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0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0期

发布时间: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0期

该学校学报期刊有录用通知。该校的投稿的步骤是按照撰写稿件—投稿—审稿—录用通知书—定版—等待出刊邮寄—数据检索来进行的,所以是有录用通知的。河南科技学院期刊从收到稿件到发出稿件的处理通知具体时限为2个月。文章录用后,编辑部会通过邮件或者是电子录用通知书的方式回复信息。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设有河洛文化、史海钩沉、哲政阐碱、艺文寻珠、经管探新、法坛论衡等栏目。郑州科技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避选)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收录。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等60 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院秉承“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大批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岗位快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03、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近年来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公务员招聘考试中,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省内外,大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注重发挥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设有11个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150余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研究完成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社会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研究的“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的“百棉1号”,在黄淮棉区大面积推广;河南省抗病虫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麦54”,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第八代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已在全国6省区大面积推广。近5年来,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小麦育种、棉花育种、基础兽医、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较高水平。学院办有自然科学版、职业教育版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法兰克福科技高专、澳大利亚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和国内二十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 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新世纪征途中,学院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 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学生找工作 一般还是很好找的

女性从业者在职培训的困境文献有:1、作者:吴娜。唐玉凤。作者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湖南长沙410128。出版物刊名: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83-85页。主题词: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企业中女性管理者数量的增多,其在职培训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即是针对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有所帮助。2、作者:陆小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C931。献标识码:A。DOI:。关键词:企业。在职培训。困境。策略。3、马延伟.当前我国职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5,36(11):117-122+128。4、王玉杰,尤玉祥。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2012,31(5):91-93。5、王兰,汤晖,万顺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职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6):323-324。

河南科技学院 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之后经过多次变迁。

1951年升格为平原农学院;

期间再次经过多次拆分、合并,

1958年9月,改称 百泉农学院;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9月,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2月,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年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

2004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不考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学院,到1987年2月已经是现在所说的二本院校了,由于当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国家对该校的定位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虽然河南科技学院是河南省15所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本科院校,总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奋起直追。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

河南科技学院___百度百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1]

双聘院士(6人):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8]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中原学者(1人):茹振钢 [1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李成伟 [13]

全国模范教师(1人):茹振钢 [14]

全国优秀教师(2人):胡建和 [15]  、王清连 [16]

省级教学名师(3人):李敬玺、郭运瑞、吴国梁 [17]

省级教学团队(6个):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18]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9年) [19]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2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21]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22]  、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5年) [23]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25]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25]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2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24]   [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24]   [2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设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科办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河南科技学院 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之后经过多次变迁。

1951年升格为平原农学院;

期间再次经过多次拆分、合并,

1958年9月,改称 百泉农学院;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9月,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2月,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年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

2004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不考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学院,到1987年2月已经是现在所说的二本院校了,由于当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国家对该校的定位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虽然河南科技学院是河南省15所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本科院校,总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奋起直追。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

河南科技学院___百度百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1]

双聘院士(6人):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8]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中原学者(1人):茹振钢 [1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李成伟 [13]

全国模范教师(1人):茹振钢 [14]

全国优秀教师(2人):胡建和 [15]  、王清连 [16]

省级教学名师(3人):李敬玺、郭运瑞、吴国梁 [17]

省级教学团队(6个):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18]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9年) [19]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2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21]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22]  、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5年) [23]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25]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25]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2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24]   [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24]   [2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设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设有河洛文化、史海钩沉、哲政阐碱、艺文寻珠、经管探新、法坛论衡等栏目。郑州科技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避选)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收录。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等60 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院秉承“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大批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岗位快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03、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近年来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公务员招聘考试中,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省内外,大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注重发挥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设有11个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150余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研究完成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社会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研究的“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的“百棉1号”,在黄淮棉区大面积推广;河南省抗病虫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麦54”,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第八代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已在全国6省区大面积推广。近5年来,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小麦育种、棉花育种、基础兽医、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较高水平。学院办有自然科学版、职业教育版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法兰克福科技高专、澳大利亚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和国内二十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 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新世纪征途中,学院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 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学生找工作 一般还是很好找的

女性从业者在职培训的困境文献有:1、作者:吴娜。唐玉凤。作者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湖南长沙410128。出版物刊名: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83-85页。主题词: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企业中女性管理者数量的增多,其在职培训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即是针对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有所帮助。2、作者:陆小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C931。献标识码:A。DOI:。关键词:企业。在职培训。困境。策略。3、马延伟.当前我国职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5,36(11):117-122+128。4、王玉杰,尤玉祥。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2012,31(5):91-93。5、王兰,汤晖,万顺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职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6):323-324。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设有河洛文化、史海钩沉、哲政阐碱、艺文寻珠、经管探新、法坛论衡等栏目。郑州科技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避选)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收录。

西南农业学报第10期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近两年投稿了8篇论文,总计投稿过上海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南方农业、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浙江农业学报、植物保护、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种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13个农业类期刊,经历秒退、退修无数次、最后论文改得完全变样、小修后直接收录等事件,写论文过程中没有总结出太多经验,投稿过程中倒是有了一些小体会: 如果时间充裕,论文质量还不错,可以先从CSCD里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投起,一般会得到两个结果:一是秒退,二是一段时间后给你退稿意见。脸皮要厚,不能惧怕秒退,退了再改投其它期刊,有些期刊的编辑很认真负责,他们虽然会退稿但同时会提出很多宝贵意见。比如我将一篇刚开始很粗糙的论文投到《中国农业科学》,几分钟后就收到退稿邮件,动作之迅速,让我惊叹,真的是毫不留情啊!不过想到它代表国内农业期刊中的老大哥,收稿量巨大、稿件要求高、目光犀利,一眼就能看穿你的论文水平,秒拒也是严谨负责、工作高效的表现。后来我又投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此期刊的审稿老师很负责任,为我仔细修改了论文,摘要、图表等地方表达不妥之处均作了详细标注和修改,尤其是摘要等地的措辞修改后一下子上了一个档次,为我接下来投下一个期刊打下了基础。在投稿到《植物保护》等期刊时也收到很多宝贵意见,非常感谢众多期刊背后辛勤付出的审稿老师。所以,投学术水平高点的期刊,万一遇到热心审稿老师为你把关的话,你的论文水平会改进不少呢。 投稿时遇到了两次假的投稿平台,都是在百度上搜索期刊网址,筛选后投了稿子,然后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后来再从这个网址进去的时候已经关闭页面了。其中一个是投稿《江苏农业学报》,投稿后很久没有消息,于是在网上查了编辑部的电话,然后才得知他们换了网址,我投错平台了。所以,投稿后如果没有收到收稿信息,那么要尽早打电话确认编辑部是否已经收到稿件,避免耽误宝贵的论文发表时间。因为论文写好后的近期修改,很多数据、观点都还记得,拖得时间越长,数据分析等细节都会遗忘,再改起来会很吃力。还有一个是投稿《种子》期刊,在贵州种子管理站看到投稿链接,投稿后得到一个文章编号,但是没有收到确认消息,投稿后一个月网址居然打不开了,后来在贵州同学处问到《种子》编辑部的电话和投稿方式,才顺利投稿。所以,如果投稿后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收稿邮件,那么得确认是否投错稿件了,避免像我一样傻等耽误时间。 投稿论文要想投CSCD以上的期刊,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尤其是亩产等单位要避免,在一开始分析处理数据的时候就将单位换算过来,避免论文投出去后再修改工作量太大,要修改正文和表中的各处数据,也要重新做图,相当于一切重来了。 一篇文章投稿到《西南农业学报》上的办事点负责人手中后,一直没有收到编辑部任何修改或者退稿消息,期间催问过多次负责人,都说已经接收让我静待编辑排版,等了一年多后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问编辑部,编辑部说没有收到文章,让我从网络投稿平台重新投稿,后来居然收到改投增刊的消息。追问编辑部设立办事点的意义,也无人回答。就这样,《西南农业学报》的投稿之旅完美结束了,以后绕行。可悲的是这篇已完稿一年半的论文仍在漫漫投稿旅程中,何时或者能否达到目的地还是未知数,因为修改现在对我来说也是很头疼的事情,许多数据分析方法早都不记得了。 投稿到影响因子较低的非核心期刊,不需较多修改,也无需很长时间就可以收到收稿通知,如果试验数据确实含金量不高,或者项目结题急需,那投稿到这些期刊可以快速搞定一篇论文。但是若想投稿到质量较高的期刊,根据我的经历投稿到中文核心《江苏农业科学》、CSCD《上海农业学报》是个不错的选择,后者不需要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前者除了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其余地方均不需要英文,光少了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就能降低至少一天的工作量。不过,今后期刊的投稿要求肯定会趋于一致,大多数期刊会像《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一样高要求、严标准,所以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论文行文格式等按照最高标准来,紧跟趋势走,习惯后自然会提高写作效率。

西南农业学报,现在是省级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管:四川省农业厅主办: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及重庆省(区;市)农科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4829CN: 51-1213/S邮发代号: 62-15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农业学报曾用刊名:农业科学导报 & 四川农业学报创刊时间:198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一、《农业工程学报》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

本刊编委会决定,2000年农业工程学报第6期拟将以英文正文和中文摘要形式集中向国内外隆重介绍中国农业工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近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双月刊)

曾用刊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1985年创刊,刊发三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刊发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理论成果。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

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三、《茶业通报》(季刊)

创刊于1957年,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

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商业知识,发表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主要栏目:综合、生态、生化、栽培、植保、制茶与检验、经贸。

四、《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

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 索引序列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0期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科办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 西南农业学报第10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