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初中物理老师,我也许会出这样一个题目,但作为一个年长者的我不希望看到你直接问别人要论文。如果是我,评价这篇论文的标准是:1、基本格式,这你得重新学,网上很容易找。你虽然不是作硕博论文,但仍然要从开始就要培养一种学术习惯,美国小学生作论文就如此。这会让你的老师刮目相看的。2、在你的知识与能力范围之内,从一两件生产和生活中小现象、事实说明物理的有趣和有用,楼上的很多资料都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什么是物理学,不是你能讲清楚的,而是请你讲你眼中的物理学。3、文中是否有一二点有灵性的思维火花。物理老师一般都很看重学生的悟性与灵感以及思维的品质。到网上去找资料,到生活中去观察和实验,你会觉得会与感兴趣的其它事情一样有趣的。最后祝你物理这门课学和轻松愉快!
物理研究的是关于力的、声的、热的、光的、电的等现象。象折射、沸腾等。 呵呵呵,很唯象的解释 即是研究大自然,解开各个现象后面的秘密,联系;或者说 把自然界数学化,将数学运用到自然现象的描述,以帮助我们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界的利用什么是物理 ?这是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翻开任何一本物理教科书,都不难找到这样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但这只是对于物理这门科学在学术意义上的一种界定。而我们所面对的“物理”,它同时又是一门课程,于是就有必要从教育意义的层面上去进行一番再认识、再分析,以挖掘蕴含在其中的丰富内涵。 首先,物理是一门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的决议《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学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驱动技术,改善生活以及培养人才。 上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为物理学的飞速发展插上了双翅,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以致于人们将20世纪称誉为“物理学的世纪”。什么21世纪呢?有一种流行的说法: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其实,这句话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21世纪是物理科学全面介入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只有与物理相结合,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展望物理学的未来,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李政道先生在《物理的挑战》一文中,曾提出21世纪物理领域所面对的四大难题:为什么一些物理现象在理论上对称但实验结果不对称?为什么一半的基本粒子不能单独存在而且看不见?为什么全宇宙90%以上的物质是暗物质?为什么每个类星体的能量竟然是太阳能量的1015倍?这些问题极大地激励着人们不懈探索的勇气与热情。可以预见,一旦拨去这几朵笼罩在物理天空中的乌云,物理学将会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 其次,物理又是一种智能。 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玻恩所言:“如其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正因为如此,使得物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智能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当今,物理学的触角已经伸向众多领域,并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以至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眼光去界分什么是物理学了。1995年在我国厦门举行了第十九届国际统计物理学大会,会上交流论文的涉及面十分广泛,诸如植物的花序、DNA药物系统、交通的流量、文字的存储等等,光看这些篇目,似乎都不太象是物理。什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呢?几年前,美国《今日物理》杂志,曾就此问题向读者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他们推崇的答案是:物理学家所做的就是物理学。这话乍听似觉偏颇,其实不无道理。因为在今天看来,物理学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智能,“代表着一套获取知识、组织和应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把这套方法用到什么问题上,这问题就变成了物理学。”(赵凯华语) 再次,物理还是一种文化。 从广义来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同样地,物理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中所创造的大量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也就构成了物理文化。物理文化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基本研究方式就是实践,因而在客观性上表现为“真”;物理学创造的成果最终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它在目的性上体现出“善”;另外,物理学还在人的情感、意识等多方面反映了“美”。正因为物理学本身兼具真、善、美的三重属性,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物理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 物理学是求真的。物理最讲究实证,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坚守“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正如物理学家费曼所说:“不论你的想法有多美,不论你什么聪明,更不论你名气有多大,只要与实验不符便是错了,简简单单,这就是科学”。可以说,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修正错误、不断逼近真理的“求真”史。 物理学是从善的。物理学致力于将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帮助人们不断认识自己,促使人的生活趋于高尚。这是物理学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因而物理学的本质是从善的;另外,物理学家的行为也是从善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和以她为代表的杰出物理学家:“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更大”。他们那种严谨求实的态度、献身科学的精神,热爱人民的情怀等等,对于后人无疑是一份尤为珍贵的人文财富。 物理学是至美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说过:美是真理的光辉;罗马哲学家普洛丁又说过:善是美的本原。由此,物理学因真而美、因善而美就是十分自然的了。物理的美属于科学美,主要体现于简单、对称和统一;对称则统一,统一则简单,它们构成了物理学的基本美学准则。 翻开物理学的篇章,可以发现到处都跳动着美的音符,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仅以统一性为例。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正朝着两个相反的研究方向延伸:最宏大的宇宙与最微小的粒子。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们两者并非是分道扬镳、越走越远,反倒显示出不少殊途同归、相反相成的迹象。例如,粒子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常被天体物理学家所借鉴,用来探寻宇宙早期演化的图象;(正由于此,粒子物理学在某种意义上也被称为“宇宙考古学”。) 反过来,宇宙物理学的研究也为粒子物理学家提供了丰实的信息与印证。于是,物理学中两个截然相反的分支,就这般奇妙地衔接在了一起——犹如一条怪蟒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又如,英国物理学家狭拉克首先发现,在自然界的某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下列引人注目的关系: 宇宙半径/电子半径≈1040,宇宙年龄/强衰变粒子寿命≈1040, 氢核与电子的电力/氢核与电子的引力≈1040,…… 在上述比数中,宇宙这个最大的系统,与基本粒子这个最小系统之间,竟然珠联璧合达到了如此完美的统一,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物理世界的美,一种动人心弦的壮丽的美。正是这许多美不胜收的事例,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由衷的赞叹与敬畏,难怪爱因斯坦会说:“宇宙间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于物理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智能,更是一种文化。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能对自己所任教的物理作一番全方位的审视与剖析,这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使我们看到,物理原来有着如此丰富的的内涵,从而会更自觉、有意识的去挖掘和开发它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看到,物理原来有着如此美好的禀性,从而会更加钟爱物理,更有激情地去从事物理教学。我以为,只有真正热爱物理的物理教师,才能做到不仅教会学生理解物理、应用物理,而且还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感悟物理、欣赏物理。 二、为什么教物理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根本的问题,要正确回答并非易事。笔者对此问题的认识,就经历过从“知识本位”到“学科本位”,最后又回归到“学生本位”这样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有很长一段时期,我都把物理教学的目标锁定在知识层面上,认为教物理就是要把物理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以供他们今后一生的受用。因为我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授予学生什么多的物理知识,其中不乏象“F=ma”这类极其重要的知识,但在他们往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却很少显示出有什么直接的功用。以至过了若干年后,许多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用他们的话说,“全部都还给老师了”。我为此感到深深的失落;但每当我向他们提出“高中三年岂不白读了”的反诘时,这些离开学校多年的学生,却又都会异口同声地作出否定的回答,一致认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可又说不清究竟是哪些具体知识所起的作用。我想,这大概好比晚饭,谁都不会否认吃饭对于生存的意义,然而谁又都说不清楚,吃了这顿饭究竟是在身上的什么地方长了块肉。 一位毕业已有二十余年的学生,曾与笔者聊起他“印象最深”的一堂物理课。原来那堂课讲的是重力势能。当时为了说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我曾向学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有人站在五楼的窗台上要往下跳,你说危险吗?开始大家都认为这太玩命了,后来仔细一琢磨,又全都乐了:你别往窗外跳,往窗里跳不就没事了吗?这位学生觉得这个例子特有意思,于是经久不忘;但问他该例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时,他说忘了。正当我面露憾色时,他紧接着的一番话却令人宽慰,他说:“这个例子使我懂得凡事都是相对的,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尽管这堂课所传授的物理知识,这位学生已经遗忘殆尽,但通过有关知识的学习而凝炼成的思想、方法等,却在他的心里铭刻上深深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多年前的这堂物理课,对他不也是极有价值的吗?学生从高中毕业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将告别物理,所学的物理知识终究会被忘记,到那时再回头审视一下:物理教学留给他们的还有些什么呢?如果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不出物理所给予的才智与启迪,那将是物理教学的失败。由此看来,具体的知识通常只是作为教学的载体,在知识的背后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正如我国资深科学家钱伟长教授说的:“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物理学,……. 以物理学为对象我学到了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物理学的知识有时是很有用的,但通过物理学学到的这些能力,比物理学知识更有用。”钱老在读书时就是通过“物理学”这个载体,获得了很多比物理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所以,那种将物理教学等同于物理知识教学的看法是偏面的,而以“知识本位”来确立物理教学目标取向的做法同样是短视的。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一般都会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日臻熟悉,从而格外钟爱。可能是受了这种职业情感的影响,我还一度把物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将尽可能多的学生培养成为物理学家或物理工作者”。尤其是当我从农村普通中学调入重点高中,面对的是一个个聪颖好学的学生时,这种愿望愈显强烈。但我不久就发现,其它学科的教师大概也出于各自的职业偏好,都对学生有着与我类似的期望。这样一来,大家自扫门前雪,各唱各的调,没能将各学科的分力凝聚成一股合力,实际效果当然就差强人意了。尤其令我沮丧的是,班上那些物理学习优秀的“得意门生”,日后直接从事物理专业的竟然也少之又少。正当我陷于迷惘之时,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先生的一则事例给了自己极大的启迪。当年复旦大学曾对核物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核物理有关的工作,其余的都纷纷改行,活跃在金融、企业或行政等岗位上。对此,多数人都断言这是物理系的失败,而杨福家却认为这正是“复旦”的成功。因为,通过这四年本科的物理教育,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是毕业后都能很快适应各种不同领域的工作。这也印证了赵凯华先生的话:“一个人学了物理之后干什么都可以,他的物理没有白学。在我看来,对于学物理的人无所谓‘改行’……。” 经过上述曲折的认识历程,使我逐渐看清了物理教学最终目标的聚焦点,既不在知识的本位上,也不在学科的本位上,而应该落实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本位上。 对于“为什么教物理”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设问:“如果我们不教物理,学生不学物理,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留下那些缺憾?”一种显而易见的回答是,学生将因此学不到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这话没错,但不够全面。因为除此之外,学生还将失去更为重要的,有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熏陶,从而最终影响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当前,物理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每一位有教养的公民都必须懂得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今天学习物理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明天去进一步研究物理,而是有助于他去面对或决策所遇到的大量非物理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一生的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奠定基础。正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所说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使人们能够过一个实现自我和负责任的生活作准备。” 据此,对于“为什么教物理”这个问题,最确切的答案就是: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这应该成为我们的物理教学观。 众所周知,生物基因对于生物进化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极其细微的基因差异,往往会导致生物之间的巨大差别。受此启发,有不少社会学者正致力于寻求在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哪些最为核心的要素,从而提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遗传密码”。文化基因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类的进化比一般的生物进化更为复杂,它具有双重进化机制,除了生物基因进化机制外,还有文化基因进化机制。教育正是推动文化基因机制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要义,不只是文化现象的展示与诠释,而在于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物理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什么,蕴含在物理教学中的“文化基因”究竟有些什么呢?笔者以为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因为这三者是构成科学素养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将科学素养比拟为一座金字塔,什么科学知识犹如塔基,科学方法就是塔身,科学精神则是塔尖。物理教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了构建这座宏伟的科学素养之塔而添砖加瓦。换言之,物理教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实现三个转化:一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使他们知识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客观的人;二是把前人从事智力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认识能力,使他们明白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三是把蕴含在知识中的观念、态度等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使他们懂得怎样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创造的人。
物理学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各种主要的基本形式,它们的性质、运动和转化以及内部结构;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元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地学和生命科学都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方面,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但是像地球这样有生物的行星在宇宙中却是少见的,所以地学和生命科学不属于物理学范围。当然,物理学所发现的基本规律,即使在地球现象和生命现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物理学的各分支学科是按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运动形式划分的。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有着历史的局限性。随着实践的扩展和深入,物理学的内容也不断扩展和深入。新的分支学科陆续形成;已有的分支学科日趋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早在古代就形成的天文学和起源于古代炼金术的化学,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地位,没有被纳入物理学的范围。在天文学和物理学之间、化学和物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所发现的基本规律在天文现象和化学现象中也起着日益深刻的作用。 客观世界是一个内部存在着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随着物理学各分支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联系,于是各分支学科之间开始互相渗透。物理学逐步发展成为各分支学科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物理学家力图寻找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从而去统一地理解一切物理现象。这种努力虽然逐步有所进展,使得这一目标有时显得很接近;但与此同时,新的物理现象又不断出现,使这一目标又变得更遥远。看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研究是无穷无尽的。以下大体按照物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叙述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内容。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的英文词physics来源于希腊文,原义是自然,而中文的含义是“物”(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理”(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文含义与现代观点颇为吻合.现代观点认为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和运动,或物质世界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物质的基本组成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物质可以小至微观粒子——分子、原子以至“基本”粒子(elementaryparticles).所谓基本粒子,顾名思义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本身没有结构.然而基本与否与人们的认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关,因此对“基本”的理解有阶段性.有鉴于此,物理学家简单地称之为“粒子”.有时为了表达认识的层次,我们仍然可以说:“现阶段的基本粒子为……”.当前我们认为基本粒子有轻于(lepton)、夸克(quark)、光子(photon)和胶子(gluon)等等.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自由夸克.此外,分数电荷、磁单极也在寻找之列.我们周围的物体是物质的聚集状态.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大多数聚集状态的物质,并称它们为宏观(macroscopic)物质以区别前面所说的微观(microscopic)粒子.居间的尺度是介观(mesoscopic),而更大的尺度是宇观(cosmological).场(field)传递相互作用,电磁场和引力场就是例子.在物理学的范围内,物质的运动是指机械运动、热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原子核和粒子间的反应等等.运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首先是作为物质运动的舞台,但最后也成了物理学研究的对象.现在知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四种,即万有引力、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爱因斯坦(,1879—1955)生前曾致力于统一场论的工作,试图用统一的理论来描述各种相互作用.在60年代,走向统一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等人发现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可以统一,用弱电相互作用(electroweak)来描述.鲁比亚(1983[1],)等提供了实验支持.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cation Theory,GUT)试图将强相互作用也统一进去,而超对称理论更企图将引力也纳入其中.还有人在寻求其他的相互作用.对此,在Physics Teacher期刊上曾有一篇文章题为“存在第五种基本力吗?”专门讨论这一命题[6].在高级的理论中,相互作用只不过是交换物质,如电磁作用交换光子、强作用交换胶子.物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序(orders)、对称性(symmetry)和对称破缺(symmetry-breaking)[10]、守恒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变性(invariance).物质的有序状态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除了排列整齐的位置序以外,还可以有指向序.超导态也是一种有序状态.对称性通常指静止的空间几何对称,如太极图、八卦、晶体中的平移和旋转对称.实际上,对称性还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时间反演对称、物质—反物质对称以及更为抽象的规范对称等等.就物理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说:·物理学是最基本的科学.·物理学是最古老、发展最快的科学.·物理学提供最多、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手段.最基本的体现是在天文学、地学、化学、生命科学中都包含着物理过程或现象.在这些学科中用到不少物理学概念和术语是很自然的.最基本还意味着任何理论都不能和物理学的定律相抵触.例如,如果某种理论破坏能量守恒定律,那么这一理论就很成问题.当然,某些物理理论本身或一些阶段性的工作本身也是在不断地完善.19世纪中叶之前,物理学曾是完完全全的实验科学.力学中的理论问题被认为是数学家的事.19世纪末,在当时处于世界物理学中心的德国的大学里,开始设置理论物理学教授的席位.此后,随着人类的认识能力逐步深入,逐步深入到不能靠直觉把握的微观、高速、宇观现象,20世纪初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这些深刻的物理理论.到了20世纪中叶,物理学已经成为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的科学.20世纪后半叶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既改变了理论物理的工作方式,也扩大了实验的涵义.目前物理学已经成为实验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三足鼎立的科学.实验提供的条件比自然界出现的更富变化和更灵活可控,而物理理论则给出了对自然界的数学描述.计算物理学是重要的新分支,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计算机实验可以提供比通常的实验更为变化丰富和灵活控制的条件.不过通常需要用到超级计算机.物理学中最重大的基本理论有下面5个:·牛顿力学或经典力学(Mechanics)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热力学(Thermodynamics)研究温度、热、能量守恒以及熵原理等等;·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研究电、磁以及电磁辐射等等;·相对论(Relativity)研究高速运动、引力、时间和空间等等;·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世界.后两个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通常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核心.以上理论中没有一个被完全推翻过,也没有一个是永远正确的.例如,牛顿力学在高速情形下,应该用狭义相对论来代替;而对于强引力,它又偏离于广义相对论,但在它的适用范围内仍然是精确的.科学的理论总是要发展的,需要根据新发现的事实进行修正.在教科书中只介绍一种版本的做法很可能导致“理论是唯一的”这样的观念.事实上,理论决不是唯一的.科学理论往往在美学上令人赏心悦目,在数学上优雅而普适,但是仅仅有这些是决不可能流传下来的.理论和思想必须经受实验的检验和验证.物理学中的理论和实验在相互促进和丰富中得到发展.一个没有思想的实验工作者可以发现无穷无尽的事实,不过毫无用处.理论家如果不受实验检验这一约束也可能产生出极其丰富的思想,不过与大自然毫无关系而已.通常的科学研究方法是:·通过观测、实验、计算机模拟得到事实和数据;·用已知的可用的原理分析这些事实和数据;·形成假说和理论以解释事实;·预言新的事实和结果;·用新的事例修改和更新理论.上述的后3步都是关于理论的.以上所说的科学研究的步骤是常规的.有时候,有的人可能并不遵循这样的过程.常常直觉(intuition)或者预感(premonition)会起相当的作用.有时候,机遇(运气或偶然)对于成功也会起作用,使你获得一则重要的信息或发现一个特别简单的解.要学会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时还必须忽略一些“事实”,原因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事实或者它们无关紧要、自相矛盾;或者是由于它们掩盖了更重要的事实或考虑它们使问题过于复杂化.据说,有一次有人问爱因斯坦:如果迈克耳孙-莫雷(Michelson-Morley)实验并不导致光速不变你怎么办?他说:他将忽略那些实验结果,他已经得到了结论,光速必须被认为是不变的.关于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是否知道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曾发生过长时间的争论.有人认为爱因斯坦在他的著作中没有留下他知道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丝毫痕迹,他可能纯粹通过理论推理和他们(迈克耳孙与莫雷)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爱因斯坦的首席传记作家培斯(Abraham Pais)筛选了许多历史记载,得出结论说,爱因斯坦确实知道这一实验.新近有一篇爱因斯坦在1922年的演说的英文翻译稿刊登在Physics Today上[8].此文是根据原来的德语演讲的日文记录整理、翻译的[见第九章参考文献(13)].译者让爱因斯坦“本人”表示,他知道这一实验.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除了学习事实、定律、方程和解题技巧外,还必须努力从整体上掌握物理学.要了解各分支间的相互联系.现代观点认为,应该从整体上逻辑地、协调地来把握物理学.学习中,对于基本物理定律的优美、简洁、和谐以及辉煌应该有所体会,要学会鉴赏其普适程度,了解其适用范围.还要学会区别理论和应用,物理思想和数学工具,一般规律和特殊事实,主要和次要效应,传统的和现代的推理方式等等.
下面链接之中有好多文章,应该是比较符合你的要求的。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您的位置: 首页>>网上选课>>注意事项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时间:2008-1-8 作者:xzsdwqz 来源: 点击数:2999 回复数:0 加入收藏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在即将结束的这个学期里,我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上)这门课程的学习.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虽然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我们只是复现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原理与结果,但这一过程与物理家进行研究分子和物质变化的科学研究中的物理实验是一致的.在物理实验中,影响物理实验现象的因素很多,产生的物理实验现象也错综复杂.老师们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物理问题,使我们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物理实验呈现的问题,考验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了我们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做大学物理实验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需要课前认真地预习,首先是根据实验题目复习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验教材的相关内容,弄清楚所要进行的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的关键与成功之处;思考实验可能用到的相关实验仪器,对照教材所列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操作步骤,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的事项.然后还要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能够帮助我们顺利完成实验中的各项操作.在写预习报告的时候,我们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测量内容,数据表,预习思考题等.数据表与操作步骤密切相关,数据表中的栏目排列顺序应与操作步骤的顺序合理配合.这样就可以随时将数据按顺序填入表中,也可以随时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规律性.刚开始时我们不注意预习报告里的数据表格,将数据随便的记录在一张纸上,结果发现整理数据时会出现很多混乱和错误,尤其是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比如在做《用动力学共振法测固体材料的样式弹性模量》实验时,由于实验前未提前设计好表格,数据记录得很随便,很乱,处理时很困难.后来汲取了教训,在实验前根据所要测的物理量和实验步骤设计好数据表格,在实验记录时和处理数据时轻松了不少.实验教会了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实验习惯.预习思考题,是加深实验内容或对关键问题的理解,开发视野的一些问题,在实验前认真地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实验质量.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或实验原理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跟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或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带到课堂上问老师,只有把实验中所有的地方都弄通弄透彻,才能达到实验应有的效果. 预习是做实验前必须的工作,但是做实验的主要工作还是课堂操作. 课堂操作需要我们严格的遵守实验的各项原则,要将仪器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确保安全,比如象高压电源的输出端钮应该远离操作者.经常需要操纵或调节的器件,应该放在便于操纵的位置上.一些电学实验仪器部件较多,首先要把这些仪器部件一一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再连线.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仪器的操作要求来操作,所有仪器要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在安装和调整仪器时还不能使用书本这些本身就不稳定的物品做垫块,否则容易造成测量数据的分散性,影响实验质量,并且容易在成实验仪器的损坏.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上的现象不符,首先应认真思考并检查实验仪器使用以及线路连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及时进行改正,若自己不能解决,应及时请老师来指导,切不可敷衍过关,草草了事.还有读数,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对一些精度比较高的仪器,读数一定要按照正确的读数方法并且一定要细心.对于数据的纪录,则要求我们要有原始的数据纪录,它是记载物理实验全部操作过程的基础性资料.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如实的记录.如果发现实验现象与实验理论不符合,或者测试结果出现异常,就应该认真检查原因,并细心重做实验.实验完成后,应把所有的实验仪器恢复到原位,并认真清理实验台. 在实验操作完成后,应认真地处理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对实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在系统误差一定的情况下,实验数据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偶然误差的大小.所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实验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学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有: 1. 平均值法 取算术平均值是为减小偶然误差而常用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常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对于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真实值的最好近似. 2. 列表法 实验中将数据列成表格,可以简明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便于检查测量结果和运算是否合理,有助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而且列表法还是图象法的基础. 列表时应注意:①表格要直接地反映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把自变量写在前边,因变量紧接着写在后面,便于分析.②表格要清楚地反映测量的次数,测得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计算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物理量的单位可写在标题栏内,一般不在数值栏内重复出现.③表中所列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值的有效数字. 3. 作图法 选取适当的自变量,通过作图可以找到或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出其中的规律,确定对应量的函数关系.作图法是最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描绘图象的要求是:①根据测量的要求选定坐标轴,一般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坐标轴要标明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②坐标轴标度的选择应合适,使测量数据能在坐标轴上得到准确的反映.为避免图纸上出现大片空白,坐标原点可以是零,也可以不是零.坐标轴的分度的估读数,应与测量值的估读数(即有效数字的末位)相对应. 这学期我们还学习了用电脑处理数据.用电脑处理数据方便快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而且也比较清晰明了.但是用电脑处理的前提依然是我们对理论知识比较熟悉,而且实验操作过程必须认真地完成,记录的数据准确,有效. 撰写实验报告和进行问题讨论等也是大学物理实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对我们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种锻炼,实验报告也促进我们对实验过程以及所得结论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我们的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验现象以及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对数据进行计算并求得最终的结果,验证跟理论值是否相符,误差的大小,最终得出的结论,对实验思考题进的讨论以及讨论的结果和对实验进行的总结.一份认真的,高水平的实验报告才算是为本次实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是大学物理试验的指导思想;"加深学生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学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锻炼,它不但锻炼了我们的细心,耐心,而且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这一学期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但我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比如做实验速度很慢,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这门课程,我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一定要 注意慢慢改进.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因斯坦发表改变世界的五篇论文一百周年,以及他逝世50周年,联合国大会在04年6月份一致通过决议把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 谈到物理学,首先要对物理学下一个定义。物理者,万物之理也。在英文中PHYSICS一词与PHYLOSOPHY(哲学)很相近,物理学最早被称为自然哲学,是哲学专门研究自然界的分支。这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书,后来在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给了物理学的诞生时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用数学工具解决自然哲学问题,即用数学了解整个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中国古代采用“格物至知”一词来定义这门学科,即采用分析的方法研究物质获得知识,与中国古代哲学重视整体统一性而严重忽略事物细节和内部规律的做法大相径庭。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物理学就通过对自然界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各种现象内在本质的探索来帮助人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能改造这个世界。既然物理学追求的是物质世界的一切运动规律,那么从广义上讲,一切自然科学都是物理学。这中说法毫不过分,自然科学本身就是人类为了认识这个世界而发展起来的方法和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的其他分支诸如化学,生命科学,宇宙学(天文),地球科学(地理)等等研究领域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或是一个知识层面,只有物理学研究的是整个自然界,大到浩瀚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相比于其他学科定性概念居多研究深度有限而言,物理学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本质规律,并尽可能地使其数学定量化,其他自然科学学科领域最基础最本质的运动规律和产生现象的原因都要靠物理学来回答,因此从广义上讲一切自然科学都是广义上的物理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自然科学学科可以简单地并入物理学成为他的一个分支,系统科学的出现表明,很多宏观概念还原到微观本质上的物理学规律以后是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概念的,因为在微观还原过程中层层近似并且忽略了在微观情况下可以忽略而组成宏观系统后影响较大不能忽略的那部分因素,因此还原论只是寻找本质,而本质并不代表一切。在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中很多概念都是复杂系统特有而对单个粒子意义不大的性质,诸如PH值、反应速率、生态系统等等。物理学本身也有很多这样的概念,例如温度本质上虽然是分子平均动能的体现,但在实际研究中后者显然不能替代前者。 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理学便是狭义上的物理学。探讨中国物理学的现状,首先要知道世界物理学的现状,因为中国物理学一直落后于西方,它的现状和发展很基本上是由世界物理学现状及发展所决定的。国内将物理学列为一级学科,其下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等离子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八个二级学科。从研究目的和方法上可以把物理学分为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和应用物理三个领域。其中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以及原子分子物理两个二级学科主要属于实验物理方面,而后五个二级学科大多研究方向以应用为主,可划归到应用物理领域。 理论物理本身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大部分,公众往往把这个小小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误认为是物理学本身了,这是因为从古到今成就物理学界耳熟能详的大师级人物基本都来自这个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就是一步一步深入探索寻找自然界最深层次的统一规律,它是整个物理学最前沿的最神秘也是最挑战人类智力的部分,其成果也是物理学最核心最辉煌的,这些成果包括历史上的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到二十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及目前的量子场论和超弦,现在研究基础理论的学者们都是在做量子场论(既结合了相对论之后更深入的量子理论)及在场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弦假说。 大三时教我热统的老师曾说搞基础理论研究一般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是零,即成为后人成功的铺路石而终生默默无闻;另一个是无穷大,既成为诸如爱因斯坦、狄拉克、费曼、温博格或威藤等等那样的大师级人物。而能成为后者的毕竟是少数幸运天才,因此不但研究理论物理的人是所有研究物理的人中很少的一部分(小于5%,在中国应该更少),搞基础理论的人在研究理论物理的人中也只是少部分,剩下的一大半做的是应用理论研究,这其中包括凝聚态理论,量子光学,原子分子理论等等,它们大多采用现成的量子理论来解释各自领域的内在物理机制,与基础理论研究最大的区别是它们停留在原子(确切地说是核外电子)的层面上采用现有的量子理论解决问题,而对更深入的粒子本质不做探讨。由于应用理论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现有基础理论的复杂应用,于是它的研究方式不可避免地引入大量计算,甚至有人将计算物理看做物理学的又一分支。 谈完理论物理,下面说一说实验物理和应用物理。其实这两个领域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别只是实验出的结果应用程度大小的问题。本文所说的实验物理主要是指高能物理(即粒子物理),他的实验目的不是以应用而是以验证基础理论是否正确为主,并希望通过高能实验的某些新现象来促进基础理论的发展,这个领域最重要也是最独特实验仪器便是“加速器”。建造加速器需要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在经济上很难得到回报,因此世界上除几个大国外其他国家都对它望而却步。由于加速器更新改进的财政困难使得国际粒子物理学研究陷入一个瓶颈,中国自然也不例外。这样客观上导致了中国研究高能物理的人与研究理论物理的人一道成为物理学界为数很少的小团体。 谈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搞物理的人绝大多数是在研究应用物理,即研究领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比较容易其将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领域。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来解决人类需要,并能反过来推动应用理论发展。 凝聚态物理是现在物理学最大的分支领域,所谓凝聚态是指物质固态和液态的统称。在地球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除了阳光和空气其余都是以凝聚态的形式存在,这足以看出研究凝聚态物理对人类的重要性。凝聚态物理最早的重大成就是半导体的发现及应用,它最后产生的社会价值想必不用我多说了,您只需看一眼身边这台电脑变见分晓。凝聚态物理最近有两个大名鼎鼎的热门方向,一个是“超导”,另一个是“纳米”,传媒上关于它们已经有很多的介绍,我就不再重复。其他领域诸如软物质,准晶体,磁学等等很可能酝酿着下一个重大的突破。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物理学最大的分支方向,它已经逐渐发展为整个物理学的主干和中心,超过半数研究物理的人在这个领域辛勤地工作着为人类造福。 前面说过原子分子物理目前主要停留在实验物理学阶段,单个原子对人类的意义虽然没有多个原子形成的凝聚态物质重要,但既然一切物质除光以外都是由原子所构成。这个领域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它与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各个分支学科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这些交叉领域恰恰是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研究化学反应化合物本质的量子化学实质上就是分子物理学,研究DNA大分子的分子生物学实质上也是分子物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由此可见这个学科的发展义对其他的自然科学学科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光也许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了,难怪古希伯莱人认为上帝先创造了光然后创造的万物。通常人们爱把所有物质分为狭义的由原子分子组成的“物质”,以及由光子作为载体的“能量”。毫不夸张地说物质世界一切能量传递的过程都是靠传递光子完成的(如果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标准模型正确的话)。例如声光电热磁,声音和热量本质上可还原为电磁相互作用,而电磁相互作用本质上就是靠电荷吸收辐射光子来完成的(QED)。因为光是一切能量的载体,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实际上指的就是光量子,即光子。光速是一切速度的极限,光子可以转化为正反粒子对,也许对光的本质的研究会直接触及物质世界最深层次的奥秘。 然而光学的发展却完全偏离探索光本性的方向,光学目前是物理学最接近应用领域的一个分支,因为它的应用性太强了,在实际应用中即可成为能量的载体也可成为信息的载体。激光的发现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半导体,它使得光学发展为仅次于凝聚态物理的物理学第二大分支,并且目前比凝聚态物理更接近实际应用。这个分支的基础部分自然还是划归于物理学,但其应用研究部分很可能会继电子之后成为一门从物理学独立出去的学科。 其它的应用方向都是物理学比较小的分支,对于声学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所以不敢枉加评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经典宏观领域,其学科特点更像是工科,声音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着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等离子体是气体在极高温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电离态,它跟原子分子物理联系的最为密切。虽然浩瀚宇宙中到处弥漫着等离子体构成的恒星,但由于在地球上很少出现所以对它的研究长期不受重视,直到受控核聚变的研究采用了激光约束等离子体的办法才使对等离子的研究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受控核聚变应用成功将一劳永逸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谈到核聚变就要说说核物理了,核物理的核子(质子,中子)探索部分属于前面讲过的高能物理范畴,但它的应用部分对人类的影响却是更加深远。原子弹和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福是祸也许只有若干个世纪以后才会有最后的答案。除了巨大的能量之外,核物理的其他一些成果例如核磁共振以及中子散射等的应用对人类贡献也是十分重要的。 欧美国家习惯上都把天文学(宇宙学)纳入物理学的范畴,二十世纪在天文学领域有重大发现的几个人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巨大成就使得天体物理在理论上很难有新的东西出现,只有那神秘的黑洞一直激发着霍金等大师的无尽创造力。这个方向越来越像高能物理,成了一门观察实验物理学,一个深入最微观领域,一个畅游于最宏观的宇宙,他们源源不断地给基础理论物理学家提供数据,共同寻求着万物一理的统一答案。宇宙学最近由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出现激发着基础理论的大师们酝酿着一个新的突破。 以上简要介绍了现今物理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希望能够消除读者对物理学的误解。物理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出来都要像爱因斯坦一样从事世界最本质规律的探索,也不是都要像建国后老一辈物理家那样去大西北研究核武器。前面已经说过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从事核物理研究的人只是在物理专业的人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人都从事着凝聚态物理和光学这样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做应用研究,现代物理学的主干和重心恰恰就是这些应用领域,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国内的物理系一般把本科专业分为三个,即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技术。光信息专业自然是光学方向;应用物理学主要研究偏向工科的微电子,声学,微波无线电等方向,剩下的物理学专业俗称大物理今后主要研究方向是凝聚态物理学,少量会研究原子分子物理学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其中每年只有很少几个人会选择理论物理或者高能物理核物理方向。 从广义上说物理学可泛指所有自然科学,从狭义上说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深入最普遍的东西,当其在某个层面知识领域发展出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以后,这个理论所发挥作用的领域便成为完全以应用为主的科学进而形成一门技术学科(工科)。例如:经典力学体系的完善产生了机械等专业;热力学的理论体系完善产生了热能等专业;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完善产生了电力、无线电、通讯工程等学科;半导体能带理论的完善产生了电子科学技术专业。那么从物理学中诞生出来下一个这样的学科将会是什么?毫无疑问将是光学,从光学理论基础来看,几何光学加上麦克斯韦方程组连同非线性光学的理论虽然远不足以解释光的本性,但对应用来说基本已足够,目前国家已经把光学工程列为一级学科正好说明了这个趋势。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趋于完善之时,它很可能也会独立成为一门应用技术学科,那么留给物理学的的仅剩下原子尺度及以下领域的探索了,研究物理学的人也许会变少,但这并不代表物理学会枯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之母,它的成果早已遍地开花深入到每一门学科的领域,并且一次次诞生新的学科来实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如果看我帖子的人中,有今后有志于进入大学物理专业学习的高中生的话,我的奉劝是学物理是一个比想像中困难得多的过程,除了专业上四大力学等高深理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外,在生活中真正想融入这个专业也要耐的住寂寞。一般国内高校较知名的物理系除了个别师范院校外,大多男女生比例高打7:1到8:1。当然我希望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投入到这个专业中来,因为前面已经说过,学物理的人只有极少数在搞高深的基础理论和恐怖的高能实验,大多数人在研究凝聚态和光学等倾向于应用的方向,如今交叉学科领域成果层出不穷,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开采的金矿。而具备雄厚物理理论基础并从事应用方向研究的人在这些领域最容易做出成果,成就自己的事业。顺便提一句,研究物理只会让你的理性思维变得更强,并不会对你感性的一面构成明显伤害,由于国内多年片面的宣传使得物理学家们有了一种被神化同时又被妖魔化的感觉。其实物理学家也是人,有着正常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有着正常人的一切人性特点,他们是最正常不过的人,只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使他们走上了探索大自然奥秘来改善人类生活的道路。杨振宁82岁高龄同样可以娶28岁的妻子新闻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高中正在进行中学物理学习的学生,我想告诉你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基本上完全是两回事,中学物理学的好坏可能对你在大学普通物理(理工科任何专业都要学的物理基础课)力学部分的课程稍微有一点影响,但对于物理学专业来讲,中学物理的内容可以近似为零忽略不计。如果某位同学因为看了“第一推动丛书”等优秀的科普读物,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从而喜欢上探索自然奥秘的基础理论物理的话,如果你仍然对它有或一样的激情,那么我奉劝你选择物理专业。即使因为4年的专业学习觉得大自然远远比你想像的神秘从而放弃基础理论转向应用研究方向的话(绝大多数物理专业学生最终会这样),你毕竟对自然界的规律和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了比别人更深的理解。可是现实中往往是一些没有或很少有物理专业背景的人却对探索自然奥秘有着火一样的热情,这样的结果导致这些人成了物理学的民科(民间科学家),使得各个论坛科学版上类似于“驳倒相对论,我超越爱因斯坦了……我发现了惊世定律……”等等等等民科的垃圾文章层出不穷。当然我不是反对民科,他们也许可能在一些应用技术方面能有少许的创新和贡献,这些人都是在表面上认识了几个理论物理的词汇却根本不明白它的含义,然后通过整天的胡思乱想用他们编造出了毫无用处离物理学研究十万八千里的一堆“原理”、“定律”甚至还有出版社为之出书,这些人不但浪费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的饿时间,从这上面来看中国的科普工作还任重道远,而物理专业的人才对自然的认识比其它专业要深刻得多使他们更能胜任这一角色。
浅论天文天文学历史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从十六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此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 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 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及其后端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中国的浑仪、简仪,但观测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了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时代。在此后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 人类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畅游一番了。1903年人类在地球上开设了第一家月亮公园。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个雪茄状、带翼的车,然后车身剧烈摇晃,最后登上一个月亮模型。 同一年,莱特兄弟在空中哒哒作响地飞行了59秒,同时一位名为康斯坦丁·焦乌科夫斯基、自学成才的俄罗斯人发表了题为《利用反作用仪器进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内演算,一枚导弹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须以1.8万英里的时速飞行。他还建议建造一枚液体驱动的多级火箭。 50年代,有一个公认的基本思想是,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冯·布劳恩向美国人描述了洲际导弹、潜艇导弹、太空镜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设想建立一个经常载人的、并能发射核导弹的宇宙空间站。他说:“如果考虑到空间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飞行,那么人们就能认识到,这种核战争技术会使卫星制造者在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俄国人用他说明,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并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国约翰·肯尼迪竞选的口号是“新边疆”。他解释说:“我们又一次生活在一个充满发现的时代。宇宙空间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新边疆。”对肯尼迪来说,苏联人首先进入宇宙空间是“多年来美国经历的最惨痛的失败”。唯一的出路是以攻为守。1958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并于同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号。1962年约翰·格伦成为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位美国人。 许多科学家本来就对危险的载人太空飞行表示怀疑,他们更愿意用飞行器来探测太阳系。 而美国人当时实现了突破:三名宇航员乘“阿波罗号”飞船绕月球飞行。在这种背景下,计划在1969年1月实现的两艘载人飞船的首次对接具有特殊的意义。 20世纪的80年代,苏联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轨道站使其航天活动达到高峰,都让美国人感到眼热。“和平”号被誉为“人造天宫”,1986年2月20日发射上天,是迄今人类在近地空间能够长期运行的唯一载人空间轨道站。它与其相对接的“量子1号”、“量子2号”、“晶体”舱、“光谱”舱、“自然”舱等舱室形成一个重达140吨、工作容积400立方米的庞大空间轨道联合体。在这一“太空小工厂”相继考察的俄罗斯和外国宇航员有106名,进行的科考项目多达万个,重点项目600个。 在“和平”号进行的最吸引人的实验是延长人在太空的逗留时间。延长人在空间的逗留时间是人类飞出自己的摇篮地球、迈向火星等天体最为关键的一步,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克服失重、宇宙辐射及人在太空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等。俄宇航员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了单次连续飞行438天的纪录,这不能不被视为20世纪航天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在轨道站上进行了诸如培养鹌鹑、蝾螈和种植小麦等大量的生命科学实验。 如果将和平号空间站看作人类的第三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了。国际空间站工程耗资600多亿美元,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它从最初的构想和最后开始实施既是当年美苏竞争的产物,又是当前美俄合作的结果,从侧面折射出历史的一段进程。 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的准备阶段,现已完成。这期间,美俄主要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载人航天活动。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8次对接与共同飞行,训练了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阶段从1998年11月开始:俄罗斯使用“质子-K”火箭把空间站主舱——功能货物舱送入了轨道。它还担负着一些军事实验任务,因此该舱只允许美国宇航员使用。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的完成,将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那时空间站已初具规模,可供3名宇航员长期居住;第三阶段则是要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制造的实验舱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等送上太空。当这些舱室与空间站对接后,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装配最终完成,这时站上的宇航员可增至7人。 美、俄等15国联手建造国际空间站,预示着一个各国共同探索和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几十年来载人航天活动的成果还远未满足他们对太空的渴求。“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一直都心怀征服太空的欲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决心。1998年11月,人类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77岁的老格伦带着他未泯的雄心再次踏上了太空征程,这似乎在告诉人类:照此下去,征服太空不是梦。 [编辑本段]天文学概况 天文和气象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而气象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体统称为天体。地球也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另外,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可分为几个层次:(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2)银河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与我们银河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还从总体上探索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这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内容。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还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文学始终是哲学的先导,它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天文学在不少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时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都须由天文学的方法来确定。人类已进入空间时代,天文学为各类空间探测的成功进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学也为人类和地球的防灾、减灾作着自己的贡献。天文学家也将密切关注灾难性天文事件——如彗星与地球可能发生的相撞,及时作出预防,并作出相应的对策。[编辑本段]太阳系 (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为“八大行星”。)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8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 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大于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并且具有固体外壳。 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宇宙飞船也都对它们进行了探测,但未曾着陆。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星,距离(AU),半径(地球),质量(地球),轨道倾角(度),轨道偏心率,倾斜度,密度(g/cm3) 太 阳,0 ,109 ,332,800 ,--- ,--- ,--- , 水 星 , , , ,7 , ,° , 金 星 , , , , , ,° , 地 球 , , ,, , ,° , 火 星 ,, , , ,, ° , 木 星 , , ,318 , , ,° , 土 星 ,, ,95 , , ,° , 天王星 ,, ,17 , , ,° , 海王星 , , ,17 , , ,° ,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天和243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致一半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另一半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银河系中心约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银河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编辑本段]宇宙航天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sm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马克·阿尔珀特自称终身的“科学怪客”,早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天体物理学,毕业论文的主题正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运用。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诗歌并获硕士学位,多年从事记者职业,最终成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编辑。他的工作,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奥的科学理论,诸如弦论、额外空间和平行宇宙。马克目前同妻子和孩子们生活在纽约的曼哈顿。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被认为是星系发展成星系超星系团的“原星系团”。观测结果显示,这个原始星团距离地球110亿光年,它出现于宇宙30亿年前,当时宇宙中某些区域的恒星以更高的速度产生。
即使是星系也不喜欢独处。虽然天文学家早就知道星系倾向于聚集成群,但是从形成到朋友群的过程在宇宙学中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报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组天体,这些天体似乎是正在形成的星系的新兴聚集物---- 被称为原星团。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德天文台天文学副教授 Brenda Frye 说: “这项发现是朝着我们的最终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了解星系团的组合,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结构。”。
银河系是我们太阳系的家园,属于一个被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团,而本星系群又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一部分。但是像处女座这样的超星系团在110亿年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弗莱说: “我们对原星团仍然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它们太微弱了,太微弱以至于无法被光学光线探测到。”。与此同时,众所周知,它们在其他波长,例如亚毫米波段,也会发出明亮的光
最初是由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望远镜作为全天巡天的一部分发现的,新论文中描述的这个原型星团显著地出现在电磁波谱的远红外区域。通过对2000多个可能正在形成星团的结构样本进行筛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名为 PHz + ,简称 g237的原始星团。这些观测看起来很有希望,但要证实它们的身份,还需要用其他望远镜进行后续观测。
在意大利米兰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的 Mari Polletta 的带领下,研究小组利用亚利桑那州的亚利桑那大学管理的大双筒望远镜天文台和日本的昴星团望远镜天文台的综合能量进行了观测。研究小组确定了属于 g237原星团的63个星系。最初的发现发表在之前的一篇论文中,后续的观察也是通过档案数据获得的,包括美国赫歇尔空间天文台调查局和美国斯皮策空间望远镜调查局的数据。
弗莱说: “你可以把 g237这样的星系原星系团想象成一个星系造船厂,巨大的星系正在其中组装,只有这种结构存在于宇宙30亿年前的时代。”。“与此同时,家谱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接近。因为宇宙是均匀的,而且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我们认为银河系可能停靠在一个类似于 g237的原星团节点上,当它还很年轻的时候。”
起初,对 g237的观测暗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恒星形成率,研究小组努力去理解这些数据。G237原星团似乎正在以一万倍于银河系的速度形成恒星。按照这个速度,预计原星系团将迅速耗尽其恒星燃料,随后形成一个类似于室女座超星系团的复杂系统。
“到目前为止在 g237中发现的63个星系中的每一个都像是一个超速运转的恒星工厂,”Frye 说。“这就好像星系在加班加点地组装恒星。生产率是不可持续的。以这样的速度,供应链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银河造船厂将永久关闭。”
这样高的产量只能通过不断地喷射燃料来维持,对于恒星来说,燃料就是氢气。弗莱说,这将需要一个高效和完整的供应链,吸入不合理的大量新鲜气体来为恒星形成工厂提供燃料。
“我们不知道那些气体是从哪里来的,”她说。
后来,研究小组发现,它所看到的一些东西来自与原星团无关的星系,但即使去除了不相关的观测,总的恒星形成率仍然很高---- 根据 Poletta 的数据,每年至少有1000个太阳质量。相比之下,银河系每年产生大约一个太阳质量。
弗莱说: “我们现在拼凑出的画面是一个成功的银河造船厂,它正在高效率地组装星系和其中的恒星,并拥有更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宇宙中的所有星系都是一个巨大结构的一部分,这个巨大结构类似于一个三维蜘蛛网形状,称为宇宙网。宇宙网络的丝状体相交于节点处,类似于银河造船厂。
弗莱说: “我们认为,这些丝状体介导了氢气从星系间空间的扩散介质转移到这些节点中饥饿的、新形成的原子团结构上。”。
在谈到未来的研究时,Polletta 说: “我们正在分析更多关于这个和其他普朗克原星团的观测结果,目的是追踪产生这些新形成的恒星和喂养超大质量黑洞的气体,以确定其起源,并解释观测到的非凡活动。”
表示,她期待着将来自大双筒望远镜空间站的数据与来自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空间站的观测数据结合起来,这些数据将于12月发射。
“原星团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研究只有这个新天文台才能回答的天文学关键问题,”她说,“比如是什么机制驱动了这个惊人的恒星形成,以及氢供应何时会耗尽,迫使这个星系造船厂关闭大门,变成一个类似于我们银河系所在的超星团?”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Arizona . Original written by Daniel Stolte.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
中国学术期刊在SCI学科分类排名(2008)中国学术期刊在SCI学科分类排名(2008)美国汤姆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于2008年6月18日公布了《期刊引证报告》(JCR 2007),共列出全世界期刊6417种。目前查询到95种中国(含大陆75、台湾18、香港2)期刊的数据。以下是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相关人员统计出的,这95份期刊的影响因子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各个学科分库中的排名情况(最右侧一列)。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全球各个学科比较,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序号期刊英文名称期刊中文名称ISSNTotal CitesImpact Factor本学科类目本学科收录期刊数量影响因子排位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1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 & MOLECULAR BIOLOGY;263229BIOPHYSICS69572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 MULTIDISCIPLINARY127763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37404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16MATHEMATICS2071955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数学学报(新辑,英文版), APPLIED165106MATHEMATICS207936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英文版).583ENGINEERING, MECHANICAL10747MECHANICS112787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438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MECHANICS8Acta Metallurgica Sinica金属学报.449METALLURGY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66309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学报(英文版)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1671-4083Pict , MULTIDISCIPLINARY12740PHARMACOLOGY & PHARMACY20512911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1000-3290Pict , MULTIDISCIPLINARY693012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 PHYSICAL1109413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植物分类学报.31PLANT SCIENCES15213514Acta Polymerica Sinica高分子学报 SCIENCE745815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902METEO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514216Algebra Colloquium代数集刊(英文版), APPLIED165155MATHEMATICS20719117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2MATHEMATICS, APPLIED165159MECHANICS11210918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科学杂志(英文版) & NEPHROLOGY553319Asian Journal of Control亚洲控制学报(英文版) & CONTROL SYSTEMS524020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557ENVIRONMENTAL SCIENCES160140PUBLIC,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1009421Botanical Studies(Changed from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植物学汇刊(英+中文版) SCIENCES15212722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BIOLOGY1564723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English Ser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MULTIDISCIPLINARY1278424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2710425China Ocean Engineering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325ENGINEERING, CIVIL8864ENGINEERING, OCEAN157ENGINEERING, MECHANICAL10773WATER RESOURCES595426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 Series B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354MATHEMATICS20716127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2710828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ANALYTICAL705929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学报.596CHEMISTRY, APPLIED624028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 ANALYTICAL705929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学报.596CHEMISTRY, APPLIED6240CHEMISTRY, PHYSICAL11095ENGINEERING, CHEMICAL1146630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CHEMICAL1141803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化学物理学报 (英文版), ATOMIC, MOLECULAR & CHEMICAL323032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278333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英文版), ELECTRICAL & ELECTRONIC22719834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a Edition地球物理学报.662GEOCHEMISTRY & GEOPHYSICS635235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 INORGANIC & NUCLEAR433836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 ORGANIC564537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中国物理学刊(英文版).165PHYSICS, MULTIDISCIPLINARY696638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803PHYSIOLOGY786639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科学(英文版).753POLYMER SCIENCE744740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结构化学(中+英文版).696CHEMISTRY, INORGANIC & NUCLEAR4333CRYSTALLOGRAPHY251941Chinese Journal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 & ASTROPHYSICS483842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GENERAL & INTERNAL1007343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691644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694445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 SCIENCES502146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计算物理通讯(英文版), MATHEMATICAL431747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694748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868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1378849Fungal Diversity真菌多样性(英文版)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高能物理与核物理(英文版).171PHYSICS, NUCLEAR2120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242451Insect Science昆虫科学(英文版)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英文版) SCIENCES152108CHEMISTRY, APPLIED6239CHEMISTRY, MEDICINAL4137PHARMACOLOGY & PHARMACY20519053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生医科学杂志(英文版), RESEARCH & EXPERIMENTAL813654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665455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计算数学(英文版).667MATHEMATICS, APPLIED16589MATHEMATICS2076556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SCIENCE, HARDWARE & ARCHITECTURE4533COMPUTER SCIENCE, SOFTWARE ENGINEERING846858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药物食品分析 SCIENCE & TECHNOLOGY10371PHARMACOLOGY & PHARMACY20519259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遗传学报(英文版)1673-85274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263263GENETICS & HEREDITY13213260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信息科学与工程学刊(英文版)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S928961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of Inorganic Ma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 SCIENCE, CERAMICS251063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Changed from Acta Botanica Sinica since 2005)植物学报(英文版) & MOLECULAR BIOLOGY263248PLANT SCIENCES15210464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665265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189139METALLURGY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662866Journal of Mechanics力学(英文版) of Polymer Research高分子研究学刊(英文版) SCIENCE744268Journal of Rare Earth稀土学报(英文版), APPLIED624969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中国化学会会志(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279070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会志(英文版).431ENGINEERING, CHEMICAL1148471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中国工程学刊(英文版).183ENGINEERING, MULTIDISCIPLINARY676072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台湾医志(英文版), GENERAL & INTERNAL1007973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18915474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 Science Editio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18915875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Changed from Materials Chemistry)材料物理化学(英法德文版)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1894276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FLUIDS & PLASMAS252477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MOLECULAR BIOLOGY263259BIOPHYSICS696578Progress in Chemistry化学进展, MULTIDISCIPLINARY1279679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Pict Pict SCIENCES502980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189162METALLURGY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664581Rare Metals稀有金属(英文版)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189169METALLURGY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665182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中国科学(A辑 数学,英文版), APPLIED165140MATHEMATICS20715283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中国科学(B辑 化学,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279184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C辑 生命科学,英文版)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3710386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6756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18916587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中国科学(F辑 信息科学,英文版)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S927388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G辑 物理、数学、天文,英文版)1672-1799Pict , MULTIDISCIPLINARY695489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inica中华统计学志(英文版) & PROBABILITY915891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台湾数学期刊(英文版)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地球科学集刊(英文版), MULTIDISCIPLINARY137129METEO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5151OCEANOGRAPHY504493Transactin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664894Transportmetrica交通方法论(英文版) SCIENCE & TECHNOLOGY22995Zoological Studies动物研究学刊(英文版)
中 文 刊 名ISSNSCIsearchSCI CDE1 Acta Biochmica et Biophysica Sinca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0582-9879 6789 2 Acta Botanica Sinica 植物学报 0577-7496 89 3 Acta Ahimica Sinica 化学学报 0567-7351 6789 894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 US1000-9515 89 5 Acta Mathematical Sinica-New Series 数学学报(新辑,英文版) 1000-9574 89 6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英文版) 0567-7718 6789 7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a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0894-9166 6789 8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国药理学报 0253-9756 6789 67899 Acta Physica Sinica- 0verseas Edition 物理学报(海外版) 1004-423X 6789 10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物理化学学报 1000-6818 89 11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1000-3304 89 12 AIgebra Colloquium 代数集刊(英文版) 1005-3867 89 13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SZ0253-4827 89 14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0895-3988 789 15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ties-Chines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251-0790 6789 916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005-9040 6789 1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0890-5487 89 18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vices B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SZ0252-9599 789 19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1001-8417 789 20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1004-9541 6789 21 Chinese Journalo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英文版) 1001-604C 6789 22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学报(英文版) 0256-7679 6789 23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0366-6999 6789 678924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US0256-307X 6789 67892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 1001- 6538 6 89 8926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0253- 6102 6789 678927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0254-3052 6789 28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计算数学学报(英文版) 0254-9409 6789 29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001-9014 89 30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 1000- 324X 89 31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nal 国际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1006-706X 89 3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1005-0302 6789 33 Journal of Rare Earths 稀上学报(英文版) 1002-0721 6789 3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 341000-2413 6789 35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00-3282 6789 36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US1002-0071 6789 37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002-185X 89 3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天文学,英) 1006-9283 6789 678939 中国科学- B辑(化学,英) 100609291 6789 78940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英) 1006n9305 789 7894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英) 1006-9313 789 78942 Science in China Seried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 1006-9321 789 78943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1003-6236 6789 44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国教育与社会? US1061-1932 789 45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法律与政府? US0009-4609 89 46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文学cn1005-3050 FOOO9-4617 89 47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 US0009-4625 789 48 Chinese Studies in Philosophy 中国哲学研究 US0023-8627 7 9 49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中国历史研究 US0009-4633 789 50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当代思潮(中文版) 1097-1467 89
这种问题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难回答的,包括我在内。从网络上搜索到一些信息,应该可以对两个杂志进行一些评判。SCI收录了《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ISSN: 1674-4527)但是并没有收录《天文学报》(中国)。国内应用的影响因子也可以参考,前者是,后者是从这两个结果来看,两份期刊的档次应该可以评判了。不过,作为一名研究生,总是感觉楼主的问题还有些稚嫩。这两份期刊主要偏向天文学,而国内大多数物理研究的课题和天文鲜有交际,想要找到一位在天文方面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导师,恐怕也是该好好准备的。其次,国内期刊由于语言和科研水平(天文方面的确不强),和国际上是有差距的,及表比较好的一篇,不知道能不能被归进三区,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在纠结这一档次期刊的好坏,那肯定是要为毕业而发愁了。再有,宇宙物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过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似乎从没听过这个名词,要么是天体物理,要么是它的分支物理宇宙学,如果中学生这么说,我会鼓励,不过作为有志于读研的本科生,这样的学术水准在面试的时候恐怕是要多加留心的。
科技之光文章: 宇宙是如何诞生并且演化到今天的?其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个科学命题——或者说哲学命题,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 大约14年前,人们一度以为有了完美的答案:通过对于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观测,天文学家最终验证了1929年爱德文哈勃(Edwin Hubble)的猜想,即宇宙诞生于大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Big Bang)。之后,随着宇宙的演化,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乃至我们人类自身,都陆续登场。 2006年10月,正是凭借这一重要成就,美国科学家乔治斯穆特(George F Smoot)、约翰马瑟(John C Mather)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显然也还刚刚开始。就在此一个月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90亿年前,一种被称为“暗能量”(dark energy)的神秘力量已经存在。 也就是说,在整个宇宙诞生后不到50亿年时,就开始受到暗能量影响。而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或许这种力量并不存在,因为那个时候主宰一切的还是我们熟悉的引力。 尽管这一结果仍不能确定地告诉我们宇宙的未来是怎样的,但显然,它为我们彻底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带来了新的曙光。相关的论文也将发表在2007年2月美国《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这一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教授阿德姆瑞斯(Adam Riess)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距离真正了解暗能量仍然很远。但很显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给出了更多的‘线索’(clue)。” 宇宙为什么加速膨胀? 暗能量的发现过程极富戏剧性。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膨胀速度将因为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而逐渐减慢,就像缓慢踩了刹车的汽车一样。也就是说,距离地球相对遥远的星系,其膨胀速度应该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 但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物理学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高级科学家索尔皮尔姆特(Saul Perlmutter),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布赖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通过观测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 换句话说,宇宙是在加速膨胀,仿佛一辆不断踩油门的汽车,而不是像此前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处于减速膨胀状态。 这样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观测结果,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宇宙的传统理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促使所有的星系或者其他物质加速远离呢? 科学家们将这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来源,称为“暗能量”。但“暗能量”到底意味着什么?至今我们能够给出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的宇宙结构“金字塔图景”: 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即由普通的原子构成的一草一木、山河星月,仅占整个宇宙的4%,相当于金字塔顶的那一块。 下面的22%,则为暗物质。这种物质由仍然未知的粒子构成,它们不参与电磁作用,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和普通物质一样,参与引力作用,因此仍可能探测到。 作为塔基的74%,则由最为神秘的暗能量构成。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于我们对其性质知之甚少,所以科学家还不清楚如何在实验室中验证其存在。惟一的手段,仍然是通过天文观测这种间接手段来了解其奥秘。 对Ia类型超新星(supernova)的爆发进行观测,则是目前最主要观测手段。这种超新星是由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white dwarf)爆炸形成的,亮度几乎恒定。这样,通过测量其亮度,就可以知道其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进而了解其速度。 借助哈勃这样灵敏的天文仪器的帮助,我们至少可以观测到90亿光年之外,即了解宇宙在90亿年前的信息。 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阿德姆瑞斯给我们展示的最新“暗能量”场景如下: 在大爆炸后的初期,宇宙经历了一个急速膨胀阶段。此后,由于暗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在引力作用下,宇宙的膨胀速度开始减速。 然而,至少在90亿年前,宇宙中另外一种力量——表现为排斥力量的暗能量已经出现,并且开始逐步抵消引力作用。 随着宇宙的膨胀,不断增长的暗能量终于在大约50亿至60亿年前超越引力。此后,宇宙从减速膨胀,转变为加速膨胀状态,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爱因斯坦的遗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淼曾经半开玩笑地表示:“有多少暗能量专家,就有多少暗能量模型。”也许这种说法不无夸张之处,但暗能量在理论方面的混沌状况,从中也可见一斑。 其中,最具戏剧性的理论,则是复活爱因斯坦当年提出的“宇宙常数”(cosmological constant)。1917年,被认为是整个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为了建立一个稳态宇宙模型,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不过,后来就连他本人也承认,“宇宙常数”只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但暗能量的存在,则为宇宙常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果暗能量就是这个宇宙常数的话,那么它的力量强弱将只和宇宙的大小有关。随着宇宙的膨胀,其体积逐渐增大,因而暗能量也将逐渐增大。最终,它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使得宇宙从减速状态变成加速状态,并且一直加速下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迄今为止的观测结果,包括瑞斯最新的结果在内,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理论“都很符合”。 但是,宇宙常数距离成为一种确定性的暗能量理论还差得很远。一些科学家半开玩笑地说,按照这种模型,宇宙将一成不变地加速膨胀下去,未免太“枯燥”(boring)了一些。 当然,最为致命的是,按照量子场论计算出来的宇宙常数,比天文观测获得的上限至少也要高出10的120次方倍。 一个最为诡异但不乏科学依据的解释,是“多宇宙论”。观测和理论或许都没有错,事实上,在我们生存的宇宙之外,还存在多到无法计数的其他的宇宙。科学家们可以想像到的宇宙数量不是以万或者亿来计算的,很可能多到10的1000次方个。 每个宇宙都有不同的宇宙常数,而我们恰恰生存在一个宇宙常数很小的宇宙中。仿佛冥冥之中有一个“上帝之手”,把一个适合智慧生命生存的宇宙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对于这种寄希望多宇宙存在的“人择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在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中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对《财经》记者说,很多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还远远谈不上“原理”。 更为尖锐的批评,则认为这种解释与其说是一种科学理论,倒不如说更像一种宗教信仰。 为避免这种冲突,科学家们提出个各种暗能量理论,来代替宇宙常数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精质(quintessence)模型、幽灵(phantom)模型等,张新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淼也分别提出了精灵(quintom)和全息(holographic)模型。 宇宙的未来 如果这些替代的暗能量理论能够成立,它们所指向的将是截然不同的宇宙未来: 根据精质等动力学标量场(scalar field)模型,宇宙的未来将复杂得多;也许将继续加速膨胀下去,也许会减缓膨胀的速度,甚至走向收缩,导致宇宙最终以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缩”(big crunch)收场。 而根据幽灵模型,暗能量将不断增大,导致宇宙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膨胀。最终,宇宙将走向“大撕裂”(big rip)。 精灵模型则给出了一个“振荡的未来”。张新民对《财经》表示,根据他提出的这一理论,整个宇宙将在加速膨胀和减速膨胀之间反复演绎,“大坍缩”和“大撕裂”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不会出现。 最大的困难,在于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研究暗能量的手段仍然十分有限。目前,最主流的仍然是借助超新星的观测。但有些人担心,特别是在宇宙早期,可能超新星的亮度也不是恒定的,它也有自己的演化过程。 即使这种担心可以排除,鉴于这些超新星距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观测它们的难度,在瑞斯看来就像在两个月球的距离之外观测一个60瓦的灯泡。即使哈勃望远镜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也存在难以消除的系统误差。 通过对大尺度宇宙结构(比如星系团等)的研究,或许能为暗能量提供新的线索。一旦暗能量存在的话,星系团的形成过程可能要更慢一些,因为引力需要先克服这种斥力。 目前,一个空间探测计划斯隆数字巡天(SDSS)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为期五年的运行,一旦全部完成之后,这一足以覆盖四分之一的天空的精细光学成像设备,无疑将披露更多的细节。 据悉,目前中国科学家也正在试图利用北京附近新上马的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来观测超新星,从而探索在中国首次进行暗能量实验研究的可能性。而利用伽马暴(超大质量星体爆发而形成的宇宙高能辐射),也许将为进一步研究更早期的暗能量提供间接手段。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朱宗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对于伽马暴天文学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点类似于1998年暗能量刚被发现时的超新星天文学,但其某些性质,从长期来看仍然有可能用来研究暗能量。 那么,是否有可能利用实验室来直接研究暗能量呢?一些人已经宣称,可以利用纳米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瑞斯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一些科学家也希望利用短距离(short-range)的引力实验,发现暗能量的线索。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的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Sean Carroll)也对《财经》记者强调,要找到一个更具确定性的模型,不仅需要天文学上的数据,可能更需要来自粒子物理学的证据。尤其是2007年即将在欧洲投入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或许“我们可以期待”。 不过,由于对暗能量的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理还不清楚,很多科学家认为,短期之内还无法对实验室内的工作寄予太大希望;更为现实的渠道,或许仍来自天文观测。 如果不出意外,普朗克(PLANCK)探测器将于2007年一季度正式升空,它将对天空进行更加精密的探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皮尔姆特也表示,由它所在的实验室负责设计的超新星加速探测器(SNAP),按照计划将于2013年或者2014年升空。 “在未来五到十年中,我们对于暗能量的性质或许将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英国诺丁汉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康瑟利斯(Christopher Conselice)对《财经》记者说。 几乎没有人否认,暗能量对于整个宇宙学乃至物理学而言,都不啻是一场革命。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曾明确表示,“如果不解决暗能量这个‘路障’,我们就无法全面理解基础物理学。”著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
“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是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之一。作为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北京青年报社将第一个试点项目放在了《北京科技报》身上。在北京青年报社与北京市科协2003年四季度确定合作运营《北京科技报》意向的同时,《北京科技报》也拉开了转换机制、面向市场的改革帷幕。试点意味着探索,改革总要付出代价。《北京科技报》面向市场求发展的5年,也是一段上下求索的成长旅程。一位乐观主义者的履新之旅在中国报刊市场上,“赛先生”的处境有些不妙。由于体制、机制、读者定位、内容呈现方式、商业模式等各方面的原因,国内不少科技类报刊都在困窘的状态下艰难度日。在北京青年报社接手《北京科技报》之前,这张报纸也早已陷入亏损,报纸发行量曲线逐年走低,到2003年已跌入历史谷底。《北京科技报》的前身是我国第一张科技类报纸——1954年创办的《科学小报》。它曾以丰富的科技资讯报道和科普知识影响了几代人。在它的读者群中,不乏重量级的热心读者,不少人的人生因为它而发生了改变。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办公室曾给报社打过电话,要人送去从刊载人造卫星到刊载宇宙火箭这一时期的《科学小报》。著名传记作家和科普作家叶永烈2005年在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时回忆道,正是《科学小报》的鼓励,让他以后走向了科普写作的道路。1978年7月,《科学小报》更名为《北京科技报》,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个科学的春天之后,其发行量曾高达40万份。像这样一张有着历史荣光的报纸,谁也不愿意看着它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就这样黯然退出报刊市场。负责《北京科技报》改版的赵颖华并非不知道国内科技传媒的艰难处境,但她认定,市场并不是不需要科技类报纸,而是科技类报纸在内容上没有贴近读者的需求,在运营机制上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科技类媒体工作经历、不曾做过报社经营工作、也从未以单位一把手的身份“带兵打仗”的赵颖华对《媒介》笑言,当时全是凭着一股革命豪情,加入北京青年报社选“帅”的竞聘的。是《北京青年报》市场化运营的经验和贴近性内容的生产方法给了赵颖华做好《北京科技报》的信心。她知道,什么样的科技内容会得到读者欢迎。她推断,报纸只要有了读者,也就有了发行量、影响力和广告投放。只要有受读者欢迎的高品质内容,其他的一切都会接踵而来、不期而至的。何况,既有“神五”飞天、科技奥运的天时,又有北京作为科技人才集聚地的地利,还背靠北京市科协在科技工作者中的强大影响力和北京青年报社这一强大的媒体运营平台,天性乐观的赵颖华觉得,《北京科技报》肯定能在市场上闯出一条生路。改版工作启动之际,《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赵颖华向北京青年报社领导申请启动经费。“要是能有300万的启动资金,大概就能正常运营了”。在北京青年报社与北京市科协签订合作协议时,这个数字最后定为300万。事后,赵颖华向一位已离开北京青年报社的老上级请教运营经验,这位老领导对她说:“你真敢干!给你3000万你要能把这件事干成,就算你幸运了。”赵颖华对《媒介》坦言,乐观主义者确实能乐观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但有时也会由于过于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北京科技报》改版5年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也说明了这一点。商业模式的前后求索《北京科技报》在商业模式上的求索率先从内容上的改变创新开始。2003年12月24日,《北京科技报》由周三刊对开大报改为四开52版周报,每周三出版,分为“探索、发现,精神,健康,数码,生活”六个主题版块,半年后调整为“一报三刊”,即用科学的眼睛看大千世界的“探索周刊”、看心灵的“精神周刊”、看生活的“生活周刊”。改版后的《北京科技报》一改科技类报纸高深难懂、枯燥乏味的面孔,以轻松活泼的语言,悬疑推理的叙事,寓科学性于趣味性,强调“人味”与“科味”的结合,深入挖掘一周重大新闻事件本身蕴含的科学道理与科技知识,打捞一周重大科技时讯,打造报纸“奇特新”的内容特色,让读者“阅读科学也成为一种享受”。借力北京青年报社下属小红帽报刊发行网络,《北京科技报》2004年1月7日正式投放北京报刊零售市场,成为国内率先进入零售市场的科技类报纸,并迅速打开了局面。在改版后的两三个月内,报纸便以其内容上的影响力与北京电视台《科技全方位》、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栏目确定了合作关系。一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海归”给报社发来传真说,他在国外生活时养成了看大众科技报刊的习惯,回国后却找不到一份对他胃口的类似报刊来阅读。《北京科技报》让他眼前一亮,终于在国内可以看到一份融深度与广度、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炉的大众科普报纸了。他称之为“可爱的阅读”。同年8月,《北京科技报》曾在一个零售报摊创造了单期销售65份的记录。当2005年报刊征订工作完成时,《北京科技报》的征订量较改版前提升了22倍。报纸的发行量与影响力的窜升并未让《北京科技报》的运营团队高兴得太久。在低成本运作的条件下,依靠广告收入补贴发行费用的商业模式的弊端显露了出来。《北京科技报》1年订价为52元,每份报纸的印制成本却是75元/年,而广告投放却迟迟不见起色,亏损运营便是报社的常态,运营资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屋漏更有连夜雨。2004年,《北京科技报》的广告总代理商在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和反复权衡后,半年后决定中途退出。这家公司认为,大众科技类报纸从广告经营角度来看属“问题媒体”,《北京科技报》读者特征不明显,不仅眼前看不到吸引大量广告投放的希望,恐怕未来两三年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2005年,《北京科技报》的运营团队对商业模式做了一次调整,将报纸定价从1元调高到3元,这样,报纸发行量如果足够大,报社依靠发行也能实现赢利。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商业模式的赢利前景依然存疑。原因无它,价格的提高肯定会造成部分价格敏感型读者的流失,发行量无法突破赢利需要的那个盈亏平衡点。2006年,《北京科技报》再次对商业模式做了调整,希望以发行收入为主,以大型活动、广告经营等综合性业务带来的收入为辅,实现报纸运营上的大突破。这一年初,恰好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报社决心抓住历史机遇,策划了面对青少年的大型活动。尽管报社下属的青少年科学社、探索俱乐部举办了不少青少年科普活动,包括“十大功勋企业评选”、“马路闪灯语,非常9+1”等一系列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活动,但是由于在寻求政府支持和企业赞助方面在当年收效不大,赢利预期最终也落了空。不过,综合赢利的经营路子在《北京科技报》却越走越坚定,更重要的是,2006年的努力为2007年获得政府工程的有力支持奠定了基础。政府工程与市场工程两手抓2006年初,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打造一批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网点建设。机会总是眷恋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北京科技报》运营团队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颁发前后,在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得到大力支持。随后,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其专刊编辑发行的任务交由《北京科技报》负责。北京市委宣传部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制定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要扶持《北京科技报》、《京郊日报》等科普类专业报刊做大做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科技报》运营上的压力。《北京科技报》在政府工程建设方面取得进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报社的市场工程建设。2007年初,北京市科委斥巨资委托零点集团给《北京科技报》做了一场历时10周的调研会诊。调查显示,科技科普类报刊深受学知型读者的欢迎,这个人群有一定文化基础,大多是大学以上学历,充满求知欲,爱好阅读,对科技知识时讯感兴趣,追求前沿性、新奇的事物和信息,有一定消费能力,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健康。探索性内容是学知型读者阅读科技科普类书刊的共同需求。2007年9月24日,《北京科技报》基于市场调研和长期运营实践经验上的又一次大规模改版正式启动。内容上,《北京科技报》借鉴美国《国家地理》的灵魂,定位为“中国人自己的Discovery”,实现综合类向探索类转变,重点推出独家深度报道,突出本土化特色;形式上由过去的本儿周报改为全球流行的周刊开本样式,封面设计仿照美国《时代》周刊红框加大图片样式,全彩轻涂印刷,每期60页的内容基本上能满足读者对一周科技资讯的需求,定价元。赵颖华分析,《北京科技报》聚焦探索性科技内容,避免了过去一报三刊内容时有交叉的现象,能很好地聚合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的学知型读者,解决了大众科技传媒过去读者特征不明显的老问题,本土化的内容特色则有利于与市场上那些依赖外刊版权合作的科普类杂志形成错位竞争态势。《北京科技报》改为杂志形态后,便于读者收藏,有利于资讯的多次阅读利用和广告主品牌资讯的反复传播,印刷设计品质的提升满足了部分高品位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广告主广告投放的要求,周刊的出刊频率可以一定程度上照顾内容的时效性和深度,避开了市场上大众科技杂志多为月刊的竞争。目前市场上的科普类杂志大多为10元以上,10元以下的科技传媒报刊市场尚属空白,《北京科技报》价格定位中端,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给科技传媒界一份答卷由综合性科普内容改为科技探索类内容之后,《北京科技报》在科技工作者中的认同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北京市科技界甚至全国科技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赵颖华介绍, 《北京科技报》改版提价以后,2008年的订阅总量未降还升,发行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60%以上。在订阅读者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工作者占订阅总数的70%以上,是2006年订数的两倍。杭州市科协已将《北京科技报》列为公务员科普必读刊物,武汉市科协主席亲自到报社商洽合作,要求与报社探讨内容、发行基础上更深入的合作方式。《侨乡科技报》等国内同行也要求与报纸建立版权合作关系。赵颖华认为,随着《北京科技报》中国本土特色的科普资讯内容逐渐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与国内各地科委、科协和科技报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她甚至还乐观地给《媒介》描绘了一个以合纵连横的方式建立全国性大众科技传媒的蓝图。《北京科技报》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第一大众科技传媒,通过近5年时间的探索实践,她似乎找到了通往这个目标的方向与路径。在经营管理上,《北京科技报》实行的是总编辑负责制,总编辑在日常运营管理上有最大限度的决定权。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报北京青年报社备案,《北京科技报》高层运营团队的提名、调整由总编辑提名,报北京青年报社批准,由北京市科协正式任命。《北京科技报》产品定位的改变和改版方案的确定需报北京青年报社委会和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协讨论研究同意后方可执行。经营管理上的重要决策,《北京科技报》一般会形成文件,向主管主办单位领导汇报, “娘家和婆家”每年对《北京科技报》进行财务审计。整体而言,这是一种较好处理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的集团管理体制,既能充分授权,调动下级单位的积极性,又能保证上级单位的监控权与领导权,很好地避免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北京科技报》现有员工由三部分人组成,即《北京青年报》派出的运营管理团队、《北京科技报》改版之前的老员工和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报社的新员工。如何把这三部分人凝聚成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学习的团队,是《北京科技报》启动改版以来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北京科技报》以打造中国第一大众科技传媒为奋斗目标,倡导尊重职业、尊重创造、终生学习和精诚合作的团队文化,逐渐形成了很好的团队氛围。在2007年某科技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内主要科技传媒的负责人悉数到场,大家在报道这场会议新闻的同时,也在交流各家那本难念的经。赵颖华笑言,到2008年底《北京科技报》改版5周年的时候,她一定要给全国科技传媒界一个说法,她要把《北京科技报》这5年在产品定位上的探求、商业模式上的寻找、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的设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与大家分享,算是《北京科技报》作为北京青年报社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第一个项目对全国科技传媒界的一点贡献。“如果说我们的探索对科技传媒的生存发展具有价值和意义,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主管主办单位领导对我们探索所付代价的宽容与全方位的支持;北京市科委、市委宣传部等相关单位领导的无私支持扶持。我个人还要感谢我的工作搭档们的心血智慧奉献和通力合作,以及我们团队所有同事的真诚信任”。
宇宙背景辐射的微波频率是4080兆赫,正巧是4千多,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不好像是万能的造物主专为疏通人体的气之路——经络而专门设计的微波频率!如今,发现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两位美国科学家,已经荣获诺贝尔奖金了。难道我们不该为发现气和经络的中国先哲们高歌一曲吗!风水学的科学性就在于人们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方式,包括微波辐射在内的各物理能量,使其居住环境更符合人体生理的需要。这就是现代科学风水学的真谛所在。研究发现,微波辐射4080兆赫频率,对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利。假定依据是天人相应理论即今天所称的全息理论。通俗地说,母亲的乳汁无需化验,必定对婴儿有益无害。水可以吸收微波能量,而人体有70%为液体,所以人体亦有较好地吸收微波的能量。微波透入活体组织深度取决于共震频率。具体说,透入肌体的深度随频率增加而减少,即成反比。实验表明,微波频率在2~3兆赫时,能量主要被皮肤吸收。频率在1~3千兆赫时,能量会被表层和中深部吸收;1千兆赫以下被深部组织吸收;150兆赫穿过人体就浪费掉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微波频率从高变低,透入人体部位是:皮肤表层、肌肉筋膜、骨骼脏腑。而我们感兴趣的则是“皮下组织”,按中医经络学说,经络存在皮下的筋肉之间,这是人体所说的“气”的通路,人体12正经脉及奇经八脉均在这个层次。我们现在来选择一个合适微波频率的范围,前面谈到,1千~3千兆赫时,可以进入人体表层或深部。希望浅一些,不要到深度,根据频率与深度成反比规律,就必须使频率比2千兆赫再大些,似乎4兆赫比较合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张钰哲就成功预测出了4年后将在中国出现的一次日全食,日食带将经过甘肃、陕西、湖北,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不久,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也证实了张的预测,这次日全食,是当时罕见的天文奇观。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月,中国日食观测队成立,张钰哲任队长。9月21日,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组织了中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张钰哲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凭借他在世界天文学领域中的影响,在国内外朋友的帮助下,他先后访问和考察了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基特峰天文台、阿雷西博天文台、橡树岭天文台以及加拿大维多利亚天文台。同年他参加了美国天文学会第76届年会,在会上宣读《新发现的食变星BD-6°2376的速度曲线》(VelocityCurveofBD-6°2376,ANewEclipsingVariable)的论文,随后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Journal)。他对于食双星的光谱观测和研究也写成论文发表在该期刊上。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中央研究院有些机构撤往台湾,张钰哲与天文研究所部分人员暂迁上海迎接解放。1949年9月,他返回南京,积极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1950年,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到1984年。历任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在这35年期间,紫金山天文台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知名的天文台。这里边凝聚着张钰哲的辛劳与奉献。1954年,他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改进轨道方向的计算研究工作,当时在国内都具开创性。1957年,发表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对人造卫星轨道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开创并领导了天文学多个领域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并在天文学史研究、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65年,他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做出了贡献。从以上介绍张钰哲生平的文字来看,你就能发现他具有着不畏条件困难,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并且他还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
这个。。。。帮不上忙!祝你好运吧
从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又可以将其分为物理学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和应用物理四大类。A、物理学理论方向的毕业论文内容:力学、声学、数学物理、物理学与交叉学科、引力与天体物理、原子与分子和团簇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场论与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核物理、化学物理、统计物理、物理学史、综合等。B、电子技术:物理实验、电路的设计、传感器、C、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等。D、应用物理:①材料科学:纳米材料技术、生物医学材料、薄膜材料以及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材料的先进合成、制造、加工的理论与新方法,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的设计理论;结构、性能控制、材料的环境效应和寿命的评价理论;分子、纳米及微观尺度下的材料科学理论。②信息科学:高速信息网络体系结构与安全性的基础理论;微(纳)米电子学与分子电子学基础与半导体集成系统;光子、光电子集成与光子学基础;以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系统生物学仿生和建模的生物信息系统。从分子层次着手设计的具有半导体、超导、吸氢、吸波、非线性光学等特殊功能的光、电、磁和力学纳米功能材料。③传感器技术。④测量与仪器。
浩瀚的宇宙魅力无穷,它吸引着无数的科学志士为之求索探秘。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认识天体和宇宙的奥秘,不屈不挠地探求着。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有一句名言:“人类的天职是勇于探索”,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见探索天文知识是人类永恒的科学主题。 天文学是人类运用所掌握的最新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等知识以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宇宙中的恒星、行星、星系以及其它像黑洞等天文现象进行专业研究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集人类智慧之大成的综合系统。 天文学主要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的探测范围由目测的太阳、月球、天空中的星星到达了距地球约100亿光年的距离,根据尺度和规模,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行星层次,恒星层次以及整个宇宙。 天文学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各类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天文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随时同许多邻近科学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天文观测手段的每一次发展,又都给应用科学带来了有益的东西。 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5、6千年了。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经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十八世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牛顿力学的出现,核能的发现等对人类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部门中都有许多应用。
浅论天文天文学历史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从十六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此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 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 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及其后端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中国的浑仪、简仪,但观测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了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时代。在此后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 人类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畅游一番了。1903年人类在地球上开设了第一家月亮公园。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个雪茄状、带翼的车,然后车身剧烈摇晃,最后登上一个月亮模型。 同一年,莱特兄弟在空中哒哒作响地飞行了59秒,同时一位名为康斯坦丁·焦乌科夫斯基、自学成才的俄罗斯人发表了题为《利用反作用仪器进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内演算,一枚导弹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须以1.8万英里的时速飞行。他还建议建造一枚液体驱动的多级火箭。 50年代,有一个公认的基本思想是,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冯·布劳恩向美国人描述了洲际导弹、潜艇导弹、太空镜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设想建立一个经常载人的、并能发射核导弹的宇宙空间站。他说:“如果考虑到空间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飞行,那么人们就能认识到,这种核战争技术会使卫星制造者在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俄国人用他说明,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并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国约翰·肯尼迪竞选的口号是“新边疆”。他解释说:“我们又一次生活在一个充满发现的时代。宇宙空间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新边疆。”对肯尼迪来说,苏联人首先进入宇宙空间是“多年来美国经历的最惨痛的失败”。唯一的出路是以攻为守。1958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并于同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号。1962年约翰·格伦成为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位美国人。 许多科学家本来就对危险的载人太空飞行表示怀疑,他们更愿意用飞行器来探测太阳系。 而美国人当时实现了突破:三名宇航员乘“阿波罗号”飞船绕月球飞行。在这种背景下,计划在1969年1月实现的两艘载人飞船的首次对接具有特殊的意义。 20世纪的80年代,苏联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轨道站使其航天活动达到高峰,都让美国人感到眼热。“和平”号被誉为“人造天宫”,1986年2月20日发射上天,是迄今人类在近地空间能够长期运行的唯一载人空间轨道站。它与其相对接的“量子1号”、“量子2号”、“晶体”舱、“光谱”舱、“自然”舱等舱室形成一个重达140吨、工作容积400立方米的庞大空间轨道联合体。在这一“太空小工厂”相继考察的俄罗斯和外国宇航员有106名,进行的科考项目多达万个,重点项目600个。 在“和平”号进行的最吸引人的实验是延长人在太空的逗留时间。延长人在空间的逗留时间是人类飞出自己的摇篮地球、迈向火星等天体最为关键的一步,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克服失重、宇宙辐射及人在太空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等。俄宇航员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了单次连续飞行438天的纪录,这不能不被视为20世纪航天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在轨道站上进行了诸如培养鹌鹑、蝾螈和种植小麦等大量的生命科学实验。 如果将和平号空间站看作人类的第三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了。国际空间站工程耗资600多亿美元,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它从最初的构想和最后开始实施既是当年美苏竞争的产物,又是当前美俄合作的结果,从侧面折射出历史的一段进程。 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的准备阶段,现已完成。这期间,美俄主要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载人航天活动。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8次对接与共同飞行,训练了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阶段从1998年11月开始:俄罗斯使用“质子-K”火箭把空间站主舱——功能货物舱送入了轨道。它还担负着一些军事实验任务,因此该舱只允许美国宇航员使用。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的完成,将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那时空间站已初具规模,可供3名宇航员长期居住;第三阶段则是要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制造的实验舱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等送上太空。当这些舱室与空间站对接后,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装配最终完成,这时站上的宇航员可增至7人。 美、俄等15国联手建造国际空间站,预示着一个各国共同探索和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几十年来载人航天活动的成果还远未满足他们对太空的渴求。“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一直都心怀征服太空的欲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决心。1998年11月,人类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77岁的老格伦带着他未泯的雄心再次踏上了太空征程,这似乎在告诉人类:照此下去,征服太空不是梦。 [编辑本段]天文学概况 天文和气象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而气象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体统称为天体。地球也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另外,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可分为几个层次:(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2)银河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与我们银河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还从总体上探索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这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内容。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还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文学始终是哲学的先导,它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天文学在不少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时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都须由天文学的方法来确定。人类已进入空间时代,天文学为各类空间探测的成功进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学也为人类和地球的防灾、减灾作着自己的贡献。天文学家也将密切关注灾难性天文事件——如彗星与地球可能发生的相撞,及时作出预防,并作出相应的对策。[编辑本段]太阳系 (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为“八大行星”。)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8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 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大于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并且具有固体外壳。 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宇宙飞船也都对它们进行了探测,但未曾着陆。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星,距离(AU),半径(地球),质量(地球),轨道倾角(度),轨道偏心率,倾斜度,密度(g/cm3) 太 阳,0 ,109 ,332,800 ,--- ,--- ,--- , 水 星 , , , ,7 , ,° , 金 星 , , , , , ,° , 地 球 , , ,, , ,° , 火 星 ,, , , ,, ° , 木 星 , , ,318 , , ,° , 土 星 ,, ,95 , , ,° , 天王星 ,, ,17 , , ,° , 海王星 , , ,17 , , ,° ,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天和243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致一半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另一半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银河系中心约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银河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编辑本段]宇宙航天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sm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