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发布时间:2019-06-17一、全文word2000或word2003排版。论文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 二、作者署名小四号字、楷体、居中;两个以上作者时,名字之间空2格。三、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小五号字、宋体,“摘要”和“关键词”加黑。关键词间空格隔开。 四、英文摘要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为小四号字、首字母大写,其余全小写;“作者姓名”五号字,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在正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为“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短线;摘要正文小五号字体,“abstract”和“key words”加黑,关键词间用“;”隔开。 五、首页脚注标识作者简介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历,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等。脚注一律用圈码。六、量和单位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数字和年份之间统一用“~”。计量单位要统一,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kg、hm2等。超过4位数的阿拉伯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在小数点左、右每三位数留出1/4字距的间隔。七、正文五号字、宋体;每段的首行缩进为两个汉字;两端对齐;正文单倍行距。八、文中标题一级标题: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 二级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等表示; 三级标题:五号字、黑体、左对齐;用“”、“”、“”? 等。所有标题后空一格,写标题名。九、图片要求图表题黑体、小五号字。表一律用三线表。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8号字(非“八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半栏图宽不超过;通栏图宽不超过;照片图需提供清晰照片。图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依次编号;随文排图、表;图设图序、图题;图题置于图形的下方。十、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顺序按在论文中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连续编号。“参考文献”四字,四号黑体。 参考文献小五号字,中文为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两端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所有符号采用英文状态下半角格式。1.期刊:作者(列出所有作者,之间用“,”分开。下同).题目.期刊名(全称,勿缩写,英文刊名应为斜体),年,(卷期):起~止页. 2.专著:著(编)者.书名.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 3.论文集:作者.题目.见(in):整本文集的主编姓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会议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可分为会前、会间和会后三种类型。1.会前文献(PreconferenceLiterature)会前文献一般是指在会议进行之前预先印发给与会代表的会议论文预印本(Preprints)、会议论文摘要(AdvanceAbstracts)或论文目录。2.会间文献(LiteratureGeneratedDuringtheConference)有些论文预印本和论文摘要在开会期间发给参会者,这样就使得会前文献成了会间文献。此外,还有会议的开幕词、讲演词、闭幕词、讨论记录、会议决议、行政事务和情况报道性文献,均属会间文献。3.会后文献(PostConferenceLiterature)会后文献主要指会议后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它是会议文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会后文献经过会议的讨论和作者的修改、补充,其内容会比会议前文献更准确,更成熟。会后文献的名称形形色色,常见的如下:会议录(Proceeding)、会议论文集(Symposium)、学术讲座论文集(ColloquiumPapers)、会议论文汇编(Transactions)、会议记录(Records)、会议报告集(Reports)、会议文集(Papers)、会议出版物(Publications)、会议辑要(Digest)等。根据会议文献自身的特点,用户在使用会议检索类工具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检索:一是直接根据会议文献的特征检索某篇会议论文,常用的检索途径包括论文题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分类号、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二是通过某界会议的举办特征检索这届会议上的相关信息和文献,通常使用分类号、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就可以了。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检索入口,要求用户对会议的举办及会议文献的出版事项比较了解。一般来说,如果关注某些学术会议,会了解一些关于会议的举办及出版事项,使用这些字段也会得心应手。需要注意的是:“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不一定是一个单位。若用户对这些事项不了解,又想检索关于某学科方向的会议论文时,建议使用论文题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分类号等入口。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传递情报比较及时,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种类繁多,出版形式多样。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经过挑选的,质量较高,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发展趋向,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3种。①会前文献包括征文启事、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预印本和会前论文摘要等。其中预印本是在会前几个月内发至与会者或公开出售的会议资料,比会后正式出版的会议录要早1~2年,但内容完备性和准确性不及会议录。有些会议因不再出版会议录,故预印本就显得更加重要。②会议期间的会议文献有开幕词、讲话或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等。③会后文献有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会报告、会议专刊等。其中会议录是会后将论文、报告及讨论记录整理汇编而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
会议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可分为会前、会间和会后三种类型。1.会前文献(PreconferenceLiterature)会前文献一般是指在会议进行之前预先印发给与会代表的会议论文预印本(Preprints)、会议论文摘要(AdvanceAbstracts)或论文目录。2.会间文献(LiteratureGeneratedDuringtheConference)有些论文预印本和论文摘要在开会期间发给参会者,这样就使得会前文献成了会间文献。此外,还有会议的开幕词、讲演词、闭幕词、讨论记录、会议决议、行政事务和情况报道性文献,均属会间文献。3.会后文献(PostConferenceLiterature)会后文献主要指会议后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它是会议文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会后文献经过会议的讨论和作者的修改、补充,其内容会比会议前文献更准确,更成熟。会后文献的名称形形色色,常见的如下:会议录(Proceeding)、会议论文集(Symposium)、学术讲座论文集(ColloquiumPapers)、会议论文汇编(Transactions)、会议记录(Records)、会议报告集(Reports)、会议文集(Papers)、会议出版物(Publications)、会议辑要(Digest)等。根据会议文献自身的特点,用户在使用会议检索类工具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检索:一是直接根据会议文献的特征检索某篇会议论文,常用的检索途径包括论文题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分类号、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二是通过某界会议的举办特征检索这届会议上的相关信息和文献,通常使用分类号、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就可以了。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检索入口,要求用户对会议的举办及会议文献的出版事项比较了解。一般来说,如果关注某些学术会议,会了解一些关于会议的举办及出版事项,使用这些字段也会得心应手。需要注意的是:“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不一定是一个单位。若用户对这些事项不了解,又想检索关于某学科方向的会议论文时,建议使用论文题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分类号等入口。
文献的出版类型一般分为十大类。它们的定义、作用及在参考文献和检索刊物中的著录特征分别为: 1)图书:论述或介绍某一领域知识的出版物。图书又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教科书、科普读物和一般生产技术图书,属阅读性的图书;一类是词典、手册和百科全书等,属工具性的图书;另一类是含有独创性内容的专著,它属原始文献。 2)期刊:期刊一般是指名称固定、开本一致的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期刊论文内容新颖,报道速度快,信息含量大,是传递科技情报、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的文献形式。据估计,期刊情报约占整个情报源的60-70%,因此,受到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3)会议文献:这是指在国际或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会议文献学术性强,往往代表着某一领域内的最新成就,反映了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和趋势,是获得最新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文献,如会议日程预报和会议论文预印本,以及会后文献,如各种会议录。会后文献是主要的会议文献。4)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科研生产单位关于某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 或是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报告。报告的出版特点是各篇单独成册,统一编号,由主管机构连续出版。在内容方面,报告比期刊论文等专深、详尽、可靠,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情报源。科技报告可分成技术报告(Technical reports)、技术备忘录(Technical memorandums)、札记(Notes)、通报(Bulletins)和其他(如译文、专利等)几种类型。有些报告因涉及尖端技术或国防问题等,所以又分绝密、秘密、内部限制发行和公开发行几个等级。目前国际上较著名的科技报告是美国政府的四大报告,即PB(Publishing Board)报告、AD(ASTIA Documents)报告、 NASA(National Aerona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报告和DOE(Department of Energy)报告。 5)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主要由专利说明书构成。所谓专利说明书是指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递交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文件。它经专利局审核后,向全世界出版发行。专利说明书的内容比较具体,有的还有附图,通过它可以了解该项专利的主要技术内容。由于只有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才能获得专利权,所以专利说明书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产品工艺设计人员来说,是一种切合实际、启迪思维的重要情报源。 6)标准文献: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其中主要为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等的技术规定文件。作为一种规章性文献,它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一个国家的标准文献反映着该国的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经济政策,而国际现行标准则代表了当前世界水平。国际标准和工业先进国家的标准常是科研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情报来源。国际上最重要的两个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指为申请硕士、博士等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但都是就某一专题进行研究而作的总结,多数有一定的独创性。学位论文是非卖品,除极少数以科技报告、期刊论文的形式发表外,一般不出版,属难得文献。8)产品技术资料:指产品目录、产品样本和产品说明书一类的厂商产品宣传和使用资料。产品样本通常对定型产品的性能、构造、用途、用法和操作规程等作具体说明,内容成熟,数据可靠,有的有外观照片和结构图,可直接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中参考。9)技术档案:指科研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有具体事物的技术文件、图纸、图表、照片和原始记录等。详细内容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技术措施、调查材料、设计资料、试验和工艺记录等。这些材料是科研射干难产工作中用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重要文献。技术档案一般为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有些有密级限制,因此在参考文献和检索工具中极少引用。10)政府出版物: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发表的文献。政府出版物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就文献的性质而言,政府出版物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如国会记录、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和科学技术文献两部分。我国政府发表的“科学技术白皮书”就是一种科技类政府出版物。
就是参考文献就是 文献一般指的是 一些已经存在的图书啊 文章啊 论文啊 报纸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啊 出版物啊 等等
会议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可分为会前、会间和会后三种类型。1.会前文献(PreconferenceLiterature)会前文献一般是指在会议进行之前预先印发给与会代表的会议论文预印本(Preprints)、会议论文摘要(AdvanceAbstracts)或论文目录。2.会间文献(LiteratureGeneratedDuringtheConference)有些论文预印本和论文摘要在开会期间发给参会者,这样就使得会前文献成了会间文献。此外,还有会议的开幕词、讲演词、闭幕词、讨论记录、会议决议、行政事务和情况报道性文献,均属会间文献。3.会后文献(PostConferenceLiterature)会后文献主要指会议后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它是会议文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会后文献经过会议的讨论和作者的修改、补充,其内容会比会议前文献更准确,更成熟。会后文献的名称形形色色,常见的如下:会议录(Proceeding)、会议论文集(Symposium)、学术讲座论文集(ColloquiumPapers)、会议论文汇编(Transactions)、会议记录(Records)、会议报告集(Reports)、会议文集(Papers)、会议出版物(Publications)、会议辑要(Digest)等。根据会议文献自身的特点,用户在使用会议检索类工具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检索:一是直接根据会议文献的特征检索某篇会议论文,常用的检索途径包括论文题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分类号、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二是通过某界会议的举办特征检索这届会议上的相关信息和文献,通常使用分类号、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就可以了。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单位等检索入口,要求用户对会议的举办及会议文献的出版事项比较了解。一般来说,如果关注某些学术会议,会了解一些关于会议的举办及出版事项,使用这些字段也会得心应手。需要注意的是:“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不一定是一个单位。若用户对这些事项不了解,又想检索关于某学科方向的会议论文时,建议使用论文题名、关键词、摘要、作者、分类号等入口。
会议参考文献格式应该这样来写:
参考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并在序号中加[]。
2.对于常见的各类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
1) 著作:作者姓名,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 期刊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 (期) :页码。
3) 会议论文集:作者姓名. 题名[C]//论文集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
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姓名.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路径。
6) 电子文献:作者姓名.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含文献载体标志) 见其它].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 , 获取路径。
7) 报告:作者姓名. 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 标准:标准号. 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同一著作中作者姓名不超过3名时,全部照录,超过3名时,只著录前3名作者,其后加“, 等”。
4.其他:数据库 (DB) , 计算机程序 (GP) , 光盘 (CD) , 联机网络 (OL)。
参考文献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档案A, 舆图CM, 数据集DS, 其他Z.凡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Z来标志。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 …,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690及ISO 6 9 0-2,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者. 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 (期) :起止页码.
[5]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3, 33 (4) :62-67.
[6]HANSEN B E.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 [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9,93(2): 345-368.
这里要注意哦!外文参考文献规范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名只列出首字母,同时所有字母都需要大写。
特点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传递情报比较及时,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种类繁多,出版形式多样。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经过挑选的,质量较高,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发展趋向,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3 种。①会前文献包括征文启事、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预印本和会前论文摘要等。其中预印本是在会前几个月内发至与会者或公开出售的会议资料,比会后正式出版的会议录要早1~2年,但内容完备性和准确性不及会议录。有些会议因不再出版会议录,故预印本就显得更加重要。②会议期间的会议文献有开幕词、讲话或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等。③会后文献有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会报告、会议专刊等。其中会议录是会后将论文、报告及讨论记录整理汇编而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出版形式会议文献没有固定的出版形式,有的刊载在学会协会的期刊上,作为专号、特辑或增刊,有些则发表在专门刊载会议录或会议论文摘要的期刊上。据统计,以期刊形式出版的会议录约占会议文献总数的50%。一些会议文献还常常汇编成专题论文集或出版会议丛刊、丛书。还有些会议文献以科技报告的形式出版。此外,有的会议文献以录音带、录像带或缩微品等形式出版。为更好地利用会议文献,一些国家出版有各种会议文献检索工具或建立数据库,如美国出版的预告、报道和检索世界重要学术会议文献的《世界会议》 (1963年创刊)、《会议论文索引》 (1973年创刊)、《在版会议录》、《科技会议录索引》(1978年创刊),英国的《近期国际会议》(1966年创刊),中国的《国内学术会议文献通报》(1982年创刊)及其数据库等。
不一样的论文除期刊论文外,常见的还有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范围很宽,一切记录了知识和信息的载体都可以称为文献,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光盘、相像磁带等。狭义的文献仅指纸质的出版物。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传递情报比较及时,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种类繁多,出版形式多样。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经过挑选的,质量较高,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发展趋向,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3种。①会前文献包括征文启事、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预印本和会前论文摘要等。其中预印本是在会前几个月内发至与会者或公开出售的会议资料,比会后正式出版的会议录要早1~2年,但内容完备性和准确性不及会议录。有些会议因不再出版会议录,故预印本就显得更加重要。②会议期间的会议文献有开幕词、讲话或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等。③会后文献有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会报告、会议专刊等。其中会议录是会后将论文、报告及讨论记录整理汇编而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
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发布时间:2019-06-17一、全文word2000或word2003排版。论文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 二、作者署名小四号字、楷体、居中;两个以上作者时,名字之间空2格。三、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小五号字、宋体,“摘要”和“关键词”加黑。关键词间空格隔开。 四、英文摘要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为小四号字、首字母大写,其余全小写;“作者姓名”五号字,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在正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为“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短线;摘要正文小五号字体,“abstract”和“key words”加黑,关键词间用“;”隔开。 五、首页脚注标识作者简介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历,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等。脚注一律用圈码。六、量和单位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数字和年份之间统一用“~”。计量单位要统一,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kg、hm2等。超过4位数的阿拉伯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在小数点左、右每三位数留出1/4字距的间隔。七、正文五号字、宋体;每段的首行缩进为两个汉字;两端对齐;正文单倍行距。八、文中标题一级标题: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 二级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等表示; 三级标题:五号字、黑体、左对齐;用“”、“”、“”? 等。所有标题后空一格,写标题名。九、图片要求图表题黑体、小五号字。表一律用三线表。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8号字(非“八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半栏图宽不超过;通栏图宽不超过;照片图需提供清晰照片。图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依次编号;随文排图、表;图设图序、图题;图题置于图形的下方。十、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顺序按在论文中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连续编号。“参考文献”四字,四号黑体。 参考文献小五号字,中文为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两端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所有符号采用英文状态下半角格式。1.期刊:作者(列出所有作者,之间用“,”分开。下同).题目.期刊名(全称,勿缩写,英文刊名应为斜体),年,(卷期):起~止页. 2.专著:著(编)者.书名.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 3.论文集:作者.题目.见(in):整本文集的主编姓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文献类型标示码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作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最常用的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如下表: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它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各种未定义、未说明类型的文献,建议采用单字母“Z”。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题名.[M].见(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示例: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3):1-3.[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朱华.关于《华岳全集》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1962-03-06(8).[4]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示例: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如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77-380。[6]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国际、国家(技术)标准[序号]GB7714-3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S]。[8]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页-止页。[9]科技报告[序号]……[R][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黄华.论思维[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你问的问题指的是不是就是这个
应该按照会议论文的形式吧,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N字母表示。
根据GB3469- 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一专 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一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一期刊文章。
D一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一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一数据库。
CP一计算机程序。
EB- 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一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一磁带数据库。
M/CD-光 盘图书。
CP/DK一磁 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一网上电子公告。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 [M] 。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 。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文献出处,日期。
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
(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
(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医生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
(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医生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
(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
(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
引用会议文献应该用[C]表示,C表示会议。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扩展资料:
文献类型标识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著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
根据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常用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电子文献以双字母标识。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图书: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期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会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文献标识格式:
1、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著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出版者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论文著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1.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著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