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当地居民会定以下几种报纸:晋江经济报《晋江经济报》于2006年创刊,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第9张子报,是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彰显民营经济特色、服务主流人群的政经日报。以“晋江、主流、品位”为办报理念的晋江经济报,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第9张子报,是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彰显民营经济特色、服务主流人群的政经日报。覆盖晋江流域的本土新闻,顺应潮流、清秀雅致的版式编排,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团队,扁平高效的管理模式,使这张新创刊的报纸,从一开始就引人关注。更让人称道的是,从2006年3月21日晋江经济报社领导班子组建,到2006年4月19日报纸创刊,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晋江速度”。东南早报东南早报是泉州晚报社吸纳福建商报创办的子报,也是泉州市第一张市民报东南早报,于2000年8月15日正式创刊。东南早报为泉州第二大主流报纸,编辑部成立采编中心和发行中心,负责新闻采编与报纸发行。东南早报的采编、广告、发行三位一体进行运作,发行量超过20万份,为福建省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之一,2004年广告收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是中共泉州市委机关报,1985年4月1日创刊。现为双面彩色印刷,对开16版,周五为20版。发行数连年递增,创刊23年来一直居福建省地市报首位,现达20万份,是泉州市第一大报。在福建省乃至东南亚华侨居住区、港澳台地区拥有众多读者,是泉州市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泉州晚报已发展《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海外版》、《东南早报》、《泉南文化》三报一刊,泉州晚报网站,从单篇发展多篇,日出版销售35万份。海峡都市报海峡都市报 编辑《海峡都市报》创办于1997年10月1日,是福建省第一张面向全省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报,由福建日报社主办,每日出版。自创刊以来,《海峡都市报》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政府分忧,替市民解难,努力成为沟通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的桥梁。现在,《海峡都市报》已成为全省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行量、零售量、自费订阅率、城区发行密度等代表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均居首位,一如阳光、空气,《海峡都市报》成为了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福建日报《福建日报》创刊于1949年8月25日,为福建省委机关报。1964年年底,毛泽东为《福建日报》题写报头。 2002年8月25日,福建省第一家传媒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福建日报》的根本任务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喉舌;提供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热情为广大读者服务;加快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壮大报业实力。石狮日报《石狮日报》1993年创刊,刊名《石狮消息报》,1997年底,海内外正式公开发行;2000年,改刊为《石狮日报》发行;同年10月9日,《石狮日报·电子版》正式上线。2003年11月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石狮日报》由石狮市委主管主办改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石狮日报社主办,成为福建省唯一的报业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子报。
黄敏强是现在公信宝的创始人兼CEO,黄敏强大学专业是计算机技术和科学,之后修了MBA的课程,2008年开始在浙大网新工作,从工程师开始做到其中一家子公司的技术副总,经历过每一个技术男的岗位,包括开发、管理、产品、测试、架构师等,当时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黄敏强也是国内最早的政府数据交换项目(杭州市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开发者之一。后来在2012接触了比特币,2013年开始投资加密货币,2014年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做过2年多理财、贷款、大数据征信,在一家上市公司(汉鼎宇佑)担任CTO和互金公司的CEO。
从福州到泉州,154公里;从泉州到厦门, 82公里;2004年,这“一线三点”的GDP总量,占了福建全省的2/3。有趣的是,泉州到厦门的高速路旁的广告牌密度,远高于福泉高速。身处闽南——中国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厦门与泉州的报业一度静享着近70%的超高的毛利率,并被视为媒体发展的机会之地……另一方面,尽管与厦门、泉州相比,福州在经济总量、人口总量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经济辐射力有限,但福州报业仍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特定的地缘政经结构,促使福州-泉州-厦门报业区域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不断演进——从1997年起,以《福建日报》子报为代表的省会报纸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扩张之路,厦门、泉州的地市报则不断应变自强,甚至向外扩张……变局由此而生。1997年的初夏,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已经敲定工作,准备论文答辩后离校了。厦门大学中文系的男生宿舍里人声鼎沸,同学们在争论着要不要放弃已签约的单位,去一家新创办的报纸。创业的激情洋溢在很多人脸上。1997年10月1日创刊的4开8版的《海峡都市报》,是福建日报社创办的省内第一份都市类报纸。福建报业市场随后的很多变革都始于这张报纸的诞生。■1997-2000年,福州,新报的诞生创刊伊始,《海峡都市报》就奉行“全省战略”,以福州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海峡都市报》把发行范围分成A、B、C、D四个区域:A区为福州城区;B区为闽南的厦漳泉三角地区;C区是福州8个郊县;D区则是南平、三明等内陆城市。其中,A区、B区加起来的发行量占到总发行量的80%。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为《海峡都市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与250万元的开办费相比,福建日报社在《海峡都市报》初创阶段实行的一项政策显然更具战略意义——赋予《海峡都市报》独立法人的资格,允许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海峡都市报》成长轨迹与其它城市同类报纸几无二致。凭借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吸引读者眼球,凭借自办发行大力开拓早间自费市场,凭借广告全面代理制和活动策划促进广告销售。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成为《海峡都市报》腾空而起的一个个节点。譬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报纸借机扩版至16版(与晚报基本持平),大做足球文章,报纸销量很快超过6万份;当年底,《海峡都市报》实现盈亏平衡;2002年,实现广告收入8000万。在《海峡都市报》创刊之前,福州市委机关报《福州晚报》已经营了15年,占据着福州报业市场的大半壁江山。1997年,《福州晚报》广告经营额突破5000万元,处于国内同类报纸的一流水平。面对《海峡都市报》强劲的上升势头,《福州晚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998年5月,福州晚报印刷厂引进进口印刷设备,投产了福建省内最先进的彩色生产线。世界杯期间,也扩版推出《世界杯金页》,同时提早出报,在福州城区增设了30个报纸零售点,弥补发行时间劣势。在竞争中,《福州晚报》开始检讨自身的不利因素:其一,报种单一,既要承担机关报职能,又需与都市报展开正面竞争;其二,下午出版,零售时间短,不利于争夺零售市场。1998年9月1日,《福州晚报》以上午版和下午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10月1日,《福州日报》正式创刊,承担机关报职能,《福州晚报》也正式改版。抱着在市场上一试身手的态度,在办报上,新创办的《福州日报》强调 “党报也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坚持弘扬主旋律的方针不能动摇,但表现手法应该多种多样,要按新闻规律报道市委、市政府活动”;用人制度方面,《福州日报》的大多数员工由社会招聘而来;经营上,单独组建发行队伍,并大力拓展房地产广告,承办福州住交会……在《福州日报》依靠党报优势和制度创新迅速持平并赢利的同时,《福州晚报》也在采编、用人制度、发行结构等方面推行改革。譬如,实行“双向聘任”上岗,将福州八县(市)和外埠报纸发行交由邮局发行,保持市区的自办发行,集中力量覆盖城区读者。但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惯性,《福州晚报》办报方针一度在传统机关报和都市类报纸之间游移,对《海峡都市报》重视不足且防御措施不够得力,这大大延缓了晚报品牌优势向新报纸的嫁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宝贵的无形资产。随着《海峡都市报》进一步做大和新生报纸加入战团,《福州晚报》广告出现了下滑。2000年,《海峡都市报》的发行量已号称20万,报纸发展达到诞生后的第一个高峰。9月24日,福建海都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准备发展拓伸产业,并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达成授信6亿元人民币的银企合作协议,额度创全国媒体之最,一时成为轰动性新闻;此外,还计划着手将该公司包装上市。这些设想后来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其强劲扩张的势头为福建报业市场描绘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这让其它报纸心动不已。2000年6月6日,《福建经济快报》成功从一家国企融资,改版走综合性都市报道路。同年8月28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福建省分会旗下的《东南快报》创刊。面对“群狼环伺”的局面,《福州晚报》在一年之内两次扩版。为解决扩版所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报社决定广告提价;这次提价后来为福建报业同行所质疑,它致使部分广告商转投其他报纸。2001年1月13日,《福州晚报》改为早间出版,加入早报市场争夺。福州报业市场显出“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态势。■2000-2004年,争夺福州·《福建经济快报》出局最初,至少从办报方针看,《福建经济快报》尝试着实行差异化竞争,它提出以主流新闻覆盖高端读者的诉求;在经营上,依靠合作方的投资,《福建经济快报》采取了强力扩张策略,报纸很快由周五刊改为日报,版面由对开4版增至8版。但在成本扩张的同时,这些努力并没能带来广告经营的同比增长。更为致命的是积累的债务问题。为保全资产,2003年,《福建经济快报》最大的债权人福州晚报社印刷厂(共计超过1000万元的债权),向法院提起诉讼。4月初,法院依法冻结了《福建经济快报》房产及资金账户,报社资金链就此断裂。2003年6月6日,在创刊整整3年后,《福建经济快报》宣布休刊。这引发了福建报人的反思:究竟采取怎样的规模和速度才是合理的扩张策略。《福建经济快报》的出局对福州报业产生了有重大影响。它的大部分读者,被《东南快报》接收。而《福州晚报》的1000多万债权也未能保全,这对于急需资金的晚报来说,打击沉重。此消彼涨间,《东南快报》赢得了机遇。·《东南快报》挑战2003年3月,《东南快报》成功说服《海峡都市报》发行部的数位骨干转投阵营。此事通过互联网在全国报界流传甚广,被视为福州报业竞争升级的序幕,但同样也激起了《海峡都市报》强烈警觉。2004年元旦,经历了编辑大纲调整、激励机制改革等多方面整改后,《东南快报》扩版至日均36版,在版数上与《海峡都市报》基本持平。5月,《东南快报》挑起发行大战,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将订报促销品价格翻了一番,希望在广告投放旺季来临前把发行量推向新台阶。同时,《东南快报》推出以“福州+厦门”为重点的发行概念,在厦门加大投入,号称拿下4万份的发行量,以此对抗《海峡都市报》以“福州+泉州”为重点的发行理念。一时间,《海峡都市报》30多位员工流失。有网友在BBS中称:“福州报业进入战争状态”。面对挑战,《海峡都市报》在稳定队伍的同时,迅速应战。2004年3月3日,进行大规模的改扩版,强化CI设计,实行导读式头版;报纸改为分叠式,便利读者阅读……在发行上,则在5月回敬对手一个名为“初夏送清凉”的发行促销战。在一来一往的攻守中,《海峡都市报》守住了阵地,并在经营上摆脱了2000-2002年的缓慢增长状态。福州城五区的订阅量有了明显上升,全省发行量最高号称达到40万份;同时广告增速达到了历史同比最高点。2003年,《海峡都市报》广告收入首次过亿。2004年,广告收入更是高达亿元,较2003年同比增长47%(据记者的调查,全省报业广告收入总额的同比增长幅度约20%)。而《东南快报》也扩大了战果,发行量有了明显增长。据悉,如果不计在厦门的巨额发行贴补,《东南快报》2004年应略有盈余。在福州报业竞争最激烈的“2003-2004赛季”,人力流、资本流出现的异动,同“口水战”交织在一起,一时为全国同行所关注;同时,一号两刊、融资方式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为竞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竞争指向闽南·省报集团的闽南布局厦门是《海峡都市报》创办初期的重要目标市场,1997年,《海峡都市报》在厦门设立了相当规模的采编、经营分支机构。1999年3月9日,福建日报社将旗下一张严重亏损的报纸移师厦门,投入400万改造经费创办《海峡导报》,接管《海峡都市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海峡都市报》随之将闽南发展的重点移至泉州,创办“泉州地方版”;2004年6月30日,有独立刊号的《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面世,在泉州每周出版60余版的“闽南新闻版”,配以《海峡都市报》的“全省性”共享版面在闽南发行。省报这种通过地理布局实现子报差异化竞争的模式,最初也许是源于被动式的、改造亏损子报的目的。但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厘清,这种举措的战略意义逐渐明晰——首先,福州—泉州—厦门一线,城市化水平居于全国先列,但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偏小。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也不过200多万。城市容量的有限性,是异地扩张的动因。其次,目前,福建省20个3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分别有5个在福州,2个在厦门,10个在泉州,三地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上的同一性,是异地扩张的客观条件。2002年8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集团布局调整速度明显加快。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陈逸清坦言:属于集团松散型子报的《福建经济快报》的休刊,让他考虑了很多问题——同城报纸同质化竞争、子报如何规避风险、集团的合理发展速度、未来发展方向等等。省报集团在福建最富裕的沿海“一线三点”谋篇布局,直观地体现在印刷厂的设立与扩张上。集团成立后,省报集团投资过亿改造福州的印务中心;同时,在厦门和泉州也分设了印厂。在经济上,三个印刷厂2004年为集团贡献了1765万元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集团子报的异地扩张积蓄了切实的物质资源,显示了集团坚定的扩张决心。·厦门变局作为市委机关报,2004年,《厦门日报》扩版至日均对开24版,自费订阅率高达78%,这是两个位列国内同类媒体前茅的数据。(厦门全市人口200万强,其中户籍人口130多万;而对报纸经营最具含金量的“岛内户籍人口”仅60余万,从理论上说,平均每5个“岛内户籍人口”就拥有一份《厦门日报》。)2004年,厦门日报社旗下各报的广告总收入超过亿,其中《厦门日报》约占80%,并成为全省唯一的进入纳税300强的报社(居第86位),这同样居于国内同类媒体前沿。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厦门日报》56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事实上,在1999年《海峡导报》创办之前,《厦门日报》几乎独享厦门这块福地……2001年11月《海峡导报》连续刊登宣传广告,为改版、扩版造势;当月,由四开16版扩至24版。同时,对编辑方针进行微调,收缩在福州、泉州、漳州的采编、发行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原创新闻和本地新闻,力求融入并抢占厦门本地市场。当年,《海峡导报》实现了微利。其后两年,《海峡导报》通过引入广告代理制,以分类广告及展会策划为突破口拓展广告空间;在不断扩版的过程中,通过开设“社区新闻版”等形式,策划“新闻进社区”,推广入户征订。2004年,《海峡导报》的广告收入较上年增加2000万(同比增加60%),达到5200万的历史高位,地产等高品质广告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加。面对《海峡导报》的竞争,居于领先地位的《厦门日报》通过建立新闻改革的长效机制来维持自身的强势地位。2001年10月22日,《厦门日报》的社庆日,《厦门日报》在开办“读者节”的同时改扩版,引入都市报的先进理念,强化“更有活力的新闻”。迄今为止进行的五轮改扩版,有效强化了队伍的市场意识,使其自费订阅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为了增强版式视觉效果,《厦门日报》设置了版式总监,这在同类报纸中可谓“先锋”。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征订占比90%以上的发行结构,降低了《厦门日报》在零售市场上的号召力;旗下的《厦门晚报》与日报捆绑发行,二者发行重合率高达95%,同样在零售市场上作为不大;另一张子报《厦门商报》,则尚未摆脱亏损。零售市场的空白,为《海峡导报》在1999-2001年渡过艰难的初创期,留出了市场空间。目前,在厦门的零售市场上,《海峡导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以及泉州日报社旗下的《东南早报》,大多委托一家由《海峡导报》培植起来的队伍零售,一元钱买两份报纸的报价结构,使零售市场出现了“竞争+搭售”的局面。各报间伴生的竞争关系,互相制约却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作为挑战者和零售市场上的领先者,《海峡导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仍是扩大并稳定征订量,以获取高质量的受众群体。随着发行结构的调整,《海峡导报》在岛内的零售量占发行量的比重逐渐降低(2003年,约为50%;2004年约为30%,绝对数也有下降)。目前,按照各方提供的数据,经多方印证后可以大致推算出:在厦门岛内,报纸的零售总量只约为征订总量的1/6。厦门的零售市场如何打破僵局,让人拭目以待。2005年,《厦门日报》广告增长目标定为10%的增幅,考虑到其基数,这应该是相当好的业绩预期。而《海峡都市报》的增长预期是1600万。两家竞争对手的增幅预期相差并不大。但对于《厦门日报》而言,维持强势并不意味着永远取得强势。福建报业的消息人称:厦门日报社正在探索在政策框架内,在可融资的经营领域引入国有资本,改造旗下的一张子报,以此正面对抗《海峡导报》的竞争。·《泉州晚报》正面出击1985年创办的《泉州晚报》是泉州市委机关报。作为一份以晚报命名的党报,它一直强调做“党报、晚报”的结合体。在《海峡都市报》进入泉州之前,《泉州晚报》的利润率一度高达70%左右。2000年8月15日,《泉州晚报》推出《东南早报》,力求打造一份“立足泉州,闽南概念”的区域性都市报,通过“做强母报,发展子报”来完善报业结构并稳定市场占有。此时,《海峡都市报》在泉州已有超过5万份的发行量。同时,“闽南概念”让《东南早报》每年需为在厦门发行补贴700-800万元,而每年来自厦门广告收入仅100万元左右。福建报业的许多同行质疑此举是“同质竞争”,是“把左口袋的钱拿出来放进右口袋”。但《泉州晚报》总编辑施能泉对此的回答是“《东南早报》就是要针锋相对地抢市场。如果我们实行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把市场拱手相让。对整个报社而言,只要是1+1>1就好,创办《东南早报》虽然降低报社的利润率,但如果没有这张报纸去占领、巩固市场,以后《泉州晚报》能否‘守得住’就难说了。”经过数年经营,2004年,《东南早报》实现了较快增长。版数由年初的四开32版扩为年末的56—64版,发行量增长60%以上,广告全年实收3928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而《泉州晚报》当年的广告实收额也达到7308万元,整个报社的利润3000万元。但业内人士分析,《东南早报》让泉州晚报社至少损失了1000万元利润。值得一提的是,与《东南快报》在2003-2004年的争夺,使《海峡都市报》在泉州的采编力量流失了20多人,到今年3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当地新闻版数才逐渐恢复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的拓展速度,客观上为《东南早报》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空间。即便如此,《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也号称拥有14万份的发行量,拥有不俗的影响力。作为省报集团的一个新生儿,《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投入规模、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尚未定型;除此之外,省报集团在泉州还有一份《石狮日报》虎视眈眈……
很难找,还是在福建新闻网看看,
sou suo
黄敏强先生,十方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平面媒体总裁.他于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在闽东电机公司担任企业报编辑;于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八年在《中国特区机电》杂志社历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于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二年在《海峡都市报》历任记者、编辑、经济部主任、专副刊新闻中心主编、省内新闻中心主编;于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三年任《经济快报》编委、《海峡都市报》总编辑助理;于二零零四年至二零一一年任《东南快报》副总编辑、执行总编、总编辑,并于二零零五年起全面主持报社工作;于二零一一年七月起任十方控股有限公司广告运营中心副总裁.黄先生于一九八三年毕业于福建机电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并于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在福州业余大学深造,获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凭.黄先生20余年在各类传媒的履职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传媒运营管理经验.
从福州到泉州,154公里;从泉州到厦门, 82公里;2004年,这“一线三点”的GDP总量,占了福建全省的2/3。有趣的是,泉州到厦门的高速路旁的广告牌密度,远高于福泉高速。身处闽南——中国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厦门与泉州的报业一度静享着近70%的超高的毛利率,并被视为媒体发展的机会之地……另一方面,尽管与厦门、泉州相比,福州在经济总量、人口总量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经济辐射力有限,但福州报业仍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特定的地缘政经结构,促使福州-泉州-厦门报业区域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不断演进——从1997年起,以《福建日报》子报为代表的省会报纸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扩张之路,厦门、泉州的地市报则不断应变自强,甚至向外扩张……变局由此而生。1997年的初夏,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已经敲定工作,准备论文答辩后离校了。厦门大学中文系的男生宿舍里人声鼎沸,同学们在争论着要不要放弃已签约的单位,去一家新创办的报纸。创业的激情洋溢在很多人脸上。1997年10月1日创刊的4开8版的《海峡都市报》,是福建日报社创办的省内第一份都市类报纸。福建报业市场随后的很多变革都始于这张报纸的诞生。■1997-2000年,福州,新报的诞生创刊伊始,《海峡都市报》就奉行“全省战略”,以福州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海峡都市报》把发行范围分成A、B、C、D四个区域:A区为福州城区;B区为闽南的厦漳泉三角地区;C区是福州8个郊县;D区则是南平、三明等内陆城市。其中,A区、B区加起来的发行量占到总发行量的80%。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为《海峡都市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与250万元的开办费相比,福建日报社在《海峡都市报》初创阶段实行的一项政策显然更具战略意义——赋予《海峡都市报》独立法人的资格,允许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海峡都市报》成长轨迹与其它城市同类报纸几无二致。凭借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吸引读者眼球,凭借自办发行大力开拓早间自费市场,凭借广告全面代理制和活动策划促进广告销售。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成为《海峡都市报》腾空而起的一个个节点。譬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报纸借机扩版至16版(与晚报基本持平),大做足球文章,报纸销量很快超过6万份;当年底,《海峡都市报》实现盈亏平衡;2002年,实现广告收入8000万。在《海峡都市报》创刊之前,福州市委机关报《福州晚报》已经营了15年,占据着福州报业市场的大半壁江山。1997年,《福州晚报》广告经营额突破5000万元,处于国内同类报纸的一流水平。面对《海峡都市报》强劲的上升势头,《福州晚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998年5月,福州晚报印刷厂引进进口印刷设备,投产了福建省内最先进的彩色生产线。世界杯期间,也扩版推出《世界杯金页》,同时提早出报,在福州城区增设了30个报纸零售点,弥补发行时间劣势。在竞争中,《福州晚报》开始检讨自身的不利因素:其一,报种单一,既要承担机关报职能,又需与都市报展开正面竞争;其二,下午出版,零售时间短,不利于争夺零售市场。1998年9月1日,《福州晚报》以上午版和下午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10月1日,《福州日报》正式创刊,承担机关报职能,《福州晚报》也正式改版。抱着在市场上一试身手的态度,在办报上,新创办的《福州日报》强调 “党报也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坚持弘扬主旋律的方针不能动摇,但表现手法应该多种多样,要按新闻规律报道市委、市政府活动”;用人制度方面,《福州日报》的大多数员工由社会招聘而来;经营上,单独组建发行队伍,并大力拓展房地产广告,承办福州住交会……在《福州日报》依靠党报优势和制度创新迅速持平并赢利的同时,《福州晚报》也在采编、用人制度、发行结构等方面推行改革。譬如,实行“双向聘任”上岗,将福州八县(市)和外埠报纸发行交由邮局发行,保持市区的自办发行,集中力量覆盖城区读者。但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惯性,《福州晚报》办报方针一度在传统机关报和都市类报纸之间游移,对《海峡都市报》重视不足且防御措施不够得力,这大大延缓了晚报品牌优势向新报纸的嫁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宝贵的无形资产。随着《海峡都市报》进一步做大和新生报纸加入战团,《福州晚报》广告出现了下滑。2000年,《海峡都市报》的发行量已号称20万,报纸发展达到诞生后的第一个高峰。9月24日,福建海都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准备发展拓伸产业,并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达成授信6亿元人民币的银企合作协议,额度创全国媒体之最,一时成为轰动性新闻;此外,还计划着手将该公司包装上市。这些设想后来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其强劲扩张的势头为福建报业市场描绘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这让其它报纸心动不已。2000年6月6日,《福建经济快报》成功从一家国企融资,改版走综合性都市报道路。同年8月28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福建省分会旗下的《东南快报》创刊。面对“群狼环伺”的局面,《福州晚报》在一年之内两次扩版。为解决扩版所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报社决定广告提价;这次提价后来为福建报业同行所质疑,它致使部分广告商转投其他报纸。2001年1月13日,《福州晚报》改为早间出版,加入早报市场争夺。福州报业市场显出“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态势。■2000-2004年,争夺福州·《福建经济快报》出局最初,至少从办报方针看,《福建经济快报》尝试着实行差异化竞争,它提出以主流新闻覆盖高端读者的诉求;在经营上,依靠合作方的投资,《福建经济快报》采取了强力扩张策略,报纸很快由周五刊改为日报,版面由对开4版增至8版。但在成本扩张的同时,这些努力并没能带来广告经营的同比增长。更为致命的是积累的债务问题。为保全资产,2003年,《福建经济快报》最大的债权人福州晚报社印刷厂(共计超过1000万元的债权),向法院提起诉讼。4月初,法院依法冻结了《福建经济快报》房产及资金账户,报社资金链就此断裂。2003年6月6日,在创刊整整3年后,《福建经济快报》宣布休刊。这引发了福建报人的反思:究竟采取怎样的规模和速度才是合理的扩张策略。《福建经济快报》的出局对福州报业产生了有重大影响。它的大部分读者,被《东南快报》接收。而《福州晚报》的1000多万债权也未能保全,这对于急需资金的晚报来说,打击沉重。此消彼涨间,《东南快报》赢得了机遇。·《东南快报》挑战2003年3月,《东南快报》成功说服《海峡都市报》发行部的数位骨干转投阵营。此事通过互联网在全国报界流传甚广,被视为福州报业竞争升级的序幕,但同样也激起了《海峡都市报》强烈警觉。2004年元旦,经历了编辑大纲调整、激励机制改革等多方面整改后,《东南快报》扩版至日均36版,在版数上与《海峡都市报》基本持平。5月,《东南快报》挑起发行大战,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将订报促销品价格翻了一番,希望在广告投放旺季来临前把发行量推向新台阶。同时,《东南快报》推出以“福州+厦门”为重点的发行概念,在厦门加大投入,号称拿下4万份的发行量,以此对抗《海峡都市报》以“福州+泉州”为重点的发行理念。一时间,《海峡都市报》30多位员工流失。有网友在BBS中称:“福州报业进入战争状态”。面对挑战,《海峡都市报》在稳定队伍的同时,迅速应战。2004年3月3日,进行大规模的改扩版,强化CI设计,实行导读式头版;报纸改为分叠式,便利读者阅读……在发行上,则在5月回敬对手一个名为“初夏送清凉”的发行促销战。在一来一往的攻守中,《海峡都市报》守住了阵地,并在经营上摆脱了2000-2002年的缓慢增长状态。福州城五区的订阅量有了明显上升,全省发行量最高号称达到40万份;同时广告增速达到了历史同比最高点。2003年,《海峡都市报》广告收入首次过亿。2004年,广告收入更是高达亿元,较2003年同比增长47%(据记者的调查,全省报业广告收入总额的同比增长幅度约20%)。而《东南快报》也扩大了战果,发行量有了明显增长。据悉,如果不计在厦门的巨额发行贴补,《东南快报》2004年应略有盈余。在福州报业竞争最激烈的“2003-2004赛季”,人力流、资本流出现的异动,同“口水战”交织在一起,一时为全国同行所关注;同时,一号两刊、融资方式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为竞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竞争指向闽南·省报集团的闽南布局厦门是《海峡都市报》创办初期的重要目标市场,1997年,《海峡都市报》在厦门设立了相当规模的采编、经营分支机构。1999年3月9日,福建日报社将旗下一张严重亏损的报纸移师厦门,投入400万改造经费创办《海峡导报》,接管《海峡都市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海峡都市报》随之将闽南发展的重点移至泉州,创办“泉州地方版”;2004年6月30日,有独立刊号的《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面世,在泉州每周出版60余版的“闽南新闻版”,配以《海峡都市报》的“全省性”共享版面在闽南发行。省报这种通过地理布局实现子报差异化竞争的模式,最初也许是源于被动式的、改造亏损子报的目的。但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厘清,这种举措的战略意义逐渐明晰——首先,福州—泉州—厦门一线,城市化水平居于全国先列,但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偏小。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也不过200多万。城市容量的有限性,是异地扩张的动因。其次,目前,福建省20个3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分别有5个在福州,2个在厦门,10个在泉州,三地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上的同一性,是异地扩张的客观条件。2002年8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集团布局调整速度明显加快。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陈逸清坦言:属于集团松散型子报的《福建经济快报》的休刊,让他考虑了很多问题——同城报纸同质化竞争、子报如何规避风险、集团的合理发展速度、未来发展方向等等。省报集团在福建最富裕的沿海“一线三点”谋篇布局,直观地体现在印刷厂的设立与扩张上。集团成立后,省报集团投资过亿改造福州的印务中心;同时,在厦门和泉州也分设了印厂。在经济上,三个印刷厂2004年为集团贡献了1765万元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集团子报的异地扩张积蓄了切实的物质资源,显示了集团坚定的扩张决心。·厦门变局作为市委机关报,2004年,《厦门日报》扩版至日均对开24版,自费订阅率高达78%,这是两个位列国内同类媒体前茅的数据。(厦门全市人口200万强,其中户籍人口130多万;而对报纸经营最具含金量的“岛内户籍人口”仅60余万,从理论上说,平均每5个“岛内户籍人口”就拥有一份《厦门日报》。)2004年,厦门日报社旗下各报的广告总收入超过亿,其中《厦门日报》约占80%,并成为全省唯一的进入纳税300强的报社(居第86位),这同样居于国内同类媒体前沿。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厦门日报》56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事实上,在1999年《海峡导报》创办之前,《厦门日报》几乎独享厦门这块福地……2001年11月《海峡导报》连续刊登宣传广告,为改版、扩版造势;当月,由四开16版扩至24版。同时,对编辑方针进行微调,收缩在福州、泉州、漳州的采编、发行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原创新闻和本地新闻,力求融入并抢占厦门本地市场。当年,《海峡导报》实现了微利。其后两年,《海峡导报》通过引入广告代理制,以分类广告及展会策划为突破口拓展广告空间;在不断扩版的过程中,通过开设“社区新闻版”等形式,策划“新闻进社区”,推广入户征订。2004年,《海峡导报》的广告收入较上年增加2000万(同比增加60%),达到5200万的历史高位,地产等高品质广告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加。面对《海峡导报》的竞争,居于领先地位的《厦门日报》通过建立新闻改革的长效机制来维持自身的强势地位。2001年10月22日,《厦门日报》的社庆日,《厦门日报》在开办“读者节”的同时改扩版,引入都市报的先进理念,强化“更有活力的新闻”。迄今为止进行的五轮改扩版,有效强化了队伍的市场意识,使其自费订阅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为了增强版式视觉效果,《厦门日报》设置了版式总监,这在同类报纸中可谓“先锋”。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征订占比90%以上的发行结构,降低了《厦门日报》在零售市场上的号召力;旗下的《厦门晚报》与日报捆绑发行,二者发行重合率高达95%,同样在零售市场上作为不大;另一张子报《厦门商报》,则尚未摆脱亏损。零售市场的空白,为《海峡导报》在1999-2001年渡过艰难的初创期,留出了市场空间。目前,在厦门的零售市场上,《海峡导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以及泉州日报社旗下的《东南早报》,大多委托一家由《海峡导报》培植起来的队伍零售,一元钱买两份报纸的报价结构,使零售市场出现了“竞争+搭售”的局面。各报间伴生的竞争关系,互相制约却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作为挑战者和零售市场上的领先者,《海峡导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仍是扩大并稳定征订量,以获取高质量的受众群体。随着发行结构的调整,《海峡导报》在岛内的零售量占发行量的比重逐渐降低(2003年,约为50%;2004年约为30%,绝对数也有下降)。目前,按照各方提供的数据,经多方印证后可以大致推算出:在厦门岛内,报纸的零售总量只约为征订总量的1/6。厦门的零售市场如何打破僵局,让人拭目以待。2005年,《厦门日报》广告增长目标定为10%的增幅,考虑到其基数,这应该是相当好的业绩预期。而《海峡都市报》的增长预期是1600万。两家竞争对手的增幅预期相差并不大。但对于《厦门日报》而言,维持强势并不意味着永远取得强势。福建报业的消息人称:厦门日报社正在探索在政策框架内,在可融资的经营领域引入国有资本,改造旗下的一张子报,以此正面对抗《海峡导报》的竞争。·《泉州晚报》正面出击1985年创办的《泉州晚报》是泉州市委机关报。作为一份以晚报命名的党报,它一直强调做“党报、晚报”的结合体。在《海峡都市报》进入泉州之前,《泉州晚报》的利润率一度高达70%左右。2000年8月15日,《泉州晚报》推出《东南早报》,力求打造一份“立足泉州,闽南概念”的区域性都市报,通过“做强母报,发展子报”来完善报业结构并稳定市场占有。此时,《海峡都市报》在泉州已有超过5万份的发行量。同时,“闽南概念”让《东南早报》每年需为在厦门发行补贴700-800万元,而每年来自厦门广告收入仅100万元左右。福建报业的许多同行质疑此举是“同质竞争”,是“把左口袋的钱拿出来放进右口袋”。但《泉州晚报》总编辑施能泉对此的回答是“《东南早报》就是要针锋相对地抢市场。如果我们实行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把市场拱手相让。对整个报社而言,只要是1+1>1就好,创办《东南早报》虽然降低报社的利润率,但如果没有这张报纸去占领、巩固市场,以后《泉州晚报》能否‘守得住’就难说了。”经过数年经营,2004年,《东南早报》实现了较快增长。版数由年初的四开32版扩为年末的56—64版,发行量增长60%以上,广告全年实收3928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而《泉州晚报》当年的广告实收额也达到7308万元,整个报社的利润3000万元。但业内人士分析,《东南早报》让泉州晚报社至少损失了1000万元利润。值得一提的是,与《东南快报》在2003-2004年的争夺,使《海峡都市报》在泉州的采编力量流失了20多人,到今年3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当地新闻版数才逐渐恢复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的拓展速度,客观上为《东南早报》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空间。即便如此,《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也号称拥有14万份的发行量,拥有不俗的影响力。作为省报集团的一个新生儿,《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投入规模、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尚未定型;除此之外,省报集团在泉州还有一份《石狮日报》虎视眈眈……
很难找,还是在福建新闻网看看,
是的啊,第一天登记,第二天就可以见报了.温州都市报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记者为你说话: 订报热线: 可以打电话和记者联系~~!~! 广告中心仍在飞霞南路保丰大楼温州都市报于2004年12月16日迁至温州 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办公,现将新办公地点和电话号码告之如下: 一、办公地点: 温州市区公园路53号(325000) 行政、后勤、新闻采编中心等: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厦三楼、四楼、八楼 广告中心仍在原址办公:市区飞霞南路保丰大楼 二、办公电话:编委办公室:88823930 8883450 888865018 新闻信息部:88878910 总编室:88096939 时政要闻部:88096860 都市热线工作室:88097039 快速反应部:88097053 新闻摄影部:88096596 出版部:88096928 广告中心:88811505 新闻热线:88868886 8008577222广告热线:88829922 订报热线:88829924 总机:88811211 传真:88826285 88829441
汪宛夫,1967年1月1日生于浙江建德,杭州大学历史学学士、浙江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杭州大学诗社社长、《晨钟》诗刊主编、校文学类社团总负责人,首届建德市十大杰出青年,杭州市优秀作家。现任中共浙江省纪委编辑室副主任、《反腐败导刊》副主编。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天使的堕落》在《浙江日报》和《福州晚报》连载,获第五届杭州文学奖;长篇小说《官》多次再版,畅销书市;长篇小说《机关滋味》被全国多家书店列入畅销书排行榜(已出5种版本),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反腐小说”;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双规”行动》,先后在新浪网、辽宁《时代商报》、山东《大众日报》、浙江《温州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连载,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1月,长篇小说《机关干部》由新华出版社出版;2009年5月,长篇小说《纪委干部》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2009年底签约中国著名出版人路金波,先后推出《国色》《权色》《官色》《心机》等系列官场小说,陆续登上全国各地畅销书排行榜,由此掀起新一波的官场小说阅读高潮。
温州都市报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记者为你说话: 订报热线: 可以打电话和记者联系~~!~!广告中心仍在飞霞南路保丰大楼温州都市报于2004年12月16日迁至温州 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办公,现将新办公地点和电话号码告之如下: 一、办公地点: 温州市区公园路53号(325000) 行政、后勤、新闻采编中心等: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厦三楼、四楼、八楼 广告中心仍在原址办公:市区飞霞南路保丰大楼 二、办公电话:编委办公室:88823930 8883450 888865018 新闻信息部:88878910 总编室:88096939 时政要闻部:88096860 都市热线工作室:88097039 快速反应部:88097053 新闻摄影部:88096596 出版部:88096928 广告中心:88811505 新闻热线:88868886 8008577222(受话方付费) 广告热线:88829922 订报热线:88829924 总机:88811211 传真:88826285 88829441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在成立报业集团之前,温州的报业竞争与全国其他城市大同小异,可以说得上是全国城市报业竞争的一个缩影。1992年,《温州晚报》成立,《温州晚报》总编辑黄建省介绍:在《温州都市报》出现之前,《温州晚报》由于比党报更活,在温州一枝独秀,但《温州都市报》的市场化做法比较彻底,《温州晚报》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应对市场乏力,反应速度慢,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很快,《温州晚报》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温州都市报》由原来的《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组建而成,依靠都市报的惯常思路与做法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竞争优势。本世纪初,温州市场上每天出版的报纸除《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外,还有由《食品导报》而来的《温州商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杜宇介绍,当时温州城的报业大战硝烟四起,杀声震天,非常激烈,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温州日报》在那时日子就有些困难,为了与其他同城报纸竞争,不得不刊登大量的社会新闻,格调、风格都受到影响。广告乱杀价,发行折扣赠品……这些都是那个时间段的普遍现象。在很多其他城市,这种恶性竞争的局面一般都是宣传部门协调,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大家都得不偿失,格局基本稳定之后才会停歇下来。 但是温州的情况有些特殊,这些报纸组建了一个报业集团,用集团的统一管理结束了这种恶性竞争的局面。 温州报业从2003年8月开始,根据中央“两办”30号关于调整报刊结构文件精神,以原温州日报社为基础,成立新温州日报社,陆续归并了《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新闻网、《温州瞭望》杂志(后改名为《温州人》杂志)等六家媒体。2004年9月经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报国家新闻总署备案,组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底,根据文化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按照“采编和经营、事业和企业”两分开原则,组建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日报分公司、晚报分公司等几家分公司,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公信印务有限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 为什么只有一个报业集团? 温州报业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从2003年到现在,差不多10年时间,温州这个经济非常活跃发达的城市,也没有引来省城或者其他地方的报业“势力”进入。 在全国相似体量的城市中,大连有大连日报社与辽宁日报背景的《半岛晨报》;青岛有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山东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都市报》;宁波有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社旗下的《现代金报》;厦门有厦门日报报业集团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海峡导报》。只有温州仅一个报业集团。 看一眼浙江省的地形图就可以发现,浙江省的杭州与温州分别是北部与南部的中心,温州在浙江省的最南边,与福建省相邻,是浙江省离杭州最远的地级市。而且,浙江省的地形,东北部多平原,西南部多山区。从杭州坐火车去温州就可以知道,一过金华,桥梁隧道特别多,很多时候火车都是沿着河流往南开。在金温铁路未开通之前,通过陆路去温州非常不便,近乎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养成了温州的独特文化秉性。外来报纸无法做到既贴近所在地市民,又贴近温州市民。再加上路途遥远,报纸送到温州,报纸时效性无法保证。在这样的地方,外来的报纸自然难以立足。 党报方面,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方立明介绍,省城杭州的强势报纸《浙江日报》有4万份的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大报在温州都有相当规模的发行量,但都市类报纸影响较小。《钱江晚报》曾经花大力气进入温州市场,当时,还曾设立过代印点、记者站等,《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发行量最多时超过2万。但确实是距离温州太远了,在报纸时效、贴近性方面要竞争过本地报纸有很大难度。现在温州的报业市场经过这些年的挖掘已经基本饱和,难有其他新报纸进入。 报业集团成立以后…… 集团成立之后,整合效应非常明显。 1.办报质量提高。 杜宇介绍,各张报纸的定位更准确了,同质化现象虽然仍然存在,但较之以前大为改进。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现有《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网、《温州人》杂志,共4报1网1刊。各报都有较为明确的分工。比如《温州日报》,成立报业集团之后,定位很明确,就是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可以花大力气组织主题报道。 2.经营管理结构调整。 2005年开始,集团根据温州报业的实际情况按照采编经营分开的原则,把集团内部属于产业经营的发行广告印刷技术服务,投资与物流等经济实体、经营业务,区别不同情况分层次进行整合,分别改制成公司。两分开以后,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各部的市场定位,调整好报业结构。 3.发行量控制。 成立报业集团后,在管理上,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统一配置,优化组合。资源整合的重头是发行网络,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报业发行有限公司,把旗下各报的发行都合在一起,完全实行公司化运作,发行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头费和行政管理费。当然,发行整合也有缺陷:各报缺少发行自主权,采编与发行存在磨合联动的难题。 发行整合后,根据温州形成垄断局面的实际,进行发行总量的控制,一个城市一个集团,这也为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创造了有利条件。整合以后,四张报纸在春节、国庆等黄金周期间还试行交叉轮流出报。长假七天,过去各报每天都出,现在是四家报社轮流出版,光印刷成本一项就能节约500多万。保证每天有报出,且大家都能休息。 4.广告资源的整合。 各报从资源独占到现在发挥整体效益的优势,实行广告细分,精确定位,吸引客户,党报主要突出政府工作的广告,而商业广告则分别集中到城市类报纸。使本来分散的广告集中,形成了规模效应。同时,集团成立了监督管理办公室,规范广告和发行市场,分解各部门任务,制止广告发行违规虚假行为,创造比较有序的市场环境。特别是监督办对各报广告进行监督以后,四张报纸、网站和刊物守住了广告底线,改变了过去四个广告部相互竞争的局面。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方立明介绍,集团经营采用二级财务,资金统一调拨,几家财务合在一起,各部门使用资金得到了相应调剂,银行利息就下降了,全年仅银行利息一项也可以少付200多万,所以说资源整合后,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很有好处。
一、著作: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商德文、王志伟、宋新柳合著(王志伟承担其中第3、4、5 章,约5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2.《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胡代光、魏埙、宋承先、刘诗白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11章,约4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该书曾获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0)、第二届“吴玉章奖金”著作奖(1992)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5)。3.《国际金融学说史》,陈岱孙、厉以宁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一章第二节,约1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4.《中国经济概论》,萧灼基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3章,约3。7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商德文主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19章,约4。5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6.《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署。人事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编(王志伟承担其中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约6万字);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年。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经济思想研究》,王志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8.《中国经济周期及其理论的比较研究》,王志伟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9.《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胡代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王志伟担任其中第十一章的写作。10.《经济学发展轨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述要(第一辑),梁小民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王志伟承担其中“约翰·理查德·希克斯”部分,约5万余字)。11.《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史》,晏智杰(主编)、王志伟、杜丽群合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出版。(王志伟承担其中“第三篇:从马歇尔到凯恩斯之间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共6章,约9万字。)12.《经济思想史》【附经济思想史自学考试大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王志伟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13.《宏观经济学》王志伟 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4.《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王志伟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15.《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王志伟、杜丽群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16.《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志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7.《经济学理论及现实问题的思考》(王志伟文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库,王志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18.《宏观经济学》王志伟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19.《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王志伟范家骧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20.《宏观经济学》王志伟 编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 月出版。21.《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王志伟、李琼编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22.《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王志伟、湛志伟、毛晖合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连续实行短期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累积效应”(课题号:02JA790004)2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王志伟 专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发表的论文:1.“发展第三产业应注意我国特点”,载1985年7月13日经济参考报。2.“控制基建规模主要应从资金来源上把关”,载1985年8月16、17日经济参考报。3.“马克思评资产阶级早期国际货币金融理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4.“试论马克思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现实意义”,载经济科学杂志,1989年第2期。5.“E。曼德尔对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探讨”,载经济科学杂志,1986年第4期。该文曾获北京大学首届“五四”青年科学成果奖论文二等奖(1987)。6.“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载经济科学杂志,1987年第3期。7.“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载经济科学杂志,1988年第1期。8.“二元体制下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载经济学家杂志1989年第4期。9.“由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引起的思索”,载《西方经济思想评论》第2辑,商务印书馆。10.“从凯恩斯到理性预期学派”,载经济学家杂志1990年第4期。11.“论经济波动与调控-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深层思考”,载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6期。12.“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13.“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发展演变趋势的分析和历史透视”,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14.“社会集资要规范化、法制化”,载时事报告1993年第9期。1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长中的波动理论问题”,载生产力研究1994年第4期。16.“一定的经济波动是正常的”,载学习杂志1994年第11期。17.“古典市场伦理道德观的现实意义”,载经济科学杂志,1997年第4期。18.“人民币为什么不贬值: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可保持增长”,载中国评论(香港)杂志1998年4月号。19.“中国金融风险的预防与经济隐患的消除――亚洲金融风暴的警告和改革的迫切性”,载经济科学 双月刊,1998年第4期。20.“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变缓的原因及对策”,载 中国科学报(海外版)1998年8月25日第4版。21.“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与实行减税政策的可行性”载《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实行减税政策的可能性”1999年第22期(总第24期)第7-15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22.“欧元汇率变动趋势的分析”,载《经济科学》杂志2001年第1期。23.“20世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论要”,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四期。24.“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侯艺为第2作者),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25.“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启示”,(毛晖为第2作者),载《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26.王志伟:“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27.王志伟、范幸丽:“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及最新发展”,《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28.王志伟:“新经济自由主义在当前的国际影响及其教训”,《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29.王志伟:《经济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30.“如何认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其教训”,载《海派经济学》第7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31.王志伟:“核心产业、集群效应与区位优势:兼论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路调整”,载《发展经济学论坛》2004年第2期。32.王志伟:“新经济自由主义研究中应该注意区分的若干问题”,载《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33.王志伟:“哈耶克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载《福建论坛》2005年第5期。34.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存异’与‘趋同’”,载《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35.王志伟:“要算长远的经济‘大账’,从根本上调整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载《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2005年9月4日第9版。36.王志伟:“亟待启动内在驱动力”,载《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2006年4月16日第9-10版。37.王志伟:”动物安全与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皆须经济学’助阵’”, 载《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2006年11月26日第9-10版。38.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中'守旧'的'异端':评哈耶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载(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39.齐福全、王志伟:“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实证分析”,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7期。40.李琼、王志伟:“中国货币传导机制:实证检验的再考察”,载《南方金融》2007年第4期。41.王志伟:“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当前政策的基本认识”,载吴易风、程恩富、丁冰、李翀主编的《当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论文集)第184-188页。42. 李琼、王志伟:“1994-2006年我国货币信贷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载《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43. 李琼、王志伟:“利率规则理论研究新进展”,载《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 期。44.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以弗里德曼为视角的研究”,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45.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差异:弗里德曼与哈耶克”,载《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2008年第4期。46. Li Qing, Wang Zhiwe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oney supply, banking lending and aggregate demand in China: 1994-2006,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y, Volume3. Number4. December . 王志伟、孙科:《中国对美国出口决策机制实证分析》,载《亚太经济》2008年第6期。48.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异类”,载《当代经济理论研究》(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9月。49. 王志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异类——弗里德曼与哈耶克”,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50. 王志伟:“‘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长期发展的方法论基础”,载《纵论改革开放30周年:刘国光等26位学者多视角解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53. 王志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产权理论30年发展的阶段性认识”,载《经济科学》2008年第6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该文。54. 王志伟:“我国产权改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新中国成立60年及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为依据”,载《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55. 王志伟:“产权问题的辨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产权问题”,载《现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吴易风、程恩富、丁冰、李翀、刘长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0月。56.王志伟:“世界性经济危机:理论和现实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57.王志伟:“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58.王志伟:“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3期。59.王志伟:“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和解决危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2期。60.李琼、王志伟:“泰勒规则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94-2006”,《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三、译著:1.《管理经济学》[美]埃德温·曼斯菲尔德 原著,王志伟 等合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2.《应用微观经济学》[美]埃德温·曼斯菲尔德 原著,王志伟 等合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3.《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全四卷),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王志伟翻译部分词条。4.《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全五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王志伟为第五分卷主编,翻译部分词条。5.《西方经济学大辞典》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王志伟参加编写部分词条。6.《组织行为学》[美] 黑尔里格尔 斯洛克姆伍德曼 合著(王志伟为第二译者) 翻译第3篇(共5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出版。7.《治理机制》[美] 奥利佛·E·威廉森 著, 王健、方世健 译, 陈光金、王志伟 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8.《产权的缔约分析》[美]加里·D·利贝卡普 著,陈宇东、耿勤、秦军、王志伟 译,王志伟 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9.《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 鲁迪格·多恩布什、斯坦利·费希尔、理查德·斯塔兹 合著,王志伟 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出版。10.《经济学百科全书》(上、下)王志伟为分卷主译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福州市郊区岭头公社插队知青;——福州市教育局师资培训班学习;——厦门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编辑部编辑,副主任,主任;——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处副处长;——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处处长;——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中共福建省南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中共福建省南平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教育工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福建行政学院院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教育工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教工委书记。——,福建省委常委、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共十七大代表,省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在厦门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1983年大学毕业后曾在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自1986年迄今,在《福建论坛》杂志社从事编辑、科研工作,先后任文学编辑、文史哲编辑部副主任、主任;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编辑。
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现任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1975.07-1978.03 高县红岩公社知青;1978.03-1981.12 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2.01-1986.06 中共宜宾地委宣传部新闻干事;1986.07-1994.03 任宜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科员、科长、副主任(期间1992.3至1994.3下派宜宾县任副县长);1994.04-1996.10 任宜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宜宾地区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1996.10——现在 任宜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书记、总编辑、社长、金江网总裁。2009.09——现在 任金江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宜宾日报社简介】宜宾日报社是由中共宜宾市委主办主管的新闻媒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报社已有三个独立法人单位——宜宾日报、宜宾晚报社、宜宾日报印刷中心。此外还有四川日报宜宾记者站及恒讯传媒、新闻旅行社两家经营实体。宜宾日报社已初具报业集团雏形。报社现有正式职工80人,招聘人员近100人,退休人员16人;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6人;硕士3人,大学本科66人。报社党委由9名委员组成,其中党委书记、社长1名,党委副书记、日报总编辑1名,副总编辑4名,纪委书记1名,晚报总编辑1名,常务副总编辑1名。《宜宾日报》是中共宜宾市委机关报,自1988年7月1日复刊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坚持党性原则,秉承政治家办报的宗旨,以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己任,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报的主流媒体作用,唱响主旋律,奏出时代最强音,为宜宾的改革、开放、发展、稳定谱写了绚丽诗篇。20年来,宜宾日报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突出主业、多元经营,报社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办报水平、报业规模、经营总额上位居全省市州报前列。《宜宾晚报》是宜宾日报社主办的一张都市类报纸,自2002年2月18日正式创刊以来,已经成为宜宾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行量、广告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宜宾日报社印刷中心主要承担《宜宾日报》、《宜宾晚报》的印刷任务,并代印《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和其他报纸,报纸印刷质量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同时也是全省市州报社中效益最好的印刷厂。报社未来目标是:继续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新路,以发展为主题,做大做强报社事业,把宜宾日报社建设成为全省市州报社中综合实力雄厚的报业集团。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刘高贵创立“作家富豪榜”引全国热议27岁吴怀尧退学闯出传奇人生由吴怀尧独创的《中国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至今,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关注度最高的文化盛事。2011年11月21日,“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由华西都市报全国独家发布。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吴怀尧在推出“中国作家富豪榜”时,同步推出了“外国作家富豪榜”和“漫画作家富豪榜”。三大榜单和年度特刊揭示:经典文学作品更容易成为超级畅销书,中国原创漫画正在复苏,青少年群体还是阅读主体,官场文学异军突起。作为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又一次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惊喜。高二时选择退学到北京当上了图书编辑从外貌上看,身型清瘦的吴怀尧还像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实际上,今年27岁的他,早在17岁那年就告别了校园生活。吴怀尧是在高二下学期快结束时主动退的学,起因则是他贴出的一张“大字报”。那是2003年6月的事。那一年,吴怀尧还是湖北省红安县某高中二年级文科班的一名中学生。一天早上早操时,校长竟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对其中一位学生大打出手。校长的举动,让吴怀尧倍感震惊,酷爱阅读写作的吴怀尧,当天即在校园公告栏里贴了一张“大字报”,要求校长:“既然有当众打学生的决心,就应该有当众向学生道歉的勇气和担当。”结果,校长没有道歉,吴怀尧却一下子成了“刺儿头”,受到了老师的冷嘲热讽。这让吴怀尧对学校失望到顶,早就对填鸭式校园生活心有不满的他,于是想到了逃离。听说儿子要退学,吴怀尧的父亲非常意外,但他并没有强迫儿子返校上课,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给吴怀尧讲道理,希望他 “迷途知返”。父子俩僵持十多天时间,爸爸急了,就跟吴怀尧立了个“军令状”:“这个暑假,你小子可以不参加补课,如果你能不借助家里的帮助,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我今后就不再干涉你的生活,怎么样?”第二天,吴怀尧只身去了武汉。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到武汉的第三天,他就找到了一份推销工作,同事中很多人都是武汉高校的大学生。一个半月后,吴怀尧带着自己的“第一桶金”回到红安。当他把近一千块钱掏出来时,爸爸兑现了承诺,不过还是加了一个“附加条件”:“你可以先出去闯闯,要是闯不出路子,那就回来继续上学!”2003年9月上旬,吴怀尧再次来到武汉,住在姐姐家里,当起了“专业作家”,写诗歌、写小说、写评论,剩下的时间就是泡书店,校园外的生活让他感到新鲜又自由。那年1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在姐姐家楼下的小书摊前,吴怀尧碰上了正在武汉修改小说《亲爱的苦难》的作家沙漠舟。经过一番长谈,在看了吴怀尧近20多万字的作品后,沙漠舟对这个“特有主见”的小家伙欣赏,当即鼓励他到北京去历练历练。吴怀尧动了心。2004年农历正月初八,刚刚18岁的吴怀尧,怀着一种“天下任我行”的冲动,哼着周杰伦的歌,踏上北上的列车。到北京后,吴怀尧先在表哥和沙漠舟家分别住了几天,便带着自己的文学作品,到一家文化公司去应聘。因为一无学历、二无实际工作经验,刚踏进公司大门时,吴怀尧心里一点都没底。没想到,在粗略浏览了吴怀尧的文章之后,所谓的面试便变成了朋友似的倾谈,总编辑很快便笑着伸出手来,欢迎吴怀尧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编辑。一个连高中都没读完的毛头小子,一进门就做图书编辑,能胜任吗?面对一些人质疑的目光,吴怀尧知道该如何证明自己。吴怀尧所在的公司,当时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合作伙伴,联手出版有100多卷本的百花散文书系。吴怀尧每天泡在书海里,古今中外最为优秀的经典名篇伴随他一路成长,进公司的第二年,吴怀尧就成了“当家编辑”,敲响了自己的人生第一锣。没上过一天新闻学却凭一篇文章当上记者2006年暑假期间,吴怀尧想写一本全面反映中国学生现状的《中国学生调查报告》。选题顺利通过之后,他兴冲冲地跑回家乡,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到村镇县市,跑到大中小学校园,对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真实现状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采访归来,吴怀尧很快就写了20多万字,写着写着他却发现,怎么都无法将那些鲜活生动的素材变成“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一位京城作家看着吴怀尧为此苦苦思索,就建议他去做记者,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2006年8月底,没有上过一天新闻学的吴怀尧,以实习生的名义,走进了著名财经媒体《财经时报》的大门。相比社会上那些讲究论资排辈的单位而言,媒体似乎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吴怀尧将目光盯在了同龄人中的商业新贵身上,并做好了充分地案头准备工作。以前从未写过新闻调查类的东西,第一次写稿子之前,吴怀尧买来一份《南方周末》,“很认真地从第一版读到最后一版,知道该怎么写这类调查文章了”。进报社实习不到半个月,吴怀尧就交上了一篇长达5200字的新闻处女作,主标题为《80后新贵开始商业起跑》,内容是调查80后新贵财富现状,“没想到主编基本上没有改动一个字,就作为封面文章重磅推了出来”。文章发表后轰动一时,奇迹般引发130多家网站疯狂转载。这是吴怀尧的第一篇新闻作品,发表于2006年9月16日。它像一块沉甸甸的敲门砖,让没有文凭、没有学历、没有资历的吴怀尧,轻而易举成了《财经时报》最年轻的正式记者,让报社其他20多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实习生目瞪口呆。创立“中国作家富豪榜”吸引全国读者热议作家群体2006年金秋时节,先锋作家洪峰上街乞讨的事情被媒体报道,报社里有人便跟吴怀尧开玩笑:“吴怀尧,写作没前途,趁早放弃哈!”“洪峰乞讨事件”和同事那些善意的玩笑,深深地刺痛了吴怀尧年轻而敏感的心:曾经高高在上的作家们,如今被拉下了神坛,有些甚至成了市井取笑、鄙视的对象,这,究竟是社会评价标准的进步,还是沦落?吴怀尧想到了整个作家群体,他们在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自身的物资生活水平究竟如何?他们在创造精神财富的同时,难道就不能同时成为物资上的富翁吗?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着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没想到各种平面和网络媒体上,几乎都没有关于中国作家生存现状的深度报道。在一番慨叹之后,吴怀尧生出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他要用一篇文章的力量,扭转公众对作家“穷酸”的固有印象,吸引全国读者关注作家群体,关注本土原创!选题敲定之后,吴怀尧开始进行浩繁而又仔细的调查工作,到出版社库房调查销售数据,跑书店收集第一手数据,蹲点采访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与出版人面对面沟通,与作家彻夜长谈……刚开始调查那会儿,吴怀尧曾想,此事涉及出版社的商业机密和作家隐私,调查起来可能会遇到阻力。等到深入其中他才发现,就因为他“做了一件拓荒性工作”,书店和出版社竟然都非常支持。比如作家出版社,甚至打开库房电脑,让他浏览本社的图书出库量。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由吴怀尧独立调查一手制作的“2006中国作家富豪榜”终于定稿,千辛万苦调查来的全中国最有钱的25位作家财富排名,很快将引爆全国热议的浪潮。2006年12月15日,《财经时报》头版头条重磅发布“中国作家富豪榜”。当天,几乎全国所有网站都在首页显著位置推荐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天,全国报纸纷纷热炒,转载铺天盖地。第三天,中央电视台和港澳台媒体开始跟进报道。后来,连海外知名媒体都对此展开了讨论。一时间,“中国作家富豪榜”几乎无处不在,自古以来的“文人固穷”观点被它改写,作家的生存现场成了最热门的新闻话题,并被评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推出“吴怀尧访谈录”获中国新媒体贡献奖“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推出,不仅第一次把作家们变成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人物,也让吴怀尧本人一夜爆红。2006年年底,也就是中国作家富豪榜推出后三个月,吴怀尧一跃成为报社的封面报道记者,开始深入报道各种重大选题,撰写报纸的封面文章。这时,吴怀尧又有了新的念头:有没有一种可能,开创一档前所未有的文化访谈录,以独立记者身份,深入对话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全方位呈现文化名家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对于年轻读者来说,这样的访谈更能给他们有益的启示。《怀尧访谈录》开篇对话人物是著名文化批评家何三坡。由于视角新奇独特,访谈录一经推出,就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吴怀尧先后与朱大可、李银河、陈丹青、于坚和阎连科等13位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人物对话。有读者看过后评论:“这是在其他媒体无法见到的访谈,仅阅读文本访谈录就能让人潸然泪下,若对面聆听更不知内心澎湃至何种程度!”2008年6月17日,《吴怀尧访谈录》获得 “中国新媒体贡献奖”。2009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吴怀尧访谈录》结集出版,书名定为《贡献者:怀尧访谈录》。搅局出版界致力发掘无名天才作家2009年2月,吴怀尧决定与出版《怀尧访谈录》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手,出一本专门给大学生看的杂志,邀请《怀尧访谈录》采访过的名家开专栏,朱大可、陈丹青、何三坡等人知道吴怀尧的想法后,都鼎力支持。凭借吴怀尧的在文化界积累的人脉,创刊号的组稿和编辑工作进展顺利,出版方甚至都已打出广告,要在当年的“五四”前后“强力推出”,后因故“流产”。因为结集出版《怀尧访谈录》和筹办杂志的经历,加之连续几年做作家富豪榜的调查,让吴怀尧对出版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于是躬身入局,开始发掘那些“被埋没的好书”,推举那些“默默无闻但才华横溢的作家”。2011年下半年,一本名为《卑鄙的圣人:曹操》的历史类新书横空出世,上市29天就紧急加印6次,成为今年最抢眼的历史类畅销书。该书作者王晓磊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翻开这本超级畅销书,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吴怀尧的名字,作为“特约编辑”,吴怀尧又成功地做了一次“幕后推手”,据悉,这是吴怀尧秉烛夜读从1万3千多部原创作品中发现的原创神作……从17岁到27岁,十年时间,吴怀尧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给那些怀揣着硕士、博士文凭却找不到饭碗的人带来一些启发,给那些未能考上大学、深感前途无望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励志的案例。
应该没有吧!