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等位基因的剂量效应研究论文

等位基因的剂量效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等位基因的剂量效应研究论文

(1)黑羽和灰羽的基因型为B_R_,白羽基因型为B_rr、bbR_、bbrr.连城白鸭白羽鸭喙色为黑色,则基因型为B_rr,而白改鸭白羽喙色不显现黑色,则基因型为bbR_,白羽和白羽F1代都是灰羽(B_R_),可推出两亲本都为纯合子,连城白鸭的基因型是BBrr、白改鸭基因型是bbRR.F2中非白羽(黑羽和灰羽):白羽为(90+180):209≈9:7,F2出现有不同于亲本表现的黑羽,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若选择BBrr与F1灰羽鸭(BbRr)杂交后代为Rr和rr,没法分析R基因是否存在剂量效应,所以应让F1灰羽鸭(BbRr)与亲本中白改鸭(bbRR)杂交,则F2出现四种基因型:BbRR、BbRr、bbRR、bbRr.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即如果杂交结果为黑羽(BbRR):灰羽(BbRr):白羽(bbRR、bbRr)=1:1:2,则假设成立.(3)F2代黑羽和灰羽基因型为1BBRR:4BbRr:2BbRR:2BBRr,其中杂合子比例为89.白羽基因型为BBrr、Bbrr、bbRR、bbRr、bbrr,其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故答案为:(1)BBrr       9:7       基因重组(2)白改鸭      黑羽:灰羽:白羽=1:1:2(3)89         Bbrr、bbRr

阿司匹林抵抗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基因多态性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临床观察显示阿司匹林能减少约25%的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有研究显示~个体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不敏感,即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aspirin resistance,AR) [1]。阿司匹林抵抗的确切机制不明,遗传可能为其重要因素,本文将近年AR与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作如下综述。1 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 Bhatt[2]等将阿司匹林抵抗分为临床性及生化性。临床性为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仍发生缺血性血管疾病;生化性为口服阿司匹林后,未能改变血小板功能试验结果。 阿司匹林抵抗的分型 有研究[3]将生化性阿司匹林抵抗分为3型:(1)Ⅰ型阿司匹林抵抗(药动学型):口服同样剂量的阿司匹林,体内血栓素(TX)合成和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均未被抑制。而体外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100 μmol/L阿司匹林后可被抑制,提示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相当大的药动学差异。(2)Ⅱ型阿司匹林抵抗(药效学型):无论体内及体外,口服阿司匹林后,TX合成和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均未被抑制,提示该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与环氧化酶(COX)的遗传多态性有关。(3)Ⅲ型阿司匹林抵抗(假性阿司匹林抵抗):口服阿司匹林后能抑制TX合成,但不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该型患者之所以被冠以“假性抵抗”,因为阿司匹林已抑制了TX合成,而不能抑制其他物质如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2 阿司匹林抵抗机制AR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4],环氧化酶1(COX1)及血小板糖蛋白(GP)的基因多态性,胶原,吸烟,血脂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血小板活化路径可由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 、胶原、凝血酶和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 受体等诱导,而阿司匹林仅能有效地阻断血栓素A2途径。目前,对于血小板活化路径及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56]:(1)血栓素激活途径中编码环氧合酶1 (cycloxygenase1 ,COX1) 的基因多态性。(2)GPⅡb/Ⅲa激活途径中编码血小板膜GPⅢa的血小板抗原1/血小板抗原2 (platelet antigen1/platelet antigen2,PLA1/PLA2)多态性。(3)胶原激活途径中编码血小板膜GPⅠa/GPⅡa的807C/T和873G/A多态性。(4)5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的基因多态性。这些多态性位点有可能影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现从基因水平分析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 环氧合酶基因多态性 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它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COX1是花生四烯酸转换为前列腺素G/H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其有两种酶活性,一种环氧化酶活性催化前列腺素G的生成,一种氢过氧化物酶(H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G,生成前列腺素H,前列腺素H更进一步被COX催化成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7]。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主要是使COX1丝氨酸530不可逆的乙酰化,从而使该酶失活,阻断了TXA2的形成。目前已发现多个COX基因多态性位点[8],不同COX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影响COX的蛋白结构或构象,使其对阿司匹林抑制作用的敏感性极不均一,构成一些病人AR的结构基础。Maree等[9]将144位冠心病患者按COX1单核苷酸多态性分为五组[A842G,C22T(R8W),G128A(Q41Q),C644A(G213G) 和C714A(L237M)],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发现A842G与C50T完全连锁不平衡。携带含有突变体842G等位基因的患者与野生型A842相比,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血清血栓烷B2 (TXB2 ,TXA2 的下游产物)产生更明显,提示携带突变体842G等位基因的患者对阿司匹林治疗较不敏感。表明COX1的遗传变异性可以影响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病人对阿司匹林的反应部分决定于COX1的基因型。GonzalezConejero等[10]的研究则显示COX1 50T等位基因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是细胞黏附受体整合素家族中的一员,含有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von willbrand factor(vWF)等黏附蛋白的特异结合位点,参与血小板黏附和聚集。AR可能和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多态性有关,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活化的最后共同通路。编码GPⅡb/Ⅲa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GPⅡb/Ⅲa基因(包括编码GPⅡb和GPⅢa的基因) 突变、缺失或插入导致表型改变,进而引起血小板功能改变。迄今已发现C157T、A1163C、A1553G、T1565C等多个GPⅢa多态性位点,较为常见的是外显子2第1565位氨基酸的突变,即T1565C(Leu33Pro) ,编码Leo的位点称为PLA1(HPA1a),编码Pro的位点称为PLA2 (HPA1b)。关于GPⅡ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较少,主要有GPⅡbMax/Max +(G2603A,V837M),HPA3a/3b(T2622G,Ile843Ser) ,GPⅡbG1063A(Glu324Lys) 等多态现象,其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是GPⅡb残基843位Ile/Ser的变异,它与人类血小板抗原3 (HPA3) 相关。大量证据表明,GP受体多态性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遗传危险因素,它能造成黏附受体成分的表达、功能和免疫遗传学的多样性。血小板激动剂(如TXA2)通过细胞内信号激活GPⅡb/Ⅲa受体,介导纤维蛋白原及其受体结合,然后促进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通过干扰COX非依赖性细胞内信号转导并使GPⅡb和GPⅢa分子乙酰化来抑制GPⅡb/Ⅲa的活化。尽管还未完全弄清,但目前所知的COX非依赖性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包括跨膜蛋白受体、磷脂酶、Ca2 +释放、腺苷酸环化酶、鸟苷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C等。某些弱的激动剂(如ADP、肾上腺素和胶原蛋白)导致的GPⅡb /Ⅲa激活可被阿司匹林部分抑制。在PLA2基因型存在时,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因这种替代途径减少而降低。Agnieszka Slowik等[11]研究发现PLA2等位基因是男性患者大血管病变所致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分别选取92例大血管病变所致卒中患者及184例对照者,103例小血管病变所致卒中患者及206例对照者,182例心因性卒中患者及182例对照者。结果显示小血管病变及心因性卒中患者与对照者相比,PLA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而大血管病变所致卒中的男性患者PLA2出现频率高( vs ;P= ,OR=;CI为~)。Grove等[12]检测了1191例健康人和1019例冠心病患者的PLA2频率,在这些患者中529例以前有过心肌梗死史。结果健康人中28%为PLA2基因型,28%的冠心病患者(除外心肌梗死患者)为PLA2基因型,35%的心肌梗死患者为PLA2阳性。健康对照与心肌梗死患者之间PLA2基因频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他们认为斯堪的纳维亚人PLA2基因型与心肌梗死而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增加有关。Szczeklik A研究的结果提示与PLA1相比,PLA2等位基因更倾向于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参与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Papp E等[13]研究也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PLA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要明显高于那些对阿司匹林有良好反应的受试者,而且该研究中所有PLA2/A2 基因型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反应均不良。这就提示PLA2等位基因可能与阿司匹林疗法反应的不充分、不敏感相关。然而,Macchi等[14]的研究发现PLA1等位基因更容易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发生抵抗。 血小板糖蛋白GPⅠa/Ⅱa受体基因多态性 GPⅠa/Ⅱa (整合素α2β1 )位于连接血小板与胶原纤维(Ⅰ、Ⅱ型)或非胶原纤维( Ⅲ、Ⅳ型)的二价阳离子键的中间。在正常个体与那些先天遗传存在α2基因的四个等位基因的个体中,其血小板表面表达的GPIa/Ⅱa是不同的。GPIa基因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对于这一基因的一些相关研究,揭示它的一些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多态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血小板表面的GPⅠa/Ⅱa受体多拷贝间的差异。α2GPIa多态性—807CT(phe224)和873GA(Thr246)已被证实与血小板表面受体不同的表达有关。基因型807TT(873AA)与受体的高密度表达有关,而807CC(873GG)则与低密度表达有关。杂合子则与中间受体表达的水平有关。第三种多态性是由于1648位点上G到A被替换所致,这同时也引起505位点(Br系统)上Glu/Lys被替换。同时,GPIa807C/T与Glu505 lys之间存在基因相关,且Br的多态性与位于核苷酸环化酶837(CT)上的一个稀有多态性相连结,携带等位基因I(807T/873T/873A /Brb)者表现出高水平的GPⅠa/Ⅱa,而携带等位基因Ⅱ(807C /837T/873G/Brb)和Ⅲ(807C/837C/873G/Bra)者则表现出低水平的血小板整合素。胶原是一种重要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血小板胶原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Ⅱa密度增加可能是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和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Ⅱa基因多态性可以增加血小板膜胶原受体的密度[15],从而降低阿司匹林疗效。 ADP受体P2Y1基因的变化 ADP是血小板聚集的重要介质,ADP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与血小板表面G蛋白偶联P2Y受体相连接而实现的。迄今为止已有8种P2Y受体亚型被克隆,对P2Y1和P2Y12的研究较清楚。Gαq偶联P2Y1受体与ADP结合,使钙离子释放,改变血小板形状,使血小板聚集。另一种主要的受体P2Y12与G蛋白Gi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化磷酸肌酸激酶3,活化GPⅡb/Ⅲa受体。任何一个受体的抑制均会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显著减少。ADP通过P2Y1和P2Y12受体刺激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这些受体的突变与止血异常有关,任何一个受体的抑制均会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显著减少。阿司匹林以协同方式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16]。P2Y12和阿司匹林的复合拮抗作用已在临床上被证实可显著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17]。因此,ADP受体P2Y1基因的相应功能变化能够改变ADP的信号功能,并且能降低对阿司匹林(包括P2Y12抑制剂,如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导致血栓前状态的产生和对阿司匹林的反应性降低。Fontana等[18]在98名健康研究对象中发现了P2Y12受体5种多态性,其中4种是完全连锁不平衡。这导致两种单倍体产生,H1 (86%)和H2 (14% ) 。携带H2单倍体的受试者使用较低浓度的ADP (2 μm) ,血小板聚集增多。纯合子H1 (H1 /H1)平均聚集率为34. 7% (n= 74) ,有一个H2等位基因(H1 /H2,n= 21)聚集率为67. 9% ,在有2个H2等位基因(H2 /H2,n=3)聚集率高达82. 5%。这提示P2Y12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中可能起作用。近来发现P2Y1 受体A1622G多态性与血小板对ADP反应不同相关。携带少见的G等位基因对ADP反应更强。Jefferson等[19]在332例男性有心肌梗死史的患者中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与P2Y1基因C893T多态性密切相关。携带杂合子C893T等位基因患者与携带常见纯合子C893等位基因者相比阿司匹林抵抗率高出3倍,机制尚不清楚。以上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关系的研究结果。由于没有国际公认的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间还存在很多矛盾,迄今为止遗传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并不确切。所以仍需继续开展大规模和不同种族人群中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些基因多态性与AR有关。【参考文献】[1] Lordkipanidze M,Pharand C, Palisaitis DA, et al. Aspirin resistance:truth or dare[J].Pharmacol Ther,2006,112:733743.[2] Bhatt D, Topol EJ. Scientific and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antiplatelet therapy[J].Nature Rev,2003,2:1528.[3] WeberA A, Przytulski B, Schanz A, et al.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aspirin resistance: a typological approach[J]. Platelets,2002,13:3740.[4] Lee PY, Chen WH, Ng W, et al. Lowdose aspirin increases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Med,2005,118:723727.[5] Zczeklik A , Musia J , Undas A , et al. Aspirin resistance [J].J ThrombHaemost,2005,3 : 16551662.[6] Horiuchi advance in antiplatelet therapy: the mechanisms, evidence and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J]. Ann Med,2006,38 : 162172.[7] CambriaKiely JA, Gandhi PJ. Possible mechanisms of aspirin resistance [J]. J Thromb Thrombol,2002,13:4956.[8] Ulrich CM, Bigler J, Sibert J, et al. Cyclooxygenase 1 (COX1) polymorphisms in AfricanAmerican and Caucasian populations[J].Hum Mutat,2002,5:409410.[9] Maree AO, Curtin RJ , Chubb A, et al. Cyclooxygenase1 hap lotype modulates platelet response to aspirin[J]. J Thromb Haemost,2005,3: 2 3402 345.[10] GonzalezConejero R, Rivera J, Corral J, et al. 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pirin efficacy on healthy individuals: heterogeneous response or aspirin failure [J] . Stroke,2005,36 : 276280.[11] Agnieszka Slowik, Tomasz Dziedzic, et al. A2 alelle of gp3a gene i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 caused by largevessele disease in males[J]. Stroke,2004,35:1 5891 593.[12] Grove EL , Orntoft TF ,Lassen JF , et al . The platelet polymorphism PLA2 is a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 J Intern Med,2004 ,255 :637644.[13] Papp E, Havasi V, Bene J, et al. Glycoprotein 3A gene (PlA) polymorphism and aspirin resistance: is there any correlation[J].Ann Pharmacother,2005,39:1 0131 018.[14] Macchi L, Christiaens L, Brabant S, et al. Resistance in vitro to low dose aspirin is associated with platelet PlA1 (GP 3a) polymorphism but not with C807T (GP 1a/4a) and C5T Kozak (GP 1ba) polymorphisms[J].J Am Coll Cardiol,2003,42:1 1151 119.[15] Kunicki TJ, Orchekowski R, Annis D,et al. Variability of integrin α2β1 activity on human platelets[J].Blood,1993,82: 2 6932 703.[16] Andre P, LaRocca T, Delaney SM, et al. Anticoagulants ( thrombin inhibitors) and aspirin synergize with P2Y12 receptor antagonism in thrombosis [J].Circulation,2003,108: 2 6972 703.[17] Steinhubl SR, Berger PB, Mann JT , et al. Early and sustained dual oral antiplatelet therapy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2002,288: 2 4112 420.[18] Fontana P,DupontA, Gandrille S, et al. 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2Y12 gene sequence variations in healthy subjects[J].Circulation,2003,108: 989995.[19] Jefferson BK, Foster JH,McCarthy JJ , et al. Aspirin resistance and a single gene[J]. Am J Cardiol,2005,95: 805808.

氨基树脂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纤维是亲水性的,一般纸张被水湿透后,纤维发生膨胀,纤维之间键力减弱,从而失去其大部分强度,余下部分强度通常称为湿强度。一般来说,湿强度大于15%的纸就成为湿强纸。由于脲醛树脂为非离子性,故不能被带阴性电荷的纸纤维较好的吸附,因此,用作纸张湿强剂时不能直接在浆内添加,而只能用浸渍法(如表面涂布)。脲醛树脂作为纸张湿强剂,其树脂间的化学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包裹在纤维周围,这种化学交联不会被水解,从而阻止了纸中的半纤维素的吸水膨胀,减少了纸张在润湿条件下的强度下降,像一个网子一样,束缚了纤维的润涨,从而保持了纸张的湿强度。传统的脲醛树脂(UF)由于有游离甲醛危害,国外已禁用,而不含甲醛的湿强剂成本比较高,因此人们开始对改性脲醛树脂进行研究。以乙二醛部分或全部代替甲醛合成脲醛树脂的合成条件以及产物对纸张的湿强效果,结果表明产物无污染、稳定性能好、增强效果明显。 交联剂也可称为硬化剂,由于某些涂布纸需经湿压光、胶版印刷、放置室外等与水接触的情况,因此涂布干燥后必须具有抗湿性。通常合成聚合物胶乳具有良好的抗水性,但淀粉、聚乙烯醇、蛋白质、海藻酸钠等天然涂布粘合剂和表面施胶剂的抗水性很差,需要使用交联剂以增强涂布纸张耐湿摩擦能力,特别对于胶版印刷,耐湿摩擦是很重要的指标。王蕾,苗宗成等人采用苯酚改性脲醛树脂(PUF),它克服了脲醛树脂(UF)耐水、耐热、耐老化性能差及使用过程中释放甲醛、贮存期短等缺点。并对苯酚改性脲醛树脂涂布纸抗水性进行了测试,得出其在造纸抗水剂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氨基树脂有高功能性和低的自聚倾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联剂,尤其是与聚酯树脂交联时,能够为漆膜提供良好的柔韧性和成型性。 脲醛树脂胶粘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价格低廉、原料易得、能够在常温下迅速固化胶层没有颜色且耐老化等优点。但是脲醛树脂最主要缺陷是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并且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不断释放出甲醛。释放甲醛的原因主要是脲醛树脂胶中存在的游离甲醛;其次是树脂合成中甲醛与尿素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亚甲基醚键,在热压和使用过程中分解释放出甲醛。吴蓁等人采用特制的羟基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及端异氰酸酯基水性聚氨酯树脂,结果发现这种新型改性剂既可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又能明显提高粘合强度及耐水性,且改性效果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聚氨酯树脂对脲醛树脂黏合强度的改进最为明显,但对耐水性的改性效果稍差;而高羟基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比低羟基含量的改性效果好。林武滔等人采用PVA和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实验发现:PVA的加人可以降低胶粘剂中的游离醛含量,提高其贮存稳定性。三聚氰胺的加人使胶粘剂的耐水性能有较大的提高,游离醛含量也有所下降。

用于制涂料、胶粘剂、塑料或鞣料,并用于织物、纸张的防缩防皱处理等。涂料用氨基树脂是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以含有(-NH2)官能团的化合物与醛类(主要为甲醛)加成缩合,然后生成的羟甲基(-CH2OH)与脂肪族一元醇部分醚化或全部醚化而得到的产物。根据采用的氨基化合物的不同可分为四类: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共聚树脂。若作为漆膜若单独用氨基树脂,制得漆膜太硬,而且发脆,对底材附着力差,所以通常和能与氨基树脂相容,并且通过加热可交联的其它类型树脂合用,他可作为油改性醇酸树脂、饱和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环氧酯等的交联剂,这样的匹配,通过加热能够得到三维网状结构的有强韧性的漆膜,根据所使用的氨基树脂和匹配的其它树脂的变化,得到的漆膜也各有特色。用氨基树脂作交联剂的漆膜具有优良的光泽、保色性、硬度、耐药品性、耐水及耐侯性等,因此,以氨基树脂作交联剂的涂料广泛地应用与汽车、工农业机械、刚制家具、家用电器和金属预涂等工业涂料。氨基树脂在酸催化剂存在时,可在底温烘烤或在室温固化,这种性能可用于反应性的二液型木材涂装和汽车修补用涂料。

基因研究的论文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 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基因工程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基因工程学术论文篇一 摘 要: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 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基因工程是一项很精密的尖端生物技术。可以把某一生物的基因转殖送入另一种细胞中,甚至可把细菌、动植物的基因互换。当某一基因进入另一种细胞,就会改变这个细胞的某种功能。这项工程创造出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重组基因。它不仅为医药界带来新希望,在农业上提高产量改良作物,并且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提供解决之道,甚至可用在犯罪案件的侦查。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是怎么样呢,而又有哪些利弊? 关键词:基因工程;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基因工程利弊 一、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发展 1.概念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2.发展 生物学家于20 世纪50 年代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从微观层面更进一步认识了人类及其他生物遗传的物质载体,这是人类在生物研究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60 年代以后,科学家开始破译生物遗传基因的遗传密码,简单地说,就是将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每一种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弄清楚。在搞清楚某些单个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基础上,进而进行有计划、大规模地对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全部基因图谱进行测序和诠释。 (二)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发展现状 (1)基因工程应用于农业方面。运用基因工程方法,把负责特定的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去,构建转基因植物,有抗病虫害,抗逆,保鲜,高产,高质的优点。 下面列举几个代表性方法。 ①增加农作物产品营养价值如:增加种子、块茎蛋白质含量,改变植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比例等。 ②提高农作物抗逆性能如:抗病虫害、抗旱、抗涝、抗除草剂等性能。 ③生物固氮的基因工程。若能把禾谷等非豆科植物转变为能同根瘤菌共生,或具固氮能力,将代替无数个氮肥厂。④增加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产率。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构成全世界药物原料的 25% ,如治疗疟疾的奎宁、治疗白血病的长春新碱、治疗高血压的东莨菪碱、作为麻醉剂的吗啡等。 ⑤运用转基因动物技术,可培育畜牧业新品种。 二、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方面 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的基因工程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产业之一,前景广阔。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和寡核甘酸药物等。对预防人类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糖尿病、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类风湿疾病等有重要作用。我们最为熟悉的干扰素(IFN)就是一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白血病、乙肝、丙肝、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 并且应用基因工程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完成中试,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专门用于治疗肿瘤的“肿瘤基因导弹”也将在不久完成研制,它可有目的地寻找并杀死肿瘤,将使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 三、基因工程应用于环保方面 工业发展以及其它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已远远超出了自然界微生物的净化能力,基因工程技术可提高微生物净化环境的能力。美国利用DNA 重组技术把降解芳烃、萜烃、多环芳烃、脂肪烃的4 种菌体基因链接,转移到某一菌体中构建出可同时降解4 种有机物的“超级细菌”,用之清除石油污染,在数小时内可将水上浮油中的2/3 烃类降解完,而天然菌株需 1 年之久。90 年代后期问世的DNA 改组技术可以创新基因,并赋予表达产物以新的功能,创造出全新的微生物,如可将降解某一污染物的不同细菌的基因通过PCR 技术全部克隆出来,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体外加工重组,最后导入合适的载体,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具有非凡降解能力的超级菌株,从而大大地提高降解效率。 (一)发展前景 基因工程应用重组DNA 技术培育具有改良性状的粮食作物的工作已初见成效。重组DNA 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注往可以使一个生物获得与之固有性状完全无关的新功能,从而引起生物技术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使人们可以在大量扩增的细胞中生产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其意义无疑是相当重大的。将控制这些药物合成的目的基因克隆出来,转移到大肠杆菌或其它生物体内进行有效的表达,于是就可以方便地提取到大量的有用药物。目前在这个领域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事例,其中最突出的要数重组胰岛素的生产。 重组DNA 技术还有力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它的影响所及有疾病的临床诊断、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新型疫苗的研制以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研究等诸多科学,并且均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二)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1.基因工程的利 遗传疾病乃是由于父或母带有错误的基因。基因筛检法可以快速诊断基因密码的错误;基因治疗法则是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这类疾病。产前基因筛检可以诊断胎儿是否带有遗传疾病,这种筛检法甚至可以诊断试管内受精的胚胎,早至只有两天大,尚在八个细胞阶段的试管胚胎。做法是将其中之一个细胞取出,抽取DNA,侦测其基因是否正常,再决定是否把此胚胎植入母亲的子宫发育。胎儿性别同时也可测知。 基因筛检并不改变人的遗传组成,但基因治疗则会。目前全世界正重视发展永续性农业,希望农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要生生不息,不破坏生态环境。基因工程正可帮忙解决这类问题。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农粮作物的营养成分或增强抗病抗虫特性。可以增加畜禽类的生长速率、牛羊的泌乳量、改良肉质及脂肪含量等。 2.基因工程的弊 广泛的基因筛检将会引起一连串的社会问题。虽然基因筛检可帮助医生更早期更有效地治疗病人,但可能妨碍他的未来生活就业。基因工程会产生“杀虫剂”的作物,也可能对大环境有害,它们或许会杀死不可预期的益虫,影响昆虫生态的平衡。转基因食品不同于相同生物来源之传统食品,遗传性状的改变,将可能影响细胞内之蛋白质组成,进而造成成份浓度变化或新的代谢物生成,其结果可能导致有毒物质产生或引起人的过敏症状,甚至有人怀疑基因会在人体内发生转移,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转基因食品潜在危害包括:食物内所产生的新毒素和过敏原;不自然食物所引起其它损害健康的影响;应用在农作物上的化学药品增加水和食物的污染;抗除草剂的杂草会产生;疾病的散播跨越物种障碍;农作物的生物多样化的损失;生态平衡的干扰。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基因工程的发展将成为必然。尽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危害但是仍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能源而且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我们发展基因工程的同时应该尽力避免一些危害,而让有利的方面尽可能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宏.2004.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 [2]胡银岗.2006.植物基因工程.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3]刘祥林.聂刘旺.2005.基因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4]陆德如.陈永青.2002.基因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王关林.方宏筠.2002.植物基因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基因工程学术论文篇二 基因工程蛋白药物发展概况 【摘要】近些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制药产业突飞猛进,本文就一些相关的重要蛋白药物的市场概况和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基因工程 蛋白药物 发展概况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55-03 基因工程制药是随着生物技术革命而发展起来的。1980 年,美国通过Bayh-Dole 法案,授予科学家 Herbert Boyer 和 Stanley Cohen 基因克隆专利,这是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1982 年,第一个生物医药产品在美国上市销售,标志着生物制药业从此走入市场[1]。 生物制药业有不同于传统制药业的特点:首先,生物制药具有“靶向治疗”作用;其次,生物制药有利于突破传统医药的专利保护到期等困境;再次,生物制药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性;此外,生物制药具有较长的产业链[1]。生物制药业这一系列的特点决定了其在21世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历版中国药典收录的生物药物品种也是逐渐增多[2](图一)。 当前生物制药业的发展趋势在于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新生物技术,在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的基础上,我国生物制药的产值及利润增长迅猛, 2006-2008年三年就实现了利润翻番[2](表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当前生物药的热点逐渐聚焦到通过新技术大量生产一些对医疗有重要意义且成分确定的蛋白上。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基因工程药物中,蛋白质类药物超过50%[3]。而这些源自基因工程菌表达的蛋白,如疫苗、激素、诊断工具、细胞因子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疾病或感染的预防;临床疾病的治疗;抗体存在的诊断和新疗法的发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DNA技术)生产蛋白主要有三方面的理由:1.需求性,天然蛋白的供应受限制,随需求的不断增加,数量上难以满足,使它得不到广泛应用;2.安全性,一些天然蛋白质的原料可能受到致病性病毒的污染,且难以消除或钝化;3.特异性,来自天然原料的蛋白往往残留污染,会引起诊断试验所不应有的背景[4]。 以下将介绍一些基因工程产物的市场概况和研究发展。 1 促红细胞生成素 是细胞因子的一种,在骨髓造血微环境下促进红细胞的生成。1985年科学家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实验室获得重组人EPO(rhEPO),1989年安进(Amgen)公司的第一个基因重组药物Epogen获得FDA的批准,适应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贫血、恶性肿瘤或化疗导致的贫血、失血后贫血等[5,6]。 2001年,EPO的全球销售额达亿美元,2002年达亿美元,2003年全世界EPO的年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创下生物工程药品单个品种之最,是当今最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用过EPO的大多数病人感觉良好,在治疗期间无明显毒副作用或功能失调。重组体CHO细胞可以放大到生产规模以满足对EPO的需求。 2 胰岛素 自1921 年胰岛素被Banting 等人成功提取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已经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仅2000年,胰岛素在全球范围内就大约延长了5100万名I型糖尿病病人的寿命。20世纪80年代初,人胰岛素又成为了商业现实;80 年代末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大肠杆菌和酵母都被用作胰岛素表达的寄主细胞[7]。 国内外可工业化生产人胰岛素的企业只有美国的礼来公司、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法国的安万特公司和中国北京甘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胰岛素类似物也仅在上述4个国家生产,且每个公司只能生产艮效或速效类似物巾的个品种,主要原因是要达到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产业化的技术难度特别大,若无高精尖的高密度发酵技术、纯化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经验是无法实现的[8]。 3 疫苗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所示的疫症,而在预防和消除这些疫症的过程中疫苗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疫苗被评为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疫苗可分为传统疫苗(t raditional vaccine) 和新型疫苗(new generation vaccine)或高技术疫苗( high2tech vaccine)两类,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主要是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作用也从单纯的预防传染病发展到预防或治疗疾病(包括传染病) 以及防、治兼具[2]。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付艾滋病、癌症、肝炎等多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疫苗开发取得巨大进展,这其中也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9], 2007年全球疫苗销售额就已达到163亿美元,据美林证券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疫苗市场正以超过13%的符合增长率增长。而我国是疫苗的新兴市场,国内疫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年增长率超过15%。 在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的疫苗、抗体药物生产中,Vero细胞、BHK21细胞、CHO细胞和Marc145细胞是最常用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技术支撑着行业的技术水平[4]。建立细胞培养和蛋白表达技术平台,进一步完善生物反应器背景下的疫苗生产支撑技术是当前国际疫苗产业研究的重点。 4 抗体 从功能上划分,抗体可分为治疗性抗体和诊断性抗体;从结构特点上划分,抗体可分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抗体可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癌症和炎症等[10,11]。抗体药物的一大特点在于其较低甚至几乎可以忽略的毒性。另外一个优势是,抗体本身也许既可被当作一种治疗武器,也可被用作传递药物的一种工具。除了全人源化抗体以外,与小分子药物、毒素或放射性有效载荷有关的结合性抗体也已经在理论上显示出了强大的潜力,尤其是在癌症治疗方面[12]。 治疗性抗体是世界销售额最高的一类生物技术药物,2008 年治疗性抗体销售额超过了300 亿美元,占了整个生物制药市场40%。在美国批准的99 种生物技术药物中,抗体类药物就占了30 种;在633 种处于临床研究的生物技术药物中, 有192 种为抗体药物,而在抗癌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研究中,治疗性抗体占了一半[2]。截止2007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见表二[13]。 参考文献 [1] 章江益, 孙瑜, 王康力.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及启示[J]. 江苏科技信息. 2011, 1(5): 11-14. [2] 王友同, 吴梧桐, 吴文俊.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药物生物技术[J]. 2010, 17(1): 1-14. [3] 吴梧桐, 王友同, 吴文俊. 21世纪生物工程药物的发展与展望[J]. 药物生物技术. 2000, 7(2): 65-70. [4] 储炬, 李友荣.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第二版)[M]. 化学工业出版社. [5] Koury MJ, Bondurant MC. Maintenance by erythropoietin of viability and maturation of murine erythroid precursor cell[J]. Cell Physiol, 1988, 137(1):65. [6] Cuzzole M, Mercurial F, Brugnara C. Use of recombinant human Erthro-poietin outside the setting of uremia[J]. Blood, 1997, 89(12): 4248-4267. [7] 李萍, 刘国良. 最新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1): 19-20. [8] 张石革, 梁建华.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进展与应用[J]. 药学专论. 2005, 14(11): 21-23. [9] 徐卫良. 生物制品供应链优化与供货提前期缩短问题研究――基于葛兰素史克(中国)疫苗部的实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05. [10] Presta LG. Molecul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f therapentic antilodies[J]. Curr Opin Immunol, 2008, 20(4): 460. [11] Liu XY, Pop LM, Vitetta ES. Engineering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J]. Immunol Rev, 2008, 222: 9. [12] 陈志南. 基于抗体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前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J]. 2007, 1(1): 2. [13] 于建荣, 陈大明, 江洪波. 抗体药物研发现状与发展态势[J]. 生物产业技术. 2009, 1(3): 49.看了"基因工程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2.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梳理 3. 浅谈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发展探析 5. 关于蔬菜种植的学术论文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基因研究

引起人们大惊小怪的,就是让父母能够有意识选择孩子遗传特性的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用基因方式医治少数遗传疾病,如囊肿性纤维化外,改变基因的成人还不可能出现。改变成人的基因还不是人们敢于轻易尝试的技术,要恢复或加强成人的功能,还有许多更简单、更安全、也更有效的 方法 。

胚胎选择技术是指父母在怀孕时影响孩子基因组合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最简单的干预方法就是修改基因。这不是一种大刀阔斧的变更,因为它要获得的效果就像筛选各种胚胎、选择具有所需基因的胚胎的效果一样。事实上,这种胚胎筛选程序已经在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中 应用了。这种技术已经用了十几年,但还在试验,在未来5到10年将臻于成熟。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可供父母选择的方案会大大增多。

再进一步将出现对生殖系统的干预――即选择卵子、精子、或更可能的是选择胚胎的第一细胞。这些程序已经在动物身上应用,不过使用的方式对于人类还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人类比较可靠的一种方法也许是使用人造染色体。这项技术听起来像是不可置信的科幻电影,但已经用在动物身上了。人造染色体植入老鼠身上,连续几代被传了下去。人造染色体也用在人体细胞培养中,在数百次细胞分裂中都能保持稳定。因此,它们可以充当插入基因模块的稳定“平台”。这些被插入的基因模块包括在适当时候让基因兴奋或休息的必要控制机制,就像在我们46个染色体中的正常基因的激活或休息,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生理 组织类型,或取决于它们遇到的 环境状况一样。

当然,为安全起见,需要早期介入才能使焦点集中。你不能去修改一个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生理组织不断变化时被激活的基因,因为我们对这一过程所知甚少,有可能发生不想要的或灾难性的副作用。所以,在人体内使用人造染色体的首次尝试,多半要让被植入的基因处在“休息”状态,到成人阶段才在适当的生理组织中被“激活”。

执行这种控制的机制已经用在动物实验中,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特定基因在发育成熟的有机体中的作用。当然,在体内存在着始终控制基因的机制。不同类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理组织内的不同地点和时间被激活或休息,这对未来的基因工程师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与我们现有的基因相 联系的已证实的调节结构可以复制下来,用以执行对植入基因的控制。胚胎选择的目标

预防疾病可能是胚胎选择的最初目标。这类可能性也许不久就会远远超出纠正异常基因的范围。例如,最近的研究显示,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癌症的发病率降低了近90%。很可能是三体性21(即染色体21的第三个复制品,具有增强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导致智力迟钝和其他唐氏综合症的症状)对癌症有预防作用。假如我们能鉴别出染色体上的哪些基因对癌症有预防作用,会怎么样呢?基因学家也许会把这类基因放在人造染色体上,然后植入胚胎,使癌症发病率降低到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水平,又可以避免复制染色体21上其他基因所引起的所有问题。许多其他类似的可能性无疑都会出现,有些可能性几乎肯定是有好处的。

人造染色体的使用可能会进行得很顺利,尤其因为染色体本身在用于人体前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试验。它们可以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后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用于人体。如今,每一种基因疗法都是重新开始的,所以不可能获得绝对的可靠性。

如果有明确的基因修改案例显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似乎是安全的,不可能更简便更安全了,那么人们就会对它们表示欢迎。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值得这样做。未来基因治疗专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会进行试验,观察这种疗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就不应该拒绝。例如,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是每个人都非常需要的增进健康的手段。

用基因延长寿命

防止衰老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领域,因为这件事似乎很有可能做到,而且是绝大多数人所强烈需要的。如果能通过揭开衰老过程的基本程序,发现某种手段能使我们开发药物或其他对成人有效的干预手段,那么人人都会需要。

胚胎工程可能比对成人的基因疗法更简单,更有成效。因为胚胎中的基因会被复制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能获得具体组织的控制机制。所以很可能对胚胎的干预 措施 对成人是行不通的。这样一来,父母很可能把怀孕看作赋予孩子健康条件的机会――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如对衰老生物学的研究投入资金,会极大地加速“衰老治疗”。如今,这个领域资金非常缺乏。许多资金都用于研究治疗老年病的方法上,没有用来搞清楚衰老的基本过程,而许多老年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早老性痴呆症、关节炎和糖尿病)都是由这一过程引起的。能加速衰老防止研究进程的另一件事,就是提高这个领域的形象。这个 工作已经开始了,但非常缓慢。吸引年轻的科研人员和严肃的科学家进入这个领域是至关重要的。抗衰老(即延长孩子的寿命)可能将是生殖干预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为孩子谋最大福利是人类的天职。事实上,全球民意测验已经显示,在被测的每一个

国家都有可观的人数对增强孩子的身体和脑力健康感兴趣。他们考虑的不是如何避免某些疾病,而是用干预手段改善孩子的容貌、智力、力量、助人为乐精神和其他品质的状况。一旦技术达到可靠程度,许多人都需要这类干预手段。甚至那些没有这方面压力的人也会这么做,目的是不让孩子处于劣势。当然,人们会很小心,因为他们并不想伤害孩子。总之,如果干预手段失败,他们就得忍受其结果,承受犯罪的感觉。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选择吗?

社会也许并不欢迎某些父母的选择。在美国性别选择是合法的,但在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就是非法的。不少人认为,尽管西方国家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性别失衡,很难说父母的选择伤害了谁,但这个程序在美国也应该是非法的。另一个即将来临的决定是父母是否因为大量基因疾病而进行筛选。父母们不久就能够选择孩子的身高和智商,或选择性情气质的其他特点――容易患病的机制也许不久就会在基因解读中表现得清清楚楚。

胚胎选择技术的第一批希望所在是基因测试和筛选,即选择某种胚胎而不是另一种。一开始,让许多人接受这个技术是困难的,但要控制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胚胎本来就可能是完全自然形成的。这样选择也许是令人苦恼的,但不会发生危险,我猜想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比问题多。有些人担心这样一来会失去多样性,但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父母所选择的胚胎可能会产生一个有严重健康问题的婴儿。那么是否应该允许父母做这样的选择呢?例如,失聪群体掀起了一个极力反对耳蜗移植的运动,因为耳蜗移植伤害了聋哑 文化 ,把聋哑视作残疾。大多数非聋哑人正是这样看待他们的。有的聋哑父母表示,他们要使用胚胎选择技术来确保他们的孩子继续聋哑。这并不是说他们拿出一个胚胎来毁坏它,而是选择一个能造成一个聋哑婴儿的胚胎。

这造成了真正的社会问题,因为社会必须承担这类健康问题所需的医疗费用。如果认为父母的确有权作这样的选择,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重视健康儿的出生而轻视有严重疾患的婴儿,那么我们将无法控制这类选择。但如果我们认为存在问题,并极力想与之进行斗争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斗争是很有前途的。

放开手脚,取消禁令

关于由人体克隆产生的第一例怀孕事件见报后不久,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就表示支持参议院的一份提案,该提案宣布所有形式的人体克隆皆为非法,包括旨在创造移植时不会被排斥的胚胎干细胞,即治疗性克隆。我认为这种禁令下得为时过早,也不会有效果,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误导。就是说,这个禁令无疑是错误的。它根本无法实质性推延再生性克隆的问世,我认为这种类型的克隆将在10年内出现。这个禁令把 政治、宗教和 哲学因素注入了基础研究,这将是个危险的案例。这个禁令的立法理念把更多的关注赋予了微乎其微的小小细胞,而对那些身患疾病、惨遭折磨的人却视而不顾。这个禁令用严厉的刑事惩罚(10年监禁)来威胁胚胎科研人员,这在一个妇女在妊娠头三个月不管什么理由都有权堕胎的国家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美国对胚胎研究的限制,已经对旨在创建再生 医学的生物技术的 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限制延缓了美国在这个领域的前进步伐,而美国在生物医学的科研力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如今这类科研已转移到英国和其他国家去了,例如新加坡,正在为一项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庞大 计划提供资金。这种延误之所以非常不幸,是因为本应发生的好事如今却没有发生。对多数人来说,10年或20年的延误不是个大问题,但对于演员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以及其他帕金森氏病和早老性痴呆症患者来说,却是生与死的问题。

对各种再生可能性的无知,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但这种无知却不能成为公众政策的基础,因为公众的态度会迅速改变。25年前,体外受精着实让人们猛吃一惊,体外受精的孩子被称作试管婴儿。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与他小孩没什么区别,这个方法也已成为许多没有孩子的父母的明确选择。

不管是出于意识形态还是宗教原因,把新技术加以神秘化,把它当作某种象征来加以反对,都不会有效推迟即使是最有争议的 应用。这种反对态度只会扼杀本可以转化为人人支持的生物医学新成果的主流科研。

人类克隆会在某个国家实现:很可能是以暧昧隐秘的方式实现,而且甚至在确认安全之前就实现。抗议和禁止也许会稍稍推迟第一个克隆人的诞生,但这是否值得花费严肃的人类立法成本呢?

不管我们多么为之担心,人类胚胎选择是无法避免的。胚胎选择已经存在,克隆也正在进行,甚至直接的人类生殖工程也将出现。这样的技术是阻挡不了的,因为许多人认为它能造福于人类,因为它将在全球数以千计的实验室里切实进行,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只是解除生物学的主流生物医学科研的一个副产品。

对于迅速发展的技术,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事,不是预先为它设立条条框框。务必要牢记,同原子武器相比,这样的技术是没有危险性的。在原子武器中,稍有不慎,众多的无辜旁观者即刻就会灰心烟灭。这些技术仅对那些决定挺身而出使用

他们的人才具有危险性。如果我们把关于这些技术的现在的希望和恐惧带进将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先控制,从而扼杀它们的潜力的话,我们就只能制定出非常拙劣的法律。今天,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预测这些技术未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比较明智的方法是让这项技术进入早期 应用,并从中学些东西。性别选择就是现实世界的 经验 能告诉我们一些事情的极好例子。许多人想要控制性别选择,但与不发达国家不同,在发达国家,自由选择性别并没有导致性别的巨大不平衡。在美国,父母的选择基本上男女平衡的,女孩占微弱优势。以前有人认为,如果给了父母这种选择权,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男孩会过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危险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有些人认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拥有这种权力,但他们究竟担心什么,往往非常模糊。在我看来,如果父母由于某种原因的的确确需要一个女孩或男孩,让他们了却心愿怎么会伤害孩子呢?相反的情况倒的确值得担心的:如果父母极想要一个男孩,结果却生了个女孩,这个“性别错误”的孩子可能就不会过上好日子。我相信,让父母拥有这种选择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还可以想象出有关性别选择的各种麻烦事件,编出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 故事 。但如果将来事情发生了变化,性别不平衡现象真的出现了,我们再制定政策处理这类特殊问题也不迟。这要比现在就对模糊的恐惧感和认为是在戏弄上帝的思想观念作出反应,无疑要明智得多。这是民主化的技术吗?

阻止再生技术的行为使这些技术造成 社会的极端分裂,因为阻止行为仅仅使这些技术为那些富裕的人所用,他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绕过种种限制,或者到国外去,或者花大钱寻求黑市服务。

其核心是胚胎选择技术,如果处理恰当,它可以成为非常民主化的技术,因为早期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可以面向各种残缺者。把智商在70到100(群体平均数值)的人向上提高,要比把智商从150(群体百分比最高值)提高到160容易得多。要让本已才智卓绝的人再上一层楼,那非常困难,因为这必须改善无数微小因素的复杂的混合配备状况,正是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个超人来。而改善退化的功能则要容易得多。我们并无超人的案例,但我们却有无数普通人为佐证,他们可以充当范例,引导我们如何去修改一个系统,使之至少达到正常的功能。

我觉得,人们以为我们是平等的创造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于是就认为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基因抽奖可能是非常非常残酷的。你去问问行动迟钝的人,或问问有这样那样基因疾病的人,他们是不会相信什么基因抽奖是多么美妙公平这种抽象言论的。他们就希望自己能更健康些,或者获得某些方面的能力。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在许多方面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竞技场,因为那些本来由于基因原因处于劣势的人也有了竞争的机会。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技术就像其他技术一样, 发展很快。在同代人之间,富人和穷人的应用差距不会很大,而在两代人之间的应用差距却会很大。如今,甚至比尔?盖茨也无法为他的孩子获得某种在25年后中产阶级也认为是很原始的基因增强技术。

所谓明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懂得什么我们有权控制,什么无权控制。我们务必不要自欺欺人,以为我们有权对是否让这些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进行选择。它肯定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形势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去使用这些技术。

但在我们如何应用它们、它们会如何分裂我们的社会,以及它们对我们的价值观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上,我们的确有某种选择余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讨论。我本人对这些技术是满怀希望的。它们可能产生的好处会大大超过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想,未来的人类在回顾这些技术时,会觉得奇怪:我们在这么原始的时代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只活到75就死了,这么年轻,而且死得这么痛苦难过。

政府和决策者不应该对这些研究领域横加阻挠,因为由于误用或意外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是仅有的风险。能够挽救许多人的技术因为延误而使他们继续遭受痛苦,也是一种风险。

当务之急是倾全力获得足够的安全性,防止意外的发生,而要做到这点,协调者看来要牺牲许多间受影响的人的安全。疫苗的例子就是这样。疫苗有许多年没有进展,因为引起诉讼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那个孩子受了伤害,会产生巨大的后果。然而很明显,对接受疫苗接种的全体人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我认为人们对于克隆也是同样的问题。它在近期可能会影响最多一小部份人。在我看来,拒绝会改变数以百万患者命运的非常有可能的 医学进步,振振有词地宣称这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这是一种奇怪的逻辑。

失去人性还是控制人性?

另一种祁人之忧,认为任意篡改生物机制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人性。但是,“人性”究竟是与某些非常狭隘的生物结构有关,还是与我们接触世界的整个过程、与我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呢?例如,假如我们的寿命增加一倍,会不会使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人性”呢?寿命延长必然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改变我们的互动方式,改变我们的 组织制度、家庭观和对 教育 的态度。但我们还是人类,我敢断言我们会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并会对以往没有这些变化的生活觉得不解。

如果原始的狩猎者想象自己生活在纽约城,他们会说在那样的地方他们可能不再是人了,他们认为那不是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仅把纽约的生活看作是人的生活,而且是大大优于狩猎生活。我想,我们改变生物机制所发生的变化也是如此。

目前人类还处在进化的早期阶段,至多是青少年期。几千年后,未来的人类来看我们这个时代,会认为是原始的、艰难的同时充满希望的时代。他们也会把我们这个时代看作是人类发展的特殊的光荣的时刻,因为我们为他们的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即使一千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猜想我们现在的生物重组会大大影响未来的人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范文

植物基因打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如下:

动物基因的靶向修饰

基因编辑和牛体外胚胎培养等繁殖技术结合,允许使用合成的高度特异性的内切核酸酶直接在受精卵母细胞中进行基因组编辑。 CRISPR -Cas9进一步增加了基因编辑在动物基因靶向修饰的应用范围。CRISPR-Cas9允许通过细胞质直接注射从而实现对哺乳动物受精卵多个靶标的一次性同时敲除  。

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已经解决了人类发育的转录路线图,从中发现了关键候选基因用于功能研究。使用全基因组转录组学数据指导实验,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工具使得干扰或删除关键基因以阐明其功能成为可能 。

植物基因的靶向修饰

植物基因的靶向修饰是基因编辑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首先可以通过修饰内源基因来帮助设计所需的植物性状。例如,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将重要的性状基因添加到主要农作物的特定位点,通过物理连接确保它们在育种过程中的共分离,这又称为“性状堆积”。

其次,可以产生耐除草剂作物。比如,使用ZFN辅助的基因打靶,将两种除草剂抗性基因引入作物 。再次,可以用来防治各种病害如香蕉的条纹病毒 。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被应用于改良农产品质量,比如改良豆油品质和增加马铃薯的储存潜力。

基因敲除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关键词: 基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A)在维持正常血压和电解质平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也是高血压防治研究的中心环节[2]。80年代以来对RAS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和分子水平,如RAS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病的研究等[3]。近年来应用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则为 RAS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本文着重介绍其中的基因敲除(gene kockout)在这方面的应用。 1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基本原理 基因敲除是利用基因同源重组(gen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又称基因打靶的原理,用外源片断整合到活体细胞DNA的同源序列中,使某个基因被取代或破坏而失活,由于同源重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方向性,外源片断也具有可操作性,故该技术可使细胞的基因定点和定量改变[4,5]。 基本步骤 为了改变某个动物的基因型且能稳定遗传,科学家们经过长期探索建立了将胚胎干细胞(embryo stem cell ESC)基因打靶及胚胎移植结合起来的一套新技术[6,7]。ESC取自小鼠胚泡的内细胞层细胞,具有能在体外培养保存又能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个体的性能。在体外进行基因操作后植回小鼠胚泡发育成嵌合体。嵌合体是含有突变基因的性腺细胞,通过杂交便获得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基因敲除过程:先克隆ESC靶基因的同源片断。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开其外显子两端,插入一个标志/选择基因(常用Neo-新霉磷酸转移酶基因,作为阳性选择基因和阳性同源重组的标志),另在载体同源序列外围接上另一个阴性选择基因(常用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作为非同源重组的标志和筛选基因)。将载体导入ESC,用含G418/GANC的培养液作正负选择系统PNS)筛选出已发生同源重组的ESC,将后者植入另一怀孕小鼠的胚泡后发育娩出嵌合体小鼠。用Southem杂交来鉴定已携带敲除基因(即含Neo基因)的雄鼠,再用后者与同系雌鼠交配娩出基因敲除的杂合子即F1,F1近交便产生基因敲除的纯合子和杂合子(F2),经多次交配繁殖出数量众多的新品系小鼠且保持基因性状稳定遗传和供研究之用。 2 RAS基因敲除近况 rAS基因敲除只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方法,但它极大促进了人们对RAS的认识。 血管紧张原基因敲除 tanimotok等[8]用基因敲除术建立了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失活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小鼠,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5个杂合子有4个幼鼠死亡,但成年鼠与纯合子和野生型小鼠的行为和主要脏器解剖学均无差异。纯合子血浆Agt和血管紧张素Ⅰ(AngⅠ)为阴性,杂合子为野生型42%,但纯合子肾组织mRNA表达增高6~8倍。与此同时纯合子鼠血压与野生型和杂合子相比,SBP、DBP和MAP分别下降、、,而杂合子与野生型鼠的血压并无差别。为进一步研究Agt基因与血压之间的关系,Smithies等[9]通过精心设计的基因打靶(gap-repair gene targeting)培养出含不同野生型 Agt基因拷贝数量的小鼠(分别含有0~4个拷贝)。结果Agt基因缺失型小鼠、幼鼠大部分死亡,少数成活的成年鼠却有肾小球小动脉壁增厚,肾皮质变薄和肾小球萎缩,但繁殖力正常。含1~4个Agt基因小鼠生长发育及肾组织结构正常无异,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基因拷贝增多,血中Agt水平几乎呈线性水平增高,从35%(单拷贝)到124%(3拷贝)和145%(4拷贝),同时血压升高程度达到8mmHg/每拷贝,该模型说明了Agt基因与血压水平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最近该作者又将转基因技术与基因打靶结合起来,将含人肾素和Agt基因的小鼠与Agt缺失型小鼠交配,使后者重新携带人肾素及Agt基因,结果纠正了纯合子的低生存率及肾病变,同时血压升至正常。该模型表明,Agt对小鼠特别是肾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且人类Agt基因也能取代小鼠Agt基因的功能[10,1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敲除 血管紧张素Ⅱ(AgtⅡ)受体目前分为Ⅰ型(AT1)和Ⅱ型(AT2),AgtⅡ主要通过AT1起作用。AT1又可细分为AT1a和 aT1b两个亚型,它们高度同源但组织分布不同,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分别两者生理分工[12],Masaki等[13]用基因敲除培养出缺乏AT1a受体基因小鼠纯合子和杂合子与野生型相比,两种基因型小鼠的生长发育及心、脑、肾、血管组织结构正常,肾组织Ang-AT1受体结合为阴性,杂合子为野生型50%,杂合子及纯合子基础血压分别比野生型降低了12mmHg和24mmHg。他们还观察到几种基因型对 angⅡ反应,纯合子几无反应,杂合子升压幅度低且血压回降速度快,结果证明AT1a是AngⅡ调控血压所必需的。Taskeshi等[14]建立的小鼠已证实了上述结论,且发现纯合子肾组织mRNA和血中肾素水平明显升高,他们还进一步研究了该模型小鼠肾小球AT1a分布及对AngⅡ(激动剂)和CV-11974(拮抗剂)作用,证实 aT1a分布主要入球、出球小动脉和系膜细胞,AngⅡ主要通过AT1a起作用[15]。Lutz等[16]培养出AT2受体基因缺失型杂合子和纯合子小鼠,两者幼鼠成活率相同,重要脏器结构均正常,基础血压也无改变,仅纯合子小鼠对AngⅡ反应超常及对脱水试验反应迟钝,主动活动减少,作者认为AT2对生长发育并不重要但参与RAS系统的心血管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但Lchiki等[17]建立的同样模型却发现突变型小鼠基础血压比野生型高,作者还进行了系列药理试验,给野生型和缺失型小鼠以AngⅡ、losartan、captopril,结果AngⅡ升压作用在缺失型强于野生型,lostartan降压作用也是如此,但 captopril效果两组之间相同,作者认为在AT2功能上有直接对抗AT1作用。对于两种AT2基因缺失型小鼠血压变化不同的现象,Lutz认为与小鼠品种稍有不同而遗传背景相差有关。 ACE基因敲除 业已证明,ACE基因编码体细胞型和睾丸型两种同功酶,但后者功能仍不清楚,为了研究它们在血压调控和生育调控方面的作用,Krege等[18]用插入法敲除了ACE基因中对两种ACE编码必需的第14个外显子。结果表明杂合子和纯合子幼鼠成活率降低,雌鼠繁殖能力正常而雄鼠下降,两种基因型鼠肾脏发生退行性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雌雄鼠两种纯合子和杂合子血ACE活性减低,但仅雄鼠的血压下降15~20mmHg。作者认为,ACE对肾脏发育是必需的,在调节血压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人类是否有这种情况需进一步研究[19]。此后该作者又用所谓双基因打靶术(double gene targeting)培养出含1、2、3、4个功能性ACE基因的小鼠,结果随着基因数量增加,心脏重量亦增加,肾脏mRNA表达增强,但血压始终末见有差别。作者认为,ACE活性变化只有足以超过体内平衡机制方会导致血压改变[20]。最近Charles等[21]用基因敲除培养出ACE基因突变小鼠。后者ACE基因不能编码含羧基末端氨基酸残基的ACE肽链。结果小鼠血浆ACE活性虽然很高,但组织细胞中却未测到ACE结合。同时伴低血压、肾脏病变和尿浓缩功能损害,其表型与完全缺乏ACE基因小鼠相同,证明ACE羟基末端含有膜结合点,如果缺乏则ACE只能全部释放出细胞而不能发挥对组织结合和调节功能。 2.4 肾素基因敲除 肾素是RAS中的限速酶,Mattew等[22]建立了缺失肾素基因-2(Ren-2)的小鼠,结果小鼠外观和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血压亦无变化,只是血浆肾素活性高于野生型。但该小鼠是含两个肾素基因(Ren-1和Ren-2)的为数不多的动物之一,作者认为正常机体发挥作用主要靠Ren-1基因。 3 展望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建立新的动物模型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多、更快、更准确地培养出基因缺失、基因突变、转基因动物对基因表达及调控和其功能进行细致的研究。过去由于方法限制,对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难于突破,而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定点定量研究有关基因对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开辟了广阔深入的途径。参考文献 1 kathy K et ;87:1816~828 2 laragh int,1993;44:1163~1175 3 lifton Natl acad Sci USA,1995;92:8545~8551 4 Capeechi RP .Scientifie america,1994;270(3):34~38 5 Becker KD et ;27:499~501 6 evans ;292:154~156 7 te Riele H et Natl Acad Sci USA,1992;89:5138~5132 8 tANIMOTOK SF et biol Chem,1994;269:31334~31337 9 smithies O et Natl Acad Sci USA,1995;91:3612~3615 10 Robin d et Clin Invest,1997;99:1258~1264 11 Kim hS et Natl Acad Sci USA,1995;92:2735~2739 12 Theodoree O et Engl J Med,1996;334:1649~1655 13 Masaki I et Natl Acad Sci USA,1995;92:3521~3525 14 Taskeshi S et Biol Chem,1995;270(32):18719~18722 15 Kenjiro K et Int,1997;52:S201~S204 16 Lutz h et ;377(26):744~747 17 Lchiki T et ;377:748~750 18 Krege jH et ;375;146~148 19 Hilgers KF et ;29:216~221 20 Krege jH et ;29:150~157 21 Charles R E et Clin Invest,1997;99:2375~2385 22 Mattew GF et ;28:1126~1131

技术原理:生物界同源重组现象的发现,为基因打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基因打靶的广泛应用。同源重组又称一般性重组或非特异性重组,是指相似的DNA交换遗传信息的过程, 外源DNA片段可与宿主基因组的相应片段发生交换(即重组)。基因打靶通常是指用含已知序列的DNA片段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发生同源重组,整合至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得以表达的一种外源DNA导入技术。主要策略:(一) 完全基因剔除的策略在ES细胞中进行基因打靶最常用的策略依然是使用PNS载体。借助于阳性选择标记基因通常被插入靶基因功能最关键的外显子中,或通过同源重组删除靶基因最重要的功能域,实行靶基因的完全剔除。(二) 大规模随机基因剔除—基因捕获利用基因捕获建立一个携带随机插入突变的ES细胞库,节省大量筛选染色体组文库以及构建特异打靶载体的工作及费用,更有效和更迅速地进行小鼠染色体组的功能分析。此外用基因捕获法进行基因剔除的另一个缺点是无法对基因进行精细的遗传修饰。(三)精细突变的引入人类疾病中许多是由于基因功能丧失引起的,也有许多是由于基因过表达或功能获得引起的。对后者就无法用基因剔除的方法获得相应的疾病模型。为此,研究者发明了各种可以将诸如插入终止密码子或替换某个氨基酸之类的精细突变引入小鼠基因组中的方法。(1)打了就走策略,也称进退策略(2)双置换法 (3)“标记和置换”法 (4) 利用Cre-LoxP系统引入点突变主要流程:首先获得ES细胞系,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带有研究者预先设计突变的中靶ES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或者胚胎融合的方法将经过遗传修饰的ES细胞引入受体胚胎内。经过遗传修饰的ES细胞仍然保持分化的全能性,可以发育为嵌合体动物的生殖细胞,使得经过修饰的遗传信息经生殖系遗传。获得的带有特定修饰的突变动物提供给研究者一个特殊的研究体系,使他们可以在生物活体中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

肿瘤基因检测应用研究论文

临床中的NGS基因检测可以设计为针对一组选定的基因,外显子组(所有已知的基因,大约2%的基因组),或整个基因组。但无论选何种策略,对于临床来说终极目的还是预测和寻根问药(专业点说,寻找与临床表型相关的基因变异,进而指导患者使用何种化疗药、靶向药、评估预后、患病风险等),偏离这个方向对临床意义不大。

测大约30亿个碱基对的DNA序列,内含子和基因间区等大量功能未知区域均会被覆盖,获得大量未知变异信息;检测的变异类型多样,SNV、Indels、SV、CNV、基因重排等;更好的测序覆盖度和一致性;缺乏先验信息,很难确定变异是否是致病的,解读非常困难;测序费用高(测100x深度下,费用是WES的3到5倍);数据分析,存储所需资源更多。

测大约5千万个碱基对的DNA序列,包含所有的编码区、5'UTR、及3'UTR区域( coding exons and exon-intron boundaries),大约占基因组的的2%,大约包含人类已知的20000个基因,至少包含了基因组中致病变异的85%;实际测序时只有90-95%外显子区域被测到(二代测序也是有弊端的,不是所有都能测,见下图)、在高/低GC区域会出现GC-bias和探针捕获效率低,导致该区域出现测序深度低的现象;150X测序下,费用是panel的5到10倍,和WGS一样会测到一些VUS变异(与当前疾病无关的变异,解读如果不恰当会给病人带来心理负担,往往需要增加成本来验证这些无关变异)。

针对病人某类疾病密切关联的基因设计(这一步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了解患者表型和可能的相关基因),只需要测几千到几百万个碱基,包含几个到几百个疾病已知相关基因,更经济;测序深度高,成本低;基因少且注释相对完整,解读更容易,检测更高效;相比于WGS和WES,panel不能用来发现新基因。

测定某种疾病的直接致病基因,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 ACH, OMIM: 100800)99%是是由FGFR3基因 >A突变所致,Single gene sequencing可以很好的应对这种情况;这类测序通量低;准确率高(常作为WES和panel的验证金标准)。

并非所有的序列都能同样被NGS测序覆盖(表),因为该技术存在局限性,使得一些突变难以被检测到 [3] 。

用于突变检测的分析软件和流程众多,常规的流程如图。以检测肿瘤突变为例,存在很多基于不同检测策略检测不同突变类型的分析流程,如基于WGS、WES和Gene Panel技术检测胚系或(和)体系突变(SNV和indel)的流程 [6-9] ,基于WGS检测CNV的流程 [10] ,基于WGS检测SV的流程 [11] ;但无论哪种分析流程,在用于临床实践之前都需要进行验证 [12] 。

肿瘤NGS基因检测, “报告解读”是关键! 它是精准医疗的关键 “临门一脚” !对基因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多;基因检测过程和分析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个体化临床解读,特别是NGS大panel或WES/WGS;基因检测报告必须写得清楚,报告解读必须通俗易懂,让非遗传学专家,如临床医生或患者也能看懂。

参考资料:

一文读懂肿瘤精准用药基因检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全世界约有60%的人死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4大类疾病,而癌症则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008年全球死于癌症的患者达760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我国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也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并成为我国城市的首位死因。 目前,恶性肿瘤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及其巨大的医疗费用等因素,使得大家“谈癌色变”。好在治疗手段发展快速,包括手术和放疗的局部治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全身治疗类。其中,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提到肿瘤药物治疗,就不免会提到基因检测技术。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基因检测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高科技!如何能让医生或患者通俗易懂地了解肿瘤基因检测,那可真是一门技术活。 今天,我就针对肿瘤用药的相关基因检测为大家做一期干货分享。 ○ 为什么要做肿瘤基因检测? ○ 肿瘤用药基因检测到底检测了什么?有哪些抗肿瘤药物需要做基因检测? ○ 是不是检测的基因越多越好? ○ 基因检测的方法有哪些?哪一种是最好的? ○ 肿瘤基因检测选取什么样本才是最好的? 1. 为什么要做肿瘤基因检测? 肿瘤基因检测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也就是说,哪怕患的是同一种肿瘤,不同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尤其是抗肿瘤用药的选择。不同患者对不同抗肿瘤药物的敏感程度差异巨大,故肿瘤临床治疗需要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方案。而基因检测是评估患者使用药物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环,能从分子层面给医生用药予精确的指导。 2. 肿瘤用药基因检测到底检测了什么?有哪些抗肿瘤药物需要做基因检测? 实际上,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的基因检测项目是不同的。所以, 首先我为大家全面介绍一下抗肿瘤药物的类别,再介绍各种类抗肿瘤药物的基因检测项目。 目前,国际上临床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 细胞毒类药物、激素类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验点抑制剂、生物反应调节剂及辅助药 。 细胞毒类药物 简介: 通常被称为“化疗”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是根据癌细胞增殖过快等生长特性杀死癌细胞,因此对具有类似特性的健康细胞也会无差别攻击,种类很多包括: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如铂类化合物等;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如甲氨蝶呤、培美曲塞等;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等; (4)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如伊立替康等; (5)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如紫杉醇等; (6)其他细胞毒药。 基因检测目的: 评估药物对患者的有效性或安全性(毒副作用)。 基因检测类型: 基于患者对药物的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评估不同化疗药物在患者体内代谢反应情况。 基因检测必要性: ⭐⭐⭐ 【由于没有涉及对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的分析,化疗药物基因检测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精准医疗,但在其他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化疗药物基因检测可为患者从药物受益或毒副作用两个方面提供选择参考。】 激素类药物 简介: 主要是与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类型(如女性的乳腺癌、男性的前列腺癌等)的激素调节药物,包括如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等; 基因检测目的: 与细胞毒类药物相同,激素类药物基因检测主要评估的也是药物对患者的有效性或安全性(毒副作用)。 基因检测类型: 同化疗药物。 基因检测必要性: ⭐⭐ 靶向药 物 简介: 针对癌细胞上特定的“靶点”,比如某个特定的基因突变,抑制癌细胞生长直至杀死癌细胞的药物。靶向药物理论上只会抑制癌细胞,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显著伤害,因此副作用小很多。对于此类型药物,如果患者有相应的治疗靶点,则靶向药物有效率高,而且起效快,能迅速缓解肿瘤带来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时期内能显著提高存活率。 靶向药物目前主要分为两类:大分子单抗类药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其中小分子靶向药物主要集中在蛋白酪氨酸激酶剂、蛋白酶和其他种类,典型代表是针对白血病的格列卫(Bcr-Abl 基因突变)和针对肺癌的易瑞沙(EGFR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目的: 评估靶向药物对患者的疗效或耐药情况。 基因检测类型: 由于靶向药物类型较多,通常会检测每个靶向药物对应的肿瘤信号通路中特定基因的点突变/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融合(结构变异)等情况,这些常被统称为“基因突变”。具体到小分子靶向药物涉及的主要基因及信号通路包括: (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2) 血管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家族; (3)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家族; (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 (5) 与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四个家族:ABL家族、JAK家族、SRC家族以及FAK家族; (6) 与mTOR抑制剂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 基因检测必要性: ⭐⭐⭐⭐⭐ 靶向药物基因检测是通过患者癌细胞基因检测,从而选择对患者有效的特定药物或方案,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学。由于很多靶向药物有明确疗效/耐药靶点,须遵循基因检测后才可使用!不应在未做相关基因检测的情况下盲目用! 【 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进化,靶向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抗药性,需要换药,故靶向药物基因检测配合药物疗效最好定期检测。】 免疫检验点抑制剂 简介: 目前此类药物常被简称为“免疫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的抑制免疫应答,从而激活T细胞功能,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死变异的肿瘤细胞,主要包括了近年来大火的PD-1/PD-L1抑制剂以及CTLA-4抑制剂。该类型药物的很多响应患者会长期受益,一小部分患者甚至被治愈,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基因检测目的: 评估患者对此类药物可能的受益。 基因检测类型: 此类药物的基因检测主要是评估受益的生物标记,包括: (1)PD-L1表达,只针对PD-1/PD-L1抑制剂药物; (2)MMR/MSI检测,患者的DNA错配功能检测,两者属于同一类型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可以侧面反应MMR系统是否工作良好; (3)肿瘤突变负荷(TMB)。 基因检测必要性: ⭐⭐⭐⭐ 目前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类药物最大问题是有效率不高,仅在10%~20%,加上其目前费用较高,所以,通过基因检测评估药物可能的受益还是很有必要的. 【免疫药物的以上三个类型生物标记的基因检测,目前实际应用中仅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一般来说,如果是肺癌患者,由于目前上市的针对肺癌的此类药物基本都是PD-1/PD-L1抑制剂,建议选择PD-L1表达检测;如果是结直肠癌患者,则建议选择MSI检测,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时检测综合评估或盲用药。】 生物反应调节剂 简介 :主要通过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类。 基因检测目的: 目前此类药物基本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类型: 无。 基因检测必要性: 无。 辅助药 简介: 肿瘤治疗中,辅助其他药物疗效或减轻其他药物带来副作用的药物,如 (1)升血药(如G-CSF、GM-CSF、白细胞介素-11、EPO等); (2)止呕药(如恩丹西酮、盐酸格拉司琼等); (3)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可待因、曲马多、吗啡、芬太尼等); (4)抑制破骨细胞药(如氯膦酸二钠、帕米磷酸二钠等)。 基因检测目的: 目前此类药物基本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类型: 无。 基因检测必要性: 无。 3. 是不是检测的基因越多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要根据实际需要评估的药物,选择相对应的基因检测项目,尤其是靶向药物,每个药物的疗效/耐药靶点基因是比较固定的。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NGS)技术的崛起,商业市场将几个到成百上千个基因打包检测,即测序Panel 或“基因套餐”,但是由于目前已上市的靶向药物比较固定,当测序基因数量覆盖足够靶点基因后,再增加基因数量未必能进一步提供更多的靶向药物指导,这些Panel 提供的往往是一些额外的评析,如遗传评估;此外,大Panel 基因测序还可以用来进行拟合计算TMB。但目前基于大Panel 的TMB计算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此外,Panel的测序结果还和其测序覆盖度(可覆盖的目前基因区域)、测序深度(可使用测序数据量衡量)等相关。基于以上几点, 对于NGS的测序Panel 大小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判断,而非单一按照基因量多少选择。 4.基因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哪一种是最好的? 基因检测的方法是直接与基因检测类型相关联的,每种基因检测类型都有较为合适基因检测方法。由于基因检测体系比较复杂,最好的方法是根据需要评估的药物选择相应的检测项目。下面我为大家简单总结一下各个基因检测类型对应的常见检测方法: (1) 基因多态性:PCR; (2) 相对表达检测:荧光定量PCR; (3) 点突变/小片段插入缺失:PCR; (4) 大片段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融合(结构变异):FISH; (5) 多基因多类型突变(相对表达检测除外):NGS; (6) 多肽和蛋白质检测:免疫组化(IHC)。 5 .  肿瘤基因检测选取 什么 样本才是最好的? 目前对于肿瘤基因检测,组织样本仍是金标准,且部分基因检测项目仅组织样本才可以实现。因此,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组织样本 。 若无法取得组织样本,最好是临床处于中晚期(临床III期后)的患者再选用外周血进行ctDNA基因检测 。同时,外周血靶向药物ctDNA基因检测最好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治疗之前进行,因为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均会对外周血ctDNA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按照检出率,新鲜组织>石蜡切片>胸腹水上清>胸腹水细胞>外周血。 此外,由于外周血ctDNA在外周血cfDNA中的比率与肿瘤的大小和进展呈正相关,所以,ctDNA检测(肿瘤液态活检)目前在临床上除了肿瘤用药指导外,还有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应用可能—— 肿瘤进展监控 ,具体的应用包括: (1) 肿瘤早诊(肿瘤早期筛查) 液体活检(包括ctDNA检测)可以通过血液等检测在健康的、无症状的人群中早期发现癌症,这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技术,可以和全基因组测序相结合,实时检测癌症的发生风险,一个可以实时的检测癌症发生的情况,一个则可以了解家族遗传和正常的癌症发生概率(比如原癌基因P53和乳腺癌BRAC基因检测等),相结合之下将会更好地预防癌症。 (2) 肿瘤治疗疗效跟踪 虽然ctDNA水平在不同的患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个患者的ctDNA水平与肿瘤负荷和治疗效果的变化密切相关。一些研究表明,当肿瘤细胞死亡导致ctDNA释放增加时,ctDNA水平可能会在治疗开始后短暂升高。然而,在治疗开始1~2周后,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的ctDNA水平急剧下降。在某些方面,ctDNA的变化在预测治疗效果方面要优于标准肿瘤标志物。这也是ctDNA可以在临床上用作癌症治疗效果长期跟踪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肿瘤复发监控 目前来说,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依旧是手术,目前还无法在手术后立即确定哪些患者含有残余病灶,而任何一个残留的微小癌细胞病灶都可能导致癌症复发。在已有的研究中,术后ctDNA检测可以预测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残留病灶和肿瘤复发。这使得ctDNA成为很有潜力的术后管理策略。 目前来说,ctDNA检测已经可以帮助癌症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癌症,而在未来,ctDNA必将成为癌症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结语 最后,我想说,肿瘤用药基因检测的核心目标是给予用药指导,且由于技术原因,医生或者患者很难直接读懂基因检测的结果,这就需要基因检测提供商提供对应的高标准解读,并根据解读结果为患者和医生提供相关用药评估。所以,医生或者患者要基于相应的目标抗肿瘤药物,合理选择相应的基因检测项目。 · END ·

一、对于健康大众而言:

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癌症早期筛查,提前了解自身是否患病,是不是高危人群,以及将来患某病的风险,指导受检者改变生活方式,降低患病率。

二、对于肿瘤患者而言:

(1)指导靶同用药:基因检测能筛选出可从靶向药物中获益的患者,让靶向治疗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发挥出其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优势,否则,“盲靶”很有可能让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2)指导免疫治疗:基因检测可以评估指导免疫药物疗效的众多生物标志物(如MSI/TMB等)的水

平,为患者的免疫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评估化疗/内分泌治疗疗效:基因检测范围可囊括与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相关的基因位点,提示化疗/内分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帮助患者更加合理的选择化疗/内分泌治疗药物。

(4)提示肿瘤复发:有研究表明,基因检测可早于影像学检查数月提示肿瘤复发,可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5)评估肿瘤的遗传性及易感性:大约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其中乳腺癌、卵巢癌、胃肠道癌症的遗传性因素占重要作用,通过基因检测,可有效评估肿瘤的遗传性,指导患者及其家人提前干预治疗,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肿瘤基因检测临床意义有助于对肿瘤的诊断、肿瘤预后的判断和病情的检测和有助于指导靶向药物的使用。一、对于健康大众而言: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癌症早期筛查,提前了解自身是否患病,是不是高危人群,以及将来患某病的风险,指导受检者改变生活方式,降低患病率。二、对于肿瘤患者而言:(1)指导靶同用药:基因检测能筛选出可从靶向药物中获益的患者,让靶向治疗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发挥出其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优势,否则,“盲靶”很有可能让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2)指导免疫治疗:基因检测可以评估指导免疫药物疗效的众多生物标志物(如MSI/TMB等)的水平,为患者的免疫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3)评估化疗/内分泌治疗疗效:基因检测范围可囊括与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相关的基因位点,提示化疗/内分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帮助患者更加合理的选择化疗/内分泌治疗药物。(4)提示肿瘤复发:有研究表明,基因检测可早于影像学检查数月提示肿瘤复发,可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5)评估肿瘤的遗传性及易感性:大约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其中乳腺癌、卵巢癌、胃肠道癌症的遗传性因素占重要作用,通过基因检测,可有效评估肿瘤的遗传性,指导患者及其家人提前干预治疗,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基因检测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海普洛斯。海普洛斯是全球第二大基因测序中心。引进全球最先进的Illumina NovaSeq6000、HiSeq X Ten、NextSeq500/550系列测序平台和数字PCR平台,倾力打造全球第二大基因测序中心HGC。创始人兼CEO许明炎博士与导师全球基因测序先驱Jeremy S. Edwards共同带领中美两大研发中心,五大实验室布局全球,提供最前沿的技术支持。【● 没病有必要做基因检测吗?过来人有话说......】

  • 索引序列
  • 等位基因的剂量效应研究论文
  • 氨基树脂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 基因研究的论文
  • 植物基因打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 肿瘤基因检测应用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