使用规范的学生,比如,带零食进教室、穿拖鞋进教室等行为,教师一定严肃处理,切不可放纵,以免导致更多类似的违规现象发生。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音乐课程不是中考科目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音乐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导致音乐教师本身就不重视音乐教学,在教学中没有热情,对待音乐课是得过且过的态度,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学习音乐教学的专业知识了。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地吸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在音乐课上兴趣缺失,显得无精打采。完善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的一个巨大突破口,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及课堂的教学秩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可以让人沉浸在欣赏中,使学生进而喜欢上音乐、专心致志地学习音乐。教师自身必须拥有熟练的、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比如,教师在教学《四小天鹅舞曲》时,教师要能熟练、高水平地弹奏《四小天鹅舞曲》,才能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和领略到该曲目的精髓,感受其中包含的音乐性和音乐美感,感受创作者构曲的巧妙及作品中饱含的深情。如果教师没有高超的音乐专业素质,只是靠一些音乐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学习音乐,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音乐教学,不是教师只通过音乐素质就可以完成教学的,音乐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会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内涵和欣赏角度,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相关知识,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和传授这些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初中生对于有趣的学科是具有巨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尤其是音乐课这类艺术性课程。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基本是教师示范唱,然后让学生一起唱,学生们就一起“有气无力”地唱,或者教师教授一些乐理等音乐理论知识。而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了,教师必须大大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在教学中加入一些音乐背景知识的讲解,穿插一些同类型音乐曲目的欣赏,并且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音乐表演内容,从而调动起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便于课堂管理。第二,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音乐课程内容等。
四、结束语
初中音乐课虽然在学生的中考中不占据比重,但却对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及成长的影响意义重大。因此,要重视音乐课堂的管理。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做好音乐课堂管理工作。要让学生既能放松身心,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好,又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作者:蒋红梅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初中生课堂不良行为特点及管理[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
教育 管理创新是教育管理对社会、教育管理理论自身发展的一种回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管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文章 针对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侵权问题,分析了侵权现象的类型,以及造成这种侵权现象的成因,并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小学生维权意识、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教育;侵权;成因;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 文化 水平的提升和国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权利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是对小学生群体合法权利的保护问题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小学生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时有发生。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综述
小学生除了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外,还享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教育法》中有关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但现实却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自愿关系,与其对应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不对等的。学校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发生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这些现象总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侵犯学生的健康权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实中侵犯学生健康权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体罚的现象屡禁不止。我们不时会听到 相关报道 教师体罚学生的事情,情节严重的,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教师严重侵犯了学生最基本的人身权。而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缺乏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由于害怕,他们有时候会选择沉默,不跟家长说,直到家长发现孩子身体受伤才知道事情真相。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教学成绩,经常会擅自给学生增加自习时间,还本着自愿的原则,这种行为使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学习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从长远考虑,并不真正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2.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却存在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不会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教师的一些做法是在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比如,老师会让小学生养成写 日记 的习惯,会让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每天写一篇日记,这个做法是好的,但是如果教师定期让学生把日记交上来检查,这就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虽然国家已经有明确规定,禁止公开学生的个人成绩,但是大部分学校为了刺激学生竞争以及学校之间各项评比,公开了学生成绩。考试成绩属于自己的隐私,学校在没有经过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公布出去就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3.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学生去学校就是去接受教育的,任何人不能阻止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是明确写进《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在现实中,有的教师会因为学生上学迟到或者不好好听课等理由把学生赶出教室,有的教师会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怕影响班级整体荣誉而让其转学,这种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4.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
中国人向来把尊严看得很高,即使是小学生,也有尊严。但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却常有侮辱、伤害孩子情感的行为,这比暴力行为更不容易被发现,但却实实在在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一些教师由于“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好、调皮捣乱的学生进行言语上的谩骂,比如他们会当着全班的面骂学生“笨蛋”“傻”等恶劣的言语,从而使被骂学生在同学的嘲笑下产生负面的情绪,还有的教师会用下课不准休息惩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些伤害是极其隐秘的。长期在这种谩骂、侮辱的学习气氛中,孩子的心理会发生扭曲,后果非常严重。
二、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缘由。
1.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
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我国的学生从小是在尊师重道的教育环境下长大,老师说的话就要服从,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能顶撞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他们不像是朋友,更像一种上下级关系。学生自身就会处于一种弱势状态,特别是小学生更是把老师的话当做“真理”,即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也会默不作声,更别说投诉或者寻求法律保护了。
2.部分教师素质低下
我国近年来一直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但是不得不承认,部分教师的素质还是没有得到提升,特别是教育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素质不高,有部分老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只知道出成绩,不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些教师“倚老卖老”,凭借自己几十年的教育 经验 ,对学生要求过分严格,自身的法律意识又相当淡薄,缺乏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
3.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自我控制的意识与能力两方面 基本素养 的缺乏,使学生在交往时容易产生不能有效保护自己、不能尊重他人权利的现象。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他们一般都是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别说法律意识。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权利屡次被侵犯而没有采取 措施 时,其被侵犯的概率就会增加,特别是小学生。
4.法律体系不健全
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教育法》,但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生权益保障等重大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受教育者维护权利的法律保护方面被忽略。
三、对策思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应共同关注,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而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为重大,务需切实履行教育与管理之职责。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的部分人素质较低,不符合教师要求的情况,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教学的错误观点,加强教队伍建设。首先,要在教师队伍中进行排查,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其次,要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教育,通过学法知法的培训,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职责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从而自觉地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自己的教学计划,改变过去错误的 教学 方法 ,注重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2.提高孩子维权意识
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应该定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维权意识的培养,告知学生自己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一些典型事件的处理解决方法,和学生成为朋友,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做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只有学生的维权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遏制侵权现象的发生。
3.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对一个学校的管理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这就需要管理者推出正确合理的管理路线,尊重学生的权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积极组织一些法律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的法制教学章程。从现有的保护未成年合法权利的相关法律看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还是不够完善。为了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我们要加大这些法律的教育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学生知法、懂法。
4.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理念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和老师现在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分数上面,教学方面只抓成绩,忽视了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实处。学校应该改变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变“主观”为“客观”,克服管理的主观盲目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变“决策者”为“规划者”,教学计划的实施不能一味独裁,而是应该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规划,并形成统一的目标,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白平则.论学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实现与保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2]柳倩华.从中小学教师侵权行为谈如何加强教育法治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2,(24).
[3]余晖,胡爱萍.中小学侵权行为的类型与防范对策[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3).
[4]张冀曼,李欢.中小学教师侵权现象探析[J].中国教师,2007,(S2).
[5]马金富,任玉霞.浅谈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3).
摘要:在特殊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等特殊教育领域,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及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对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包括学生学习生活、 社会实践 等领域,相关能力的提升,都是教育管理工作致力实现的目标。基于此提出了我们必须采取创新型思路与措施来提升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从而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充满人文关怀气息的氛围中实现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创新。
关键词:特殊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1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是新时期与特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特殊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旧观念交叉碰撞,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在建立了多年以后开始逐渐进行着自我的完善与更新,人才竞争的市场环境变得日益激烈起来,这就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与特殊高等教育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迫切需要,紧紧抓住各种发展的机遇与有利条件,努力创新自己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来提升教育管理质量,从而有利于特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是高校解决自身教育管理中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特殊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其自身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很多时候是按照较为传统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式来处理并解决相关问题的,其真正的民主性特征不够高。因此,为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管理标准与管理制度,高校必须尽快实现自身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要适当征求被管理者的建议,采用较为综合性与灵活性并存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这样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才真正有利于满足高校自我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弊端解决的实际需要。
是特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时俱进的需要。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正处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危机等都影响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和标准也在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面临着多方冲击和压力,如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做到与时俱进,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要求。
2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指“学校所制定的制度,其内容不得与国家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抵触”。高等特殊教育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必须服从国家意志,维护政府尊严,接受政府的领导与指导,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学校所制定的制度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便于操作,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中庸之道”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原则,。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执两用中,这要求教育管理者在学校制度的决策过程中,必须持有辩证思想。如学校的管理制度过于抽象或严格,便难以把握;过于浅显或宽松,便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为此。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在制度决策时,要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根据特殊教育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程序性与高效性相结合的原则。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制度建设的程序性原则有助于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精神。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只有掌握了管理的“双重性”,认真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领导、组织、协调与沟通、控制等环节,才能在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中真正做到程序性与高效性相结合,如高校中的特殊教育学院,大多开设美术、中医、特殊教育等专业。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应让各专业教师充分享有民主权、自主权,按程序性原则办事,而在重大问题决策时,管理者应在集思广益后,按高效性原则处理问题。
3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明确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深刻地认识到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热情地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以确保学校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并要想方设法地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学以致用,重在实践。同时,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应对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要加强教育学原理、特殊教育发展史、特殊教育心理学、视力残疾 儿童 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在运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以教育基本理念为指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残疾学生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比普通教师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为此,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组织文化对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在增强了学校组织凝聚力的同时,也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能。
实施全纳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要使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得到落实,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让残疾学生融入社会主流为基本教育目的,通过校内、外调查研究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发现高等特殊教育领域中现有的几个专业已不能满足残疾学生的需要。总之,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特殊高等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都影响着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既是通才又是专才,能客观地认识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要求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能在对学校内部的财务、人事、教学、决策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也能站在国家的高度上,集思广益,为学校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
作者:阎洪涛 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子奇.甘肃本科院校弱势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25—26.
在学校的管理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成效,好的班级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班级管理毕业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班级管理毕业论文3000字篇1 浅谈班级管理技巧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当一个个家庭背景不同,喜好不同,习惯不同,性格迥异的孩子走进同一个班级时,他们之间或单独的个体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问题是特殊问题,而有些问题却成为了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一个问题的出现,必然对应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促进班级建设。 【关键词】班级管理;处理技巧;个性心理;有效管理;个性魅力 每一个学校都是由多个班级组成,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对学生直接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的工作不只局限于学生现在的发展,更要考虑到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未来的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遇到一些问题并摸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一 定位基调,抓支点。 管理定位是关键,定位准确,班级管理工作则事半功倍。民主式、放任式、粗暴式、铁血式,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将决定于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及班级的基本情况。因为新班主任中途接手对班级内部相对陌生,反而学生对班级的情况十分熟悉,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并且已习惯原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无论其管理效果如何。新班主任要融入班级集体中,必须找准班级情感支点,使班主任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顺利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对学生没有产生爱 教师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产生爱,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管不好的班级,只有忽视班级管理的教师。班主任情感支点、学生情感支点、班级情感支点成三点一线,就会产生一个优秀的班级。师爱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促使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心理发展。 二 了解个性心理,使班级管理有的放矢。 班级是个共性,但也是由学生个性组成的。抓准班级情感支点,必须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的情感支点,一般来说,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是纪律性较强的,经常性违纪的学生只占极少部分,只有针对性的对这极少部分进行有效的管理,再加上有计划地指导班级干部开展班级工作,班级管理基本达到成效。全面了解班级学生个性心理,深入解剖经常性违纪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其优点和缺点,夸张性的发挥其优点,针对其缺点开展教育工作,动之与情,让班主任情感和学生情感交流融合,产生心理共鸣,以达到良好些的教育目的。 做好学生个性教育工作,班级这个共性就比较容易达成管理教育效果,通过学生个性确立班级共性点,明确班级管理教育新理念,使学生围绕这个方向性共同努力,并通过对学生的个性教育,使学生从新角度去认识新班主任,接受新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和管理理念,从而使学生团结到新班主任周围,配合新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使班级有一个新的面貌、新的风格,产生新的动力,更好地完善班级管理教育工作。 三 了解班级整体特点,采取有效管理方式 与新入学的班级不同,中途接手的班级已经形成一定的整体特点,要立刻改变是不可能的,必须对班级有深入的了解,再逐渐的引导;教育是有过程的,切忌功利主义而要求一下子把班级管理好,那是不现实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必须有良好教育效果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如果了解清楚班级的整体特点,就能树立良好的班风新形象,学生就容易产生新动力,那么,要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无论什么管理方式都是为了管好班级教育学生,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两个大砝码。加强学生班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教育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基础教育,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只有班级凝聚力才能师生同心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只有学生产生荣誉感,才能促使学生为这个团队而努力,在努力过程中完成自身的提高。若连集体荣誉感都没有,何来团队精神?必须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班集体的荣誉也是学生个人的,班集体与个人是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无论学习、工作,集体决定个人,个人影响集体,集体反过来又影响个人。把班级整体特点融化进团队中,使学生个性情感体现在团队共性中,就很容易很准确的抓住班级情感支点,采取与之匹配的管理方式,较快较好地完成班主任交接工作,完善班级管理教育工作。 四 班主任的个性魅力是班级管理教育的核心,决定班级管理的成效。 1 刚入学的小学生面对一个新环境,既感觉新奇但又因为陌生而感到惶恐.刚入学的孩子从幼儿园的轻松舒缓的状态一下子进入到学校的相对紧张的状态,孩子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一阶段,家长们往往也表现的忧心忡忡,对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寄予莫大的“关注”。第一天见孩子,笑脸与亲切的话语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孩子对自己形成一种信赖感,老师是可以亲近的,是值得信任的。让她们感受到母亲般的呵护与温暖,有了孩子的充分信任,班集体肯定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2 对个别学生的谈心、鼓励式教育, 学生无动于衷。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时,学生无动于衷,相反的换来了学生的无理辩驳乃至“白眼”。还有的孩子甚至家长都认为自己或孩子资质很高,即使现在比较顽劣也不会影响以后的发展,这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对这样的孩子必须采取必要的批评乃至惩罚。一个学生上课经常扰乱课堂秩序,而依仗自己的聪明有着不错的成绩,所以“屡教不改”。 3 “令人头疼”的排座位,永远不能让所有家长学生都满意。只按照孩子的高矮来排座位,后面的座位使得学生难于参与,并且容易走神。于是,很多家长也希望把这样的孩子安排在老师的眼皮下,对孩子有一个监督作用。因此,在座位的排列上,我尽量采取传统的纵横排列模式,特殊学生特殊对待。在座位排列上,尽量遵循男女同桌,每一排都安排班干部,自制能力强弱搭配等原则,这样不仅利于班级团结,还做到有监督、一帮一、一带一,使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4 对学生的行为作有效的指导, 但在实际的活动中效果不佳。现在的孩子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事实摆在自己面前却不做或做不好。班里环境保持几乎为每一个孩子都分了工,可是地上的纸屑没有人理,横七竖八摆放的笤帚无人问津,甚至黑板在上课铃响后还写满了粉笔字,面对这些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以身作则。 5 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降低。班干部也是孩子,不可能泯灭孩子的天性。所以,当一个孩子被选为班干部时,他会满怀远大的抱负与治班的理想,热火朝天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时间长了,开始的自豪感、荣誉感、优越感慢慢在“繁忙的工作”中消失,也想偷懒休息了。因此,不是有了班干部班主任就可以大放特放,只是有些工作转到幕后。班主任要密切关注班干部的工作,记录下他们的成绩与问题,定期提出改进意见并利用班会时间对他们的成绩予以肯定,激发班干部的学习热情,才能保证高效率行使。 找到了学生情感支点和班级情感支点,还必须要有班主任情感支点融入班级集体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又将要更换另外一个班主任。班主任的情感是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班级情感支点、学生情感支点、班主任情感支点三点一线的基点。因此,班主任的个性魅力,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只有对学生产生爱,学生对班主任也产生反馈的爱,在情感共鸣中才能完成班级管理教育目标。 班主任的个性魅力主要表现在管理风格和健全的人格,管理风格体现出班主任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班主任通过个性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爱,才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班主任就通过个性起到对班级管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一些其他问题,但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工作,在工作中切实把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够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方法,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预防或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班级管理毕业论文3000字篇2 谈高中班级管理 【摘 要】在学校的管理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成效。好的班级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研究如何加强高中班级管理以及如何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成为高中班主任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方法 在学校的管理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成效,好的班级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应的班级,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班主任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因而高中班级管理,在新世纪的教育实践中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正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在这一阶段学生也慢慢形成了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意识,但是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处于迷茫和被动的阶段,自主管理还存在非理性的不足,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研究如何加强高中班级管理以及如何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成为高中班主任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班级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原来本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班级管理的成效有一定的影响,进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为了降低和避免这些问题对班级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对于从事高中教育的教育者以及高中班主任来说,就必须对存在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剖析。 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选用的随意性。 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管理者和核心组织,其素质的高低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一批学生的素质,因为“什么样的师傅带什么样的徒弟”,因为“名师出高徒”。因此,科学合理的制定班主任的聘用条件以及班主任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班级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在班主任的选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班主任的选用缺乏相关的有效地可操作标准,现实是高中班主任肩上的高考压力太大,有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学校只能从年轻且无任何经历的教师中选用,从而造成了对班主任的选用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用人偏差。 高中班级管理过分注重智力。 高中教师面对高考压力,都过分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即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的高中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学校教育本应该在这一阶段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实施综合而有全面的教育,但现实是我们的高中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这种过于注重学生的智育的要求而忽视思想品德和其他各项素质的教育,不利于学生道德水平和各项素质的提高。 高中班级管理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的班级大部分都是五十个(或更多)学生组成的大班级,而在对高中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并没有对学生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有足够的重视,而是对每一个学生都用相同的由学校或班级制定的理想标准来培养学生,甚至有的班主任到了高考前夕只对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与关注,认为“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而对学困生视如无有,这既打击一部分学生,更不利于多数高中生的健康发展。 2. 改进高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注重实效的德育。 对于高中班级的德育管理来说,学校方面不能把德育管理过于知识化和数字化,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科学全面,不能仅仅就学生的学习成绩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班主任要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因为思想品德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劝人向善。高中班主任要在班内营造一种全体成员和谐友爱的积极氛围,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召开“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让学生多参加慈善救助献爱心活动、多学习“最美人物”的事迹等等,让学生学会对弱者的同情,对“最美人物”的尊重,使得学生自觉的培养自身的品质,进而实现具有时效性的德育。 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 高中学生各类情感的发展已逐渐完善,意志品质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个性倾向也越来越成熟,高中班主任如果抓住并激发高中阶段这种非智力因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进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班主任调动高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方式有多种,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这就需要高中各班主任对高中生的基本心理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具体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研究和了解学生进而对高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让他们能够坚强的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适时的调整,最终克服因非智力因素而产生的对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不利影响。 让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有句格言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从某种意义而言,一个人的性格状况可以影响其生活和学习质量,现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怕苦、怕累、经不起打击和挫折的现象,抗挫折的能力特差,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高中班主任应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心里方面的教育,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主动改变自己身上的不良个性和品德,与不良的习惯做斗争,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一个好的班主任成就者一批优秀的学子,愿所有的高中班主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全心全意的、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的师爱,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1. 班级管理论文3000字 2. 3000字的班级管理论文 3. 班级管理论文4000字 4. 班级管理论文2000字 5. 班级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6.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